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周周测(含解析)

第三周——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

周周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

(《论语·学而》)

文本二:

(《论语·学而》)

1、下列对两则文本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弟子入则孝入:在家

B.泛爱众,而亲仁泛:广泛

C.贤贤易色易:轻视

D.能致其身致:招致

2、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古代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文中是对孔子的尊称。

B.弟子:多指门徒或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文中指孔子的三千门徒。

C.悌:是敬爱兄长的意思。“孝悌”是孔子非常重视的道德准则。

D.仁: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指有仁德的人。

3、下列对两则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谨信、爱众、亲仁等,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

为,这些比“学文”更重要。

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

化知识,“文”应该是在完善道德修行之后才追求的。

C.子夏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贤贤”就是尊崇贤者,就是“亲

仁”,是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4、把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父母,能竭其力。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5、这两则《论语》选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文本二: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

《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注】①葛:夏代诸侯国之一。②旄倪:老人和幼儿。

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7、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乘之国,文中指大国。“乘”指车,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B.狄,对居住在北方的部族的泛称,古有“北狄南蛮”之说。

C.《孟子》,由孟子的弟子编写而成,有对孔子学说的传承。

D.合从连衡,“合从”指“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指“事一强以攻众弱”。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商汤征伐天下,得到当地百姓的信赖,是因为商汤能够怜惜当地百姓,实施的政策能够让百姓高兴。

B.孟子认为齐宣王如果能够尊重燕国人民的意愿,实施“仁政”,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对齐国动兵。

C.孟子认为功利是祸乱的开始,为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他很少谈及利。后世司马迁对此极为赞叹。

D.孟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当时各诸侯国国君的采用,国君们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孟子的“德政”不合时宜。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2)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10、孟子认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请从所给文本中列举两个可以论证这个观点的例子。

二、默写题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拿来终生奉行的,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的人,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孟子认为,人本然地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和“非人”的分水岭。从这个根本点上来看,人和人是完全平等的:君子和庶民是平等的;尧、舜和路人,甚至桀、纣也是平等的。( ):一条是向上成为君子圣贤的路;一条是向下沦为普通人、小人甚至___________的路。这两条路在起点处交汇,就看你选择哪一条并且努力走下去了。自己想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可最终成了___________的人,这样的结局,是让人感到悲哀的。

孟子说,把仁、义、礼、智四端___________一点都不难,关键是要努力实践推已及人的恕道。看到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在路上,就去帮他拿,不让他辛劳。做这样的事情都是___________,却可以成就一件美德,使自己含有的仁、义、

1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每一个人最初都面临着两条路

B.最初有两条路,可供每一个人选择

C.每一个人都要不忘初心,牢记来时的路

D.但是,尧、舜最初也都面临着两条路

1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社鼠城狐卑躬屈膝发扬光大吹灰之力

B.衣冠禽兽卑鄙无耻踵事增华吹灰之力

C.衣冠禽兽卑鄙无耻发扬光大举手之劳

D.社鼠城狐卑躬屈膝踵事增华举手之劳

14、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堕人邪恶甚至流于凡庸,难道让人感到悲哀不成?

B.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流于凡庸甚至堕人邪恶,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

C.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堕人邪恶甚至流于凡庸,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

D.如此简单而不去做,任从自己流于凡庸甚至堕人邪恶,怎么能让人感到悲哀呢?

15、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①_______________,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贵贱穷达、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领略精神的高贵,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并来自内心的幸福。先秦诸子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他们认为将个人发展与社会结合,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②_______________。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③_______________,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致:给予,献出。

2、答案:B

解析:文中的“弟子”泛指年少者。

3、答案:D

解析:首先,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并没有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次,儒家只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4、答案:(1)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关键点:事,竭其力)

(2)与朋友交往中,说话讲信用。(关键点:交,言,信)

解析:

5、答案:两则文本都体现了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观点。从第一则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看,孔子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摆在第二位。在第二则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第一则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高低,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遵循“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也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解析:首先理解两则文言文的意思,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观点,然后加以比照,就可以发现它们在强调道德教育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6、答案:C

解析:“通”的主语是“道”,“游”的主语是“孟子”,故“通”后应断开,排除

A、B两项。“不果所言”为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孟子》一书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一起编写而成的。

8、答案:C

解析:由文中的“太史公曰……利诚乱之始也”可知,认为功利是祸乱的开始的是司马迁;由“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可知,很少谈及利,以防备祸乱根源的是孔子。

9、答案:(1)(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火一般的统治。

(2)在这时候,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打了胜仗,削弱了敌人。

解析:

10、答案:①周武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高兴,就兼并这个国家;②周文王征伐他国,当地百姓不高兴,就不兼并这个国家;③商汤征伐他国,实施了百姓满意的措施,百姓便欢迎他来征伐。

解析:“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说的是先王实施政令都是以百姓的好恶为依据的。由“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可得出答案①;由“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可得出答案②;由“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可得出答案③。

11、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解析:易错字:己、勿、庶、壹。

12、答案:A

解析:前文说的是人和人是完全平等的,所以句子的主语应是每一个人,排除B、D两项;后文具体阐释“两条路”,排除C项。

13、答案:C

解析:社鼠城狐:城墙上的狐狸,土地庙中的老鼠,因为有所依托而免受攻、熏。比喻仗势作恶的人。衣冠禽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行为卑劣,如同禽兽的人。此处是与君子圣贤对照的,应用“衣冠禽兽”。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谄媚奉承。卑鄙无耻: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此处强调的是人的德行,应用“卑鄙无耻”。发扬光大:发展提倡,使日益盛大。踵事增华: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此处强调使仁、义、礼、智的传统延续发展,应用“发扬光大”。吹灰之力:形容很小的力量(多用于否定式)。举手之劳: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不费事。本处指做帮助老人的事情是很简单的,并没有强调力量,应用“举手之劳”。

14、答案:B

解析:画框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是“流于凡庸甚至堕入邪恶”;二是不合逻辑,“怎么能让人感到悲哀呢”可改为“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

15、答案:①但相比较而言;②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幸福”等均可);③只有这样(“只有守住底线”等均可)

解析:①空根据前句“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与后句“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的关系可知,在物质财富与精神快乐的比较中,精神快乐获胜,故而衔接句子要与二者相比较相关,可填写“但相比较而言”等类似的句子。②空前文阐述了先秦诸子“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理念,故而前文“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是他们认为获得幸福的正确方式,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幸福,故而可填写“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或“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幸福”等类似的句子。③空要呼应后文的“才有”,形成固定的关联词搭配,还要在前文“在先秦诸子看来……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中提取关键信息,可填写“只有这样”或“只有守住底线”等类似的句子。

第三周——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周周测(含解析)

第三周——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 周周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 (《论语·学而》) 文本二: (《论语·学而》) 1、下列对两则文本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弟子入则孝入:在家 B.泛爱众,而亲仁泛:广泛 C.贤贤易色易:轻视 D.能致其身致:招致 2、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古代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文中是对孔子的尊称。 B.弟子:多指门徒或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文中指孔子的三千门徒。 C.悌:是敬爱兄长的意思。“孝悌”是孔子非常重视的道德准则。 D.仁: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指有仁德的人。 3、下列对两则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谨信、爱众、亲仁等,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 为,这些比“学文”更重要。 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 化知识,“文”应该是在完善道德修行之后才追求的。 C.子夏认为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贤贤”就是尊崇贤者,就是“亲 仁”,是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4、把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父母,能竭其力。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5、这两则《论语》选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文本二: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综合检测卷(解析版)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事实是否需要判断?答案是肯定的。“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对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是人们运用历史知识服务于人生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 由于发论者生活在不同时代,他们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实做出判断时,会自然而然地站在不同的立场、表明不同的观点。《左传·桓公六年》有“齐大非耦”的记载。齐国曾想把文姜嫁给郑国太子忽,而太子忽引《诗·大雅》中的警句“自求多福”,强调与其依靠大国的辅助,不如求诸己,故以“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为由辞谢。对此,《左传》作者给予的评论是“善为自谋”,表达了对郑太子独洁其身而谋不及国的批评之意,为后人取鉴于史提供启示。随着历史形势的发展、变化,“齐大非耦”在南朝大史学家沈约那里成为严格区分士庶阶层的思想武器,他曾以此激烈抨击士族王源将女儿嫁入寒门之举。后来,“齐大非耦”又发展成为中国古人婚姻观念的重要原则,“郑忽辞婚”则演变成歌颂大丈夫志在自立的历史素材。可见,对于历史事实的见解、评论和运用,是随着评论者所处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史学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史家则是史学的主体。总体上看,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史家议论的两个基本维度。 事实判断是史学家针对史实本身所进行的总结和评价,并用以指导时人和后人的社会实践。以有关皇朝得人、用人的评价为例,《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论及汉顺帝、桓帝二朝形势时,指出由于统治者未能任用贤能,“在朝者以正议婴戮,谢事者以党锢致灾”,导致东汉在这一时期由盛转衰。据此,范晔对东汉的历史走向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倘使顺帝、桓帝能够任用贤能,则可延续盛世。史学家运用历史知识对既成事实做出假设,是史学服务于社会的一条重要路径。当然,史家议论是否能够与历史发展规律相符,这还要取决于史家本身见识的高下。 价值层面的判断,则是不仅要就事论事,还要把人物史事的善恶、是非揭示出来,也就是给人物史事定性,这种判断受史家意旨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班彪评论司马迁《史记》“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这是中国史学上较早对史书中的史家议论做出的直接评价。班固所撰《汉书·司马迁传》,亦持此说。对此,

2021-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2021-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晒苦,晒老师,晒友,现在是网络时代,什么都讲一个晒字,从发出自己小家的装修情况,到晒出各个政府大楼的豪华装修,形形色色的晒文化,已经通过网络深入人心。 晒苦:一位80后网友发帖倾诉自己的生活和热播电视剧《蜗居》的女主角竟开始惊人相似。该帖中“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迅速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在心理咨询中,有五成“房奴”心理上或多或少会产生焦虑情绪,年轻“房奴”更易产生心理亚健康,将上网诉苦作为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这种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 晒老师: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祝贺教师节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白领们说,毕业后生活压力太大,在网上“晒晒”老师,和别人分享老师“逸事”,有很好的放松作用。通过一个个晒老师的帖子,很多网友不但回忆老师的容貌、神态,还留下了老师的名字,以及令人怀念的点滴往事。 晒友:晒友,是指晒客们彼此之间互称晒友。“晒”正形成一种个人联合个人以对抗强大现实的方式,“晒”也成为一种个人寻找群体的联络方式。“晒”这一种新的力量还在聚集和成长中,很难估量它仅仅是一种流行,还是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但显然,它现在的力量就足以让人惊叹。 (节选自豆瓣《什么是晒文化?》) 材料二: “晒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现象,它是指个体以自媒体为主要媒介,将自己的生活日常、态度心情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与人共享自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1月份月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工智能是人类在时间更迭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工具,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人类身体解放服务,助力人类实现自身价值。所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不会被智能机器侵占,而只会更加得以巩固。人类社会里,人才是唯一的主体。 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没有客观世界,人的意识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产物。人意识的产生是基于有目的之实践,无目的之实践所产生的意识是一种本能的自

觉,如动物的意识、婴儿的意识和狼孩的意识。人脑为什么是意识孕育的场所?从生物结构上看,人脑大约由850亿~860亿个具有高度复杂且严密的神经网络系统组成,每个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倘若某个神经元细胞发生突变,人的意识活动可能就会受到阻碍或丧失。马克思指出,“我们的思维和意识,不论他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所以,人的意识活动是以人脑的生理活动为物质基础而发生的。从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来看,人善假于物,使自己的主观意识对象化(客体化),人的意识借助思维把不同时空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一幅幅图景,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很多的画面,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对其修正与重塑,进而形成客观实体。 反观人工智能,它虽然拥有有限的“理性”,但其没有意识。它只是执行人类的命令,把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具体化,单一地执行人类为其设定的程序和算法。显然,人脑和人工智能在构造上有着天壤之别。人脑是一个有机体,其构成非常复杂,整个人脑的神经元网络所能完成的功能是任何别的东西都无法比拟的,这决定了人脑可以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然后形成意识,再使其具体化,如人类根据鸟类飞行原理设计出了飞机,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研制出雷达。而人工智能的构成是机械的和数字的,当然其构成核心是算法,这决定了人工智能拥有一种万物可计算的能力,这种计算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速度和计算容量上;同时,算法的逻辑性规定了人工智能只有逻辑思维能力。人脑与人工智能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脑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联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品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精品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文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脸、眼睛和神韵。这表明,在那时的人们看来,真实自然是最美的。在中国,汉成帝宠爱苗条纤细的赵飞燕,唐玄宗宠爱珠圆玉润的杨玉环,使得“燕瘦环肥”曾经在特定时代掀起一股不小的审美风潮。尽管人们追求身体美的愿望不曾改变,但由于地域、文化、种族等的不同,历时的与共时的“身体美学”均呈现出千姿百态。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日益频繁,地域隔阂被打破,东西方越来越多地共享着时尚身体的审美观念。 ②在《人体美丽史》一书中,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指出:人们对身体美的探求从面部轮廓延伸至整个身体的全面特征,并用这些特征展现自己的个性;然而,借助发型、化妆和体型锻炼等传统方式来修饰身体,总是存在一定限度;凭借科技支持,医疗美容手术能直接地干预身体,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无限地去接近他们理想的美貌。于是乎,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成为一种追求身体美的新时尚。在此背景下,医疗美容行业乘势发展,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已形成涵盖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美容中医科在内的上百种服务项目。在医美市场的扩张中,医美广告——既推销商品和服务,还不断地“生产”消费者——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③2019年8月,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在视频网站上投放了一则广告,视频中一群身穿白色裙子的女性一起尖声高唱:“新氧医美,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随后画面上浮现出五个大字——“做女人整好”。正如费瑟斯通所说,广告就是能把罗曼蒂克、奇珍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各种意象附着在肥皂、洗衣机、酒精饮品等各种平庸的消费品之上。这则医美广告正说明了广告商是如何将女性身体的“美”“好”与“自信”“完美”“成功”等价值观进行了置换。 ④广告解构那些根植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客体中的意义,利用所谓“任意能指”的效应来重新解释原有的使用价值。在“身体被认为是最美消费品”的当今社会,医美广告不断培养人们永不满足的形象消费需求。在这里,广告提供的意象体系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文学与“世界”构成怎样的关系,文学为什么而作,为什么人书写,关涉文学本质论。 (2)中国古代文论有从“世界"角度来理解文学本质的传统,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感物说”,认为文学源于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这一观点影响深远。苏轼基本上遵循传统诗学中心物交感、主客合一的理论观点,认为诗文是创作主体在感受外在世界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艺术呈现。他在《南行前集叙》中云:“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正是山川风物、贤人胜迹等自然与社会事物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在《辨杜子美杜鹃诗》中提出作诗应是“类有所感,托物以发”;在

《题渊明<饮酒>诗后》中阐述了“境与意会”的妙处。 (3)无论因物触兴、有感而发,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是创作主体通过诗文折射宇宙、自然之生命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手段。苏轼强调文学创作是主体情感体验和内在情结的自然流露,但在根本上也离不开对客现世界的感发,这样才能达到主客互融、天人合一。 (4)眼下,有些创作者忽视中国的现实土壤和传统文脉,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在此背景下,苏轼的观念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辨清文学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基于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清晰准确的认知,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命题,可谓言之有据、内涵深刻。他在《题柳子厚诗》中认为“诗须要有为而作”。《答虔倅俞括》云:"今观所示议论,自东汉以下十篇,皆欲酌古以取今,有意于济世之实用。”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评赞王定国的诗“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有为而作"就是强调诗文要具有道德评价与教化的功能,从而有益于国家、社会与民众。 (6)在当下,文学的本质要求是要对社会、时代和人民"有为"。新时代的文学需秉持“有为而作”的理念,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世界,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时代中汲取营养,反映人民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与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7)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创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要经历创作动因、艺术构思与语言呈

专项练习(课内外)(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课内外)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屈原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克己复礼之新说 《论语》中“克己复礼”一句,历来的注释相当统一,即把“克己”解释为“克制自己”,然后形成了一种修养方法。这种注释本来是错误的,但是,因为统一,大家就都犯了错误,只有钱穆先生走到了真理边缘,抬手拉门,没摸到把手,于是自嘲地笑了笑说,“我不想碰壁”,转身走开了。即将登台《百家讲坛》的傅佩荣先生说到这个问题,以“克”为“能”,“克己复礼”就是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自己的规范。傅先生的这种说法其实也值得商榷。 钱穆说:“克犹胜也。有约束义,有抑制义。克己,约束己身也。或曰:克己去私。下文为仁由己,同一己字,皆指身,不得谓上一己字特指私欲。或又说:克己犹言任己,谓由己身肩任。然下文‘四勿’,明言约束,非肩任义。盖人道相处必以仁,古训,仁者相人偶。若立心行事,专以己身为主,不顾及相偶之对方,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必以能约束己身为先也。”克制(约束己身)以外,钱穆又提到“克己”的另一种说法:“克”取“任”义,克己犹曰“任己”,“任己”就是“由己身肩任”。把其中的意义取出来,很明显,就是“从我做起”。这就是所谓钱穆先生走到了真理的边缘。但他以下文“四勿”明言约束,“任己”与“四勿”不相对应,遂又否定了这种解释.,这是他与真理擦肩而过。 “四勿”是颜回“请问其目”之后,孔子做出的答复。目,一般解作条目,目还有一解,为要。“请问其目”,钱穆先生解作“请问详细的条目”,这是钱穆把“四勿”理解成“克己”的具体化,上下读来已经不通顺了。其实,结合“四勿”“不要如何如何”的语气,“请问其目”就应该是“请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一则《论语》又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由己,也就是从我做起,仁不待人。既然明摆着“从我做起”的意思,那么“克”字,还是取“任”义为好。“四勿”不是约束,“克己”解为“任己”也就说得通了。克己复礼,就是“从我做起,践行礼的要求”。而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孔子教诲颜回说:“如何为仁呢?要从我做起践行礼的要求。仁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靠别人成就的。”颜回问:“有哪些注意事项?”孔子说:“这还用说吗?视听言动,日常一切行为都不违于礼。” 把“克”解作克制,可以附会成超越自我,相当时髦,但是,这样一来,孔子“从我做起”的力行思想,就可能千回百折地180°大转弯,演绎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许多国人有一个缺点,遇到不如意的事,好发牢骚,指责他人,而怯于用行动改变它。比如,批评社会上诸多恶俗,都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却拿人微言轻作为托辞,并且以能“克制”为有修养。这可能跟歪曲了孔子的“从我做起”的思想有关吧。 这一则是颜回问仁,孔子答克己复礼,答“四勿”。克己复礼、“四勿”,都是针对“如何仁”的问题的。夫子把“四勿”作为“克己复礼”的规范,作为实践中需要排除的不良因素,而不是“克己”即是“四勿”,“四勿”即是“克己”。并且,克己复礼,为仁由己,请事斯语,这一则体现的是力行思想,说仁是做出来的,不是克制出来的。傅佩荣先生以“克”为“能”,固然已经摆脱了“克制”的错误,但是如此一来,却把“克己复礼”解作“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自己的规范”,一则勉强,二则言虽近于“从我做起”,但意思仍然不够明晰。 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好比人之饮食,消化器官功能不尽相同,相同的营养物质未必补充相同的营养。所以《论语》的意义、经典的意义、实际的意义,即取

2021-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2021-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在指出秦的过失。 B.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 C.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 D.连横: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合纵: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邪曲之害公也B.蝉蜕于浊秽C.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然后以六合为家 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短屈原于顷襄王短:揭露短处。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列:朝列,班列。 C.顷襄王怒而迁之迁:调动官职。 D.其文约,其辞微微:卑下。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二、语言表达 6.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根据《伶官传序》的内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唐庄宗(李存勖)进行评价。 7.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上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②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④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三、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涉起义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3)《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过秦论(中)(节选) 贾谊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注]之民冀得安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2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2单元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02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2单元、古诗词诵读。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位网名为“@上上”的北大博士生用美声唱法翻唱各种“洗脑神曲”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最高单曲播放量突破1.6亿次,引起全网关注。 “@上上”用美声演唱“洗脑神曲”,打通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间的壁垒,让美声这一高雅艺术在娱乐内容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短视频平台有了一席之地,并且成功让很多人对高雅艺术“路转粉”(从“路人”转变为“粉丝”),这着实令人振奋。 通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雅俗艺术之间似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鸿沟。能载入艺术史册的,几乎全为雅艺术。但俗艺术并非不能转化为雅艺术,比如宋词刚刚问世时,因一些作品为歌女所吟唱,故被贬低为“诗余”。再如,对昆曲热爱到“家里收拾起”的清代文人,面对横空出现的京剧,竟以“花部”蔑称,意在对应昆曲的“雅部”。一言以蔽之,花者,俗也。 看如今,宋词、京剧都是中国艺术殿堂中璀璨的明珠。这是历经历史磨炼的结果,当中既有机缘,也有巧合。可一些俗艺术转化成雅艺术后,却走向了曲高和寡的高冷。比如,京剧当前传承弘扬之难,早已为各界公认。个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一旦雅化,就会或被动或主动地曲高和寡。

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及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第10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有关无锡的士风,要从明朝下半段开始回顾。当时的读书人,对代表皇权的太监、权相不满,认为这些人耽误国事、贪图私利。很多学者联合起来进行反抗,批判他们认为罪恶的源头——皇权专制产生的弊病,以及官吏不守法纪、没有道德等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群人的反抗,渐渐发展为“东林运动”,这得名于无锡的“东林书院”。他们当时的批判运动,自然会招致政府反制——抓捕或贬斥其中的重要成员;但这也激起了东林党人更多的反抗,衍生为明末整个江南士大夫群体的抗议。在清初,“东林运动”固然停止了,但是无锡的士大夫依然有批判精神。只是,既然触及不到北京中枢,他们便转而以其精力服务乡里。“家事国事天下事”这三个方向其实是一致的。 此后,无锡家族的家庭教育,也都隐然延续了东林传统:一方面研讨有用的学问,另一方面投身于乡里服务。他们希望经由此训练,能对国家、对老百姓担起自己的责任,实践儒家传统对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要求。 无锡的读书人家,往往会拣选一个有兴趣的科目作为学问,一代代研究传下去,他们的亲戚、朋友,自然形成一个研讨学问的团体。 譬如去了台湾的李家的李榦借鉴中华民国时期“中央银行”的体制,在台湾改革币制,竟使台湾经济得以稳定。从台湾“中央银行”行长卸任以后,他长期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主席。他主持的经济研究室,训练出很多头等的经济学家。 又如顾家子弟都是读工程、物理、数学一类的科目,顾毓琇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留学期间,他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和用于电机分析的“顾氏变数”;后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又创立了电子学的一项重要理论。 更有如钱家这样花开满枝的。钱家分为两个支派:一个是城外七房桥钱穆和钱学森家族,他们二位,分别在历史与高能物理领域达到巅峰。城中小娄巷的钱基博、钱基厚兄弟家是另外一支,近代有名的学者钱锺书,即出自这家。 钱基博的专业是国学,主持过无锡国学专修馆,这是近现代中国国学的重点学府。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所指涉的“现代”,其实并非我们通常意义的所谓“现代”——他从《周易》开始论述,分文、史、词、曲,下面才真正讨论到“现代”的三个文体:一个是梁启超的“新民体”,一个是胡适之的“白话文”,一个是“逻辑文”。胡适之、黄远庸、周树人、徐志摩……这些人的作品是他认为的“新文学”,而我们则认为是新文学的发端。换句话说,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内容范围是从“古代中国文学史延伸到现代”。他的理由是,要明白古代文学,才可语近代;要知道近代文学,才可以说现代。可以说,钱基博是站在古代与现代的交汇点,回忆古代,而将现代的开启交代给后人。这一心情,既是挥手告别,也是依恋回顾。与钱基博抱有同样心情、身处这一节点的学者,还有同时代的王国维、陈石遗,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回顾其托身的文化。他们这些前辈学者,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终结的代表。

2021-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2021-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2022年秋学期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语文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所谓“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慈善”或是“见人点个头”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人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不相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的权力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有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满足社会中各份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上一代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对每个人来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路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前人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第三单元练习卷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鳝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二)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阶段检测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阶段 检测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阶段检测 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各题。(每题3分,共9分)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差强人意 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匠心独运差强人意 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 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匠心独运心满意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综合检测(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综合检测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第二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

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羲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所业文干之干:求取 B.楚以其少俊,深礼之礼:礼遇 C.仲郢坐专杀左迁坐:犯罪 D.为当涂者所薄当涂者:糊涂的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楚以其少俊夫夷以近 B.李德裕素遇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C.乃补太学博士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而俱无持操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3.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为当涂者所薄 A.夫晋,何厌之有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地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的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受到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符合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