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共7篇)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共7篇)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共7篇)

第1篇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一.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护理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对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3)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

二.患者发生休克的护理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培训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2)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3)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三.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

l00,以备使用。(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三腔管压迫止血法.冰盐水洗胃法。

四.患者突发心律失常的护理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

l00,以备使朋。

(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心电监护.除颤仪。

五.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应急预案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护士应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酮症酸中毒症状恶心嗜睡或烦躁,呼吸加深。后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重者昏迷,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l00,以备使用。(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血糖测量法.微量泵的使用。

六.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护理应急预案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妥善固定呼吸机支架。(2)牢固固定气管插管,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及气囊放气时,应专人固定导管,直至操作完毕及气囊重新充盈好。(3)每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注意检查气管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

(4)加强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导管脱落。

(5)对躁动的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第2篇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人力资源不够。

二.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成立危重症患者护理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其他院领导.护理部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一协调危重症患者护理相关工作。

三.危重症患者护理事件的评估和分级标准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主要依据危重症患者所造成科室人力资源的影响进行评估,分为一般事件和严重事件。

(一)一般事件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造成科室需要增加人力资源在2个或2个以内。

(二)严重事件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造成科室需要增加人力资源在2个以上。

四.应急方案的启动

(一)一般事件的处置危重症患者护理事件造成科室需要增加人力资源在2个或2个以内,相应科室及时做部门内沟通,解决人力资源,满足科室危重症患者护理需要。

(二)严重事件的处置危重症患者护理事件造成科室需要增加人力资源在2个以上,当班者要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总值班,总值班汇报危重症患者护理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全院应急预案。

各科室部门负责应急事件所涉及的相关管理工作。

五.应急方案的终止当危重症患者护理需要的人力资源恢复正常,应急方案终止。六.善后总结与评估在处理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人力资源不够案例的同时,应注意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将原因分析向医院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预防.整改的措施和建议。七.应急预案的演练

(一)应急预案的演练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由领导小组牵头,各部门配合进行。

(二)加强应急预案的学_,各科室人员应每年一次进行危重症患者应急预案的学_培训。第3篇危重患者应急预案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1.备齐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吸痰装置.吸氧装置.洗胃机.各种气管插管或切开套管.各种穿刺导管等。

根据各科室专科特点备齐各种紧急抢救药品。

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做到“五定”及时补充,严格交接班。

2.护理人员做到分层次使用,弹性排班以确保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时达到能技对应的目的。

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相关人员,启动相应的急救系统。

呼吸系统的支持如吸氧.吸痰,呼吸骤停立即给予加压面罩给氧.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等。

循环系统的支持如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各种有创压力的监测等。

建立静脉通道,准确控制输液输血的速度。

迅速的进行急诊标本的留取等。

4.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特殊的应急护理预案如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等。

5.做好与家属的充分交流与安抚工作。

做好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第4篇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急危重病员抢救应急预案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根据执业医师法.医院工作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院应急预案。

1.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来我院就诊的危急重病员。急诊范围凡病员由于疾病发作,突然外伤受害及异物侵入体内,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或非常痛苦状态时,我院对下列情况病员均应组织紧急抢救

1.1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

1.2突然之急性腹痛;

1.3突发高热;

1.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象征.小儿腹泄.严重脱水.休克者;

1.5产科危重症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等

1.6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

1.7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

1.8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

1.9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

1.10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

1.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者;

1.12烈性传染病可疑者;

1.13急性过敏性疾病;

1.14其它经医师认定符合急诊抢救条件者。

2.抢救病员实行首诊负责制,无论是医生或护士发现来我院需要急诊抢救的病员,一方面应当立即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另一方面应通知相关抢救组成员。抢救组成员接到电话通知后的8分钟内应赶到抢救现场;若需使用救护车,司机接电话通知后的10分钟内应出车并迅速赶到指定现场,以便及时投入抢救。

3.成立抢救小组由总指挥.医生组(外科.妇产科.内科).护理组.药房.救护车队组成。所有成员应配备通讯工具,实行每日24小时开机,外出时应事前说明去向和联系方式。

4.抢救病员属本科室诊疗范围又具备抢救条件的应积极组织抢救,对其中危重病员的抢救不应以是否预交诊疗费用为前提条件可以先抢救,后交费;或一面抢救一面告知家属病情和交费的方式进行。抢救以本科室医务人员为主,其它科室医务人员应紧密配合,若病情特殊,可组织全院相关科室人员进行。抢救病员

若不属于本院诊疗范围或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应向病员及其家属说明实际情况包括病员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我院现有的医疗条件限制,在征得病员或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建议立即转诊转院。转院时一定要经初步急救处理,待病情稳定后才能进行,并事先与上级医院取得联系,防止转院途中发生危险和意外,对其中病情危重的病员要有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和家属同往。对病情危重需要转院而病员或家属坚持不同意转院或病情不宜暂时转院而病员及家属坚持要求立即转院的,应做好谈话记录,并记载可能存在的风险,由病员或家属认可和签字。

5.抢救工作要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按抢救制度进行,抢救结束后,应予6小时内补记病历抢救记录重点记录病情.抢救经过和结果,入院及抢救时间应记录至分钟,并有负责人签字。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必要时可邀请病员主要家属到抢救现场了解病情和抢救情况,并及时发出病危通知书和通报病情,争取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6.抢救开始前应及时通知医院主要领导,汇报有关病情及抢救过程和结果,必要时请求领导指挥抢救工作。凡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要注意行医资格和完备执业手续签字。

7.对出现医疗纠纷和可能引发医疗纠纷争议的病例,应完备和妥善保管好急诊抢救病历和有关的医用材料.药品等实物,在医患双方每方不少于2人和第三方证明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及实物。

8.做好抢救物资的准备,设置专用的抢救室;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需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要做好器械设施的维修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功能运行状态,以便应急使用。第5篇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应急预案危重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立即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械。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通知科主任及护士长,必要时通知总值班。

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

6.第6篇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总结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总结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

根据病情,准备好所需物品和药品。

2.

根据病情给予监测护理。

3.持续心电监测,定时观察记录神志.瞳孔.面色.心律及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气道湿化和适当吸氧,持续监测氧饱和度。对人工气道病人,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留置导尿,维持各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24h出人量。

6.

根据医嘱确定饮食种类.方式。

7.熟悉病情做好基础.生活及心理护理。

8.建立.保留静脉通道,备齐急救物品.药品。

9.及时留送检验标本。

10.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记录。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11.

根据病情确定各种监测仪报警上下限。

12.对使用呼吸机病人,严密观察记录各种参数,发现报警,及时处理。

13.按医嘱设定电脑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参数,

根据病情需要作及时调整。i

4.对于动脉插管.深静脉置管,使用Swan-G导管和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导管的病人,应定时用

12.5一25IU / ml肝素溶液冲管,加强局部护理和观察,及时记录有关参数。第7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深圳健安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第一条为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给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特制定本应急预案。第二条门诊.急诊.病房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职能部门及院领导汇报,及时

会诊,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第三条日常工作中,要确保各种医疗抢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第四条对上级医师查房,要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病历要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及重要诊治过程。各项辅助检查要及时掌握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第五条各科室.各专业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人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资料。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第六条严重外伤.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第七条遇2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务科请求支持,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科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持。医务科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突发

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第八条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时,值班医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处理,及时审查各类医学文书资料,做好病历记录等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第九条处理

一.遇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在给予初步必要治疗的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在10分钟内到位。急诊患者留观原则上不超过3天,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为抢救生命,应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事后将情况向医院负责人汇报。

2.转入患者,应从转出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留意患者及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入院抢救患者,应立即完成首次病程记录,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备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值班医师及备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

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院办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处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

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记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0.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11.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向患者.家属或委托人交代病情,告知患方下列情况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3植入物;4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6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7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8搬动患者可能造成

危险;9有创操作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10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事办,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11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

12.强化制度保障1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接诊危重患者后首诊医师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开出抢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时机。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资料的记录。紧急情况确无时间的可以在术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但是记录应以患者实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始。2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做出初步诊断后,首诊医师要立即向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下一步需要进行的检查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对需要外出进行的检查或治疗,要明确告知其并发症和危险程度,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凡是应该告知末告知,告知不详细,应记录末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应陪同未陪同,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及时等,一旦发生纠纷后果,由主管域值班医师负主要责任,由科室主任负次要责任。3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责任督促检查护士的执行情况,有权利要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医师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4强化科

主任领导和医师分级负责制度任何医师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发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主要责任。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及时到达者,发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主要责任。5强化院内会诊管理在紧急情况下,首诊医师可以电话或口头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主要责任。凡己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及时到场影响抢救者,会诊医师负主要责任。6加强转科患者管理入院后患者因诊断有变紧急转人其它科室,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院后医嘱,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关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资料,并在记录时间一栏后加括号注明“补记”字样。上述记录时间以患者实际开始治疗为准,不以办理住院手续时间为准。科室之间对病历资料的书写要从实际出发协商解决,有争议及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凡因扯皮而不及时完成病历资料者,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科室分担。7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运,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如患者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患者。深圳健安医院年5月26日修订患者误吸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患者发生误吸应急预案患者突发猝死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共7篇)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共7篇)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共7篇) 第1篇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一.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护理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对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3)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 二.患者发生休克的护理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培训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2)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3)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三.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

l00,以备使用。(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三腔管压迫止血法.冰盐水洗胃法。 四.患者突发心律失常的护理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 l00,以备使朋。 (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心电监护.除颤仪。 五.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应急预案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护士应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酮症酸中毒症状恶心嗜睡或烦躁,呼吸加深。后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重者昏迷,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存.定量储存.定点存放.定时清点.定期消毒,用后及时补充),完好率l00,以备使用。(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血糖测量法.微量泵的使用。 六.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护理应急预案1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妥善固定呼吸机支架。(2)牢固固定气管插管,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及气囊放气时,应专人固定导管,直至操作完毕及气囊重新充盈好。(3)每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注意检查气管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方案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一、患者发生猝死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对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3、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 (二)应急流程图 二、患者发生休克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1、培训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2、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3、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二)应急流程图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三腔管压迫止血法、冰盐水洗胃法。 (二)应急流程图 1 2

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心电监护、除颤仪。 (二)应急流程图 1体活动障碍)23 123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1、妥善固定呼吸机支架。 2、牢固固定气管插管,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及气囊放气时,应专人固定导管,直至操作完毕及气囊重新充盈好。 3、每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注意检查气管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 4、加强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导管脱落。 5、对躁动的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 (二)应急流程图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4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危重患者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1 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医院工作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院应急预案。 1.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来我院就诊的危急重病员。 急诊范围:凡病员由于疾病发作,突然外伤受害及异物侵入体内,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或非常痛苦状态时,我院对下列情况病员均应组织紧急抢救: 1.1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 1.2突然之急性腹痛; 1.3突发高热; 1.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象征、小儿腹泄、严重脱水、休克者; 1.5产科危重症: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等 1.6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 1.7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 1.8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 1.9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 1.10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 1.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者; 1.12其它:经医师认定符合急诊抢救条件者。 1.13急性过敏性疾病; 2.抢救病员实行首诊负责制,无论是医生或护士发现来我院需要

急诊抢救的病员,一方面应当立即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另一方面应通知相关抢救组成员。抢救组成员接到(电话)通知后的8分钟内应赶到抢救现场;若需使用救护车,司机接(电话)通知后的10分钟内应出车并迅速赶到指定现场,以便及时投入抢救。 3.成立抢救小组 由总指挥、医生组(外科、妇产科、内科)、护理组、药房、救护车队组成。所有成员应配备通讯工具,实行每日24小时开机,外出时应事前说明去向和联系方式。 4.抢救病员属本科室诊疗范围又具备抢救条件的应积极组织抢救,对其中危重病员的抢救不应以是否预交诊疗费用为前提条件:可以先抢救,后交费;或一面抢救一面告知家属病情和交费的方式进行。抢救以本科室医务人员为主,其它科室医务人员应紧密配合,若病情特殊,可组织全院相关科室人员进行。 抢救病员若不属于本院诊疗范围或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应向病员及其家属说明实际情况:包括病员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我院现有的医疗条件限制,在征得病员或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建议立即转诊转院。转院时一定要经初步急救处理,待病情稳定后才能进行,并事先与上级医院取得联系,防止转院途中发生危险和意外,对其中病情危重的病员要有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和家属同往。对病情危重需要转院而病员或家属坚持不同意转院或病情不宜暂时转院而病员及家属坚持要求立即转院的,应做好谈话记录,并记载可能存在的风险,由病员或家属认可和签字。 5.抢救工作要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按抢救制度进行,抢救结束后,应予6小时内补记病历抢救记录:重点记录病情、抢救经过和结果,入院及抢救时间应记录至分钟,并有负责人签字。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必要时可邀请病员主要家属到抢救现场了解病情和抢救情况,并及时发出《病危通知书》和通报病情,争取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6.抢救开始前应及时通知医院主要领导,汇报有关病情及抢救过程和结果,必要时请求领导指挥抢救工作。凡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要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在医疗工作中,危重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突发情况下,正确的应急预案可以减少患者的风险并有效地挽救生命。本文将介绍一份完整的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以及如何在突发情况下正确地使用它。 紧急处理步骤 当医院接收到患者后,首先要进行一个快速的评估,以确定患者的状况是否需 要立即处理。一旦确定病情严重,就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紧急处理: 1.立即通知医疗队伍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3.紧急入院处理 护理计划 在确定患者需要进行护理后,需参考下方的护理计划: 1.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呼吸。 2.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痛药、降血压药等,提供必要的对症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3.给予必要的呼吸支持 •对于需要呼吸援助的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或给予必要的氧气治疗,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4.准备手术和床位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尽快进行手术。同时,需要准备好床位,以便患者安心治疗。 5.及时记录和汇报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并根据需要随时向医疗团队进行汇报,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必要的治疗。 应急预案流程 当出现突发情况时,需要依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 1.立即通知医疗团队 •通过医院内部通信设备,如电话、对讲机等,立即通知医疗团队。 2.确定患者的状况

•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3.加强监测 •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更加详细的监测,并记录并汇报给医疗团队。 4.实施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护理计划,并确保护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准确。 5.评估疗效 •对护理过程进行持续的评估,对疗效进行监测,判定护理效果是否有效,必要时进行修改。 6.汇报和交接 •护理结束后及时向医疗团队进行汇报,同时进行交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连续护理。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份完整的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以及如何在突发情况下正确地使用它。我们希望这种危急患者处理方法可以提供给那些需要的医护人员,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最终挽救生命。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在各类机构中建立灵活、高效的突发情况处理机制,保护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稳步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意外和突发情况,特别是当面对一些危重病人时,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危重患者应急预案十分必要。 一、危重患者的定义 危重患者通常指疾病处于危急状态、随时存在生命危险或其它重大并发症发生可能,需要收治至ICU(重症监护病房)或有临床重症护理需求的患者。危重患者的治疗需要更高程度的医学技术和更专业的护理,才能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和治愈率。 二、危重患者应急预案的制定 作为医务工作者,对于危重患者的治疗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并制订好危重患者应急预案。危重患者应急预案是指为危重患者发生急症提供的一套完整、科学、及时和具体的处理步骤和方法。以下是危重患者应急预案的制定内容: 1、明确责任 危重患者救治是一个团队工作,必须明确各个医疗机构危重患者救治的组织管理机构与领导职责,明确医护人员救治危

重病人的职责及任务分工,有效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让每个医务人员都认识到自己在急救中的责任与地位,以便在危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 2、科学预案 危重患者救护预案应是科学的、可操作的、随时更新的计划,应根据经验总结和对世界最新危急救治方法的学习,不断更新改进。 3、应急物资的准备 应急物资是危重患者救治的重要保证,应该做好各种应急物资的准备,包括各种药品、器材和人工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备用,以确保救治危重病人时随时可以上手的物品齐全、有效。 4、有计划地培训 危重患者救治需要高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进行“危急救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练习对于提高各级医务工作者的技能和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急物资的使用、危重病人的现场急救、呼吸道和循环道重点护理等均需要进行培训。 三、应急预案的应用 制定好危重患者应急预案之后,我们也要学会如何运用。 1、预警与响应 在接到危重病人急救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预先准备好急救物资和设备,通知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救治。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1. 引言 危重患者护理是医院中最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之一。在危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和紧急情况的概率较高,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档旨在为医院制定危重患者护理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2. 应急预案目标 危重患者护理的应急预案的目标主要包括: - 提高危重患者护理的安全性; - 保障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快速响应和紧急处理能力; - 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 降低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应急预案内容 3.1 人员配置 为了保障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合理配置相关人员,包括: - 医疗护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护理助理等; - 监护设备维护人员:负责监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 技术支持人员:负责危重患者护理设备的技术支持。 3.2 设备准备 - 危重患者护理设备:包括监护设备、呼吸机、除颤器等; - 手术器械和药品准备:按照医疗法规和院内规定,备好必要的手术器械和抢救药品。 3.3 抢救流程

当危重患者的情况发生紧急变化时,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抢救: 1. 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 2. 呼叫呼吸科、心电图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 3. 准备抢救设备和药品; 4. 实施相应的抢救措施; 5.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6. 记录抢救过程和效果; 7. 报告相关领导和主管。 3.4 技术支持 - 建立技术支持团队:负责危重患者护理设备的维护和技术支持; - 定期检修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医护人员的设备操作和维护能力。 4. 应急演练 为了保证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 - 模拟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常见意外情况; - 演练抢救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 模拟不同紧急情况下的医护人员协作能力; - 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宣传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与宣传。培训与宣传内容包括: - 危重患者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应急预案的内容与要点; - 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一、引言 危重患者,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需要紧急的医疗护理干预。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性,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生命的延续。为应对危重患者护理中的突发应急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 1. 科学性 应急预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其操作指导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简洁性 应急预案应简明扼要,内容准确明确,易于护理人员理解和掌握。 3. 实用性

应急预案应针对现实危险和突发情况,具体指明操作步骤和应 对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4. 更新性 应急预案应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及时进 行修订和完善。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 1. 危重患者护理团队的构建 (1)应明确危重患者护理团队的组成和角色分工,包括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士、呼吸治疗师等。 (2)明确各成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责任,确保团队合作、协 作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救治效果。 2. 危重患者护理设备的准备 (1)应确保护理现场的设备和药品的充足供应,包括监护设备、 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各种管道和导管等。

(2)设备应保持良好的维护状态,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以确保 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危重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1)建立严密的危重患者监测制度,包括生命体征、病情观察等。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循环、神志等情况,随时记录和报告 变化。 (2)制定高效的急救措施,明确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和操作步骤。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药物快速给药等。 (3)做好护理记录和交流,确保护理信息的留存和传递,方便后 续医疗团队的分析和判断。 4. 危重患者护理队员的培训 (1)定期组织危重患者护理培训,包括急救技能的提升、团队合 作的训练、应急情况的模拟演练等。 (2)培训内容应涵盖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呼吸机的操作和 维护、输液和药物管理等。 四、应急预案的执行和评估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 一、总则 危重患者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危重患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本预案旨在确保医院在面对危重患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和部门,包括门急诊、住院部、手术室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危重患者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面 领导和协调危重患者的应急工作。 2.成立危重患者应急专家组,由各科室主任和骨干医护人员组 成,负责提供专业的医疗指导和建议。 3.成立危重患者应急救援队,由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 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急救和转运工作。 四、应急流程 1.发现危重患者:当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病情危重时,应立即启动 应急预案。 2.现场急救:立即进行现场急救,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通 知相关科室主任和专家组。

3.评估病情:专家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和转运计划。 4.转运:按照转运计划,将患者转运至相应的科室或手术室。 5.治疗与护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6.终止应急:当患者病情稳定,无需继续采取紧急措施时,应急响应终止。 五、培训与演练 1.对医护人员进行危重患者应急预案的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应急流程和操作规范。 2.每季度进行一次危重患者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3.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监测与报告 1.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向上级汇报病情变化和救治情况。 2.建立危重患者信息报告制度,各科室及时上报危重患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3.对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治疗方案。 七、物资保障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危重患者的处理,我院特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二、要求 1.门诊、急诊、病房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及时会诊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2.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和流程。 3.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4.及时请上级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病历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妥善保管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 5.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6.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三、逐级报告程序 l.各科室、各专业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人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资料。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2.严重外伤、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3.遇 2 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白班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夜班要向总值班报告,由科主任或总值班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科主任或总值班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务处请求支持,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处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持。医务处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突发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4.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时,值班医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历记录等文书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然后组织本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写出书面意见向医医事办汇报。四、 1.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 5 分钟内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在 10 分钟内到位。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原则上不超过 3 天,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 1. 引言 危重患者是指因疾病、创伤或手术等原因,生命体征异常、病情变化较快,存在生命危险的患者。危重患者的护理需要高度的敏锐性、专业性和紧急响应能力。为了保障危重患者的安全和顺利康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2. 应急预案内容 2.1 危重患者应急识别与评估 •对所有病区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特别关注病情危急的患者。 •建立危急患者筛查机制和评估工具。 •护士可以采用ABC(空气道、呼吸、循环)的方法进行快速初步评估。 2.2 床位及设施准备 •确保床位数量充足,并预留特殊设备的床位。 •检查并维护重症监护设备的正常运转。 •确保供氧、抢救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充足储备量。

2.3 护士团队准备 •建立应急队伍,明确主要和辅助责任。 •培训和演练救护技能,提高团队的紧急处理能力。 •保证团队成员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2.4 危重患者护理指导原则 •快速响应:护士在发现危急状况时应立即采取行动。 •综合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确定护理重点和优先级。 •紧急处理: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指导进一步处理。 •定期观察:对危重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有效沟通:及时与患者家属、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2.5 护理措施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道管理。 •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包括给予液体、输血等支持治疗。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提供精心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给予镇痛和镇静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患者发生猝死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二、患者发生休克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三、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四、患者突发心律失常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五、患者发生脑疝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六、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七、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八、癫痫持续状态病人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九、昏迷病人的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十、气管切开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患者发生猝死护理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对

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2、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3、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 (二)应急流程图 二、患者发生休克护理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1、培训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2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高危患者有预见性,及早发现病

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3、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完好率l00%,以备使用。 (二)应急流程图 三、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用。 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物品的操作规程,如三腔管压迫止血法、冰盐水洗胃法。 (二)应急流程图 四、患者突发心律失常护理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1、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急救措施。

危重症患者相关护理应急预案

一、危重症患者相关护理应急预案 (一)危重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立即实施必要的救治,同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2、明确每位参与抢救护士职责。 3、迅速、正确执行医嘱和操作规程。 4、专人记录所有治疗护理内容,并保留抢救过程中所有用药安瓿。 5、协助医师通知患者家属,如医护抢救工作紧张,可通知值班护士长,由其通知家属。 6、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完善病历。 7、严格执行上报流程。遇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逐级汇报护士长、科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医务科、院总值班等。 (二)猝死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生猝死,立即就地抢救,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根据发生地点,选择不同的后续抢救措施。 2、发生在病房时,立即汇报医生,积极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3、发生在离住院病区较近时,首先要通知病房医护人员接应抢救病人,同时通知急诊科人员共同参加抢救。病人初步抢救成功后,方能返回病房。 4、发生在检查途中或辅助科室,护送人员边抢救、边电话通知急诊科,急诊科派人员携带必要抢救物品接应抢救患者,适时转入抢救室,途中不得间断抢救。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抢救记录。 6、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如医护抢救工作紧张,可通知值班护士长,由其通知家属。 7、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慰。 8、严格执行上报流程,上报护士长、科主任。非上班时间,汇报值班护士长。 9、必要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或院总值班。 (三)缺氧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面色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立即平卧,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 2、立即汇报医生,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3、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缺氧原因,遵医嘱予对症处理。 4、必要时行心肺复苏术,建立人工气道。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6、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四)高血压危象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保持患者安静,绝对卧床休息,将床头抬高30°,利于体位降压。 2、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及其他药物治疗。 3、迅速降压,降压幅度视临床情况而定,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60~180)/

危重患者处理应急预案完整

危重患者处理应急预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危重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一、目的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危重患者的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二、要求 1. 门诊、急诊、病房要很好的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及时会诊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2. 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及流程。 3. 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4. 及时请上级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病历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妥善保管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

5. 严格把握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6. 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三、逐级报告程序 1. 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录、抢救记录等资料。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2. 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3. 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示,值班医师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