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讲义-群体行为基础

群体行为的基础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导致执行官执行生涯中断1的四种绊脚石:

(1)人际关系问题

(2)未能达到企业目标

(3)未能建立和领导一个团队

(4)在转型期,没有能力改变或适应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三种职业绊脚石都涉及社会技能,即与他人和谐相处并有效工作的能力。专家认为,管理者需要凭借四种关键社会技能建立社会资本:社会知觉、印象管理、说服力及社会影响力、社会适应性。

管理者建立社会资本的关键技能

社会技能描述相关主题

社会知觉

准确感知他人情感、特

质、动机、意图的能力

个体差异、情绪智力、社

会知觉、员工激励

印象管理

通过策略使他人对自己

产生有利的第一印象

印象管理

说服力及社会影响力

将别人的态度和行为向

所希望的方向转变的能力

影响策略和社会能力、领

导力

社会适应性

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或对

这些环境感到轻松的能力

情绪智力、管理变革第一节群体与社会交换

一、群体的定义

群体(group):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群体成员拥有共同的规范、目标和身份特征。

群体规模受相互作用和彼此意识可能性的限制。仅仅是人的聚集不足以满足这一定义,因为他们并不相互作用,也没有意识到他们是一个群体。即使他们意识到别人的存在,比如聚在街头观看突发事件的人群就不是我们所说的群体。一个完整的部门、单位或整个组织中的人尽管会自称“我们”,但他们可能仍然不是一个群体,因为一般来说,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互作用,也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彼此的存在。不过,工作团队、委员会、部门分部、小集团以及其他各种非正式社团都符合群体的这一定义。——Edgar Schein

1被中断职业生涯的执行官是指那些达到了总经理级别,却因为个人技能与职位要求不匹配,而没有机会得到进一步晋升的人。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formal group):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群体;比如团队、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任务小组等。而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成员聚在一起是因为友谊或共同爱好。

非正式群体通过满足其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些管理者坚信个人友谊会促进高效的团队工作;而另一些管理者则认为工作场所中的“自由交谈”(bull sessions['seʃәn])会严重影响效率。现实中这两种情况都很普遍,因此,对管理者来说,需要根据成员的成熟度和目标进行平衡。

三、正式群体的功能

Auburn大学的工作场所社会交换网络模型(workplace social exchange network,WSEN):描述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社会交换,以及影响这些交换的变量所组成的复杂网络。

1.在工作中,人们远不止是关于时间、劳动和金钱的交换;个人、团队和组织有许多可给予或保留的“货币”

2.从个人角度看,各层次交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可能激励员工,也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这取决于交换中可感知的公平性。

3.WSEN模型的下方中间是个人知觉过滤器:特定的社会交换是否显著相关?如果以影响行为为目的,那么员工与组织、领导或团队的交换应该是显著的。

第二节群体发展过程

一、Bruce W. Tuckman的群体发展五阶段论

阶段形成震荡规范执行解体

个人问题

我如何

融入?

我的角

色是什么?

其他人

期望我做什

么?

我如何

最佳地扮演

我的角色?

下一步

是什么?

群体问我们为我们要我们能我们能我们能

题何在这里?以谁为领导、

为何要以某

人为领导、谁

做什么?否认同各自

的角色并作

为一个团队

工作?

否或怎样顺

利地完成任

务?

否帮助自己

的成员顺利

过渡

1.Tuckman的五阶段模型反映了当个人加入并参与一个群体后是如何放弃对他们独立性的评估的。要注意的是各个阶段没必要有同样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比如震荡阶段在现实中可能不存在,或令人痛苦而漫长,这取决于群体对目标的明确程度以及成员的承诺和熟练程度。

2.在相互熟悉阶段(形成和震荡阶段),群体成员往往为了一些诸如自身角色、领导人、群体目标之类的事举棋不定、焦虑不安。相互信任度低,在确定谁来领导、怎样领导的问题上会有许多障碍。如果正式任命的领导没有树立他(她)的权威,最终自然形成的领导会出现。亚群体也可能出现,拖沓等微妙的反抗肯那个发生。如果最终权力政治引发公开对抗,群体可能在震荡阶段中止。

3.当群体通过理性、事实求是的讨论解决威权问题,其正在经历规范阶段。成员开始感受到团队精神,相信自己找到了合适的角色。群体凝聚力2(group cohesiveness [kәu'hi:sivnis])作为规范阶段的重要副产品出现。

4.作为解决任务的执行阶段最为关键。一个成熟的群体成员能在不干扰别人的前提下完成自己的工作。良好的群体氛围包括:

(1)充分交流、有力合作和相互帮助,群体结构富有弹性;

(2)冲突和工作职责冲突得到有效解决;

(3)凝聚力、组织承诺和更大的整体绩效;

(4)影响力可以根据谁拥有群体任务所要求的特定专长或技能而转移;

(5)亚群体可以处理特殊或细节问题,而不对其他成员的权威和凝聚力产生威胁。

5.高绩效群体的解体会使很多成员产生明显的失落感。可以考虑通过晚会、颁奖典礼、告别仪式等为重大群体项目的结束提供情绪缓冲。领导者应重视对群体动力中有用经验的总结,为之后团队工作提供参考。

二、群体发展:研究与实践

1.群体衰退

研究发现,长期项目工作团队在达到Tuckman模型的执行阶段后,会经历一个相反的转变过程:

(1)规范消退。随着项目进展,工作标准自然放松,成员兴趣和期望出项不同倾向。

(2)震荡消退。在震荡阶段,不满情绪和冲突会突然出现,而在震荡消退阶段,不满的暗流是慢慢浮现的,成员抵触情绪上升,凝聚力下降。

(3)形成消退。亚群体争夺控制权,未被个人或亚群体关注的部分项目被放弃,团队趋于解体。成员相互孤立,同时孤立领导,不在完成整体性的工作,也几乎不关心自己控制范围之外所发生的事情,群体绩效急剧下滑。

管理启示:领导在群体达到执行阶段后不可掉以轻心。执行阶段是刀锋或鞍点,而非静态的均衡点,团队还应该采取建设性措施来强化规范、明确目标,以及提升凝聚力。

2.反馈

两位荷兰的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随着群体发展,人际反馈量更多、更具体,积极反馈增加、更可靠。

管理启示:反馈的内容和传递质量是衡量一个群体发展是否合理的尺度。比如,消极反馈的显著增加意味着震荡阶段的开始;管理者应着力于成员间具体、积极的反馈,以避免群

2被定义为一种“我们的”感觉,这种感觉使群体成员聚合在一起。

体发展停滞不前(参考激励理论)。

3.截止时间

不确定或变化的截止时间(比如突然将项目截止时间前移或推后)将给群体成员带来压力,导致时间浪费或冲突增加。因为对于一个群体的顺利过渡来说,成员关于截止时间期望的同步性至光重要。

管理启示:有效群体管理明确的不仅仅是任务和目标,还应包括截止时间,以确保成员工作步调的一致。

4.领导风格

研究发现,在群体发展早期,积极的、激进的、指示性的、结构化的以及任务导向的领导行为可以产生有利的结果;然而随着这些行为在群体生命周期中的延续,它们会对凝聚力以及工作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反之,支持性的、民主的、分权的以及参与性的领导行为在群体发展的早期阶段收效甚微,但如果这些行为在群体生命周期中得以维持,将会产生更高的生产率、满意度,以及更强的创造力。

管理启示:随着群体的发展,管理者应将最初指示性、结构化的领导风格逐渐转变为参与性、支持性的领导风格。

第三节角色与规范:群体与组织行为的社会建设模块

通过交流和沟通,以及加强角色预期与规范,群体影响力可以将个人“编织”成一个组织的“社会织物”。

一、角色互动

世界是一个舞台,男男女女都只不过是一名演员;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人啊,一生中扮演者诸多角色。——William Shakespeare , “As You Like it”

角色:人们对特定职位所有者期望的一系列行为。

Westinghouse的“胡萝卜+大棒”

胡萝卜:给予134名管理者可购买764000股股票期权的奖励

大棒:每季度召开会议,将管理者对每股收益的贡献排序,达标者表成绿色,落后者标成红色……羞愧是一种有力的工具。

1.角色超载

根据Edgar Schein的理论,当角色传达者对焦点人物的期望总和远远超出他/她的能力范围时,就会出现角色超载(role overload)。

学生社交、兼职和学习三不误的信念与角色超载

2.角色冲突

当角色系列中不同成员对焦点人物期望不同的时,人们便会经历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此外,当内在价值观、道德观或个人原则与他人期望抵触时,也会出现角色冲突。

金庸著《天龙八部》中乔峰“忠孝难以两全”的角色冲突

工作中的伦理困境

3.角色模糊

群体成员因缺乏信息或故意保留信息而未能向焦点传达他们的期望或如何履行角色时,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 [,æmbi'gju:iti])。研究发现,相比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度,崇尚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角色模糊问题更严重。

办公室政治

二、规范

规范(norm)为多人所共享,用于指导人们的态度、意见、感受或行动等。虽然规范通常不成文或很少被公开讨论,但对群体和组织行为有很强的影响

被孤立的感觉很可怕

1.规范的形成

(1)上级或同事明确陈述

(2)过去发生的重大事件

(3)首因效应:第一次出现的行为范式常常会成为群体期望。

(4)过去情境中的保留行为

2.规范的强化

(1)有助于群体或组织生存

在事业部会议上,招聘专员积极捍卫人力资源部的重要性

(2)有助于明确行为预期

(3)有助于个人避免窘境

敏于行而慎于言

(4)阐明核心价值观或独特性

顾客至上

三、管理实践意义

虽然用于评估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的工具有效性还有待商榷,但研究发现二者对员工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与员工的不满意、紧张、焦虑、忠诚度缺乏、离职倾向显著相关,与工作绩效差较低程度相关。管理者应该努力减少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包括:反馈、正式的规则或程序、指导、设置明确的目标、参与以及导师制等。

关于规范,最近一项以1504名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当群体规范是容忍偏见和歧视,以及好开敌意性玩笑时,学生往往会实施这些行为;反之,学生倾向于反对偏见和歧视。因此管理者在建设多元化团队时,应引导确立有利的角色模式和群体规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三节群体结构和组成

对群体结构和组成的三个重要维度——群体成员的职能角色、群体规模和群体性别组成——的不同管理可能提高或降低群体的有效性。

一、群体成员履行的职能角色

任务角色(task role)能使群体界定、明确和追求一个共同目标。

传授者、信息探寻或给予者、意见探寻或给予者、解说者、协调者、导向者、评价者、鞭策者、程序技术员、记录员

维护角色(maintenance ['meintinәns] role)能推进支持性和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鼓励者、调解者、妥协者、护卫者、标准建立者、评论者、追随者

在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的相对重要性方面,国际管理者需要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比如,日本,文化传统要求更强调维护角色,特别是调解者和妥协者的角色。

二、群体规模

群体成员多少算是好呢?

1.数学建模

3-13人

2.实验模拟

Philip Yetton & Preston Bottger组织的NASA月球生存训练:如果选择高质量决策作为群体目标,3-5名群体成员是合适的;但如果为了满足其他需求,而非高质量决策需要,组织可以使用4名或5名以上的成员。

在面对面的头脑风暴会议上,想法的生产率并不随群体规模增大而提高;但如果借助因特网,其生产率却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提高的。

3.管理实践意义

在权变管理框架下,对群体规模没有任何硬性的规定,取决于管理者对群体的目标。虽然高质量决策应选择3-5名成员,但如果群体目标是产生创造性想法、鼓励参与、让新成员社会化、参加培训或传达政策,群体成员大于5人是合适的。

其他研究表明,团队建设的积极影响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少;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领导者更倾向于指挥,成员满意度往往会发生轻微下降。

如果有问题需要投票解决,建议采用成员数为奇数的群体。

三、群体中男女成员一起工作的效应

1.在男女混合的任务群体中,女性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

一项实验研究表明,男性干扰女性明显地要比他们干扰男性更频繁;获得成功比男性少的女性,对男性和女性的干扰是相同的。

对新西兰警察和护士群体的现场研究表明,当工作群体中少数性别(女性警察或男性护士)人数增加时,绝大多数男性的态度由中性转为抗拒,而绝大多数女性的态度由喜爱转变为中性。或说男性倾向于保持自己的控制领域,而女性愿意将自己的控制领域与男性分享。

2.性骚扰

在对洛杉矶地区1232名工作人员所作的一项随机调查中,1/3女职员和1/4的男职员报告他们在最近的工作中受到性骚扰,而80%的人经历过非性骚扰。研究者认为组织中男女间社会接触的增多导致了工作环境中不断增多的此类问题。

对62项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女性将更广范围内的行为感知为性骚扰;这与男性的感知正好相反。

性骚扰的行为类别

类别描述行为例子

贬抑态度(非个人)对男性或女性普遍贬抑的行为不针对目标的下流手势、色情笑话贬抑态度(非个人)针对特定目标的贬抑行为打骚扰电话,蔑视目标能力

非自愿约会压力在被拒绝后仍然不断要求约会下班后,一再要求出去约会

性要求直接要求性行为要求一夜情

身体上的性接触针对目标身体的性接触行为拥抱、亲吻目标

身体上的非性接触针对目标身体的飞鸟性接触行

祝贺式拥抱

性威胁以雇用和升职条件要求性行为威胁性惩罚或性贿赂

3.管理实践意义

在许多情形下,包括工作群体中不同性别之间的相互影响、频繁接触都会产生合作性和支持性的社会关系。但雇主仍需采取补偿性措施来防止工作环境中的性骚扰,比如防止性骚扰培训、性别讨论会等。研究表明:群体有效性与价值观多元化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第四节威胁群体有效性的问题

对群体有效性的三个主要威胁是:阿希效应、群体思维和社会懈怠。前两个问题都和盲目从众有关。如果没有对规范、角色期望、规章制度的服从,很难相像任务群体和组织会有所作为。但过度或盲目的服从会压制批判性思维,而这是抵制不合伦理行为的最后防线。如今司空见惯的高官犯罪、内部交易丑闻、非法倾倒危险废弃物等等报道让未来管理者理解了避免盲目从众的必要性。

一、阿希效应

50年前,Solomon Asch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发现了群体动力的消极一面。用“知觉试验”做伪装,阿希让一些7-9名志愿大学生组成的群体观看12组类似于图中的卡片,目标时确定与标准线相同长度的那条线。每个人都被要求向群体宣布自己的选择。试验的原假设是既然线条间有明显不同,那么12轮测试(7轮为试验组,5轮为控制组)中每一轮都应该是意见一致。然而,结果并非如此。

在7轮试验中,阿希的同盟者都统一选择错误的线条,只有一个“无知”个体被欺骗,且他被要求最后一个宣布他的选择。阿希要研究的问题是:“无知”个体顺从大多数认可的明显错误答案的频率是多少?最终研究表明,只有20%的个体保持了完全的独立性,80%的人屈服于群体压力至少一次,58%的人屈服于这种“不道德多数”至少两次。因此,阿希效应——无异议但错误的群体意见使个体判断扭曲——得到了论证。

问题:你是否经常屈服于群体压力而改变你最好的判断呢?

对17个国家133次试验表明阿希效应并非某个国家特有的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研究对象的从众行为呈下降趋势。而集体主义文化出现从众行为多于个人主义国家。

安然公司前总裁斯基林热衷于向新员工谈论所谓“安然化”的社会化过程,任何不认同这种文化的人都被认为是不达标,很可能被上司在末位淘汰制中解聘。最终这个文化变得极其偏执,CIA和FBI的前探员都被雇来保障安全。

即使是孤立的盲从行为也会严重威胁工作群体和组织的有效性。功能冲突和自信,以及具体伦理规章的支持和指导能帮助员工在面对不道德大多数人时做出合适反应。

二、群体思维

为什么约翰逊总统和他的白宫顾问无视一些明显的预警信号——包括比预期更强的北越人民的反抗、国内外支持的缺乏——而极不明智地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耶鲁大学的Irving Janis得出了群体思维这个概念。如果现代管理人员消极忽视这一危险,他们很容易成为其牺牲品。

群体思维(group think)是当人们处于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群体中时,为达成一致而使其动机凌驾于基于现实评估的备选方案之上的一种思维模式。群体思维是因为群体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心智效率、现实检验能力和道德判断力的退化。与阿希效应对象不同,为群体思维所主宰的成员是友好、紧密联系的。

没有人喜欢做公众讨厌的人……在会议上或其他任何地方,那些提出困难问题而产生管理麻烦和障碍的人在董事会或其他地方都是交不到朋友的,也无法影响人们。

简言之,制定政策和决策的群体凝聚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意志坚定的高层管理者能使糟糕的决策得到一致的支持。

以大学生作为对象的研究发现:(1)具有中等凝聚力的群体比低凝聚力和高凝聚力的群体产生更好的决策;(2)受群体思维主宰的高凝聚力群体作出最差的决策,尽管他们对这些决策充满信心。

在预防群体思维上,研究者建议:

(1)群体每个成员都应该被要求承担批判性评价者的角色;

(2)高层管理者不应该将政策委员会作为附和一定决策的“橡皮图章”;

(3)不同领导者领导的不同群体应该讨论同样的政策问题;

(4)子群体的讨论和外部专家的意见应该被当做新的观点;

(5)当讨论主要的选择方案时,需要有人承担“魔鬼代言人”的角色(这个人尽可能揭示每一个可能负面的因素);

(6)达成统一意见后,仍应该鼓励每个人重新思考他们的观点来检查方案缺陷。

防止跨越伦理界限的而最好措施是有大批的怀疑论者。CEO必须通过建立决策程序、报告关系及鼓励反对观点的激励机制,以此积极提倡不同意见……《商业周刊》

三、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个体效能随着群体规模增大而减少的倾向。对社会懈怠的理论解释包括:

(1)只付出一样的努力

大伙都在玩儿,我为什么拼命干?

(2)个人责任缺失

就我一个人偷点懒,谁在乎呢?

(3)奖励分享导致激励缺失

干多干少一个样,我才懒得多干?

(4)协调缺失

某某某太难共事了,总托我后腿

实验研究证实,社会懈怠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形中:

(1)工作被认为不重要、简单或不感兴趣;

(2)群体成员认为他的个体输出无法被识别;

(3)群体成员预期他的同事有懈怠倾向。

然而实验中,如果群体成员预期得到评估,就不会发生社会懈怠。研究同时显示:个人主义者比集体主义者更倾向于社会懈怠;但如果保持群体规模较小,并让每个成员都对结果负责,个人主义者的行为则更具合作性。

研究表明社会懈怠不是群体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管理者可以:

(1)确保任务富有挑战性、使群体成员感受任务的重要性;

(2)让群体成员自己对群体任务可识别部分负责;

(3)采用阶梯技术(stepladder technique)

阶梯技术

阶梯技术通过建构群体成员进入核心群体的途径,以此来提高群体决策质量。比如,在四人群体中,阶梯技术有三步:

(1)两个群体成员(最初的核心群体)一起解决现有的问题;

(2)第三个成员加入到核心群体中,并表达他或她对同一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

(3)第四个成员加入到核心群体中,并表达他或她对同一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然后四人一起讨论,得出一个最终的群体决策。

阶梯技术的要求包括:

(1)群体成员进入核心群体前,必须了解群体任务并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

(2)进入成员在听取核心成员的主要解决方案前,必须表达自己的主要解决方案;

(3)随着新增成员加入核心群体,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讨论问题;

(4)最终决策必须刻意延迟,直到这个群体全部形成。

思考题

1.讨论群体思维在中国文化中存在的表现形式,给予解释,并分析其深层次原因。

组织行为学讲义-群体行为基础

群体行为的基础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导致执行官执行生涯中断1的四种绊脚石: (1)人际关系问题 (2)未能达到企业目标 (3)未能建立和领导一个团队 (4)在转型期,没有能力改变或适应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三种职业绊脚石都涉及社会技能,即与他人和谐相处并有效工作的能力。专家认为,管理者需要凭借四种关键社会技能建立社会资本:社会知觉、印象管理、说服力及社会影响力、社会适应性。 管理者建立社会资本的关键技能 社会技能描述相关主题 社会知觉 准确感知他人情感、特 质、动机、意图的能力 个体差异、情绪智力、社 会知觉、员工激励 印象管理 通过策略使他人对自己 产生有利的第一印象 印象管理 说服力及社会影响力 将别人的态度和行为向 所希望的方向转变的能力 影响策略和社会能力、领 导力 社会适应性 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或对 这些环境感到轻松的能力 情绪智力、管理变革第一节群体与社会交换 一、群体的定义 群体(group):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群体成员拥有共同的规范、目标和身份特征。 群体规模受相互作用和彼此意识可能性的限制。仅仅是人的聚集不足以满足这一定义,因为他们并不相互作用,也没有意识到他们是一个群体。即使他们意识到别人的存在,比如聚在街头观看突发事件的人群就不是我们所说的群体。一个完整的部门、单位或整个组织中的人尽管会自称“我们”,但他们可能仍然不是一个群体,因为一般来说,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互作用,也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彼此的存在。不过,工作团队、委员会、部门分部、小集团以及其他各种非正式社团都符合群体的这一定义。——Edgar Schein 1被中断职业生涯的执行官是指那些达到了总经理级别,却因为个人技能与职位要求不匹配,而没有机会得到进一步晋升的人。

组织行为学纲要_第六章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

本章主要介绍群体的涵义、特征、功能、类型、历史、互动、理论,以及决定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制约群体行为的外部因素、群体工作设计等内容。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涵义 群体是指组织中由一定数量的成员根据组织设计的要求和组织体制的规定,按照组织运行程序和分工协作关系的需要,组合而成的分层次、分职能的人群集合体,它是组织运行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组织与个体之间保持正常关系必要的中介体系,具有群体共同的职能目标、行为规范、隶属关系等。 1.群体的属性 1)基本属性:组织内部的人群集合体。 2)功能属性:组织运行的基本表现形式,组织与个体之间必要的中介体系。 2.群体的形成 1)形成的原因:组织运行程序和分工协作关系的需要。 2)形成的方式:组织设计的要求和组织体制的规定。 二、群体的特征 (一)合成性 ——群体总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组合而成的,没有成员的组合也就没有群体的存在,所以人群合成的客观事实就成为群体存在的基本特征。 (二)职能性 ——价值特征群体是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根据组织运行的程序和专业分工的要求所设置的具体职能单位,每一个职能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职能目标和职责功能,失去了职能目标和职责功能的群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价值,所以实现职能目标、发挥职责功能就成为群体形成和发展的价值体现,而每一个群体的职能目标的轻重、履行职责的绩效也就成为衡量各群体价值高低的客观标准。 (三)多维性 ——由组织的构成要素和运行程序形成的纵横交织的结构关系,使组织中的群体形成了多维性的表现特征,群体既有纵向的层次区分,也有横向的部门划分,而每一个群体又都处在纵横交织的结构关系的特定结合点位上,由此就形成了群体在组织立体式结构中纵向的一维性、横向的二维性、交叉的三维性等多维性的表现特征。 (四)隶属性

组织行为学讲义

组织行为学讲义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 :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对组织内行为的影响,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来提高组织的效能。 二、组织行为学对组织中出现的行为进行:预测解释控制引导 三、系统性研究:是通过观察人们之间的关系、试图定位因果何在并根据科学证据作出结论。 四、对组织行为学相关有贡献的学科: (1)心理学 Psychology 是一门对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进行测量和解释,有时还包括对行为进行改变的科学,它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2)社会学 Sociology 研究的是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人。 (3)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4)人类学 Anthropology 研究社会以认识人类及其活动。 五、劳动力多元化: 组织正转化成包括不同性别、年龄、种族、民族以及不同性取向的更多元化的混合体。 分类有(性别人种国籍年龄残疾家庭成员宗教信仰) 六、权变变量Contingency variables: “It Depends" 环境因素使两变量间的主要关系发生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下未必成立。 七、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现场调查法现场观察法案例研究法。 八、表层多元化——年龄、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深层多元化——人格和价值观方面的不同 九、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工作绩效可能会下降

劳动力整体呈现老龄化 强制退休年龄将不受法律保护 年龄越大,离职的可能性就越小。 总的来说,年长的员工比年轻的员工在可避免的缺勤上比率更低,在不可避免的缺勤上,两者比率是一样的。 年龄与工作绩效没什么关系。年长的员工对工作满意度更高对雇主承诺更高,呈U型关系。 十、性别Gender :在传统男性领域中成功的女性不受人喜欢、具有敌意,作为主管不被欢迎;全职妈妈更喜欢兼职工作、灵活的工作时间、远程办公;女性的缺勤率和离职率更高。 十一、人种与民族:个体略微倾向于在绩效评估、晋升决策、加薪方面偏袒与自己相同人种的人;在采取积极行动方面,不同人种态度存在巨大差异;非裔黑人在雇佣/晋升决策方面更难得到公正对待。 十二、心智能力(智力): 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所需要的能力,如思考、推理、解决问题等。 七维度包括(数字能力、语言理解、感知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透视与记忆力。) 身体能力:爆发力、有韧性。 十三、态度(Attitudes)是个体对某一具体对象相 对持久的情感,是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评价和反应倾向/行为倾向。(是对物体、人或事件的有利或不利的评价,态度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感觉) 十四、态度的三个要素: 1、认知–意见或信念eg:“我刚发现我比同事的薪水少了20%。” 2、情感–与认知有关的情绪或感觉部分eg:“我对于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感到气愤。” 3、行为–以一种特定方式针对某人或某事做出某种行为eg:“我要尽快辞职,并告诉大家这家公司有多糟糕。” (1)态度形成的过程 ①服从:也叫顺从/依从,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愿望或避免

组织行为学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大纲

第二篇群体行为及其管理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是指两个以上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达到特别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即由若干个体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和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以一定的行为规范约束其成员的人群结合体。 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能更全面把握群体的含义: (1)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群体成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具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 (2)群体具有稳定的结构。群体拥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群体成员要遵守这些行为规范,他们在行为上相互制约。 (3)群体成员有着相同的目标。这个目标为全体成员所接受,只有靠群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4)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个体利益存在于群体之中,没有群体利益,个体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群体成员间有共同的利益,或是为了共同的爱好,或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或是为了共同的情感等而聚集在一起,互相分享信息、建立友谊、取长补短。群体的这一特性,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基本条件。 二、群体的类型 群体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群体做出不同的分类。 1.按照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是指有明文规定的、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有明确的组织结构、职务分配清晰的群体。正式群体还可以细分为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 ①命令型群体是指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同其主管之间构成的群体。 ②任务型群体是指为完成某项指定任务或项目而在一起工作的群体。 (2)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明文规定,没有正式结构,不是由组织确定,而是在成员某种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群体。 从个性需求方面来看,非正式群体有如下特征:有达到—致认同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获得满足,而且在群体行为关系中相对较少的约束和指令使得成员更能按个体的个性特征自由发挥;成员间多以自愿交往而非强制性交往的方式,形成较小心理压力的沟通关系;群体中因淡化等级差别及制度化的行为模式而形成更多默认的、相对于正式群体更灵活的关系结构和群体规范。 非正式群体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 ①利益型群体是指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人。 ②友谊型群体是指那些因为兴趣、观点等相同或相近而走到一起的人。 2.按照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1)松散群体是处于最低层次的群体,群体成员只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但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2)联合群体处于群体发展水平中的中间层次,常常由松散群体进一步发展而成。 (3)群体发展的最高层次是集体。集体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存在不仅对其成员有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和人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1、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这种倾向使人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组织: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3、激励: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是行为的钥匙,又是行为的按钮。 4、气质: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5、非正式群体: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 6、企业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应该是善加引导。 7、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倒退。 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9、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解冻、改变和冻结。 10、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11、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5)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6)明确和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12、简述ERG理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ERG理论,又称成长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德弗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内容型激励理论。这一理论系统阐述了一个关于需要类型的新模式。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压缩为三种需要,即生存(E)需要、相互关系(R)需要和成长(G)需要。简要阐述(1)生存需要;(2)相互关系需要;(3)成长需要。 13、信息沟通的目的。 参考答案:(1)设置并传播一个组织的目标;(2)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3)以最有效的方式来组织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4)选拔、培养、评估组织中心成员;(5)领导和激励人们并营造一个人人想要做出贡献的环境;(6)控制目标的实现。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1.2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者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他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管理者在组织当中完成他们的工作。 管理者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人 信息传递者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包括应用专业知识或技术的能力 人际技能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在群体中,能够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激励他人、支持他人的能力。 概念技能管理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智力水平去分析和判断复杂的情况,这些任务要求具备概念能力。 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行为科学,它在众多行为科学分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对它有主要贡献的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个体层次 第二章组织多元化 2.2个人特征\传记特点 如年龄、性别、种族、残疾以及在职服务时间,是一些最明显区别员工的方式。 年龄:人们年龄越大越不愿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年龄与缺勤率之间也存在着负相关。 与生产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看书。性别种族和族群残疾其他个人特征如:任职时间、宗教、性取向、性别认同。 2.3能力 能力指的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可以分为智力能力和体质能力两类。智力能力即从事那些如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等智力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第三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1态度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这种陈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态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 陈述是态度的认知成分,这种态度是对事物方式的一种描述或者信念。它为态度的另一个更为关键的成分——情感成分奠定了基础。情感是态度中的情绪或感受部分。最后情感能够导致行为结果。态度中的行为成分指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行动的意向。 认知和情感是密切相关的。

组织行为学重点内容整理

组织行为学重点内容整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1、从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角度,如何理解组织行为学这一概念? 答:管理者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其中对人的管理是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技能中的一条共同的主线,不管它被称为管理者的“领导技能”、“人际交往的角色”,还是“人际技能”,显而易见,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对于“人际技能”这一概念,普遍用的学科术语就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OB)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涉及到以下领域:①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即对领导人个性、行为方式及领导效能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领导理论,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领导职能;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的认识,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主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交流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人际交往角色和人际技能。 概言之,组织行为学就是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的知识加以运用,使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更为有实践意义。 组织行为学:组织中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识别并对比三种基本的管理角色。 答:明茨伯格的企业管理者的角色理论表明,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一章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把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并初步把握组织行为学的差不多研究方法,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具备的要紧特点,熟悉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 知识要点: 1.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3.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 4.组织行为学技能的五个等级 5.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进展 6.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要紧特点 7.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 8.组织行为学的要紧研究方法 *********************************************************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技能及其产生与进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二、组织行为学的技能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进展 *********************************************************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对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有广泛的阻碍。从最差不多的家庭组织到最复杂的行政或企业组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大多数人会作为组织的一员而度过工作生活的大部分时刻。 1.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正式的组织有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它又是通过分工协作而和谐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动词的组织)和相对静止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名词的组织)的统一。 2.行为的概念 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做的反应。行为的概念又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看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能够直截了当观看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因此广义的行为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本课程中均使用狭义的行为定义。 3.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是行为科学在治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不是研究人的一样心理行为规律的,而是研究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的。这些工作组织涉及的面专门宽,比如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甚至部队等。工作行为要紧包括涉及阻碍组织成员积极性和组织绩效的行为治理、差异治理、鼓舞治理、团队治理和权力治理等。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识与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 (2)组织行为学涉及三个重要的方面,即观看、个体、群体。对他人行为的了解,要紧是通过观看获得的。观看者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皮肤等,直截了当观看人的行为,或者采纳录像机和摄影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协助观看。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估量人的内在的心理状态。个体是组织的基石,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核心,研究组织行为的规律性,第一要研究个体是如何阻碍组

《组织行为学》讲义

《组织行为学》讲义 《组织行为学》讲义现代管理的奥妙 尽量学到有用有趣的东西,才是校园学习的硬道理 ----------------隆湘成XXXX年寄语年轻学友们 《组织行为学》讲义 目录 导航(调动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一讲绪论组织行为学概述第一单元个体行为 第二讲个体行为基础和工作情绪管理 第三讲工作环境中的激励(2-1)激励理论概述第三讲工作环境中的激励(2-2)激励理论的运用第四讲工作设计和工作压力第五讲组织公民行为管理第二单元群体行为 第六讲群体行为基础 第七讲群体决策的特异现象(“群体思维”)解析第八讲信息沟通第九讲团队建设第十讲群体冲突管理第三单元组织行为 第十一讲组织行为基础: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第十二讲领导与权力第十三讲领导理论第十四讲组织变革与发展第十五讲组织文化管理

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任课教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隆湘成 《组织行为学》讲义现代管理的奥妙 加重讲解和研讨的章节:(其余章节以讲授为辅,自学领会为主)(第一讲的附录)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古今中外“人性论” 第一单元个体行为 第三讲工作环境中的激励(2-1)激励理论概述第三讲工作环境中的激励(2-2)激励理论的运用 第二单元群体行为 第七讲群体决策的特异现象(“群体思维”)解析第八讲信息沟通第九讲团队建设第十讲群体冲突管理 第三单元组织行为第十二讲领导与权力 本课程指定教材: 《组织行为学》(袁凌、雷辉、刘朝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XX年10月版) 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 139751030XXXX年把组织科学分为四部分): (1)微观方面的组织行为(理论性)和人力资源管理(应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一、群体的定义与类型 1群体:为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利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 3群体发展的阶段: 1)五阶段模型: a)形成:其特点: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各自探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 b)震荡:群体内部冲突阶段。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群体加给他们的约束,任然予以抵制。而且对于谁控制群体,还在争执。 c)规范化: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表现出一定凝聚力。产生强烈的群体身份感和友谊关系,当群体结构稳定、群体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时,这个阶段就结束了。 d)有所作为: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并已被成员完全接受。成员注意力从视图互相认识和理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工作e)中止:群体开始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收尾工作。 2)间断-平衡模型: a)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 b)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c)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 d)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 e)在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会依惯性进行 f)群体的最后一次会议的特点是,活动速度明显变快

总之,群体的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是,群体在其长期的依惯性运行的存在过程,会有一个短暂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主要是由于群体成员意识到她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和紧迫感而引发的。 4群体的类型: 1)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任务型、命令型) 2)非正式群体: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利益型、友谊型) 3)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决定的。它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的。 4)任务型群体也是由组织结构决定的,是指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任务型群体的界限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直接的命令关系。 5)所有的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但任务型群体不一定是命令型群体。 二、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四方面大因素) 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1)组织战略 2)权力结构(集权、分权) 3)正式规范(规则、议事程序、政策等) 4)组织资源(资金、原材料、时间、设备等) 5)人员甄选过程 6)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 7)组织文化(组织中存在亚文化,通常以工作群体为中心产生,从而存在组织正式规则制度之外的一些规则) 8)物理工作环境(工作场所的外观、设备的安装、照明水平等) 2、群体成员资源: 1)个人能力: 决定群体绩效和群体成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组织行为学》标准完整可编辑版-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组织行为学》 教案 《组织行为学》编写组2020年2月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一、教学目的 群体心理与行为有着和个体心理与行为不同的特征和规律。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帮助学生掌握群体心理与行为中的特征和规律,包括群体的定义和类型,群体的发展期,群体的结构,常见的群体行为,以及如何管理群体间的冲突。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群体结构中抽象的概念,包括社会类别、角色、地位等。 2.群体行为特征及其理论解释。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介绍群体的两种定义,以及两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最后介绍中国群体本位的文化。 第二节首先介绍群体形成的两个基础,即完成任务和共同命运,然后介绍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形成期、震荡期、规范化期、执行任务期、中止期。 第三节群体具有结构上的特征,本节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包括类别和关系、群体中的角色、群体中的地位、群体规范、群体规模和构成。 第四节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群体行为,它们包括:去个性化的行为、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行为、群体决策中的极化现象。 第五节的群体冲突是指群体和群体之间发生的冲突。本节首先介

绍了社会范畴化和社会身份认同概念,然后介绍了建立在社会范畴化基础上的刻板印象,其次介绍了群体间的冲突以及原因,最后介绍了如何解决群体冲突。 2.基本概念 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群体凝聚力、类别、关系、角色、地位、去个性化、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惰化作用、从众行为、群体决策中的极化现象、群体冲突。 3.基本理论 (1)社会分类理论。英国心理学家特纳等人认为社会类别才是认识群体的关键因素。他们认为群体的心理基础是认同,即人们会把自己划分到某个特定群体中,并把自己看作是和群体的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规范相联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区别了人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两个群体对人的不同作用。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群体与团队基础

第五章群体与团队管理基础 第一节群体基础理论 一、群体group的定义和分类 1.群体:由两人或两人以上互动的个体组成、个体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与共同的目标、彼此意识到同属一群的集体。 (1)群体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个体组成的。 (2)群体具有稳定的结构。 (3)群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兴趣。 (4)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都是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并能分辨非群体成员。 2.群体的类型 (1)正式群体formal group:由组织设立的,旨在指导成员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群体。 命令型群体command group:由组织章程规定,由直接向某个管理汇报工作的下属组成。 任务型群体 task group:由组织确定,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共同工作的群体。 (2)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指定的关系,它们是成员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利益型/兴趣型群体interest: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目标而组成的群体。 友谊型群体friendship group:成员因拥有某种共同特点而组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在满足成员的社会交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正式群体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具有深远影响; Potential benefits and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二、群体的发展阶段 一般而言,群体遵循着一种标准化的顺序进行发展,但对于另一些有具体任务并有着明确截止日期的群体而言,却有完全不同的模式。

形成阶段forming:它以群体在目的、结构、领导方面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为特点。 震荡阶段storming:突现内部冲突。 规范阶段norming:群体关系进一步密切,也表现出了内聚力。成员产生了认同感,群体结构稳固,成员就正确的行为方式达成共识。 执行阶段performing:群体结构发挥着最大作用,并得到广泛认同。 解体阶段adjourning:群体为解散做好准备。 三、群体动力 group dynamics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一、协同效应 1群体促进效应: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的现象 2社会惰化效应: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1)导致社会惰化效应的原因: a)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如果把别人看成是懒惰的、无能的,就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 b)群体责任的扩散(当个人觉得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群体的效率就会降低) 3协同效应:由两种以上的特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论述协同效应(考论述题) 为什么群体内部互动过程对于理解群体行为非常重要呢? 1)社会惰化现象证实了群体可能带来的损失。社会惰化现象所代表的是负协同效应。群体互动的结果小于个体努力累加之和 2)另一方面,在研究实验室里经常使用研究小组来完成工作任务,因为研究小组可以利用小组成员的多种技能,从事研究者个人无法单独从事的一些研究。也就是说,他们的协同效应是正向的。他们互相作用过程的所得大于所失。 二、群体压力与从众 1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2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 3个体认为很重要的群体,是参照性群体,其特点是: 1)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 2)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或者渴望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 3)个体感觉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 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个人因素(智力因素、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个性特点、人际关系) 2)环境因素(群体的气氛、群体的竞争性、群体的凝聚力、群体成员的共同性、群体目标、群体的规模) 三、群体沟通 1沟通:沟通是信息的传达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2沟通的过程:沟通信息源、编码、信息、通道、解码、接受者、反馈。沟通作为一个过程或流程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偏差或障碍,就会出现沟通问题。 1)信息源把头脑中的想法进行编码而产生了信息,被编码的信息受到四个条件影响:技能、态度、知识和社会-文化系统

西财《组织行为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第五章群体行为基础 1.比较命令型、任务型、友谊型和兴趣型群体的异同。 命令型群体是指有组织结构确定的并直接向某个上级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的群体。任务型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在一起工作的人构成的群体。命令型和任务型群体多见于正式组织中,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命令型群体都是任务型群体,但任务型群体却不一定是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上级命令关系,也可能是组织跨部门的人员所构成的群体。利益型群体是指关系共同目标或特定事物的人形成的群体。友谊型群体是指具有共同特点、兴趣爱好的人所形成的群体。两者虽然都是非正式群体,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是非正式的,但是对员工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组织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2.说明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非正式群体具有以下特征: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非正式群体里,同样会推选出最有威信的人做首领,他对其他成员拥有精神上的支配权力;有一套见效快的不成文的奖惩制度和手段;成员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等 3.简述群体规范和功能。 研究者发现,就大部分群体而言,群体规范是无意识的通过习惯的力量形成的,他们起源于群体成员对工作性质的构想和信念;起源于由经理人员向群体成员传递的有关群体成员是否负责的一种隐含的期待;起源于群体成员工作的实际条件以及其他许多类似的因素。 群体规范是触摸不到的,也往往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真实的。属于某个群体的人往往尽力做到符合其所在群体的规范—因为不符合群体规范的代价也许是受到群体成员的排斥,甚至被嘲弄。对于人类来说,这两种结果都可能成为十分强烈的动机——我们不愿意在被人面前被嘲弄或被遗忘。因此,群体能够对不遵守这些规范的成员实施一些制裁。这事实意味着,群体规范是控制人们行为的有效方法。 群体规范能够达到四种截然不同的目的,其中的每一种都有助于确保群体成员之间采取积极、一致的行动。 第一,群体规范具有表现群体核心的、最重要的价值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使群体成员能够具有一种强烈的“我们的群体市什么样的”意识,群体成员可以借此来指导自己的行

1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X个体

1.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X个体 2.黑胆汗占优势的属于胆汁质气质。X抑郁质 3.麦克利兰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高层次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4.任何一咱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都不能绝对的说哪种好、哪种坏,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 5.期望理论认为目标的销价越高,激励的力量越大。X还受期望值的影响 6.领导者的权力要来源取职权。X和权威 7.血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质气质。X多血质 8.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X不一定,适中才高 9.组织只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X也是 10.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小。X不一定,适中才高 11.在紧急的情况下,民主的领导方式最有效。X独裁 12.组织结构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众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工作任务。X集合起来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职业生涯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群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 群体规范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如职业道德手册),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包含在社会关系体系之内,而社会关系有更为广阔的内容,它只能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 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组织设计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经营目的而实际探索应该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即一种由管理机制决定的、用以帮助达到组织目标的有关信息沟通、权力、责任、利益和正规体制。 工作压力即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 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组织变革最初是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战略、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组织发展包括了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幸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组织发展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程以及质询精神。 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最初仅仅把它看成是促进职工个人的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措施,以后从另一角度认为它是改进工作、提高生产率的特殊技术,或者把它看成为一个思想运动。它既是一种关于人与组织关系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措施。它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社会和工作环境、幸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率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具体内容至少有下列各项:合理和公平的报酬;保持职工合理的薪金、福利收入;安全和健康环境;发展人的能力;参与各层次的决策。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百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4.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5.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天才) 6.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7.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8.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的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9.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10.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11.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12.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13.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者在做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众)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14.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强制) 15.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施密特)提出的 16.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 17.“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提出的 18.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1000-45000)人左右 19.帕森斯是从(社会功能)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20.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自由型组织结构) 21.(人际关系)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22.“熵”能测量环境的(有序性)特性 23.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复杂—动态环境)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个体、群体、组织、环境) 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管理的两重性、人的两重性、多学科性)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 5.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6.人的行为特征有(自发的、有原因的、有目的的、持久性的、可改变的) 7.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8.一个人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变动,一般是向(纵向变动、横向变动、核心变动) 9.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成就需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 10.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1.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工作本身的特点、责任感、提升和发展、上司的赏识) 12.以下做法中,属于消极强化方法的有(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13.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 14.群体典型的角色有(自我为中心者、任务角色、维护角色) 15.人际关系的功能有(产生合力、形成互补、激励功能、联络感情、交流信息) 16.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 17.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18.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19.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20.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的关系) 21.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22.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分工、竞争、反应性) 23.组织变革大致涉及(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环境) 2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25.以任务和技术革新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再设计、目标管理、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组织行为学讲义-3第6章群体的一般问题

第六章 群体的一般问题 ●人不仅是自然人,而且是社会人。随着人的成长,一个人不仅参加一个群体,而且有可能同时参加若干个群体。 ●群体介于个体和组织之间,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 ●群体不仅对群体内个体行为有着影响和调节作用,而且对其它群体、对组织运行效率的高低、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等也有影响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有关的概念;理解群体的规模与结构;了解群体的类别;掌握群体的功能;理解有效群体的特征;了解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类型;理解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作用;掌握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第一节 群体的类别与功能 一、群体的规模与结构 (一)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1. 群体的概念 ●群体(Group )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是指狭义的,是指由若干个体组成、为实现共同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有其成员行为规范的人群集合体。 2. 群体的组成要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G .C .Homans 三种要素: ▲活动; ▲相互作用; ▲感情。 3. 群体的特征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行动目标。 ●群体本身相对独立,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观。 ●群体成员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 ●群体是一个有序的整体,有一定的组织性。 (二)群体对其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 群体的心理效应 ●归属感。 ●认同感。 ●角色感。 ●力量感。 2. 群体的行为特征 ●助长倾向。也称为社会助长作用,指群体成员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活动时,可以有助于消除单调、沉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其工作及活动动机,提高其工作和活动的效率。 ●顾虑倾向。也称为社会致弱作用,指群体成员在大众面前往往感到不自在,感到拘谨,有“怯场”的表现,从而影响其行为的效果。 ●标准化倾向。在群体中,由于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受群体规范的影响和从众行为的制约,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变小,并趋向于同一标准。 ●从众倾向。指群体成员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这种服从行为是受个体自身以外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 (三)群体的规模 ●群体的规模是指群体的大小,即构成群体的成员数量的多少。 ●群体的规模与群体的任务、成员的构成、可利用的资源等因素有关。 ●群体规模的大小会使群体本身的特性发生一些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