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解读

英国“脱欧”解读
英国“脱欧”解读

英国“脱欧”最全解读

英国将在今年6月23日举行英国脱欧公投,目前来看结果仍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英国的疑欧情绪由来已久。由于政治、经济、宗教和地理等因素,英国长期独立于欧洲大陆。二战后初期,英国实行“三环外交”政策,对欧洲一体化持消极态度。1973年,基于英国和欧共体的共同利益需要,英国正式加入了欧共体,但这一过程仍然是曲折的。即使在加入欧盟后,英国与欧盟在经济、政治、移民等方面始终存在罅隙。

此次脱欧公投的直接背景涉及经济、政治、移民等。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得英国国内的疑欧情绪迅速发酵,并且欧盟为应对危机采取的措施也损及英国的利益。而移民问题和恐怖主义也使得英国与欧盟的矛盾更加尖锐。且卡梅伦还面对国内脱欧派的政治压力,并有借脱欧公投向欧盟要价,维护英国利益的打算。

如果英国退欧,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是挪威模式。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但可以加入欧洲经济区(EEA),继续享受自由贸易协议,但将面临更高的非关税壁垒。二是瑞士模式。不是EEA成员国,但通过和欧盟签订一系列双边协定的方式,参与到欧洲统一市场。但瑞士模式并无服务自由贸易的协定。三是在WTO框架下构建与欧盟的关系。英国不再参与统一市场,在贸易上与欧盟成员国同属WTO成员国,将完全适用于WTO的规则。此时,英国与欧盟国家间的双边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显着提升。

脱欧将使英国经济遭受明显损失。根据LSE的报告,即使考虑了脱欧带来的财政收益,挪威模式下来自贸易的负面冲击,也将使英国的人均收入降低约1.28%,对应于850英镑的每户家庭收入的减少;瑞士模式下的损失与挪威模式相同;WTO规则下则为2.61%的福利损失和1700英镑的每户家庭收入缩减。

贸易层面的冲击具有显着的行业异质性。行业层面,若英国与欧盟的贸易适用WTO规则,进口关税上升幅度最大的五个行业依次是:纺织、皮革和鞋类;食品、饮料和烟草;运输

设备;橡胶和塑料;其他非金属矿物。出口关税提高最多的依次是:纺织、皮革和鞋类;运输设备;橡胶和塑料;农林猎渔;其他非金属矿物。

脱欧也具有显着的区域外溢效应。对欧盟其他国家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爱尔兰因为与英国的贸易关系密切首当其冲。中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台湾地区、土耳其等都有望获益,但影响不大。

英国脱欧后,还将缺席欧盟进一步一体化的进程,并缺席欧盟与美国和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脱欧也会导致英国资本外流,并影响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因为来自欧盟的FDI占到英国吸收FDI的较大比重,并且有许多金融机构正是把英国作为进入欧盟的跳板。此外,脱欧将会引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除直接影响英国和欧盟资本市场外,在全球市场脆弱的背景下,也将导致全球风险偏好的恶化,累及各国资本市场。

十字路口的英国与欧盟。尽管脱欧会损及英国的经济利益,但国民同样关注移民和主权、自由等议题。这使得英国脱欧充满了哲学意味,价值观的差异促使民众做出相反的选择。从民调结果来看,英国国民中退欧与留欧的支持率比较接近,使得选情扑朔迷离。但国际社会几乎一边倒地反对英国脱欧。同时,欧盟也已向英国做出了妥协,但能博得英国民众多大程度的接受仍存疑。难民和恐怖主义仍然是英国与欧盟关系上空的阴云。此外,一旦英国脱欧,要在两年完成脱欧协议的成本比较高,并将使英国和欧盟面临持续的不确定性。目录

1英欧关系的前世今生

1.1二战前英国孤立于欧洲大陆

1.2二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持消极态度

1.3英国转变态度及加入欧共体的曲折历程

1.4入盟后英国与欧盟的合作与分歧

2.此次“脱欧公投”的背景

2.1欧债危机的影响

2.2移民问题和恐怖主义

2.3政治压力和博弈

2.4与1975年公投的背景相似

3.英国脱欧的经济后果

3.1 若脱欧或可有三种选择

3.2贸易冲击将显着降低福利

3.3英国还将缺席欧盟与他国的贸易协定3.4资本外流,冲击伦敦金融中心地位

3.5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4.英国与欧盟将走向何方?

4.1英国民众对退欧的态度仍然胶着

4.2国际各方则普遍反对英国脱欧

4.3英国与欧盟的讨价还价是否有效?

4.4难民和恐怖主义阴云不散

4.5完成脱欧协议的难度较大

正文

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公开承诺,如果赢得2015年大选,将于2017年底前进行全民公投;2016年2月20日,卡梅伦将公投日期定为6月23日,引起了市场对于英国退欧事件的广泛关注。本次脱欧公投不仅有历史渊源,还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等多方面背景。仅从经济后果来看,脱欧将显着损害英国经济,但由于涉及到政治、移民等问题,英国民众对待公投的态度更多地取决于其价值观或个人立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投的结果仍然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1.

英欧关系的前世今生

1.1

二战前英国孤立于欧洲大陆

英欧关系历史悠久,联系复杂而密切。但由于历史与现实差异的因素,英国长期以来对欧洲采取光荣独立政策。英国与欧陆国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在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在政治上建立议会制,而欧洲大陆还在教会统治之下;其次,在经济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经济上实行自由主义,而欧陆国家则偏爱保护主义;最后,英国宗教改革后,英国与欧陆的宗教也有所不同。种种现实的差异,再加上历史上英国大国民族心态、岛国地理位置的强化,造就英国从上到下具有一种民族独特性与民族优越感。这种民族独特性和优越感,使得二战前英国长期孤立于欧洲大陆。

1.2

二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持消极态度

二战重塑了世界格局。这种格局体现为:一是美国迅速崛起,一跃成为西方世界的超级大国;二是欧洲各国受二战重创,普遍衰落。二战后期,英国虽也遭受不小的损失,但国力

仍强于其他西欧国家,同时还掌握着诸多国际资源;三是亚非拉国家的兴起。基于这种格

局现实与历史因素,时任首相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政策——英联邦环、英美环、

英欧环。

“三环”中每环的重要性是不一的。对于英联邦,英国能直接掌控且与英国本土的利益关

系也最密切,故排首环。而美国二战后崛起为超级大国,又曾是英国殖民地,在人口种族、语言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与英国有密切联系,故排次环。虽然由于历史与现实差异的

因素,英国长期以来对欧洲采取光荣独立政策,但迫于传统利益联系及二战后英国实力下

降的现实,英国不得不选择借重欧洲,故英欧环排第三环。

战后初期,在“三环外交”政策的影响下,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持消极态度。基于实用主义,英国不愿美国直接插手欧洲事物,想借重并影响甚至控制欧洲,但民族优越感以及大国民

族心态又不愿自己陷得太深插入欧洲事物而损害了民族利益、国家主权及行动自由。这种

消极态度显然对于谋求联合的欧洲大陆国家与美国是无法接受的,因此,二战后初期,英

国未能很好引导欧洲一体化。

1.3

英国转变态度及加入欧共体的曲折历程

由于英国消极态度未能引导欧洲一体化进程,1958年,在法国领导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OEC)正式成立。成立后的OEC直接影响了英国的经济利益,使得英国开始转变对欧态度,寻求

加入OEC。在英国与欧洲谈判加入过程中,遭到了法国的反对。因为当时的欧洲大陆法德和解,法国领导欧洲一体化,英国对法国重要性相对下降。相反,英国加入EEC

会对法国的领导权构成挑战,故而戴高乐拒绝英国加入。

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经济危机使英国形势更加严峻,相反德国日益强盛,法国希望英国加入OEC

以牵制德国。此时,对英国持宽容态度的蓬皮杜于1969 年接任法国总统。1970

年,保守党希思政府与欧共体开启了就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第三次谈判。虽然双方存在一些利益分歧,但是基于当时形势以及双方共同的利益基础,英国在1973

年正式加入欧共体。但也作出了不少妥协,包括最终取消英联邦“帝国特惠制”,实施共同农业政策,放弃英镑作为储备货币的特权地位,承担较重的财政预算缴款等条约。

1.4入盟后英国与欧盟的合作与分歧

入盟后至今,英国与欧盟的关系既有合作,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在合作上,欧洲一体化建设在这一阶段取得重大进展,包括经济、政治外交、安全防务、社会等多个领域。总体上英国积极地参与并施加了影响。

在分歧上:一是传统利益,如英国对欧预算摊款等旧问题上。由于传统利益分歧未完全解决,加上20世纪70

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削弱了英国经济,助长了欧共体内的保护主义,英国“疑欧”声音四起。这些问题主导了1973~1984

年十几年间的英欧关系;二是货币联盟问题。英国认为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设会削弱其经济

主权和英镑地位,因而坚决反对。三是在欧洲政治联盟问题。英国一直反对政治联盟建设,因为这涉及成员国核心主权的让渡。

2.

此次“脱欧公投”的背景

2.1

欧债危机的影响

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得英国国内的疑欧情绪迅速发酵。欧债危机的爆发显着拖累了英国的经济增长,并且作为欧盟的成员国,英国不得不拿出大量的资金援助其他成员国。根据英国财政部2013年的数据,英国对欧盟的净财政贡献达到了86亿英镑,约占英国GDP的0.53%。此外,欧盟为应对危机而出台的措施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譬如,欧盟通过的“财政契约”规定:主要从事欧元交易业务的清算所必须设在单一货币区内,意味着大量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不得不从伦敦转出到巴黎或法兰克福。此外,欧盟还将于2014年1月开征金融交易税,鉴于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这一政策将显着增加伦敦的税负支持,或将使伦敦每年多支付260亿英镑。2.2

移民问题和恐怖主义移民问题也是影响英国“脱欧”公投的热点。出于民族认同、国家安全和文化等考虑,英国很多民众对于欧盟允许劳动力自由进入英国心存芥蒂。居住在英国的其他欧盟成员国国民大约有300万,其中有三分之二在英国工作。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难民危机更是加重了英国脱欧的情绪。中东和非洲的政治动荡使得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欧洲。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约有62.6万名难民向欧盟申请国际保护,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纪录。据欧盟边境机构Frontex的统计,2015年1至7

月就有34万非法移民进入欧洲。在移民问题上,欧盟各国迟迟不能达成统一意见,也进一步恶化了欧盟的内部矛盾。

此外,一系列的恐怖主义行为也使得欧盟更加步履维艰。2.3

政治压力和博弈

就卡梅伦自身而言,从其近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是支持英国留在欧盟的。但是,在英国疑欧情绪日益蔓延的情况下,卡梅伦面临着国内脱欧派的政治压力。在英欧关系上,2012年7

月,81名下议院保守党议员投票赞成全民公投;2012年11月,脱欧派的英国独立党在递补选举中获取了仅次于工党的席位。因此,提议英国进行脱欧公投,有助于卡梅伦摆脱国内政治压力。并且,在国内疑欧情绪蔓延的背景下,也可以帮助卡梅伦在2015年的选举中获取更多的选民支持。

除了政治压力,此次脱欧公投也有博弈的成分。根据新华网的消息,英国首相卡梅伦于2015年11月10日提出了改革欧盟的四个目标。并表示,如果欧盟能满足这些条件,他将全心全意推动英国留在“改革后的欧盟”。

这四个改革目标包括:确保欧洲共同市场对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一视同仁;增强欧盟的竞争力,减少对成员国经济的束缚;允许英国不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成员国议会的权力;控制欧盟进入英国的移民,减少对欧盟人口自由流动原则的滥用等。

不难看出,卡梅伦显然有借脱欧公投的契机,给欧盟施加压力,达到为英国争取更多利益的目的。

2.4

与1975年公投的背景相似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但是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衰退和欧共体保护主义的兴起,英国退出欧共体/欧盟的呼声一直未间断过。1975年6月5日,关于是否留在欧共体,英国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投,最终以67.23%的赞成票继续留在欧共体。此次脱欧公投的背景与彼时有着显着的相似之处。

(1)

经济恶化,疑欧情绪蔓延

同样的,经济危机导致了英国国内脱欧情绪的蔓延。很不巧的是,英国加入欧共体时恰逢1970年代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时。英国经济于1973年开始陷入了严重的滞胀,并在1974年和1975年达到了最为严重的程度。1975年,英国GDP增长率为-0.63%,但CPI同比却高达24.24%。而英国加入共同体后在预算摊款和共同农业政策等方面的不利处境,更引起人民的不满。(2)

对欧共体提出新的协议

1974年2月英国大选中,工党表示出于民众利益考虑,如果竞选成功,将会重新协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条约。在随后举行的10月份大选中,更是提出由英国公民投票决定是否接受这些新条约。之后,工党成功当选执政党。1975年3月11日,欧共体与工党政府达成了新协议。

新协议涉及四方面内容:1.英联邦国家的农产品进入共同市场的问题;2.英国的地区和工业政策不受布鲁塞尔欧共体委员会阻止和妨碍问题;3.改革共同农业政策问题;4.减少英国承担的欧共体预算摊款份额问题。

(3)

这次也有些不一样

与1975年公投的背景不同的地方在于,当时没有面临如现在这样严重的移民问题和恐怖主义问题。并且卡梅伦提出的改革欧盟的四个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并且被英国民众接受也是存在疑问的。

3.

英国脱欧的经济后果

3.1

若脱欧或可有三种选择

若英国脱欧,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形:

(1)

挪威模式。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只是欧洲经济区(EEA)成员国。作为EEA的成员国,挪威与欧盟之间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这使得挪威与欧盟的贸易可以免关税。并且由于挪威处于申根区,所以与欧盟间人口自由移动一直是常态。此外,挪威还是欧洲统一市场的成员国,需要遵循统一市场的政策和规制。

(2)

瑞士模式。瑞士不是EEA成员国,主要是通过和欧盟签订一系列双边协定的方式,参与到欧洲统一市场。在统一市场内,瑞士也必须遵循欧盟的管制措施。此外,瑞士也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但是瑞士与欧盟之间并无服务自由贸易的协定,这对一向以服务业见长的

英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缺陷。

(3)

完全脱离欧盟。完全脱离欧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形。此情形下,英国不再参与到欧洲统一市场。此时,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就如同一般经济体间的往来,两者之间的贸易完全适用于WTO的规则,关税则采用WTO最惠国待遇的标准。与挪威模式和瑞士模式相比,完全脱离欧盟显然将使得英国与欧盟的贸易面临更高的关税壁垒;并且作为一个非欧盟经济体,英国显然也将面临更多的非关税壁垒如边境管制、不同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配额限制等等。

当然,“疑欧派”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脱欧后英国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继续与欧盟进行经济往来。并且没有了欧盟的约束,英国可以更加自由地与其他国家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事实上,挪威和瑞士均采取了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的方式,因此,这种模式与挪威模式和瑞士模式是比较相似的。

3.2

贸易冲击将显着降低福利

英国是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2014年,英国的商品贸易占GDP的比重就高达40%。对欧盟的进出口也一直在英国的贸易中占据非常高的比重。2016年1月,英国对欧盟28

国的进口占其进口总值的53%,而出口占比也高达47%。因此,如果英国退欧,贸易冲击将会对英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3.2.1

英国的贸易及福利将显着降低

一旦脱欧,将会直接影响英国与欧盟的贸易。一是提高英国对欧盟的进出口关税。当然,

如果英国采取挪威或瑞士模式的话,制造业仍可以享受零关税。二是提高英国与欧盟贸易的非关税壁垒。包括贸易规则的不同、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的不统一、司法规制等的差异、边界管控等都会带来非关税壁垒的提高。三是提高英国和欧盟商品贸易的价格。在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内,由于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并且生产资料也可以自由流动,可以降低英国对欧盟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一旦脱欧,来自欧盟地区的进出口价格就会显着提高。四是动态来看,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英国将缺席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根据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报告,在不同的模式下,脱欧通过影响贸易对英国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挪威和瑞士模式下,脱欧并不会改变英国与欧盟的关税壁垒,但非关税壁垒将会显着提高,并且瑞士模式下的非关税壁垒要高于挪威模式;若完全脱离,则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将有更大幅度的提升。几种模式下,脱欧通过影响贸易都将显着降低英国的福利水平。

即使考虑了脱欧带来的财政收益,挪威模式下来自贸易的负面冲击,也将使英国的人均收入降低约1.28%,对应于850英镑的每户家庭收入的减少;瑞士模式下的福利损失与挪威模式接近;WTO规则下则为2.61%的福利损失和1700英镑的每户家庭收入缩减。考虑到2015年英国的GDP增速为2.3%,这一影响可谓是非常显着的。3.2.2

哪些行业受冲击最大?

行业层面,若英国脱欧,并且英国与欧盟的贸易与非欧盟国家一样适用WTO最惠国待遇原则,进口关税上升幅度最大的五个行业依次是:纺织、皮革和鞋类;食品、饮料和烟草;运输设备;橡胶和塑料;其他非金属矿物。出口关税提高最多的依次是:纺织、皮革和鞋类;运输设备;橡胶和塑料;农林猎渔;其他非金属矿物。3.2.3

英国脱欧的外溢效应

英国脱欧除了会影响自身经济外,还将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外溢效应。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欧盟各经济体。脱欧增加了英国与欧盟各经济体之间双向贸易往来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将导致双方贸易的“两败俱伤”。我们按照贸易占一国GDP的比重从高到低排序,列出了2014年英国与欧盟成员国的贸易数据,如下表所示。从英国与欧盟各国的贸易额占该国GDP 的比重来看,爱尔兰、比利时和荷兰等国的经济与对英贸易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一旦英国脱欧,从贸易的角度,受冲击最大的也将是这些国家。其中,爱尔兰受到的损失最为明显。根据LSE的测算,若英国脱欧并选择了挪威模式,给爱尔兰带来的人均收入损失就约为1%,而完全脱欧带来的损失则更高达2.3%以上。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非欧盟国家来说,可能会由于贸易转移效应从英国脱欧中获益。根据LSE的测算,中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台湾地区、土耳其等都有望获益。其中,以俄罗斯、台湾和土耳其获益最为明显,但是对其人均收入带来的改善也不足0.1%。对中国人均收入的影响则更是微乎其微。

3.3

英国还将缺席欧盟与他国的贸易协定

一旦退欧,英国将缺席欧盟进一步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目前欧盟正与美国就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展开谈判;欧盟与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谈判。如果英国退出欧盟,不仅将缺席欧盟进一步一体化的利益,也将缺席可能实现的欧盟与美国及欧盟与日本的贸易协定。

当然,即使英国脱离了欧盟,也仍然可以自行与美国或日本及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但是,与欧盟这一庞大的市场相比,英国自身的讨价还价的实力以及英国市场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显然会大打折扣。

3.4

资本外流,冲击伦敦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是一个明显的外商投资流入国。2014年,英国对全球以及欧盟的FDI均为负值。但是,全球对英国的FDI约为278亿英镑,其中,来自欧盟的有52.68亿英镑,占到了英国接受FDI的19%。2014年,欧盟各成员国中,流入英国的FDI最多的国家依次是:法国、德国、卢森堡、瑞典和西班牙等。一旦英国退欧,欧盟各国对英国进行投资的便利性将会下降,而那些对英国投资较多的国家遭受的损失也较大。此外,大量的金融机构入驻英国,正是看中了英国的金融实力及其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地位,将英国作为进入欧盟的跳板。据TheCityUK的调查,2006年—2012年间147家在伦敦开立分公司的金融机构中,有五分之二是想以英国作为开拓欧洲市场的“支点”,进而进入欧盟这个巨大的市场。同时,鉴于英国与欧盟的特殊关系,英国也是欧元区资金理想的避险地。但脱欧将使得英国对欧盟避险资本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因此,如果英国脱欧,会有一大批金融机构撤出英国,也将会有大量的海外资本从英国流出。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会受到冲击。

3.5

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而鉴于英国对于欧盟及全球的重要性,以及英国脱欧将对欧盟政治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冲击,英国脱欧还将对欧盟及全球的资本市场产生显着冲击。根据IMF的统计,2014年英国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GDP占全球的3.8%。而欧盟的GDP则超过美国,约占全球总量的24%。因此,一旦英国脱欧,最直接的是对英国和欧盟的资本市场产生影响,并进而通过全球风险偏好的恶化及全球资产的联动引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对英国而言,脱欧会对英国经济带来显着的负面冲击,并导致巨大的资本外流压力,同时英国的资本市场也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一旦脱欧,英国的资本市场将会产生剧烈动荡,汇市和股市都将遭受重创。可以看出,自卡梅伦2月20日提出将公投日期定为6

月23日后,英镑在短期内快速贬值,周跌幅高达2.83%,已经反映了市场对于脱欧的负面反应。尽管近期英镑重又走强,但在6月英国脱欧公投前,英镑仍将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而一旦英国选择脱欧,在英国经济受到重创以及巨大的不确定性下,将引发英镑的剧烈贬值。对欧盟而言,英国作为欧盟重要的成员国,脱欧也将对欧盟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将使得欧盟一体化的进程受到质疑,在政治上同样将会加大欧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此,欧元以及欧盟经济体的资本市场都将受到冲击,从2月20日后欧元的短期走势也可以看到市场对于英国脱欧的反应。尤其是与英国的经贸关系比较密切的爱尔兰、比利时和荷兰等,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加明显。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而言,尽管英国脱欧的直接经济影响比较小,但基于脱欧带来的风险偏好的恶化,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全球市场复苏比较弱的背景下,风险偏好对资本市场的走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出高度的负相关性。可以看出,在2月20日之后,市场恐慌情绪有一个显着的陡峭化上行。因此,一旦英国脱欧,将急剧恶化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在短期内会对各国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冲击。4.

英国与欧盟将走向何方

如果仅从经济利益来看,继续留在欧盟应该是英国的理性选择。但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向来就不仅止于经济层面,这也使得英国公投的前景更加扑朔迷离。Lord

Ashcroft

Polls在2015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退欧问题上,英国民众的关注点集中在移民、难民和安全;自由和主权、经济和贸易三个议题。支持退欧者更关注移民,而支持留欧者则把经济置于首要位置。而在主权问题上,一方面退欧有助于英国摆脱欧盟的一系列法律限制和商业规制,但另一方面,退欧之后英国将丧失在欧盟事务的话语权,并可能会降低英国

的国际地位。因此,英国退欧更像是一个哲学问题,价值观或者视角的差异促使民众作出相反的选择。

4.1

英国民众对退欧的态度仍然胶着

在移民、经济、主权和自由等问题上,不同的选民关注的重点存在差异。对英国退欧的民调结果也一直处于震荡的状态。目前英国国内对于留欧还是退欧的态度呈现出不相伯仲的胶着状态。因此,在如此胶着的民调数据下,现在还很难预测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公投结果。4.2

国际各方则普遍反对英国脱欧

与英国国内的“退欧”与“留欧”派的不分伯仲相比,国际社会对英国脱欧比较一致地持反对态度。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法国、德国以及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均表达出了不支持英国脱欧的立场。4.3

英国与欧盟的讨价还价是否有效?

英国提出的改革欧盟的四个目标,影响到英国在欧盟中所处的地位和利益,也关系着英国与欧盟的走向。这四个改革目标包括:确保欧洲共同市场对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一视同仁;增强欧盟的竞争力,减少对成员国经济的束缚;允许英国不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成员国议会的权力;控制欧盟进入英国的移民,减少对欧盟人口自由流动原则的滥用等。

2015年12月的欧盟理事会,同意在2016年2月的欧盟理事会上就竞争力、经济治理、国家主权、社会利益与自由流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2016年2月18-19日的欧

盟理事会上,欧盟对英国提出的要求做出了妥协。会后,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根据达成的协议,英国将在欧盟享有特殊地位。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也表示,达成了一项加强英国在欧盟的特殊地位的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援引卡梅伦的表述,“英国将永久退出‘更紧密的联盟’,也不是欧盟超级大国的一部分。来自欧盟其它国家的移民将面临更严厉的福利限制体系;英国将永远不会加入欧元区,并确保对经济进行重点保护”。但是,即使在欧盟对英国做出让步,维护了英国的地位与利益的情况下,目前英国选民对于脱欧的态度仍然显得胶着。

4.4

难民和恐怖主义阴云不散

难民问题和恐怖主义始终是笼罩在英国与欧盟关系上方的一层阴云。在退欧问题上,移民、难民和安全问题也是英国民众关注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而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地缘政治危机、经济环境恶化以及地理因素等,都将使得欧盟的难民问题和恐怖主义矛盾继续凸显。而欧盟各成员国对难民问题一直存有争议,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使欧盟焦头烂额。未来难民问题和恐怖主义的风吹草动,都将使得本已脆弱和紧张的英欧关系雪上加霜。4.5

完成脱欧协议的难度较大根据欧盟订立的《里斯本条约》,成员国一旦正式宣布要脱离欧盟,需要两年的时间与欧盟协商脱欧协议。而在两年内完成脱欧协议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以格陵兰为例,1985年时,格陵兰曾退出了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对于格陵兰这样的小国而言,当时的议题主要是鱼,但仅仅这一议题就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对于英国而言,需要协商的问题显然更多,协调的难度也更加艰巨。这将增加英国和欧盟的协调成本,并且也将使得英国和欧洲经济与政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确定性当中。

英国脱欧弊端分析

英国脱欧弊端分析 英国脱欧的弊端我们小组分别从脱欧背景、投票情况以及脱欧结果影响三个大的方向进行分析。 首先是对当前英国脱欧背景上进行了解。反观英国脱欧的背景,目前的全球经济状况是这样的: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整体回暖。美国经济近期核心指标持续向好,消费强劲增长。欧元区经济复苏加快,消费稳定增长,进出口增速加快,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通胀率整体回升,就业形势持续改善,世界经济一些重要领域运行情况较为平稳。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复苏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所以,欧洲政治分裂风险依然较高。英国脱欧进程曲折,苏格兰也可能脱英,荷兰大选虽有惊无险,但法国、德国大选仍存在不确定性,政局走势扑朔迷离,会对市场预期和信心造成很大影响。英国脱欧除了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同样也受到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影响。在经济方面,英国一直以来都是欧盟预算的主要贡献者。数据显示,英国每年为欧盟净贡献约 86 亿英镑,近年来英国与欧盟经常意见不一致,有时甚至是唱反调。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英国不会轻易退出欧盟,他们认为英国退出欧盟的代价巨大,欧盟也承担不起没有英国的欧盟。在政治方面,英国竭力淡化欧盟的超国家主权权限,反对欧盟走联邦主义道路。“疑欧派”虽然不是主流,但势力依然强大。对欧盟的“爱恨交融”凸显了每一届英国政府都必须设法穿越欧盟议程的雷区,却又难以实现穿越的严酷现实。另外,英国面临的分裂问题也同样对英国脱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从脱欧的背景来看,脱欧的弊端显而易见。 其次,从投票结果来看,英国脱欧并不符合大多数民意,面对这样的民众投票意愿弊端也随之展现。在英国大约有4000多万人进行公投,而从投票结果来看,大城市区域普遍支持留欧,英国小城镇与乡村大面积倒向脱欧派;18~24岁公民支持脱欧的仅占24%,65岁以上的占58%;精英更倾向于留欧,低收入阶层更倾向于脱欧。总的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遍倾向于留欧,但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则普遍选择脱欧。在进行脱欧时,欧洲理事会主席,德国外长和澳大利亚总理都认为对英国公投表示遗憾,英国脱离欧盟会使全球经济进入不稳定期。当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英国脱欧对整个世界肯定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在英国脱欧时,很多英国人后悔投票脱欧,希望能再投一次票,重新公投的请愿人超过三百万人。所以可见大多数人是希望可以留欧,所以英国脱欧并不符合广大英国人的民意,脱欧之后的英国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满,脱欧进而不利于英国国民的团结,不利于英国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就是从英国脱欧这一结果的影响来看。英国脱欧这一结果已经不可改变,我们小组从对经济、政治以及科研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展开了思考。第一,在经济方面,英国退出欧盟不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的经济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经济利益方面将会损失很多。据英国统计局数据,目前,英国与欧盟其它成员国的贸易额占该国贸易总量的50%以上。欧债危机爆发三年来,欧元区是英国经济的主要依托。很难想象,离开欧盟后的英国会怎样。不仅如此,“脱欧”后的英国将完全失去欧盟决策表决权,其经济利益将无法在欧盟今后的任何新决策中得到保障。徘徊在欧盟外的英国不仅可能失去市场份额,还将在经济甚至政治方面失去更多利益。英国企业联盟代表表示,脱欧后劳工不再源源不绝,光靠英国劳工是无法满足需求的。英国当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相比之下,英国的中低端制造产业的发展则一直处于衰退之中,且发展地位在不断下降,服务

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

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 英国脱欧历史背景及原因: 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自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着对于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的政策,被称为"光荣的孤立”。 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虽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对其保持出口竞争力有利,也可以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是,这也使得英国却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今年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 英国对欧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脱欧脚步。 与英国民众日益浓厚的疑欧、退欧情绪相对应,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 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 而民调显示,英国保守党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 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意图在欧盟内分得更大一杯羹。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负面): 首先,欧盟内部不稳定性增加,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将被削弱。英国是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完全 是支撑欧盟的三根台柱子之一。从总人口来看,英国总人口6488万,占欧盟总人口的12.76%,仅次于 德国和法国。从经济总量来看,英国GDP占欧盟的17.56%,仅次于德国。从对外贸易来看,英国对欧盟对外进口的贡献高达14.5%,对出口的贡献达11.6%,也仅次于德国。如果英国脱欧,欧盟不仅是损失会员费那么简单,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均会受到影响。如果英国人走了,欧盟这个草台班子还能不能撑得住就很难说了。这将会给其他国家带来示范效应,“脱欧”洪水很可能会进一步泛滥。 其次,欧盟的自由贸易进程可能放缓,欧元存在下行压力。英国是欧盟与美国、日本之间贸易投资协定的坚定支持者,一旦脱欧,欧盟自由贸易的进度也可能放缓。近几年欧盟暴露出债务危机、难民流入等诸多问题,内部分歧增加。这些都给增长乏力、通胀低迷的欧洲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欧元存在下行压力。

浅谈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讲述讲解

浅谈英国脱欧原因及影响 提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一必然趋势,美国、俄罗斯、欧盟是不可小觑的三大经济体,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计划也一直为世界所关注,而近一时间英国却公投宣布脱离欧盟,这一事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针对这一事件,各界人士众说纷纭,是什么导致了英国脱离欧盟,而英国脱离欧盟对英国,对欧盟,对世界的经济政治都有什么影响,英国脱欧对中国又有怎样的影响,关于英国脱离欧盟的结果众说纷纭,本文主要针对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国脱欧原因中国影响 2016年6月23日,我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英国公投决定在欧盟的去留问题,据悉,此次脱欧公投共有382个选区,根据对其中的352个选区的计票结果显示,脱离欧盟的支持者领先,共获得51.9%的投票,即1570万人支持退欧,而留在欧盟的支持者共有1458万人,获得48.1%的选票。①最终以微弱优势决定退出欧盟,而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此决定辞职,这一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 一、英国脱欧背景 1.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式提出公投,正式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卡梅伦承诺,如果他赢得预定于2015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卡梅伦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公投必须在2017年年底前举行。如果能早点进行更好。越快履行重新谈判的承诺举行公投越好。② 2015年3月17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他赢得5月的选 ①王晓易.《英首相卡梅伦发声明要辞职称尊重民众脱欧选择》. https://www.360docs.net/doc/ff7787478.html,/16/0624/15/BQBA1J1100254TI5.html. 2016年6月26日访问 ②人民网《英国首相卡梅伦称如有可能将提前举行英国退欧公投》 https://www.360docs.net/doc/ff7787478.html,/n/2015/0105/c1002-26323278.html 2016年6月26日访问

英国脱欧:四个重要因素影响英国经济

英国脱欧:四个重要因素影响英国经济当试图衡量脱欧给英国所造成的长期影响,好莱坞著名编剧William Goldman的话听起来特别贴切:“没人知道什么”。 对于投票离开欧盟在未来5年或10年对英国经济有害或有益,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警告,就像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愤怒地喊道:“请给我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吧。我身边的经济学家们都说“一方面如何如何,另一方面如何如何”。 然而,当我们试图看到过去的不确定性,确定能够影响英国经济表现有四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贸易、监管、投资和技能。我们依次来讨论这些因素。 英国和其他世界经济体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其经济发展。悲观的智囊团,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认为,无论英国未来和欧盟的交易安排如何,一个开放的单一市场都不会太有利。经济表现中心说,即使英

国打击和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非关税壁垒,诸如原产地规则规定,将阻碍其经济增长。然而CBI/PwC的一项研究警告,脱欧会危害英国经济,但其中一些损害或能被修复,如果和欧盟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关于英国和欧盟之间一种新的关系产生的各种选项已被提出。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挪威,它并不是欧盟的一部分,但在市场中自由准入,向布鲁塞尔只需支付83p,英国则要支付1磅,并且仍要遵守欧盟规章,对于出口产品和服务其实没有影响。瑞士没有执行欧盟规定,但须证明他们的规则等同于欧盟,政府并未举行全民公投否决劳动力的自由准入,因为它担心失去欧盟市场的自由准入。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就英国脱欧和美国进行贸易谈判说过一句名言,“到队尾去吧”。一名美国外交官持不同立场,虽然没有更多的鼓励性措施来承担这些,他说:“在我们的贸易谈判中,我们用传真协议人签字并返回它”。美国是否会因和英国的“特殊关系”有不同表现? 英国是作为世贸组织一个进行自由交易的成员国。卡迪夫商学院的教授帕特里克·闵福德,看好脱欧对经济的影响,认为加入WTO和取消关税将增加贸易。然而Jeegar Kakkad,英国航天工业研究经济学家,提出世贸选择可使价格增长3-5%。 闵福德,自由贸易的狂热爱好者,曾警告如果英国制造业暴露在全球价格竞争中,英国制造业将逐渐被消除。其他无法量化的是,如果这样,下一届政府将如何采取显著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弱势行业,例

浅论英国脱欧原因及影响

浅谈英国脱欧原因及影响(一) 2016年6月23日,我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英国公投决定在欧盟的去留问题,据悉,此次 脱欧公投共有382个选区,根据对其中的352个选区的计票结果显示,脱离欧盟的支持者领先,共获得 51.9%的投票,即1570万人支持退欧,而留在欧盟的支持者共有1458万人,获得48.1%的选票。 ①最终以微弱优势决定退出欧盟,而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此决定辞职,这一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 一、英国脱欧背景 1.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式提出公投,正式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卡梅伦承诺,如果他赢得预定于2015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卡梅伦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公 投必须在 2017年年底前举行。如果能早点进行更好。越快履行重新谈判的承诺举行公投越好。 ②2015年3月17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他赢得5月的选举,那他将英国欧盟成员国地 位公投提前到2015年的可能性“很小”。卡梅伦承诺重新协商英国与欧洲的关系,包括移民等问题,然后在 2017年以前举行公投,希望防止对欧盟的怀疑情绪上升,这样的情绪导致一些保守党选民转投反欧盟的英国独立党。 2、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上午7点(北京时间6月23日下午2点) “脱欧”公投投 票开始。此次投票将持续15小时,公投结果将直接影响英国未来是否留在欧盟。6月24日报道英国公民23 日进行公投,决定他们的国家离开欧盟。BBC最新报道显示,脱欧派获得16,738,813票,占比超过 50%;留欧派获得15,610,071票,这意味着,英国将成功脱离欧盟。 3.英国欧盟之路的坎坷历史 1960年,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盟前身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遭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 1973年,英国首相希斯(Edward Heath)重启加入欧共体谈判,终成为成员国。 1975年,英国首相威尔森(Harold Wilson)举行公投,决定英国继续留在欧共体。 1984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成功令欧共体同意英国预算贡献获得部分退款。 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计划在1997年后加入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遭到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阻止。

浅析英国脱欧

从欧盟角度看英国脱欧 内容摘要:2016年6月24日,英国举行了脱离欧盟的公投,脱欧派以微弱的优势获胜,正式表明英国脱离了欧盟。这一消息瞬间传遍全球,引发全球热议。这一事件对于正处于高度一体化进程中的欧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转折,其产生的影响将复杂而深远。那么什么是欧盟?英国为什么要脱离欧盟?本文将从欧盟的视角看英国脱欧,从其原因和影响浅谈欧盟面临这次方向性挑战的前世今生。 关键词:疑欧主义欧盟合法化危机社会分化 一、脱欧的多重因素 (一)欧共体与疑欧主义 二战之后,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着手建立一个具有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上述三个共同体机构融为一体,统称欧洲共同体,这就是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的产生和发展。而英国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融入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但是,英国是一个与欧洲大陆分离的岛国,其政治、经济、文化等与欧陆大异其趣,而且英国曾经享有日不落帝国的荣耀,英国人在

血液里一直流淌着深深的主权意识。因此,英国从加入欧共体伊始就表现得不是很积极,特别在意其独立性和主权。而对脱欧事件具有深刻影响的疑欧主义就起源于英国。① 疑欧主义也可译为疑欧论,或者欧洲怀疑论。莉丝贝特霍克和加里马科斯指出其意为一种怀疑的态度或者不信任的立场,而疑欧主义则指关于欧洲或者欧洲一体化的怀疑态度。疑欧主义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它起初源于新闻工作而不是政治科学。而且一开始,所谓的疑欧主义或疑欧派源于英语,主要指的是一种英国现象。欧洲怀疑者一词的公开使用要追溯到1986年,被用来形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泰晤士报》称撒切尔夫人充其量被欧洲经济共同体中的绝大多数人看作是一个欧洲怀疑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讨论过程中,疑欧主义这个源于英国的词汇开始在欧洲各地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话语。根据牛津字典,疑欧主义一词在公开出版物中出现是在1992年12月26日,《经济学家》杂志用这个词描述德国在被要求调整其提纯啤酒的规则来遵从统一大市场之后,德国大众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逐渐变坏。而这发生在马约通过一年之后。 (二)欧盟合法性危机的叠加效应 自 1973 年加入欧洲共同体以来,尽管英国一直作为欧盟中的“例外”,但长期未在政府高层公开讨论脱欧选项。随着债务危机推动欧盟不断采取加强经济治理的政策,英国“例外主义”欧洲观与欧盟发 ①马瑞映:《梳理与合作—英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7787478.html, 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作者:许月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6期 摘要:英国脱欧公投已落下了帷幕,然而其影响却还在继续。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议题 在国内政治中不断被政治化,大众认同和政党偏好影响着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英国脱欧削弱了欧盟的实力,动摇了欧盟原本就弱的认同基础。 关键词:英国脱欧;后功能主义;影响因素 一、英国脱欧概述 在欧洲面临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债务危机、难民问题、移民问题、老龄化危机、恐怖主义的大背景下,作为二战以来的首届联合政府的卡梅隆政府为了满足自己党派独立党的利益,在本来具有代议制民主“精英政治”传统的英国,借以“大众政治”的方式,用全民脱欧公投,威胁欧盟,同其讨价还价,表达对以法德为主导的欧盟事务的不满,来实现本国不承担欧盟危机、继续保持差异性的利益。然而,在英国极右势力独立党的推波助澜下,民粹主义抬头,加上国内传统疑欧拒欧势力的影响,最终打错了算盘,把实为留欧的公投变成了意想不到的脱欧,自己也撂下担子,以辞职收场。而支持脱欧的政治人物纷纷表示不接管烂摊子,最后以特丽莎·梅为首的坚定的留欧派政府来完成其脱欧的政府使命。 二、后功能主义对英国脱欧的解释 后功能主义在批判继承新功能主义的基础上,研究了欧盟的大众意见和成员国的国内政治(主要是政党政治),认为由于欧洲一体化议题在国内政治中的政治化,国内政党和大众的偏好会影响一体化的成果。 一个议题进入大众政治有时并不依靠它本身的重要性,而在于是否有一个政党会提出它,提出与否取决于三点:第一,是否有利于本政党的选举;第二,该议题是否符合本政党的意识形态声誉;第三,该议题会在多大程度上使政党分裂或团结。基于本党派独立党的利益:团结保守党内的疑欧派,赢得大选,以及防止不断壮大的极右翼的独立党获得更多的选票,卡梅隆使“英国是否该继续留在欧盟”这一议题进入了大众政治,并赋予全民公决的形式。 大众对一体化的认可与自身对一体化的利弊判断和欧洲认同成正相关。此外,大众因自身的局限,其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需还要外界的提示,如政党、媒体等。英国是传统的疑欧势力较强的国家,加之欧盟目前面临经济放缓等多重危机,以独立党为代表的极右翼党派以及占据国内大众媒体80%的右派媒体的反欧宣传,使得大众对一体化做出了负面的评价,根本性的民族认同与欧洲认同出现相互排斥,并最终占据上风。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题目: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紫怡,卢阳艳,吴昊 夏天,宋秋雨,沈怡 指导教师徐敏 所在学院浙江财经大学

2018年06月 目录 1 引言 (3) 2 英国退欧始末 (3) 2.1 英国与欧盟的历史关系 (3) 2.2 退欧原因 (4) 2.3 退欧过程及重要时间节点 (6) 3 英国脱欧的政治影响 (7) 3.1 不利于欧盟政治环境的稳定 (7) 3.2 改变欧盟的权力格局 (7) 3.3 削弱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8) 3.4 引发欧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反思 (8) 4 英国脱欧的经济影响 (9) 4.1 英国脱欧引发欧元区市场强烈反应 (9) 4.2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成员国的私人消费、投资和外贸 (9) 4.3 英国脱欧将使欧盟的自由贸易进程放缓 (11) 4.4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经济复苏受挫............. 1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金融监管体系、机构业务受到冲击1错误!未定义书 签。 4.6 英国脱欧使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 1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未来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3 参考文献.. (15)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摘要:英国公投脱欧,是欧盟多重危机与“例外主义”欧洲观导致的结果,体现了一体化市场以及社会政策国家化矛盾。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改变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社会基础,对欧盟的未来发展与欧洲一体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欧盟也将被迫进行方向性选择与改革。 关键词:英国脱欧欧洲联盟影响 1.引言 近年来,欧盟内部出现的乌克兰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关于救助希腊的讨论以及难民危机等等多重危机,严重削弱了欧盟的凝聚力。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是一系列历史与现实复杂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于欧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英国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第三人口大国以及欧盟预算第三大贡献国。英国历来主张贸易自由化、深化欧洲单一市场、减轻行政负担和提高欧盟竞争力。英国脱欧不仅大大削弱了欧盟的实力、向心力以及影响力,改变了欧盟内部的力量平衡,还会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上影响到与英国关系密切的中东欧新成员,影响到国际格局。 公投过后,英国内政、英欧关系以及欧盟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无论最后会发展成怎样的事态,英国脱欧都将成为欧洲一体化乃至国际政治历史上的转折性事件。本文就英国脱欧过程的事实问题,对英国脱欧进行原因分析,以此来详细深入地解读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知识讲解

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 的影响

题目:英国脱欧对欧盟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紫怡,卢阳艳,吴昊 夏天,宋秋雨,沈怡 指导教师徐敏 所在学院浙江财经大学 2018年06月 目录 1 引言 (3) 2 英国退欧始末 (3) 2.1 英国与欧盟的历史关系 (3) 2.2 退欧原因 (4) 2.3 退欧过程及重要时间节点 (6) 3 英国脱欧的政治影响 (7) 3.1 不利于欧盟政治环境的稳定 (7) 3.2 改变欧盟的权力格局 (7) 3.3 削弱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8) 3.4 引发欧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反思 (8) 4 英国脱欧的经济影响 (9) 4.1 英国脱欧引发欧元区市场强烈反应 (9) 4.2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成员国的私人消费、投资和外贸 (9) 4.3 英国脱欧将使欧盟的自由贸易进程放缓 (11)

4.4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经济复苏受挫 (1) 4.5 英国脱欧使欧盟的金融监管体系、机构业务受到冲击 (1) 4.6 英国脱欧使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 (1) 5 未来展望 (3) 参考文献 (15)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摘要:英国公投脱欧,是欧盟多重危机与“例外主义”欧洲观导致的结果,体现了一体化市场以及社会政策国家化矛盾。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改变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社会基础,对欧盟的未来发展与欧洲一体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欧盟也将被迫进行方向性选择与改革。 关键词:英国脱欧欧洲联盟影响 1.引言 近年来,欧盟内部出现的乌克兰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关于救助希腊的讨论以及难民危机等等多重危机,严重削弱了欧盟的凝聚力。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是一系列历史与现实复杂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于欧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英国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第三人口大国以及欧盟预算第三大贡献国。英国历来主张贸易自由化、深化欧洲单一市场、减轻行政负担和提高欧盟竞争力。英国脱欧不仅大大削弱了欧盟的实力、向心力以及影响力,改变了欧盟内部的力量平衡,还会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上影响到与英国关系密切的中东欧新成员,影响到国际格局。 公投过后,英国内政、英欧关系以及欧盟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无论最后会发展成怎样的事态,英国脱欧都将成为欧洲一体化乃至国际政治历史上的转折性事件。本文就英国脱欧过程的事实问题,对英国脱欧进行原因分析,以此来详细深入地解读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及其影响

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及其影响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公投,以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24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有51.89%的人支持英国脱离欧盟。至此,英国“脱欧”公投落下帷幕,但这一事件非但没有完结,相反,无论是对于英国还是欧盟而言,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英国“脱欧”公投的背景、原因及前景 此次公投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全国性公投,投票率高达72.2%,超过近年来的大选,也超过1975年公投67%的投票率,说明公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第一,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疑欧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光荣孤立”时期。“光荣孤立”原则的要点之一就是避免与其他欧洲国家结盟,以保持行动自由。在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上,英国一直是个“三心二意”的国家。在1957年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成立时,英国并未加入,而是采取了一种观望态度。直到1961年,由于经济利益使然,英国才提出申请加入欧共体。1973年,英国最终成为欧共体成员国,但始终与欧共体矛盾不断。1974年,英国要求与欧共体重新谈判加入条件,并于1975年举行了“脱欧”公投,结果有65%的人支持留在欧共体。但这并未能理顺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相反,在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期间,英国与欧共体数次陷入剑拔弩张的状况,

也埋下了部分保守党成员疑欧的种子。2012年底,德国和法国等国提出修改《里斯本条约》,以便向重债国提供救助,但英国以“不符合国家利益”为由否决了这项动议,从而加剧了英国与欧盟的矛盾。此后,英国国内疑欧情绪日益高涨,在保守党部分成员多次“逼宫”的情况下,首相卡梅伦于2013年1月23日在彭博社发表演说,明确提出,若保守党赢得下届大选,则将于2017年底之前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2015年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之后卡梅伦立刻着手启动“脱欧”公投事宜,并于2016年2月与欧盟达成了“四点协议”,欧盟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让步。随后,卡梅伦宣布于6月23日举行公投。 第二,社会阶层的分化是导致此次公投结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公投中,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水平越差的民众越倾向于选择“脱欧”(而这部分人的投票率相对较高)。很多老年人由于对现有生活感到困惑和失落,认为英国脱离欧盟后就能重新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人认为,是欧盟和全球化导致了经济不平等和贫困。 第三,欧洲自身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欧债危机和移民问题等也是导致一部分英国人希望脱离欧盟的重要原因。相较于其他欧盟国家,英国受债务危机的影响较小,经济恢复也更快,部分英国人因此不希望受到其他欧盟国家的“拖累”;而在移民方面,

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doc

一寸光阴不可轻 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 英国脱欧历史背景及原因: 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自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着对于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的政策,被称为“光荣的孤立”。 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虽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对其保持出口竞争力有利,也可以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是,这也使得英国却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今年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 英国对欧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脱欧脚步。 与英国民众日益浓厚的疑欧、退欧情绪相对应,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 而民调显示,英国保守党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意图在欧盟内分得更大一杯羹。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负面): 首先,欧盟内部不稳定性增加,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将被削弱。英国是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完全是支撑欧盟的三根台柱子之一。从总人口来看,英国总人口6488万,占欧盟总人口的12.76%,仅次于德国和法国。从经济总量来看,英国GDP占欧盟的17.56%,仅次于德国。从对外贸易来看,英国对欧盟对外进口的贡献高达14.5%,对出口的贡献达11.6%,也仅次于德国。如果英国脱欧,欧盟不仅是损失会员费那么简单,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均会受到影响。如果英国人走了,欧盟这个草台班子还能不能撑得住就很难说了。这将会给其他国家带来示范效应,“脱欧”洪水很可能会进一步泛滥。 其次,欧盟的自由贸易进程可能放缓,欧元存在下行压力。英国是欧盟与美国、日本之间贸易投资协定的坚定支持者,一旦脱欧,欧盟自由贸易的进度也可能放缓。近几年欧盟暴露出债务危机、难民流入等诸多问题,内部分歧增加。这些都给增长乏力、通胀低迷的欧洲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欧元存在下行压力。 1

英国脱欧真正原因

50多年前,在一个叫欧洲公馆的小区,住着一个人,名叫法国,他是做微商的,每天在朋友圈里更新信息。 有一天晚上他无聊,搜了一下附近的人,一看卧槽原来周围有好多做微商的。

然后他就分别加了这些人好友,平常没事儿把这些人叫出来一起出来撸串,吃点烤韭菜,烤大腰子什么的。 聚了几次后大家都比较熟了,有人提了个建议,既然哥几个都是做微商的,不如咱们合作吧!平常上新之后可以互相推一推啥的,用户资源共享。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大家伙拉了个群,因为大家都住在欧洲公馆小区,所以群名就叫做。简称欧洲共同体。 于是,几个人形成了一个小组织,互相导流量卖东西。

他们经常在群里交流微商心得,让彼此互相成长

虽然有些时候会起一些小争执 但总体上来说大家还是能和睦相处的,几个人紧密合作,互通有无,很快就发展起来,迅速成为当地街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组织。 很快,小区里其他几个做微商的人慕名而来,也想加入到这个组织,希望跟他们共同发展。

按理说组织正处于发展初期,应该多拉点新人进来,特别是这个英国,个人能力很强,如果他能进来将大大提高组织的实力,但法国一开始死活不同意让英国进群,因为他认为。 其实法国不想拉英国进群的真正原因是,英国有哥们是网红,他俩关系特别好。有次法国发了条微博@了这个网红,结果... 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 但法国最终还是让英国进群,毕竟组织的发展更重要。

其实英国这哥们家里很有钱,贵族出身,旗下还有四个微商的二级代理。 就算他不加入这个组织自己也能干的很好,他加群的目的纯碎是闲着无聊。 因为英国是贵族出身,骨子里有一种骄傲感,经常在群里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文-浅谈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影响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题目:浅析英国脱欧原因、影响 姓名:石国林 学号: 180101309 学院:林学院 班级:林学类18-3 指导教师:张宁

浅析英国脱欧原因、影响 提要:“我不会带着恨意离开,而是永远深感荣幸,能有机会为这个我爱的国家服务。” 当地时间2019年5月24日上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外发表讲话,宣布将于6月7日辞去首相职位。在长约6分半钟的演讲的大部分时间里,她语气坚定,直到演讲的最后,说出“为我爱的国家服务”这几个字时,特雷莎·梅突然难以自制地哽咽。可以看出英国首相陷入“脱欧”泥潭中苦苦挣扎,最终倒下。下面将从这一事件来浅析英国脱欧的原因和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一必然趋势,美国、俄罗斯、欧盟是不可小觑的三大经济体,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的计划也一直为世界所关注,而英国却突然公投宣布脱离欧盟,这一事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针对这一事件,各界人士众说纷纭,是什么导致了英国脱离欧盟,而英国脱离欧盟对英国,对欧盟,对世界的经济政治都有什么影响,英国脱欧对中国又有怎样的影响,关于英国脱离欧盟的结果众说纷纭。 2016年6月23日,我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英国公投决定在欧盟的去留问题,据悉,此次脱欧公投共有382个选区,根据对其中的352个选区的计票结果显示,脱离欧盟的支持者领先,共获得51.9%的投票,即1570万人支持退欧,而留在欧盟的支持者共有1458万人,获得48.1%的选票。最终以微弱优势决定退出欧盟,而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因此决定辞职,这一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 一、英国脱欧背景 1.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正式提出公投,正式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卡梅伦承诺,如果他赢得预定于2015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卡梅伦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 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公投必须在2017年年底前举行。如果能早点进行更好。越快履行重新谈判的承诺举行公投越好。 2015年3月17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他赢得5月的选举,那他将英国欧盟成员国地位公投提前到2015年的可能性“很小”。卡梅伦承诺重新协商英国与欧洲的关系,包括移民等问题,然后在2017年以前举行公投,希望防止对欧盟的怀疑情绪上升,这样的情绪导致一些保守党选民转投反欧盟的英国独立党。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六大影响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六大影响 2016-06-24 凤凰资讯边驿卒 24日下午,英国公布了“脱欧”公投的最终结果:英国脱离欧盟。这次公投不仅决定着欧盟整体的命运,也会对中英乃至中欧关系带来诸多影响。 赴英留学一年能省数万元 如果脱欧,英镑汇率势必大跌,那对于去英国留学和旅游的人来说,算是一大利好。花旗估计,若英国脱欧,英镑对美元或累跌10%至20%。按在英留学一年学费1.5万英镑、生活费1万英镑计算,可能因此一年节省2.4-4.8万元人民币。 《欧洲时报》援引SIUK英国教育协会高级留学教育顾问的话表示,如果英国脱欧,直接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欧盟学生减少。为了平衡国际学生数量,英国大学会相对缩减招生,预计中国学生入学要求将会持续提高。 也有人分析:“一旦脱离欧盟,英国作为国际留学目的地将失去其背后更大的…欧盟概念?,一些留学生可能会转向法国、德国等欧洲主体国家或美国。” 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

如果脱欧,英镑汇率势必大跌,虽说对于去英国留学和旅游的人来说是利好。但短期内在外汇市场,脱欧后英镑的贬值,将会美元升值,进而带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 经济学家称,英国脱离欧盟可能使金融市场恐慌,导致中国内地资本外流,加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挑战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管理。 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将被打乱 如果英国决定退出欧盟,伦敦作为全球顶级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或面临挑战,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中国资本“走出去”多少会有些影响。 近年来,伦敦着力推进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仅在2015年,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国债;中英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扩大互换规模;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发行50亿元人民币计价的央行票据。 伦敦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然而一旦英国脱欧,这项货币红利就不复存在,人民币通过英国在欧洲推广的战略所带来的成本也大大增加。中国的金融机构就需要考虑分散到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等地,需要付出一定的调整成本。 中欧贸易合作或将面临变局

英国脱欧真正原因

有一天晚上他无聊,搜了一下附近的人,一看卧槽原来周围有好多做微商的。 然后他就分别加了这些人好友,平常没事儿把这些人叫出来一起出来撸串,吃点烤韭

聚了几次后大家都比较熟了,有人提了个建议,既然哥几个都是做微商的,不如咱们合作吧!平常上新之后可以互相推一推啥的,用户资源共享。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大家伙拉了个群,因为大家都住在欧洲公馆小区,所以群名就叫做。简称欧洲共同体。 于是,几个人形成了一个小组织,互相导流量卖东西。

他们经常在群里交流微商心得,让彼此互相成长虽然有些时候会起一些小争执

但总体上来说大家还是能和睦相处的,几个人紧密合作,互通有无,很快就发展起来,迅速成为当地街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组织。 很快,小区里其他几个做微商的人慕名而来,也想加入到这个组织,希望跟他们共同发展。 按理说组织正处于发展初期,应该多拉点新人进来,特别是这个英国,个人能力很强,如果他能进来将大大提高组织的实力,但法国一开始死活不同意让英国进群,因为他认为。

其实法国不想拉英国进群的真正原因是,英国有哥们是网红,他俩关系特别好。有次法国发了条微博@了这个网红,结果... 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 但法国最终还是让英国进群,毕竟组织的发展更重要。 其实英国这哥们家里很有钱,贵族出身,旗下还有四个微商的二级代理。

就算他不加入这个组织自己也能干的很好,他加群的目的纯碎是闲着无聊。 因为英国是贵族出身,骨子里有一种骄傲感,经常在群里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作为一个微商大号,英国希望自己在这个组织树立威信,让大家都听他的,但法国和德国也是大号,而且还是创始人,所以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法国和德国手里。

英国脱欧是什么意思

英国脱欧是什么意思 英国脱欧是什么意思 “英国脱欧”由“英国”(britain)和“退出”(exit)两个单词组合而成,是对英国退出欧盟的简称。在 6 月 23 日的公投中,英国人需要就“英国应该继续保持欧盟成员地位,还是应该脱离欧盟”这一问题进行投票。 支持脱欧的人认为,英国必须离开欧盟,以保护甚至恢复这个国家的身份,包括文化、独立性以及世界地位。这种说法常常与反对移民联系在一起。 支持留欧的人则普遍认为,留在欧盟中对英国经济更有好处。而且,同留欧带来的移民问题和其他问题相比,脱欧带来的经济问题要更加严重。 英国脱欧最新结果公布 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落定。据bbc计票统计,支持脱欧的人数已过半,脱欧支持率为51.8%,留欧支持率为48.2%,英国成功实现脱欧。英镑汇率遭遇重挫,跌破1英镑兑1.35美元,为198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黄金大涨。 英国为什么脱欧 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自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着对于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的政策,被称为“光荣的孤立”。 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虽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对其

保持出口竞争力有利,也可以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是,这也使得英国却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今年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 英国对欧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脱欧脚步。 与英国民众日益浓厚的疑欧、退欧情绪相对应,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 而民调显示,英国保守党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意图在欧盟内分得更大一杯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