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号

专业

层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正文

(一) (1)

正文

(一) (2)

正文

(二) (2)

正文

(二) (3)

正文

(二) (4)

正文

(三) (4)

正文

(三) (5)

正文

(三) (6)

结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7)

一、绪论

现代小说散文出现了“五四”后的现代小说中,从鲁迅始露端倪;经郁达夫、郭沫若、废名等人之首,到沈从文已成为一种美学追求。萧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创作的,她继承了鲁迅等前辈开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写出了在苦难中挣扎奋斗的人民的生活和憧憬,在艺术上独具一格的散文化小说为现代小说增添了光彩。萧红的把散文的抒情、议论、叙事、写景的功能引入到小说中,使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和至今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在她短促而丰富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马伯乐》等脍炙人口的文字。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有学者甚至把它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相提并论,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传”。在2000年6月香港《亚洲周刊》所评选的20

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呼兰河传》名列第九。在新的价值判断标准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和沈从文、老舍、张爱玲、钱钟书、茅盾、巴金等人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萧红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对她的阐释至今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二)在某种程度上,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已经成为海内外对中国现代文学稍有了解者的一个程度深浅不一的情结,特别是小说中呼兰以及哈尔滨地方风情的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使用,刺激了太多外地读者对于黑龙江地方人情风俗的想象。在某种意义上,萧红和她的众多作品已经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徽记。萧红研究特别是对萧红小说研究的深入展开,毫无疑问对我省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彰显我省作为边疆文化大省的地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结论

语言的独特性,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这位女作家感知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

是对鲁迅诗化小说的再现。她注重打开小说和非小说之间的厚障壁,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诗之间的新型样式。因而她的小说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事件上的完整性。从这点上说萧红是“反小说”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家乡人的情感,捕捉家乡

人的情调,展示东北土地上野性的力量。

萧红是独特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故乡,表现自我。萧红是说不完的,只要有人想走近她,认识她,就要熟悉她的语言,她的语言正是读者解读作者及其小说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李重华曹桂珍《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

2、钟汝霖《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月

3、陈世澄《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1月

4、铁峰《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

5、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6、黄人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上海书店印行1985年版

7、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0、茅盾《<呼兰河传>序》见《茅盾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萧红《呼兰河传》《孤独的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12、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摘要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由于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促悲凉,她的小说有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萧红思想敏锐,敢于揭示新矛盾新问题,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最强音,她的小说富含爱国主义激情。萧红正是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深沉的的悲剧意蕴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占一隅,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本文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作简要论述。

关键字:萧红,文体,爱国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和至今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在她短促而丰富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马伯乐》等脍炙人口的文字。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有学者甚至把它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相提并论,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传”。在2000年6月香港《亚洲周刊》所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呼兰河传》名列第九。在新的价值判断标准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和沈从文、老舍、张爱玲、钱钟书、茅盾、巴金等人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萧红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对她的阐释至今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在某种程度上,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已经成为海内外对中国现代文学稍有了解者的一个程度深浅不一的情结,特别是小说中呼兰以及哈尔滨地方风情的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使用,刺激了太多外地读者对于黑龙江地方人情风俗的想象。在某种意义上,萧红和她的众多作品已经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徽记。萧红研究特别是对萧红小说研究的深入展开,毫无疑问对我省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彰显我省作为边疆文化大省的地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

萧红小说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十分显着。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她那个性鲜明的文体。

别林斯基曾说:“有文体,这本身说说明了有才华,并且是不平凡的才华。”萧红正是有不平凡的才华,不为成规所拘,在小说创作上突出地体现了她向传统挑战的创新精神。萧红创作始于三十年代初,这使她有可能借鉴前人和同时代的创作经验,因为现代小说散文出现了“五四”后的现代小说中,从鲁迅始露端倪;经郁达夫、郭沫若、废名等人之首,到沈从文已成为一种美学追求。萧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创作的,她继承了鲁迅等前辈开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写出了在苦难中挣扎奋斗的人民的生活和憧憬,在艺术上独具一格的散文化小说为现代小说增添了光彩。萧红的把散文的抒情、议论、叙事、写景的功能引入到小说中,使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其特征具体表现为:

第一,萧红的小说和散文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即小说的散文化。它没有曲折完整的情节,也不严格围绕人特性格组织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往往以感情的起伏脉络为主线贯穿事件的断片或生活场景,形成一种自然流动的小说结构。她的《呼兰河传》,就没有严格意义的故事情节,而是一幅幅“多彩的风土画”的速写,信尾写来,娓娓而谈。这种近似散文的结构,舒展自如,不拘一格,任感情的流泻,有如行云流水,行之所当行,止之不可不止。萧红小说形虽散,但由于有强烈的激情贯串其间,成为全篇灵魂,所谓“情者文之经”因此在艺术上仍是完整的。

第二,萧红非常重视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使小说的抒情深化。她的小说不但感情充沛,而且把感情升华为优美的诗情,并往往以极为蕴藉,清新的诗的笔调来抒写,从而把小说抒情诗化了。如“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的”。这里不仅有诗的意境,就连语言、韵律、节奏也都是诗化了的。有时萧红写着写着索性径直用诗贯用的“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如《呼兰河传》第四章第二节开头写:“我的家是荒凉的……”第三节是“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第四节又是:“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第五节仍是“我的家是荒凉的……”借助“回环复沓”强化小说的诗的情感和氛围,读来感人肺腑,荡气回肠。从她的许多作品,如《商市街》、《牛车上》、《桥》、《呼兰河传》、《小城三月》……都可以看到一颗美丽的诗魂。她单纯善良、天真无邪、富于幻想、勇于追求,在漫漫的黑暗中挣扎着,憧憬着、奋斗着、呼唤着自由和美。这呼唤的声音使人想起仿佛那真挚动人的诗情,都是从“我”的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因而,萧红的小说,即是小说,又是真正的诗。

第三,诗情和画意,在优秀作品中总是融合在一起的。使小说具有诗画化特征。萧红虽最终没有成为画家,却把绘画才能充分在发挥在文学创作之中。她以画家独特的目光去观照、摄取自然风光和社会人生图象,在小说中描绘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画面。如《小城三月》那杨花飞舞,春意盎然的早春景色;《生死场》那“十二月严寒的夜”寒风、大雪、折树、怯月,构成一幅雄浑的图画;特别是《呼兰河传》描绘了跳大神、唱秧歌等一连串风土画;“在灰黯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其中尤为动人的是对“火烧云”的描写。在其采笔下,大自然的宏伟气象,太空中肃穆深邃的神韵,晚霞云彩……都瞬息万变地呈现出来,使人心醉心迷;也使人感受到那小城中人们,刹那间从现实际的烦恼和忧愁中挣脱出来,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了。尤令人叫绝的是,萧红在揭示人物心理状态时,竟然也常常呈现出色彩绚丽的画面。《看风筝》中刘成的父亲听说儿子回来了,欣喜若狂地奔去。“他心里生了无数的蝴蝶,……。沿着旁边的大树,他在梦中走着,”这真切神业之笔,胜于千言万语。象这样的例子,在其小说可谓俯拾皆是。总之,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是萧红小说鲜明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固然使得萧红小说“不象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但却“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更具有艺术魅力。

(二)

萧红是一个有着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小说的又一艺术特色就是她具有深厚的悲剧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萧红是带着沉重的人生枷锁走上文坛的。她短暂的一生“尽遭白眼冷遇”,受尽了家庭、社会、个人的屈辱磨难。这样的个人经历加剧了她的悲剧感和人生忧患,所以她笔下的故事大都是满含苦难的悲剧故事,表现了她对人生的总体感受。

萧红创作的伊始,便以先觉者的苦难焦灼姿态,没有重复她前一代和同时代女作家的创作老路,她严格回避了令她吃尽苦头的婚姻题材,也不想让文路囿于知识分子群的小世界,更没有效法某些青年左翼作家“革命﹢恋爱”的创作模式(如白薇),而是把忧郁的目光投向了底层劳动人民和现实的人生世界。如第一篇小说《弃儿》抒写了在极端贫困的情形下忍痛弃子的苦痛,个人的悲苦直接促成了萧红的创作,但萧红并没有长久地沉浸于个人的苦涩而不能自拔。从第二篇《王阿嫂的死》开始,她很快地调整了创作方向,开始观注周遭世界中同样不幸的受难者。自《生死场》开始,萧红的小说则显现出对于“心的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历史”的探索。作家由单一的愤激和怜悯转向更深意义上对人的思考,对民族的、人的命运的重新审视,笔触开始深入到整个民族的灵魂深处,写出了我们民族历史文化坚厚的沉积层及其重压下普遍而久远的悲剧。

第二,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出自悲天悯人的天性,萧红在创作伊始就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遭际。《生死场》怵目惊心地展现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封闭的乡村社会农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混沌、蒙昧的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生是动物性的生,死是动物性的死。貌似平淡的生存面纱后隐藏的正是“蚁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的骇人图景。萧红敏锐把握了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可悲:“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一句占晴之笔,活化了作品中的许多细节,倾注了对人类生命价值与尊严沦落的无限悲叹与感慨。

与《生死场》相比,在《呼兰河传》中,尽管环境对人仍然构成压抑,但已不表现为“生死场”般赤裸裸的惨酷,小城与人似科形成一种平和松驰的关系:“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了,风霜雨雪地,受得住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就拉着离开了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没有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因为前者尚有动物性的生存,而后者却是死一般的沉寂;这死的沉寂无疑是一个悲剧,然而呼兰河人却不以悲剧为悲剧,这种麻木不仁无疑是一个悲剧,然而呼兰河人却不以悲剧为悲剧,这种麻木不仁超然冷漠才是真正的更大的悲剧,从而在萧红的心中涌动着巨大的悲哀。

总之,在《生死场》、《呼兰河传》对于乡土社会久不变生活现象、人性表现中,萧红发掘着人类灵魂中的“小”以及中国历史、民族命运的悲剧性。她以自己叛逆而悲哀的心投射出一种整体的“生命哲学”之思,亦即鲁迅曾讲的“几乎无事的悲剧”的思考,显示出对一切成规、历史传统及至人类生存价值的置疑与否定。正因为此,萧红笔下的乡土社会及其人的生存状态笼罩上极其凝重的悲剧色彩。

第三,在萧红的悲剧意识中,妇女命运是她思考的核心问题。她的多篇作品都是以悲惨的女性为主角,揭示女性在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里的卑下地位。如《王阿嫂的死》就沉重地触及了女性的深重苦难,描写一位农村贫困妇女王阿嫂为履行生育天职惨死的状况:“她的动物在挣扎”。萧红在作品中一再把“生育”这一女人伟大的创造性业绩,降低到动物的水平。这是痛定思痛的深刻反思,也是萧红作为女人的刻骨伤痛。正是这心底的隐痛使她很少在作品中描写性爱,不谈爱情成为萧红作品的一个显着特点。萧红正是透过这一性爱的空缺,揭示了女性更深层次的的悲剧,即在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只是充当一个性别的符号,没有作为真正“人”的尊严和价值,始终在无爱的痛苦中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如《生死场》中的妇女们体验不到为人妻为人母的快乐,甚至她们纯真的恋情也遭到幻灭。当金枝被成业用歌声唱开了少女的心,却被她鲁莽和野蛮的动作压在身上,像一只羔羊在颤抖;当成业的婶婶叹着青春易逝,男人都靠不住时,其间正包含着女人无爱悲剧的宿命论。仿佛如同生命的轮回,同样的歌声,同样的情境,孕育、演化着一个个相同的悲剧故事。一切都出自“本能”,不带着一点理性思考,爱情在这里仍然是无法进入本文的空缺,它被男性赤裸裸的欲望代替了。在男人眼里,女人只是丈夫的工具和奴隶。男人在她们身上榨取到青春的容颜、性欲的满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却从来没有把她们当作与自己是同等地位的人看待。

在《呼兰河传》里,萧红流露出更为自觉的女性意识。她以入木三分的反讽笔墨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给予了强烈抨击,嘲弄和“颠覆”了男权社会意识形态对女人的种种期望标准,诸如“温顺”、“温文尔雅”、“孝顺公婆”等。萧红深晓男权中心主义的文化对女性身份、行为的界定,揭露这一特定的女性性别定义实质是男权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柔软的锁链,给女性造成巨大的束缚与压制,扼杀着她们鲜活的生命。健康、美丽的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姐因为“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招致代表男权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惰力的攻击、虐杀。“有意识地反抗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萧红更是在“劫”难逃,“半生尽遭白眼冷遇”。作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体察入微地表现着女性的不幸,以她深邃的内在质询探索着女性的命运,提示着女性悲剧的深层的文化根源。

萧红唯一涉足性爱的作品是她的绝笔小说《小城三月》。作家着力刻画了主人公翠姨这一美丽娴静的女性形象。翠姨朦胧的性爱被现代都市文化唤醒,却又被传统文化扼杀。她挣不脱传统的桎梏和心灵的枷锁,更无法得到所爱恋的人的爱情回报,终于在无望的沉默中把爱深埋心底,直到抑郁而死。这里,萧红写出了女性作为人的精神的苏醒和醒后无路可走的辛酸。从早期的王阿嫂的死到绝笔小说翠姨的死,萧红小说恰恰连接了女人无爱的痛苦和虽有爱却又不能爱的困境,连接了女人作为人的艰难觉醒和无声的死亡。萧红正是通过描写女性在沉重的精神锁链的轭制和现实的压迫下戚戚而生、郁郁而死的悲剧命运,揭露了男权社会的无情和冷酷。

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尤其是政治视角,来观照和反映社会生活。但是,在肯定现代作家这种合理的实践方向的同时,却又不能不看到他们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缺失。在为数甚众的现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很少能见到对生命现象进行哲理思索和艺术表现的作品,致使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缺少“形而上”的高度和深度。萧红的作品可以说正是在这方面弥补了现代文学的不足。它们也许缺乏明确的政治意识,对社会革命没有多大的直接助益,便是却更富人类意识,更能触及生命的奥秘,直接走入人们的心中,在作家们高喊“一切为了抗战”的时候,萧红却坚定地认为“作家是属于人类的”,主张以“人类意识”来观照生活。正因为如此,萧红的作品能够超越东北抗日作家的创作,也不同于庐隐、丁玲等女性作家的历史具体性和阶段性的思考,而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综上所述,萧红是一个有着深广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那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涯以及不寻常的情感经历使她在创作中具有了“直面真正的人生”的勇气,以一种开阔的悲悯胸怀始终关注思考着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呼唤着人性尊严、人生温暖和理想的生命形态。正是在这一点上,萧红的小说达到了深刻的人性深度,其悲剧意蕴具有了形而上的意味而获得了久远的魅力。

(三)

萧红无论是在创作初期,还是后期的作品中都蕴含着一种深深的爱国之情,这就是萧红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

萧红是初登文坛的作品是《弃儿》,写的是个人生活的一段非凡的经历,但以此却让人们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女作者的非凡的才气。然而,与众不同的是,这位20岁刚刚出头的女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回肠荡气的个人不幸的浅吟低唱之中,而在“反满抗日”的宣传鼓动下,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思想,加深了认识,于是她的作品出现了完全崭新的容量:在日伪的残酷统治之下,作为一个小小女子,她仍敢于悄声吟唱爱国之情,”忍辱之恨,复仇之声。

1933年秋,《夜哨》文艺周刊在《大同报》上创刊,它“宛如在黑暗的夜空,燃起一堆野火,闪烁在祖国的北方,给沦陷的钓东北人民带来光热和希望。”萧红借着这希望的火光,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地描绘了日伪统治下痛苦生活的东北人民的斗争和反抗。

《王阿嫂之死》是继《弃儿》之后写的第一个短篇,这是萧红创作角度的转变打出的一面鲜红的旗帜。这篇作品的可贵之处,是作者能够跳出表现个人生活的狭小的圈子,面对大千世界,奋笔直书劳动人民的苦难,这是为一般人所难能做到的。尤其是在伪满洲国那样象被罩在铁笼里似的黑暗时代,萧红又处在那样极为艰难的生活境遇之中,这就显得尤为突出、可贵,同时说明她的思想已经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

萧红虽然不是一位共产主义者,但她刚刚踏上文学之路奉献给社会的作品,却表现出她明确地站在被压迫阶级一边说话,这说明她获得了同三郎不同寻常的结合的契机之后,有机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能够在这些社会活动中积极接受当时地下党的教育和影响,她的思想是积极的、活跃的、健康的、向上的。在当时(或以后)萧红尽管没有说过她的创作属于何种文学,也没有声明过听从于哪家的命令,但她的创作实践十分清楚地表明:她的创作纯属“遵命文学”,她所遵奉的“命令”是哈尔滨地下党的“命令”。虽然《王阿嫂之死》并没有给压迫人民指出一条根本解放之路,但她通过这篇小说,无情地揭露了伪满洲国的黑暗统治,以及在这黑暗统治下面绞结着的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这在客观上自然坞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所宣嚷的“大东亚共荣”,“伪满洲国是王道乐土”的神话。这同当时日伪统治阶级豢养的汉奸文人所

写的颂扬满洲,粉饰太平,麻痹人民的汉奸文艺,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特有的明丽和新鲜,给荒漠死寂的东北文坛,增添了一股虎虎生气。

然而,萧红在初登文坛之后,很短的时间内,便使她的作品逐渐成为“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束灯集中映现在她接连发表在《夜哨》副刊上的《两个青蛙》、《看风筝》、《夜风》等短篇小说上。

《两个青蛙》发表在1933年8月6日的《夜哨》副刊上。故事虽简单,介是已经短兵相接地接触到了更为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了。这对于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则需要多大的勇气呵!这说明萧红确实在俯首听从生活的召唤,听从当时地下党的“将令”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明的结论:初登文坛的萧红,是以一个青年女侠式的勇气和胆量从事她的文学创作的。虽然她的知识储备不足,思想准备相远,但她脚踏沦陷的国土,洞察人民的心音,面对严酷的现实,悄声吟唱着一腔爱国的心曲。那么,她为人民燃起的“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究竟亮在哪里呢?

《看风筝》写的是一个革命者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刘成出身雇农家庭,中学文化,曾到农村和工厂发动过革命运动,后来被捕入狱。三年后被释放,释放后又到农村去发动革命运动,使农民群众终于认识到自己“做了一辈子牛马”。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当然刘成的血肉还尚欠丰满,在他的身上还看不到那种内在的不可征服的力量,即“集体英雄”力量。但我们从他身上却看到了萧红为沦陷区的人民燃起的“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使我们看到了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斗争胜利的希望:“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革命斗争之路。虽然这个年轻的革命者在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在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筝来的时候,再一次被捕入狱了,但作者的功绩在于,他凭着她那年轻女侠式的良心和胆识告诉我们:严冬是锁不住春天的!因此,从社会思想进行剖析,《看风筝》无疑是给沦陷的东北人民亮起了一片思想的灯火,这是萧红创作思想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和升华,使她这颗幽暗夜空中的亮星,闪射出了更加璀灿的光辉。

但是,“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在正确的形式里。”萧红的《夜风》为这条美学命题做了生动有力的阐释。通过《夜风》,我们可以看到萧红已经不单纯地停留在刘成式的思想上的说教,而是通过她所透视的“真实”,让她心目中的“集体英雄”在社会的舞台上充当主角,演出可歌可泣的人生戏剧。《夜风》实际上为沦陷区的人民指出了奋斗的方向:要彻底摆脱亡国奴的地位,就要象李婆子和她的儿子那样,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去,用暴力消灭张二叔式的剥削者。萧红通过《夜风》告诉人们:李婆子和她的儿子的革命行动,也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是用鲜血掺和着热泪的昂贵代价换取来的。李婆子母子的最后觉醒,使我们看到了刘成发动过的农民群众最终认识到:“我做了一辈子牛马……我做牛马做够了!”用真实的革命行动。李婆子又使我们想起了那位颇有些“鬼气”的王婆,这一对沦陷区里的劳动妇女形象,在萧红创作的妇女形象画廊里熠熠生辉。

萧红后期的创作思想,和抗日战争的时代风云,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她对祖国的爱,对家乡的爱,是充满着无限真挚深沉的感情的。对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是坚信不疑的。如《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中,萧红以她深沉的笔,写出了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时刻在思念家乡和渴望抗战的胜利,发出了“我们就要回老家了”的粗犷的呼喊声,在这种激情下,萧红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家乡多么好呀”,“人类对着家乡是何等的怀恋呀”的洁美感情。这充满浪漫诗情的情怀,只有对祖国和家乡无限爱的诗人,才能发出震撼人们心灵的呼声!正由于萧红的心底,一直翻滚着滚汤的激情,所以她对抗战的最后胜利,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她确信“在最后的斗争里,谁打得最沉着,谁就会胜利。”至此她已无法抑制自己奔腾如潮水的家国激情,发出了

“我们应该献身给祖国作前卫工作,就如我们应该把失地收复一样,这是我们的命运”的呐喊。

鲁迅曾说:“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人和世界上的人。”萧红就以她这种“真的声音”,真切地反映了抗战岁月中,一切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爱国的心声。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萧红于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三日发表在《星座》上的短篇小说《北中国》吧!在《北中国》中,萧红以幽默的语言,写出了耿大先生听到儿子耿振华被国民党杀害的消息后沉痛的心情,他在梦中见“他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领着千军人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但他终于经不起这残酷现实的打击,从此精神失常,怀念儿子的心情更加深切。临死前,他“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象是在睡觉,又好象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似的。萧红在这里,以委婉的笔致,明丽而幽默的风格,凄楚而深沉的感情,遗责了抗战期间,国民党竟屠杀爱国青年来扼杀抗日力量,来揭露他们的“消极抗战”“积极内战”的卑劣行径。虽然文章是针对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罪恶行为而写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萧红对祖国的爱,对国民党的愤懑。文章中充满了萧红爱与憎的感情,是篇具有明显萧红风格的作品。

从《北中国》到《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有力地说明了萧红狐居香港的日子里,那怕是在死神已向他逼近的时刻,她的心仍和时代的脉搏在一起跳动,她对于民族抗日斗争始终是关注的,对抗战的最后胜利充满了信心,她对自己的故乡东北的山山水水充满着炽热的诗情,她那颗忠于艺术的心,在她探索人生的海洋里,一直在追求着美的旋律,一直在关注着祖国和人类的命运,她那理想的热情和浪漫的诗情,一直在她心底燃烧。可以说新的时代阳光,照亮了她的心胸,爱祖国的激情,鼓舞着她去追求光明!巨大的热情为美好的理想所点燃,美好的理想又催动着她漫的诗情。这就是萧红艺术生命至今仍在人们中间有一定魅力的因素吧!《北中国》和《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等文章的展现,证明了萧红后期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和她前期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是一致的。

结论

语言的独特性,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这位女作家感知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

是对鲁迅诗化小说的再现。她注重打开小说和非小说之间的厚障壁,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诗之间的新型样式。因而她的小说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事件上的完整性。从这点上说萧红是“反小说”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家乡人的情感,捕捉家乡

人的情调,展示东北土地上野性的力量。

萧红是独特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故乡,表现自我。萧红是说不完的,只要有人想走近她,认识她,就要熟悉她的语言,她的语言正是读者解读作者及其小说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李重华曹桂珍《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

2、钟汝霖《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月

3、陈世澄《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1月

4、铁峰《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

5、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6、黄人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上海书店印行1985年版

7、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0、茅盾《<呼兰河传>序》见《茅盾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萧红《呼兰河传》《孤独的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12、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号 专业 层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正文 (一) (1) 正文 (一) (2) 正文 (二) (2) 正文 (二) (3) 正文 (二) (4) 正文 (三) (4) 正文 (三) (5) 正文 (三) (6) 结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7) 一、绪论 现代小说散文出现了“五四”后的现代小说中,从鲁迅始露端倪;经郁达夫、郭沫若、废名等人之首,到沈从文已成为一种美学追求。萧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创作的,她继承了鲁迅等前辈开辟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写出了在苦难中挣扎奋斗的人民的生活和憧憬,在艺术上独具一格的散文化小说为现代小说增添了光彩。萧红的把散文的抒情、议论、叙事、写景的功能引入到小说中,使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和至今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在她短促而丰富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马伯乐》等脍炙人口的文字。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有学者甚至把它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相提并论,并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传”。在2000年6月香港《亚洲周刊》所评选的20

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呼兰河传》名列第九。在新的价值判断标准下,萧红的文学成就已经和沈从文、老舍、张爱玲、钱钟书、茅盾、巴金等人相提并论。由此可见,萧红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学个性和突出的文学史地位,对她的阐释至今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二)在某种程度上,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已经成为海内外对中国现代文学稍有了解者的一个程度深浅不一的情结,特别是小说中呼兰以及哈尔滨地方风情的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使用,刺激了太多外地读者对于黑龙江地方人情风俗的想象。在某种意义上,萧红和她的众多作品已经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徽记。萧红研究特别是对萧红小说研究的深入展开,毫无疑问对我省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彰显我省作为边疆文化大省的地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结论 语言的独特性,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这位女作家感知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 是对鲁迅诗化小说的再现。她注重打开小说和非小说之间的厚障壁,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诗之间的新型样式。因而她的小说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事件上的完整性。从这点上说萧红是“反小说”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家乡人的情感,捕捉家乡 人的情调,展示东北土地上野性的力量。 萧红是独特的,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故乡,表现自我。萧红是说不完的,只要有人想走近她,认识她,就要熟悉她的语言,她的语言正是读者解读作者及其小说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李重华曹桂珍《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 2、钟汝霖《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月 3、陈世澄《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1月 4、铁峰《萧红研究》第三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 5、萧红《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6、黄人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上海书店印行1985年版 7、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0、茅盾《<呼兰河传>序》见《茅盾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萧红《呼兰河传》《孤独的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12、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摘要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由于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促悲凉,她的小说有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萧红思想敏锐,敢于揭示新矛盾新问题,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最强音,她的小说富含爱国主义激情。萧红正是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深沉的的悲剧意蕴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占一隅,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本文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作简要论述。 关键字:萧红,文体,爱国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毕业论文 题目: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姓名:刘玲 学号:200630214042 系别: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6级 指导老师:何兵 完成时间:2009年3月28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摘要]:梁晓声在叙事技巧的使用上是极为娴熟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他的代表作《人间烟火》为例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证明。在《人间烟火》中作者就成功地运用了倒叙,张弛有度等叙事手法。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使小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

艺术效果,其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也给读者韵味无穷的美感享受。读者还可以用这种手法去阅读更多的作品和创作。 [关键词]:梁晓声;倒叙;张弛有度;娴熟 正文:梁晓声1940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城。现为中国语言大学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作自今作品逾千万字。在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地位很高,同时他还是中国当代荒诞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其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1)《人间烟火》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写于八十年代初期,其作品带有了那个时代的新鲜气息,生动地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身心变化和城市风貌。小说在叙事艺术上尤其是倒叙和张弛有度等叙事技巧的运用上的应用极为娴熟。下面将作详细地分析,以求对作者类似的作品在叙事艺术的把握上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能更好地解读他的作品。 一、倒叙的运用上 那什么是倒叙呢?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

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2)。从这个定义看,文中有两个地方很明显的运用了倒叙。 文章的开篇就写到主人公之一葛全德,他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光华街上走着,作为一个建筑工人的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眼前的一切,心情极其的复杂。可看到这里读者并不明白是什么使他的心情如此郁闷,以至于会引发联想,主人公怎么会一个人就这样沿着一条街漫无目的的游荡呢,天色已晚,可是却连一点回家的意思都没有。 一直到了作品第六页,才开始讲他如此这般游荡的原因,也进入了事件的原由,他同情施工队这些普通家庭出身,本人却没有任何一技之长的小伙子们,他不忍看见他们受这样的欺负所以就因工资问题和同事(西血鬼)们打架的全过程娓娓道来。到作品第一部分结束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开始葛全德的所作所为是为什么,心中的一个个迷团才得以一一解开。那作者这样叙述的目的是什么呢?采用倒叙的方法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1)。 作品将葛全德在光华街上的行为放到文章的开端是很少见的,首先,人们会想他为什么会一个人在冷清的街上瞎逛,却连一点回家的意思都没有,从而使文章产生了悬念。其次、把打架后的反思和状况放在前面,使读者一开始对主人公的行为和内心略见一斑,一个活生生的葛全德仿佛就站在我们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石伟 内容提要:萧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女作家,她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独特的认识,她的很多作品都有她自己的影子在其中,使她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关键字:萧红创作风格 正文: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大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或清新淡雅,或慷慨激昂,在一个个文字的构建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独有的气质,成为作家在茫茫文海中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标志。 关于创作风格的形成,不能否认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等方面因素的作用,更应该看到作家生存的外部环境与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一方面,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因素,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调,使作家表现出一种都有的才情与气质;另一方面,后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为作家提供了可供写作的素材,让作家有了进行文学创作的欲望,使其文学天赋得到完善并发展。在不断的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下面就以萧红为例,论述其文学创作的风格。

萧红,这个生长于动荡年代的作家,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1-1929与1930-1942,在前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她生活在呼兰这个小县城内一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开始感受周围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这就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形成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大背景。在后一个阶段,萧红开始了流浪与痛苦的生涯,生活非常艰难,爱情的变更,疾病的困扰,一直伴随着她。但就是在时期,萧红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发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奠定了她在现当代文学创作史上的地位。 (一)寂寞凄凉的风格 她始终是寂寞的,从她出生到她最后病死香港,她始终无法摆脱这种寂寞的情绪。在她童年的记忆里,仿佛只有祖父这一个亲人疼爱她,“等我生来了,第一次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疼爱我。使我觉得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而祖母留给她的,只是用针扎她手指的事。她的父亲母亲似乎没有给她留下多少印象,父亲的两次出场,也都伴随着暴力,一次揣她,一次打有二伯。她是寂寞的,亲人对她的冷漠给她的是一个并不快乐的童年,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自娱自乐的一个人,她“常常在蒿草里做着梦”,也看着“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显得更荒凉寂寞”。缺乏父母亲的疼爱,缺少可以一起玩的伙伴,使得她的这种寂寞的情绪,一直伴随了她一生。 自她19岁逃离家庭,她就开始了另一种寂寞的生活,漂泊不定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萧红作品分析文档

论萧红作品的三个方面 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萧红作品的内涵性,一、时空界限的打破。二、幽默因子的运用。 三、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时空界限幽默因子哀而不伤萧红 萧红的一生短暂而多难,像一颗划过夜空画出美丽轨道之后迅速逝去的流星,虽曾有耀眼的瞬间但更多是艰辛与沧桑。她在女性感悟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给生命的内涵提供了更加深邃和厚重的解读方式。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萧红的作品。 时空界限的打破 内容上,萧红的作品具有丰富性、多重性、深刻性等特点,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自在体”:形式上,语言的诗化、抒情化、散文化等审美的特性,是可以独立成章的美文。 这种独立性与时空界限的打破有着一定的联系,她的作品更注重空间性而非时间性。打乱时空界限的充分自由、自然、开放的结构形式。叙事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决定了萧红小说结构形式的舒展,随意。一切都服从她的讲述,抒情,虚构的需要。传统小说结构中时间至关重要的因素,而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的小说的创作则越来越重视空间因素在小说中的作用,有一种追求小说空间化效果的趋势,萧红有意识无意识的把空间因素放在了小说结构的首位,她的小说大部分都以空间作为结构的中心的。小说标题通常也用空间概念而少用时间概念。如《生死场》《牛车上》《桥》《北中国》《黄河》《莲花池》《山下》《旷野的呼喊》《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都是如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时空观和她重视生存状态,人生困境是紧密相连的。一般说来,人的存在是与一定的场景、环境、场面即空间密不可分的,小说家不太可能把空间因素排斥在小说之外,相反,如果想达到瞬间的轰动效应,那就必须与时效性结合起来。但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将是一个存疑,这也是一种悖论。往往越重视时间的具体性,具体化到一定程度,例如报告文学,通讯。一般来说,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具体化的时间有准确性,真实性,严谨性的特点,但同时也有片面性,狭隘性,简单性的一面,要想表现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效果,往往更注重加强空间表现力度,淡化时间概念,把时间的表现的不够充分,模糊,不具体。空间力度的加强给人一种立体感、厚重性。有利于表现色彩、意境、绘画、回荡的效果。对很多小说家来说,一般都更注重时间因素在结构中的作用,故事往往有一个从前往后的线性的因果发展链条。而萧红的小说结构中你是找不到这种时间链条的,时间已被打断,切隔成不同片段与不同的场面融合在一起。你很难分清哪是时间,哪是空间,哪是过去,哪是现在,时间的不确定性,给她的小说创作带来了超越时空界限的高度概括性和所传达的人生思索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幽默因子的运用 萧红的小说一方面有沉郁,厚重之感,这是因为内容的沉重性,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死亡的描述。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对国民性的探讨,对人生悲凉的体验,生命意识的体验。这些都是厚重有深度的命题。还有三个层面的悲剧性:一、生命的悲剧感;二、女性的悲剧感;三、寻找家园的悲剧感。这些悲剧感也是沉重的。都是一些“忙着生忙这死”的命题。但另一方面在沉重的背后总是让读者感觉到一丝希望,一丝温暖,与《骆驼祥子》和《寒夜》相比没有那么沉重和窒息。而这种希望,这种温暖和幽默因子的运用有着一定的联系。幽默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乐观的心态,具有温暖,关怀希望的效果。抒情、写实、

浅论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

浅论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摘要:“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鲁迅眼中最优秀的女作家-----萧红,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相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作品通过自己对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和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它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虽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者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厚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关键字:散文化诗意回环复沓儿童视角 前言:《呼兰河传》绝非高屋建瓴,接地气的真实感至深至切。无论是萧红笔下的呼兰河畔,还是呼兰河畔的萧红,都以其特有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灵魂使读者尾随萧红回望童年的寂寞,重奏时代的悲歌。她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达到了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 一、散文化的写作风格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她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叙述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而代之以一种便于传达情感体验的主观、随意、散漫的叙述模式,使叙事成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抒情服务。【2】我们眼里的《呼兰河传》虽然是自传体小说,但作者所写的却是对故乡呼兰城的种种印象。 全书采用信马由缰的巡礼式抒写方法,从街头巷尾的情景写到喜庆病灾的种种盛典,从祖父的后花园写到童年生活的寂寞,从家中的庭院厢房写到形形色色属于下层人民的住客;既没有设置尖锐的矛盾冲突,安排头绪纷繁的线索,也没有编造曲折紧张的情节,塑造众多的人物典型,甚至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故事和人物。 全书七章可分可合,似断实联——分之则每章皆可独立成篇,自成单元;合之方成小城整体,每一章都是小城不可或缺的枝节。作家运用散文化的手法来刻画这些看似破碎的生活画面,就因为她不是在为某个人作传,而是在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俗作传,呼兰河小城就是作品的主角——这是一部以背景为主角的小说,写的就是中国大多数人的普遍生活,是整个社会的风俗。 散文化的语言和结构,就决定了小说的基调是娓娓道来而非紧张急迫,是忧郁低沉而非活泼轻快。萧红有意淡化情节,淡化故事性,“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3】小说由三大板块组成,前两章介绍呼兰城的风土人物,自然风光等概貌并重点描绘了几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淘宝定制I D磐石文化传播公司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摘要 著名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在香港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在思想上继承了鲁迅对中国人民性质的剖析与批判,使之富有批判文学的特色;在题材上,开创了介于散文、诗歌与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样式,让读者在阅读之中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语言上,文字娓娓道来,朴实清新,沉郁感伤,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明亮而又不失暗淡的多彩画面。该小说经出版后获得好评如潮,并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本文通过对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如何走上文学道路进行分析,重点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成就与社会影响进行论述,从而更全面地总结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方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部作品,助于这部作品的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 萧红;呼兰河传;艺术特色

Abstract The famous writer Xiao Hong in Hongkong in 1940 created the novel "Hulan River", this work, in the thought inherited the analysis and criticism of the Chinese people's character of Lu Xun, the critical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 in the subject, a prose, poetry is a genre with small said between style, let the reader can identify with the author in reading; in language, Weiweidaolai, plain and refreshing, sad and gloomy, reproducing a bright and does not lose the dim colorful appearance for the reader. The novel was published after received rave reviews, and Hongkong "Asian Literature" in twentieth Century as the top Ninth Chinese novels. Based on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analyzes how to walk road of literatur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focuses on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main content,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and socia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us more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work, the convenience of the reader to better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is works, more in-depth study of help this work. Key word: Xiao Hong; biography of Hulan River;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

浅谈萧红的写作艺术与风格

浅谈萧红的写作艺术与风格 因为《三月小城》,我相识了萧红。 因为她那凄凉的爱情故事,我有了看看她作品的心思。 因为既婉约清新而质朴刚健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个与悲惨命运截然不同的萧红文字世界。 从细腻豪放的《生死场》到率真坦诚的《商市街》,再从诙谐讽刺的《马伯乐》到平淡深挚的《呼兰河传》。不能不说,萧红是一位能驾驭各种风格的女才子。各式各样的风格中都有着一股子呼兰河畔的味道,下面就来慢慢品品这种独特的韵味。 大多数人的眼中,萧红是一位柔弱的女子,写得东西大多是些细细碎碎的美文。但其实她也有刚劲豪放的时候,胡风曾在《生死场》的后记中就写过“你要死灭吗”是全书的高潮,这是钢戟向晴空一挥似的笔触,发着颤响飘着带光。可见,既刚健又婉约的文段在萧红的文字中还是有的。再看其中一个群众宣誓的画面“浓重不可分解的悲酸,使树叶垂头。赵三在红蜡烛前用力敲了桌子两下,人们一起哭向苍天了!人们一起向苍天哭泣。大群的人起着号啕!”这简直是一幅线条粗犷奔放、劲健有力的木炭画,又不禁使人联想起珂勒惠支的版画,可以说是一种“力”的艺术,其中充溢着一种不可抑制的感情力量,在奔放,在冲击,在跳跃!不仅仅人被描写地不可抑制,连场面的景物都激荡了这种力量,“畅明流动的天光,房周垂曲的大树群,即将被当作祭礼牺牲的老山羊,四脚倒挂,哀鸣不止,红布方桌,火焰颤动,烟雾缭绕中。”作者成功地运用粗犷的充满激情的笔触,勾勒出动态的景色。以情观景,绘景见情,情景交融于浑然一体中显示出“钢戟一挥”的气势和力量。小小女子,竟用简短地文字给了我如此大的震撼,尤其是生与死的震撼,她的文字中没有那么多刻意的技巧,反到多了些真实和质朴。她真正地用心写作,写实在的人,写出许多像她的祖父那样善良却不幸和悲哀的人。不是隔岸观火般虚构,而将满怀的情感注入,化作独特的情调,如写月英这个美丽女人的悲哀一生,充满了同情的笔调,尤其将月英男人的丑恶行径与月英的孤立无助做对比,更看出萧红是加入了自己浓浓的个人情感,第一次的为情所伤,带给她的悲伤情绪显然也被带入了作品。在《呼兰河传》中,她与祖父快乐的后花园生活,也被真实的展示了出来。”一次,“我”将后园的玫瑰摘下插到祖父草帽上,祖父不知,进屋后祖母看见,大笑不止。这样真实欢乐的场面恐怕只有在祖父这篇中才能见着了吧。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才更加吸引了读者的眼光吧。萧红的作品不仅仅真实创造人物、自己心爱的人还真实自我,用一种勇于表现真实的态度,写下了自传性的《商市街》。尤其经典是她自己在饥寒交迫的时候,看到旅馆别的房间的门上挂着“列巴圈”,她萌生了“偷”的念头。萧红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境,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而后又因为没有了柴火不得不向房东借柴火,由于不好意思张口,他们只好写了一张字条去求借。她总在自己身处难堪的时候,往往写出了自己内心感受最真实的东西,所以很能打动人。她对自己的感情从不隐瞒、从不文饰,这一点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萧红就是萧红,有着她独特的萧红体。这是没有人能够模仿的。她那注册商标式的优美简洁,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她面对着自己的第二任男人萧军,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都说对于越亲近的人来说,描写他的外貌必然是绰绰有余的长篇大论。且看萧红眼中的萧军“颧骨很高,眼睛小,嘴大,鼻子是一条柱”。仅仅十五字,便有棱有角,形神兼备了。远远超过那些冗长的篇章。以上这对萧军外貌的描写还不算什么,在散文《雪天》中有一段对话: 军:“饿了吧?” 红:“不饿” 军:“够不够?”

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文如其人——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 学生姓名刘雪哲 学号 11040021 指导教师文春凤职称讲师 论文字数 9430 完成日期:2015年5月30日

巢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日期: 巢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巢湖学院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毕业论文 (设计)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巢湖学院。学校根据需要,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论文 (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并且本人电子文档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巢湖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如其人——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摘要 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中,萧红是一位极具文学才华的女性作家。萧红孤独寂寞、执着倔强的鲜明个性,使小说创作风格独树一帜。本文将萧红小说创作与萧红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相结合。通过分析萧红小说中描写小人物悲苦、爱情不幸的悲剧主题,苦难生活中屈服或抗争的女性形象,清新自然的儿童视角,体会萧红孤独寂寞的个性、复杂矛盾的心理、特殊的童年生活经历,探究萧红小说创作与萧红性格、人生经历等之间深刻的联系。 关键词:萧红;小说创作;性格特征;人生经历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教学内容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

萧红小说艺术特征

学科代码:050101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 ——以《呼兰河传》为例 系别: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级:2010级1班 学号:102001010062 学生姓名:田甫 指导教师:朱伟华(教授) 完成时间: 2013年 10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题为《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呼兰河传》为例》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田甫 年月日 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呼兰河传》为例》为例》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学生签名:田甫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引言 (1) 一、多样化的叙述视角 (1) (一)人称的交替使用 (1) (二)童年记忆与儿童视角 (2) (三)女性自身视角 (3) 二、独特的的语言和多样的修辞 (3) (一)语言的陌生化 (3) (二)语言富有浓厚的美感和情感色彩 (4) (三)修辞使用多样化 (4) 三、打破传统的写作结构 (5) (一)重视情感淡化情节 (5) (二)小说和散文没有明显的界限 (6) (三)诗情和画意融合在一起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最新-浅谈萧红小说艺术特色 精品

浅谈萧红小说艺术特色 一、抒情化萧红,一个集小说、散文、戏剧及诗歌等多种文学创作样式的作家,用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来向读者传递不一样的萧红内心世界。 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而其小说成就是所有当中最高的。 因为在其小说当中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也就不难发现她的鲜明的独特的创作个性。 我们可以在她任何一部小说当中找到许多抒情性的语言,对于人物的描写、景物描写都注入了作家的思想感情。 在萧红的笔下,一切的描写对象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沉浸在一种诗的氛围之中。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独特的抒情性风格的原因,首先是受到当时文学风气的影响。 就以她的小说的特点、风格而言,应该是属于抒情小说的。 这种小说最重要审美特征是明显地融入诗歌、散文因素,具有鲜明的艺术意境,偏重于表达人的情感美、道德美、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氛围。 抒情小说把情放在首位,用它的激情或深情去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 人物、景物都是为了抒发感情而服务的,它与传统的小说讲究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有明显的不同。 在三十年代,抒情小说又经过郁达夫、沈从文等人的进一步的发展,日趋成熟。 吸取前人的长处,运用自己善于捕捉细节和色彩变化的特长,用自己带有感情的笔描绘人生,形成自己的萧红体小说。 《小城三月》的女主人公翠姨是一个并不漂亮但却感情细腻的女人,萧红在小说中,把翠姨的感情悲剧放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三月里,使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在小说的结尾翠姨因为得不到爱而伤心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文章中有这么一些话,街上有提筐子卖蒲公英的了,也有卖小根蒜的了,更有些孩子们他们按着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条,正好可以拧成哨子,就含在嘴里满街的吹……通过她们的快乐来衬托出翠姨的悲哀。 又是一个春天,还是那样生机勃勃,可是物是人非啊!把悲哀和抗议融入到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83639891.html,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作者:马维维 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31期 摘 ;要: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阅读风气逐步在社会上流行,其中不缺乏各种小说,但是较受欢迎的乃是先锋派的小说,主要是此种小说派系的创写风格不会拘泥于传统的小说写作形式,并给社会大众呈现了新颖的故事情节和小说风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就是余华。余华是一个把传统小说写作风格转变较为彻底的作者,其小说不仅仅是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其叙事的风格和手段也空前绝后。所以该文简要地从余华小说的叙事内容、时间、距离等方面积极探索了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从而给社会大众一个真实有效的阅读指引。 关键词:余华小说 ;叙事艺术 ;碳素 ;叙事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7.4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a)-0219-02 在我国各类小说的学派中先锋小说占重要的地位,对比传统的小说派系来说,先锋小说派具有极强的反叛精神和艺术性,而且其最大化的创写风格就在于叙事过程中使用的虚实结合方式,把小说的故事情节虚拟化,而且带有一些创新性的实验精神,让社会大众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感染着一代代的群众。并且余华小说不光是在小说内容方面有创新,还在叙事技巧方面发生了变革和加强,趣味性较为明显,在我国乃至世界小说界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1 ;重复的叙事模式 叙事的重复来自于对每一件小事的语言重复或者是对一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其中不乏多种修辞手法以及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方式,从小说的整体上看,叙事重复是整个场景被无限地复制,或者是人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而后顺着余华一部小说的主线能够从其他的小说中找到有关的线索,这就表明余华小说的叙事重复体现在其各个小说之间的关联性之中,每个情节中语言的重复、情感的重复以及主题的重复,都在余华小说内部得以实现。其中语言方面的重复是把一样的话语多次使用在不同的场景中,借用不一样的场景角度和人物突显话语在不同场景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体现出余华创作的思想感情。 就以《许三观卖血记》这一小说为例,其中不乏语言方面的重复使用,而且伴随着小说主题的重复以及故事情节叙述的重复,比方说在写到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孩子时就采用了语言的重复,而且一个字也没有变化,这样的言语重复更能加强流言蜚语在故事中的作用,也能够给读者巨大的冲击。而且在小说的第十八章,在许三观和其妻子的互动中,也使用了语言重复,从而组建了一个新的小说篇章。另外,在小说故事中的“精神会餐”情境中,许三观用言语

萧红作品语言艺术

于语言艺术 别林斯基曾说过:“有文体,这本身就说明了有才华,并且是不平凡的才华。”萧红小说创作的成功,关键是她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文体。而萧红小说文体的支柱点首先又表现在她那极其简洁、自然、富于抒情性的优美行文上。萧红的文笔之美曾得到了许多作家和评论家的赞赏,鲁迅以“明丽和新鲜”称誉《生死场》的文字;骆宾基形容《呼兰河传》“文笔优美,情感的顿挫抑扬如小提琴名手演奏的小夜曲”,葛浩文则以“注册商标式的优美简洁”称赞《商市街》的行文。笔者则认为,萧红的行文有如优美的舞姿一样潇洒。萧红的文笔之美,最重要的是她行文简洁、不雕琢,如行云流水。正如葛浩文先生所说:“她这种优美精炼的文笔,当读者初读时很易被忽略,原因是她的行文太流畅,太自然的。” 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是和萧红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以及自传性的文体分不开的,萧红在小说创作上很少在人物塑造、心理描写和戏剧场面上下功夫,萧红是一位善于描写她私人经验的作家,因此,她自身与作品关系越近,她便越能在小说中进入配合书中的角色,与书中的景况相吻合,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相应地文中的语句也就自然、流畅,反之,她个人与作品关系越疏远,那么这部作品失败的成份越大,相应地叙述语句就达不到自然,真实的目的。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构,萧红乡土小说基本都是自传体的,因此,她的乡土小说的语言是自然亲切的。我想,凡是读过萧红乡土小说的人,也都有同感吧。 萧红乡土小说语言的第二特点是象诗一样。萧红“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和散文家” , 她虽不以诗名,但的确别具诗心。她文学才华最早被人发现是因诗句《春曲》,她告别这世界时留下的是“我将与碧水蓝天同在……”这样悲伤的诗句。这种气质和天赋表现在其小说的行文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具有散文诗韵味的诗章。萧红乡土小说的诗的意境,没有着意的雕琢,也完全的自然流淌。《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节中有一小段文字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顿,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有谁能说这不是诗呢?简短的文字、流淌的语言,一个自由王国的境界,这才是大自然令人向往之处,也是萧红心绪的驰驻之境。 萧红乡土小说的语言是自然的,正如当代作家刘恒所说:“萧红讲故事有一个特点,她总喜欢用‘了’,‘了’这样一个虚词,一个尾音,被萧红用得十分醒目,十分有韵味”, 从而倍增了小说的亲切感。如“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自由自在地一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接着我。……”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自然。当然,我们强调萧红乡土小说语言的自然、流畅,并不是说她对语言一点也不作垂炼和修饰。相反,她在小说中也运用了排比、反复、对偶、比拟等多种辞格,进一步增强了语言的新鲜感和艺术感染力。诸如《呼兰河传》中“除了我家的后园,还有街道。除了街道,还有大河。除了大河,还有柳条林。除了柳条林,还有更远的,什么也没有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