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事件分类和分级

应急事件分类和分级
应急事件分类和分级

应急事件分类、分级及应对策略

1、应急事件的分类

按应急事件的状态分为预警和警报。

预警

当发生了处于可预见的、一旦触发即可产生危险或危害后果的事件时,由应急指挥部确定并预先发出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的应急状态。

警报

已发生危险或危害事故时,由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并发出的应急事件的状态。

2、应急事件的分级

(1)按应急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Ⅰ级预警、Ⅱ级预警、Ⅲ级预警。

(2)按事故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Ⅰ级警报、Ⅱ级警报、Ⅲ级警报。

(3)应急预案体系中的各专项预案应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损失情况等,明确划分预警和警报分级。

(4)应急处置部门或人员应根据应急事件等级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

(5)应急指挥及相关人员应根据应急事件的状况对照应急预案的等级划分判断该事件的应急等级;指挥或信息通报时,指挥或相关信息通报人员应告知接受通报的人员应急事件的等级。

3、突发事件的识别与控制

突发事件的辨识及监测

本部门突发事件辨识的范围主要包括一下内容:

突发事件的控制原则

(1)本部门上下同心协力,积极预防事故、故障或错误的发生;

(2)严格执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四周做好封闭围挡,工地入口大门设立岗亭,专人值班,严格车辆、人员的出入;

(3)施工现场各单位管理人员、劳务人员以及车辆进、出入均须出示规定牌照,凭牌进入;

(4)处理好与场地周边民众的关系,协调与社会各界、管理单位的关系,特别是各新闻媒体;

(5)善意拒绝各种新闻媒体、记者随意进入施工场地范围的采访、拍照、报道等,以防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展;

(6)杜绝社会各种商家以广告、宣传、传销等方式手段进入施工现场,一旦发现,立即制止,并发出警告;

(7)尽量避免各单位、团体、民众的随意参观、拍照活动,危及人身安全,并影响工程进度;

(8)一旦发生事故、故障,立即封锁事故现场,按照应急预案流程,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伤员,疏导人员,并以最快方式上报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制定有效解决措施,认真执行;

(9)提前做好对各部门管理人员、劳务用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避免民众谣传、误传。

突发事件类别及分级

突发事件类别及分级 突发事件共分四类四级。 一、一般突发事件(蓝色) (一)自然灾害类。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寒潮、大风与风暴潮、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3人(不含3人,下同)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人以下生命、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灾害及一般性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指造成3人(道路交通事故5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10人以下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城市公用设施中断工作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三)公共卫生类。指出现乙类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及其她易扩散、流行的传染病疫情,5人以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住院救治的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其它一般性动物疫情。 (四)社会安全类。指造成3人以下人员伤亡的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与金融、旅游、校园等安全事件,以及3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 二、较大突发事件(黄色) (一)自然灾害类。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寒潮、大风与风暴潮、台风、山体滑坡等造成3人以上(含3人,下同)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人以上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灾害,以及

发生M≥5、0级地震灾害、森林火灾与重大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受伤,或危及5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场所重大安全事故,城市公用设施中断工作达6小时以上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三)公共卫生类。指发现非典型肺炎、鼠疫、霍乱、肺炭疽及其她易扩散、流行的甲类传染病疫情,5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住院救治的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或新发生的动物疫情。 (四)社会安全类。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与重大金融、旅游、校园等安全事件以及3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 三、重大突发事件(橙色) (一)自然灾害类。指因暴雨、冰雹、大雪、大风与风暴潮、台风、山体滑坡、水库溃坝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500人以上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以下的灾害,以及发生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口0、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地震灾害,连续燃烧72小时以上的森林火灾与造成重大损失的生物灾害。 (二)事故灾难类。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30人以上受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民用运输航空器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重要港

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

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 1.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规范职业危害事件的调查处置,减轻职业危害造成的损害,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职业中毒事件调查处置办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 3.应急响应原则 油库、加油站发生职业危害事件时,事件发生地的单位及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职业危害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分析事件发展趋势和控制效果,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提高响应级别;对范围有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响应级别。 油库、加油站成立环境事故应急小组,负责指挥发生在加油站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成员如下:组长:油库主任或站长 副组长:副主任或副站长

成员:员工 事发地之外的有关单位和有关部门接到有关职业危害事件情况通报后,应及时做好应急准备,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严密防范职业危害事件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并服从经理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及时支援事件发生地的应急处置工作。 4.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后,有关单位和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保证人员与物资迅速到位,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开展工作。 应急处置工作采取边调查、边处置、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科学有序的进行,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5.要求 5.1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职业危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出紧急应对措施; 5.2根据职业危害事件处置需要,及时调集本单位内的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5.3组织有关单位和机构开展事件调查; 5.4责令暂停导致职业危害事件的作业; 5.5组织控制职业危害事件现场; 5.6封存造成职业危害事件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职业活动或有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由于各行业性质、特点不同,具体事故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也不同,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的分类划分如下: 一、职工伤亡事故的伤害程度分类 1、按伤害程度分:根据国家标准(GB/T15236-94),职工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 (1)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2、按经济损失程度分:根据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事故通常分为:(1)一般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万元或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万元或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特大损失事故:一次损失10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火灾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1996年11月11日由公安部、原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将火灾事故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三类。

1、特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人员伤亡统计范围。其中死亡以火灾发生后7天内死亡为限,伤残统计标准按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认定。火灾损失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两项统计,具体计算方法按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所有火灾不论损害大小,都应列入火灾统计范围。所有统计火灾应包括下列火灾:(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2)破坏性试验中引起非实验体的燃烧;(3)机电设备因内部故障导致外部明火燃烧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4)车辆、船舶、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发生的燃烧(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的除外),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烧。 三、船舶交通事故分级标准 1990年6月16日交通部发布的第16号令《船舶交通事故统计规则》,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触损、浪损、风灾、火灾及其他造成财产和营业员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船舶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 四、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分级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分级 公众应急的主要对象就是各类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严重程序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4级,社会安全事件不分级。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及紧急程度,对事件的预警一般也分为4级。 预警级别标示 ●蓝色预警:可能发生一般(Ⅳ级)突发事件 ●黄色预警:可能发生较大(Ⅲ级)突发事件 ●橙色预警:可能发生重大(Ⅱ级)突发事件 ●红色预警:可能发生特别重大(Ⅰ级)突发事件 遇险求救办法 根据自身及周围环境情况,发出求救信号。 ●声响求救 喊叫、吹哨子、敲打能发声的物品,甚至砸碎玻璃发出求救信号。 ●光线求救 用手电筒、镜子等能发光、反光的物品反复闪照,发出求救信号。 ●抛物求救 在高楼等处遇到危难时,可向路人抛掷枕头、空塑料瓶等软物,发出求救信号。 ●旗语求救 将颜色鲜艳的衣物绑在竹竿或木棍上挥舞,发出求救信号。 ●烟火求救 在野外遇险时,在确保不发生火灾的前提下,白天可燃烧潮湿树枝、青草等产生浓烟,夜晚可点燃间隔距离相同的三堆火,发出求救信号。

●标志求救 如原地待援,可利用树枝、石块、帐篷、衣物等,搭建某种标志(如SOS等)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如在移动中,可一路上留下方向标志物,有助于救援人员寻找,也有助于自己迷路时作为向导。 ●辨识方向 ☆指北针:当指北针的磁针静止后,通常标有“N”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 ☆太阳:根据日出:日落判断东方和西方,也可根据太阳下物体的阴影由西向东运动来判断南北。 ☆星体:在夜晚时,可先找到北斗七星,沿着“勺柄”的延伸线即可找到明亮的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树木:树木通常朝南的一侧树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滑,向北的一侧则相反。朝北一侧的树干上可能生有青苔。 ☆岩石:在岩石众多的地方找一块较醒目的岩石观察,布满青苔的一面为北侧,干燥光亮的一面为南侧。 高温 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大于或等于38℃的天气称为酷热天气,连续5天以上的高温称为持续高温或“热浪”天气。高温预警信号分为2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应急要点: ☆白天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启外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3 年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3 年 (2013 年10 月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 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 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 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章分 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 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 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省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

事故定义及分级标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34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事故定义及分级标准详细 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事故定义及分级标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人身事故 1.1 人身伤亡事故: 在*******热电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所辖区域内发生的*******热电有限公司员工和*******热电有限公司建立正常往来关系的外界人员(业余合作伙伴、承包商、访客、学、实习生等)因公伤亡事故,以及在*******热电有限公司所辖区域以外发生的*******热电有限公司员工及其聘请的外界人员因公伤亡事故,定为*******热电有限公司人身伤亡事故。 1.1.1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

1.1.1.1 员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含生产性急性中毒造成的人身伤亡,下同)。 “员工”:是指企业(单位)中各种用工形式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聘用、雇用、借用的人员,以及代训工和实习生。 “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是指、电力试验、电力建设等生产性工作,如电力设备(设施)的施工安装、试验工作。 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安全主管部门调查,确认系员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员工伤亡事故统计。 1.1.1.2 员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时,发生本企业负有同等及以上责任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人身伤亡。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省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范省级

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UDC658.382 GB6441-86) The Classificati on Sta ndard for the Casualty Accide nts of En terprise staff and workers 本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 .名词、术语 1.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9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 1.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1.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1.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1.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2 .事故类别 2.1物体打击 2.2车辆伤害 2.3机械伤害 2.4起重伤害 2.5触电 2.6淹溺 2.7灼烫 2.8火灾 2.9高处坠落 2.10坍塌 2.11冒顶片帮 2.12透水 2.13放炮

2.14火药爆炸 2.15瓦斯爆炸 2.16锅炉爆炸 2.17容器爆炸 2.18其它爆炸 2.19中毒和窒息 2.20其它伤害 3 .伤害分析 3 . 1受伤部位 指身体受伤的部位(细分类详见附录A . 1)。 3 . 2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 确定原则: a .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 b .多处受伤,按最严重的伤害分类,当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多伤害”(细分类详见附录A.2)。 3 .3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细分类详见附录A .3)。 3 .4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细分类详见附录A .4)0 3 . 5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细分类详见附录A . 5)。 3 . 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细分类详见附录A . 6)。 3 . 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细分类.详见附录A . 7)。 4.伤害程度分类 4. 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 0 5日的失能伤害。 4. 2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 3死亡 5.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5 .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5 . 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5 . 3死亡事故 a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突发事件题库答案

1.(信息)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2.在我国的应急预案的体系中不包括(现场预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分级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统一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4.媒体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平战结合,集中保障,综合防范) 5.我国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报告时限(4小时) 6.下列所描述的事故中,不属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是(困台风刮倒树木造成的城市道路交通瘫) 7.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天津港812大爆炸) 8.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基本原则的是(保密原则) 9.我国社区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大体上由若干部分组成,分别是(政府主体,社区主体,社会主体) 10.公共场所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为(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11.下列突发事件中,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2013年我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B非典C韩国中东呼吸综合证E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 12.危机可能发生在发生在各个领域包括 A济经危机B社会危机C自然(含技术因素)危机D政治危机 13.教育领域突发整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整合化主要可归纳为 A明确指挥关系建立规格高,有权威的教育应急指挥机构 B明确管理职能,科学设定应急管理响应的程序 C明确管理责任,形成政府应急管理的统一责任。 14公共场与大弄活动突发事件是指在公共场所领域内发生千万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事件,具体包括 A拥挤踩踏B火灾C恐怖袭击D地震E公共卫生事件F建筑物坍塌15在媒体领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在接到应急报告后有关部门要第一时间报告,这里要的第一时间包括 A接到群众举报 B广电播出或监测部门发现节目异常 D接到当地公安机关的通报 E接到610办的通报 16建筑工程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 A分级响应与信息报告机制 B应急处置机制 C应急保障机制

我国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队伍分类分级研究

我国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队伍分类分级研究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众多的人口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更加重了突发灾害的险情和灾情。 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地震这种影响范围广、救援技术要求高的灾害,有效的人员搜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环节。其关键因素除了能够及时赶到灾害发生地点外,最重要的是所部署救援队的能力能够满足救援需求,具备的技术类别及水平能够在现场开展相应的搜救工作。 目前我国依托军队、武警、消防等武装救援力量组建了多支综合性紧急救援队伍,虽然在突发事件紧急救援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但综合性有余,专业性不足。各行业、各部门建立了包括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救护队、核生化应急救援队等12类按灾种划分的专业救援队伍,但队伍之间技术能力及装备配置可能存在交叉重复或某些领域未覆盖的现象。 目前大多省份都有民间救援力量存在,已成立的比较大的社会救援队伍有蓝天救援队、公羊救援队、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队等,但民间救援队伍的规模、能力、管理、协调等方面与成熟队伍间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调研了联合国国际救援分级响应、城镇搜救队和紧急医疗队伍能力分级建设及测评,美国突发事件及响应分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队伍分类分级建设特别是城镇搜救队的建设情况,我国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队伍建设现状特别是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及能力分级测评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突发事件救援的特点及技术需求,分析我国现有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联合国及国外应急响应及队伍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从救援技术的角度加强我国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队伍分类分级建设:(1)基于现有的专业救援队伍,整合扩充其救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 10. 1 特别重大(I 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重大(II 级) 突发公共卫

9、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用药出现人员死亡。 10、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含50例),或死亡5 人以上。 11、 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 市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2、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 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病例 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 2、 腺鼠疫发生流行,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个平 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两个以上县(市、区)。 3、 霍乱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 例,或波及两个以上县(市、区),或地级以上市城区首次发 生。 4、 1周内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 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 在1个县(市、区)范围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 应。 7、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8、 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 腺鼠疫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 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 霍乱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 以下(含9例)。 3、 1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含9例),未出现死亡病 例。 4、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较大(皿 级) 突发公共卫 一般(IV 级) 突发公 共卫 生事件 10 . 2

XX单位(部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单位名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文件要求,结合各部门职责,特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范围 1、因(单位或部门职责,如行政执法、巡查检查等)过程中产生的突发事件; 2、因不可抗拒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3、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不实新闻(包括自媒体、网络、论坛等渠道)造成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5、因安全生产导致的突发事件。 3、其他因(同上)工作中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 处置突发事件总体要求是:早发现、早处置,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把处置应对突发事件贯穿工作全过程。 1、坚持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坚持日常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

培训。争取平时多演练、急时少损失。 2、坚持联动处置。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各科室、部门统筹成立突发事件统一处理应急指挥部、保证各部门可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处理应急突发事件。 3、坚持分工协作。要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好处置各项工作。 4、坚持分级负责。要坚持“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避免遇事推诿,办事拖拉导致严重后果。 三、组织领导 成立(xx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xx担任,负责应急处置全面工作;各科室、部门指派一到两名骨干加入应急领导小组。小组具体工作如下: 1、领导小组组长安排部署、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2、领导小组及要时刻关注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协调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3、对已发生的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涉及本单位职责范围的突发事件或事项。 四、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要尽快汇总已有信息报告上级部门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类型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特点 (1)信息不全性。 由于种种因素,突发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初期,信息不通、信息不全导致小道消息流行,谣言四起,学生陷入困惑、紧张、恐惧中。 (2)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其爆发时间、地点、方式、种类以及影响的程度常常超出人们的常规思维之外。使人们猝不及防,手足无措,无以应对,陷入困境之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偶然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难以预测和预防。 (3)后果的严重性和连锁性。 由于危机突然发生,人们来不及作出第一反应,也难以作出正确的第一反应,陷入惊恐、混乱之中,从而造成巨大损失,包括生命、健康、财产、设施和环境生态的巨大损失。 各类突发事件之间又会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例如,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会衍生防疫间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诱发社会治安间题。所以各类突发事件都会面临衍生新的灾害危机的严重后果。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类型 一般国内认为校园内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自然灾害事件。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第二类,社会性灾害事件。包括火灾、漏电事故、建筑事故、社会动乱等。第三类,卫生性灾害事件。包括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其他中毒事件等。第四类,校园暴力伤害事件以及师生冲突。包括恐吓、劫持、群体校园动乱以及师生和员工间的伤害事故等。这四类事件都属于学校危机管理的基本对象,学校应该对其所有可能面临的危机分类,并依据危机的相关特征来建立“危机组合”(crisis portfolio) ,以拟订相关对策,并实施模拟训练(危机管理演习) 。 1.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献研究显示,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中小学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校园暴力问题 校园暴力是指包括无法接受的社会行为,从威胁或伤害他人的侵犯行为(以及高度公开化的大规模流血行为)到欺骗和恐吓,性骚扰,群体暴力,勒索,以及其他各种方式的胁迫行为。 在美国,许多中学生都正在经历着各种形式的暴力———推搡,威吓,强迫,抢夺,言语冒犯,以及威胁———这些都使他们的校园生活痛苦不堪。在任意一天,呆在家里的每12 个中学生就有一个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出门。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堪忧。有研究表明,全美国有将近8%的学生有被威胁或者在校内被武器伤害的经历;学生在学校被武器威胁或伤害的发生率大约为1 比15,被卷入斗殴时间的发生比为1 比8;针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园中携带武器的行为发生率要高于针对学校行政人员的调查所显示的结果。 在日本,被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中小学校园里,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恶性事件。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地摧毁了日本“治安天国”神话,也使得加强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响应分级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响应分级标准 1、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级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及(重大)?Ⅲ(较大)和Ⅳ(一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分级,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或部门应急预案确定? A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响应 (1)造成30人及其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及其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超出省(市?区)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5)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需要国务院安委员会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B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响应

(1)造成10人及其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机10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下上?1亿元以下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市(地?州?盟)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跨市?地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C、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 (1)造成3人及其以上?10人以下死广(含失踪),或危机10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发生跨县级行政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4)市(地?州?盟)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时启动Ⅳ级响应? 应急响应和事故预警存在一定的差别,预警级别是动态的,根据事件信息和事件的变化,预警级别应当时进行调整? 2、国家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响应分级标准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国家将矿

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Ⅳ级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响应: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 (3)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5)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需要国务院安委会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响应: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 (2)超出市(地、州)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3)跨市、地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 (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产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发生跨县级行政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4)市(地、州)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时启动Ⅳ级响应。 “以下”不含本数。“以上”含本数,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 预警及信息报告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工作预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建立高 效协调的预警和监督机制,认真开展危险源辨识与岗位风险评估、预控工作,便于强化各级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实现了“预先评估、事前预防、事中消除”的安全风险预警目的,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生产安全事故预警: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对本单位主管行1.伤及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源发生的事故进行定期分析。工矿商贸(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建筑施工五个重点领域应每季业病)度进行事故专题分析,查找事故规律,实施行业事故趋势预警。信息报告: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应结合负责监管的风险源状况,收集本行业信息,开展本行业典型案例分析。每年应实施一次典型事故预警。 生产安全隐患预警: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应结合日常监管和2.监察执法情况,每季度进行风险源隐患排查专项分析,实施本行业隐患预警。负有

最新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分类应急处理措施资料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分类应急处理措施 (一)医院感染的流行或暴发 1.分级 Ⅰ级⑴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⑵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⑶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Ⅱ级⑴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⑵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⑶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发生3例以上5例以下医院感染暴发; 2.基本处理 2.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医院感染病原学的流行病学特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2开展医院感染病人的救治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2.3查找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对医院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2.4做好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排泄物等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2.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2.6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 2.7确诊或疑似传染病人按规定及时转诊传染病院。 3.报告 3.1院内报告程序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领导报告。Ⅰ级立即报告;Ⅱ级1小时内报告;Ⅲ级24小时内报告。 3.2院外报告程序 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医院报告市卫生局医政科(电话13*************)、市CDC 疾控科(电话8*****7)。 Ⅰ级:应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Ⅱ级:应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市CDC报告。 Ⅲ级:医院内自行处理即可。 根据相关规定上报上级部门。 (二)医疗废物伤害、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1.分级 Ⅱ级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 Ⅲ级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 2.基本处理 2.1指导医护人员根据医疗废物的分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处理原则,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2.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2.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理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2.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所使用过的工具应当进行消毒。 3.报告 3.1院内报告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分管院领导或值班院报告。Ⅱ级1小时内报告;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以下是520作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供大家参考!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批准后印发实施。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不良事件分级

不良事件分级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标准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作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 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1、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急救物品做到五固定两及时:定物、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时检查,及时检查维修,及时请领报废,完好率100%,并有明显标志,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2、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各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 3、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和分管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封存并签字。护士每天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抢救车有封存、开启人签字并注明日期时间。 4、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交接本清点药品、物品,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均要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急救车的封存: 1)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存条,按要求封存。 2)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并记录。 3)车内药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3个月更换。 4)抢救使用后的药品应在2小时内补充完毕。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交接本重新核对、清点、补充,封存后双人签名,在登记本上注明原因并签名。

突发事件的分类及处理

一、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素质低的客人? 1、在服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经常把脚放在台上的客人,这时可以利用经常换烟灰缸或收拾台面来干扰客人,同时也礼貌地提醒客人把脚放低。 2、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喝醉酒到处闹事的客人? 应马上通知喝醉酒客人的朋友,把其劝回自己房间或先把其送走,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通知保安,以免把事情闹大。 3、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客人发生口角、打斗? 发现客人开始口角,应立即通知经理马上出面调解,如发生打斗应马上通知上司,如情况严重的及时通知保安,让保安把打斗的客人送出门口并注意事态的发展。 4、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客人自带酒水、食物? 这时,应向客人解释公司不接受客人自带酒水及食物,如客人一定要的话,应通知上司解决。可收取相应的开瓶费,或请客人将自带酒水、食物存放在寄存处,并在酒单上写明开瓶费及相应价钱。, 5、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服务员或客人自己将酒水倒在桌面上,服务员应该怎样做? 如果服务员倒酒水在桌面上,应马上说:“对不起,我马上帮您抹掉。”然后用干净抹布抹干桌面,换掉原先的酒杯,用新杯重新再倒酒水,如果是客人不小心自己倒酒的,应马上递上毛巾(纸巾)擦掉水迹,再递上纸巾,吸干污物。 6、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客人损坏公司财物应该怎样处理? 应留服务员保护现场,让另一服务员通知该区经理,耐心向客人解释物品的贵重,如电视机、音响之类应照价赔偿,如客人继续其行为,通知保安将其送到

公安机关处理。 7、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打破玻璃或倒洒酒水在地上,服务员应该怎样做? 服务员应马上站在现场,提醒过往客人注意,另一位服务员立即通知清洁部清洁现场,有异味应喷空气清新剂。 8、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客人遗失物品怎样处理? 服务员应马上通知经理,负责该段的服务员要站在现场等经理及保安来解决,经理应协同保安部人员仔细检查客人所使用过的地方,询问清楚客人到过的地方以及和哪些朋友在一起,是否朋友拿了去用,同时也检查该服务员,询问当时情况,并立即通知保安检查该员工储物柜,如还没有找到就叫保安做记录,以便以后有线索可以联系到该客人,下班后认真检查员工手袋。 9、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客人在洗手间跌倒或晕倒怎么办? 此时,厕工应马上扶起客人,通知经理,如客人有伤即扶到安全的地方稍作休息,用药物稍作治疗,情况严重的应叫保安将该名客人送到附近医院就医,事先厕工要经常留意洗手间的卫生,保持地面干爽清洁。 10、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发现假酒,但酒已打开怎么办? 应认真和酒吧讲清楚是否有假,如发现卖的是假酒应马上向客人道歉,即通知经理到酒吧换取另一只新酒给客人,亲自在客人面前开启及让客人亲自尝试该酒,然后到酒吧把该酒情况稍作书面报告,留作明天把酒交给供应商换取新酒,酒吧应注意供货商来货质量。 11、休息大厅经营过程中客人在房间有不雅动作应怎么做? 服务员应经常出现在房内,以进房服务让客人不方便进行,使客人有所避忌,如继续有不雅动作出现,应立即通知经理,经理上前劝阻并警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