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再良经方治验录(中)

张再良经方治验录(中)

(上接2020年第14期)

二、半夏厚朴汤加减(小陷胸汤、麦门冬汤、橘枳姜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张某,女,27岁,2005年11月27日就诊。主诉:胸咽部遇冷有气堵感,多方求治三年未愈,无咳痰。胃纳、二便调,睡眠可,一般情况可,面白欠华,脉细苔薄,拟行气化痰之法:姜半夏10克,干姜6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苏叶10克,薄荷5克,全瓜萎30克,射干15克,小川连5克,麦冬15克,桔梗3克,枳壳15克,生草10克。水煎,早晚服。

2005年12月18日:药后气堵感消失,偶觉咽痒,苔薄脉细。仍守前法:全瓜萎30克,枳壳15克,桂枝10克,厚朴10克,薤白5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杏仁10克,干姜10克,炙草10克。

药后其父代述,咽部不适感尽除,三年顽疾得以治愈。

按:胸咽如堵,经久不除,查无他病者,以自觉症状为主,咽中总觉有痰,《金匮》原文所谓“咽中如有炙脔”。此为痰湿凝聚于局部,病人一般面白舌淡,属气虚湿滞者多,投半夏厚朴汤大多会有一定的效果。此方以行气化痰散结的方药为主。此类方剂在《金匮》中很多,以温为主,从部位看由咽喉、到胸部、到心下、到胁肋,从病证看由咽中炙脔、到胸痹、到痰饮水气、到肝着,具体方剂如:半夏厚朴汤、麦门冬汤、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萎薤白半夏汤、积实薤白桂枝汤、橘积姜汤、外台茯苓饮、枳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旋覆花汤等。对于无形之痰,《金匮》的治法,温通为主,调气为主,以辛散为主,其中寓有苦降。本源可以追溯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可以追溯到半夏泻心汤治痞的辛开苦降。

三、半夏泻心汤(枳术汤、外台茯苓饮、四逆散)

孙某,女,55岁。2006年4月9日就诊:经胃镜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近来胃纳欠佳,食后易胀,无泛酸,大便通畅,脉弦,苔薄。拟辛开苦降法:姜半夏10克,干姜10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莪术15克,白术20克,砂仁5克,山楂、神曲、谷麦芽各10克,枳实15克,蒲公英30克,藿香梗、紫苏梗各10克,麦冬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早晚服。

4月16日:最近知饥欲食,无泛酸,大便每日一次,不干,晨起面部板滞,脉沉弦,舌薄。上方去麦冬,加葛根15克,当归10克。

4月30日。胃脘部症情改善较明显,食后偶有胀感。脉沉弦,苔薄。柴胡10克,白芍30克,枳壳30克,郁金10克,莪术15克,白术30克,蒲公英30克,八月扎15克,藿香梗、紫苏梗各10克,青皮、陈皮各10克,麦冬15克,葛根15克,当归10克,百合30克,干姜5克,生草10克。水煎,早晚服。

按:张再良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以半夏泻心汤的辛开苦降为基础,与辛温苦寒相辅相成,可以健胃,可以消炎,在患者中偏虚寒者多,故对芩连的苦寒可作适当调整,或小其量,或代以其他药物,如蒲公英、蛇舌草、八月扎等。同时不可忽视甘补的一块,即健脾补中之品的运用,适当配合消导药物,胃脘不适与情绪相关者,一般加入四逆散。

半夏泻心汤的临证加减变化,细分有以下治法方药的配合:疏肝以四逆散;健脾以四君或香砂六君;清热以蒲公英、川连、芙蓉叶、蛇舌草;理气以莪术、苍术、厚朴、延胡、八月札、佛手;消导以山楂、神曲、鸡金、谷麦芽等。苔腻者甘味补益少用。张教授的经验是在临床上见到舌质干红,内热明显,须用养阴的患者较少,而苔腻舌淡患者多。若从疗效论,大概也是用温药者容易见效。所以选用经方一般疗效较好。

四、大黄牡丹汤(桂枝茯苓丸、薏苡附子败酱散)

周某,女,28岁。2003年5月来诊:下腹部经常疼痛有数周,在外院曾诊为盆腔炎、卵巢囊肿。检查:腹部平坦柔软,无明显触痛,左下腹有深压痛。面色红,身体一般情况可,食纳,二便调,脉沉弦,舌红苔薄黄,拟清热活血,行气止痛:制大黄10克,丹皮10克,赤芍、白芍各10克,桃仁10克,红藤15克,蒲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生米仁30克,木香6克,延胡索10克,桂枝10克,败酱草30克。水煎,早晚服。

上方加减连用一个多月,某日返乡作B超检查,示卵巢囊肿已消失。腹痛亦基本告愈。以后遇到一位年龄稍大的卵巢囊肿患者,时间较长,身体亦较虚(肤色黑),在上方中添薏苡附子败酱散意,即用附子、桂枝类温药,效果也不错。

按:女性盆腔炎、附件炎因慢性病而来求诊者多,以下腹部不适为主诉,或有隐痛、腰酸等,张教授常以《金匮》中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桂枝茯苓丸三方合意,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慢性者适当用温。类似的方剂还有枳实芍药散、当归芍药散等,治疗腹痛的方药范围就更大了。清热通便以大黄、败酱草、红藤、蒲公英等;活血以丹皮、桂枝、桃仁、当归、丹参、茜草、芍药;理气以乌药、延胡、小茴香、附子;利水以茯苓、米仁、泽泻、车前子等。病久有虚有瘀,这两个环节应该重视,补虚和化瘀药的运用会有助于炎症的改善。囊肿液性,相对肌瘤应该容易消散,服药三个月,再作检查,囊肿消失、炎症减轻者亦多。

(注:张再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年从事中医经典的教学、临床及研究工作。提出了伤寒出血热、六经九分法和热病四分法,注重从临床的疾病背景理解伤寒、金匮和温病,倡导寒温的融合,主张中西医的一致。)

...

张再良经方治验录(中)

张再良经方治验录(中) (上接2020年第14期) 二、半夏厚朴汤加减(小陷胸汤、麦门冬汤、橘枳姜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张某,女,27岁,2005年11月27日就诊。主诉:胸咽部遇冷有气堵感,多方求治三年未愈,无咳痰。胃纳、二便调,睡眠可,一般情况可,面白欠华,脉细苔薄,拟行气化痰之法:姜半夏10克,干姜6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苏叶10克,薄荷5克,全瓜萎30克,射干15克,小川连5克,麦冬15克,桔梗3克,枳壳15克,生草10克。水煎,早晚服。 2005年12月18日:药后气堵感消失,偶觉咽痒,苔薄脉细。仍守前法:全瓜萎30克,枳壳15克,桂枝10克,厚朴10克,薤白5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杏仁10克,干姜10克,炙草10克。 药后其父代述,咽部不适感尽除,三年顽疾得以治愈。 按:胸咽如堵,经久不除,查无他病者,以自觉症状为主,咽中总觉有痰,《金匮》原文所谓“咽中如有炙脔”。此为痰湿凝聚于局部,病人一般面白舌淡,属气虚湿滞者多,投半夏厚朴汤大多会有一定的效果。此方以行气化痰散结的方药为主。此类方剂在《金匮》中很多,以温为主,从部位看由咽喉、到胸部、到心下、到胁肋,从病证看由咽中炙脔、到胸痹、到痰饮水气、到肝着,具体方剂如:半夏厚朴汤、麦门冬汤、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萎薤白半夏汤、积实薤白桂枝汤、橘积姜汤、外台茯苓饮、枳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旋覆花汤等。对于无形之痰,《金匮》的治法,温通为主,调气为主,以辛散为主,其中寓有苦降。本源可以追溯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可以追溯到半夏泻心汤治痞的辛开苦降。

三、半夏泻心汤(枳术汤、外台茯苓饮、四逆散) 孙某,女,55岁。2006年4月9日就诊:经胃镜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近来胃纳欠佳,食后易胀,无泛酸,大便通畅,脉弦,苔薄。拟辛开苦降法:姜半夏10克,干姜10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莪术15克,白术20克,砂仁5克,山楂、神曲、谷麦芽各10克,枳实15克,蒲公英30克,藿香梗、紫苏梗各10克,麦冬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早晚服。 4月16日:最近知饥欲食,无泛酸,大便每日一次,不干,晨起面部板滞,脉沉弦,舌薄。上方去麦冬,加葛根15克,当归10克。 4月30日。胃脘部症情改善较明显,食后偶有胀感。脉沉弦,苔薄。柴胡10克,白芍30克,枳壳30克,郁金10克,莪术15克,白术30克,蒲公英30克,八月扎15克,藿香梗、紫苏梗各10克,青皮、陈皮各10克,麦冬15克,葛根15克,当归10克,百合30克,干姜5克,生草10克。水煎,早晚服。 按:张再良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以半夏泻心汤的辛开苦降为基础,与辛温苦寒相辅相成,可以健胃,可以消炎,在患者中偏虚寒者多,故对芩连的苦寒可作适当调整,或小其量,或代以其他药物,如蒲公英、蛇舌草、八月扎等。同时不可忽视甘补的一块,即健脾补中之品的运用,适当配合消导药物,胃脘不适与情绪相关者,一般加入四逆散。 半夏泻心汤的临证加减变化,细分有以下治法方药的配合:疏肝以四逆散;健脾以四君或香砂六君;清热以蒲公英、川连、芙蓉叶、蛇舌草;理气以莪术、苍术、厚朴、延胡、八月札、佛手;消导以山楂、神曲、鸡金、谷麦芽等。苔腻者甘味补益少用。张教授的经验是在临床上见到舌质干红,内热明显,须用养阴的患者较少,而苔腻舌淡患者多。若从疗效论,大概也是用温药者容易见效。所以选用经方一般疗效较好。

2009年度(第二十二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

附件1 2009年度(第二十二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 管理 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获奖目录 一等奖:17项 1. 战略性效绩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施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喻宝才玄昌伟孙凤湘张国德蒋尚军丁军吴云 余慧萍孟祥鹏陈勃杨清亮 2. 物探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际业务创新管理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王铁军郭月良郑华生冯连勇李进勇牛燕孙梅 曹志高国霞张连军朱强 3. 基于共享服务理念的海外公司财务管理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杨华李飞龙李洁雯韩梅郑永钢张勇

杨晓玥 程惠孔鹏远

4. 陆上气田国际合作高效、安全、环保开发管理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阎存章李安琪唐家青徐彦明惠宁姚宏彦黄继军 杨建平王亚军 5. 以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为目标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 实施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傅成玉武广齐吴孟飞朱烈斌孙忠义曾泉孟军 金晓剑田鹏王宇文黄业华蒋廷瑞 6. 乍得项目安保体系建设及其成功应用 中油国际(乍得)有限责任公司 窦立荣齐金郦刘烈强李西权武越韩启凤王博 韩健蔡昊胡勇蔺雨辰赵飞 7. 辽河油田重大开发项目的运筹一体化管理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SAGD开发项目管理部 任芳祥杨立强张福刚刘斌杨建平李秀梅许艳 张宁黄鹤由世江丁亚军禚月平

8. 重庆气矿采气井站作业制度优化探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余刚李卫东文绍牧李德树许清勇王强冯丽娟 何长平陈凤 9. 大型石油公司国际一流财务报告编制体系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周明春柴守平穆秀平周静王春峰姚显虎马燕南 王煜季军张权李小华孙剑鸣 10. 大型炼化企业和谐矿区建设与管理体系创新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高志文李政华王海刘旭李巨玺田种才关汝刚 11. 以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全面风险管理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苏俊王军胡楠袁利民黄金翟金生李大周 张锁庄及德忠唐启彬刘建武 12. 以增油创效为目标的长关采油井一体化治理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中医师承学堂》刘观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师承学堂》刘观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师承学堂》刘观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知道合方:合方临床三十年得失录》贾春华主编2019 《日本汉医古方派研究》贾春华著2019 《知道金匮:临证三十年质难录》贾春华著2019 《刘保和抓主症用方传承录》曹丽静主编,刘保和审定 《刘保和西溪书屋夜话录讲用与发挥》刘保和著,曹丽静整理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日]大塚敬节著,王宁元译 《金匮要略研究》[日]大塚敬节著[日]山田光胤校订,王宁元、孙文墅译 《胡希恕经方医学:经方表证》马家驹著 《胡希恕经方医学:六经入门讲记》马家驹著 《金匮“辨病—方证—主证”传讲录》何庆勇著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 《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胡希恕著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精要版)冯世纶主编 《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胡希恕注按,冯世纶解读 《六经八纲读懂金匮要略》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第二版) 《胡希恕伤寒论授课笔记》胡希恕口述,单志华整理 《胡希恕金匮要略学习笔记》(第二版)胡希恕传授,段治钧编著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第三版)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胡希恕病位类方证解》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经方方证传真:胡希恕以方类证理论与实践》冯世纶、张长恩主编 《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第二版)陈雁黎主编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经方用药初探》冯世纶主编 《中医临床家胡希恕》冯世纶主编 《走近胡希恕:胡老弟子跟师追忆与经方医学传承纪实》(彩图画册版)马家驹主编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第二版)段治钧、冯世纶、廖立行主编 《胡希恕讲仲景脉》(第二版)段治钧编著 《跟师胡希恕辨析五十证》陈雁黎著 《胡希恕经方二百首辨析》胡希恕撰著,陈雁黎主编 《胡希恕经方精义笔录》段治钧编著 《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心得》叶橘泉著 《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叶橘泉著 《叶橘泉点滴经验回忆录》叶橘泉著 《叶橘泉经方临床之运用》叶橘泉著 《叶橘泉临证实用方剂》叶橘泉编著 《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叶橘泉编著 《叶橘泉现代实用中药》叶橘泉著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叶橘泉编著 《叶橘泉食物中药与便方》叶橘泉编著 《中医师承实录——我与先师的临证思辨》余国俊著 《我的中医之路一位当代名医的治学与师承历程》余国俊著 《余国俊中医师承讲记》(《我在美国讲中医》修订增补版)余国俊著 《经方大师传教录——伤寒临床家江尔逊杏林六十年》江尔逊著《我的脉学探索》金伟著 《朱文锋中医辨证学讲课实录》朱文锋著 《朱文锋中医诊法学讲课实录》朱文锋著 《疑难病辨治回忆录》熊继柏著 《方证相对:伤寒辨证论治五步》刘观涛著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这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临床必读名著,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基础部分】 1、名老中医之路(精装),周凤梧、张奇文,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3140724。 2、医学源流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徐大椿,人卫,9787117088343。 3、冷庐医话(中医经典文库),陆以湉,中国中医药,9787800894022。 4、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第2版),毛以林,人民军医出版社,9787509144893。 5、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增订本),彭坚,人卫,9787117185745。 【内经部分】 一、原文及校注 1、*黄帝内经素问(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225。 2、黄帝内经素问(新版梅花本),人卫,9787117153317。 3、*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郭蔼春,人卫,9787117171175。 4、*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二版,上下册),山东中医学院,人卫,9787117110785。 5、*灵枢经校释(第二版),河北医学院,人卫,9787117108409。 6、灵枢经(校勘本),刘衡如,人卫,9787117170741。 7、*灵枢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

9787117067157。 二、古代注本 1、*类经(中医典籍丛刊),张介宾,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2517。 2、*黄帝内经太素(中医典籍丛刊),杨上善,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3170。 3、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吴崑,学苑,9787507740752。 4、*内经知要(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李中梓,人卫,9787117086271。 5、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汪昂,中国中医药,9787513230957。 6、素问直解(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高士宗,中国医药科技,9787506763264。 7、灵枢注证发微(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马莳,学苑,9787507728606。 8、*灵素节要浅注(陈修园医学丛书),陈修园,中国中医药,9787513223607。(所有陈修园相关著作,可用《陈修园医学全书》代替。) 三、现代注解 1、*内经(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人卫,9787117072335。 2、黄帝内经集解:素问·灵枢(套装共2册),龙伯坚,天津科学技术,9787530833919。 3、素问三识,胡天雄、多纪元简、多纪元坚,中国中医药,9787513202732。 4、*一针疗法:《灵枢》诠用,高树中,济南出版社,9787807104261。 5、黄帝内经类编,王新华,上海辞书,9787532637829。 6、*内经精义(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医经索微),周信有,中国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