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史】西方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

【西方语言学史】西方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

西方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

蒋淞宇语言研究

文章中罗列了西方语言学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语言学家及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以下。

一、古希腊时期(前5世纪——前4世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惯例派、规则派

斯多葛学派:自然派、异常派

二、古罗马时期(前3世纪):瓦罗

多纳特斯、普利森《语法惯例》

三、中世纪:公园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近千年时间:

思辨语法,

波依修斯、彼得、海利亚斯

希思帕尼斯:主要意义和附加意义,本质意义和外加意义

摩迪斯泰学派

四、文艺复兴时期到十八世纪的语言学

罗赫林《论希伯来语的基本规则》

斯巴华伊:研究阿拉伯语法

但丁

拉梅,当时的结构主义先驱而著称

夏维尔:第一次将汉语语法学传到欧洲

经验主义(弗朗西斯'培根,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理性主义(笛卡尔)

威尔金斯:普遍语法,保尔—罗瓦雅尔学派的指导思想

包泽:语言中的两种原则,一种是普遍原则,一种是特殊原则,后者是世界不同语言产生的原因。结构主义和生成主义的对立面。

海德: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Harris:词与其所指称的实体的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五、古印度的语言学

18世纪最后几年,发现欧洲语言和梵语相似,开始了19世纪的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

印度学者认为语言有两种,抽象语言原则,一种是具体场合讲出的话,

六、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

关于语言的派系,当时著名的语言学家有:

但丁《论俗语》,斯卡利杰(scarliger)

瑞典学者:斯田赫姆(stiernhelm) 雅杰(A.Jager)

德国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

莱布尼茨(Leibniz):极力研究词源,地名和河流名称是研究语言史的重要线索。

1786,William Jones

施莱格尔Schlegel 1803年开始研究梵语

格里姆定律和维尔纳定律

拉斯克Rask

德国格里姆《德语语法》,相信自然语言,否认语言中的普遍逻辑规则。

维尔纳定律,解释了格里姆定律中的不合理性

洪堡特(Humboldt):语言是一种创造能力,而不是客观结果,否认语法规则,后来影响了沃尔夫假说——讲不同语言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具有不同的思维体系。语言的不同,引起了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不同。他区分了三种语言结构。

施莱歇(Schleicher):关于语言亲属关系的理论,关于重建始源语的比较方法及关于对语言的分类

关于元音交替的研究

布鲁格曼:半元音

格里姆:元音交替

德国莱比锡大学:新语法学派,布鲁格曼Brugmann、August Leskien、Hermann Osthoff

、Berthold Delbruck、

新语言学派继承洪堡特的观点,语新语法学派针锋相对,语言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感情,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七、索绪尔、弗洛伊德、德克海姆

惠特尼:语言是说出来的,听得见的符号,主要通过这种符号人类社

会的思想才得以表达;手势和文字是次要的、辅助性手段。

索绪尔:语言和言语、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语言的任意性和符号性。

比较语言学:正视法和比较法,

对类推规则的认识:

八、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语言观

马泰休斯总结了新语法学派的弱点:过于强调历时研究,忽视共时,甚至认为共时不科学。观察独立的语言,忽视整体。材料研究局限于书面文字。只从读者出发观察问题,而不从说话者或写作者出发。

雅克布逊:泛灵论,认为一切音变都是适应一定的需求,为完成特定的功能才发生的。

语言的使用取决于说话人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说明白些,就是说话人对客观世界有了某种观察或企图改变客观世界,才产生了交集的实际意义,也就是等待语言去完成的一种功能。

"灵活"、"模糊"都体现出来了语言发展的动态性,而稳定性则反映了语言的系统性。

音位对立

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就是区分了语音学和音位学,

双边对立(bilateral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所共有的语音特征只属于这两个音位,它们的对立就叫双边对立。

多边对立(multilateral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之间有一个以上的

特征把她们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它们共有的特征其他音位也共有,就叫多边对立。

均衡对立(propotional opposition):如果同一项特征同时可以区别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音位,这种音位对立就叫均衡对立。

孤立对立(isolated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的对立关系是特殊的,是其他音位对立中找不到的,就叫孤立对立。

否定对立(privative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的对立是一个具有某种特征而另一个不具有这种特征,就叫否定对立。

分级对立(gradual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对立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同一特征,就叫分级对立。

等价对立(equipollent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可以在逻辑上看成是等价的,既不是分级对立,也不是否定对立,就叫等价原则。

抵消对立(neutralizable opposition):如果两个音位在有些位置上是对立的,而在其他位置上失去对立,这就叫抵消对立。

永恒对立(constant opposition):如果对立的音位可以出现在一切可能的位置上而不敌小对立,则称永恒对立。

十一、历时音位学:

用音位学的观点来研究语音演变的就叫历时音位学。

哥本哈根学派——叶姆斯列夫

十二、美国的结构主义

美国语言学的创始人——博厄斯(Boas)

语言只有结构上有区别,没有"发达"和"原始"之分。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博厄斯认为,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到语言形式,但语言形式不能决定文化水平。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语法规则,欧洲的语法并不适用于所有语言。

十三、Sapir和《论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交际方法,是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等主观意志的符号系统。

词根成分和语法成分是从实际语言中抽象出来又从实际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科学概念。词是活的语言中的实际存在单位,是表达理解之后的经验、历史和艺术的单位。句子是一个完成思想的逻辑对等物。

按语言使用的概念来分类,1、基本概念,2、派生概念,3、混合关系概念,4、关系概念。14简单纯关系语言、124复杂纯关系语言、13简单混合关系语言、123句法关系用混合性是表达。

语言变化中的三种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消除主语形式和宾语形式的区别,第二个即用词在句中的固定位置来表达词之间的句法关系。第三个变化趋势是减少次的变体或派生,使词与概念的关系呈现简单,直接的对应关系,任何变体,只要与原词过于相近,或没有独特之处,迟早都要消失。

十四、Sapir和沃尔夫假说

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是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

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独立过程,而是某种语法的一部分,愈发不同,形成过程也不一样,有的区别很大,有的区别甚微。

十五:Bloomfield

语言变体:文学标准体、口语标准体、地方标准体、非标准体、地方土语。

凡是与其他没有语音或语义上的相同之处的形式都叫词素。

十六、乔姆斯基与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语言观: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称为"普遍语法"或"语言普遍现象"

儿童从有限的话语中学到了一套完整的语法知识。

语言能力的差异很小,不像其他能力天赋上表现出来很大的差距。

儿童一开始就做好了学习各种语言的准备。

儿童的智能/大脑里天生具有构成这种适当形式的理论设计能力。这种初始的设计便是普遍语法研究的课题。语言学的任务正式解释儿童大脑的初始状态和内化了的语法规则。

从普遍语法过渡到个别语法需要经验的触发

语言能力是指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说话人/听话人所掌握的语言知识

观察充分性、描写充分性、解释充分性

十七、第一语言模式时期(50年代——1965):

可以按照句法的要求列出有限的规则,只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不生成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转换生成语法要达到理想的目标,满足以下几个规则:具有生成性、

要简单、清楚明白、形式化,避免文字,尽量用公式。要详尽无疑,具有循环性

有限状态语法:从左到右的线性描述,不能在英语所有的句子中实现。

短语结构语法:S=NP+VP

NP=Det+N

十八、标准理论时期(1965-1970)

转换生成语法力量太大,需要限制,既可以生成正确的句子,也可以生成不正确的句子。被动的转换规则不能随便运用,提出,名词要受动词限制。

《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句法部分、音位部分和语义部分。

十九、生成音位学

1968乔姆斯基和莫里斯《英语语音模式》

生成音位学认为语言的发音、词的重音都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测的。生成音位学的规则尽量少借助于读者的智力,做到形式化。生成音位学的规则不是凭借词或句以外的因素定出来的,而是分析词与句的内在结构而得出来的。

复合词重音在左,复合短语重音在右

二十、关于语义问题的争论

乔姆斯基认为语义解释取决于深层结构。反对者Fillmore"格关系"(施事格、工具格、对象格、结果格)后来增加了很多格,但无法完全解释情态和命题

乔姆斯基早期的学生麦克科利(McCawley)拉克夫(Lakoff)罗斯(Ross) 解释语义学

生成语义学::词汇化

二十一、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

转换规则权利还是过大,转换部分仍然占据着中心地位。

标准路论无法解释隔裂结构

许多转换规则必须有极其复杂的限制,否则就会出现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标准理论认为语义解释取决于深层结构,转换过程保持语义不变。

短语结构规则:

词汇

转换部分:名词移动、WH移动,借助空位(empty node)

踪迹:表层结构中语音上是零位的心理表达。一个成分在转换中移动了位置后,原来的所在位置并不等于零,而是留下一个空位或踪迹,占据原有范畴位置。

限制规则:扩充式理论常常生成许多不符合语法的句子,所以对规则要进行普遍性的限制,或指明使用条件。

省略规则:把格确定之后的结构变成深层结构

过滤规则:扩充式标准理论的规则生成能力太强,而且一切规则都是选择性的,可以运用,也可以不运用,这样就会产生许多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格确定原则:

控制理论:

逻辑式

制约理论:是关于照应词语,准代词和名词的解释所需要的条件的规则,研究这些范畴在句中的所指是什么。

二十一、伦敦语言学派

二十二、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语义理论的提出,区分了两种语言使用情境,也就是区分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使用。

一个词用来产生行动,而不是描写行动,更不是把思想翻译过来。所以,词有一种自己的力量,是带来变化的工具,是行为和物体的杠杆。

普遍语法范畴中第一类就是"名词实体"。

意义是需要在语境中才能体现的。

二十三、弗斯的语言观和语义学

语义方面的语境理论和音位学的韵律分析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语言是做事情的方式,是让别人做事的方式,是一种行为方式,是迫使别人行动的方式。

弗斯不同意"语言"和"言语"之分,更不同意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只是语言而不研究言语。

弗斯认为,语义学实际上是研究适合于特定社会角色的语言风格。

二十四、弗斯的韵律分析

韵律分析法,也称韵律音位学

韵律分析区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也就是结构性单位和系统性单位二十五、韩礼德和系统语言学概况

认为语言与典型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并受起影响,从社会学角度去

研究语言,提出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

二十六、系统概念

系统语言学:十分重视语言在社会学上的特征,关心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什么,集中力量去发现各种语言变体。

语言是做事一种方式,而不是知识方式。

比较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

依靠语篇的观察和数据统计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用"连续体"的概念来解释许多语言事实

以"系统"作为基本范畴

二十七、韩礼德的系统语法

实体、形式、情境

结构讲的是语法的表层现象,即语法形式。系统讲的是语法的深层现象,即语法的意义和关系。

二十八、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社会语言学

语言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关系

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七种功能:工具的、控制的、交往的、个人的、启发的、想象的、信息的

语篇功能:如何使语言的组成部分互相关联

概念功能与谈话主题有关

交际功能与直接语境有关。

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工作笔记每日一句励志党员学习笔记范文狂人日记读书笔记1000字幼儿园读书笔记廉洁教育学习笔记取得的成效英语教师读书笔记初一读书笔记500字党员教师学习笔记驾驶员档

案管理员工作笔记怎么写幼儿观察笔记总喜欢排第一

西方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由小学生作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419475767.html,)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419475767.html,/huati/dushubiji/__.html

【西方语言学史】西方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

【西方语言学史】西方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 西方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 蒋淞宇语言研究 文章中罗列了西方语言学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语言学家及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以下。 一、古希腊时期(前5世纪——前4世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惯例派、规则派 斯多葛学派:自然派、异常派 二、古罗马时期(前3世纪):瓦罗 多纳特斯、普利森《语法惯例》 三、中世纪:公园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近千年时间: 思辨语法, 波依修斯、彼得、海利亚斯 希思帕尼斯:主要意义和附加意义,本质意义和外加意义 摩迪斯泰学派 四、文艺复兴时期到十八世纪的语言学 罗赫林《论希伯来语的基本规则》 斯巴华伊:研究阿拉伯语法 但丁 拉梅,当时的结构主义先驱而著称

夏维尔:第一次将汉语语法学传到欧洲 经验主义(弗朗西斯'培根,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理性主义(笛卡尔) 威尔金斯:普遍语法,保尔—罗瓦雅尔学派的指导思想 包泽:语言中的两种原则,一种是普遍原则,一种是特殊原则,后者是世界不同语言产生的原因。结构主义和生成主义的对立面。 海德: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Harris:词与其所指称的实体的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五、古印度的语言学 18世纪最后几年,发现欧洲语言和梵语相似,开始了19世纪的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 印度学者认为语言有两种,抽象语言原则,一种是具体场合讲出的话, 六、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 关于语言的派系,当时著名的语言学家有: 但丁《论俗语》,斯卡利杰(scarliger) 瑞典学者:斯田赫姆(stiernhelm) 雅杰(A.Jager) 德国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 莱布尼茨(Leibniz):极力研究词源,地名和河流名称是研究语言史的重要线索。 1786,William Jones 施莱格尔Schlegel 1803年开始研究梵语

西方语言学流派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维尔纳(K·Verner)后来补充解释清楚了"格里姆定律"难以解释的一组例外,世称"维尔纳定律",这就使音变规律的研究日臻完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也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远离欧洲的梵语在这些语言中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它既不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其他欧洲语言的母语,也不是由其他语言演变而来,它和其他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只不过它比其他语言保存更多的原始形式。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这一理论的弱点是只考虑语言的分化,而没有考虑语言的统一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后来他的学生施密特(J·Schmidt)用"波浪说"对此作了修正。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前面提到的"维尔纳定律"也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在坚持这个原则时,以语言材料为依据,借鉴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类推"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这个学派的代表著作有布鲁克曼和德尔布吕克合著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和保罗的《语言史原理》。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谱系,而且还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 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别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员散居于世界各地,影响衰落。1956年,布拉格语言学会与斯拉夫语言学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何拉莱克担任第一任会长。这个新的学会继承了布拉格语言学会的传统,因此其成员被称为"当代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系统的思想,特别致力于音位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音位学说。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研究内部语言学,对广义的语言学问题也很感兴趣,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及外部语言学的其它各领域。 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叶尔姆斯列夫任哥本哈根语言学会会长,他的《语言理论导轮》和《普通语法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这一学派以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学说为基础,着重语言形式的研究。它特别注重语言的组合关系,这是这个学派区别于布拉格学派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把语言理论看成一个"纯演绎系统",采用"假设-推理"法对语言进行分析,不大涉及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因而其影响面比较小。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汇成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区别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它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驱者是鲍厄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厄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霍凯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对美国结构语言学

西方语言史笔记2

☆中古时期 一、阿拉伯的语文学研究 (一) 阿拉伯及阿拉伯语概况 (二) 古阿拉伯语文学派及其贡献 阿布尔·阿斯瓦德(Abul Asvad)--阿拉伯语语法的奠基者。他研究对象主要是《古兰经》。 萨卡费(Sakafi波斯人),写过70多篇论文,企图对阿拉伯语的语法规律作系统阐述。 巴士拉学派: 代表人物西巴维希(Sibawaihi)--写出第一部有系统的阿拉伯语语法--《书》(Al-kitabu)。 《书》的内容:首谈词类,确定名动形的定义,叙述了主格、属格、宾格、呼格的形式,助词、代词、数词的用法和名词、动词的构词法,然后谈句法,之后举出一些阿拉伯语的语音现象和词源现象。 哈里尔编出了第一部阿拉伯语词典,建立了阿拉伯诗律的体系。库法学派: 代表人物—基赛(AI-Kisai),给后代留下了许多阿拉伯语文学的著作,包括深受欢迎的《阿拉伯语语法简明指南》。 两派的特点 巴士拉学派治学态度比较严谨,偏重于古典阿拉伯语语法的研究;库法学派不仅研究古典阿拉伯语,而且着重研究了一些活的、游牧部落的语言。他们对确立阿拉伯成语和同义词的研究都有贡献

巴格达学派:到10世纪,巴士拉和库法两个学派合并成的第三个学派。 代表人物是古太巴。曾编写《口语句法指南》一书,提出了许多有关成语的问题。 从11到12世纪,阿拉伯语文研究逐渐进入了它的古典时期的末期,其特点是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语法和词典的编纂上。 波斯人札马赫沙利编《阿拉伯·波斯语词典》。 伊本·西德《阿拉伯语词典》(十七卷,11世纪) 萨加尼编《浪漫》(二十卷,13世纪) 曼殊尔编《阿拉伯语词典》(二十卷,14世纪) 费鲁札巴底编了一部六十卷的大词典,只有两卷称为《海洋》流传到现在。 另有为实际需要编的通俗语法和修辞著作。如萨加基的《标准修辞学课本》、马立克《简明语法》、伊本·希沙姆的一套通俗语法书等。 从16世纪起,阿拉伯语文研究走向衰弱。到18世纪,阿拉伯国家相继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阿拉伯科学文化经历了真正的危机。 (三)阿拉伯语文学的成就、特点及其影响 阿拉伯的语文研究在古代曾受印度人和希腊人的影响,但因为阿拉伯语是闪族语言之一,跟古印度梵语和希腊语有很大差别,因此他们没有照搬古印度和古希腊语文研究的成果,他们只是借用了印

西方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复杂系统的学科,也是一种描述、掌握和理解语言的方法。它不仅研究如何使用语言和词汇,还研究如何表达意思和理解语言的特点和规则。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种开始讨论语言学的流派了,迄今不断发展和发现新的流派,形成了一个种类繁多、发展复杂的西方语言学流派。 其中,最早的流派是古希腊的古典语言学流派,以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为代表。他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言语,还包括意义和逻辑。与古典语言学相比,现代语言学流派更加重视语言和文字的语音、发音和文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更少关注意义和逻辑。现代语言学流派有古典语言学流派和现代语言学流派,它们恰好形成了两个主要的分支,即形式语言学流派和函数语言学流派。 形式语言学是一种“内部”的研究方法,专注于语言的组成部分,如单词,词组,句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旨在理解语言结构及其组成关系。由19世纪犹太学者赫夫曼(Heinrich Herman)首创的犹太语研究学派是当今最重要的形式语言学流派之一。犹太语研究学派不仅鼓励对语言的描述,而且要求你熟悉语法规则,弄清它们的细节,然后才能将它们投射到其他语言中。 运用函数语言学的办法,是把语言的理解视为一种能够发挥其功能的工具,从“外部”,尤其是社会和文化角度分析语言。于是,就出现了一种重视语言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流派,即社会语言学流派,它由史都华姆(Edward Sapir)和乔治尔(Benjamin Whorf)创立,认

为语言是塑造社会结构的一种手段和表达方式,它与文化、历史背景和社会利益有着重要联系。 语用学流派则把重心放在描述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功用,他们认为语言的实际用法将超越抽象的文法规则,以具体的情境为基础,而这正是语用学流派关注的:它不仅关注语言的文法结构,还关注它是如何在实际用法中表现的。 综上所述,西方语言学流派繁杂而复杂,从古典语言学流派,现代语言学流派,形式语言学流派,函数语言学流派,社会语言学流派,语用学流派等等。各种流派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存在不同的相互影响,但也都为我们更好的理解语言提供了指引。

《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二章读书笔记

第二章历史的回顾 主要介绍从公元前4、5世纪到18世纪末长达两千多年中,人们对语言研究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即所谓的传统语法阶段。 第一节:古希腊语法 对语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几个著名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斯多葛派哲学家都对语言研究有过论述。 1、人物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 或者是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 前347) 认为句子分成名词部分和动词部分,要把每个词分解为其组成成分才能找 到词的意义。(这是分析复杂词)对于简单词,把词的音分成辅音、元音、半元音,再分析不同音的特质或模仿的是什么东西。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及其学生,除了少数象声词外,语言的词汇的意义和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关系,都是人为的、任意的,人类可以改变它,发展它,语言的词汇只是思想的标志,惯例派。 斯多噶(Stoics)派哲学家,认为在语言的早期语音与事物之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虽然这种联系已经不明显,所以他们努力研究词源,寻找语言的原始形式,自然派。他们对语言研究有两条主要贡献:他们清楚的区分了对语言的逻辑研究和语法研究;他们用的语法术语越来越精确。认为语言中有三个方面:语言的声音或材料,语言的符号的意义,符号所代表的的外界事物。这种区分在索绪尔的理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2 争辩显示智慧 第一次争辩:

①有关语言问题的第一场论战:“自然派”与“惯例派” 这场争辩反映了两派的观点:一派认为语言是受自然支配的,人对语言无能为力;另一派认为语言受惯例支配。问题的焦点:一个词的意义与它的形式之间到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②意义:这场论战使语言研究与哲学联系起来。有利于语法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加深了对词义的认识。 第二场论战:“异常派”与“规则派”:语法结构是否存在规则. “异常派”(帕加马学派)基本上继承了自然派的理论,认为大自然的运动没有什么定律或规律性可言。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他们虽然不否定规则现象的存在,但是侧重研究不规则词汇的情况。他们认为,语言不能完全用规则来描写,而是应该特别注意用法。怎么需要怎么来。语法的形式表达与意义内容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异常派的一个重大发现是词形与词义没有一对一的关系。词义在孤立语境中是不存在的,它随着不同的搭配而发生变化。 “规则派”(亚历山大学派西方)努力研究语言的规律性,把词汇分门别类,编制词形变化表,作为共同遵守的规则,以便逐渐纠正例外现象。他们的贡献则在于他们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斯拉克思的《语法科学》,是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全面的语法书;最大的缺陷是对句法论述很少。 两个派别之所以观点不同,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研究目的不同:斯多噶派主要研究语言起源和逻辑等哲学问题。压力山大派主要为了发展文艺批评。 第二节古罗马语法

西方语言学流派笔记(刘润清)

高思畅西方语言学流派笔记(刘润清)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号性系统。 任意的:词汇的声音序列与它们所代表的的客观实体或者抽象概念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口语的:语言的根本渠道是声音,文字是辅助手段。文字是口头语言的记录。 符号:语音是一种象征,本身没有实际价值。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二、语言学的方法论 归纳法induction: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他们共有的特性,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提供假说,证明假说和理论,确定家说的支持度,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归纳法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连着八天看到老张跑步,不能得出“老张每天跑步”结论。“归纳法是自然科学的光荣,却是哲学的耻辱。” 演绎法deduction: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普遍性结论是依据,个别性结论是论点。运用演绎推理时,所根据的一般原理,即大前提必须正确。 实证法verification:研究要有根有据,是应用极广的研究范式。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有定性也定量之分。 证伪法falsification:科学的本质在于他的可错性。新理论得到确认,但还不能说已被证实,而只是暂时没有被证伪。 三、心理语言学 语言成了每个人的社会标志。 心理语言学试图从知觉、记忆、智力、动机等角度来解释当代语言理论关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某些假设。两大派: 联想派:婴儿的大脑是一张白纸,语言是通过许多刺激-反应-强化过程学会的。内容派:婴儿的大脑由于遗传的原因,生来具有学习语言的机智,一旦接触语言的原始材料,很快就掌握母语。 第四章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20 世纪初) 一、索绪尔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20 世纪5、60 年代) 二、背景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不同领域分别提出,反对把看不见、摸不着、非物质的社会、心理、语言等虚无化,而是把他们看成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西,而且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迪尔凯母:给“社会事实”下定义。自觉或不自觉要遵守的规范使我们的行为成为社会事实,这种规范就是外部制约。所谓社会事实就是集体心智collective mind 中的思想。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语言行为有外部制约,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系统 弗洛伊德:社会中的规范和心理情结,集体心理collective psyche,这叫“潜意识”心理。人们对这种心理系统并没有意识,但是时时受他的支配的控制。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通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一个人并无法言明他

西方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 目录 1,绪论 2,历史的回顾 古希腊语法 古罗马语法 中世纪语法 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的语言学 古代印度的语言学 3,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 格里姆定律与维尔纳定律 洪堡特与施莱歇 元音交替的研究 新语法学派 4,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5,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结构——功能语言观 音位对立 历时音位学 区别性特征 句子功能展示成分 哥本哈根学派的基本理论 6,美国的结构主义 创始人:博厄斯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布龙菲尔德和行为主义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7,乔姆斯基与生成语言学 8,伦敦语言学派 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弗斯的语言观和语义学 弗斯的韵律分析 韩礼德和系统语言学概括 韩礼德的系统语法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与社会语言学 第一章绪论 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号系统。 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历史的回顾 公元前600—前300年,语言学有三个中心:中国、印度、希腊。8世纪后,阿拉伯语言学勃然兴起,那是较为后起的流派,并且受到希腊和印度语言学的影响。19世纪以来的西方语言学,主要是希腊语言学的继续和发展,在某些方面是古代印度语言学乃至阿拉伯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从公元前四、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末长达两千多年中,人们对语言研究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即所谓的传统语法阶段。 一,古希腊语法 远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哲学家就讨论语言的起源问题。(自然说,约定俗成说。)

约定俗成说: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规则派 自然说:斯多噶学派——异常派 公元前100年,斯拉克斯《语法科学》(《语法艺术》)是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全面的语法书。这本书把希腊词类划分为8类,但是只讲词法,不讲句法。到了公园 2世纪,阿波罗尼奥斯才写了一些讨论希腊语句法的书。他把句子分为主语、述语两 本分。2000年来这是传统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原则。古希腊学者只注意本族语,不注意外族语。他们虽注意语法,可并没有深入研究语音。 二,古罗马语法 继希腊学者而起的是拉丁语学者。拉丁语是罗马人的语言,可是拉丁语法著作却以系列语法为蓝本,因为这两种语言有不少地方相似。 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希腊文化在罗马广泛传播。这时最著名的语法学家是瓦罗:《论拉丁语》。瓦罗深受斯多噶学派的影响。 瓦罗把语言研究分为三大部分:词源学、形态学和句法学。 继瓦罗之后,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拉丁语法学家,一个是多纳图斯《语法艺术》和 普利森《语法惯例》。这是中世纪长期奉为经典的著作。其中普利森的《语法惯例》对上古语言学和中古语言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中世纪语法 欧洲的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近千年的历史时期。 欧洲人在普利森之后长期止步不前。直至过了1000年,才出现一部值得注意的语言学著作《普遍唯理语法》(17世纪法国巴黎附近的波尔瓦罗亚修道院所著),认为一切语言都是表达思想的,虽有民族之别,可都有共同特征。300年后被乔姆斯基 重新倡导。 P15:中世纪语言学的突出成就是在经院哲学影响下的思辨语法 speculative grammar . 13、14世纪的语法学家无不探讨存在的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后来称为“摩迪斯泰学派”,他们的语法都称为思辨语法。 摩迪斯泰学派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他们同意“惯例派”的观点,认为语言是 约定俗成的,词形与词义之间没有天然的、内在的联系;他们又同意“规则派”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语言结构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语言都有自己的系统,都是由有限的单位按优先的规则组成的。正是由于这些规则,我们才有可能认识世界,才有可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文化。在西方语言学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学说,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将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总结和概述。 1.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语言的 结构是决定其意义和功能的关键因素。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来揭示其规则和模式。其中,最知名的结构主义学派是索绪尔学派和布洛姆菲尔德学派。 2. 生成语法 生成语法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语言是通 过某种生成规则产生的。生成语法学派认为语言的产生过程是基于一系列规则和转换的,这些规则可以用形式化的方式来描述。生成语法的代表人物包括诺姆·乔姆 斯基和查尔斯·菲尔。生成语法的研究对后来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语用学 语用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使用情境和交际目的的学科。与其他流派不同,语用学 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语用学家研究语言如何在特定情境中传达意义,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和理解。格里姆斯学派和奥斯丁学派是语用学的重要代表,他们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和交际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语言变化研究 语言变化研究是一门关注语言随时间变化的学科。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演变和变化。语言变化研究关注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变迁,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代数据的分析,揭示语言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威廉·拉布 学派和米哈伊尔·巴哈京学派是语言变化研究的重要代表。 5.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社会 因素(如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和变化的影响。社会语言学的代表学派包括华兹沃斯学派和拉布学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从欧洲以及非欧洲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和语言形式等出发,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发展以及语言现象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方面的问题。西方语言学流派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至今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极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学术体系。 西方语言学流派最早出现于古希腊,他们首先将语言视为一种人类本能,并把它看作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在古希腊时期,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语言,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断累积,使得语言学整体得到了发展。 罗马时代,语言学研究受到了更大的重视,泰勒斯、朱若司、柏拉图等学者对语言学进行深入研究,其长期研究汇集成为《罗马字历》,为人们更好地研究西方语言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6世纪时,学者们开始重视比较方面的语言学研究,比如比较 拉丁语、希腊语和各种文言文的研究,以及对古文言文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形成了对古典语言的精确分析方法。17世纪时,哥尔德穆特在《论特殊方言研究》中将特殊方言的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的方言的特点,把方言学作为一个类型的独立学科,从而形成了方言学学科。 19世纪语言学界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例如印欧 语言学派、欧洲表达史学派、欧洲语言变迁学派、外语研究学派以及北欧比较语言学派等。这些语言学派都以强调研究一种语言的语音、

语法、语义、文化以及历史等不同方面为主,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语言学理论体系。 20世纪以来,西方语言学流派的发展更为迅速,拉格朗日、普特比尔、冯西指出,西方语言学流派可以分为三大体系:历史语言学、描述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历史语言学主要研究不同语系之间的历史演变;描述语言学着重研究实词性语言的结构,并进行分析和描述;而理论语言学则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结构。 总之,西方语言学流派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一直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很多著名学者的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完整而多样的学术体系,为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方语言学流派的发展为世界语言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语言学家们探索语言秘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西方语言学流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 绪论 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 1.古代/传统语言学(19世纪以前)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 2.近代语言学(19世纪)主要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 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 一、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区别: 1.定义: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2.传统语言学的性质 “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 3.传统语言学的兴起 传统语言学兴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语言研究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的推动。 人类祖先在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渐渐感觉到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其他精神上的需要,比如宗教,哲学等,而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又必须克服语言(主要是书面语)的障碍,或者是思考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于是他们就开始了进行语言研究,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语文学。 但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促成的。对于三大

语文学传统来说,它们兴起的根本原因都是来自于社会的推动力。而具体到各个民族来说,他们开始从事语言研究的直接出发点并不相同。 4.传统语言学(语文学)的局限性 (1)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2)研究目的单纯,读懂古籍→不重语言结构本身,缺乏科学认识。 (3)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所以称之为语文学而非语言学。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 一、古希腊语言学 1.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西方哲学之父)、柏拉图(最先探讨了语法研究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创立逍遥学派也即亚里士多德学派) 2. 重要争论:“词”“物”之争 在希腊的早期语文研究的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论争,分别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以及“规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这两场论战的焦点都是有关于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问题的,具体来说就是事物的名称和性质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语法结构是否具有规则性。 3.两个阶段: (1)公元前五世纪:自然派: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 惯例派:事物的名称和带我的本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之所以指称事物,是由于惯例。----柏拉图《对话录》 (2)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核心转移:如何看待语言的规则) 规则派:语言是人为的,就一定有规律的。语言基本上是有系统,有规则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以亚里士多德及其学生为代表)异常派:天然形成的东西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如果语言是人为的,人类会早已把不规则的现象纠正过来了。--帕加马学派(以斯多噶派学者为代表)

西方语言学流派综述

西方语言学流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全面梳理西方语言学流派的发展历程、理论观点以及在当代的影响力,强调不同流派对于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贡献。本文将涵盖语言学历史、理论、教育、地理等多个方面,同时指出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关键词:西方语言学,流派,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影响力 引言:西方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其诞生以来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众多学者致力于探讨语言的本质、结构、功能以及演化规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流派。本文将系统地回顾这些流派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及贡献,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体部分: 一、语言学历史 1、古典语言学 古典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语言。学者们对语言的分类、词源、语法和修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亚里士多德的《语法术》和西塞罗的《论辩术》等著作成为古典语言学的经典之作。

2、现代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起源于19世纪末,其标志性事件是索绪尔的《普通语言 学教程》的出版。现代语言学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强调对语言进行结构主义分析。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包括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教程》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二、语言学理论 1、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的工具。韩礼德的功能主义理论在这一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出语言的六个功能,为交际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研究,强调对语言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由音位、语素和句子等层次构成。这一理论对早期的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存在主义

刘润清编著《西方语言学流派》的述评

刘润清编著《西方语言学流派》的述评 西方语言学流派是一本论述西方语言学发展历史的著作,由中国语言学家刘润清编著,于2009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共410页,受到了语言学界的普遍好评。 《西方语言学流派》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作者首先介绍了西方语言学的进阶:从古希腊语言学家修克勒和索多玛的概念到19世纪西方语言学发展的基础,作者介绍了西方社会以及西方语言学的奠基人的历史。本章还介绍了20世纪西方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以及西方语言学家主要认识论和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介绍了当代西方语言学流派的发展。作者首先介绍了结构主义流派,他指出,结构主义有着独特的语言分析方法,并将其视为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次,他介绍了当代语用学流派的发展,以及当代句法学流派的发展。接着,作者介绍了言语学流派的发展,以及当代英语语言学的发展。最后,刘润清概括了西方语言学所取得的成就,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可能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的来说,本书对当代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是系统梳理,体现了作者刘润清卓越的专业能力。全书以历史和概念为基础,首先介绍了西方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接下来介绍了20世纪西方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再具体介绍当代西方语言学流派的发展,以及各流派的主要特征,从而使读者对当代西方语言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 刘润清编著的《西方语言学流派》为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

面而详细的回顾,它填补了西方语言学发展史的重要缺口,是一部重要的语言学发展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叙述。 刘润清编著的《西方语言学流派》不仅让人了解西方语言学发展历史,还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不同语言学流派的理论根据、主要认识论和研究方向,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全面提升读者的历史和理论知识水平,有助于指导实践,为未来诸多语言学研究做准备。 在总结全书之际,不得不提到作者刘润清在语言学领域的卓越功绩。他首先以清朗的思维结构和严谨的文字,将西方语言学史的发展和全面的流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容易理解,而他深入浅出的文字则使得当代西方语言学的理论变得更清晰可见。 总之,刘润清编著的《西方语言学流派》不仅系统介绍了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也介绍了当代语言学流派发展的基本趋势,受到了语言学界的普遍好评,具有重要的研究现实意义,是一部卓越的语言学研究著作,深受读者的喜爱。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目录: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 【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 【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 【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 (也称:比较语言学) 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 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

最新西方语言学流派简介

西方语言学流派简介 [摘要] 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西方语言学的传统历史悠久。笔者从历时的角度阐述了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各时期各个流派的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贡献。 [关键词]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综述了自19世纪以来西方语言学流派的发展。重点介绍了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通过对各主要流派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其重要贡献的总结和浅析,可以从宏观层面了解西方语言学流派。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它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拉斯克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 2.格里姆在拉斯克一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格里姆明确指出,语音对应规律是建立印欧语系和其他语系的基础。 3.葆朴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 (二)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 (三)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代表人物是奥斯特

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理论基础:哲学基础 ●二、历史发展:四个发展阶段 ●三、新发展:八个方面的发展 ●四、发展前景:几个领域的发展 ●五、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 一、基本哲学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包括语言学史观和语言学观。 ●(一)语言学史观 ●西方语言学所形成的两大对立的观点,都有其固定的根源。 ●1、以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为代表的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 ●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以哲学和逻辑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 (二)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学观 1.符号的观点 ●(1)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是指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释语言。 ●(2)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本身要用符号解释,而语言是用来代表符号的载体,且其本 身亦是一种符号。是众多符号系统的一种,也是最特殊的符号系统,可以体现任何其他的符号系统,如交通信号,动物语言等。 2. 普遍性和变异性 强调变异性。索绪尔和乔姆斯基都强调语言的共性和核心(共核common core)langue,competence。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系统来自于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系统的现实化,所以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它强调从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系统性。 ●韩礼德把语言变异分为“方言”和“语域”,立足于语言的变异性 3. 语言行为 语言被看作一个行为系统,是社会文化行为的一种。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行为系统组成的,而语言是这个系统的一种;同言语行为理论。 ●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系统(“能做什么”) ●行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做了什么”) ●由此可见,语言行为是行为潜势(potential)在一定社会集团中通过语言符号得以体现。 4. 功能理论 三个类型,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的功能来影响、控制、选择的。 ●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1)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 语言是对存在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过程(process)和事件(event)的反映。 ●(2)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 ●语言以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的循环结构的形式出现。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语言可以反映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地位,以及语言使用者对话语所反映的事实的判断与估测。 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语篇”是功能语言学研究的立足点,也是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得以实现的载体。语篇

研究生读书笔记

11月读书笔记 11月份主要阅读了刘润清的西方语言学流派一书的前四章的内容,西方语言学的形成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几个世纪以来,无数语言学家通过实践、调查、整理、分析、研究、讨论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他们各持己见又互相学习,坚持扬弃的过程,无数的语言学理论才得以形成。我在阅读了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一书后,过程中顺便做了一些笔记。 文章中罗列了西方语言学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语言学家及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以下。 历史·回顾 一、古希腊语法(公元前800-公元前146) 01西方哲学的发端 西方哲学的历史是从古希腊开始的,特别是始于一群生活在通称为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 02古希腊时期的语言研究 对语言学的研究同样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⑴“自然派”VS“惯例派” 古希腊哲学家对语言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语言受自然支配,二是语言受惯例支配(问题的焦点是一个词的意义与它的形式之间到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⑵“异常派” 异常派(斯多葛派多属于异常派):基本上继承了自然派的观点,认为天然形成的东西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异常派虽不否定规则现象的存在,但侧重研究不规则词汇的情况,它们认为,作为自然的产物,语言不能完全用规则来描写,而是应该特别注意“用法”,一个语言现象如何“使用”就应该如何描写,不论其用法多么不合理。异常派的一重大发现就是词形与词义没有一对一的关系。 ⑶规则派(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多属于规则派):基本上继承了“惯例派”的观点,认为语言既然是认为的,就一定由规律的。规则派努力研究语言的规律性,把词汇分门别类,编制词形变化表,作为共同遵守的规则,以便逐渐纠正例外现象。总的来说,古希腊语法虽然有很多欠缺,但是其基本理论和描写是经得起推敲的,对后来的语言研究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二、古罗马语法(公元前9世纪初-476) 1.古罗马时期的语言学家 瓦罗(Marcus Varro)多纳特斯(Donatus) 语法著作为《论拉丁语》。瓦罗将语言研究分为三大部分:词源学、形态学、句法学;瓦罗在词源学商的贡献是区别了派生构词法和去和屈折构词法;在形态学上,他同意格和时态是区分有屈折变化的词的基本范畴;瓦罗关于时态的观点受了斯多葛派的影响;同时,瓦罗还注意到希腊语有五个格,拉丁语有六个格。三、中世纪语法(476-1453 思辨语法(Speculative grammar) 中世纪语言学的突出成就就是在经院哲学影响下的思辨语法,思辨语法学家不再满足于对语言现象的说明和描写,而是要探索语言内部的原因和理论。思辨语法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使因为词这种“符号”一方面与人的心智有联系,一方面同它代表的事物有联系,只是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