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2014.04.28

1、猪肉价格波动的供求原因。

价格变动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动,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上升。猪肉作为我国城镇居民主要生活必需品,居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居民对猪肉需求的增加。(2006年9月以来,随着工业玉米用量上升,全国玉米价格强劲上涨,带动养猪饲料价格上涨。据不完全统计,每吨猪饲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50元左右。意味着每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一项就要增加成本40元左右。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迁移,养殖户大量减少。饲养成本增加,养猪户的减少,使生猪存栏减少,市场猪肉供应紧张,其价格上涨。对猪肉需求稳步提高、供给不断减少,若不加以有效调节,其供不应求的势态将会长期继续,从而使猪肉价格处于长期上涨态势中。2013年随着生猪存栏量持续攀升,远远超出需求量,猪价逐步下滑,至2014年4月猪价下跌至5元/斤。)

2、猪肉价格波动的生产周期原因。

猪肉价格在长期波动趋势中,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是由生猪生产周期驱动的。从1996~2006年,我国生猪经历了以下生产周期:

(1)第一次高盈利期(1996年下半年~1998年上半年)。经济快速发展,需求旺盛,消费品价格上涨,猪价随之上涨,盈利水平较高,导致养猪积极性高涨,存栏增加。

(2)第一次深度亏损期(1998年下半年~1999年上半年)。第一次高盈利期间存栏大增,导致猪价大幅下跌。亏损状态维持数月后,存栏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3)微利期(1999年下半年~2003年初)。期间生猪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均较为平稳,生猪市场走势由供求关系调节,存栏维持在较合理的水平。

(4)第二次深度亏损期(2003年上半年)。由于2003年上半年我国发生了非典疫情,省际间交通受阻,生猪运销停滞,生猪存栏下降,尤其是母猪存栏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生猪生产遭到重创。

(5)第二次高盈利期(2003年下半年~2005年底)。由于“非典”因素改变了生猪供应格局,生猪存栏远低于正常水平,供求矛盾异常突出,价格上涨带来养猪高盈利期维持了两年半左右的时间。长期的高盈利导致生猪存栏快速增加,母猪存栏比重攀升。

(6)第三次深度亏损期(200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逆转而下,并在2006年4月份达到最低。大量养殖户亏损,生猪存栏大为减少。

(7)2006年7月,我国生猪市场价格开始回升,连续11个月上涨并屡创新高。由于前期亏损程度严重,存栏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幅度较大,生猪价格持续走高。

3、猪肉价格波动的畜禽疫情原因。

2006年,我国养猪业遭遇了链球菌病,下半年又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不仅进一步减少了母猪、仔猪和生猪的供应量,提高了饲养成本,还严重打击了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的养殖信心,资金也受到较大损失。到目前为止,国内生猪的总存栏量不足2005年的一半,所以才引发了2007年4月底以来的猪肉价格暴涨。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外,生猪饲养周期因素也是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根据一般常识,猪的饲养周期为一年左右,从养殖户购入母猪到产仔需7个月左右,而仔猪饲养至出栏上市又需4~5个月。由于200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养猪亏损,才使得许多饲养户为减轻损失纷纷缩减养殖规模,导致今天生猪供给大为减少。同时,当前恰逢国内生猪饲养周期的存栏期,生猪尚未大量上市,从而引发了此轮肉价大幅上涨。另外,猪肉价格迅速上升,使得饲养户对后市行情看涨,加剧了猪肉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猪肉价格的周期性

1997年的时候猪的价格相对达到了一个高峰;

2001年的时候猪的价格相对达到了一个高峰;

2004年的时候也是一个高峰;

2007年一个高峰;

2011年一个高峰;

应该说在最近这么多年,大概就是三年到四年一个周期。

(我们注意到,杨智是2003年扩建成了当时资阳市规模最大的养殖场,李云俊是2005年建成了规模化养殖场,刘天华则是2008年建成了养殖场。这些规模不同的养殖场正好暗合了猪周期的规律,他们或者是在肉价出现高峰之后入市,或者是在肉价高峰之后扩大了养殖规模。)

过去的话是五到六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内的话有两年赚,一年亏一年持平,这个行内的话还能维持。后来发生三年周期,就是这三年期间,一年可能有一部分微利,一年持平,一年亏损。(两年有个低谷,最终有一年多的好行情。)

什么是猪周期。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表明一个猪价的变动,从它的波峰到下一个波峰。

猪周期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

2014年以来生猪收购价暴跌

养殖户苦不堪言

2013年11月以来猪价持续走低,至14年4月生猪收购价暴跌至5元/斤养殖者苦不堪言。

目前行业面临的困境,已经超出了以往猪周期中的市场低谷,猪价严重背离它的价值,低于它的养殖成本。目前出现这种猪价一直持续的低迷,而且这种状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产大于销,供过于求。到2020年,我们出栏,全国出栏猪、生猪的数量要达到7亿头以上。而目前我们已经提前6年,就已经达到了这个生猪的出栏数量。

产能过剩主要有四种因素造成:一是多种资金进入,养殖规模急剧扩张;二是养殖水平提高,生猪的成活率及单体体重增加;三是国家进口猪肉急剧增加;四是去年以来,消费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减少。

前几年政府对养猪业的产业扶持政策。(不可否认,养猪业事关国计民生,国家的政策扶持大有必要。)但是,事情总有另外一面,扶持政策不可避免地助推了产能的无序扩张,当需求没有增加,供给却飞速上涨时,猪价暴跌难以避免。事实上,猪肉的价格过高过低都会严重伤害这个产业,最终伤害到所有的消费者。与大蒜、生姜产业不同,养猪产业投入更大,生产周期更长,涉及面更广,所以这个产业容不得极端波动,因为代价太大。我们的政策扶持依然有必要,但问题在于,要找准方向,还要有准确的预警机制,及时甚至超前的信息服务。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再次陷入猪周期这样的恶性循环。

--------------------------------------------------------------------------- PS:养殖户必须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准确判断及掌握猪周期,看准时机,合理调整养殖数量,适时出手。毕竟投资太大,风险随时存在,需谨慎。

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