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

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1.比例的项:

在比例式::a b c d =(即a c

b d =)中,a ,d 称为比例外项,b ,

c 称为比例内项.特别地,在比例式::a b b c =(即a b

b c

=)中,b 称为a ,c 的比例中项,满足b ac 2=.

2.成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和b 的比等于c 和d 的比,即a c

b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黄金分割:

如图,若线段AB 上一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即AC AB BC 2=?),则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AB AB ≈0618,BC AB =.AB ≈0382,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注意:对于线段AB 而言,黄金分割点有两个.)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A

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如果123////l l l ,则

AB DE BC EF =,AB DE AC DF =,BC EF

AC DF

=

A

D B

E C

F

1

l 2

l 3

l

A D B

E C

F 1

l 2l 3

l

【小结】若将所截出的小线段位置靠上的(如AB )称为上,位置靠下的称为下,两条线段合成的线段称为全,则可以形象的表示为

=上上下下,=上上全全,=下下

全全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如果EF//BC ,则

AE AF EB FC =,AE AF AB AC =,BE CF

AB AC

=

. A

B

C E F

F

E

C B

A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的逆定理 若

AE AF EB FC =或AE AF AB AC =或BE CF AB AC

=

,则有EF//BC . 【注意】对于一般形式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逆定理不成立,反例:任意四边形中一对对边的中点的连线与剩下两条边,这三条直线满足分线段成比例,但是它们并不平行.

【小结】推论也简称“A ”和“8”,逆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同一法,做'//EF BC 交AC 于'F 点,再证明'F 与F 重合即可.

四、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1.相似图形

①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对应边的比例叫做相似比.相似图形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相似图形间的互相变换称为相似变换.

②性质: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如图,∽△△ABC A B C ''',则有 A A '∠=∠,B B C C ''∠=∠∠=∠,.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如图,∽△△ABC A B C ''',则有

AB BC AC

k A B B C A C ===''''''

(k 为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和对应角的平分线成比例,都等于相似比.

如图,△ABC ∽△A B C ''',AM AH 、和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

A M ''、A H ''和A D ''是△A

B

C '''中B C ''边上的中

线、高线和角平分线,则有

AB BC AC AM AH AD

k A B B C A C A M A H A D ======''''''''''''

④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如图,△ABC ∽△A B C ''',则有

AB BC AC AB BC AC

k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

++. ⑤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如图,△ABC ∽△A B C ''',则有 △△ABC A B C BC AH

S BC AH k S B C A H B C A H 2'''

1

??2==?=1''''''''??2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

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如果'A A ∠=∠,'B B ∠=∠,则

△∽△ABC A B C '''.

判定定理2: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

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

似.

如图,如果

AB BC AC

A B B C A C ==

''''''

,则 △∽△ABC A B C '''.

判定定理3: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

对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图,如果

AB AC

A B A C =''''

,'A A ∠=∠,则△∽△ABC A B C '''.

五、“A ”字和“8”字模型

六、与内接矩形的有关的相似问题

如图,已知四边形DEFG 是△ABC 的内接矩形,E 、F 在BC 边上,D 、G 分别在AB 、AC 边上,则有:△∽△ADG ABC ,

DG AN

BC AM

=. 特别地,当BAC ∠=90?时,有△∽△∽△∽△ADG EBD FGC ABC .

N

M G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七、“A ”字和“8”字模型的构造

“A ”字和“8”字模型的构造常常作平行线,常见的作平行线的方法:

G E

D

C

A

G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D

E

F

C

B

A

G

A H

D

F

B

E

C

A

G

D

F B

E

C

八、斜“8”模型

九、斜“A”模型

十、射影定理

十一、三平行模型

十一二、三垂直模型

十三、角平分线定理

十四、线束模型

题型一 比例的性质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例题1 (1)已知::::x y z =135,则

x y z

x y z

+3--3+的值是_______.

(2)若

x y z 234==.则x y z x y

-+3=3-_______. (3)若a b c 2=3=4,且abc ≠0,则

a b

c b

+-2的值是_______. 解析(1)设x k =,y k =3,z k =5.∴

x y z k k k x y z k k k +3-+9-55==--3+-9-53;

(2)11

3

;(3)-2 巩固1: (1)如果:2:3x y =,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 .

53x y y += B .13y x y -= C .123x y = D .13

14

x y +=+ (2)已知:

23a c e b d f ===,求值:①

a c

b d

++;②2323a c e b d f -+-+. (3)已知

b c a c a b a b c a b c +-+-+-==

,求()()()

a b b c a c abc

+++的值. 解析:(1)A 为合比性质,B 为分比性质,C 显然正确,D 错误,由于1

1

x y ≠,不能用等比定理.故答案为D .

(2)由等比性质直接可以得到2

3a c b d +=+;

232233

a c e

b d f -+=-+. (3)当0a b

c ++≠时,

()()()

b c a c a b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a b c a b c

+-+-+-+-++-++-====1++ 于是:2,2,2b c a a c b a b c +=+=+=,()()()

a b b c a c abc

+++=8.

当0a b c ++=时,

()()()()()()

a b b c a c c a b abc abc

+++-?-?-==-1.本题答案为1-或8.

题型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例题2

(1)如图2-1,已知∥∥l l l 123,用面积法证明:

AB DE

BC EF

=

. (2)如图2-2,∥∥AD BE CF ,若AB =4,AC =10,DE =5,则DF =______. (3)如图2-3,∥∥l l l 123,AB =3,BC =5,DF =12,则_______DE =,______EF =.

A D B

E

C

F l 1

2

l 3

l

A

D B E

C

F

A D

B

E

C

F l 12

l l 3

图2-1 图2-2 图2-3

(1)如图所示,连接AE ,BD ,BF ,CE .△△ABE

CBE

S AB BC S =∴

. ∥AD BE ∵,∥BE CF ,△△ABE DEB S S =∴,△△CBE FEB S S =.

△△△△ABE EDB CBE EFB S S AB DE

BC S S EF

===∴

. (2)252; (3)

92,152

. 巩固2: (1)如图2-1,直线∥∥l l l 123,已知.cm AG =06,.cm BG =12,.cm CD =15,

CH =_____.

(2)如图2-2,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边上的点,若

AD BD 2

=3

,AE =3,则AC =______

(3)如图2-3,AB ∥DE ,AE 与DB 交于C ,AC =3,BD =3,CD =2,则CE =______

A C

H G

D

B

l 1

l 2

l 3

B A

D

E

A

B

C

图2-1 图2-2 图2-3

解析:(1)0.5cm ;(2)

15

2

;(3)6 题型三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例题3

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C =90?,∥AD BC ,点E 在BC 上,点F 在AC

上,∠∠DFC AEB =.

(1)求证:△∽△ADF CAE .(2)当AD =8,DC =6,点E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时,求直角梯形ABCD 的面积.

解析:(1)∵∥AD BC ,∴∠∠DAF ACE =,∵∠∠DFC AEB =,∴DFA AEC ∠=∠,∴△∽△ADF CAE

(2)∵AD =8,DC =6,∴AC =10,又∵F 是AC 的中点,∴AF =5 ∵△∽△ADF CAE ,∴AD AF CA CE =

,∴CE 85=10,∴CE 25

=4

,∵E 是BC 的中点, ∴BC 25=

2,∴直角梯形ABCD 的面积125123??

=?+8?6= ?222??

A D B

E

C

F l 12

l 3

l F E

D

C

B

A

巩固3: (1)下列所给条件中,可以判断△ABC 与△DEF 相似的是( ) A .90A ∠=?,90F ∠=?,5AC =,13BC =,10DF =,26EF = B .85C ∠=?,85E ∠=?,

AC DE

BC DF

=

C .1AB =, 1.5AC =,2BC =,8EF =,10DE =,16F

D = D .46A ∠=?,80B ∠=?,45

E ∠=?,80

F ∠=?

(2)如图1,在△ABC 中,点D 是BC 边上的中点,且AD AC =,DE BC ⊥,交BA 于点E ,EC 与AD 相交于点F .求证:△∽△ABC FCD .

(3)如图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 CE BC 21

?=2

,求证:△∽△ACE DBA .

A

E

F D

A

D

B C

E

图1 图2

解析:(1)D ; (2)AD AC =∵,FDC ACB ∠=∠∴;DE ∵垂直平分BC ,EB EC =∴, ∴ABC FCD ∠=∠,△∽△ABC FCD ∴.

(3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BC =条件变为BD CE AB AB AC 2221

?=?2==2

条件变为比例形式:BD BA

AC CE

=

,由于DBA ACE ∠=180?-45?=∠,∴△∽△ACE DBA .

题型四 “A ”字和“8”字模型

例题4 (1)如图4-1,已知□ABCD 中,过点B 的直线顺次与AC 、AD 及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F 、G ,若BE =5,EF =2,则FG 的长为____________.

(2)如图4-2,已知在□ABCD 中,M 、N 为AB 的三等分点,DM 、DN 分别交AC 于P 、Q 两点,则AP:PQ:QC =____________.

G B

A

F D

C E

C A

D M N P

Q

图4-1 图4-2

解析:(1)∵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AEF CEB ,△∽△GFD GBC ,∴AF EF CB EB 2==5,∴DF AD AF CB CB -3

==5

FG DF BG CB 3==5,即FG FG 3

=+75

.得.FG =105. (2)由DC ∥AB ,得AP AM PC AB 1==

3,AP AC 1=4,同理AQ AC 2

=5

,PQ AC 2=51-4AC =AC 320,QC =AC 35,故1::::::4AP PQ QC 33==5312205.

巩固4: (1)如图4-1,在ABC △中,M 、E 把AC 边三等分,MN//EF//BC ,MN 、EF 把ABC △分成三部分,则自上而下部分的面积比为 .

(2)如图4-2,AB 、CD 、EF 都与BD 垂直,垂足分别是B 、D 、F ,且1AB =,3CD =,则:EF CD 的值为__________.

(3)如图4-3,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为AB 的中点,DM ,DB 分别交AC 于P ,Q 两点,则::AP PQ QC =___________.

N

M F

E C B

A

A

B C

E

F D

A C

B

Q

P

D

图4-1 图4-2 图4-3

解析:(1)1:3:5;(2)

14;(3)AQ CQ AC 1==2∵,又AP AM PC CD 1==2,AP AC 1

=3

∴ PQ AC AC 111??

=1--= ?236??∴,::::AP PQ QC =213∴.

题型五 与内接矩形有关的相似问题 例题5

(1)如图5-1,△ABC 中,正方形EFGH 的两个顶点E 、F 在BC 上,另两个顶点

G 、H 分别在AC 、AB 上,BC =15,BC 边上的高AD =10,求正方形EFGH S .

(2)如图5-2,已知△ABC 中,四边形DEGF 为正方形,D ,E 在线段AC ,BC 上,F ,G 在AB 上,如果ADF CDE S S ??==1,BEG S ?=3,求△ABC 的面积.

H

A

B C D E F

G

A

C

D

E

G

B

图5-1 图5-2

解析:(1)设正方形EFGH 的边长为x ,AD 、HG 的交点为M , 则有

AM HG AD BC =,即x x

10-=1015

,解得,x =6,故EFGH S 2=6=36正方形

(2)设正方形边长为x ,则AF x 2=

,CI x 2=,BG x

6

=. 由△∽△CDE CAB ,得

CI DE CH AB =

,∴x

x

x x x x

2

=28++,解得x =2, ∴AB =6,CH =3,∴ABC S AB CH ?1

=

?=92

巩固5: 如图,已知ABC △中,AC =3,BC =4,C ∠=90?,四边形DEGF 为正方形,其中D 、E 在边AC 、BC 上,F 、G 在AB 上,求正方形的边长.

G

F E

D

C B A H I

D

C E

G

F A

B

G

F

E

D C

B

A H M

A

C

D

E

G B

I

H

H

P

E

D C

B A

解析:法一: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5,由AB CH AC BC ?=?可得.CH =24. 由CDE CAB △∽△可得

DE CI AB CH =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x x 24-=524,解得x 60

=37

. 法二:设CE k =4,则DE k =5,∴GE k =5,BE k 25

=3

. ∴CE BE +=4,即k k 254+=43,解得k 12=

37

,∴DE k 60

=5=37.

题型六 “A 字和“8”字模型的构造 例题6

如图,ABC △中,

D 为BC 边的中点,延长AD 至

E ,延长AB 交CE 的延长线于P .若AD DE =2,求证:3AP AB =.

解析:

如图,过点D 作P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H . ∵HD PC ∥,

AH AD

AD DE AH PH PH DE

=2?

==2?=2, HD PC ∥,BH BD

BD CD BH PH PH CD

=?

==1?=, ∴AP AH PH PH =+=3,AH BH AB PH BH =+=2=2, ∴AB BH PH ==,∴AP PH AB =3=3. 还可用如下辅助线来证此题:

A B

C

D E

K

P

A

B

C

D

E

K P P

K

E

D C

B

A

巩固6: 如图,已知线段AB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K ,E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 (1)若BK KC 5=

2,求

CD

AB

的值; (2)连接BE ,若BE 平分∠ABC ,则当AE AD 1

=

2

时,猜想线段AB 、BC 、CD 三者之间有怎样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予以证明.再探究:当AE AD n

1

=

()n >2,而其余条件不变时,线段AB 、BC 、CD 三者之间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

解析:(1)∵BK KC 5=

2,∴CK BK 2

=5

,又∵CD ∥AB ,

∴KCD KBA △∽△,∴

CD CK AB BK 2

==5

(2)当BE 平分ABC ∠,AE AD 1

=

2时,AB BC CD =+;

证明:取BD 的中点为F ,连接EF 交BC 于G 点,由中位线定理,得EF//AB//CD ,

∴G 为BC 的中点,GEB EBA ∠=∠,

又∵EBA GBE ∠=∠,∴GEB GBE ∠=∠,∴EG BG BC 1

==

2

A

B

D

E

C

C D

E

K

B

A

而GF CD 1=2,EF AB 1=2,EF EG GF =+,即:AB BC CD 111

=+222

;AB BC CD ∴=+;

当AE AD n

1

=

(n >2)时,(1)BC CD n AB +=-. 题型七 斜“A ”和斜“8”模型 例题7

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CE AB ⊥于E ,ABC △的面积是BDE △面

积的4倍,6AC =,求DE 的长.

解析:∵AD BC ⊥,CE AB ⊥,ABD CBE ∠=∠, ∴ABD CBE △∽△, ∴

BE BC

BD AB =,∵EBD CBA ∠=∠,∴BED BCA △∽△,

∴11

322

DE

DE AC AC

===?==.

巩固7: (1)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在BC ,AC 上,且BD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F .求证:①BD AD DF 2=?;②AF AD AE AC ?=?;③BF BE BD BC ?=?. (2)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AF AD ⊥交BD 于E ,交BC 于F .求证:AD DE DB 21

=

?2

F

E

C

D

B

A

A D

E

F C

解析:(1)∵等边ABC △,∴AB BC =,ABC ACB BAC ∠=∠=∠=60? ∵BD CE = ∴ABD BCE △≌△.

∴BAD CBE ∠=∠,∴BFD BAD ABE CBE ABE ABC ∠=∠+∠=∠+∠=∠ ∴ABD BFD △∽△ ∴

BD DF

AD BD

=

,∴BD AD DF 2=?. ②证明AFE ACD △∽△即可. ③证明BFD BCE △∽△即可.

(2)方法一:取DE 中点M ,连接AM , ∵AF AD ⊥,M 为DE 中点

∴MA MD DE 1==2

,∴∠1=∠2,又∵AB AC =,

∠2=∠3,∴∠1=∠3,

∴DAM DBA △∽△,∴DA DM DB 2=?,∴AD DE DB 21

=

?2

. 方法二:取BD 中点N ,连接AN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N BD ⊥, 又∵EAD ∠=90?,∴AND EAD △∽△,∴AD DN DE 2=?, 又∵DN BD 1=

2,∴AD DE BD 21

=?2

. 总结:考查斜“A ”和斜“8”常见结论,看到比例乘积想到斜“A ”和斜“8”,也要会找

A

D

E

F C

M

1

2

3

E

D C

A

B

巩固8: 在等边ABC △中,点D 为AC 上一点,连结BD ,直线l 与AB ,BD ,BC 分别相交于点E 、P 、F ,且BPF ∠=60?.

(1)如图8-1,写出图中所有与BPF △相似的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给予证明. (2)若直线l 向右平移到图8-2、图8-3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来(不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探究:如图8-1,当BD 满足什么条件时(其它条件不变),PF PE 1=2

?请写出探究

结果,并说明理由.(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图3图2图1l

P F

E

D

C

B A

F

P E

D

C B

A

l

F

P

E

D

C

B

A 图3图2l P F E D C

B A l F

P

E

D

C B

A

3l

P

F

E

D C

B A 图8-1 图8-2 图8-3 解析:(1)BPF EBF △∽△与BPF BCD △∽△,以BPF EBF △∽△为例,证明如下: ∵BPF EBF ∠=∠=60,BFP BFE ∠=∠,∴BPF EBF △∽△. (2)均成立,均为BPF EBF △∽△,BPF BCD △∽△.

(3)BD 平分ABC ∠时,PF PE 1

=2

证明:∵BD 平分ABC ∠,∴ABP PBF ∠=∠=30

∵BPF ∠=60,∴BFP ∠=90,∴PF PB 1

=2

又BEF ABP ∠=60-30=30=∠,∴BP EP =,∴PF PE 1

=2

题型八 射影定理 例题8

如图,已知AD 、CF 是ABC △的两条高,EF AC ⊥与E ,交CB 延长线于G ,交

AD 于H ,求证:EF EH EG 2=?.

解析:∵CF AB ⊥,EF AC ⊥,∴EF AE CE 2=?, 又由AD BC ⊥可知,

AEH CEG ∠=∠=90?,EAH EGC ∠=∠,

∴AEH GEC △∽△,∴

EH EA

EC EG

=

, ∴EH EG EA EC ?=?,∴EF EH EG 2=?.

巩固9: (1)如图9-1,在ABC △中,CD AB ⊥于D ,DE AC ⊥于E ,DF BC ⊥于F .求证:CEF CBA △∽△.

(2)如图9-2,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上的高,DE AC ⊥于E ,DF AB ⊥于F ,求证:AB FB FD AC EC ED

44?=

?. G

H

F

E

D C

B A

C

A

E

F

D

B

B

A

E

D

C F

图9-1 图9-2

解析:(1)分别在ADC △与CDB △中由射影定理得到:2CD CE CA =?,2CD CF CB =?, CE CA CF CB ?=?∴,即

CE CF

CB CA

=,ECF BCA ∠=∠∵,ECF BCA ∴△∽△. (2)由射影定理可以依次得到422422AB BD BC BF AB

AC DC BC EC AC

??==??, 于是仅需证明

AB FD

AC ED

=, 由于BDA ADC △∽△,DF DE 、分别是AB 与AC 上的高,所以有AB DF

AC DE

=,得证. 题型九 三垂直模型 例题9

如图,M 为线段AB 的中点,AE 与BD 交于点C ,DME A B α∠=∠=∠=,且DM

交AC 于F ,ME 交BC 于G . (1)求证:AMF BGM △∽△.

(2)连接FG ,如果45α=?,42AB =,3AF =,求FG 的长.

解析:(1)由题意得,DME A B α∠=∠=∠=, ∴180AMF BMG α∠+∠=?-,

180AMF AFM α∠+∠=?-,∴BMG AFM ∠=∠, 又E A B α∠

=∠=∠=,∴△AMF ∽△BGM .

(2)∵AMF BGM △∽△,∴

AM AF BG BM =∴,∵M 为AB 的中点,∴1

2

AM BM AB ==∴, ∵42AB =,3AF =,∴

83

BG =∴, ∵

45α=?∵,∴90ACB ∠=?∴,4AC BC ==,∴1CF AC AF =-=∴,43

CG BC BG =-=, ∴22

53

FG CF CG =+=.

巩固10: (1)如图10-1,矩形ABCD 中,由8个面积均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L 型模板如图放置,则矩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2)如图10-2,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 的边OA 在x 轴上,边OC 在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1,3),将矩形沿对角线AC 翻折,使得B 点落在D 点的位置,且AD 交y 轴于点E ,则D 点坐标为___________.

G

F

E D

C

B A

B

y

D E O

A

x

C

图10-1 图10-2

E

D

C

G F

B

M A

解析:(1)ABE ECF FDG △∽△∽△,2AB AE

FD FG

==, ∴2AB DF =,∴2AB CF =,

1AB AE BE

EC EF CF

===, ∴AB CE =,BE CF =,∴2CE CF =, 又∵4EF =

,∴CE =

,CF =

BC

,AB , ∴矩形ABCD

的周长为

(2)过D 点做DF x ⊥轴于F 点,BC 与FD 的延长线交于G 点 则CGD DFA △∽△,∴

1

3

CG GD CD DF AF AD ===, 设CG x =,则3DF x =,1AF x =+,33GD x =-, 由于3AF GD =,列得方程:()1333x x +=-, 解得45

x =

,故45CG =,125DF =,

求得D 点坐标为41255??

- ???

,.

巩固11: 如图11-1,ABC △和DEF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EDF ∠=∠=?,

DEF △的顶点E 与ABC △的斜边BC 的中点重合.将DEF △绕点E 旋转到如图11-2,线

段DE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P ,线段EF 与线段C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 (1)求证:BPE CEQ △∽△.

(2)已知BP a =,9

2

CQ a =,求P 、Q 两点间的距离(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B D

F

A P

Q

E

C

B

D

F

A

P Q

图11-1 图11-2

解析:(1)∵ABC △和DEF △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45B C DEF ∠=∠=∠=?, ∴135BEP CEQ ∠+∠=?,135CQE CEQ ∠+∠=?,∴BEP CQE ∠=∠, 又∵45B C ∠=∠=?,∴BPE CEQ △∽△. (2)连接PQ ,∵BPE CEQ △∽△,∴

BP BE

CE CQ

=

, ∵BP a =,9

2CQ a =,BE CE =,∴

BE CE ==,

∴BC =,∴3AB AC a ==,∴3

2AQ a =,2PA

a =,

在Rt APQ △中,5

2

PQ a =.

题型十 三平行模型

例题10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CD ,M 是AB 的中点,分别连接AC 、BD 、MD 、MC ,且AC 与MD 交于点E ,DB 与MC 交于F . (1)求证:EF//CD ;

(2)若AB a =,CD b =,求EF 的长.

D

F

A

P

Q

F

E

M

D

C

B

A

解析:(1)∵AB CD ∥,∴

ME AM ED CD =,MF BM

FC CD

=, ∵AM BM =,∴

AM BM CD CD =(中间过渡量),∴ME MF EF CD ED FC

=?∥. (2)∵AM EF CD ∥∥,∴

111EF AM CD =+,∴2ab

EF a b

=+. 巩固12: 如图所示,在ABC △中,120B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求证:

111

AD AB AC

=+

A

B

D

A

B

C

E

F

解析:分别过B 、C 两点做AD 的平行线,分别交CA 、BA 的延长线于E 、F 两点. 由

EB//AD//FC ,

111AD BE FC

=+;由于60EBA BAD ∠=∠=?,

18060EAB BAC ∠=?-∠=?所以EAB △为正三角形,同理FAC △亦为正三角形.

BE AB =∴,FC AC =.故

111AD AB AC

=+. 题型十一

角平分线定理

例题11 在ABC △中,B ∠的平分线交AC 于D ,C ∠的平分线交AB 于E ,且BE CD =.求证:AB AC =.

解析:由角平分线定理得到AB AD BC DC =,AC AE

BC BE

=, ∵

BE CD =∵,∴AD DC BE AE AB BC BC AC

===∴ 即

AD AE

AB AC

=,∴AD AC CD =-∴,AE AB BE =- ∴()()AC AC CD AB AB CD -=-,整理得到()()0AC AB AC AB CD -+-= 明显0AC AB CD +-≠,故AC AB =.

巩固13: (1)如图13-1,在ABC △中,C ∠=90?,CA =3,CB =4,且CD 是C ∠的平分线.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

(2)如图13-2,I 是ABC △内角平分线的交点,AI 交对应边于D 点,求证:

AI AB AC

ID BC

+=

C

A

D

B

I

A

D B C

图13-1 图13-2

解析:(1)由角平分线定理

34AD AC

DB BC ==,由于5AB ==,315

77

AD AB ==∴ B A

E

D

(2)由角平分线定理得到

AI AB AC ID BD CD ==,由等比性质得到:AI AB AC AB AC ID BD CD BC

++==+. 巩固14: 若AP PB =,2APB ACB ∠=∠,AC 与PB 相交于点D ,且4PB =,3PD =.求

AD DC ?的值.

P D

C

B

A

E

A B

C

D

P

解析:过P 点做APB ∠的角平分线PE ,交AD 于E 点.

∵EPD APE C ∠=∠=∠∵,且PDE CDB ∠=∠,∴PDE CDB ∴△∽△,∴3ED DC PD DB ?=?=∴, 又由于PE 是角平分线,∴PA AE PD ED =∴,∵4PA PB ==∵,∴43AE ED =∴,∴7

3

AD ED =∴, 7

73

AD DC ED DC ?=

?=∴. 题型十二 线束模型

例题12 如图,M 、N 为ABC △边BC 上的两点,且满足BM MN NC ==,一条平行于AC 的直线分别交AB 、AM 和AN 的延长线于点D 、E 和F .求证:3EF DE =. 法一:如下左图,过D 作DG BC ∥交AC 于G ,交AM 、AN 于P 、Q , 由线束定理可知DP PQ QG ==,∵DF AC ∥,∴DE DP AG PG 1

==2

DF DQ AG QG ==2, ∴

DE DF 1

=4

,∴EF DE =3.过E 点或F 点作BC 的平行线也可得到类似的证法. 法二:如下右图,过M 作PQ DF ∥,交AB 于P , 交AF 延长线于Q ,则有AC DF PQ ∥∥, ∴PM BM AC BC 1==3,QM MN

AC NC

==1, ∴

PM QM 1=3,由线束定理可知DE PM EF QM 1

==3

, 即EF DE =3.

过B 点或N 点作DF 的平行线也可得到类似的证法.

Q

P

A

B

C

M

N D

E

F

Q

P G

A

B

C

M

N

D

E

F

巩固15: (1)如图15-1,AB ∥CD ,AD 与BC 交于点P ,过P 点的直线与AB 、CD 分别交于E ,F .求证:

AE DF

BE CF

=

. F

E

D N

M

C

B

A

(2)如图15-2,AB ∥CD ,AD 与BC 交于点P ,连接CA 、DB 并延长相交于O ,连接OP 并延长交CD 于M ,求证:点M 为CD 的中点.

(3)如图15-3,在图15-2中,若点G 从D 点向左移动(不与C 点重合),AG 与BC 交于点P ,连OP 并延长交CD 于M ,直接写出MC 、MG 、MD 之间的关系式.

A

C F

D

E B P

O

A

B

C

M D P

O

A

B C

M D P G

图15-1 图15-2 图15-3

解析:(1)证明:如图1,∵AB //CD ,AD 与BC 交于点P , ∴AEP DFP △∽△,BFP CFP △∽△, ∴

AE EP DF FP =,BE EP CF FP =,∴AE BE DF CF =,∴AE DF

BE CF

=

; (2)证明:如图2,设OM 交AB 于点N .

∵AB //CD ,∴AON COM △∽△,BON DOM △∽△,AOB COD △∽△, ∴

OA AN OC CM =,OB BN OD DM =,OA OB OC OD =,∴AN BN

CM DM

=

①, ∵ANP DMP △∽△,BNP CMP △∽△,APB DPC △∽△, ∴

AN AP DM DP =,DN BP CM CP =,AP BP DP CP =,∴AN BN

DM CM

=

②, ①÷②,

DM CM

CM DM

=

,∴CM =DM ,即点M 为CD 的中点; (3)解:MC 2=MG ?MD ,理由如下:如图3,设OM 交AB 于点N . ∵AB //CD ,∴MCP NBP △∽△,NAP MGP △∽△,∴MC MP NB NP =①,NA NP

MG MP

=

②, ①×②,得

MC NA MP NP NB MG NP MP ?=?=1,∴MC NB MG NA

=

. ∵AON COM △∽△,BON DOM △∽△,∴NA ON MC OM =,NB ON

MD OM

=

, ∴

NA NB MC MD =,∴MD NB MC NA =,∴MC MD

MG MC

=

,∴MC MG MD 2=?. 题型十三

相似综合

例题13 如图,点A 的坐标为(2,2),点C 是线段OA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O 、A 两点重合),过点C 作CD

x 轴,垂足为D ,以CD 为边在右侧作正方形CDEF .连接AF 并延长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B ,连接OF .若以B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FE △相似,则点B 的坐标是 .

解析:要使BEF △与OFE △相似, ∵FEO FEB ∠=∠=90? ∴只要

OE EF EB EF =或OE EF EF EB =

,即BE t =2或EB t 1

=2

. ② 当BE t =2时,BO t =4, ∴

t t t 2=42-,∴t =0(舍去)或t 3

=2

,∴(,)B 60. ②当EB t 1

=2

时,

(i )当B 在E 的左侧时,OB OE EB t 3

=-=2

t

t t

23

=

2-2

,∴t=0(舍去)或t

2

=

3

,∴(,)

B10.

(ii)当B在E的右侧时,OB OE EB t

5

=+=

2

t

t

t

25

=

2-2

,∴t=0(舍去)或t

6

=

5

,∴(,)

B30.

巩固16:如图,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D,过点D作DE BC

⊥,BDE

边DE上的中线BF延长线交AC于点G.

(1)求证:AD BD CE CB

?=?;(2)若AG FG

=,求:

BF GF;

(3)在(2)的条件下,若BC=62BD的长度.

A

F

E

C

D

G

A

F

E

C

D

G P

解析:(1)证明:∵CD AB

⊥,∴BCD

△是直角三角形.∵DE BC

⊥,∴CD CE C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CD AB

⊥,∴CD AD BD

2=?,∴AD BD CE CB

?=?;

(2)解:过G作GP DF

⊥交DF于P,连结DG,

∵AC BC

⊥,DE BC

⊥,GF DE

⊥,∴四边形CEPG是矩形,∴CG EP

=

在Rt ADC

△中,∵G是边AC中点,∴AG DG CG

==.

又∵AG FG

=,∴DG FG

=,∴GFD

△是等腰三角形.

∴GP是FD的中线,DP FP

=,即FP DF EF

1

=

1

=

22

∵CG EP

=,FP EF

=

1

2

,∴::

PF CG=13,∴::

PF FG=13.

∵PFG EFB CGB

△△△

∽∽,∴::::

CG BG EF BF PF GF

===13,

∴::

FG BG=13,::

BF GF=21;

(3)解:∵BC=62:::

CE BE GF BF

==12,∴CE=22,BE=42

∵::

EF BF=13,设EF x

=,则BF x

=3,

∴()

x x

222

+2=9,解得x=2,∴BF=6,GF=3,AC=6,

∴()

AB AC BC

2222

+6+6263BD=43

相似三角形压轴经典大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压轴经典大题解析 1.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C 边的长为8,BC 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 为A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在AMN △中,设MN 的长为x ,MN 上的高为h .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 (2)将AMN △沿MN 折叠,使AMN △落在四边形BCN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 1A MN △与四边形BCN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解:(1) MN BC ∥ AMN ABC ∴△∽△ 68 h x ∴= 34 x h ∴= (2)1AMN A MN △≌△ 1A MN ∴△的边MN 上的高为h , ①当点1A 落在四边形BCNM 内或BC 边上时, 1A MN y S =△=211332248MN h x x x ==··(04x <≤) ②当1A 落在四边形BCNM 外时,如下图(48)x <<, 设1A EF △的边EF 上的高为1h , 则13 2662 h h x =-= - 11EF MN A EF A MN ∴∥△∽△ 11A MN ABC A EF ABC ∴△∽△△∽△

12 16A EF S h S ??= ??? △△ABC 1 68242 ABC S =??=△ 2 2 363224122 462EF x S x x ??- ?∴==?=-+ ? ? ?? 1△A 1122233912241224828A MN A EF y S S x x x x x ?? =-= --+=-+- ??? △△ 所以 2 91224(48)8 y x x x =- +-<< 综上所述:当04x <≤时,2 38 y x =,取4x =,6y =最大 当48x <<时,2 912248 y x x =-+-, 取16 3x = ,8y =最大 86> ∴当16 3 x =时,y 最大,8y =最大 2.如图,抛物线经过(40)(10)(02)A B C -,,,,,三点.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 N C B E F A A 1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典型例题(含问题详解)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 (一)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节复习的目标是: 1. 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根据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求线段的长或两线段的比,了解黄金分割。 2. 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证明,会分线段成已知比。 3. 能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题。 4. 能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的重点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本节的难点内容是利用判定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题中时常与四边形、圆的知识相结合构成高分值的综合题,题型常以填空、选择、简答或综合出现,分值一般在10%左右,有时也单独成题,形成创新与探索型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重要知识点介绍: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 ::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 ±±a b c d a b b c d d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 ,,,…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 DF ===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n m 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 d c b = .②()a c a b c d b d ==在比例式::中, a 、d 叫比例外项, b 、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 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 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 1 5-= ≈0.618AB .即 AC BC AB AC == 简记为:1 2 长短==全长 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 的等腰三角形。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 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1) 基本性质: ①bc ad d c b a =?=::;②2 ::a b b c b a c =?=?.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 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外项 (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 b d a c =?=. (4)合、分比性质: a c a b c d b d b d ±±=?=. 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

(word完整版)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难题易错题(附详解)

相似三角形难题易错题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已知AB∥EF∥CD,若AB=6厘米,CD=9厘米.求EF. 2.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在AB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E,连接OE交BC于点F.若AB=a,AD=c,BE=b,则BF=_________. 二.解答题(共17小题) 3.如图所示.在△ABC中,∠BAC=120°,AD平分∠BAC交BC于D.求证:. 4.如图所示,?ABCD中,AC与BD交于O点,E为AD延长线上一点,OE交CD于F, EO延长线交AB于G.求证:.

5.一条直线截△ABC的边BC、CA、AB(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D、E、F.求证:. 6.如图所示.P为△ABC内一点,过P点作线段DE,FG,HI分别平行于AB,BC和CA,且DE=FG=HI=d,AB=510,BC=450,CA=425.求d. 7.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BD,AC交于O点,过O的直线分别交AB,CD 于E,F,且EF∥BC.AD=12厘米,BC=20厘米.求EF.

8.已知:P为?ABCD边BC上任意一点,DP交AB的延长线于Q点,求证:. 9.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MN∥BC,且MN与对角线BD交于O.若AD=DO=a,BC=BO=b,求MN. 10.P为△ABC内一点,过P点作DE,FG,IH分别平行于AB,BC,CA(如图所示). 求证:.

11.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AB<CD.一条直线交BA延长线于E,交DC 延长线于J,交AD于F,交BD于G,交AC于H,交BC于I.已知EF=FG=GH=HI=IJ,求DC:AB. 12.已知P为△ABC内任意一点,连AP,BP,CP并延长分别交对边于D,E,F. 求证:(1)(2)三者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也至少有一个不少于2. 13.如图所示.在△ABC中,AM是BC边上的中线,AE平分∠BAC,BD⊥AE的延长线于D,且交AM延长线于F.求证:EF∥AB.

相似三角形动点问题题型归纳

相似中动点问题 题型一位似图形 例1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 (1)以0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 画出图形; (2)分别写出B、C两点的对应点B′、C′的坐标; (3)如果△OBC内部一点M的坐标为(x,y),写出M的对应点M′的坐标. 例2如图,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A′ B′ C′是关于点0为位似中 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点0; (2)求出△ABC与△A′B′C′的位似比; (3)以点0为位似中心,再画一个△A1B1C1,使它与△ABC的位似比等于1.5. 题型二动点存在问题 1如图,在△ABC中,AB=8,BC=7,AC=6,有一动点P从A沿AB移动到B,移动速度 为2单位/秒,有一动点Q从C沿CA移动到A,移动速度为1单位/秒,问两动点同时移动 多少时间时,△PQA与△BCA相似。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0,6)、点B(8,0), 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 速度向点A移动,设点P、Q移动的时间为t秒.(1) 求直线AB的 解析式;(2) 当t为何值时,△APQ与△AOB相似? (3) 当t为 何值时,△APQ的面积为 5 24 个平方单位? 3、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 AB=12cm,BC=6cm,点P沿AB 边从点A开始向点B以2厘米/ 秒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 点D开始向点A以1厘米/秒的 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 用t(秒)表示移动时间(0≤t ≤6),那么: ⑴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 B C D Q P y x O P Q A B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 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1.比例的项: 在比例式::a b c d =(即a c b d =)中,a ,d 称为比例外项,b , c 称为比例内项.特别地,在比例式::a b b c =(即a b b c =)中,b 称为a ,c 的比例中项,满足b ac 2=. 2.成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和b 的比等于c 和d 的比,即a c b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黄金分割: 如图,若线段AB 上一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即AC AB BC 2=?),则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AB AB ≈0618,BC AB =.AB ≈0382,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注意:对于线段AB 而言,黄金分割点有两个.)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A

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如果123////l l l ,则 AB DE BC EF =,AB DE AC DF =,BC EF AC DF = . A D B E C F 1 l 2 l 3 l A D B E C F 1 l 2l 3 l 【小结】若将所截出的小线段位置靠上的(如AB )称为上,位置靠下的称为下,两条线段合成的线段称为全,则可以形象的表示为 =上上下下,=上上全全,=下下 全全 .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如果EF//BC ,则 AE AF EB FC =,AE AF AB AC =,BE CF AB AC = . A B C E F F E C B A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的逆定理 若 AE AF EB FC =或AE AF AB AC =或BE CF AB AC = ,则有EF//BC . 【注意】对于一般形式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逆定理不成立,反例:任意四边形中一对对边的中点的连线与剩下两条边,这三条直线满足分线段成比例,但是它们并不平行. 【小结】推论也简称“A ”和“8”,逆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同一法,做'//EF BC 交AC 于'F 点,再证明'F 与F 重合即可. 四、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1.相似图形 ①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对应边的比例叫做相似比.相似图形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相似图形间的互相变换称为相似变换. ②性质: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相似三角形经典习题

相似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图,D、E分别是AB、AC上两点,CD与BE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能使△ABE和△ACD相似的是() A.∠B=∠C B.∠ADC=∠AEB C.BE=CD,AB=AC D.AD:AC=AE:AB 2.如图,△ACD和△ABC相似需具备的条件是() A. B. C.AC2=AD?AB D.CD2=AD?BD 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AC的中点,,则和△AED(不包含△AED)相似的三角形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已知点P是Rt△ABC的斜边BC上任意一点,若过点P作直线PD与直角边AB或AC相交于点D,截得的小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D点的位置最多有()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5.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若∠AEF=90°,则一定有() A.△ADE∽△ECF B.△BCF∽△AEF C.△ADE∽△AEF D.△AEF∽△ABF 6.在△ABC中,∠ACB=90°,用直尺和圆规在AB上确定点D,使△ACD∽△CBD,根据作图痕迹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AB,AC边上,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ED=∠B,②∠ADE=∠C,③,④,⑤AC2=AD?AE,使△ADE与△ACB一定相似的有()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EC=3:1,连接AE交BD于点F,则△DEF的面积与△BAF的面积之比为() A.3:4 B.9:16 C.9:1 D.3:1 9.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ME⊥AM,ME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若AB=12,BM=5,则DE的长为() A.18 B.C. D.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 ①BE=2AE;②△DFP∽△BPH;③△PFD∽△PDB;④DP2=PH?PC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S 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E、BD,且AE、BD交于点F,S △DEF =4:25,则DE:EC=() △ABF

最新相似三角形常见题型解法归纳.优选

A字形,A’形,8字形,蝴蝶形,双垂直,旋转形 双垂直结论:射影定理:①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②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⑴△ACD∽△CDB→AD:CD=CD:BD→CD 2=AD?BD ⑵△ACD∽△ABC→AC:AB=AD:AC→AC2=AD?AB ⑶△CDB∽△ABC→BC:AC=BD:BC→BC2=BD?AB 结论:⑵÷⑶得AC2:BC2=AD:BD 结论:面积法得AB?CD=AC?BC→比例式证明等积式(比例式)策略 1、直接法:找同一三角形两条边变化:等号同侧两边同一三角形三点定形法 2、间接法:⑴3种代换①等线段代换;②等比代换;③等积代换; ⑵创造条件①添加平行线——创造“A”字型、“8”字型 ②先证其它三角形相似——创造边、角条件 相似判定条件:两边成比夹角等、两角对应三边比 相似终极策略: 遇等积,化比例,同侧三点找相似; 四共线,无等边,射影平行用等比; 四共线,有等边,必有一条可转换; 两共线,上下比,过端平行条件边。 彼相似,我角等,两边成比边代换。 (3)等比代换:若d c b a, , ,是四条线段,欲证 d c b a =,可先证得 f e b a =(f e,是两条线段)然 后证 d c f e =,这里把 f e 叫做中间比。 ①∠ABC=∠ADE.求证:AB·AE=AC·AD ②△ABC中,AB=AC,△DEF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D?CN=BM?CE. ③等边三角形ABC中,P为BC上任一点,AP的垂直平分线交AB、AC于M、N两点。 求证:BP?PC=BM?CN D C A word.

相似三角形典型例题精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运用经典题型 考点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例1、如图,△PCD是等边三角形,A、C、D、B在同一直线上,且∠APB=120°. 求证:⑴△PAC∽△BPD;⑵ CD2 =AC·BD. 例2、如图,在等腰△ABC中, ∠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 重合),在AC上取一点E,使∠ADE=45° (1)求证:△ ABD∽△DCE; (2)设BD=x,AE=y,求y关于x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值范围,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AE 取得最小值? (3)在A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DE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A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 1)求证:△ADF∽△DEC; 2)若AB=4,3 3 AD,AE=3,求AF的长。 A B C D F

考点二:射影定理: 例4、如图,在RtΔABC中,∠ACB=90°,CD⊥AB于D,CD=4cm,AD=8cm,求AC、BC及BD的长。 例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E是AB的中点,F是AD上的一点,且AF= 1 4 AD,EG⊥CF于点G, (1)求证:△AEF∽△BCE;(2)试说明:EG2=CG·FG. 例6、已知:如图所示的一张矩形纸片ABCD(AD>AB),将纸片折叠一次,使点A与点C重合,再展开,折痕EF交AD边于E,交BC边于F,分别连结AF和CE. (1)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2)若AE=10cm,△ABF的面积为24cm2,求△ABF的周长; (3)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2AE2=AC·AP若存在,请说明点P的位置,并予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D E F G

武汉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考题汇总(含答案)

武汉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考题汇总 本文选编了2007—2012武汉中考、四月调考中相似相关内容的考题,如需可编辑版本请与作者联系: 1.QQ 邮箱:957468321@https://www.360docs.net/doc/1c8014516.html, 2.百度站内私信:用户名 ronnie_rocket 2012 24.(本题满分10分)已知△ABC 中,6,54,52===BC AC AB . (1)如图1,点M 为AB 的中点,在线段AC 上取点N ,使△AMN 与△ABC 相似,求线段 MN 的长; (2)如图2,是由100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正方形网格,设顶点在这些小 正方形顶点的三角形为格点三角形. (2)如图2,在AD 边上截取DG =CF ,连接GE ,BD ,相交于点H ,求证:BD ⊥GE . 图1 F E D C B A 图2 H A B C D E G F

图2 F C 图 3 2011 24.(本题满分10分)(1)如图1,在△ABC 中,点D 、E 、Q 分别在ABACBC 上,且DE//边长,AQ 交DE 于点P,求证: BQ DP =QC PE (2)如图,△ABC 中,∠BAC=90别交DE 于M,N 两点。①如图2,若 (四调)24.在等腰ABC Δ,AC AB =分别过点B 、C 作两腰的平行线,经过点A 的直线与两平行线分别交于点D 、E ,连接DC ,BE ,DC 与AB 边相交于点M ,BE 与AC 边相交于点N 。 (1)如图1,若CB DE //,写出图中所有与AM 相等的线段,并选取一条给出证明。 (2) 如图2,若DE 与CB 不平行,在(1)中与AM 相等的线段中找出一条仍然与AM 相等的线段,并给出证明。 2010 24. (本题满分10分) 已知:线段OA ⊥OB ,点C 为OB 中点,D 为线段OA 上

初中数学经典相似三角形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相似三角形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经典练习题 相似三角形(附答案)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 △ADE∽△EFC. 2.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F在BC上,连DF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 (1)求证:△CDF∽△BGF; (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过F作EF∥CD交AD于点E,若AB=6cm,EF=4cm,求CD的长.

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 (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

6.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交AD于点F.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任选一对相似三角形给予证明. 7.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填空:∠ABC=_________ °,BC= _________ ;(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8.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问: (1)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 (2)是否存在时刻t,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题型压轴题

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 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是以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或者等边三角形为背景,一个与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的顶点在底边所在的直线上,角的两边分别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交如图所示: 等角的顶点在底边上的位置不同得到的相似三角形的结论也不同,当顶点移动到底边的延长线时,形成变式图形,图形虽然变化但是求证的方法不变。此规律需通过认真做题,细细体会。 典型例题 【例1】如图,等边△ABC 中,边长为6,D 是BC 上动点,∠EDF =60° (1)求证:△BDE ∽△CFD (2)当BD =1,FC =3时,求BE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典型的三等角型相似,由题意可得∠B =∠C =∠EDF =60° 再用外角可证∠BED =∠CDF ,可证△BDE 与△CFD 相似排出相似比便可 求得线段BE 的长度 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EDF =60° ∴∠B =∠C =∠EDF =60° ∵∠EDC =∠EDF +∠FDC =∠B +∠BED ∴∠BED =∠FDC ∴△BDE ∽△CFD (2)∵△BDE ∽△CFD ∴ BE CD BD FC = ∵BD =1,FC =3,CD =5 ∴BE = 3 5 点评:三等角型的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中已知三边可以求第四边。 【例2】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D 是BC 中点,∠EDF =∠B , 求证:△BDE ∽△DFE 【思路分析】比较例1来说区别仅是点D 成为了BC 的中点,所以△BDE 与 △CFD 相似的结论依然成立,用相似后的对应边成比例,以及BD =CD 的条件 可证得△BDE 和△DFE 相似 解: ∵AB =AC ,∠EDF =∠B ∴∠B =∠C =∠EDF ∵∠EDC =∠EDF +∠FDC =∠B +∠BED ∴∠BED =∠FDC ∴△BDE ∽△CFD ∴ DF DE CD BE =又∵BD =CD ∴ DF DE BD BE =即DF BD DE BE = ∵∠EDF =∠B ∴△BDE ∽△DFE C A D B E F D A B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 ::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 d =?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 ,,,…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 DF === 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①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④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形相似 ⑤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⑥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③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④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⑤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 整理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n m 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 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

相似三角形经典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经典习题 例1 从下面这些三角形中,选出相似的三角形. 例2 已知:如图, ABCD 中,2:1:=EB AE ,求AEF ?与CDF ?的周长的比,如果2cm 6=?AEF S ,求CDF S ?. 例3 如图,已知ABD ?∽ACE ?,求证:ABC ?∽ADE ?. 例4 下列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1)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3)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例5 如图,D 点是ABC ?的边AC 上的一点,过D 点画线段DE ,使点E 在ABC ?的边上,并且点D 、点E 和ABC ?的一个顶点组成的小三角形与ABC ?相似.尽可能多地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并说明线段DE 的画法. 例6 如图,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画的小尺,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画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

例7 如图,小明为了测量一高楼MN 的高,在离N 点20m 的A 处放了一个平面镜,小明沿NA 后退到C 点,正好从镜中看到楼顶M 点,若5.1=AC m ,小明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为1.6m ,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楼房的高度(精确到0.1m ). 例8 格点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说明理由. 例9 根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ABC ?和C B A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cm 4,cm 5.2,cm 5.3===CA BC AB cm 28,cm 5.17,cm 5.24=''=''=''A C C B B A . (2)?='∠?='∠?=∠?=∠35,44,104,35A C B A . (3)?='∠=''=''?=∠==48,3.1,5.1,48,6.2,3B C B B A B BC AB . 例10 如图,下列每个图形中,存不存在相似的三角形,如果存在,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并简要说明识别的根据. 例11 已知:如图,在ABC ?中,BD A AC AB ,36,?=∠=是角平分线,试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关系说明AC DC AD ?=2 .

相似三角形题型总结材料

实用文档 一.解答题(共21小题) 1.如图,正方形ABCD中,F为AB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AF=EC,连接EF,DE,DF,M是FE中点,连接MC,设FE与DC相交于点N. (1)在以下结论①∠FDB=∠FEB;②MC垂直平分BD;③△DFN∽△EBD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进行证明. (2)若MC=,求BF的长. 2.(2011?聊城)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8cm.点E、F、G分别从点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E、G的速度均为2cm/s,点F的速度为4cm/s,当点F追上点G(即点F与点G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EFG的面积为S(cm2) (1)当t=1秒时,S的值是多少? (2)写出S和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若点F在矩形的边BC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 3.(2010?崇川区模拟)用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①所示的四边形ABCD,其中∠ADC=∠ACB=90°,∠B=60°, AD=DC=cm.若把△ADC的顶点C沿CB所在射线滑动,顶点A始终不离开AC,如图②所示,当点D运动到与C 点重合时,即停止运动,如图③所示. (1)如图②所示,C′D与AC交于点M,求证:△CC′M∽△A′DM; (2)运动结束时(如图③)的顶点A沿AC下滑了多少? (3)△ADC在滑动过程中,△CC′M与△A′DM能否全等?如果能,求此时AA′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4)△ADC在滑动过程中,A′C′与AB能否平行?如果能,求此时AA′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最新相似三角形经典例题解析

一、如何证明三角形相似 例1、如图:点G 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DC 的延长线上,AG 交BC 、BD 于点E 、F ,则△AGD ∽ ∽ 。 例2、已知△ABC 中,AB=AC ,∠A=36°,BD 是角平分线,求证:△ABC ∽△BCD 例3:已知,如图,D 为△ABC 内一点连结ED 、AD ,以BC 为边在△ABC 外作∠CBE=∠ABD ,∠BCE=∠BAD 求证:△DBE ∽△ABC 例4、矩形ABCD 中,BC=3AB ,E 、F ,是BC 边的三等分点,连结AE 、AF 、AC ,问图中是否存在非全等的相似三 角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二、如何应用相似三角形证明比例式和乘积式 例5、△ABC 中,在AC 上截取AD ,在CB 延长线上截取BE ,使AD=BE ,求证:DF ?AC=BC ?FE 例6: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0 ,M 是BC 的中点,DM ⊥BC 于点E , 交BA 的延 长线于点D 。 求证:(1)MA 2 =MD ?ME ;(2)MD ME AD AE = 22 例7:如图△ABC 中,AD 为中线,CF 为任一直线,CF 交AD 于E ,交AB 于F ,求证:AE :ED=2AF :FB 。 三、如何用相似三角形证明两角相等、两线平行和线段相等。 例8:已知: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和AD 上的点,且 3 1 ==AD AF AB EB 。求证:∠AEF=∠FBD 例9、在平行四边形ABCD 内,AR 、BR 、CP 、DP 各为四角的平分线, 求证:SQ ∥AB ,RP ∥BC 例10、已知A 、C 、E 和B 、F 、D 分别是∠O 的两边上的点,且AB ∥ED ,BC ∥FE ,求证:AF ∥CD 例11、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BCDE 是正方形,AE 交BC 于F ,FG ∥AC 交AB 于G ,求证:FC=FG 例12、Rt △ABC 锐角C 的平分线交AB 于E ,交斜边上的高AD 于O ,过O 引BC 的平行线交AB 于F ,求证:AE=BF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M 12 A B C D E F G 1 234 A B C D A B C D E F K A B C D E F A B C D S P R Q O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O 123 A B C D F G E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 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6)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①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 ②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③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 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2=BD·DC,(2)(AB)2=BD·BC , (3)(AC)2=CD·BC 。 注:由上述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即(AB)2+(AC)2=(BC)2。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BC 于D ,CG ‖AB ,BG 分别交AD ,AC 于E 、 F ,求证:BE 2=EF·EG 证明:如图,连结EC ,∵AB =AC ,AD ⊥BC , ∴∠ABC =∠ACB ,AD 垂直平分BC ∴BE =EC ,∠1=∠2,∴∠ABC-∠1=∠ACB-∠2, 即∠3=∠4,又CG ∥AB ,∴∠G =∠3,∴∠4=∠G 又∵∠CEG =∠CEF ,∴△CEF ∽△GEC ,∴EG CE =CE EF ∴EC 2=EG· EF ,故EB 2=EF·EG 【解题技巧点拨】 本题必须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来得到证明.而其中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EC ,把原来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BE ,EF ,EC 转换到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中是证明本题的关键。 例2 已知:如图,AD 是Rt △ABC 斜BC 上的高,E 是AC 的中点,ED 与AB 的延长线相交于F ,求证:BA FB =AC FD 证法一:如图,在Rt △ABC 中,∵∠BAC =Rt ∠,AD ⊥BC , ∴∠3=∠C ,又E 是Rt △ADC 的斜边AC 上的中点, ∴ED=21 AC =EC ,∴∠2=∠C ,又∠1=∠2,∴∠1=∠3, ∴∠DFB =∠AFD ,∴△DFB ∽△AFD ,∴FD FB =AD BD (1) 又AD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的高,∴Rt △ABD ∽Rt △CAD ,∴AD BD =AC BA (2) 由(1)(2)两式得FD FB =AC BA ,故BA FB =AC FD 证法二:过点A 作AG ∥EF 交CB 延长线于点G ,则BA FB =AG FD (1) ∵E 是AC 的中点,ED ∥AC ,∴D 是GC 的中点,又AD ⊥GC ,∴AD 是线段GC 的垂直平分线,∴AG =AC (2) 由(1)(2)两式得:BA FB =AC FD ,证毕。 【解题技巧点拨】

相似三角形经典模型总结与例题分类(超全)

相似三角形经典模型总结 经典模型 【精选例题】“平行型” 【例1】 如图,111EE FF MM ∥∥,若AE EF FM MB ===, 则1 11 1 1 1 :::_________AEE EE F F FF M M MM CB S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 【例2】 如图,AD EF MN BC ∥∥∥,若9AD =, 18BC =,::2:3:4AE EM MB =,则 _____EF =,_____MN = 【例3】 已知,P 为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点,过点P 的 直线与AD ,BC ,CD 的延长线,AB 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G ,H 求证: PE PH PF PG = M 1F 1E 1M E F A B C M N A B C D E F P H G F E D C B A

【例4】 已知:在ABC ?中,D 为AB 中点,E 为AC 上一点,且 2AE EC =,BE 、CD 相交于点F , 求BF EF 的值 【例5】 已知:在ABC ?中,12AD AB = , 延长BC 到F ,使1 3 CF BC =,连接FD 交AC 于点E 求证:①DE EF = ②2AE CE = 【例6】 已知:D ,E 为三角形ABC 中AB 、BC 边上的点,连接DE 并延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BD DE AB AC = 求证:CEF ?为等腰三角形 【例7】 如图,已知////AB EF CD ,若AB a =,CD b =,EF c =,求证: 111c a b =+. F E D C B A 【例8】 如图,找出ABD S ?、BED S ?、BCD S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F E D C B A 【例9】 如图,四边形ABCD 中,90B D ∠=∠=?,M 是AC 上一点,ME AD ⊥于点E ,MF BC ⊥于点F 求证: 1MF ME AB CD += F E D C B A A B C D F E F E D C B A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总结非常全面

相似三角形题型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 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 1.比例的项: 在比例式::a b c d =(即a c b d =)中,a ,d 称为比例外项,b , c 称为比例内项.特别地,在比例式::a b b c =(即a b b c =)中,b 称为a ,c 的比例中项,满足b ac 2=. 2.成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和b 的比等于c 和d 的比,即a c b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黄金分割: 如图,若线段AB 上一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即AC AB BC 2=?),则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AB AB = ≈0618,BC AB =.AB ≈0382,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注意:对于线段AB 而言,黄金分割点有两个.) ^ A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如果123////l l l ,则 AB DE BC EF =,AB DE AC DF =,BC EF AC DF = . A D B E C F 1 l 2 l 3 l A D B E C F 1 l 2l 3 l 【小结】若将所截出的小线段位置靠上的(如AB )称为上,位置靠下的称为下,两条线段合成的线段称为全,则可以形象的表示为 =上上下下,=上上全全,=下下 全全 .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 : 如 果 EF AE AF EB FC =AE AF AB AC =BE CF AB AC = A B C E F F E C B A AE AF EB FC =AE AF AB AC =BE CF AB AC = '//EF BC 'F 'F … △ABC '''△A B C '''△∽△ABC A B C ∽∽ B A ' A C ' B 'C ∽△△ABC A B C '''A A '∠=∠, B B C C ''∠=∠∠=∠, ∽△△ABC A B C ''' AB BC AC k A B B C A C ==='''''' k △ABC △A B C '''AM AH 、AD △ABC BC A M '' A H ''A D '' △A B C '''B C ''AB BC AC AM AH AD k A B B C A C A M A H A D ======'''''''''''' 【 △ABC △A B C '''AB BC AC AB BC AC k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