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挤水实验报告

空气挤水实验报告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6.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

7.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空气的科学实验报告

空气的科学实验报告 空气的科学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测量,探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微量的其他气体组成。空气的密度和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温度的升高则会导致空气 的膨胀。此外,本实验还发现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对气体的性质和变化有着重要 的影响。 引言: 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不仅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是大 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对于环境保护、气象预测和空 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测量,探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以期加深对空气的认识。 实验一:空气组成的测定 首先,我们使用气体分析仪测量了室内的空气组成。实验结果显示,空气主要 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高,约占78%,氧气的 体积分数约为21%,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这与已知的空气组成相符合。 实验二:空气的密度与压强 为了研究空气的密度和压强变化规律,我们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了测量。实验 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的密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层的压强减小,导致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增大,从而使得空气分子之间

的碰撞频率减小,密度降低。 实验三:空气的温度与膨胀 为了研究温度对空气的影响,我们将空气加热至不同温度,并测量其体积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的体积逐渐膨胀。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 会使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从而使得空气分 子的平均距离增大,体积膨胀。 实验四:水蒸气对空气的影响 为了研究水蒸气对空气的影响,我们在实验室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水蒸气,并测 量了空气的密度和压强。实验结果显示,水蒸气的加入使得空气的密度和压强 均增加。这是因为水蒸气的加入增加了空气中分子的数量,从而增加了空气分 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使得密度和压强增加。 讨论与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关于空气的重要结论。首先,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微量的其他气体组成。其次,空气的密度和压强随海拔高度 的增加而减小,而温度的升高则会导致空气的膨胀。最后,我们还发现了空气 中的水蒸气对气体的性质和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深入 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环境保护和气象预测等 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总结: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测量,探究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微量的其他气体组成。空气的密度和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温度的升高则会导致空气的膨

空气挤水实验报告

空气挤水实验报告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6.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 7.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空气压强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空气压强实验报告 篇一:验证大气压强的实验 关于验证大气压强的实验 一、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

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倒净饮料后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说明气体热胀冷。 篇二: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班级:电子六班学号:20XX31190611姓名:官镇校 一、实验目的 测量室温下的空气比热容比。 二、实验仪器 储气瓶一套(包括玻璃瓶、活塞两只、橡皮塞、打气球)、两只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各一只)、测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测空气温

小学生实验报告

小学生实验报告 小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小学生实验报告模板1 思考: 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 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小学生实验报告模板2 【实验名称】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 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3、在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它表面变得粗糙,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

刚才的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再减少钩码,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你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将杠杆尺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杠杆尺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请调节两侧的平衡螺母。(若向左边偏,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或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若向右边偏,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或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左边第一格处挂1个钩码,右边第一格处挂几个?左边第二格处挂2个钩码,右边的2个钩码挂哪里? 3、在3处分别挂一个钩码,观察。右侧挂两个钩码,观察(怎样做才能平衡?) 4、将左侧钩码挪到4处,观察(怎样才能平衡呢?)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 左侧距离×左侧质量=右侧距离×右侧质量 小学生实验报告模板3 思考: 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科学实验报告(10篇)

科学实验报告(10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一) 实验内容7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地点室外 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 实验步骤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二)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 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 (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5篇范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5篇范文] 第一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四上第二单元实验报告呼吸和消化单元实验报告 实验十五:借用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 (1)实验材料:塑料管、小气球、玻璃瓶、橡皮膜戒气球皮。 (2)实验步骤: ①吐下拉动皮球皮时,观察小气球的变化,思考此时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 ②把皮球皮吐上顶起时,观察小气球的变化,思考此时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 (3)实验现象: ①吐下拉动皮球皮时,小气球会鼓起,此时是吸气过程。 ②吐上顶起皮球皮时,小气球会瘪下去,此时是呼气过程。 实验结论:膈肌收缩时,位置下降,气体迚入肺完成吸气过程;膈肌舒张时,位置上升,肺中的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过程。 实验十六:建议利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自己的肺活量。 (1)实验步骤: ①展开测量袋。 ②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③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④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⑤用肺活量测量袋依次测量5 名同学的肺活量,每个人分别测量 3 次,取平均值计入下表中。 ⑥比较男、女生的肺活量,说说肺活量不性别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肺活量不性别可能有关,男生的肺活量般比女生的肺活量大。 实验十七: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1)实验材料:塑料盒、一块馒头、一块土豆、碘酒、滴管。

(2)实验步骤: ①在馒头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馒头的颜色变化。 ②将土豆切开,在土豆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土豆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土豆、馒头遇到碘酒都变成了蓝色。 (4)实验结论:土豆、馒头中含有淀粉。 实验十八:辨别脂肪的方法。 (1)实验材料:一张白纸、食用油、一粒花生、一小块肥肉、干净的水、棉签。 (2)实验步骤: ①用棉签蘸一点清水,涂抹在白纸上。 ②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油迹并丌会消失,这是食物中存在脂肪的证据。 ③再用肥肉、花生挤压,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不清水、食用油的痕迹比较。如果接近食用油的油迹,就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3)实验现象:肥肉、花生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不食用油的油迹相同,不水留下的痕迹完全丌同。 (4)实验结论:食用油、肥肉、花生等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 实验十九: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一块馒头、小盘子。 (2)实验步骤:从馒头上取下三块大小、形状相同戒近似的馒头,分别放入口中咀嚼一次、三次、五次,然后将口中的馒头吏在小盘子中,观察、描述馒头的变化,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3)实验结论: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在咀嚼食物时共同参不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 实验二十: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1)实验材料:硬纸板、大塑料口袋等。 (2)实验步骤: ①用硬纸板模仿门齿和犬齿的外形,用大塑料口袋装满空气,模仿臼齿。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1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1课,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让学生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刚刚起步,很多时候对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领。学生对固体、液体这类比较具象的物质占据空间易于理解;而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对于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会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组织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间占据空间可以变化;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 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 1.演示:气球两个,2个透明饮料瓶(1个无洞,1个有洞)、纸巾2张、玻璃杯、透明水槽、半瓶矿泉水、2个吸管、橡皮塞、锥形瓶1个、注射器1个 2.每组:纸巾2张、锥形瓶1个、玻璃杯1个、透明水槽1个、吸管2个、橡皮塞,半瓶矿泉水、注射器2个、毛巾、记录单 【教学过程设计】 一、乌鸦喝水 师: (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一:纸水奇遇 过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小魔术,请同学们认真看。 1.教师按步骤操作实验: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通用20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通用20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篇1 一、创意说明: 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 二、实验材料: 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 三、实验步骤: 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2、接着把玻璃板的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两本书垫起。 3、再次将玻璃杯的杯口沾一些水,然后倒扣在玻璃板的上端。 4、最后将蜡烛点燃后去烤杯子的底部和四周。 四、实验结果: 我神奇地发现倒立在玻璃板上的玻璃杯居然自己慢慢地从上面“走”了下来。 五、注意事项: 经过自己多次反复的实验,我发现两本书加起来的高度大约只要在5厘米左右,如果太高或太低的话,玻璃杯在“向下走”的过程中不会很自由顺利、很自然。 六、研究结果: 用蜡烛去烤玻璃杯底部和四周的时候,杯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装不下的空气就会往外挤,但是由于杯口是倒立着的,并且又被一层水封闭着,热空气出不去,就只能把杯子向上顶起一点,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杯子就自己慢慢地向下“走”了。 七、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验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篇2 思考:不许碰肥皂泡,你能让“脆弱”的肥皂泡不断地自己变得越来越大吗? 材料:剪刀、吸管、圆纸筒、盆子、肥皂水 操作: 1、准备一些浓肥皂液,使吹出的肥皂泡不会轻易破裂。 2、用小剪刀在吸管的一端剪出4个同样深的切口,再将剪出的切条向后折。 3、用吸管有切条的一端吹出很大的泡泡来。 4、将卫生纸中间的圆纸筒一端用水润湿,迅速而轻巧地将肥皂泡放到浸湿的纸筒上,让肥皂泡稳稳地站在纸筒的一端。 5、在盆子中装入大半盆水,把圆纸筒没有肥皂泡的一端向下伸入水中。 6、慢慢向下压纸筒,直到纸筒的大部分都没入水中。 7、如果肥皂泡破裂就重复做一次上述步骤。 8、肥皂泡会越变越大,最后,“砰”地一声轻响,肥皂泡破了。 原因: 把纸筒向水下压时,筒内的空气受到水的压力,自身压力就会变大,使越来越多的空气渗进上方的`肥皂泡中,将肥皂泡越吹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篇3 实验一: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共3篇)

篇一: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上册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 实验目的: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实验结论: 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注意事项: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5、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第7课水温的变化)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实验现象: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实验结论: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注意事项: 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 道 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 实验目的: 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实验材料: 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实验结论: 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注意事项: 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第6课哪杯水热)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温度计。实验材料: 水温计、烧杯、水操作步骤: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目的:

科学实验报告(共10篇)(共16页)

科学实验报告(共10篇)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小学作文科学实验报告(一):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这么写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 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 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 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 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 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挤出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二 pp/pe双螺杆挤出 实验目的 1. 理解双螺杆挤出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挤出机的操作方法。 2. 了解聚烯烃挤出的基本程序和参数设置原理。 实验原理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自聚合反应至成行加工前,一般都要经过一个配料混炼环节,以达到改善其使用性能或降低成本等目的。传统方法是用开炼机和密炼机,但是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生产提高的需要,随后便产生了单螺杆挤出机,继而发展了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具有塑化能力强,挤出效率高,耗能低,混炼效果好,自清洁能力等吸引了塑料行业的注意并取得了迅速发展。另外挤出机也是塑料生产应用最广泛的机器,使用不同的机头可以挤出不同的产品,如型材、片材、管材和挤出吹膜等。因而挤出机在塑料加工行业有其它机器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本实验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物料切粒,是生产色母料的工艺过程,如果在侧喂料口或者将物料与颜料在捏合机中混合加料,挤出的产品则为色母料,另外如果换为其它机头即可用于生产各种相应产品。 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组的结构与其它挤出设备一样,包括传动部分、挤压部分、加热冷却系统、电气与控制系统及机架等。由于双螺杆挤出机物料输送原理和单螺杆挤出机不同,通常还有定量加料装置。鉴于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在塑料的填充、增强和共混改性方面的应用,为适应所加物料的特点及操作的需要,通常在料筒上都设有排气口及一个以上的侧加料口,同时把螺杆上承担输送、塑化、混合和混炼功能的螺纹制成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的块状元件,像糖葫芦一样套装在芯轴上,称为积木组合式螺杆,其整机也称为同向旋转积木组合式双螺杆挤出机。 挤出机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传动部分 传动部分就是带动螺杆转动的部分,它通常由电动机、减速箱和轴承等组成,在挤出过程中,要求螺杆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运转,转速稳定,不随螺秆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均匀一致。为此。传动部分一般采用交流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装置。 (2)加料部分 加料部分一般由传动部分、料斗、料筒、螺杆等组成。料斗底部有截断装置,以便调整和切断料流,电机的转速由专门的仪表来控制,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实现定量供料。 (3)机筒 由于塑料在机筒内经受高温高压,因此机筒的功用为一承压加热室,机筒外部附有加热设备和温度自控装置及冷却系统(如风冷)。 (4)螺杆 螺杆是挤出机的核心部件,通过螺杆的转动产生对塑料的挤压作用,塑料在机筒内能产生移动、增压和从摩擦中取得部分热量、塑料在移动中得到混合和塑化,粘流态的塑料熔体在被压实而流经模口时,取得所需的形状而定型。 (5)机头和模口 通常机头和模口是一整体设备,机头的作用是将处于旋转运动的塑料熔体变为向模口方向的平行直线运动,并将熔体均匀平稳地导向模口。模口为具有—定截面形状的通道,塑料熔体在模口中流动时取得所需形状并被模口外的定型装置和冷却系统冷却固化而成型。 (6)排气装置及其机理 排气部分由排料口和抽真空系统组成。 原料及主要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