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社会学复习笔记整理

婚姻家庭社会学复习笔记整理
婚姻家庭社会学复习笔记整理

一、家庭社会学:

1.概念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家庭和社会的

诸种关系,研究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潘允康)

?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其在社会

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杨善华)2、研究家庭社会学意义

研究婚姻家庭社会学的意义

(1)从社会着眼,社会与家庭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学的根本价值目标出发,应该研究如何维系这种协调关系,在出现矛盾的社会如何去解决矛盾,特别是在社会发生重大变迁的时候去研究,探索如何避免与减少这种不协调。

(2)人类对家庭的认识远未完结,因此,弄清家庭在社会影响下自身演变的规律,其与生活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在社会学研究中常指半结构式的访谈。

它有两个重要特征:(1)它的问题是事先部分准备的(半结构的),要通

过访谈员进行大量改进。但只是改进其中的大部分:作为整体的访谈是你

和你的被访者的共同产物。(2)要深入事实内部

(二)渐进式聚焦:是深度访谈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从一般化的兴趣领域入手,逐渐发现被访者的兴趣点,然后

再集中展开。所谓渐进式聚焦法中的一般兴趣领域,就是被访人的日常

生活领域,包括被访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情况。

目的:是为了从人们的话语中了解人们在情境中的问题领域,并试着用

他们的自己的术语来了解事情。

(三)悬置:是指悬置研究者原来特有的“成见”,即研究者以前所有的理论预设。

它包括:(1)研究者对于某些东西的习惯性信仰的悬置

(2)对传统的割裂、个别与一般的理论框架的悬置

二、家庭的成立

(一)家庭

1.定义:是一个由于家世、婚姻或收养联系在一起的人组成的比较持久的群体。这些人共

同生活,并组成了一个经济单位,他们中的成年人要对小孩负责。

2.三要素

(1)成员关系:家世、婚姻、收养

(2)居所:有个共同的居住场所——家与户的交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家的范围

更广,户主要是居住的一个概念)

(3)经济:统一收支

3. 四个特点

(1)由某种联系所组成的群体共同组成

(2)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

(3)这一群体中的成年人要对他们的后代负责

(4)家庭的成员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

5.属性(性质)

1)历史范畴

群婚——对偶婚——单偶婚

家世:包括单系和双系。单系包括父系与母系,双系包括姻亲和宗亲(2)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自然属性,是指婚姻家庭赖以发生的自然因素。

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人类固有的性的本能、通过生育和实现的

种的繁衍。

这些自然因素是限于婚姻家庭而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些自然因素,

婚姻家庭便无从产生,也不可能实现其特有的社会功能。

(3)家庭是一个初级群体

首属群体

人少,全面、面对面的互动

重要的群体

(3)家庭是种社会制度

(二)家庭习俗的基本概念

1.习俗

?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指历史沿袭下来的风尚,风俗和习惯。

?习俗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出现,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文化现象。

?习俗不是社会制度。

2.习俗一般包括属于物质范畴的习俗、属于行为范畴的习俗、属于观念范畴的习俗。

?物质范畴的习俗衣食住行

?行为范畴的习俗行为方式、生活仪式。

?观念范畴的习俗对自然物的崇拜、祭祀、祖先祭祀、宗教信仰。

3.家庭习俗

?家庭习俗属于社会习俗的一类,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了形成和积累起来的有关婚姻、家庭生活的风俗和习惯,它以有有规律的活动指导、约束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和意识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家庭习俗约定

?同一社会中不同社会集团的家庭风俗有所区别

?与其他社会习俗相比,家庭习俗更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

4.家庭习俗的内容与制约因素

?家庭习俗的内容

?从横向看,家庭习俗的内容包括物质的,行为礼仪的、观念的。

?家庭物质生活习俗,如日常饮食,节令饮食,服饰种类与特征

?家庭行为礼仪习俗:家中人际关系模式,家族、宗族事务中的有关规定,婚姻的种类、

方式、婚嫁的过程、礼仪、丧葬类型和程序、祭祀的种类及方式,过生日、祝寿的礼仪程序等内容

?家庭观念,如父亲关系,代际关系的观念,看法。

?从纵向看,家庭习俗集中反映在择偶、婚礼、性、生育、丧葬、祭祀、生辰纪念等各

种活动。

?家庭习俗变革的动因(讨论)文化;经济;政治。

(三)婚姻

1.结婚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婚姻要件是根据婚姻家庭的基本准则规定的结婚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禁止结婚条件:禁止有配偶者结婚;禁止近亲结婚;禁止有疾病者结婚。

2.结婚必备条件

?婚姻的主观条件

?婚姻的客观条件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子婚龄为22周岁,女子为20周岁。

3.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根据是婚姻,家庭从婚姻开始,婚姻是家庭成立的标志

4.婚姻定义:男女两性的一种特定形式(通常指婚礼仪式)的社会结合

5.婚姻特点:

是一种男女结合的制度性安排,即具有规范性

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社会性

6.婚姻是一个过程

(1)异性交往

(2)择偶

(3)结婚

(4)婚姻的延续

(5)婚姻的解除

青年期的异性交往

1.定位家庭(出生的家庭)→生殖家庭(自己选择结婚成家)

2.青春期的发展课题

(1)同年龄的异性形成一种新的关系

(2)获得合适的男女社会使命

(3)对自己身体特征和作用的接受

(4)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那获得情感独立

(5)对于经济独立的自信

(6)对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7)作为公民所必须的支持和态度

(8)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动的需求及实施

(9)形成作为行动指导的价值与伦理体系

择偶

1.原则:

2.规律:男高女低、男才女貌、条件相同、双向选择、相对满意

3.标准:因人而异

限制因素:年龄、血亲、宗教信仰、地理

4.途径:父母包办、中间人介绍、自己认识

5.理论

(1)交换理论:当人们将自己投资于某种与伴侣的关系时,他们总期待自己所选择的伴侣给自己一个相等的,或者是能使他们有利可图的回报。

(2)平等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交换中的价值不一定同样为双方所了解,所以平等未必就与等价交换是一个概念。个人价值而不是市场价值决定了能否获

得“盈余”。

(3)需要互补理论:人们选择伴侣,或者是挑选人们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需要强烈,但

被选者则在这些方面无所需求(反过来也一样),或者是双方各有

不同的需要,但这些需要是能被自己所挑选的伴侣满足的。

(4)心理动力理论:人们所选择的伴侣与其父母中与自己不同性别的那个人的相似性

及男女双方排行应该互补。

(5)过程理论:择偶是一个由错综排列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所决定的过程,在选择伴侣

时不可能是单一的动因导致了最终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必定是多种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过程

(1)约会

①以交往本身作为目的

②有不止一个的交往对象

③容易解除关系

④个人性的交往

正面:①娱乐②朋友中得到地位认可③性别作用的学习④对配偶功能的选择

负面:①过度强调娱乐②忽视了婚姻中爱情能力的培养

(2)求偶

①个人结婚为目的的交往

②交往对象限定于某一个人

③比较难以解除关系

④社会性的交往

(五)婚礼

婚礼向社会宣告婚姻成立的仪式

婚礼的意义

?对个人的意义实现男女双方角色身份的转变,新郎新娘扮演新的角色,并享受由此产生的应用权利,承担由此产生的应有的义务。

?对社会的意义是监督、约束、教育婚姻当事者的手段,以隆重的婚礼仪式使当事者婚后遵守社会规范,履行相互间的权力和义务、对后代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发挥家庭有利社会的功能。

(六)婚姻延续:婚姻基础、婚姻调适

1.婚姻基础

(1)定义:

(2)构成:①相互了解的程度

②共同语言(价值观)

③双方之间的爱情

(3)特点:

2.婚姻调适

(1)为什么要调适:①婚前婚后的差别(角色、家务)

②婚姻时间长(共同成长)

③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习惯)

④婚前了解的特点

(2)怎样调适:①降低过高期望值

②建立夫妻默契

③慎重对待婚后“危险期”

④协调性生活

(3)家庭生命周期

①新婚期的家庭:家庭组织化:家庭目标统一

条件:经济实力、身体健康、双方资源、关于资源

不能过于依赖

分配任务,善于利用外界资源

性生活调适

②生育养育期的夫妻关系:以孩子为中心,兼顾夫妻

③中年期:夫妻关系重组

④老年期:养老、退休

(七)婚姻的解除

1.自然解除

2.法律解除(离婚)

(1)特点

①离婚率上升

②离婚女主动提出提高

③婚龄越来越短,闪婚闪离

④离婚越来越自由

3.后果:孩子

现代离婚的主要规律和特点

不可避免的离婚率的增长;离婚率和再婚率同步增长;妇女在离婚中的主动地位

产生离婚的现代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变迁是离婚增加的首要因素

?家庭功能的改变和家庭地位的变化

?女性地位的提高

?对浪漫爱情的注重

?宗教影响力的衰弱

?法律对离婚限制的放宽

三.家庭功能

(一)家庭的功能

家庭的首要功能

?养育子女

?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无助,需要照顾,并且人类婴儿的依赖期较长。

?经济合作

?在一个群体中同时存在男女两性的成年人是有利的,因为这为孩子提供了与自己同性别的成人模型,孩子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到由那个社会所定义的恰当的角色。

?多数社会的女性除了至少要做一些照顾孩子的事之外,还要承担其他的经济任务以辅助男性。

家庭的主要功能

1.性功能:为合法夫妻提供性生活的合法场所

2.生育功能:生育后代并对其进行社会化教育

3.经济功能:生产、消费功能

4.情感功能:爱的功能

5.赡养功能: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经济上的资助,精神上的慰藉

6.稳定功能

7.休闲娱乐功能

8.地位功能(政治功能)

9.宗教功能

(二)现代社会家庭功能的变迁

1.经济功能已经广泛进入工厂、商场、银行,职业生活和家庭社会越来越分离

2.教师代替家长对孩子实行基本教育。但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家庭中最重要的是爱的

教育

3.家庭赡养部分转向社会

4.公共娱乐场所的增加,娱乐活动的丰富,家庭不是唯一的娱乐场所,每个家庭成员都有

娱乐圈和娱乐场所

5.专职的教父、教士或牧师承担起满足宗教需要的功能,宗教在更多意义上是社会功能而

不是家庭功能

6.生育的功能越来越萎缩

7.地位功能的变化:威望、权力、地位正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向以自己为中心

8.家庭与社会分离,与工作分离,成为更加私人化、神秘化的地方。在情感上相互支持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心理上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社会生产发展力水平;社会制度;社会规范;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

(三)当代中国家庭的特点

1.部分发挥生产功能

2.生育功能的削弱

3.家庭功能外移

4.情感功能加强

5.消费功能增强

传统中国家庭功能

经济功能;生育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宗教功能;政治功能

四、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

(一)定义: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家庭成员不同配合

和组织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二)两要素:规模(家庭人口)、家庭代际

(三)类型(按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分)

1.核心家庭(只有一对婚姻关系)

(1)(标准):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2)(以下全为非标准)夫妇核心家庭(如丁克家庭)

(3)缺损核心家庭(单亲)

(4)扩大核心家庭(夫妇及其未婚子女+其未婚手足)

2.主干家庭——由夫妇及其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1)两代主干家庭(夫妇及其已婚子女)

(2)三代主干家庭(主妇及其已婚子女+孙子女)

(3)四代主干家庭(四代人,每代只有一对夫妻关系)

(4)隔代主干家庭(三代以上直系家庭中缺一代)

3.联合(复合)家庭——每代不止一对夫妇

4.独身家庭

5.残缺家庭

(1)没有父母,只有两个以上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2)除兄弟姐妹以外还有有血缘或无血缘的其他成员

6.其他——户主与成员关系不明确

P.S.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三种: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人家庭(变化及原因?分析)(四)发展趋势: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保持同步增长,联合家庭逐渐消失(因为家庭规模减小,家庭结构越发简单)

(五)家庭结构与家庭规模之间的关系

1.家庭规模受到家庭结构的制约:一定的家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其家庭规模

2.家庭规模对家庭结构也有影响:(1)家庭规模越小就意味着家庭结构简单

(2)家庭结构一经确定,家庭规模越大,则意味着日后

原有家庭结构出现变化的可能性越大

(六)制约家庭结构的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社会文化

3.家庭内的人际关系

4.家庭生命周期

5.总和生育率

(七)家庭的分类

1.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

2.规模(大家庭>4人,小家庭<4人)

3.配偶对数(多夫多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

4.参与决策的权力(父权、母权、平权、舅权)

5.家庭成员居住地(从夫居、从妻居、单居型)

6.家庭传袭规则(母系、父系、平系、双系)

扩大家庭:从夫居家庭、从妻居家庭、母系、父系、母权、父权

核心家庭:单居、平系、双系

相关概念:1.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单个家庭所存在的从诞生、发展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它随着家庭的组织者的年龄的增长和需要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并且受家庭组织者寿命的长短制约。

2.家庭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

五.家庭关系

(一)定义: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扮演的角色。

(二)特点

1.产生的依据:以姻缘、血缘、收养为纽带

2.互动特殊:互动内容中的繁衍后代、性爱交往、亲子情感是其他社会关系所没有的

3.以代际为层次,既有同代水平关系,又有纵向垂直关系

4.是持久、普遍的关系

5.社会控制较多,规范性程度较高

(三)影响因素(多元化、复杂化)

1.内部因素(1)人数

(2)家庭类型

(3)姻亲(夫妻)血亲(亲子)

(4)已婚夫妻对数

(5)代际层次

(6)区位距离和居住条件

(7)成员个性、修养

2.外部因素(1)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

(3)法律(4)宗教

(5)文化(6)风俗习惯

代际关系

?两代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通常一代指20年,但代际关系的两代,泛指老年人与年轻人,如家庭中的父母辈或祖父母辈与儿女、孙子女辈的关系。

?东西方的代际关系存在差异:反馈式、接力式

?代际冲突产生的原因

?.在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成长环境的差异

?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差异

?.社会地位的不同造成的差异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使两代人的心理产生不同差异

3.家庭网

(一)定义:由自己的家庭、父母的家庭、兄弟姐妹的家庭等,在几个核心家庭基础上形成的扩大的社会关系。

(二)特点

1.多个家庭的集合,通常由2~4个家庭组成

2.交往频繁

3.家庭网中的成员会相互支持

(三)功能(交往内容)

1.经济支援(互助)

2.扶病、扶老

4.社会事务上的相互支持

六、家庭管理

(一)定义:对家庭生活的组织、决策、指导和协调,具体而言,是对家庭经济、家务、文化活动、环境、物资等方面的安排。

(二)原则

1.科学性

2.计划性

3.民主性

4.制度化

(三)家庭经济管理

1.生活构造图

2.家庭生计的统一核算

(1)定义:家庭成员个人的收入本身并不完全是归自己独自占有,还必须供给给其他家庭成员

(2)包括:①所得核算

②资金核算

③劳动力核算

(3)特征:①核算本身的储存性

②有分散风险的功能

③能提高家庭凝聚力

④半封闭性

(4)内容:①收支管理,如记流水账

②资产升值保值

③整个生命周期的展望

(四)家庭家务管理

(1)家政学:专门研究家庭管理,为人们提供家庭管理技巧与艺术的学科。(19c时产于美国)

(2)家务劳动:家庭成员用于家庭内部事务的自我服务与相互服务的劳动消耗。

(3)家务管理变化趋势:①家政能力提高

②男女都参与

③社会化

④科技化

(五)家庭闲暇管理

(1)闲暇时间:在劳动时间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务劳动等生活必要时间之后,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剩余时间。

(2)闲暇的功能:①能满足消遣、娱乐、享受需要

②能发展科技,学习知识,培养情操

③能协调家庭人际关系

(六)家庭生育计划:各个家庭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与生育意愿来有意识地安排

生育数量和生育间隔的计划。

七、家庭策略

(一)定义:当家庭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动和社会变迁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体现在一系

列的彼此联系的家庭决策中。

(二)目前我国城乡家庭之家庭策略的基本特征

1.家庭生存策略(首先是经济策略)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

2.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发展策略方面具有非理性色彩

3.家庭策略在实行过程中具有一致性

(三)家庭法: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关系、祖父母与孙子女关系、兄弟姐

妹关系等。

1.家庭法的特点和原则的变化

2.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持特定社会的秩序。家庭法的原则变化与社会历史变迁的背景相关。

3.现代社会的家庭法特点

?重视个人本位

?关心婚姻中个人自由

?不再看重血统和等级观念

?处理离婚案件时,普遍接受感情破裂、夫妻性情不合及其他混合型理由。

?人工生育将引出家庭法所无法回避的许多问题。

(四)家庭暴力

1.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别的犯罪,尤其是针对

女性的犯罪,施暴者几乎都为男性。

2.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性凌虐、因

嫁妆引起的暴力行为、配偶强奸、阴蒂割除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3.家庭暴力的原因

(个人取向的解释)

?个人病理模式论施暴者有精神疾病或性格缺陷。也有人认为病理性行为异常导致的暴力

可归结为伴侣一方或双方的心理或精神疾病或性格缺陷。以病理取向做出解释的认为应该对官能不健全或者不能以非暴力的方式表的人进行治疗。

?心理学伦理

?生物学理论

(家庭取向的原因)

暴力循环理论;家庭结构论;交换和社会控制理论

(文化与社会结构论)

?文化认可暴力论

?社会--结构因素论

(女权主义的解释)

家庭暴力源自社会当中男性对女性的权力控制,源自女性在社会中不平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讨论家庭暴力的影响 ;如何预防家庭暴力

(五)家庭的起源

家庭出现以前的人类两性关系状态

血婚制家庭;伙婚制家庭;偶婚制家庭;个体婚家庭

家庭出现以前的人类两性关系状态

一种观点认为家庭出现以前人类的两性关系状态是杂交状态。代表人物有瑞士历史学家和法学家巴霍芬(1815-1887)在1861年出版的《母权论》当中有详细论述。摩尔根在巴霍芬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长期在原始部落考察,也认为人类社会曾经经过这个时期。这两个学者的观点受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赞同,其后,马克思写出《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概要)》,恩格斯写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持反对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民族志学家勒图尔诺(1831-1902)芬兰民族志学家和社会学家韦斯特马克(1862-1939)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考茨基。

血婚制家庭

血婚制家庭是家庭发展的第一阶段。这种两性关系的禁例就是不准父母与子女发生两性关系。血婚制家庭形式的特点是:按辈数划分婚姻集团和范围,同辈的人构成夫妻圈子。

出现禁例的原因:自然选择的结果;与社会生产状况也是分不开的

伙婚制家庭

伙婚制家庭又被称为普那路亚家庭。是人类家庭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这种婚姻制度不仅排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性关系,也排除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发生婚姻关系。

产生的原因

?仍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与物质资料生产的进步也密不可分

偶婚制家庭

偶婚制家庭是一种不牢靠的个体婚,是群婚向一夫一妻指的个体婚过渡的婚姻家庭形式。其特点是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过不稳定的婚姻生活。

偶婚制家庭很不稳定,因而人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有自己的家庭经济,配偶之间的经济联系微弱,双方的经济生活仍属于各自的母系家族,无家庭共有财产。

产生的原因:

?自然选择继续发生作用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家庭的演化。

个体婚

个体婚家庭的产生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对子女财产继承需要促使个体婚的产生。

个体婚家庭的特征

?确立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

?财产关系是家庭的本质和核心

?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牢靠

?独占性同居

?男子统治

个体婚家庭的演变

多“妻”制;等级制;家长制;继承制;社会民主制度建立后的个体婚家庭的变革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性别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九章性别社会学理论 2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思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得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直接来自于女性主义理论。其中,对性别社会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早期理论的表现形式。它的思想文化背景是资产阶级启蒙

运动,其政治社会背景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人权宣言》。代表人物有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和米尔等人。 (2)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性问题。诉诸于人的本质和理性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首要理论依据。尽管男女有先天的生理差异,但其社会差异绝大多数是由社会化过程造成的,而不是先天生物性差异的结果。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的规范和法律,它们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人生来平等,男女皆有一样的理性与能力,其地位权利均应平等,应该给予妇女全部的人权。 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她的代表作《为妇女权利辩护》一书中指出,女性在理性和智力上并非低于男性,而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平等造成的。 米尔,在他的著作《对女性的征服》中也写到,女性的屈从地位是人类历史的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的结果,而不是一种自然的秩序,而是社会长期的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是压抑一方,激励另二方的结果。 ②主张纠正女性受教育的法律和制度的不公平,以法律为武器争取女性权利和男女平等。基于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提出的修改法律的要求。 首先,主张废除性别歧视的法律;其次,主张中性法律,要求在法律的制定上不分性别,对男女同样适用,不能因为性别而给予区别对待;再次,主张制定反歧视法律,用法律的力量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还有,她们主张用法律加速性别平等的实现。 2.激进的女性主义 (1)激进的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激进的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理论流派中发端较早的一种思想,但到20世纪60年代,它才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自我认定的理论。它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关于女性的理论,是由女性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教育学之父佩恩/布朗/雷通群可追溯至涂尔干(教 育社会学奠基人) 2、相互关系说 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静态”米切尔【美】P.费里波夫【苏联】) 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动态”彼得威尔【美】费雷德金【美】)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林清江、厉一贤) 3、群体关系说、教育独特性说、社会功能说、特殊社会现象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特点在于既姓“教”又姓“社”) 三、学科性质分析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 与规范兼有的学科”;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 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教育哲学的考察;“教育科学”的考察)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 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学科制度的成形(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 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2、研究范式的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 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1、验证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2、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 四、学派争鸣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冲突论学派的抗衡 2、解释论学派的冲击 五、取向修正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互 补) 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发挥作用) 第二编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三章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一、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区分不同的结构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1、“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 基本特征:科学(技术)含量极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师范迟缓 教育需求: 教育不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因为手工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好的“学校”。 教育承担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职能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完整word版)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学科地位?概念: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与地位: 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团体力量对教育的影响甚巨(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教育必須呼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适合社会目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着重于公共议题的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个人化,而是属于公共的议题。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事实判断、解释功能) 1)质的研究: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 2)量的研究: 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分别代表着教育研究方法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质的研究代表着研究者以整体、深入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量的研究代表着以客观、精确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4、孔德的相关理论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 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5、韦伯科层体制 科层制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将成员的职位按等级制原则依次排列,并明文规定每个人的岗位权限与职责;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等;运用技术知识,以法令、条例、民主参与等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这样的现代科层制组织就像地球绕着 太阳运转那样,既要围绕外部环境运转(外适应),又要自身不停地自转(内适应,或内协调)。宇宙,社会,同样都是一个系统科学。现代科层制组织就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动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5-30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社会信任理论 25.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信任研究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家对信任的研究 (1)多伊奇 多伊奇(Deutsch)是研究信任问题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多伊奇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信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人际信任被看作是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多伊奇有关囚徒困境中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信任研究的先河。 多伊奇将信任理解为对情景刺激的反应,而情景刺激决定了个体心理与行为。他又将信任理解为一种心理预期或期望,一种非理性的风险行为,这一思想影响了以后学者对于信任的界定。在多伊奇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将信任界定为一种心理期望或期待。 (2)罗特尔与赖兹曼 罗特尔(Rotter)与赖兹曼(Wrightsman)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罗特尔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赖兹曼认为,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良及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信任是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信任。罗特尔与赖兹曼对于信任的看法不像多伊奇那样,认为信任是外在情景刺激的结果,而是内

在的个人经历、个人对人性的看法等使他(她)形成了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性期望。信任只是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3)萨贝尔 萨贝尔(Sabel)对于信任的研究较早地涉及社会信任。在他看来,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双方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萨贝尔对于信任的这一界定,说明他将信任理解为基于人际交往双方共有的信心或认识(如共有的概念、观念,道德或法律共识),并且这种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萨贝尔所理解的信任就是一种相互信任。 (4)莱维斯和维格尔特 莱维斯(Lewis)和维格尔特(Weigert)等人对于人际信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它基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他们依据人际信任的基础是理性还是情感,将人际信任分为认知性的人际信任与情感性的人际信任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后者是基于与他人的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人际信任。 2.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 社会学对于信任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纯粹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范畴,开始把信任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与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规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把信任本身看做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家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意义上的信任理解为“社会信任”。 (1)卢曼 卢曼以新功能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信任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的个体信任或“私人信任”,而是宏观层面的“系统信任”。卢曼把行为者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1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法的形式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依据: 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依据:1、历史时代依据2、现实社会依据 第二章 1、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内涵扩展 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人口规模受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3、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镇化: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 逆城镇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4、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对社会的影响; 概念: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影响:(可自述) 5、反映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死亡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6、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 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 7、邓肯的POET模型。 1、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该模型也被称为“生态复合体” 2、在模型中:(1)每个要素是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2)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 8、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 1、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 2、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3、生态现代化理论: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埃米尔·涂尔千)【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 第三章埃米尔·涂尔千 埃米尔·涂尔干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涂尔干的生平与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理论的社会背景 和理解其他思想家一样,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所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以涂尔干自己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和材料来讲,这些危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当中最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2.涂尔干解决社会危机的的观点

在如何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这个问题上,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人,涂尔干的观点总体上说属于孔德那一路。 (1)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理论家,也是将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 (3)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当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作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并且,可以说,涂尔干比孔德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4)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主要是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既反对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改变财产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现存各种社会危机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反对主张放任自流的各种自由主义学说,而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6)涂尔干与孔德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叙述中将会随时指出。以下我们就以涂尔干几本最主要的著作为线索,围绕着“现代性的危机与处方”这个主题,来梳理一下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涂尔干的理论关怀在他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婚姻家庭法所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婚姻家庭 婚姻家庭的概念 1、婚姻的定义: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依法自愿缔结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两性结合。 应把握四个层次: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必须是社会规范所认可的结合;必须是男女两性合法结合;必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 2、家庭的定义:是指因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所产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的共同体,家庭关系则是由法律所规范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家庭的特征:a由一定范围的亲属组成,至少有两人。以一定的亲属关系为前提条件,有固定身份称谓,家庭成员只能限制在亲属的一定范围内,家庭成员一定是亲属,亲属不一定是家庭成员。 b 组成家庭的亲属一般有三个来源:婚姻,血缘,法律拟制。 c 被法律确认和调整的家庭,以权利义务为实体内容,即作为家庭成员的亲属之间在法律上存在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备的婚姻家庭立法既要注意调整家庭关系,还要注意调整家庭外的亲属关系) d 家庭作为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既是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又是以一定的物为基础的财产集合体。婚姻家庭法一方面应规范亲属身份关系,另一方面还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家庭财产制度。 4、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在本质上,婚姻和家庭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中,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成立的结果,也是婚姻的结构载体;在微观和现实表现上,婚姻当事人双方组成里最初的家庭,然后才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关系。一般来说,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则包括夫妻的权利义务。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个体化的婚姻是造就家庭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婚姻是否稳定,影响到家庭是否稳定,婚姻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家庭的命运。 婚姻家庭的结构与职能 5、婚姻的结构:历史上经历了群婚结构、偶婚结构和个体婚结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是个体婚的变种。一夫一妻是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最佳婚姻结构。 6、婚姻的职能:性爱职能、生育职能、扶助职能。 7、家庭的结构: (一)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1)配偶家庭:只有一对夫妇而没有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①未育配偶家庭:尚未生育子女或根本不准备生育子女的一对夫妇所组成的家庭 ②空巢家庭:子女均已成年并单独成家生活或子女不幸死亡,只剩下夫妇两人的老年型家庭。2)单亲家庭:由于死亡或离婚而只剩下夫妇中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包括父单亲家庭和母单亲家庭,属于缺损家庭之一。 (二)扩大家庭,与核心家庭相对应,扩大家庭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类: 1)主干家庭,又叫直系家庭,或异代扩大家庭: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均异代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异代、纵向扩大的结果。 ①一对夫妇与男方或女方父母以及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占多数) ②一对夫妇与男方或女方父母、未婚子女、未婚弟妹或兄姐所组成的家庭。 ③特殊或不完整形式: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均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青少年的配偶主干家庭;夫妇或父母缺损一方的单亲主干家庭。 2)联合家庭,又叫复合家庭:由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你是怎样来理解教育社会学的?如学科性质、意义方面(同上) 性质: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问题。 3、教育社会学在欧美的发展(课件加工) 一、规范的教育社会学阶段 1、①史密斯《教育社会学概论》,是此方面最早的著作; ②华勒《教学社会学》,是当时此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2、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特征:①研究者绝大多数是教育学者;②研究方法偏向于哲理性 和规范性的研究方法;③在研究范围上,凡是与教育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二、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的描述: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或“社会学的”教育社会学,其时期始于1940-1960年,当时美国的社会学领袖人物由芝加哥扩散到其它各大学,研究的旨趣也由解决现有的特殊社会问题转为理论的建立与研究技术的改良。教育社会学已由过去的实用取向转为理论的取向了,或者说,姓“教”的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姓“社”的教育社会学了。 2、代表人物:①帕深斯:强调建立社会行动的系统理论。 ②墨顿:也认为理论与研究的相互发展才是社会学成长的动力。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贡献:①教育社会学由过去的以教育学者为中心,转换为由教育 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参与;②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已从规范的学科转化成一门严谨的学科,并且建立了许多有关教育的理论,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已可与教育心理学相抗衡;③在研究范围和领域上,研究的领域开始缩小,只关注于可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的那一部分。 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这一时期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的”教育社会学,或“诠释学的”教育社会学,“现象学的”教育社会学,“微观的”的教育社会学等。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实证方法:科学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能接受;实证:现实而非幻想;有用而非无用;可靠而非可疑;确切而非含糊;肯定而非否定;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研究宇宙现象可分为研究无机物的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与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理科学一起组成了实证科学体系;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 对于越复杂的现象就需要越高级的方法,社会学采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 2、社会学产生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3、马克思与社会学 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主张用经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其阶级理论、冲突理论、异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形成 (1)孔德:提出社会学名词,提出了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增长、分化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考察 (3)迪尔凯姆:研究社会事实,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用统计方法实证研究自杀现象,主张用社会事实说明社会问题 (4)韦伯: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方法论上提出“理性类型”和“价值中立”主张;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分类、科层制度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 2、美国社会学发展 实用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帕森斯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和交换理论;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汇编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2. 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 D) A. 提高行为性成本 B. 提高物质性成本 C. 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 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 )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4.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5.(A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6.( 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7.( 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8.( C )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10.( 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 责任感 B. 环境 C. 人口 D. 国际理解

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社会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1、西方和中国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西方: 社会学的产生: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社会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主要思想有: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斯宾塞: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社会进化论。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等概念。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 韦伯: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观点以及“价值中立“的主张 帕森斯:建立了机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 美国社会学的特点:注重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西欧国家社会学与美国社会学的差异: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代表 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发起巨大挑战,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 卢曼:系统学派 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 福柯: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对现代权力观的否定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弥合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 中国: 大同思想:我国古代关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理想的系统化论述 康有为:讲学,提出群学 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 社会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出现是在20世纪初。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师资比较整齐 孙本文: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社会学原理》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取消 1978年邓小平支出社会学需要尽快补课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与基本问题 研究对象: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具有强烈的依存关系: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没有社会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不受社会关系知道的社会行动都是不可理解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的宏观表现。 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学科体系: 1、社会学理论: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2、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3、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观点 2、方法和只是的综合性 3、科学性 4、应用性 5、建设性和批判性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的性质、类型、特点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有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其代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强调人的行动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美国的吉丁斯)和以强盗个体行动的能动性为主的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带有社会唯名论色彩,而在符号互动论哪里社会唯名论的特征更加明显 社会的性质导致两方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不同:唯实论: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唯名论: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能真正了解社会 社会的类型: 宏观社会的类型: 1、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2、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3、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社会的类型: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3、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