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定位

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定位作者:王冰林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0期

王冰林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潍坊 261071)

摘要:根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发展状况,对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主要职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098X(2012)04(a)-0248-01

2012年2月1日,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

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连续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从深层次解决“三农”问题的更高境界与宽广视野。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

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

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

动力。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重要力量的农业科研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更大挑战。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分为农业部属、省属和地市属三个层次,农业部属、省属农业科研机构以承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和

发展优势,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的主要职能定位,其主要职责是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为推动本行政区域和周边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确保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 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处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末端,又位于所在行政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前端,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本地及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的实际问题,应着重加强应用型、集成型、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结合单位实际,亦可开展部分应用基础

研究。

1.1 发挥品种选育优势,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品种更新是农业升级换代的关键因素,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中,品种贡献最大,约占 40%。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品种选育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据统计,从建国到2006年,我国培育并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达6000多个,其中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培育的品种占60%-70%[1]。最近,王俊岭等研究

结果表明[2],2001—2009年,农业部审定发布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农

作物新品种1507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育成136个,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育成406个,地市

级农业科研机构育成449个,高等院校育成168个,种子管理部门和农场育成43个,其他(公司、个体和县级机构等)育成304个,分别占育成品种总数的9.02%、26.94%、29.79%、11.15%、

2.85%、20.17%,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育种数量位居第一位。从育成品种类型看,地市级农业科研

机构育成小麦、水稻新品种103个和150个,分别占小麦和水稻育成品种的46.82%和32.75%,位居第一位,显示其在主要粮食作物育种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上,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应继续坚持以常规育种为重点,将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加强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农业基因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和育种材料改良创制,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动植物新品种,为我国现代种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支撑,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生产保障能力。

1.2 加强实用关键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农业生产技术瓶颈

立足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加强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和集成应用,尽快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重点发展动植物新品种高效标准化配套生产技术,种苗快速繁殖及工厂化育苗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畜禽水产高效、节本、健康养殖技术,高效缓/控释肥料、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研制和平衡施肥技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农业关键技术,先进实用农业机械化及设施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化相关技术以及制约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等。

1.3 立足自身发展特色,适度开展农业高技术研究

瞄准农业高技术发展前沿,以现代生物育种前沿技术为核心,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发展特色,可适度开展转基因、分子标记、细胞工程等植物分子育种高技术和畜禽分子设计、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节水高效技术等高技术研究,在未来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占有一席之地,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2 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服务是实现农业科研与生产有效对接的重要环节,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以及与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的纽带,应当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及其科技人员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广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农技服务模式。积极深入基层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培训、科技咨询、标准化生产指导、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科技服务,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

3 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构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虽然不是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的主体,但由于其科研工作贴近农业生产与农村产业化经营实际,能够将科技创新体系“上游”的成熟技术吸纳过来进行组装、集成、配套、再创新,通过示范推广,将这些综合配套技术以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应用于生产,促进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其职能,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助力完善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尽快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参考文献

[1] 佟屏亚.基层农科所体制改革调查报告[J].农业科技管理,2006(4):1-3.

[2] 王俊岭,葛昌斌.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9):14-17.

农科院工作会议讲话

农科院工作会议讲话 随着科研体制的深化改革, 农科院所将更多地参与农业科技推广, 农科院所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科研推广成为农业科技研发的自然延续, 同时成为农业科技成功应用的保障。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农科院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农科院工作会议讲话(一): 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年初工作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对我院实施创新工程进行总体部署和动员,讨论确定各项管理办法和试点遴选办法,确保创新工程开好头、起好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尽快统一到创新工程各项工作部署上来 科技创新工程是立足我院职能定位和发展基础,举全院之力精心谋划和组织实施的重要工程,是农业部、财政部等上级部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探索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加快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对我院实现跨越发展、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院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提高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确保科技创新工程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一)立足全局,增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0xx 年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到20xx 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党的又将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国家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瓶颈问题的战略需求。在农业科技领域,国家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等问题,突破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问题。二是粮食安全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三是职业培育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四是现代农业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五是新型职业农民与特定环境的关系。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思考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农业部先后出台的《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探索和分析当前形势下,结合我区实际及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 一、存在问题探讨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的内容。在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成为不可回避和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区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 训中还存在诸多应引以重视的问题。 1\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当前我区许多农民对“要我培训与我要培训”观念模糊,参培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民在生产中还严重依赖传统和经验,接受现代农业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主动性。 2、农民参加培训普遍不足。我区参加过各种务农、务工培训的农民(农村劳动力)占比较小,大多数农民没有参加过知识培训,文化水平较为低下,科技知识严重匮乏。 3、农民可用学习工具较为落后。我区村级培训场地拥有多媒体教室的非常少;农户家庭可用于学习科技知识的工具从调查情况看仍处于落后状态。 4、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领办人或管理者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包括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和企业策划等多方面涉及自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和理念。而培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仅为区农业局教师,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5、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成效的大小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重视程度密不可分。全区紧通过阳光工程和基础农技培训工程对少数基础农民进行培训。 6、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条件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办学 资金和实力严重不足是困扰我区办学机构多年的难题,我区培训机构依然使用的是相当简陋的培训教室和培训设施,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办学人员也不够稳定。 7、农民教育培训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地域因素的制约,农户居住较为分散,农民对外界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而农民教育培训宣传却跟不上,宣传途径狭窄,主流媒体宣传更是凤毛麟角。 二、应对措施思考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中央1号、6号文件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尽快提升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引领能力,立足中国农科院职能定位和优势特色,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中国农科院成立于1957年,是中央级综合性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在长期的科技创新实践中,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服务于产业需求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研方向不稳、基础研究薄弱、领军人才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着力解决。 总体思路:围绕“两大使命”、“一个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统领,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破重大科技命题为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着力提升基地平台能力,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更加凸显中

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与作用。 基本原则: ——坚持学科规律,服务产业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体系,推进全院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支撑关键技术持续研发,支撑重大集成技术持续攻关,提升科技持续服务产业的能力。 ——坚持机制创新,优化资源利用。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服务需求和协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整合优化增量与存量科技资源,合理衔接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 ——坚持协同创新,拓展开放合作。广泛凝聚力量,推进跨学科领域协作,深入开展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国际科技资源,多渠道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国际化水平。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实施。摸清家底、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统筹部署。广泛动员,统一认识,积极协调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主要任务 系统考虑产业需求、国际前沿和研究基础,顶层设计全院“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8大学科集群、136个学科领域及292个重点研究方向,确立了需要培强的55个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培优的57个传统特色学科领域、培植的24个新兴学科领域。围绕学科体系,重点提升创

《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有效解决科技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我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银保监局、省金融监管局、省供销社共同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政策背景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各类主体构成的网络与组织系统,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科技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对接不畅等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0年7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银保监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科发农〔2020〕192号)。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加强我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解决我省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按照省委深改委2020年工作要求,在广泛调研并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我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结合江西实际,共同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二、总体思路 1.明确定位、突出重点。随着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过去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难以适应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快构建农技推广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为依托的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也需厘清明确不同服务主体的职能定位和重点任务。针对我省农技推广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力量的实际情况,《实施意见》分别提出强化公益服务主责、注重服务实效,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强化服务主体作用、培育壮大服务力量等重点任务。 2.接续推进、创新试点。一段时期以来,我省农技推广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市场化服务力量采取多种举措,在全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为推进我省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接续推进思路,《实施意见》提出,继续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扩大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技物结合”“技物托管”服务模式等。同时,基于创新试点思路,《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建设区域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试行企业科技服务后补助、试行线上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专项补助、试行“揭榜挂帅”项目承担机制等内容。 3.点面结合、注重实效。为提高农业科技服务实效,加速科技成果在基层转移转化,基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思路,《实施意见》提出,优选1-2个设区市开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构建以县域为结点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平台;在井冈山和赣州等基础较好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试点,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建设一批标杆基层供销社等。基于注重实效思路,《实施意见》提出,完善农技推广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改革目标不明确 目前,乡镇农技站划归乡镇政府管理,91年农技站人、财、物“三权”下放乡镇,2010年年初收归农业局,2011年年底又划归乡镇,使县级农业部门对乡镇农技站在业务上难于管理。有的地方政事不分,把农技人员当行政人员使用,农技站人员在业务上没有自主权,技术干部做行政事务的多,搞业务技术的少,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 二、不完善的农业新技术推广体系 目前,农技推广职能定位不清,效率低下。除技术推广职能外,还有执法与质量监测等行政职能及经营服务等职能,甚至一些与农毫不相干的工作。而且,自从2000-2010年,政府因财政困难,停止拨付乡镇农技推广的工作经费,乡一级的农业推广站只好自筹经费。为了生存及开展工作,他们只好更侧重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营利性,好多推广站把向农民出售种子、化肥、农药等作为工作重点,完全忽略了农业新技术的实验,示范的重要环节,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服务性职能。 三、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经费缺少,农业科技人员待遇报酬偏低 长期以来,乡镇农技站应以搞好经营促进推广的工作原则出发,但事实上大多的乡镇不是这样,而是政府把乡镇级的农技部门的合法经营做为创收的一个渠道,采取了出租或承包的形式进行管理,所得承包费均归政府所有,而农技人员应该享受的待遇却不予兑现。乡镇农技工作最直接服务于农民,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从道理上讲,在人才和经费的投放力度上应该大些,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基层农技站难以维持,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基本工资都保证不了,村级农技员多年前就已取替,导致乡镇农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 1.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公益性农业事业单位一是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服务,面向农村、农民,以新品种、新技术等形式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直接受益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效果是农业发展和全社会普遍受益。二是由农业科研的特点所决定。农业科研具有长周期性、强地域性、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农业科学技术保密性差。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的栽培技术研究和作物品种选育,很难获得与投入相匹配的自身经济效益。三是由农业科研的服务对象所决定。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和农民。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弱质行业;农民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弱势群体。千家万户分散、兼业经营的农民,承载科技创新成本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农业技术研究的投入主体只能由政府主导,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性质应该且只能定位于社会公益性机构。 2.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基层单元长期以来,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目标,立足于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工作,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产品标准化和安全化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区域性农业科研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被纳人创新体系建设范畴,承担着产业综合试验站建设任务,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基层单元。 3.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应承担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等职能我国农业科研体系主要由国家、省、地市级三级农科院所构成。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上与国家、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相衔接,下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相衔接,在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上能够实现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零距离”对接,能够更加紧密地贴近生产需求,使科研成果更易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优势决定了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应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集于一体,担负起区域内科技成果创新、集成、试验示范、成果推广和科技服务等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要点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要点解读 编者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已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的主要内容作一介绍,供广大读者参考。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已于今年7月1 日正式实施。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作为规范和管理我国科技事业的基本法,自1993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推动科技法律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反映自1993年以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新情况、新要求,去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通过了《科技进步法》修订案。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自主创新,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新时期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方针和战略,强调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强化了激励自主创新的措施,是新时期科技事业发展和全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的法律保障。 一、突出和鼓励自主创新 《科技进步法》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运用,激励项目承担者的创造积极性。《科技进步法》第二十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项目承担者既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对于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的知识产权,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或者无偿实施。第二,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科技进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境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或者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产品、服务,在性能、技术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采购人应当运用招标方式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或者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并予以订购。第三,建立了宽容失败的制度。为激励自主创新,鼓励勇敢探索、勇于承担风险,《科技进步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第四,规定了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度。科技进步不排除引进国际先进科技,关键是对引进技术要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提高创新能力。《科技进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利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本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二、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竞争力。《科技进步法》主要从四个方面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第一,明确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第三十条规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

畜牧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畜牧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畜牧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言: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发展、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畜牧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许多农民在开展畜牧业时面临着技术不足、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畜牧协会作为连接农民与政府、企业的桥梁,能够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技术指导和培训 畜牧协会作为农村畜牧业的专业组织,拥有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专业人员,能够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首先,协会可以组织畜牧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提高农民对畜牧业管理、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控的认识和能力。其次,协会可以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推动畜牧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二、市场信息和宣传推广 畜牧协会可以收集和整合畜牧业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市场动态和价格信息,帮助农民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同时,协会可以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农民对畜牧业发

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认识,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此外,协会还可以组织农民参加畜牧业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农民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三、协调农民利益和政策支持 畜牧协会作为农民的代表和联络机构,能够协调和维护农民的权益。通过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和协商,协会能够向政府表达农民的诉求和需求,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协会还可以帮助农民适应政策变化,了解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和影响,提供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改进。 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畜牧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畜牧业本身,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首先,畜牧协会可以帮助农民开展畜牧业与农田经济的耦合发展,实现畜牧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其次,协会可以引导农民发展畜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等农副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此外,畜牧协会还可以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畜牧业的规模化经营。 结论: 畜牧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动市场信息和宣传推广、协调农民利益和

新时期加强科研机构治理的建议

新时期加强科研机构治理的建议 科研机构改革是历次科技体制改革的先导。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推进科研院所改革〃的工作任务。新时期,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科研机构肩负着全新的历史使命。本文基于对北京、南京、苏州、常熟等地20多家科研机构的实地调研,结合科技部研究机构科技统计数据库3000多家科研机构的数据,围绕科研机构治理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形成政策建议。 一、科研机构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肩负全新使命 (-)我国科研机构改革成效显著 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中,唯有科研机构的主业是开展科学研究,因此在我国历次科技体制改革中,科研机构都处于先导和核心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研机构改革成效显著。一是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制成企业,衍生出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600多家具备雄厚研发实力的领先型科技企业,有力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二是基础研究类和公益类科研机构聚焦科学研究和公益服务,承担了60%的政府研究项目任务,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据统计,科研机构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超过16次,高于高校(12次)的平均水平。根据英国自然集团基于对82种

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统计而形成的〃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国科学院已连续9次夺冠,贡献份额超过第二位哈佛大学的2倍。三是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国家科研领域布局优化。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在北京怀柔、上海张江、深圳、安徽合肥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新时代赋予科研机构全新使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新态势赋予科研机构更高使命担当。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研机构必须紧紧围绕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聚焦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研究领域,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科研机构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职能定位不够精准,院所改革处于胶着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科研机构改革经历了分类改革、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公益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几轮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科研机构作为面向国家发展目标和重大战略需求的科学研究主体定位仍不

浅谈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浅谈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作者:王华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3期 王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财政资金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阐述了当前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对策,对进一步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 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这昭示着我国迎来了审计工作的新阶段,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了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延伸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指示精神,2018年审计署新修订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审计署11号令),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开启了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新征程。党和国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地位,给内部审计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分析目前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出发,探索研究提出应对新形势下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从传统的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到新时代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转变 自1983年《国务院批转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的通知》中要求“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审计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监督”作为现代内部审计建立和发展的开始,我国内部审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职能定位也不尽相同,从起初的监督职能转变为1985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中对内部审计的“保证单位或企业经营决策所需信息的可靠性”等多重要求,到2003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定位为独立监督和评价单位经济活动等行为来看,以往职能定位的侧重点是以监督为主、服务为辅。审计署11号令出台后,内部审计有了新定位,即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内部审计的地位得到提升,职能进一步扩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内部审计机构相对独立到独立设置的转变 职能的新定位要求内部审计独立性必须得到加强。其独立性主要体现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只有内审机构具有独立良好的组织地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才能增强,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目前内审机构设置仍存在独立性不够强的问题。以部分科研单位为例,2020年通过查询31个省级(直辖市)科研单位官网发布信息了解到,31个单位基本都设置有相对独立的内审机构或具有内审职能的机构,但设置独立内审机构的单位较少,大部分单位采取将内审机构与其他部门联合办公或隶属财务部门的形式设立,不利于内审工作的开展和单位内控体系的完

农业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对策

农业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的对策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科技的调查报告

科技的调查报告范文 为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县科技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月下旬至5月下旬,县政协由主席杨秋良挂帅,副县级干部、党组成员陈罡,副主席凌晓林,秘书长刘俊辉带队,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负责组织,县政协提案委及县科技局配合参与,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恒生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华高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湖南华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县桃花湖生态农业、衡阳县衡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衡阳双雁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衡阳县益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经济发展局等企业和单位,采取现场视察、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方式,就全县基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至20xx年底,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1111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高级职称830人、中级职称6374人、初级及以下职称3913人。按学历分:硕士学历3人、本科学历6753人、大专及以下学历4361人。教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占95%以上,而科研、农业技术、工业技术的专业人员比重太低,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 近年来,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秉承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县科技局率领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科技兴县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强化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我县科技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 近三年累计申报专利926件,专利授权602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市首位。近三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7项502万元,其中列入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9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共7个。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2个,扶持星火科技示范户84户,创建市级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评选市级优秀星火科技示范户25户,有10家基层服务单位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基层服务站等等。 二、主要成绩 近年来,县科技局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强化科技服务,打造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县先后两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国家防震减灾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湖南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单位、湖南省专利工作先进县、湖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县、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等荣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供给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供给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有效的政策供给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供给所面临的四大问题,并分析了出现政策供给问题的四大客观原因。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政策供给的对策,包括加强农业基础和应用研究支持、加强农业基础和应用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加强不同环节分工协作、加强农业创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等。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成因;对策 一、引言 我国已逐步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农业科技创新正经历广泛、深刻的变革,同时全球也正孕育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科技创新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近年来,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同时也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等政策。《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可见国家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必是大势所趋,甚至大有可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活动,主要环节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研究、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这里各个环节虽然侧重点不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也存在较大区别,但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地位是同等的,必须做到相互联系和协调[1]。为了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开展,国家应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但目前我国在农业科创政策供给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措施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所获取的政策支持,与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导向存在较大关联。相比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政策支持仍然存在较大问题。1.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不同环节的投入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的投入明显偏低。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就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2006年以来,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年均增幅达到20%以上。在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支出总体增长的前提下,即便农业基础研究、试验、应用研究等支出水平也有所增加,但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不同环节的科研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较明显。根据《中国科技年鉴》的相关数据可知,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为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中央1 号、6 号文件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尽快提升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引领能力,立足中国农科院职能定位和优势特色,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 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为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中国农科院成立于1957 年,是中央级综合性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在长期的科技创新实践中,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服务于产业需求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研方向不稳、基础研究薄弱、领军人才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着力解决。 总体思路:围绕“两大使命”、“一个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统领,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破重大科技命题为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着力提升基地平台能力,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农 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更加凸显中 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与作用基本原则:

——坚持学科规律,服务产业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体系,推进全院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支撑关键技术持续研发,支撑重大集成技术持续攻关,提升科技持续服务产业的能力。 ——坚持机制创新,优化资源利用。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服务需求和协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整合优化增量与存量科技资源,合理衔接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 ——坚持协同创新,拓展开放合作。广泛凝聚力量,推进跨学科领域协作,深入开展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国际科技资源,多渠道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国际化水平。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实施。摸清家底、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统筹部署。广泛动员,统一认识,积极协调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主要任务 系统考虑产业需求、国际前沿和研究基础,顶层设计全院“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8大学科集群、136 个学科领域及292 个重点研究方向,确立了需要培强的55 个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培优的57 个传统特色学科领域、培植的24 个新兴学科领域。围绕学科体系,重点提升创

科研所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的调研报告

科研所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的调研报告 一、目前的简要情况 (一)业务体制改革机构调整情况。 2021年5月,我局按照中国气象局批准的机构调整方案,对科研所进行了机构重组:科研所与人影办分离,与原培训中心合并,新组建起了专职结构的科研机构,下设办公室、研究开发室(包括海洋气象研究室、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室、数值模式应用研究室)、培训部、山东气象编辑部四个 科室,编制20人。单位主要业务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1、科研与开发:在海洋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应用领域开展研究;完善机制建设,发挥全省气象科技创新基地作用,为全省气象科技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2、完善气象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平台建设,为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提供适宜的环境; 3、遵循山东气象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为全省气象科技发展提供交流窗口,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 (二)人员基本情况。 2021年机构调整后,当时在编人员16人,离退休人员32人;两年来,调入人员2名,调出1人,新分配人员2人,目前在编19人,人员平均年龄41岁;离退休人员29名。目前在职人员中,正研高工1人,副研高工7人(含所领导2人、编辑岗位2人、培训岗位2人),工程师5人。 (三)机构调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简要回顾。 2021年机构调整后,当时面临办公环境差、科技服务任务重(沿街房出租、函授生管理等)、业务结构处在转变中等诸多困难。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2年多的努力,在办公环境建设、机构转型、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21年11月-2021年8月历时近一年完成了办公环境的综合改造,老旧的综合教学楼办公环境面貌一新,建设了多媒体培训教室,改造了培训宿舍,培训业务基础条件得到大为改善。新的教学和辅助设施投入使用,已在近期举办5

公需课: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部分试题答案

公需课: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部 分试题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9年公需课: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部分试题(答案) •1、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C)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十七 •B、十八 •C、十九 •D、二十 •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A),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新时代 •B、终点 •C、最高点 •D、结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A)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A、小康 •B、富裕 •C、共产 •D、资本主义 •4、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B)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A、萌芽 •B、初级 •C、高级 •D、顶级 •5、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A)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中叶 •B、初期 •C、70年代 •D、结束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D)。 •A、两位一体 •B、三位一体 •C、四位一体 •D、五位一体 •7、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C)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A、环境 •B、政策 •C、创新 •D、经济 •8、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兼职单位的工作业绩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A)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A、可以 •B、不可以 •C、视情况 •D、看地区 •9、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科技创新引领(A),要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A、全面创新 •B、技术创新 •C、政策创新 •D、制度创新 •10、要使(B)成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A、优惠政策 •B、科技创新 •C、领导决策 •D、经济发展 •11、目前经济发展(A)下,就业压力严峻,结构性矛盾凸显,更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A、新常态 •B、快速 •C、放缓 •D、停滞 •12、兼职或者在职创办企业人员,属于事业单位(A)工作人员。 •A、正式 •B、兼职 •C、全职 •D、半正式 •13、北京市的实施意见规定:离岗创业期限为3年。确因工作需要延长离岗创业期限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可相应延长,但最长不超过(B)年。 •A、4 •B、5 •C、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