《礼记》《孟子》中常见名言名句

《礼记》《孟子》中常见名言名句
《礼记》《孟子》中常见名言名句

《礼记》《孟子》中常见名言名句

1、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3、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4、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5、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7、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0、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11、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14、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15、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1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17、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1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19、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

20、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

2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22、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孟子》名句精选精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

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15、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于,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1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7)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

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13)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论语孟子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 1.《论语》十则: 第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a)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a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本段理解:这一则是为人处事和学习方法,为人要不断反省自己,处事待人要诚实,学习上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 学习态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态度,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rǔ)【通假字: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假字:同“智”】也。”(《为政》)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方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

孟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孟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1.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 2.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粱惠王上》 3.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5.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6.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9.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10.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11.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2.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13.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14.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15.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16.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7. 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18.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19.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20.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2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22.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23.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粱惠王上》 24.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 25.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6.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27.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28.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摘抄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摘抄 导读:孟子经典名言名句摘抄 1、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试卷常见名言名句

5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5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5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5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4.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6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6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chá,苛刻)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6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8.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6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1.盛名之下,其为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7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4.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7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7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7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7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陈寿《三国志·吴书》) 7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8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8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8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8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8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8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8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赠萧》) 9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9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93.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9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之塞上》) 9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6.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9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9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0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10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三词《渡汉江》) 10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0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0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0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怀五百字》)108.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0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1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1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 1)不以规矩 , 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 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 , 然后和轻重;度 , 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 , 才晓得轻重;量一量 , 才晓得长短 . (3)人有不为也 , 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 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 一日暴之 , 十日寒之 , 未有能生者也 .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 晒它一天 , 又冻它十天 ,? 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 , 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6)天子不仁 , 不保四海;诸侯不仁 , 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 , 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 , 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 , 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 , 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 , 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 , 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7)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 8)乐民之乐者 ,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百姓也会以国君的

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 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9)鱼 , 我所欲也 ,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 , 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 , 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 . 生命是我所喜爱 的, 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两者不能并有 , 我便舍弃生命而 取义。 ( 10)老吾老 ,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 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 , 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 己的晚辈 ,?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 11)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 , 多助之至 , 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 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 .? 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 , 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 , 全天下都归顺他。 ( 12)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 , 地利不及人和。 ( 13)贤者在位 , 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 , 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孟子名言精选

孟子 一、识记名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论语、孟子经典名句子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2、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论语》简介 10、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1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14、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论语》十则课文译评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0、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2、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

孟子的名言及翻译

孟子的名言及翻译 2018最全的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养心莫善于寡欲。 4、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5、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6、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7、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8、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9、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1、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2、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13、吾善养浩然之气。 1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5、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6、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17、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8、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21、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2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4、仁者无敌。 25、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6、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2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0、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课外名句(《论语》《孟子》)

《论语》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 朝闻道,夕死可矣。 4.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5. 名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8.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1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22.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6. 道不同,不相为谋。 27.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28.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9.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0.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1.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2.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榅,不宜君子乎?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 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 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 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 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能够 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 十岁以上的人都能够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 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 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能够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 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 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能够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经典名言

孟子经典名录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论语》《孟子》选读 名句集锦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 (苏教版) 一、从孔子到孟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6.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二、人的起点 8.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 9.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 10.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1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孟子》 1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 1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三、仁者爱人 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1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1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2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21.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2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23.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

(完整版)《孟子》名句整理

《孟子》名句整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5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16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16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33 (6)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36 (7)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62 (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86 (10)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109 (11)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117 (12)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118 (1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125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141 (15)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172 (17)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孟子·离娄上》)177 (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孟子·离娄上》)179 (19)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181 (20)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188 (21)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189

论语孟子名句默写

从孔子到孟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 2.子曰:“老者安之,,。”《论语·公冶长第五》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论语·公冶长第五》4.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第七》 5.其为人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第七》 6.仁者不忧,,。 7.,来者犹可追。 8.,厄穷而不悯。 9.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告子上》 10.,万钟于我何加焉? 人的起点 11.子曰:“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第六》 12.,能使枉者直。 13.子曰:“乡愿,。”《论语·阳货第十七》 14.子曰:“,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15.人性之善也,。 仁者爱人 16.子曰:“志士仁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17.,仁民而爱物。 18.子曰:“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论语·雍也第六》19.子曰:“,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 20.子曰:“,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二》 21. 言必信,。 2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第十三》 23.子曰:“,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2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论语·子张第十九》 25.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修养的境界 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 27.子曰:“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第七》 28.子曰:“岁寒,。”《论语·子罕第九》 29. 富贵不能淫,,。 30. 食不厌精,。 学问之道 3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为学第一》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第六》 3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论语·宪问第十四》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

《论语》《孟子》《诗经》名句及翻译 《论语》名句解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译】和朋友交往,能够说话算数。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诗经》上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

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3、尽信书,不如无书。 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5、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7、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 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13、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4、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5、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7、仁者无敌。 18、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9、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2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21、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3、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