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1、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学习重点:降水的变化和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3、学习难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自主学习一】降水的变化(认真阅读教材P58-59及插图,完成填空)

1、从大气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水量的多少以__________为单位来记录。

2、通常用各月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比较甲乙两地年降水量柱状图,

(1)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季节分配均

匀的是__________;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差

异大的是__________。

(2)乙地降水集中在____月和_____月,12月到4月份几乎没有降水。

甲乙

【活动】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表1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6

1、根据表1,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

降水量较少?

3、该地年降水量大概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自主学习二】降水的分布(阅读教材P60-61及插图,完成填空)

1、通常用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

2、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①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纬度位置因素影响)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降。(海陆分布因素影响)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海陆分布因素影响)

③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影响)

3、世界“雨极”为印度东北部的;位于智利北部的,被称为世界“干极”。

【课堂测验】

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2、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表示某地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判读该图时,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日降水量

B.月降水量

C.年降水量

D.降水的季节变化

3、下列地区,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A.回归线两侧的大陆西岸

B.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

C.两极地区

D.温带地区的内陆地区

4、关于地形因素对降水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多

B.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

C.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多

D.背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

5、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赤道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亚洲东部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6、亚欧大陆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

A.多→少

B.少→多

C.多→少→多

D.少→多→少

7、判断降雨的类型:

(1)夏雨型:降水(夏/冬)季多(夏/冬)季少,例如。(2)冬雨型:降水(夏/冬)季多(夏/冬)季少,例如。(3)年雨型:全年降水都非常丰富,例如。(4)湿润型:全年湿润,降水均匀,例如。(5)少雨型:全年降水,例如。

8、读“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

(1)该地最热月是月,气温约℃,最冷月是月,气温约℃,年较差为℃,该地位于五带中的带。

(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是月,降水量约毫米。

(3)概况该地的气候特征:

夏季(气温)(降水);

冬季(气温)(降水)。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方法: 1)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分析、得出结论. 2)学会探究: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培养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用图能力.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向同学们一一展示在电脑上打印的降雨、降雪、冰雹的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天气? 【生答】 【师总】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下雨和下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人们把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与我们 1、降水的定义: 【图片展示】向同学们展示另一组图片:下雨了人们打伞出行、小孩在雪地里堆雪人、农田因缺水干旱、道路因洪水被淹、农田因风调雨顺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师总】降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适宜的降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度的降水会对人类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过渡】降水的几种形式我们最常见的是哪种呢? 【生答】 【板书】2、降水的主要形式: 【师总】所以降雨是降水的最主要形式.在古代诗词里面也有很多描写降雨的美丽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等. 【过渡】我们知道降水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比方说降雨就分为好几种: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那么气象部门是如何测量降水量的多少的呢?请同学们自学《降水量的测量》. 【学生看书】 【板书】3、降水量的测量:基本仪器:单位: 【师总】气象部门用一种仪器来测量一个地方一天中的降水,它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是毫米.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的降水量相加.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的降水量相加.测量出降水量,气象部门把日降水量小雨20毫米的称为小雨,日降水量为10-25毫米为中雨,日降水量25-50毫米为大雨,日降水量大雨50毫米为暴雨. 【过渡】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我们要怎样直观地知道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变化情况呢?就要用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 【板书】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指导读图】请同学们看到图3.22,这是两个降水量柱状图,表示的是A、B两地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情况,从A图我们可以看出该地一年内各月降水都比较均匀,降水的季节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学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3. 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降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降水材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月降水量柱状图。 教学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准备 1. 用雨量器和量杯观测近期的一次降雨或降雪,并记录降水量。 2. 教师搜集: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资料、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 童谣《小松树,快长大》磁带与录音机。 4.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的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特点,归纳某地的降水季节变化规律。 3.记住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3、运用降水量柱状图归纳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4、利用降水形成原理理解降水分布规律。 三、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 我们来猜两个谜语:(1)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2)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雨和雪都是降水的形式,本节课我们就探究降水。 答案:雨、雪 2、探究新知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 展示图片: 提问:什么是降水?降水的形式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述降水的形成条件: ①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气温继续降低。 ②有凝结核。 ③水滴(冰晶)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的程度。 2.降水的形成条件 讲述: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那么,如何测量降水量呢? 3.降水量的测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降水量的测量 提问:(1)测量工具是什么? (2)怎样测量?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 承转: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4.降水的季节变化

展示图片: 提问:降水量柱状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如右图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①中间的柱就是表示降水量多少的柱状图。 ②纵轴表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 ③横轴表示月份,一般隔几个月标注一个月份。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9页活动: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第一步: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给出的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教师适时指导。 第二步:根据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方法: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可以认为较多,如7、8、9三个月)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方法:月降水量低于20毫米,可以认为较少,如12、1、2三个月)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方法:找出多的月和少的月,分析各属于哪个季节) 承转: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二、降水的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提升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出示不同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 两幅景观主要区别在哪?原因是什么? 两地的降水差异非常大,一起探究降水。

点拨: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追问:雾、霜、露是降水吗? 2.材料引入:2020年中国南方洪涝灾害指的是2020年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的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 提问:降雨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3.互动交流:24小时降水量(mm) 4.温故而知新:你还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 5.提问:这些等级的雨是怎样测量的呢?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盛水器口径成比例的量筒。 降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筒内。从量筒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盛雪口和储水筒容纳降雪。测量降水量时,把储水思考交流:雾、霜、露不是降水。 2.阅读材料,思考降水强度的大小比较: 3.画一画,说一说:降雨的等级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4.结合雨的分级认识学到的天气符号: 5.认识测量工具,了解降水测量的过程和方法。

筒取出,带到室内,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筒里,再读取数字就可得知降水量的多少。 现在常使用具有自动记录降水量功能的测量仪器,使得降水的测量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6.怎样来表示降雨的多少? 展示降水量柱状图: 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地的降水季节上有什么不同? 7.怎样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出示某地降水资料,提示绘制步骤: 8.如何阅读降水量柱状图6.互动交流: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分析归纳: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 7.读一读,画一画: 8.读图分析: (1)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年降水量大约多少毫米? (4)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3章第3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含答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降水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这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课后 反思 课堂小练 1.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低不同 B.地形类型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海陆位置不同 2.在下列现象的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 ) A.多云转睛 B.四季如春 C.暴风骤雨 D.风和日丽 3.下列形容天气的语句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4.下列关于世界各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B.非洲的降水地区分布均衡,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D.拉丁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的地区 5.下图是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图中四地的气候特征与下面“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A.①—a B.②—b C.③—c D.④—d (2)①③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6.下图表示的降水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7.下图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2)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回归线附近 D.极地附近 8.读等降水量线图,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 ) A.甲>400mm,乙>100mm B.甲<400mm,乙>100mm C.甲>400mm,乙<100mm D.甲<400mm,乙<100mm 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在A地测得气温为1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 A.4℃ B.2℃ C.0℃ D.-2℃

初中地理_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单位:东营市 一、教学总体设计主题: 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展示 学法指导:通过读图、观看动画提取信息、合作讨论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学情分析 三、说学情与学法 1、说学情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地处农村,基本为农民子女,家庭经济较一般,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校的图书室藏书量有限,所在地没有图书馆。 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7年级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过程,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说学法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

七年级地理上册3_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新人教版

1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 知识网络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句不是描述降水的句子( ) A .阴雨连绵一个月 B .10月份北京下了大雪 C .8月漳州有降冰雹 D .伦敦城市上空雾多 2.漳州属于( ) A .全年多雨区 B .全年少雨区 C. 夏季多雨区 D .冬季多雨区 3. 降水量的单位一般是( ) A .毫升 B .毫米 C .m D .cm 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读图1,完成 5~6题。 5.图中表示的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是迎风坡,降水多 B.乙处是迎风坡,降水少 C.甲处是背风坡,降水少 D.乙处是背风坡,降水多 7.各纬度带中,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 ) A .赤道附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 C .南、北极圈附近 D .极地附近 8.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差别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 年变化的描述方法 降水的分布规律 及影响因素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近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因素)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表示方法:降水柱状图 降水的测量 降水 的分布 表示方法:等降水量线 降水的测定(雨量器) 表示方式(单位:毫米) 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多雨(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湿润(月降水量50-100毫米) 少雨(月降水量小于50毫米) 图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 计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 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道常见的降水形式、降水的不同等级。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学生学习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知道了什么是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等知识及学法对这节课的学习有所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降水量的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难点:绘图和读图【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从什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气温这一节课的内容。那么我们以类似的思路来学习“降水变化与分布”这一节的内容。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前热身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图片引导出学生对于“降水是什么?”的认识。(直观展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1、阅读教材58页1-2段课文回答课件展示的问题。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注意区分:露、霜、雾与降水的不同。 归纳: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那么我们如何来衡量降水的多少呢?阅读P58阅读材料,自我总结。汇报自学体会。(通过自学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自学能力) 降雨的大小怎样表示?课件展示 分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等不同等级。课件展示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课件展示降水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 三、合作探究降水的时间变化 课件展示北京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数据表认识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 互动一: 分组讨论:分析a,b地区的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b地区哪几个月降水最多? 2、b地区那几个月降水最少? 3、b地区降水的特征?a地区的降水特征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最新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 布》教案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课标要求】 1.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会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 3.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绘图;分析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水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富贵的自然资源。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水始终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自然界中的水体都要通过降水的形式完成水循环。降水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降水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世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二、新课学习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定义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拓展延伸:观看视频-----降雨的形成 2.降水的影响 降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影响:一、降水可以调节气候,二、可以灌溉农作物,三、可以促进海陆间大循环等。不利影响:

泥石流,暴雨导致山洪、洪水等自然灾害。 3.降雨的等级 读表格,了解降雨的等级 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 雨大暴雨特大 暴雨 24小时降水量(mm)<10. 10.0 ~ 24.9 25.0 ~ 49.9 50 ~ 99. 9 100.0 ~ 249.9 >250. 回顾旧知识:降雨的天气符号 4.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仪器:雨量器和量杯 人工测量: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这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天的日降水量。 单位:毫米(mm) 5.降水的季节变化 (1)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一个地区,一年内不同月份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 降水的年际变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特点,归纳某地的降水季节变化规律。 3.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理解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特点,归纳某地的降水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迷语导入:同学们喜爱猜迷吗?我们来猜个迷语吧: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

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现象) 雨和雪都是降水的形式,本节课我们就探究降水。 讲授新课 一、降水的形式和影响 (一)降水的形式 1.联系生活思索 想一想,除了这两种外,你还知道哪些降水的形式?(让学生依据生活阅历说一说) 2.课件展现,熟悉形式 雨雪冰雹 除此之外,露和霜也被认为是降水。 (二)降水的影响 1.联系生活,分析影响 今年夏天,栖霞曾经连续二十多天下雨,而秋季时,又曾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下雨,想一想,这两种状况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2.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各抒己见。 3.课件展现:旱灾和涝灾 降水过少──旱灾短时间降水过多──涝灾 (承转)既然降水如此重要,我们就有必要测量一下降水毕竟有多少。 二、降水的测量和级别

(一)降水的测量 1.自学材料,降水测量 读一下阅读材料,了解降水的测量、降水的单位。 2.想一想,用简洁的材料,你能设计出简易雨量计吗? 沟通一下你的想法,如用一个废饮瓶,剪开后,倒插在另一截上,就制成一个简易雨量计了。 3.比一比,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气温的单位用什么表示? (二)降水的级别 想一想,城市天气预报符号中,有哪些涉及降水? 课件展现城市天气预报符号中涉及降水的。 三、降水变化的表示与判读 (一)降水变化的表示 我们已经知道,栖霞一年中各月降水差异很大,那么,其他地区的降水差异也大吗? 试比拟一下以下两地的降水: 甲地各月降水量 时间/月份 虽然可以知道两地各月降水量是不同的,但需要认真分析,比拟麻烦,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呢? 在小学数学里,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各月

初中地理教案《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课标要求】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学目标】 1. 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举例说明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 读图,归纳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学会分析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是真是假?雪都没过膝盖了,可电视里面说降水量只有7毫米,不会是报错了吧? 怎样测量降雪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 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58页。 提问:1.降水有哪些形式? 降水: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学生发散回答,教师简单解释: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但是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在中国,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发生降水不一定有降水量,只有有效降水才有降水量。 降雨分哪些级别? 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最常用降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 (展示各种大小雨的符号) 我们如何判断降水的强度呢? 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承接)这些雨的大小是怎么知道的呢? 阅读材料P58“降水的测量”进行思考回答。

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一、展标导入 【活动一】播放钢琴曲《雨的印记》视频,学生欣赏视频 【师生活动】:通过今天天气预报符号读出今天的天气预报,(生读),我们迎来了2011年的第一场雪。教师提问,在我们生活中天气我们最关注的除了气温之外,还有降水,引入降水的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前感受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 【活动二】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清下面内容: 【师生活动】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清下面内容: 降水主要形式: 学生答后,教师紧接着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其它的降水形式? 学生说出来的就对应点击出图片(将雾、霜、露的图片设置成热键形式,以便学生提到哪一个就能够对应出现哪一张的图片) 补充后教师:以上这些是自然降水,在实际生活中根据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人工降水,这张图片就是人工降水的现场图片。 展示各种大小雨的符号 (承接)这些雨的大小是怎么知道的呢? 3、展示雨量器,(实物展示) 大、中、小雨的标准界定 利用现有仪器,装有不同量的雨请学生来读。 拓展:降水量的测量,老师还想强调一点就是:通常气象部门在每天的8时和20时各测一次降水里,把两次测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这一天的降水量,那么请问:我想计算一个月的降水量该怎么做? (承接)通过测量我们能得到一年内的降水资料。 展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的降水资料。回答问题 该地最大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最小月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该地哪个季节降水较多? 4、哪个季节降水较少? (承接)同学想象有没有更形象的资料来展示一地年降水的变化情况呢? 降水量柱状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免一言堂,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自学教材,练习自主学习的技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及教学反思 1. 知识背景与分析 1.1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变化和分布。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分布差异,以及降水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降水的概念及其分类 •降水量的多年变化趋势 •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差异及其原因 •降水量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降水的分类与概念 •降水量的分布差异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世界各地降水分布的原因及其影响

2. 教学步骤 2.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在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后,可以通过一些导入新知识的 方式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视窗,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导入新知识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图表呈现、影像展示等。 此次,为了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及其分类,教师可以通 过运用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入讲解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了解什么是降水(先让学生找证据,再由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自然降水和人工降水的区别(以雪花、雨滴为例),让学生对降水的概念产生浓厚的兴趣。 2.2 教学实践 在导入新知识后,教师需要在讲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 践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分布差异和变化趋势。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世界气象组织温度和降水数据,图表、气象数据来让学生自行画出中国年平均降水分布示意图、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中国降水的年轮分布等。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某地区的降水量变化,通 过年均降水量和气温的关系来进行研究,让学生从中了解降水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3 教学总结 本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应该总结本次课学习的 重点知识点,以及对学生今后学习的指导方向。教师总结课堂内容需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降水的分类和概念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认识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2.认识降水量的空间变化。 【教学重难点】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变化。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情景导入: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认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自主探究】认识降水的变化 1.学生读课本P58页内容。 思考:(1)什么是降水?(2)“降雨”就是“降水”的说法对不对? 学生归纳: ①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②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学生完成P59页活动,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掌握判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技巧。 教师点拨:判读降水柱状图时,要注意获取以下信息: (1)判读降水量最多的月份,降水量最少的月份;(2)估算年降水总量;(3)归纳降水与季节变化的关系;(4)结合气温曲线图,衡量水热配置状况。 3.教师小结:依据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可将降水的变化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合作探究】 1.学生结合等高线、等温线特征,讨论等降水量线的特征。 教师点拨:由于都属于等值线,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学生分组合作,解读课本P60页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读图要求了解以下信息: (1)从图中表示降水量多少的颜色渐变规律看,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怎样? (2)从降水的海陆分布看,降水分布有什么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课本第54页。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初中地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 2、运用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资料、分析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对降水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上看,部分学生知道降水的基本知识,而对于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就比较生疏;从心里特征看,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活泼好动,乐于展示自己;从思维能力看,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读图获取直接信息,有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分析各信息之间联系的综合思维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的规律 教学难点:根据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 课前准备:提前预习降水的基本知识,降水量柱状图绘图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本课直接导入,开门见山 第一环节擂台比赛 教师:今天我带来一个小猴子,他要考考同学们关于降水的知识。

男女同学比赛,考察降水的基本知识,答对的同学可以点另外一组的同学回答下一个问题。 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 教师:降水对我们人类有没有影响呢?请大家来谈谈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降水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知道降水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会不会影响降水,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第二环节:小试牛刀,成果展示 教师:我们这里的降水有什么特点,季节分配如何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由此可见降水在一年内是存在季节变化的, 我们用一种图来表示降水的这种变化,让 我们来看看他的庐山真面目。 多媒体展示降水量柱状图 1、教师让学生观察降水量柱状图,让同学们说出他的主要构成 2 、对比之前学过的气温曲线图找两者的不同之处,温故知新,并加深降水柱状图的理解。 3、教师让学生阅读绘制方法,并在黑板上演示绘制过程 4、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并展示成果,说出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其 他同学可以点评。 第三环节:活动探究----降水的时间变化 教师:我们会画图了还要会读图 1、阅读学生自己绘制的图表,小组讨论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2000 125150175气温曲线图 降水量柱状图 ℃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_学案2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学习重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学习过程】 一、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 1.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 2.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等不同等级。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4.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可分为全年多雨区、、、、。 二、降水的分布 1.世界各地降水的多少差别很大,如被称为世界雨极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达10818毫米,而阿塔卡玛沙漠曾经400年没有下过一滴雨,但降水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1)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 (2)中纬地区:沿海地区一般降水内陆地区一般降水

(3)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 2.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和的影响,还受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山地的降水多,降水少。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B.两极地区降水少 C.沿海地区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地区降水多 2.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A.赤道附近的地区B.南北回归线附近C.两极地区D.温带大陆东岸 3.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4.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A.1000毫米左右B.2000毫米左右C.500毫米左在D.3000毫米左右 5.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6.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以下属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202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2021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们的地球地理与经济概况复杂,奥妙无穷。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202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教师提出:“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一分为二,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知道: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板书:降水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和感受。然后教师进行描述,让学生判

断。 雨滴下落时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很少。(小雨)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的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大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地面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暴雨) 3.让学生阅读课本P54活动1,以第一项给出的影响案例做参照,讨论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教师把学生分成3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在各组讨论形成共同意见后,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评价点拨后承转: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受降水的影响。那么,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 板书:降水量的测量 5.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雨量器画面1依次展示储水筒、储水瓶、漏斗、盛水器,并组装成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及量杯,说明雨量器的构成和测量单位(毫米)。 画面2用降水动画,并配以降水声,雨水通过漏斗进入储水瓶,再倒入雨量杯,从而测出降水量。并依次显示某天上午8时的降水量知晚上20时的降水量,指导学生会测、会记录、会计算日降水量。继而引导学生思考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6.在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 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