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初升高暑假衔接班(新高一暑假衔接班语文教材)第3讲

苏州初升高暑假衔接班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

第三讲词性与词的构成

知识梳理

一、词的类型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表达的意义,可以将词语划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叹词、拟声词九类。

虚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它不能充当句法成分,一般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

名称概念举例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

实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

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

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

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

中间"等。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

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说、走、跑、

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

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

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

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

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

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

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

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

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

“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

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

性质等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

和度量量词。

①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

台、架、辆、颗、头、间、把、扇”等;

②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吨、

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

位,如“次、下、回、趟、场”。

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七、十、百、千、万、亿、半”。

代词代词是具有替代和指示

作用的词。

代词包括以下三类:

1.人称代词。替代人或事物名称的代词。如:“我、你、

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大家”。

2.指示代词。用来指示和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分为

近指和远指两种。“这”类为近指代词,如:这、这儿、

这样、这会儿这些、这么些。“那”类为远指代词。如:

那、那里、那会儿、那样。

介词介词的作用是引进跟动

词、形容词有关的对象。

跟名词组成介词短语。

常见介词分类:

1.构成的介词短语表示跟动作有关的对象,如“把、被、

对、为”。

2.构成的介词短语表示动作的方式。“为了、通过、照、

依、凭、靠、根据、以”。

3.构成的介词短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时间。如“于、

比、在、从、向、朝、往”

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句

子乃至段落的词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

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

但是”。

副词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

度、范围、时间、频率、

情态、肯定、否定、语

气等,用在动词、形容

词前面做状语

1.程度副词:很、太、好、稍、非常、尤其。

2.范围副词:都、全、只、总共、一齐、一律。

3.时间副词。刚、才、将、总、刚刚、立即。

4.否定副词:不、没、甭、别、没有。

5.语气副词:却、倒、幸亏、难道、居然、。

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陈

述、疑问、祈使、感叹

等语气,永远粘着、后

附、轻声。

如“了、呢、吧、吗、啊”。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

上表示一定的结构关

系、附加意义或语气的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

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

的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

句。

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二、部分易混淆词的辨析

(一)名与动、形的区别:

1.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2.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3.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二)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1.形容词前可加“很”,动词一般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如:很走×,很好√。

2.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3.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三)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副词只能作状语。

1.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2.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3.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4.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四)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副词只能作状语。

1.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

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2.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

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3.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

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4.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如: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五)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1.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他在看书。(介词)明天我在家。(动词)

2.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如: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别拿我开玩笑。(介词)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动词)

3.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我比你高一点儿。我们比比。

(六)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1.连词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

介词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2.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水仙花和腊梅都开了。

3.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4.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七)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把书拿来。(介词)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专项练习

一、下列实词各属于哪类词?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

1、简洁()

2、关心()

3、知识()

4、知悉()

5、以前()

6、积极()

7、友好()

8、友谊()

9、渴望()10、愿望()11、火线()12、火红()13、专家()14、大家()15、底层()16、关闭()17、企图()18、咱们()19、意图()20、目的()21、限制()22、怎样()23、放假()24、特征()25、寒冷()26、成绩()27、成功()28、坚决()29、坚持()30、疑问()1、怀疑()32、使用()33、效用()34、约束()35、拘束()36、这里()37、热爱()38、可爱()39、多少()40、兴趣()41、兴奋()42、决定()43、决心()44、那些()45、存在()46、失望()47、亲切()48、限度()49、它们()50、伟大()

二、下列虚词各属于哪类词?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副词

B、介词

C、连词

D、助词

1、简直()

2、关于()

3、顿时()

4、以及()

5、罢了()

6、假如()

7、曾经()

8、屡次()

9、所以()10、极为()11、索性()12、虽然()13、根据()14、一再()15、着()16、其实()17、自从()18、对于()19、立刻()20、被()21、即使()22、终于()23、按照()24、况且()25、把()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在写作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B、她从不显露她同.这些之中的矛盾。

C、那时候,徐老师教给了我许多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D、离开王老师已经十多年了,他仍然没有忘记老师当初同.他说的那些话。

2、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这次月考,大家一定要用.2 B铅笔填机读卡,不能用钢笔和圆珠笔。

B、你用.这种方法,一定能解除这道数学难题。

C、那件事发生时,我恰好在.教室里。

D、这次学生代表大会只通过

..了一项决议。

3、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假如我们人类都能像.树一样地活着,那么世界一定会变得和平宁静,变得进步美好。

B、当他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同样感到很吃惊的。

C、只有2009年中考这一次,王伟光才比.刘平多考了16分。

D、这铁一般的事实,给.了昔日侵略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4、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刚进高中,他就立志要考上他最理想

..的北京大学。

(2)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理想

..,并努力为之奋斗。

(3) 我们认为这种处理办法代表

..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4) 这次学生会主席的选举需要每班派出10名学生当代表

..。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3)词性不同,(2)和(4)词性相同

D、(1)(2)(3)(4)词性都不同

5、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1)你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先要端正

..学习态度。

(2)自从他改掉那些毛病以后,他每天上课都坐得很端正

..。

(3)从那以后,他在家一直很规矩

..。

(4)针对2008年许多基金公司明星经理跳槽的事,有识之士呼吁要对此事立个规矩

..。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不同

D、(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相同

三、词的构成

词是由语素(也有称作词素)构成的。根据构成语素的多少,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可以是一个单音节语素,也可以是一个多音节语素(包括双音节语素)。按音节的多少,单纯词可以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1.单音节单纯词

单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例如:家、走、清、五、很。

2.多音节单纯词

多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也就是多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多音节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和音译词。

(1)联绵词

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根据音节之间的结构关系,联绵词可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A.双声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琉璃、崎岖、尴尬、璀璨。

B.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韵母或韵腹和韵尾相同。例如:烂漫、傀儡、辗转、腼腆。

C.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韵母都不相同。例如:铿锵、玳瑁。

(2)叠音词

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潺潺、翩翩

(3)象声词

象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例如:扑通、哎呀呀、哗啦啦、劈里啪啦。

(4)音译词

音译词是按外族词的发音用同音近音汉字转写的词。例如:休克、蒙太奇、厄尔尼诺。

(二)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和语义关系组合而成的词。

合成词中有的语素有实在意义,能体现词义的主要意思,这种语素叫词根,如“管理”中的“管”和“理”。有的语素意义不那么实在,只能附在词根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这种语素叫词缀(也称“语缀”),如“老鹰”的“老”,“乱子”的“子”。

暑假语文核心素养衔接班阅读l理解与写作训练讲义 二年级(二升三)第3讲

暑期语文谷探险日记 月 日 天气 探险队编号:零零二 探险队员: 一、请读读这些词,注意画线的字。 奔向 奔跑 躲躲藏藏 藏族 宝藏 烧不尽 尽情 尽早 住宿星宿 弹琴 子弹 撒娇 撒满 一个劲儿 强劲 使劲 着凉 衣着 重阳节 重量 重写 乐曲 花骨朵儿 骨头 骨气 二、看拼音,写词语。 b ǎo h ù xi ě z ì hu ā m āo y ǔ m áo zhu ō n á ( ) ( ) ( ) ( ) ( ) q īn ɡ ch én ɡ j ī l ín ɡ b èn ɡ ti ào p āi sh ǒu l áo j ì ( ) ( ) ( ) ( ) ( ) 三、 看拼音写词语,再把句子读一读。 ji ē ji ē sh í sh í 1、小男孩长得的( ),真可爱! y áo y áo b ǎi b ǎi 2、小鸭子走路( )的。 ān ān j ìng j ìng 3、同学们在教室里( )地做作业。 zh ěng zh ěng q í q í 4、一排排( )楼房的,多漂亮啊! 清晨热身

(一) 有头肥胖的大熊,依仗自己力量大,专门欺负 别人。 一天,大熊看见农夫在树林旁的空地上种萝卜,就大摇大摆走过去说:“听着,长出地面的全归我!” 秋天到了,农夫扛着铁锹来挖萝卜。他把萝卜叶了给了大熊,然后挖出地下的萝卜,装上手推车回家了。大熊嚼了几口萝卜叶子,“呸!”一点儿不好吃。它连忙追上农夫,粗声粗气地说:“下次不管你种什么,我要地面下的,你拿长在地面上的。” 第二年,农夫种了麦子。收割时大熊又来了,农夫把麦子根给了大熊,把麦子装上车,拉回家去了。 大熊看着那一大堆麦子根,叹口气说:“唉,我又上当了!” 1、你发现了吗?这个故事没名字呢?你能给故事起个名字吗?相信你行的!我起的名字是 。 2、这个故事一共有( )个自然段。 3 4、我会选词填一填。 大摇大摆 高兴 五颜六色 小朋友( )地拍着手。 狗熊( )地走过去。 妈妈买来了( )的绒线。 (三)湖 水 白天,它是一面明亮的镜子,照着随风飘荡的垂柳和阳光下盛开的鲜花,照着小飞机一样的蓝蜻蜓,还有那翩翩起舞的花蝴蝶…… 夜晚,它变成一个浴盆,小星星们到这里来洗澡,“哗啦,哗啦!”看, 实地探险

苏州初升高暑假衔接班(新高一暑假衔接班语文教材)第3讲

苏州初升高暑假衔接班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 第三讲词性与词的构成 知识梳理 一、词的类型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表达的意义,可以将词语划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叹词、拟声词九类。 虚词: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它不能充当句法成分,一般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 名称概念举例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 实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 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 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 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 中间"等。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 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说、走、跑、 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 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 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 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 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 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 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 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 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 “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 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 性质等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 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 和度量量词。 ①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 台、架、辆、颗、头、间、把、扇”等; ②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吨、 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及应对策略)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第一讲初高中语文 的区别及应对策略) 苏州易优初升高暑假衔接班教材(讲义)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 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及应对策略 考情分析 一、中考考试能力要求 中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欣赏感受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四)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欣赏感受:指对阅读材料中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优美精辟语言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但均以《大纲》为依据,在《大纲》所要求的能力范围之内(渗透新课标精神)。 二、高考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利用和探究六种本领,这六种本领表现为六个层级。 (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本领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四)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六)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学情分析 一、高中语文研究与初中语文研究的区别 语文研究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始终。从我们会听人讲话,与人交流开始,我们就在研究或运用语文了。进入学校之后,语文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语音、字词等练成了小学语文课永远的作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研究阶段的提升,语文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到了高中阶段,语文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 与初中语文研究相比较,高中语文研究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包含的研究内容又非常丰富,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

苏州初升高暑假衔接班(新高一暑假衔接班语文教材)第4讲

苏州易优教育中小学培训初升高暑假衔接班教材 第四讲句子 知识梳理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一、句子的分类 (一)句类——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的类别。 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1.带有陈述语气的句调的,是陈述句,如:蜜蜂在酿造甜蜜的生活。 2.带有疑问语气的句调的,是疑问句,如:今天星期六吗? 3.带有祈使语气的句调的,是祈使句,如:咱们快走吧。 4.带有感叹语气的句调的,是感叹句,如:这棵树多高啊! (二)句型——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分出的句子的类别。 包括单句和复句。 1.单句。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称为主谓句。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 (1)火苗‖向手术台扑来! (2)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传来阵阵厮杀声。 非主谓句由单个词或除主谓短语外的其他短语构成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 (1)非主谓句也是句子,所以句末也有标点符号。 (2)非主谓句主要有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和叹词句四种。 A.火!(单个词组成,名词句) B.进来!(由动词构成的非主谓句) C.好!(由形容词构成的非主谓句) D.啊!(由叹词组成的叹词句) 2.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其他句式 A.主动句(把字句) B.被动句(被字句) C.双宾语.主谓句中的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既涉及到人,又涉及到物,因而带双宾语。例如: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送给你一本书。 D.兼语句:由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即小主语作前面使令动词的宾语,又作后面动词的主语。我|| 让她出去。 E.倒装句:(变式句:棒极了,你今天的演说! )(主谓倒装句) 二、句子成分 (一)句子有六种成分 1.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 2.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

暑假语文核心素养衔接班阅读l理解与写作训练讲义 三年级(三升四)第3讲

暑期语文谷探险日记 月 日 天气 探险队编号:零零三 探险队员: 1、会填这些带“马”的成语吗? ( )马加鞭 ( )马功劳 ( )马行空 ( )马识途 ( )梅竹马 ( )猿意马 ( )马之劳 ( )马观花 ( )兵买马 ( )鹿为马 ( )马当先 ( )马齐暗 ( )马奔腾 ( )马单枪 ( )群之马 ( )马厉兵 ( )翁失马 ( )困马乏 ( )戈铁马 ( )水马龙 ( )仰马翻 ( )崖勒马 2、反义词组成成语在成语中有不少反义词组成的成语,你能根据示例填写吗? 示例:(大)同(小)异名(存)实(亡) (黑)(白)分明 ( )应( )合 扶( )携( ) ( )( )两难 ( )里逃( ) 一( )所( ) 惊( )动( ) ( )材( ) 用 ( )中生( ) 争( )恐( ) 3、请在括号里填一个成语,作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螃蟹过街——( ) 泥菩萨过河——( ) 擀面仗吹火——( ) 螳臂挡车——( ) (一)木匠的最后一栋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 清晨热身 实地探险

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 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心全力。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木匠因为准备退休。雇主请他,木匠答应了,可不仅 而且。完工后,雇主把送给了木匠,木匠感到。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悠闲()报酬()惋惜()诚恳() 3. 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木匠得知房子归自己了,为什么感到十分震惊? (2)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望远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眷恋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广袤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只皮包,那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红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赶国宴,游长城……临别,听说她转道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为什么这只皮包不上锁?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

2020初高中语文的三大差异和六大衔接(新高一必读)

2020初高中语文的三大差异和六大衔接(新高一必读) 中考结束,很多同学在假期就要进行初高衔接学习了,暑假期间,“中学生读写”微信公众号将邀请优秀的高中老师为大家讲解初高中语文的衔接重点。今天的内容,是初高中语文的三大差异、初高衔接的六大重点。 初高中语文的三大差异 一、理念上的差异 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都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初中阶段是在小学的基础上,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高中阶段则有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按照课标规定,高中阶段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 第一,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如今,高考题目已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作文多写应用类文体,阅读有非连续性文本,这些都是语文与现实的关联。 第二,培养审美能力。初中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高中则要求挖掘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提高鉴赏能力。高考试题中,有对诗歌的赏析,也有对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类文本的赏析,而且,高中的阅读题都是“因文设题”,实实在在考查文学鉴赏能力,不像初中那样可以照着模板回答。 第三,培养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成为高中语文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高中学生应该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思维具有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最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不再按照单篇课文来组织内容,而是推行“群文阅读”,更关注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比较分析和意义建构。 二、学习目标的差异(阅读与写作) 初中 高中 论述类 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二者联系并判断。 概括提炼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初步评价,发表独到见解。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参考答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参考答案 一、初高中语文衔接之书写卷面(略) 二、初高中语文衔接之语法基础知识(词语、短语) 衔接练习: 一、B 二、判断划线词的词性: 1、形容词 2、动词 3、名词 4、形容词 5、动词 6、名词 7、形容词 8、动词 9、形容词 10、动词 三、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越发始终索性屡次何必却 B.叹词:哦啊 C.介词:除了依照沿着自从 D.拟声词:砰 四、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形容词连词(让步连词)形容词动词 衔接练习(词类短语)(一)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B 6.C 7.④ 8.D 9.C 10.D 11、 1)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2) 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3) 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 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5) 他们对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乡人民坚持不懈的治沙精神所感动。 6) 我一直沉醉在世界的优美之中。 7) 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9)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10)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12 词类词语 名词:校园北京积蓄中间战场夜晚政治 动词:瞻仰驾驶起来希望 形容词:繁忙豁亮诚实颓唐坚固 数词:三万二分之一 量词:斤朵 代词:哪里那里自己大伙 衔接练习(词类短语)(二)参考答案: 1、(尽管)风吹雨打,我们(也)坚持到校学习。 2、(就算)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3、我(虽然)这么用功,(但是)成绩还是不如你

4、有人口头上(虽然)讲得很好,(但是)行动却做得很少。 5、(即使)雨再大,路再滑,我们(也)要按时报到。 6、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7、(不管)怎么拥挤,他(都)能挤过去。 8、四合院的房子与房子之间,(不是)相互连接,(就是)各自分开,有分有合。 9、雷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10、这个橡皮(不是)我的,(而是)李明的。 11、这样的住宅(虽然)有些拥挤、杂乱,(但是)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2、(如果)水再上涨,江堤(就)有危险。 13、(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坚持上学。 14、(如果)明天天晴,秋游(就)按期举行。 15、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16、上海(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是一个科学文化中心。 17、世界上的事物(不仅)有简单的联系,(也)有不少复杂的联系。 18、诚实是美德,(无论)做什么,(都)要讲老实话,办老实事。 19、(如果)想参加书法培训班,(就)得主动提出申请。 20、(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 21、刘胡兰(虽然)牺牲自己,(但是)不出卖同志。 22、星期天你(与其)去公园,(不如)去奶奶家。 23、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24、做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25、小明(不但)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 26、我(不但)写完了作业,(而且)写了些课外题。 27、这支笔(不是)你的,(就是)小红的。 28、(不管)是学生,(都)应该好好学习。 29(如果)天下雨,我们(就)不能在室外上体育课。 30、(只有)鄞奋学习,(才)能提高成绩。 31、(如果)明天爸爸不上班,他(就)会带我上公园。 32、为了祖国的边疆的安全,(就算)忍受寂寞,(也)是值得的。

第3讲:词汇award_ better—数词—阅读A篇(专题3 ) 牛津上海版英语九年级暑假讲义

初三英语暑假班(教师版)

1.词汇 award~ better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9387298.html,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or phrases in the box. Each can only be used once and notice there is one word or phrase more than you need. award away bag back bank balloons background based on bell beginning below beside behavior before believe in beat besides 1.Be careful! Stay from the fire. 2.Can you help me blow up these ? 3.The job would suit someone with a business . 4.We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competing with others how we look. 5.Please fill in this form so that we can let you know as soon as we have the books . 6.He sat his wife all night. 7.They need a leader they can . 8.Toda y’s temperature is freezing. 9.I made a decision, I thought carefully about the matter. 10.Italy France by 6:4, and won the championship for the fourth time. 11.She complained of her boss’s inappropriate(不适当的) towards her. 12. I think writing computer programs is more creative and interesting. , it can enrich my knowledge. 【难度】★ 【答案】1. away 2. balloons 3. background 4. based on 5. back 6. beside 7. believe in 8. below 9. Before10. beat 11.behavior12.Besides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9387298.html,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 given words in their proper forms. 1.A long hot is a great way of relaxing.(bathe) 2.The weather last summer was rather .(awfully) 3.I saw a lot of smiling at me in the hospital.(baby) 4.There’s nothing than going out in the cold with wet hair.(bad) 5.Florence learned nursing skills while she volunteered in hospitals around Germany and France.(base) 6.He played the piano so that a lot of people lost themselves in his music.(beautiful) 7.This is a museum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and collection of modern art.(good) 8.The fish the fisherman to let him go and offered to grant the fisherman any wish in return.(beg) 9.Since its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World Expo has helped people to exchange ideas and develop the world’s economy,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gin)

(初升高)高一语文衔接班第3讲—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

(初升高)高一语文衔接班第2讲——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 课后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欧阳修苦读 【原文】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 1. 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 翻译句子。 ①先公四岁而孤。译文: ②惟读书是务。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参考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他诵读的大都是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于读书。他从小写的诗、赋文章,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然后展开合理想象,适当增删情节,将下面的短文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并讲给朋友听。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僵卧墦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参考译文】 山村里有个老头,早年死了妻子,只有一个女儿嫁到很远的外乡。有个打猎的人可怜这个老头孤苦伶仃,就送给老头儿一只猴子。老头像爱孩子一样爱这只猴子,每次外出必定带着猴子,既不用链子拴,也不随便拉扯。像这样过了五年。有一天,老头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跑到老头的女儿家,眼泪像雨一样落个不停。女儿问这只猴子:“是我父亲死了么?”猴子点点头。于是女儿和猴子一起回到老人的住处。老人家徒四壁,无法置办丧事。猴子就

八升九化学暑假衔接班讲义(答案版) 第8讲 原子的结构

第8讲 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 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教材扫描】 板块1:原子的构成(这是重点) 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也不是不可分割的。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警示: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故而有: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5)由于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板块2:核外电子的排布(这是重、难点) 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的,那么原子中的电子是怎样绕核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是不是杂乱无规则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 拓展: (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只有当能量较低的电子层被占满后,才能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上。 (2)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8个电子。 (3)核外电子的排布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形象的表示。 (4)原子结构示意图提供的信息有:①圆圈表示原子核;②圆圈内的数值表示核电荷数(质子数);③圆弧表示电子层;④圆弧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⑤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板块3:相对原子质量(这是重点) 原子的质量很小,在书写和记忆时很不方便,为了便于记忆,国际上采用了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 拓展: (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 (2)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粗略地计算。 原子核 原子

2021初升高语文衔接校本教材:专题01-高中知识初探(含答案)

1.2021初升高语文衔接专题1 高中知识初探 学习读书三境界 为什么读书,其实是一个关于眼界的问题,一个关于目标的问题,它将决定你读书时候的心态和境界。被逼的人将读书视为畏途,为生存的人将无暇顾及书籍中散发出来的滋润灵魂的芳香,为心灵自由的人会带着感恩的情怀来聆听先人的抚慰和教诲,为创造奉献的人将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满怀豪情其乐无穷地从书籍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勇敢自信坚强的人并为社会为他人播散出自己的智慧。 古代有个钱思公虽然家里非常富贵,但很少其他嗜好,曾跟朋友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代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这就是著名的“三上”的由来。可见古人阅读写作思考之勤。 学习读书三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 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语文的魅力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语文让我们富有文采 语文是那一篇篇精美的诗词文章,语文是李白的诗——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

【暑假衔接】二升三语文专题讲义-第3讲:基础知识专题之关联词(教师版,部编版,含答案)

2021暑假二升三基础知识专题之关联词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的8 种关联词; 2.掌握并熟练运用关联词。 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哪些关联词呢?让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吧。 知识精讲 ●.什么是关联词?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特点 1.作为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都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 志。 2.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 服。将分句连起来,使它变为通顺、完整的一个句子。 ●常见关联词 (1)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 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2)承接关系(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 ……甚至…… (4)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 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5)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 (6)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7)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 (8)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 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 例题精讲 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难免要遭受挫折,所以遭受了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他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B.因为非典型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奋斗在“抗非典”的第一线。 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D.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答案】D 2.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 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即使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不仅目前污染严重的状况不一定能在短期内改变,而且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苏州行知教育 初升高 暑假课外辅导 中小学暑假补课 学生辅导补课

苏州行知教育初升高暑假课外辅导中小学暑假补课学生辅导 补课 苏州行知教育初升高暑假课外辅导中小学暑假补课学生辅导补课 行知教育知行合一 并致青春:给新低一家长的一封信 孩子毕业考试后,暑假打算怎么安排?为什么要参加初升高课程?初升高课程主要教 些什么内容? 盼望已长的暑期长假就要到来,艰辛三年的初中生活已经过去,孩子们都适度的挑选 回去旅游或收紧心情,这些都就是很极好的精心安排。但假期的已经开始也意味著将要升 学了,高中将要遭遇自学更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和更大的自学压力。假期时间太短、太过收紧,无法较好的步入自学状态,而新学期课程科学知识的若想提早有效率复习,都影响着 孩子高中的学习成绩和自学效率,特别对于新低一的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就尤为注重。 新高一在高中三年中是最关键的阶段。它是必须打好基础的阶段,针对新高一的孩子,学习环境、同学、老师的授课模式、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要让孩子在新的 学期保持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那我们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所以为了让孩子在暑假 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充实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特此开设了暑期升学衔接课程: 初增高贯通课程班贯通目的课程精心安排讲课模式课程内容★师资力量听课环境 在知识层面上进行巩固提升,提前预习新高一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适 应转变,帮助孩子实现初中到高中的平稳过渡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小班精品化模式,分 层次教学课程主要以有效预习新高一知识为主,让孩子提前了解高中课程的知识结构,培 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尽快适应知识差异和阶段转变均为苏州新区实验中学、新区一中、吴县中学、十中等四星级一线名师全标准空调教室上课时间:一期班7月6日―8月2日(周一至周五上午8:20-11:30) 二期班8月4日―8月16日(周一至周五8:20-11:30,13:30-16:40)报名者地址: 苏州高新区培训中心教学楼201(绿宝广场斜对面**************苏州高新区优康科技园 a幢201(乐购超市对面)************* 行知教育知行合一 行知教育往年度初增高杰出学员得奖名单如下: 班级总分优胜学员单科优胜学员数学:宋亦佳文明学员初升高a班杨沈一英语:简玉 婷物理:潘启涵化学:张晓晗数学:俞鑫叶马晓真初升高b班易嘉榆英语:石榴尹铭金至 弘物理:周心怡化学:汪浩数学:顾昊陶妍曹广灏初升高c班于立豪英语:张馨怡物理:

暑假新高一初三升高一衔接班教学安排

20X X年暑假新高一(初三升高一)衔接班教学安排 冲过中考的学子,对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一定满怀着憧憬和期待吧!那么,进入到高中,我们是否还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呢?在暑假中,我们是否还需要提前补充或学习一些必备的衔接课 程呢?答案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用初中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高中课程,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1、学习难度有别。高中知识难度和深度是初中不能比的,尤其在理解上,高中要求更高;2、生理、心理有异。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不高,所以,学习特点是以“被动接受、模仿记忆”为主。而高中则以“探究思考、归纳总结”为主,两者不同;3、学习习惯不同。初中生表现有“依赖、被动”现象,而高中生则有“主动、独立”要求。在高中,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很重要,这对以后逐步确立个人志趣,选择正确道路很重要。 多年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表明,初中进入高中之前,认真学习初高中衔接课程、提前适应高中学法、提前掌握进入高中所备知识、提前触及高中开学时的学习内容、提前改变有悖于高中学习 的习惯,对学生进校后的影响起着关键性作用。 为了使广大中考学子能顺利实现初高中衔接,消除家长在暑假中的各种疑虑、困惑,给升入高中的学生一个快速提高和提前适应高中学习的机会,书人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编写了高质量的《初高中衔接内部讲义》,通过暑假的学习培训,就能实现初升高的无缝衔接,从而在开学后,能够捷足先登,抢得先机,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20XX年书人教育初三升高一衔接班教学事项安排如下: 1.知识内容分三个层次:(1)补充初中没学而高中必须要用的内容;(2)初中教材虽有但要求偏低需要拓展、提高的内容;(3)需要适当提前学习适应的内容。这些都有专门的教学计划和讲义。 2.素质培养课堂中,将适时介绍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稳定解题心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融洽学习氛围的维护等常识性知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3.上课时间高一尖子班分三期,高一提优班分两期,如下表 ◇报名班级选择:【第一期:7月1日-12日;第二期:7月14日-25日;第三期:7月28日-8月8日】

【暑假辅导班八升九语文】(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3.乡愁 教师版

【暑假辅导班八升九语文】 (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 3.乡愁 (一)新课预习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乡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集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创作背景 余光中1949年去台湾时年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头。”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过程时他说︰“随着日子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可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预习思考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要求: ☐ 读音准确 ☐ 停顿恰当 ☐ 重音读准 ☐ 富有节奏 朗读技巧 ☐ 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 ☐ 要抑扬顿挫,要饱含感情,层层递进,第4小节达到顶峰。 ☐ 朗读技巧

思考问题 速读课文 思考1:本诗共四节,用了哪几个表示时间推进的词语? 思考2:诗中用了哪几种意象来表现乡愁? 思考3: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数量词和形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初读诗歌,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思考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探究 范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诗共四节,用了哪几个表示时间推进的词语?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诗中用了哪几种意象来表现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乡愁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数量词和形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物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作者借助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 四个意向所表现的乡愁是不一样的。 四节诗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故土之思。 前三节是家愁,最后一节是国愁。 (二)学霸笔记 文本概览

【暑假辅导班八升九语文】(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1.沁园春 雪 教师版

【暑假辅导班八升九语文】(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1.沁园春·雪答案版(一)新课预习 新知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了原野、山村、道路……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身陷长安的杜甫看来,那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凄苦…… 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 雪》。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创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题。当时,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雪景和那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学习字词 滔滔.(tāo)妖娆 ..(yāo ráo )折.腰(zhé) 风骚.(sāo)天骄.(jiāo)成吉思汗.(hán) 理解词义 北国:指我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天公:指天。 须:等到。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指倾倒的意思。 天骄:天之骄子。 思考问题 思考1: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雪景的?抒发了词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2:词的下阕又是如何评论历代英雄的?表达了词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感受课文语言的风格,思考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1.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写下你的理解。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探究 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的壮丽的雪景的?抒发了词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