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综合讲义(编排)(2)

数列综合讲义(编排)(2)
数列综合讲义(编排)(2)

目录

前言 (1)

基础知识 (2)

第一讲数列通项 (4)

1.1 公式法 (4)

1.2 累加法 (10)

1.3 累乘法 (11)

1.3 差商法 (12)

1.4 构造法 (13)

第二讲数列求和 (15)

2.1 公式法 2.2 分组求和 (15)

2.3 裂项相消 (16)

2.4 错位相减 (21)

1.1

2.3

(3)

\

等差数列讲义(学生版)

2.2 等差数列 2.2.1 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重点); 2.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深化认识并能运用(重、难点). 【要点整合】 1. 等差数列的概念 2. 等差中项 如果三个数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注意 根据等差中项的定义,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a +b 2;反之,若A =a +b 2 ,也可得到a ,A ,b 成等差数列,所以A 是a ,b 的等差中项?A =a +b 2 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a n =a 1+(n -1)d . 上述公式中有4个变量,a 1,d ,n ,a n ,在4个变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便可求出其余的一个,即“知三求一”.其作用为: (1)可以由首项和公差求出等差数列中的任一项; (2)已知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就可以求出首项和公差,从而可求等差数列中的任一项; (3)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也可判断某数是否为数列中的项及是第几项. 【典例讲练】 题型一 等差数列的概念 例1 判断下列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 (1)9,7,5,3,…,-2n +11,…; (2)-1,11,23,35,…,12n -13,…; (3)1,2,1,2,…;

(4)1,2,4,6,8,10,…; (5)a,a,a,a,a,…. 练习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n+5,则此数列() A.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 C.是首项为5的等差数列 D.是公差为n的等差数列 题型二等差中项 例2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b,c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 练习2:若m和2n的等差中项为4,2m和n的等差中项为5,求m和n的等差中项. 题型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例3(1)若{a n}是等差数列,a15=8,a60=20,求a75. (2)已知递减等差数列{a n}的前三项和为18,前三项的乘积为66.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判断-34是该数列的项吗? (3)等差数列2,5,8,...,107共有项

高中数学数列综合专项练习讲义

高中数学数列综合专项 练习讲义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专题数 列综合 考点精要 会求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 热点分析 数列的通项和求和,历来是高考命题的常见考查内容.要重点掌握错位相减法,灵活运用裂项相消法,熟练使用等差和等比求和公式,掌握分组求和法. 知识梳理 1.数列的通项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观察与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n 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分析符号、 数字、字母与项数n 在变化过程中的联系,初步归纳公式。 (2)公式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3)利用n S 与n a 的关系求n a :则???≥-==-2111 n S S n S a n n n (注意:不能忘记讨论1=n ) (4)逐项作差求和法(累加法);已知)2)((1≥=--n n f a a n n ,且{f(n)}的和可求,则求n a 可用累加法 (5)逐项作商求积法(累积法);已知 )2)((1 ≥=-n n f a a n n ,且{f(n)}的和可求,求n a 用累乘法. (6)转化法 2几种特殊的求通项的方法 (一)1n n a ka b +=+型。 (1)当1k =时,{}1n n n a a b a +-=?是等差数列,1()n a bn a b =++ (2)当1k ≠时,设1()n n a m k a m ++=+,则{}n a m +构成等比数列,求出{}n a m +的通项,进一步求出{}n a 的通项。 例:已知{}n a 满足111,23n n a a a +==-,求{}n a 的通项公式。

最新等差数列的讲义教学文稿

麟子教育 一、等差数列的相关概念 1、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 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等差中项 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或b a A +=2 推广:-11122(2)2n n n n n n a a a n a a a +++=+≥?=+ 3、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11n a a n d =+-. 推广:d m n a a m n )(-+=,从而m n a a d m n --= 。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①()12n n n a a S +=;②()112 n n n S na d -=+. 5、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 11,1,2 n n n s n a s s n -=?=?-≥?( 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12n n s a a a =+++).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的增减性 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 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2、通项的关系 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 注:12132n n n a a a a a a --+=+=+=??? 三、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1、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n a 是等差数 列;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11122(2)2n n n n n n a a a n a a a +++?=+≥?=+;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数学 数列的综合应用讲义(含解析)

第2课时 数列的综合应用 题型一 数列和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 例1 (2004·浙江)已知△O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O (0,0),B (1,0),C (0,2),设P 1为线段BC 的中点,P 2为线段CO 的中点,P 3为线段OP 1的中点,对于每一个正整数n ,P n +3为线段 P n P n +1的中点,令P n 的坐标为(x n ,y n ),a n =1 2 y n +y n +1+y n +2. (1)求a 1,a 2,a 3及a n 的值; (2)求证:y n +4=1-y n 4 ,n ∈N * ; (3)若记b n =y 4n +4-y 4n ,n ∈N * ,求证:{b n }是等比数列. (1)解 因为y 1=y 2=y 4=1,y 3=12,y 5=3 4, 所以a 1=a 2=a 3=2, 又由题意可知y n +3= y n +y n +1 2 , 所以a n +1=1 2y n +1+y n +2+y n +3 =12y n +1+y n +2+y n +y n +12 =1 2y n +y n +1+y n +2=a n , 所以{a n }为常数列, 所以a n =a 1=2,n ∈N * . (2)证明 将等式12y n +y n +1+y n +2=2两边除以2得14y n +y n +1+y n +2 2=1. 又因为y n +4= y n +1+y n +2 2 , 所以y n +4=1-y n 4,n ∈N * . (3)证明 因为b n +1=y 4n +8-y 4n +4 =? ????1- y 4n +44-? ?? ?? 1-y 4n 4 =-14(y 4n +4-y 4n )=-1 4b n , 又因为b 1=y 8-y 4=-1 4 ≠0,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上规律探究——数列与循环专题复习讲义(浙教版).docx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上规律探究——数列与循环专题复习讲义(浙教版) 专题:规律探究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例题1 (1)已知一列数:1,4,7,10,13,16,…则该列数中第n个数与第n1个数的差是,这列数中第n个数是;(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 (2)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叫做三角形数,则第16个三角形数与第15个三角形数的差是,第n个三角形数与第n1个三角形数的差是; (3)已知一组数:1,2,3,4,5,6,…则这组数中,第n个数是. 数列的规律 例题2 观察下面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32014的末位数字是. ,,,,… 循环中的规律 金题精讲 题一 QQ空间等级是用户资料和身份的象征,按照空间积分划分不同的等级.当用户在10级以上,每个等级与对应的积分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知道第10级的积分是90,第11级的积分是160,第12级的积分是250,第13级的积分是360,第14级的积分是490,…若某用户的空间积分为1000,则他的等级是第级,该

用户若要升入下一级,还需积分. 数列的规律 题二 下图是某年11月的日历,并且在日历中用一个长方形方框圈出任意的3×3个数.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3×3的方框中,左下角与右上角“对角线”上的3个数字的和为42,这9个数的和为多少?这9个日期中最后一天是几号? (2)在这个月的日历中,能否用方框圈出总和为108的9个数?如果能,请求出这9个日期中的最大值;若不能,请推测下个月的日历中,能否用方框圈出,并推测圈出的9个日期中最后一天是周几. 日历中的数列与循环问题 题三 如图所示,电子跳蚤跳一步,可以从一个圆圈跳到相邻的圆圈,现有一只红跳蚤从标有“0”的圆圈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跳2050步,落在一个圆圈内;另一只黑跳蚤也从标有“0”的圆圈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跳2000步落在一个圆圈内,则这两个圆圈中两数的乘积是_________. 循环中的规律 题四 定义: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已知,,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的差倒数,……以此类推,a2014=. 循环中的规律 思维拓展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资料讲解

一、 等差数列的定义 定义: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或小)一个常数(固定不变的数),这样的数列我们称它为等 差数列. 譬如: 2、5、8、11、14、17、20、L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大3 ,递增数列 100、95、90、85、80、L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小5 ,递减数列 关键词: 首项:一个数列的第一项,通常用1a 表示 末项:一个数列的最后一项,通常用n a 表示,它也可表示数列的第n 项。 项数:一个数列全部项的个数,通常用n 来表示; 公差:等差数列每两项之间固定不变的差,通常用d 来表示; 和 :一个数列的前n 项的和,常用n S 来表示 . 二、 三个重要的公式 ① 通项公式:递增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11n a a n d =+-?() 递减数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11n a a n d =--?() 拓展公式:n m a a n m d -=-?(),n m >() ②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及公式

11n n a a d =-÷+() (若1n a a >); 11n n a a d =-÷+() (若1n a a >). ③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思路1) 1239899100++++++L 11002993985051=++++++++L 1444444442444444443 共50个101 ()()()()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 2349899100 1009998973212101101101101101101101 +++++++=+++++++=+++++++L L L 和=1+和倍和即,和 (1001)1002101505050=+?÷=?= 三、 一个重要定理:中项定理 1、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和=中间项×项数. 譬如:①4+8+12+…+32+36=(4+36)×9÷2=20×9=180,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9?; ② 65636153116533233331089++++++=+?÷=?=L (),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33?. 2、项数是偶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等于中间两项的平均数。和=中间项×项数. (1) 找出题目中首项、末项、公差、项数。

数列专题复习教案设计

年级 数学 科辅导讲义(第 讲) 学生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数列专题复习 题型一: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例1、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且4622a a a =,则=53a a ( ) A .1 B .2 C .4 D .8 例2、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4+a 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 11= ( ) A.58 B.88 C.143 D.176 变式 1、等差数列{a n }中,a 1+a 5=10,a 4=7,则数列{a n }的公差为 ( ) A.1 B.2 C.3 D.4

2、若等比数列{}n a 满足2412 a a = ,则2 135a a a = . 3、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且13248,12,a a a a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记{}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k k a a S +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k 的值。 题型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⑴.已知关系式)(1n f a a n n +=+,可利用迭加法(累加法) 例1:已知数列{}n a 中,)2(12,211≥-+==-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变式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a =,12n n a a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已知关系式)(1n f a a n n ?=+,可利用迭乘法(累积法) 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 (2),21 n n a n n a a n --=≥=+,求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变式 已知数列{}n a 满足n n a n a 2 1=+,11=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高三一轮复习数列精细讲义

数列专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数列:按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序号为的项叫第项,也叫通项,即;数列一般简记作。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用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这里要注意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3.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的函数,其图象是。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 数列,数列,数列。 5递推公式定义: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与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6..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常用字母表示. 7.等差中项由三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这时数叫做数和的等差中项,用等式表示为= . 8.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9. 等差数列的常见性质: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则此数列具有以下性质: (1); (2); (3)则. 10.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1:公式2:. 11.在等差数列中,每隔相同的项抽出来的项按照原来顺序排列,构成的新数列仍然是等差数列。 如:公差为 ;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成等差数列. 12.等比数列 13.等差数列的性质 (1),; (2)在等差数列中,若,则,若,则; (3),为等差数列,公差分别为,则数列,,为数列; (4)在等差数列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为等差数列,公差为;(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S n,则S n,S2n-S n,S3n-S2n,…也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6)通项公式是是一次函数的形式;前项和公式是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的形式。(注当时,S n=na1, a n=a1) (7)若,,有最值,可由不等式组来确定; 若,,有最值,可由不等式组来确定. 14.等比数列的性质 (1); (2)在等比数列中,若,则;若,则;

数学专题讲义---数列(完整资料)

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理论 ⑴等差、等比数列: ⑵判定一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 ②211-++=n n n a a a (2≥n )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 ⑶判定一个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1(2,)n n a a q n q -=≥为非零常数 ②112-+?=n n n a a a (2≥n ,011≠-+n n n a a a ) ③n n cq a =(q c ,为非零常数). ⑷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其通项n a 之间的关系:???≥-===-)2()1(111n s s n a s a n n n 例1. 在等差数列{}n a 中,972S =。求249?a a a ++= 解:法一:因为9119(91)9936722 S a d a d -=+=+=

所以148a d += 249113123(4)3824a a a a d a d ∴++=+=+=?= 法二:因为91289...72S a a a a =++++= 而19285...2a a a a a +=+== 所以 5972a = 58a ∴= 249533824a a a a ∴++==?= 例2. 在等比数列{}n a 中,11a =,634S S =。求4?a = 解:因为634S S = 所以公比1q ≠(事实上,若1q =,则6166S a ==,3133S a ==此时显然不满足题设条件634S S =) 于是有 6311(1)(1)411a q a q q q --=-- 6314(1)q q ?-=- 又6331(1)(1)q q q -=+- 314q ∴+= 33q ∴= 341133a a q ∴==?= 例3. 在等差数列{}n a 中,535a a =。求95 ?S S = 解:法一:19551513319(91)999(4)992595(51)5(2)555 52a d S a a a d S a d a a a d -+ +====?=?=-++ 法二:因为95539,5S a S a == 所以95553399959555 S a a S a a ==?=?= 例4. 设数列{}n a 满足11a =,12n n a a +=, n *∈N 。求5?a =,8?S = 解:因为12n n a a +=

小学 等差数列 讲义

第二讲:等差数列 一,数列有关知识点: ⒈ 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 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⒉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 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 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①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 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 ⒊数列的一般形式: ,,,,,321n a a a a ,或简记为{}n a ,其中n a 是数列的第n 项 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 ②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 是“1”,“3 1”是这个数列的第“3”项,等等 4.等差数列的定义: n a -1-n a =d ,(n ≥2,n ∈N +) 后一项减前一项为一定值,我们把这个定值叫公差,用d 表示 5.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每一项都可用通项公式来表示) d n a a n )1(1-+= 6.数列的前n 项和: 数列{}n a 中,n a a a a ++++ 321称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 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等差中项×项数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 )(1n n a a n S +=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2 )1(1d n n na S n -+ = 二.例题精讲 例1,认识数列:等差数列:3、6、9、 (96) 这是一个首项为3,末项为96,项数为32,公差为3的数列。

例2,有一个数列:4、7、10、13、…、25,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提示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是3,所以这是一个以4为首项,以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项数公式即可解答。 解:由等差数列的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可得,项数=(25-4)÷3+1=8,所以这个数列共有8项。 例3.有一等差数列:2,7,12,17,…,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提示: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等于5,所以这是一个以2为首项,以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解答 解: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可得,第100项=2+(1OO-1)×5=497,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497。 例4,计算2+4+6+8+…+1990的和。 提示:仔细观察数列中的特点,相邻两个数都相差2,所以可以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求。 解:因为首项是2,末项是1990,公差是2,昕以,项数=(1990-2)÷2+1=995,再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解出2+4+6+8+… +1990=(2+1990)×995÷2=991020。 例5.计算(1+3+5+...+l99l)-(2+4+6+ (1990) 提示:仔细观察算式中的被减数与减数,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等差数列相加,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首项、末项和公差,但并没有给出项数,这需要我们求项数,按照这样的思路求得项数后,再运用求和公式即可解答。 解:被减数的项数=(1991-1)÷2+1=996,所以被减数的总和=(1+1991)×996÷2=992016;减数的项数=(l990-2)÷2+1=995,所以减数的总和=(2+1990)×995÷2=991020.所以原式=992016-991020=996。 例6,已知一列数:2,5,8,11,14,…,80,…,求80是这列数中第几个数。 提示:仔细观察这列数可以发现,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等于3,所以这是一个以2为首项,以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求80是这列数中第几个数,实际上是求该数列的项数。 解:这列数的首项是2,末项是80,公差是3,运用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即(80-2)÷3+1=27,所以80是该数列的第27项。

等差数列讲义(清晰打印版)

数列 1. 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掌握等差数列求和、求第n项、求项数的方法,学会找双重数列的规律和运用。 重点知识: (1)等差数列求和、求第n项、求项数; 2. 寻找下列数列的规律。 (1)1,4,7,10,13,(),19.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 (2)1,2,3,1,2,3,1,(),3.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 3.等差数列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例如: 1,3,5,7,9,11,13 100,90,80,70,60,50 9,9,9,9,9,9,9,9 【例题】判断下面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1,2,3,4,5,6,7, (2)0.0,0,0,0,0,0 (3)100,99,98,97,96 (4)1,3,4,6,7,8, 4.等差数列介绍.

5.第几项相关知识点 【核心公式一】 第n项 = 首项+公差×(项数-1)【例题】 1,3,5,7,9........这个数列中, (1)公差是多少 (2)首项末项分别是多少 (3)第99项是多少 (4)第101项是多少

6.项数知识点 【例题】仔细观察上面数列,2和2006相差多少个公差?【答案】2004÷3=668(个) 【例题】2006是第几项? 【答案】668+1=669(项) 【核心公式】 项数=(末项 - 首项)÷公差 + 1 【例题】 在1,3,5,7,9,11……….99数列中, (1)共有多少项? (2)99是第几项? 7.等差数列求和 【例题】计算:2+4+6+8+10+12+14 【核心公式】 和=(首项+末项) ×项数 ÷2

202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22】-数列综合1

202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22】-数列综合1(参数范围问题) 一、同步知识梳理 1、数列求单调性; 令()n f a n =,若()()01>-+n f n f ,则{}n a 递增;()()01<-+n f n f ,递减; 同理,已知0>n a ,令()n f a n =,若()()11>+n f n f ,则{}n a 递增;()() 11<+n f n f ,递减; 2、数列凸凹性; 若221+++≥ n n n a a a ,则{}n a 称之为上凸数列;若2 2 1+++≤n n n a a a ,则{}n a 称之为下凸数列; 上凸数列满足:()* +-∈<<≥≥≥≤≤≤≤N k n k a a a a a a n k k k ,11121ΛΛ,则k a 为最大值; 下凸数列满足:( ) * +-∈<<≤≤≤≥≥≥≥N k n k a a a a a a n k k k ,11121ΛΛ,则k a 为最小值; 3、数列周期性; 对于数列{}n a ,如果存在一个常数T (*T N ∈),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0n n >,恒有n T n a a +=成立,则称数列{}n a 是从第0n 项起的周期为T 的周期数列。若01n =,则称数列{}n a 为纯周期数列,若02n ≥,则称数列{}n a 为混周期数列,T 的最小值称为最小正周期,简称周期。周期数列主要有以下性质: ①周期数列是无穷数列,其值域是有限集; ②周期数列必有最小正周期(这一点与周期函数不同); ③如果T 是数列{}n a 的周期,则对于任意的*k N ∈,kT 也是数列{}n a 的周期; ④如果T 是数列{}n a 的最小正周期,M 是数列{}n a 的任一周期,则必有|T M ,即M kT =,*k N ∈; ⑤已知数列{}n a 满足n t n a a +=(,*n t N ∈,t 为常数),,n n S T 分别为{}n a 的前n 项的和与积,若n qt r =+,0r t ≤<, ,*q r N ∈,则n t r S qS S =+,()q n t r T T T =; 常见形式:可参照函数周期性进行类比! 例如:) (1 1)(x f a x f - =+,则()x f 是以a T 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则数列:n k n a a 1 1-=+,则{}n a 是以k T 3=为周期的周期数列;

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55 数列中的不等关系

第55炼 数列中的不等关系 一、基础知识: 1、在数列中涉及到的不等关系通常与数列的最值有关,而要求的数列中的最值项,要依靠数列的单调性,所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往往是此类问题的入手点 2、如何判断数列的单调性: (1)函数角度:从通项公式入手,将其视为关于n 的函数,然后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由于n N * ∈ ,所以如果需要用到导数,首先要构造一个与通项公式形式相同,但定义域为()0,+∞ 的函数,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后再结合n N * ∈得到数列的单调性 (2)相邻项比较:在通项公式不便于直接分析单调性时,可考虑进行相邻项的比较得出数列的单调性,通常的手段就是作差(与0比较,从而转化为判断符号问题)或作商(与1比较,但要求是正项数列) 3、用数列的眼光去看待有特征的一列数:在解数列题目时,不要狭隘的认为只有题目中的 {}{},n n a b 是数列,实质上只要是有规律的一排数,都可以视为数列,都可以运用数列的知识 来进行处理。比如:含n 的表达式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某数列的前n 项和n S 也可看做数列{}12:,,,n n S S S S L 等等。 4、对于某数列的前n 项和{}12:,,,n n S S S S L ,在判断其单调性时可以考虑从解析式出发,用函数的观点解决。也可以考虑相邻项比较。在相邻项比较的过程中可发现:1n n n a S S -=-,所以{}n S 的增减由所加项n a 的符号确定。进而把问题转化成为判断n a 的符号问题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数列{}1,1n a a =,前n 项和n S 满足()130n n nS n S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设2n n n n c a λ?? =- ??? ,若数列{}n c 是单调递减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解:(1)()113 30n n n n S n nS n S S n +++-+=? =

小学四年级奥数班讲义(等差数列)

小学四年级奥数班讲义 等差数列姓名: 计算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首项+末项)÷2 例题1 小王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30天看了78页正好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课堂练习1、文丽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会了3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学会1个,最后一天学会了21个。文丽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多少个英语单词? 课堂练习2、李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25 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2个,第20天做了63个正好做完。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课堂练习3、体育课上老师指挥大家排成一排,冬冬站排头,阿奇站排尾,从排头到排尾依次报数。如果冬冬报17,阿奇报150,每位同学报的数都比前一位多7,那么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人? 课堂练习4、一个队列按照每排2,4,6,8人的顺序可以一直排到某一排有100人,那么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 例题2 建筑工地上堆着一些钢管(如图所示),求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

课堂练习1、建筑工地有一批砖,码成如下图形状,最上层两块砖,第2层6块砖,第3层10块砖…,依次每层都比其上面一层多4块砖,已知最下层398块砖,这堆砖共有多少块? 课堂练习2、某剧院有20排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例题3 有5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要试多少次? 课堂练习1、有6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至多试多少次? 课堂练习2、四(1)班45位同学举行一次同学联欢会,同学们在一起一一握手,且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同学们共握了多少次手? 课堂练习3、学校进行书法大赛,每个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如果有16人参加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例4、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敲一下.问:时钟一昼夜打多少下?

数列求和与综合(讲义)

数列求和与综合(讲义) 知识点睛 一、数列求和 1. 公式法: (1)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2)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2. 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形如{}n n a b ?的数列,其中{}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b 是公比q ≠1的等比数列. 方法: 设1122n n n S a b a b a b =+++… ① 则12231 n n n qS a b a b a b +=+++… ② ①-②得:11231(1)()n n n n q S a b d b b b a b +-=++++-…,转化为公式法求和. 3. 裂项相消法: 把数列的通项拆分为两项之差,使之在求和时产生前后相互抵消的项的求和方法.常见类型有: (1) 1111 ()()n n k k n n k =-++; (2) 21 111()4122121 n n n =---+; (31 k =; (4)1 log (1)log (1)log a a a n n n +=+-. 4. 其他方法: (1)分解法:分解为基本数列求和,比如数列{}n n a b +,其中{}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2)分组法:分为若干组整体求和,经常分为偶数项之和与奇数项之和, 比如通项公式为(1)n n a n =-的数列{}n a . (3)倒序相加法:把求和式倒序后两和式相加,适用于具有对称性质的数列求和. 二、 数列综合 1. 已知n S 求n a 的三个步骤: (1)先利用11a S =,求出1a ;

(2)用1n -替换n S 中的n 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式, 利用1(2)n n n a S S n -=-≥求出当2n ≥时n a 的表达式; (3)对1n =时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2n ≥时n a 的表达式, 如果符合,则可以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合写; 如果不符合,则应该分1n =与2n ≥两段来写,即 11 1 2n n n a n a S S n -=?=?-?≥, ,. 2. 非等差或等比数列的转化: (1 )转化为1{} n a 2 {}n a 、1{}n n a a +-等形式的等差、等比数列; (2)形如1=(010)n n a pa q p q ++≠≠,,的数列,转化为等比数列,设1+=()n n a p a λλ++,可解得= 1 q p λ-,则数列{}n a λ+为等比数列; (3)形如11=(010)n n n a pa qp p q +++≠≠,,的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两端同时除以1n p +,即得11n n n n a a q p p ++-=,则数列{}n n a p 为等差数列. 精讲精练 1. 在数列{}n a 中,1(1)n a n n = +,若它的前n 项和为2 014 2 015 , 则项数n 为( ) A .2 013 B .2 014 C .2 015 D .2 016

高中数学全套讲义 必修5 等差数列 中等学生版

目录 等差数列深入 (2) 模块一:数列的基础概念 (2) 考点1:数列的单调性 (2) 考点2:an与Sn关系 (5) 模块二:等差数列的an与Sn (6) 考点3:等差数列基本量 (6) 模块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8) 考点4:等距离性质 (8) 考点5:中项求和性质 (9) 模块四:等差数列判定 (10) 考点6:等差数列的判定 (10) 课后作业: (10)

等差数列深入 模块一:数列的基础概念 1.数列的概念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所以,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123a a a ,,,简记为{}n a . 2.数列的分类 ① 按照数列的项数的多少可分为: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叫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无穷数列. ② 按照数列的每一项随序号变化的情况可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③ 按照任何一项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某一正数可分为:有界数列和无界数列. 3.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用n S 来表示,如果n S 与n 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数列的前n 项和121n n n S a a a a -=++++.于是有111 2 n n n S n a S S n -=?=?-?,,≥, 1121n n n S S n a S n --?=? =?,≥, 考点1:数列的单调性 例1.(1)(2017秋?八步区校级月考)在数列{}n a 中,22293n a n n =-++,则此数列最大项的值是( ) A .103 B . 865 8 C . 825 8 D .108 (2)(2019春?桥西区校级月考)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2(,)n a n n n N R λλ=-+∈∈,若

上海(沪教版)数学高一下学期同步辅导讲义教师版:第十二讲 等差数列

沪教版数学高一下春季班第12讲 课题 等差数列 单元 第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十 学习 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 2.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3.灵活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4.等差数列求最值。 重点 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2.灵活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难点 3.灵活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数列通项公式求法: 1、等差数列的定义: ①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②定义法:对于数列{}n a ,若d a a n n =-+1(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③等差中项:对于数列{}n a ,若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④如果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d n a a n )1(1-+=该公式整 教学安排 版块 时长 1 知识梳理 30 2 例题解析 60 3 巩固训练 20 4 师生总结 10 5 课后练习 30 知识梳理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⑤2) (1n n a a n S += ⑥d n n na S n 2 )1(1-+= 对于公式2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5、等差中项: ⑥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6、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⑦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 n m ≤,公差为d ,则有d m n a a m n )(-+= ⑧对于等差数列{}n a ,若q p m n +=+,则q p m n a a a a +=+ ⑨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的和,* N k ∈,那么k S ,k k S S -2,k k S S 23-成等 差数列 7、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关系: ⑩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奇S 是奇数项的和,偶S 是偶数项项的和,n S 是前n 项的和,则有如下性质: 前n 项的和偶奇S S S n += 当n 为偶数时,d 2 n S = -奇偶S ,其中d 为公差; 当n 为奇数时,则中偶奇a S =-S ,中奇a 21n S +=,中偶a 2 1 n S -=, 11S S -+=n n 偶奇,n =-+=-偶奇偶奇偶奇S S S S S S S n 8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11)若等差数列 {}n a 的前12-n 项的和为12-n S ,等差数列{}n b 的前12-n 项的和为'12-n S ,则 '1 2 1 2--n n n n S b a 9、等差数列的单调性 等差数列公差为d ,若d>0,则数列递增;若d<0,则数列递减;若d=0,则数列为常数列。 10、等差数列的最值 ○ 11若{}n a 是等差数列,求前n 项和的最值时, (1)若1 a >0,d<0,且满足10 n n a a +≥?? ≤?,前n 项和n S 最大; a ≤?

高二数学:数列(讲义)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数列概念 知识清单 1.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数列①的通项公式是n a = n (n ≤7,n N +∈), 数列②的通项公式是n a = 1 n (n N +∈)。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 ()1,2n k k Z n k -=-?∈?+=? ; ③ 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序号:1 2 3 4 5 6 项 :4 5 6 7 8 9 上面每一项序号与这一项的对应关系可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 ()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5)递推公式定义: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6)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 1(1)(2)n n n S n a S S n -=?=?-?≥ 课前预习 1.(04 江苏)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S =2 ) 13(1-n a (对于所有1≥n ),且544=a , 则1a 的数值是 2.(05广东,14)设平面内有n 条直线)3(≥n ,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 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n f 表示这n 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4(f =____________;当4>n 时,=)(n f (用n 表示)。

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24】-数列综合3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讲义【24】-数列综合3(简单的参数取整问题) 一、同步知识梳理 1、2个连续正整数的乘积一定是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3、若正整数n k >,则1+≥n k ,同理:若n k <,则1-≤n k ; 4、若p 、q 、r 分别为三个正整数,且r q p <<,1≥-p q ,2≥-p r ; 5、奇数的平方都可以表示成18+m 的兴衰,偶数的平方可以表示成m 8或48+m 的形式; 6、若有限个整数之积为奇数,则其中每个整数都是奇数;若有限个整数之积为偶数,则这些整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两个整数的和与差具有相同的奇偶性;偶数的平方根若是整数,它必为偶数。 7、平方数的个位数字只可能是0,1,4,5,6,9; 8、偶数的平方数是4的倍数,奇数的平方数被8除余1 9、任何四个连续整数的乘积加1,必定是一个平方数。 10、1°0,1122==→+=n m n m ;2°1,2222==→+=n m n m ;以此类推…… 同理,3的指数也如此:1,2633==→+=y x y x 。 11、()( )1 2 111-++++-=-n n a a a a a ; 12、()() 121212 2+-=-n n n ; 13、质素:有且只有2个素因数,1和身;合数: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有第三个因素; 14、被2整除,末尾是2的倍数; 15、被3整除,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6、被5整除,末尾数字是0或者5,或者最后2位数字组合为(00,25,50,75); 17、被7整除,①割尾法: 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 ②末三法: 这个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反过来也行)能被7、11、1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7、11、13整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