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验 探究题专题基础训练(附录答案)

1

中考实验 探究题专题基础训练

题型归类

一、仪器使用型

1、利用天平测量矿石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标尺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为 g .

2、如图2所示,甲图为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 的电路图,乙图为电流表、电压表的实物示意图.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待测电阻阻值约为10Ω,回答下面的问题:

(1)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最________端.(选填“左”、“右”) (2)电压表应选用 量程;电流表应选用 量程.

二、数据处理型

3、下表为大气压强跟对应海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在图3中描点作图,形象、准确地表示出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若某地的大气压强为7.0×104Pa ,则该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km .

三、结论推断型

4、某研究小组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干湿程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了一块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为研究对象.那么: (1)实验所需的测量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3

图4

冷水

热水

(2)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物块必须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3)下表为实验记录表格,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5、如图4所示. (1)甲:

现象:向平行竖放的两气球间吹气,两气球向中间靠扰.

结论: . (2)乙:

现象:在冷、热水杯杯底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热水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更明显.

结论: . 四、问题分析型

6、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中: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 ,对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 ,这是便于研究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选填“A”、“B”)的一侧观察.李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 ,蜡烛B 都不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其可能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想办法: . 五、故障检测型

7、如图5所示,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实验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六、方案评价型

8、物理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自主选择器材,设计出测量鸡蛋密度的实验.小刚和小军设计的方案如下: 小刚的方案:

①取一个合适的量筒,盛上适量的水,记下量筒示数V 1; ②将待测鸡蛋放入量筒中,记下量筒示数V 2; ③鸡蛋的体积为V=____________;

④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称量鸡蛋的质量m 时,通过增、减砝码,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这时应该 ;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往右盘中加砝码

C .从右盘中减砝码,并移动游码

D .向右移动游码

⑤测出鸡蛋密度ρ= . 小军的方案:

①将鸡蛋放入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②向水中边倒盐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为止(图6甲); ③用密度计(图6乙)测量盐水的密度ρ盐水,则鸡蛋的密度ρ鸡蛋=ρ盐水. (1)将小刚同学方案中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2)小刚同学的方案中不足之处为: . (3)两种方案对比(小刚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已得到修正),你认为_______的方案更好一些.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考点

声学 光学

1、如图7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铃声逐渐变弱,把空气重新通入玻璃罩内,铃声逐渐变强,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让空气重新通入玻璃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0

2、如图8所示,小明利用一把钢尺验证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探究的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什么关系呢? 做出猜想: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实验过程: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以大小不同的力度再次拔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音调. 得出结论: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1)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之处为 ; (2)要利用钢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过程为: . (3)以上实验中,钢尺发声的音色是否改变,为什么? . 3、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可沿图中虚线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为:(写出两条) (1) ; (2) . 4、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10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如图11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像,则蜡烛应置于透镜左边a 、b 、c 、d 四点中的_____点,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上.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即可) .

热学

5、如图12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冰块,采用图12甲的实验装置;

图9

图8

图7

小华选择了海波,采用图12乙的实验装置.

(1) ______选择的实验装置更好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对温度计的使用,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写出两点)

① . ② . (3)下表为他们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时有着共同的特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6min 时,海波的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或海波熔化的过程中,内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分子__________能的增加.

6、为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测量数据:

(1)如图13所示的四种温度计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2)如图14所示的四个图像表示观察水的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

(3)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______℃;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

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4)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可能的原因是 . 7、小张老师用如图15所示的实验演示碘的升华现象,已知碘的熔点为114℃,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600℃. 请指出实验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

A B C D

图13 图14

16

温度计

温度计

温度计

石棉网 石棉网 石棉网

用油

木板图17

不足之处: . 改进方案: .

8、如图16甲所示为教科书上提供的“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为: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16乙所示.

(1)与图甲实验装置相比,图乙实验装置的优点为:更容易控制 相等. (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 相等.

电学

9、图17为安装在木板正面的部分电路,其中a 、b 、c 、d 是穿过木板的接线柱,两灯座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接线柱上,灯泡L 1、L 2完全相同.木板背面的部分接线柱之间有导线相连,从而使木板正、背两面的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正常发光.

(1)拿下其中一个灯泡,若另一灯泡仍发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为 联,若另一灯泡不发光,则两灯的连接方式为 联.

(2)在电源和开关之间串联接入电流表,闭合开关,两灯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18所示,可初步判断通过灯泡L 1的电流可能为________A ,也可能为________A .

(3)将电压表分别并联接在ab 、cd 、ad 之间,电压表示数均为3 V ,表明两灯的连接方式为 联.

1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9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断开开关S 3,闭合开关S 1、S 2,调节滑动变阻器,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19乙所示的U-I 关系图象.由图像分析可知,电阻R 的阻值为______Ω.

图15

(2)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1、S 3,调节滑动变阻器,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19丙所示的U-I 关系图象.由图象分析可知,灯泡两端电压为2V 时,灯泡的阻值为 Ω;若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则灯泡额定功率为 W .

(3)闭合开关S 1、S 2和S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V 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A .

11

、“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 ,灯丝电阻约为5Ω,如图20所示为小明同学连

接的电路图,指出图中存在的三处错误.

(1) ; (2) ; (3) .

12、小明想测量额定电压为2.5V ,正常工作电流小于0.3A 的小灯泡的电阻.

(1)图21为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数据,指出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②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阻值为 Ω.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利用原电路测量一段电阻丝R x 的阻值(约10Ω).他用电阻丝替换了灯泡,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已损坏,在拆除电压表后,小明在不改变其他电路元件连接方式的情况下完成了实验. 简述小明实验的步骤并写出电阻丝R x 阻值的最终表达式.(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0)

实验的步骤: . 最终表达式:R x =___________.

13、如图22所示为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装置中的直铜线ab 通过导线连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当直铜线ab 迅速向上运动时,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___;当直铜线ab 迅速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__(选填“偏转”、“不偏转”);实验时开关应该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为 .

力学

14、小蔡老师拿着实验仪器到课室进行固体密度测量的演示实验.上课铃响后,小蔡老师忽然发现忘记了拿砝码盒,他急中生智,利用现有的器材开始测量.

(1)现有器材:天平(缺砝码盒)、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足量的水(密度以ρ水表示)、一小石块、细线. (2)实验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讲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在天平两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将石块放在左盘的烧杯中,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重新平衡.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示数V 1. ④将用细线系好的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读出量筒示数V 2. (3)石块密度表达式:ρ水= .

(4)实验评估:实验密度的测量值偏 ,原因为 . 15、市面上有些牛奶被掺了水.能否利用身边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通过测量密度来鉴别牛奶是否掺水呢?某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在没有天平、量筒的情况下,选用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ρ水已知)、细线等物品进行实验.

实验第一步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量G 1;实验第二步为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子总重量G 2.

(1)根据该同学的思路,实验第三步应为 . (2)求得牛奶密度ρ奶=___________.(以测量过程中出现的符号表示

)

图22

图24

16、如图23甲所示,A 为木块,B 为长木板,C 为弹簧测力计,另有棉布、毛巾等物品.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2)操作过程中要求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一对 力. (3)如图23乙所示,D 为带动长木板匀速运动的电动机.图乙所示实验相对图甲所示实验更具优势,指出其中的一点: .

17、小明利用如图24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液体压强特点” 的探究,实验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序号为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 (3)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8、针对“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了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动,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将该同学第三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为:

图23

图22

图25 空气

图26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为:

(4)如要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体重量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小车移动的距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19、如图25所示为小蔡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从A 、B 两图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N . (2)根据B 、C 两实验,他得出鸡蛋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

你认为这个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 . (3)如图25所示实验中,你还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一个),其原因是什么?

现象: , 原因: .

20、如图26所示,图甲为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静止滚下,碰撞同一木块.图乙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回答以下问题:

(1)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关系.

(2)进行乙实验时,每一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起始________相同;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___________来判断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受到___________的大小关系.

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题型归类

1、水平右78.4

2、右0-3V 0-0.6A

3、如图所示 3

4、(1)弹簧测力计(2)匀速直线(3)1、2、3 接触面积接触面干湿程度

5、(1)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2)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6、(1)大小相等物、像的大小关系(2)A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3)用灯光照亮跳棋

7、滑动变阻器连接了两下层接线柱灯泡断路

8、(1)③V2-V1④C ⑤m

V2-V1

(2)鸡蛋表面沾有水,使鸡蛋质量的测量值偏大.

(3)小刚实验方法适用性广(如测量密度较大的物体) {小军实验操作方便}

主要考点

1、真空不能传声证明声音的变化是由于介质多少的变化导致的,而不是由于闹钟自身的变化导致的

2、(1)拨动钢尺时力度没有保持相同(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幅度和发出声音的响度.(3)不改变,因为钢尺的材料、结构没有改变.

3、(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4、(1)15 同一高度(2)c 幻灯机(投影仪) (3)蜡烛放在透镜的焦点位置(或蜡烛放在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5、(1)小华海波受热更均匀(2)①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3)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4)势

6、(1)D (2)BADC (3)98 不变(4)实验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7、不足之处: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实验中无法确定碘是否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

改进方案:将盛碘烧杯放入沸水中加热.

8、(1)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2)食用油和水的质量

9、(1)并串(2)0.3 0.15 (3)并

10、(1)10 (2)10 0.875 (3)0.4

11、(1)变阻器未按“一上一下”的要求连接(2)电流表应选用大量程(3)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12、(1)如图所示

(2)①1.0 读数时看错电流表的量程②12.5

(3)实验步骤: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小,记录电流表示数I max;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记录电流表示数I min.

表达式:R x=I min R0

I max-I min

13、不偏转偏转闭合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4、(3)ρ水V1

V2-V1(4)小步骤③中有少量水残留在烧杯中

15、(1)在空饮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子总重量G3(2)(G3-G1

G2-G1

)ρ水

16、(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2)平衡(3)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示数读取方便.

17、(1)1、2、3 (2)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5、6

18、(1) 1.8 89% (2)斜面越缓越省力(3)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4)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倾斜程度

19、 (1)0.5 (2)不对实验C中鸡蛋并没有完全浸没(3)现象:浸没在水中的鸡蛋看起来比实际的鸡蛋大一些.原因:杯子相当于放大镜,起放大的作用.

20、(1)速度大小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2)速度距离摩擦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二) 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 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 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 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 (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 ,将该试剂与黑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 ,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4.(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A 剂的主要成分和B 剂的作用各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 2CO 3·3H 2O 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 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 剂可能是过碳酸钠。猜想Ⅱ: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 === 氧 氧立得复方制氧剂 A 剂:固体氧释放剂。 B 剂:不溶于水的固体,保证出氧速率稳定。 1. 用法与用量:将A 剂、B 剂先后放入装好水的氧立得制氧器反应仓中,通过导管和鼻塞吸氧。 2. 规格:A 剂:50g/包 B 剂:3g/包 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 反应仓

中考实验 探究题专题基础训练(附录答案)

图 1 中考实验 探究题专题基础训练 题型归类 一、仪器使用型 1、利用天平测量矿石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标尺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为 g . 2、如图2所示,甲图为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 的电路图,乙图为电流表、电压表的实物示意图.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待测电阻阻值约为10Ω,回答下面的问题: (1)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最________端.(选填“左”、“右”) (2)电压表应选用 量程;电流表应选用 量程. 二、数据处理型 3、下表为大气压强跟对应海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在图3中描点作图,形象、准确地表示出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若某地的大气压强为7.0×104Pa ,则该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km . 三、结论推断型 4、某研究小组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干湿程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他们选择了一块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并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为研究对象.那么: (1)实验所需的测量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3

图4 冷水 热水 甲 乙 (2)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物块必须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3)下表为实验记录表格,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 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通过分析表中序号为3、4、5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5、如图4所示. (1)甲: 现象:向平行竖放的两气球间吹气,两气球向中间靠扰. 结论: . (2)乙: 现象:在冷、热水杯杯底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热水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更明显. 结论: . 四、问题分析型 6、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中: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 ,对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 ,这是便于研究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选填“A”、“B”)的一侧观察.李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 ,蜡烛B 都不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其可能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想办法: . 五、故障检测型 7、如图5所示,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实验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0)(含答案解析)

中考《电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0) 1.采用图的电路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接通电源,瓶内的空气被加热后膨胀,使U形管的液面发生变化,通过观察U形管的液面变化情况比较出瓶内电阻丝的发热多少。 (1)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_____(选填“左瓶”或“右瓶”)内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2)让实验装置冷却到初始状态,把右瓶并联的两根电阻丝都放入瓶内,接通电源比较两瓶内电阻丝发热多少。此时该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____的关系,通电时间和前面一样后电阻丝产生的热量_____(选填“左瓶”、“右瓶”、“两瓶一样”)多。从U形管的液面变化情况来看要比上一次_____。(填“大”或“小”) 2.为完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小海同学从实验室取得以下器材:电压恒为4.5V的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开关,5Ω、1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 “40Ω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____________) (2)小海将10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_______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接着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将电阻换为25Ω后,为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滑片; (3)通过实验得到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_______比; (4)在小海实验基础上,为了得到更多组数据,需要更多规格的定值电阻,则选用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不允许超过_______Ω; (5)某次实验,更换电阻R,合上开关后,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6)小金想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胡认为他的实验方案不可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一(含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一(含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泡腾片含有NaHCO3和柠檬酸等物质,放入水中时,NaHCO3完全反应产生C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品牌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按图示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取用的泡腾片质量为4 g。打开止水夹a通入适量空气后,称量D装置,其质量为m1 g。关闭止水夹a,用注射器向B装置中注入适量水。待装置B中无气泡产生后,打开止水夹a,再次通入适量空气,第二次称量D装置,其质量为m2 g。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B装置盛装泡腾片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碱石灰主要含CaO和NaOH,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CO2质量增加,写出所涉及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步骤中再次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5)实验测定泡腾片中所含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若省略E装置,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将CO2转化为CO并还原CuO,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Ⅰ:制备并收集CO2。取一只试管,将制成糊状的CuO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炭粉,再用该试管收集CO2,实验装置如下图。 步骤Ⅱ:用CO还原CuO。将步骤Ⅰ收集满CO2的试管套上气球,按下图组装。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先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收集干燥、纯净的CO2,步骤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收集CO2时,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________。 (2)步骤Ⅱ中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再加热氧化铜时,1 min左右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________。 3.已知某无色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1)(进行实验) 甲组:取少量该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________。 乙组: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原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认为原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丙组:认为乙组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丙组继续探究。 (2)(反思与拓展) ①在丙组的实验中,BaCl2溶液的用量对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②根据原溶液中既有碳酸钠也有氢氧化钠的结论,写出甲组的实验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下列实验均用到红磷或白磷,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1中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 (2)实验2中红磷(填“需要”或“不需要”)过量。 (3)实验1中,为达到实验目的,红磷(填“能”或“不能”)用铁丝替代。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探究题(共5题) 1、使用显微镜准确地观察细胞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制作临时装片的一些步骤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请根据图回答: ( 1 )图二表示“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步骤,步骤 C 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 2 )为了使图三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⑤]________ 。

( 3 )植物体能保持挺立、舒展的姿态,不仅与液泡有关,还和细胞的_____ (填结构名称)存在有关。 ( 4 )图四是某同学“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时的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及观察到的物像,将甲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 (填“ 高” 或“ 低”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物像乙确定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____ 。 2、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显微镜对光操作中,转动______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目镜内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作视野。(填序号, _____ 填结构名称) ( 2 )在“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中,要用碘酒进行染色处理,碘酒处理的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_____ 。该结构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 3 )在“ 探究种子呼吸过程释放热量” 实验中,在 A 、 B 两个保温瓶中分别放人等量的萌发种子和干种子,插入温度计,倒置,观察它们在相同条件下24 小时后的温度变化。写出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________ 。 3、小薇热爱生物学,她栽培了菠菜和大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冲刺综合训练:化学实验探究题6(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中考科学重难点优化与提高 化学实验探究题6 1. 为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试验硬化的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________ . (2)检验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R表示)的质量分数 取3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R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1所示. (3)将稀盐酸滴入样品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反应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________(填实验现象),才停止滴加稀盐酸. (4)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 . (5)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mL.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g•L﹣1,通过计算,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 (6)上述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相关试剂,用来实验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是比较粗略的,请简要说明测定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________(写一个).

2.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步骤] ①将所需仪器按照装置图连接起来; ②打开K1和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 ③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 ④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 ⑤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 ⑥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二氧化碳进入具支试管中; ⑦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80℃的热水中; ⑧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 ⑨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问题解答] (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实验步骤⑥中,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3)能看到白磷燃烧起来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请你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学习所提供的材料. 实验装置: 学习材料: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NH4Cl+Ca(OH) 2=CaCl2+2NH3↑+2H2O]. 铵盐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氯化银(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CaCl2溶于显中性,NH4Cl 溶液显酸性. 请回答:

中考物理专题:实验探究题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实验探究题练习题附答案 1.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 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__ 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 相同。 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_______ 。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________ 。 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_______ 。 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 ________ 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 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 c 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能成倒立、 ____ 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

2022中考化学实验题分类专练科学探究题3:对比实验(解析版)

科学探究题3:对比实验(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九年级期末)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B.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C.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标准答案】C 【精准解析】 A、①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③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①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钙具有吸水性,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乙处铁钉最易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④中铁钉接触到的是纯氧气,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2.(2021·陕西陇县·九年级一模)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标准答案】B 【精准解析】 A、用图中装置进行除去氢气中氯化氢时,应该从长进短出,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蕊试液润湿的棉花由低④到高①依次变红,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石蕊试液润湿的棉花①④变红,石蕊试液的干棉花②③不变红,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故B符合题意; C、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不能得到燃烧是否需要氧气的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 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用的酸不同,不能得出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1·湖南省岳阳开发区长岭中学九年级一模)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B.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对比甲、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 【标准答案】C 【分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2023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微粒构成物质附答案

2023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微粒构成物质附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实验探究: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A处形成白烟是因为分子在; (2)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 比。(填正或反) 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 (1)我国的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作出重大的贡献.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表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3)表中所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利用表中一种元素,写出分子构成与微粒模型“ ”相似的物质的化学 式. 3.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Ⅰ.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 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4)Ⅰ.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5)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并收集气体②熄灭酒精灯③加入药品并固定仪器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从水槽中撒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A.③④①②⑤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D.①②③④⑤ (6)若要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气体应从F装置的(填a或b)端进入。 4.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验证微粒的性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科学探究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2·天津·九年级期末)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 ____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填序号) _______,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

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 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现有已部分锈独的生铁粉末(成分为碳、铁、氧化铁),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该生铁粉末在锈蚀前的含碳量以及锈蚀的程度,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 实验步骤一:取a克上述生铁样品放入一洁净干燥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1)生铁出现锈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中所得滤渣需要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确定滤渣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滤液甲在以下实验中已不需要,将其倒入废液缸。 实验步骤二:另取a克该生铁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3)A装置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填物质名称) (4)为防止装置内氢气不纯,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实验前要打开弹簧夹K,先通入一会儿氢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完全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关闭弹簧夹K。确定装置内氢气已经纯净的方法是_____,实验结束后,C装置内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0.54克。 实验步骤三:小组同学取实验步骤二中B装置硬质玻璃管内反应后所得全部黑色粉末进行了如下实验,所用装置和滤渣已略去,

【2021中考冲刺】(18)探究性实验题【含答案解析】

1 中考考前冲刺探究性实验题专项训练(十八) 实验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甲为 ,乙为 .(均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 向左移动.(导线不能交叉.... ) 图1 图2 图3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 不变,闭合开关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做了三 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该图表中数据在图3中进行描点连线. (4)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是 .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请在方框中画出能够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并可以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 的电路图

1 (2)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R=10Ω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 V 2.0 2.2 2.4 2.6 2.8 3.0 电流I/ A 0.20 0.22 0.24 0.26 1.40 0.30 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实验序号 .出的结论是 . (3)如果想用此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可以通过调 节 ,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小鹏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按甲图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选填“A”或“B”)端.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了 的作用.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此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选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短路B.电流表断路 C.电阻R短路D.电阻R断路 (4)排除故障后,小鹏又取了两个定值电阻,想利用这些器材继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电源电压为6V,分别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数据,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5)上述实验中: ①小鹏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②小鹏又把R换为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都不能达到所控制的电压值,是因为,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滑动变阻器(选填字母). A.“50Ω1.0A”B.“30Ω1.0A”C.“20Ω1.0A”实验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庆宝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实验前,检查电路发现连接出错,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改正错误.要求:滑动 1

备战生物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精炼(附答案)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 1. 下图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实验装置用黑布罩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________ (2)第二天揭开黑布,发现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的浓度大大增加。(3)将燃烧着的火柴伸入到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______浓度大大降低。(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放出_________,吸收________________。 (5)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还能释放能量,除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 (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_____号种子可以萌发,__________号和______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和_______,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 (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_________,其中5号种子________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为一科学家所做实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A图),小鼠死亡(B图),将一株植物单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植物死亡(C图)。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长时间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D图)。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鼠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鼠都能活着(E图)。 A B C D E

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重点题型训练《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答案)

实验探究题 类型1物质组成或成分的探究 例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固体的组成 (1)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生成白色滤渣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实验二:进一步探究固体中是否含氯化钠 得出结论:原固体中一定含NaCl。 (4)试剂X是________溶液。 (5)滤液C中除含Fe(NO3)3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1.(2020锦州中考)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取一定量白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由此小明得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讨论交流】有的同学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综合以上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确定了白色粉末的组成,其可能的组成有

种情况。 【反思评价】(1)步骤Ⅰ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2)下列物质能替代步骤Ⅱ中酚酞溶液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序号)。 ①石蕊溶液②氧化铜③二氧化碳④硫酸镁溶液⑤稀盐酸 类型2物质性质的探究 例2(2020安顺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CO2+Na2CO3+H2O===2NaHCO3 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20 ℃时,在盛有5 g Ca(OH)2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0 mL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烧杯中。 (1)向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B烧杯中通入CO2,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4)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测得其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AB段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二氧化碳通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设计和实验】20 ℃时,甲、乙两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变浑浊,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X,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 【解释与结论】(1)经分析X是NaHCO3,实验过程中,Ⅰ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无明显现象,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Y。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Ⅱ中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2)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结合分析Y的成分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的部分性质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实验步骤】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2 课本基础实验及其创新-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专题2 课本基础实验及其创新 1.下图表示的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C.配制10%的氢氧化钙溶液 D.区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A、过程中,食盐在水中完全溶解,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说明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有影响,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充分振荡后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加热后硝酸钾完全溶解,说明温度对物质溶解性有 影响,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10g氢氧化钙不能完全溶解,因此不能配制10%的氢氧化钙溶液, 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过程中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 的。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 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CO2能与水反应 B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 杯烧杯内壁有无色 液体产生 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答案】B 【解析】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CO2能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不一致。 B、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体产生,该气体不一 定是氢气,也可能是甲烷等气体,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不能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也可 能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等,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不一致。 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硫 酸氢钠等盐溶液,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不一致。 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燃烧的一个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初三中考实验题专题(含答案)

化学实验题 1.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 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 4 遇 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 2,H 2 O 乙CO ,H 2 O 丙NH 3,CO 2 ,H 2 O 丁CO 2 ,CO ,H 2 O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试回答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 2 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O 2 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 4 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1)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 (2)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4)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 、CaCl 2 假设②:溶质为NaCl 、CaCl 2、NaOH 、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 (5)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假设③成立 (6)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 。 3、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a .浓氨水; b .固体氢氧化钠; c .湿润的酚酞滤纸条 止水夹 a b c 气球

初中物理中考电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电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⑴ 1. 在“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电功率跟电压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 乙: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1)你验证的猜想是(填"甲”或“乙”)。 (2)实验需要的器材,除电源、导线、开关外,还需要。 (3)在方框中画出你的实验电路图。 (4)在该实验中,你需要收集的数据是。 (5)你是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两灯泡功率的大小的。 (6)探究出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后,爱动脑筋的小明猜想:电功率跟电阻之间也可 能有一定的关系。于是,他向老师借了一些定值电阻和其他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是:O 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是:。 2. 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使用的器材有: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开关一个,五个定值电阻(5Q、100、150, 20Q、25Q),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对电流表的操作应该是= (2)小组在探究时,先将5C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电压表示数达到某一数值,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示数为A,接着断开开 关,将5Q电阻更换成10C电阻,闭合开关后,接下来应做的操作是,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实验小组收集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第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 反思产生的原因,回忆是某次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 ______ Q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实验过程并未按表中序号顺序进行),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根据出现的数据,求出电源的电压是V。 3. 小勇在测量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电阻实验中: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生必考知识点《实验探究题》专题精练(含答案)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 类型一探究性实验 一、课内探究性实验 1.(2019·聊城)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下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A区(只) 5 6 7 9 9 10 B区(只) 5 4 3 1 1 0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____。 (2)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__是____,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__光____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光____。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光影响鼠妇的分布____。 (4)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__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____,避免误差和偶然性。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__玻璃板____改为__纸板____,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项目鼠妇数量盖板土壤湿度 A区10 玻璃板湿润 B区10 玻璃板干燥 2.(2019·辽阳)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__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____。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__胚____。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__1____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