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比喻看索绪尔二元对立的语言理论

从《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比喻看索绪尔二元对立的语言理论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F.De Saussure)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对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关于索绪尔语言理论最完整的记录是由他的学生根据同学们的笔记整理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这本书中,索绪尔完成了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向普通语言学思想的转变,可以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为了说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索绪尔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值得庆幸的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记录也基本完整地保留了这些比喻,使我们今天的读者有幸能够领略到索绪尔诗人般的想象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理论。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贯穿着“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语言和言语,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能指和所指,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等等,种种关于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无不是成对出现。索绪尔自己也在绪论中指出:“不管我们采用哪一种看法,语言现象总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对应的,而且其中的一个要有另外一个才能有它的价值。”我们甚至可以说“索绪尔的语言学是研究对立关系的语言学”。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出现的比喻有40处之多,而且在解释一些重要的概念时,索绪尔都不忘比喻。当然,关于几对重要的核心概念,他就更不会吝惜他的想象力了。经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比喻各种各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个比喻都至少包含一对对立,这为我们通过比喻去理解索绪尔的二元对立的语言学思想提供了依据。

一、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索绪尔把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internal element)和外部要素(external element)。索绪尔关于语言的定义是语言符号的组织结构或功能系统。他要把一切和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排除出去,也就是把所有“外部语言学”涉及的东西排除出去。但是,索绪尔并没有否认外部语言学的重要性,他指出,语言和民族学、政治史、各种制度以及地理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在本书中也对地理语言学进行了单章的论述。索绪尔要强调的是“一切在任何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都是内部的。”

在这里,索绪尔第一次用到了他最心爱的那个比喻——下棋。他指出,“国际象棋由波斯传到欧洲,这是外部的事实,反之,一切与系统和规则有关的都是内部的。例如我们把木头的棋子换成象牙的棋子,这种改变对于系统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假如我减少或增加了棋子的数目。那么这种改变就会深深影响到‘棋法’。”也就是说,改变棋子和棋盘的材料,是外部的,它影响不到规则本身;棋子的数量和走法是内部的,一旦改变,游戏的性质就变化了。语言是一个系统,内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组织,语言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及成分间的关系和功能;外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系统之外但同这个系统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各种

外部要素及它们与语言的关系。

二、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索绪尔把复杂的语言现象分为言语活动(language)、语言(langue)、言语(parole)。他看到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种种概念的混淆现象,提出“言语活动=语言+言语”的著名论断。他指出言语活动的内部是异质的:有个人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既包含一种已定的系统,又包含一种演变;是现行的制度和过去的产物。进而指出,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的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又是人们可以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它的内部是同质的,是一种符号系统,并且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然后,索绪尔又作出了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的区分。

在这一部分,索绪尔用到了“乐章”和“演奏”的比喻。他说:“我们可以把语言比之于交响乐,它的现实性是和演奏的方法无关的;演奏交响乐的乐师可能犯的错误绝不致损害这种现实性。”从二者的区别来看,“乐章”是固定的、统一的整体,不因为“乐师”的演奏而不同,语言是社会的,不以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而“演奏”是会因为“乐师”的演奏而异的,言语也是个人的,会因个人不同的发音等因素而不同。从二者的关系来看,“乐章”是“演奏”的工具,也是“演奏”的产物。语言和言语也紧密联系并且互为前提。“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三、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还把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和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在他看来,语言和一切有研究价值的科学一样,都有内在的二重性,都有一个“同时轴线”和一个“连续轴线”。他认为有关语言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并且区分出语言的共时态(diachronie)和历时态(synchronie),二者分别是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进而分出两种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即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这一部分是索绪尔要论证的重点,所以他不惜用大量的比喻来说明他的观点。为了说明共时语言学的重要性,他首先用了“阿尔卑斯山的全景”这样一个比喻。他说:“要描绘阿尔卑斯山的全景,却同时从汝拉山的几个山峰去摄取,那是荒谬绝伦的。”“要是语言学家老是跟着语言的演化转,那就好象一个游客从汝拉山的这一端跑到那一端去记录景致的移动。”在这里,索绪尔是在批判以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弊端,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要描写语言或是确定它的使用规范,语言学家就要集中在某一个状态上加以研究,也就是在共时的平面加以研究,而不是研究语言的演化。

接着,为了说明共时态和历时态的独立性和相互关系,索绪尔又一连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他先把历时态比作“物体”,把共时态比作“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任何投影都依赖于被投影的物体,但又跟物体不同,“投影学”不是只考虑物体本身就够了。同样,共时态虽然是历史的某一时期的投影,但并不是只研究了历时态就可以对语言有全面的了解。

然后,索绪尔又用“植物的横断面和纵断面”作比喻。他指出把一段树干从横面切断,会在断面上看到一个复杂的纵向纤维的图形。而这些纵向纤维,把树干垂直切开也可以看到。“纵断面表明构成植物的纤维本身,横断面表明这些纤维在特定平面上的集结。”“但是后者究竟不同于前者,因为它可以使人看到各纤维间某些从纵的平面上永远不能理解的关系。”也就是说,历时态相当于“植物的纵切面”,共时态相当于“植物的横切面”,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并且存在交叉,但是共时的平面有很多东西在历时的平面上是永远看不到的。

最后,索绪尔又用到了他那个最心爱的比喻——下棋。他用全局棋的走法比作历时态,用静止的一个棋阵比作共时态。下棋的时候从一个棋阵过渡到另一个棋阵,就相当于语言中从一个共时态过渡到下一个共时态,整局棋的走法就相当于语言中的历时态。从一个平衡过渡到另一个平衡,下棋时只需要把棋子移动一下就够了,不会发生大的搬动,而语言也是如此,只需移动一些孤立的要素。一着棋可以使整盘棋局有所改变,一些语言要素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到整个语言系统。这就是说,历时的变化会对共时的状态产生影响。“一个棋子的移动跟前后的平衡是绝对不同的两回事。所起的变化不属于这两个状态中的任何一个;可是只有状态是重要的。”这句话是说共时态更加重要。下面他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在一盘棋里,任何一个局面都具有从以前的局面摆脱出来的独特性,至于这一局面通过什么途径达到,那完全是无足轻重的。”“要描写某一局面,完全用不着回想十秒钟前刚发生过什么。”在索绪尔看来,历时态和共时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此,“言语从来就是只依靠一种语言的状态进行工作,介于状态之间的变化,在有关的状态中没有任何地位。”

到这里索绪尔关于共时态和历时态的观点已很清楚了,二者相互依赖,密切联系,但是共时态显然是更加重要的,而以往语言学家的研究却忽视了这一点。当然,共时语言学比历时语言学也重要得多。我们可以看到索绪尔摒弃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了普通语言学的研究。

四、结语

从上面我们对三组概念的简单分析和对其中比喻的剖析中不难看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渗透着二元对立的思想,并且在对这些概念进行解释时,他都用到了比喻,使这些在当时来说崭新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这位语言学大师的风采从这些至今还熠熠生辉的比喻和理论中可见一斑。我们对他关于语言学的分类总结如下:

参考文献:

[1]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 F. De Saussure,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汉译本)[M].商务印书馆,1980.

[4]许国璋.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国外语言学,1983.

(王倩,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文学院;薛慧,河南郑州市文化绿城双语实验小学)

注:王倩:女,1982年生于河南郑州,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语言理论

索绪尔语言理论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收藏) 收藏2010-03-18 00:02:42 阅读1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1857年11月26日生于日内瓦,1913年3月22日卒 于沃洲。 索绪尔出身于日内瓦的一个学术世家,自幼爱好语言学。1876年,他进入德国当时的历史语言学中心莱比锡大学。1878年发表著名论文《印欧语的原始元音系统》,被誉为"历史语言学中杰出的篇章"。1881年在巴黎高等研究所教古代语言和历史比较语言学。1891年,他应日内瓦大学的聘请,教印欧系古代语言和历史比较语言学。1907~1912年讲授普通语言学,首创这一学科。1913年去世。去世后,他的学生C.巴利和A.塞什艾根据他三次讲授这门课程的听课笔记,参考遗留的手稿,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于 1916年出版。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人,也是结构主义之父。 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 人的说话既是个人的行为,又受社会的制约。索绪尔把这种现象统称言语活动。为了确切地规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索绪尔把言语活动分成"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部分。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带有个人发音、用词、造句的特点。但是不管个人的特点如何不同,同一社团中的个人 都可以互通,这是因为有语言的统一作用的缘故。 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以及符号的性质 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索绪尔进而论述语言本身的构造。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符号由" 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所指就是概念。能指是声音的心理印迹,或音响形象。 语言的系统性语言的单位都是一定系统里的成员,本身是什么,要由它在系统里所处的地位决定,也即由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来决定。这地位或关系就是它在系统中的"价值"。例如英语的sheep和法语的mouton,它们都可以用来指羊,可是法语mouton同时指羊肉,而英语"羊肉"却是另一个词mutton。因此sheep和mouton在各自系统里的价值不同。可见符号的所指不是预先规定的,而是由系统产生的。 索绪尔又指出,语言符号有两个特性: ①符号的任意性,例如汉语火之所以叫huo,水之所以叫shui,是任意的,无法论证的; ②符号构成的是线性序列,话只能一词一句地说,不能几句话同时说。 索绪尔又有两点补充: ①语言始终是社会成员每人每时都在使用的系统,说话者只是现成地接受,因此具有很大的持续性。 ②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符号本身的形式,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因此语言是不断变化 和发展的。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1.索绪尔简介 2.索绪尔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3.索绪尔语言学理论核心法则 4.索绪尔理论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语言学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该书的思想核心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这里,概要性地介绍一下索绪尔的生平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及其核心法则。 二、索绪尔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索绪尔在对语言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后,于1907年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他的基本能理论,概括起来就是:语言是一种系统或结构,而语言结构即是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网络。语言是一种符号,是概念和音响的联系,不是物质的,而是抽象的。索绪尔还进一步讲述了符号的特征,即符号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具有线性特征,符号借助于相互对立关系而起作用。同时提出了,在语言中,每项因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因素的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他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语言学不是一种实用的、特殊的研究,它‘寻找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语言学家要做的不是去描述言语行为,而是要确定构成语言系统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张绍杰译湖南教育出版社)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有其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方面是其自身的学术背景,如上所列,他多年开设的课程进行历史语言学研究,对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整体语言学学科的性质有相当全面而深入的思考。这些研究和思考都获多或少的反映到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另一方面,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也汲取了前人的思想,我们从他的论述中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17、18世纪的唯理主义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普通语言学的开创者洪堡特的语言形式观念,等等,都对他有很大影响。而同时代的青年语法学派,特别是保罗的心理主义语言学观念,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心理语言观念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符号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时代,那时候出现过“自然论”和“规约论”之争。此外,美国的语言学家惠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1894)的语言观对索绪尔的影响也很直接。辉特尼早年学习梵语,1850年去德国学习语言学。他1867年著有《语言和语言研究》(language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1875年发表《语言的生命和成长》(The life and growth of language),反对自然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的规约性和惯例的性质。索绪尔在他的《教程》中多次以赞赏的口吻提到这位语言学家。 学者们在研究《普通语言学教程》时发现,“同时代的其他思想观念也与索绪尔语言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法国的‘现代社会学之父’涂尔干(1902年执教于巴黎大学)的社会学思想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语言观的重要来源。涂尔干认为,社会不是个人行为的总和,而是第一性的实体,它对人有外部制约,而个人对此有时是无意识的。正是由于社会实体的存在,个人行为才成为有意义的行为。社会现象实质上是社会心理现象,社会是一种心理实体。索绪尔接受了涂尔干的思想,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心理实体,从而建立起社会心理的语言观念。”(同上)

《普通语言学教程》关于新语言观的比喻

朱学斌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 本文在评价索绪尔及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基础上,摘录并转述了该书中所有的19个比喻,并分析了比喻的具体作用及其在该书中的分布情况,以显示索绪尔不仅是研究语言的天才,而且是运用语言的天才。 [关键词] 语言学;语言观;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 H 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7-0030-01 一、索绪尔与《普通语言学教程》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首先是一个历史比较语法学者,他在年仅二十一岁时(1878)写出的《论印欧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一文,充分显示了他的天才,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注目。索绪尔到了晚年才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从1907年到1911年,前后共讲了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是在他死后由他的学生巴利和薛施蔼根据同学们的听课笔记和索绪尔夫人提供的零星材料整理而成的。1916年在日内瓦出版,以后多次再版,世界上各主要语言都有它的译本。正是索绪尔晚年的研究和《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为20世纪语言学开辟了新的天地,现代语言学由此产生,索绪尔因此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也就成了现代语言学的《圣经》。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对语言学最大的贡献可以说是解决了语言学的根本问题,即语言学的对象问题。其精华所在是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共时的符号系统,而整个历史比较语言学都以单个词语音演变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原子主义的而非系统的研究方法。以索绪尔的系统理论为基础,20世纪上半叶,在欧美语言学中出现了结构主义思潮,欧洲有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伦敦学派,美国有描写语言学派。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动力型的结构主义,而继承伦敦学派和布拉格学派传统,又产生了系统功能语言学。 二、书中新语言观的比喻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有不少巧妙的比喻,说明新的语言观及其研究方法。这充分显示了索绪尔不仅是研究语言的天才,而且是运用语言的天才。许国璋先生分析了其中七个关于语言的比喻。 (1)“语言是一个交响乐章,它不受演奏时某些错误的影响。”乐章是固定的、完整的、统一的整体;演奏是依乐队或演奏者个人而异的。把乐章和演奏比之为语言和言语,确实是非常恰当的比喻。 (2)“语言好像下棋。”这是索绪尔最心爱的一个比喻,他用这同一个比喻说明不同的问题:A从内部还是从外部研究语言;B静态地还是演化地看语言,即共时还是历时地看语言;C从实体还是从价值看语言。 (3)“语言好比莫尔斯电码,它和发报机是两回事。”这也是为了说明语言与言语之别。(4)“语言是一项契约。”这是对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的设喻。 (5)“语言可以说是一种代数学,其中每一项都是复杂项。”这个比喻的意图是要说明符号之间的对立关系,每个符号从整体来看,都是复杂项。 (6)“语言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把语言比作长河,是说它的历史延续性。 (7)“语言好像一件袍子,缝满了补丁,补丁所用的布是从衣服本身剪下来的。”这也是关于历史语言学的论述,说明类比(推)的保守性。 除了许国璋谈到的上述七个比喻,《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还有一些精彩的比喻,现摘录或转述并分析如下: (8)“……全景只能从某一点去摄取。语言也是这样:我们要集中在某一状态才能把它加以描写或确定使用的范围。”这是说明共时研究的重要。

从《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比喻看索绪尔二元对立的语言理论

从《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比喻看索绪尔二元对立的语言理论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F.De Saussure)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对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关于索绪尔语言理论最完整的记录是由他的学生根据同学们的笔记整理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这本书中,索绪尔完成了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向普通语言学思想的转变,可以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为了说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索绪尔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值得庆幸的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记录也基本完整地保留了这些比喻,使我们今天的读者有幸能够领略到索绪尔诗人般的想象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理论。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贯穿着“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语言和言语,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能指和所指,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等等,种种关于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无不是成对出现。索绪尔自己也在绪论中指出:“不管我们采用哪一种看法,语言现象总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对应的,而且其中的一个要有另外一个才能有它的价值。”我们甚至可以说“索绪尔的语言学是研究对立关系的语言学”。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出现的比喻有40处之多,而且在解释一些重要的概念时,索绪尔都不忘比喻。当然,关于几对重要的核心概念,他就更不会吝惜他的想象力了。经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比喻各种各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个比喻都至少包含一对对立,这为我们通过比喻去理解索绪尔的二元对立的语言学思想提供了依据。 一、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索绪尔把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internal element)和外部要素(external element)。索绪尔关于语言的定义是语言符号的组织结构或功能系统。他要把一切和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排除出去,也就是把所有“外部语言学”涉及的东西排除出去。但是,索绪尔并没有否认外部语言学的重要性,他指出,语言和民族学、政治史、各种制度以及地理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在本书中也对地理语言学进行了单章的论述。索绪尔要强调的是“一切在任何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都是内部的。” 在这里,索绪尔第一次用到了他最心爱的那个比喻——下棋。他指出,“国际象棋由波斯传到欧洲,这是外部的事实,反之,一切与系统和规则有关的都是内部的。例如我们把木头的棋子换成象牙的棋子,这种改变对于系统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假如我减少或增加了棋子的数目。那么这种改变就会深深影响到‘棋法’。”也就是说,改变棋子和棋盘的材料,是外部的,它影响不到规则本身;棋子的数量和走法是内部的,一旦改变,游戏的性质就变化了。语言是一个系统,内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组织,语言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及成分间的关系和功能;外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系统之外但同这个系统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各种

索绪尔语言学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索绪尔语言理论中的二元对立的哲学依据―― 1、“逻各斯中心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本意是“思”(理性)和“言”(说话)。这一术语由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最先使用,此后被西欧诸多哲学家引用并重新阐释,由此形成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其主要观点有:1)二元对立。如:存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等。2)二元对立中,其中一项中居于中心地位,同时二者又形成一个在场,从而维护自身的理论结构。3)注重把一切理论和理论研究对象放在静止的实践中加以研究,以达到二元对立的同一性和中心性的目的。 结构主义者认为二元对立是是儿童最初的逻辑活动(如好人和坏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在处理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时,关键在复杂的多元关系中找出基础的二元划分。而索绪尔继承了和发展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西方哲学传统,提出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概念来建构其整个理论框架。 二、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 1、含义 1)语言 “它既是言语体系官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主体为了让个人能够运用这一官能而采用的必要的规约的总和。”(《普通语言学教程》,裴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语言是社会的,而非个人的;语言是抽象规则的集合,而非具体话语的表达;总之,语言是一种社会契约,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并制约着人们的言语活动和行为。 2)言语 “它是个人意志和智能的行为……说话者赖以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他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它总是个体化的,而且个体永远是它的支配者,我们称之为言语。” ——言语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表达思想的的行为和结果。 2、关系 1)区别 a 语言的社会性和言语的个人性(从含义中可以看出) b 语言的心理性和言语的心理-物理性 索绪尔认为,“言语活动是异质的,而这样规定下的语言却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这种系统理,只有概念和声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这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对于言语,索绪尔认为,“言语却是个人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其中包括发音。它是心理-物理的。 c 语言的系统性和言语的散在性 索绪尔多次强调,“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散在性与系统性相对,表明言语不是一个现成的系统。每个人在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中,不

运用“二元对立”原则解读《孔雀东南飞》

运用“二元对立”原则解读《孔雀东南飞》作者:黎萍 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32期 【摘要】二元对立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文本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也广泛存在于中 外文学著作中。本文以《孔雀东南飞》这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对立的方法,选取该 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情节中的几组对立元素,更全面、更深入地去发掘作品的内涵和艺术 精髓。 【关键词】二元对立原则;《孔雀东南飞》;对立元素 【作者简介】黎萍(1992.07-),女,汉族,贵州黔西人,贵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一、引言 本文以《孔雀东南飞》这部作品为材料,运用“二元对立”原则,选取了作品中的几对元 素,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二元对立”原则是一种从对立点探究作品内涵的手段,是科学的文本分析方法,突破了 单一地研究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乏味,探究作品中涉及的各个层面,极大丰富了作 品分析的理论。运用该原则分析文学作品始在国内于19世纪 80 年代,但是鲜有人运用“二元 对立”原则分析叙事诗。本文运用该理论,分析《孔雀东南飞》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的对 立元素,从而揭示其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象征的深层意义。 二、“二元对立”原则理论 结构主义认为任何结构都是复合的,不是单一的。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最基本的结 构观念,贯穿于结构主义语言学著作中。在任一完整的结构中,可找到两个对立的基本元素, 元素内部各成分之间是并列、对立甚至是转化关系。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结构被划分为表层 和深层。他们探讨的主要是事物的深层结构,而这些深层结构往往要借助成对的概念来研究。 后来这种“二元对立”思想被应用于各个学科的研究中,本章主要分析“二元对立”这一方法 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关系。 1.“二元对立”原则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提出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概念:能指与所指;历时与共时;语言与言语;句段和联想。这些二 元对立概念不仅是该学派重点研究的范畴和方法,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索绪尔 指出语言是由符号组成的系统,一个语言符号由两部分连接而成,一是音响形象,一是概念。 能指就是音响形象,而所指就是概念。依据“二元对立”原则,索绪尔指出“语言”是指整个 语言系统,而“言语”指的是语言系统所决定和产生的个人交际活动,两者相区别,但又相依 存。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中,历时与共时、句段和联想是极为重要的运用“二元对立”原则 提出的理论。 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发展了创造性地发展了索绪尔的二元对立理论,提出了隐喻 和转喻的概念。他认为,隐喻是选择的、联想的、共时的,而转喻是组合的、句段的、历时的, 两者是语言学上二元对立的典型,他同时指出:“在诗歌中,由于相似性被投射到毗邻性上,使 得一切转喻带有轻微的隐喻特性,而一切隐喻也同样有转喻的色彩。”他在文学批评实践中也 做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他用《语法的诗歌和诗歌的语法》中诗歌加以论证,为我们应用 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著作《通识言语 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是他关于语言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他的学生Charles Bally和Albert Sechehaye在他去世后整理出版的。这本书对于理解语言现象和语言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后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流派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对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进行一系列读书笔记,以期更深入地 理解和思考他的语言学理论。 一、索绪尔对语言学的贡献 1.1 语言是一种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由语音、文字、语法等组成 的系统。他提出了“语言是一种系统”的观点,强调了语言的内部联 系和结构。他指出,语言中的各种元素(如音素、词汇、句法等)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1.2 语言是演化的产物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演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他 强调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指出语言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 演化和发展的。他还提出了语言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观念,指 出语言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1.3 语言是符号系统

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的符号性质,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用来表达意义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他指出,语言中的各种语音、文字、句法等元素都具有符号性质,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工具。 二、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及思想 2.1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索绪尔在《通识言语学教程》中系统地阐述了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他提出了语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的概念,强调了语言内部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语言在社会、文化等外部领域的功能和影响。 2.2 语言的演化和变化 索绪尔对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指出语言是在社会历史演变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产物。他分析了语言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认为语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在不同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 2.3 符号系统和语言意义 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的符号性质,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用来表达意义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他对语言的意义和符号进行了系统的讨论,阐明了语言的意义是通过符号来实现的。

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评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也是语言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进行评析,重点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而言语则是具体的话语。这种区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理解语言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在共时性方面,他主张从静态的角度研究语言,语言系统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在历时性方面,他注重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和规律,揭示语言的动态变化。这种全方位的研究方法为语言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索绪尔还提出了“能指”和“所指”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符号学的理论。他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而所指则是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概念。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他过于强调语言的共时性和静态性,而对于语言的历时性和动态性不够。这使

得他的理论在解释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索绪尔对于言语的理解过于狭窄,他认为言语仅仅是使用语言的行为,而忽略了言语在表达情感、意图等方面的作用。这导致他的理论在解释言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语言学著作,他提出的许多概念和理论为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部著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和改进。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展索绪尔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语言的历时性和动态性研究,探索言语在表达情感、意图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不断完善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生平简介:索绪尔出生于瑞士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接受过系统的古典教育,后就读于巴黎高等研究学院,专攻历史语言学。 学术生涯:索绪尔的学术生涯主要在瑞士和法国的大学中度过,他曾任教于日内瓦大学、巴黎高等研究学院等知名学府,并在语言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小议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比喻的应用特色

小议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比喻的应用特色 【摘要】索绪尔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精准认识令人惊叹。这从他对语言学中几个重要概念的掌握可见一斑。索绪尔从来不轻易忽略每一个细小的语言点,而且深入浅出,凸显大家风范。在这里,索绪尔用面向大众的平民阐释法——比喻,来化抽象复杂为具体简明,足显其对求知者的平易近人。本文拟对索绪尔著作中比喻的应用特色进行分析,阐述索绪尔比喻上的情感关照意识。 【关键词】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比喻;情感关照意识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可谓语言学界的经典。在这本书中,他对普通语言学进行了创新性的梳理,不仅全面科学,而且耐人寻味。全书除了通过举例、比较、比拟等方式以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比喻的应用了。几乎每个他所介绍的重要概念都附加比喻。虽然“比喻是冗余度很高的语言形式”[1]而他却将比喻的功能应用得恰到好处,在化繁为简的基础上,还表达了外延功能——情感关照。 1 几个重要概念后的比喻 “索绪尔是一个不断革新的人。他的思想常向各方面发展,但并不因此而自相矛盾。”[2]索绪尔在解释抽象概念时总是站在接受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一点难能可贵。在书中,他解释现象善用引证,比如书中说“发音器官对于语言是外在的东西,正如用来转写莫尔斯电码的发报机对于这电码是外在的东西一样。”[3]这种引证是对所陈述的概念的再解释。还有一种解释方式是比喻。如“我们可以把语言比之于交响乐,他的现实性是跟演奏的方法无关的;演奏交响乐的乐师可能犯的错误绝不致损害这现实性。”[4]索绪尔也似乎特别青睐这种解释方式,有学者统计,本书中至少用了40次比喻。 索绪尔的比喻是从属于他的系统观和二元对立思想的。在谈及“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时,他引用了“描绘阿尔卑斯山全景”的比喻。索绪尔意在说明语言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实施方法的重要性。研究动态系统就应该“以静制动”。否则将会造成“片面的,极不完备”的局面。而在阐释“语言的内在二重性”时,索绪尔认为系统本身不直接改变,只是系统内部某些要素发生了改变。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行星虽然改变了体积和重量,却不至于破坏太阳系的平衡。系统不会因为个别失利就满盘皆输。如此比喻,恰到好处。 2 比喻的几种类型 索绪尔的讲稿,是循循善诱的,大胆的。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精妙的语言模型以及思维方式而且运用比喻别出心裁。他的比喻中,有直截了当的明喻,也有意蕴深刻的暗喻和借喻。索绪尔如诗人一般的想象力决定了他运用比喻思维时将事物的异质同构性联系得如此巧妙。“比喻思维的外化要经过一个由深层意象结构到表层语言符号的线性过程。”[5]整个看来,《教程》中的比喻思维可以总结成以下三点:

浅谈索绪尔语言观【浅谈索绪尔的语言观及其不足】

浅谈索绪尔语言观【浅谈索绪尔的语言观及其不 足】 索绪尔以结构主义的观点探讨语言的本质属性,描述语言的系统结构,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英国学者罗宾斯称他的学说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也被人赞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索绪尔一直被认作为语言学的理论和思想大师。本文就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进行总结,并根据后人对索绪尔语言学观点的研究新发现得出其观点的一些缺陷。 一、索绪尔的语言观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包含了索绪尔几乎全部的语言思想。索绪尔在这本划时代的学术著作中提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理论、原理和概念。他的材料丰富,眼光十分敏锐,对许多古代的和近代的语言文字材料,他不仅做了总结,而且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因此大大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要点可以简约表述如下: 1、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绪论中提出,要在人类的语言活动中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这是“第一条分叉路”,由此可以推导他的其他各项原则。索绪尔的著名公式是:言语活动=语言+言语。区别语言与言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语言研究的对象从混乱体分离出来,这就为语言学提供了一个分辨研究的原则。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说话者赖以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他的个人思想的组合。对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在言语活动

中,语言作为一个系统也并不是单独的以系统地形式存在的,并不像具体语言学所描述的那样,以语言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那样有规律地摆放在那里,好像仓库里按系列拜访的货物一样。在言语活动中,我们找到的只有人们交流思想所说的话语,即索绪尔所说的“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语言以许多储存于每个人脑子里的印迹的形式存在于集体中。这些印迹就是别人所说的话,其实就是言语。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和言语是相互影响的,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即所指和能指。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符号。任意性是符号最大的特点,用什么样的符号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义内容,是任意的,是由社会共同约定的。符号一经约定之后,就具有了强制性,任何个人不得随意改变。语言符号本身的物债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同其他符号之间所形成的区别和关系。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价值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的,而是由符号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对此索绪尔认为,我们应区分两种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这正是索绪尔说的语言学的“第二个分叉口”。共时态指语言的某一暂时状态,即说话人使用语言时那个时候的语言的状态。共时是语言使用当时的平面,所有的要素或成分都处于同时轴线上,他的平面和轴线是有厚度的,他的暂时状态指的是一个时期。比如汉语,从古到今,我们分为远古汉语平面、上古汉语平面、中古汉语平面、近代汉语平面和现代汉语平面。每一个平面上的语言状态都是共时态,都指的是那个时期。而语言的历时态是语言的连续的变化所显示的形态,是语言状态在实践前进的轴线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共时态要排除时间的因素,排除时间的干预;历时态则是时间干预下语言所显示的形态。历时态是从纵观的角度去审视语言所得到的结果,它与从

2020年索绪尔二元对立的论文

浅谈索绪尔语言研究中的二元对立 摘要:索绪尔及其语言学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二元对立始终贯穿于他的语言研究中,这些概念表面二元对立,实则内部统一,从中体现出了索绪尔系统化的语言学思想。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借鉴。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二元对立 前言: 索绪尔在现代语言学建立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主要运用了系统的方法与二元对立的方法对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进行研究,这些二元对立观点帮助索绪尔更清晰明了的表达其对语言的认识,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语言内部包含的奥秘。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所指与能指,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语言符号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一、语言与言语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套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言语是个人说和写的行为及产生的结果。 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在言语中产生,又反过来作用于言语。语言的本质因素是社会因素,而言语除了具有社会因素外,还具有个人因素。

人们日常生活中说的话都是言语,每个人的言语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这就使言语具有了除社会因素之外的个人因素。当然每个人的言语虽各有特点,但前提是要遵循一种语言中约定俗成的规约,这样才能让听者听懂。人们是利用语言来说话,正如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 二、共时与历时 语言学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来研究。共时语言学是以共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的语言学分支。历时语言学,又叫历史语言学,以语言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观察研究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的语言学分支。 索绪尔把共时语言学及历时语言学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坐标轴,共时语言学即是横轴,历时语言学则为纵轴。 历史上,对语言的研究中有的从共时角度,如十九世纪之前的研究。也不乏从历时角度加以研究的,如十九世纪之后产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这两种研究语言的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但并不是说语言研究中只能选用其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恰恰相反,应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地考虑问题。 三、所指与能指 符号是所指和能指的统一体,语言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联结,语言符号的所指即指概念,能指是音响形象。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产生时也是偶然的,

浅谈索绪尔二元对立的语言观

浅谈索绪尔二元对立的语言观 法国哲学家索绪尔于1923年提出了关于二元对立观点,他提出:语言结构是由对立组成的,一切言语都是对立对比的结果,语言的本质是二元的,也就是说,语言的本质是一种“秩序”,秩序分为正面 和反面。一切言语都是内部二元对立的:秩序有其正面,它的反面就是无序,二元对立的分类贯穿着所有言语,从而建立起了语言系统中的二重性。索绪尔认为,这种二元对立有时可以被语言表达,有时却是无法表达的,语言在此情况下只能用其他方式表达,如影像或情感。 2、两个维度构成二元对立 索绪尔提出的二元对立语言观涉及到两维度,即内容维度和语用维度。内容维度涉及到语言的句子结构、意义和语义,以及它允许对对手进行思想对抗的能力。语用维度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如何运用语言,以及可用于表达多种语言表达形式的能力。从这两个维度来看,索绪尔的二元对立语言观不仅仅是一种概念,而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框架,它不仅把每一种语言当作单一的系统,而是把每一种语言当作对立的二重性,它是一种建立在对立和联结的基础上的语言体系。 二、索绪尔二元对立语言观的重要性 1、重构语言系统 索绪尔的二元对立语言观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视角,它提供了一种重构语言系统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系统的结构,以及它如何协同工作。它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它还有助于提高学习外语的

效率,帮助人们更好地体会语言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2、消除语言隔阂 索绪尔的二元对立语言观不仅可以用于理解语言,还可以帮助消除不同语言之间的隔阂。通过这种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从而缩小言语差异,提高沟通效率,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索绪尔二元对立语言观的实际应用 1、翻译 索绪尔二元对立语言观可以作为翻译人员的理论指导,翻译人员可以根据这一理论指导原文的翻译,把源语言中的二元对立进行翻译,以精确地转换词语,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教育 索绪尔的二元对立语言观也可以用于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更好地准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理解语言,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艺术 索绪尔的二元对立语言观也可以用于艺术创作,艺术家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框架,以正反两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创作出更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索绪尔的二元对立语言观无疑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不仅可以被用于语言研究,也可以被用于翻译、教育和艺术创作等领域,从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析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下棋”比喻

浅析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下棋”比喻 一、引言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讲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概括了他独特的语言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教程》中多处使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解释了深奥的语言理论,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其语言思想。《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共使用了43个比喻,其喻体的选择涵盖了建筑学、植物学、动物学、经济学、音乐学等多个领域。其中“下棋的比喻”最具代表性,可谓喻之精品,喻巧而理至,被许国璋称赞为“一喻而境界全出”。 二、“下棋”比喻中所蕴含的索绪尔的语言观 1.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其中,语言是言语活动的主要部分,属于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言语是言语活动的次要部分,是属于个人的。 索绪尔把语言比作下棋的规则,“这种规则在开始下棋之前已经存在,而且在下每一着棋之后还继续存在。语言也有这种一经承认就永远存在的规则,那就是符号学的永恒的原则(p121)”。 下棋的规则是从下棋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而此规则又指导和制约着下棋的过程。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言语行为总是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 下棋的规则与语言相似,是不随个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它只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而下棋的过程与言语行为相似,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 2.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 外部语言学指的是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内部语言学指的是语言系统的组织结构关系。 3.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把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p136)。”

索绪尔二元对立语言理论

Abstract Ferdinand de Saussure and his theory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nguistics, especially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ucturalism. The core of structuralism is binary opposition. On the basis of Saussure’s book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pairs of binary opposition, including its hist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Saussure’s theory such as langue and parole,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and synchronic linguistics and diachronic linguistics. Key Words: Saussure; binary opposition; structuralism

Chapter I. Introduction Ferdinand de Sauss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nguistics. The linguistic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raised in his work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formed the system and traditions of modern linguistics, which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linguistic field. In Saussure’s mind,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n his book, Saussure studies the language image and language roles with the method of binary opposi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ound the binary opposition method in Saussure’s linguistic theory, including the very beginning of its orig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ddition, related studies and comments will also b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Chapter II. Literature review At the beginning, binary opposition appears a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thought. Later, it is used by Saussure to demonstrate the linguistics rules. Because of Saussure’s promotion, it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now. This chapter will illustrate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binary opposition and the pairs of binary opposition in Saussure’s theory. A. The origin of binary opposition Binary opposition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ancient greek time. A great amount of theories of Plato and Aristotle

索绪尔的语言观与结构主义学派

索绪尔的语言观与结构主义学派 索绪尔通过一系列的二元对立构建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从而为现代语言学方法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受其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日内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等主要学派。直至近日,结构主义语言学仍在变化和发展中。 标签: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结构主义学派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之一,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和结构主义哲学的先驱者之一。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他的传世名作《普通语言学教程》自问世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学习和研究,同时,它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代的诸多学科及各个流派。在他之后的语言学基本上是以《普通语言学教程》为参照点的,是对索绪尔语言观和方法论的阐述、延伸、批评和发展。 一、《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主要内容 索绪尔对现代语言学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向,阐明了语言学的任务;二是明确界定了一系列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如共时与历时、组合与聚合等等。这些都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得以体现。 《普通语言学教程》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编:一般原则、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回顾语言学的问题。“绪论”简单地叙述了语言学的历史,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语言学和毗邻学科的关系,语言学的对象,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文字以及音位学等。“一般原则”部分主要讲述了语言符号的性质,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共时语言学”部分讲述了语言的具体实体,同一性、现实性和价值,语言的价值,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语言的机构,语法及其区分,抽象实体在语法中的作用。“历时语言学”部分讲述了语音变化、语音演化在语法上的后果,类比作用,类比和演化,流俗词源,粘合作用,历时的单位,同一性和现实性。“地理语言学”部分讲述了关于语言的差异,地理差异的复杂性,地理差异的原因,语言波浪的传播。“回顾语言学的问题”讲述了历时语言学的两种展望,最古的语言和原始型,重建,人类学和史前史中的语言证据,语系和语言的类型。 二、索绪尔的语言观 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索绪尔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通过一系列二元对立(语言—言语,共时—历时,能指—所指,句段关系—联想关系,不变性—可变性……)来进行的,二元对立的关系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方法论基础。索绪尔依靠二元对立的方法才构建出其语言学大厦,并为自己的研究确立对象、界定范围、分化材料、构建系统、发掘原则。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逊称索绪尔为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1.前言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L. Trager和Bernard Bloch于1941年合著而成。这本书是一本介绍语言学基础知识的教材,其主要思想是用普通语言来解释专业术语,使得学生易于理解。本文将对这本书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有助于对语言学有兴趣的读者们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2.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内容 《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内容包括:语音学、形态学、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在介绍这些内容时,书中采用了“课堂笔记”、“问答”等多种方式,引导读者掌握这些内容。比如,在介绍语音学概念时,书中使用了字母拼写、声音示例等方式来帮助读者理解;在介绍形态学时,书中专门强调了单词的组成和单元的划分;在介绍语法学时,书中从句子的结构、成分等方面来进行解释。 3.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特点 首先,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专业知识,使得读者易于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其次,该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举例、问答、归纳总结等方式,不仅使得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能够提高读者的记忆能力。此外,该书力求在介绍语言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扩展读者对语言的认识,例如在介绍语用学时,

书中强调了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局限性 虽然《普通语言学教程》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解释,但是由于语言学本身的深奥性和抽象性,书中仍有一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难以被普通读者所理解。此外,该书在讲解某些语言学现象时,可能存在过于简化的情况,导致读者对于语言学现象的理解出现失误和偏差。 5.结语 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本对语言学入门者来说非常有帮助的教材,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分支知识,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尽管该书存在一些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本经典的语言学教材,并在语言学界和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传阅和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