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和水的比较知识

空气和水的比较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知识点 总结 1、水 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2、水的样子: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的存在方式:冰、雪、淡水、云、海洋等形式。 4、水的用途:洗衣、做饭、饮用等。 5、水和生物的关系: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微生物离不开水。 6、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这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答: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比如:洗洁精,饮料,食用油,醋等。 2、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3、水重食用油轻。 4、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说明水和食用油都没有固定形状。 5、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不黏,比油重,水滴是圆的。油是淡黄色,有气味,有味道,半透明,有点黏,比水轻,油滴是扁平的。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液体、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都有一定的黏度。 3、谁流的更快一些 1、按流动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水>食用油>洗洁精(水最快,油较快,洗洁精最慢) 2、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3、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有点透明;都会形成滴状;有黏度。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有些透明有些不透明;不会形成滴状。相同点:都有重量,有形状。 4、比较水的多少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知识要点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知识要点 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2、地球表面有70%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地球表面100%的面积都被空气包围着 3、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4、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 5、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 6、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能流动的液体。 7、水有:水、冰、水蒸气等存在方式。 8、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都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9、水和油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都是液体、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等。 10、水和油不同点:水重,食用油轻;水完全透明,食用油有点透明;水不粘手,食用油粘手;水没气味,食用油有气味;水无颜色,食用油是淡黄色的;水在杯壁上很快流下,食用油会粘在杯壁上慢慢流下;水搅拌后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滴更圆,食用油不够圆等。 11、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2、液体与固体不同点有: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 液体与固体相同点有:有重量,可占据空间。

13、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4、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量筒特点是玻璃筒壁上标有刻度,测量单位是毫升。 15、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 ①量筒必须放平稳。 ②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6、空气的基本特征:看不见、摸不着、很轻、没有颜色。 17、人们要呼吸空气、地球上的生物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没有空气木柴不能燃烧。18、空气与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透明、会流动、生物都离不开等。 19、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 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等。 20、水和空气相同点是:都能占据空间。 不同点是:空气占据空间可以发生变化, 水占据的空间不会变化。 21、三大环境问题;(1)酸雨:二氧化硫,(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3)臭氧空洞:氟氯烃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资料

一、水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研究水是什么样的物质时,我们用了(看)、(摸)、(闻)等方法。 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水和油相比,(油)较轻。 3、把水和油分别滴在玻璃和蜡光纸上,可以观察到: ①水滴较圆,油滴较扁②水在蜡光纸上不渗透,油在蜡光纸上渗透。 4、像水和油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像(酱油)、(醋)和(墨水)等都是液体 5、水和油的轻重怎样比较?①把同样大小的一杯水和一杯油放在天平上称②将油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油会浮在水面上③将木条分别放入水和油中,然后进行观察 6、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谁流得更快一些 1、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其他的液体也会(流动)。 2、在比较不同液体流动快慢的实验中,(液体的量)是相同的。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4、怎样才能做到流动比赛是公平的?①从同样高度流下②同样多的液体③同时流动 5、流动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水、食用油、洗洁精 6、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都是液体,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都有点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不同点:颜色不同、气味不同、黏度不同,流动快慢不同。 7、固体和液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四、比较水的多少 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2、为了精确测量水的多少时,我们可以使用(量筒)。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3、液体体积常用毫升(符号:ml)、升(符号:L)来表示。 4、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五、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很轻、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空气由多种成分组成,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其中最多的是(氮气)。 3、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可以被我们(感知)。 4、空气和水一样,也会(流动)。 5、空气和水比较,(空气)轻,(水)重 6、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7、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8、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9、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小学科学教案之比较空气和水

小学科学教案之比较空气和水 教学目标:比较空气和水 师:说到对人类的重要的,那在上一单元中我们还学到了与我们的生活不能分离另一物质?你还记得是什么? 生:水! 师:对,水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体,动植物离不开它,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它,那谁能告诉大家水有哪些特征呢? 生: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课件展示水的特征。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那么空气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用研究水的方法,一起来研究一下空气的特征,比较一下空气和水这两个人们的“好朋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吧! 小组讨论,填写“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 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名称特征相同点不同点水空气小组活动结束,汇报结果。 生:我们小组发现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 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课堂小结师:谁能用语言完整的来描述一下空气的特征? 生:空气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三、课后拓展:师: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呼吸清洁、新鲜的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在空气正在受到伤害,(课件出示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大气已经受到了污染了,现在很多的地方下了酸雨,有粉尘颗粒在空中悬浮着,还造成了沙尘暴天气,空气有很多有毒的物质,出现了雾霾天气,对人体有很多的伤害,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自由发言。 师:关于空气,我们了解的还很少,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大家就把想到的问题在课后通过调查、看书、上网、实验来探究。我们在下节课继续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为我们能呼吸到新鲜、清洁的空气而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12、认识空气水: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液体。 空气: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与水知识点总结初中

空气与水知识点总结初中 首先,我们来谈谈空气的知识。空气是地球大气中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水 汽和稀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这些气体在大气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生命、保护地球等方面。空气的组成中还包括一些微 粒物质,如灰尘、花粉等。另外,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也会影响空气的性质。 一般来说,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臭氧等。这 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空气污染。 例如,控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管等。 另外,空气也需要保护。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机动车使用、垃圾分类等方式来保 护空气资源,以确保我们能够呼吸到清洁的空气。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水的知识。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淡水和冰川中。海洋水占地球表面积的97%,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淡水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冰川则是地球上的第一大淡水储量。水 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至关重要,而不同的水体也有不同的水质和污染状况。 在初中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到水的组成和性质,水的循环和净化,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和保 护等知识。水的组成是由氢氧组成的,呈无色、无味、透明、无定形等性质。水的循环包 括蒸发、凝结、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等过程,这些过程都非常重要,是地球上水资源得 以维持的基础。此外,水的净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通过自然净化和人工净化的方 式来确保水质的安全。 相对于空气,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更加复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人类社会的共同 责任。我们需要制定并遵守水资源管理政策,推广水资源节约和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加 强对水体的监测和治理,以保护好地球上宝贵的水资源。 总的来说,空气与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依赖它们的支持。 通过学习了解空气和水资源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更好地保 护和利用它们。希望这篇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为未来深入学习和 实践做好准备。

化学九年级空气和水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空气和水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构成和性质的科学,而空气和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具有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关于空气和水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下面将对其进行介绍和解释。 一、空气 空气是地球大气圈中的混合物,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了解空气的组成对于我们理解大气现象和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 氮气(N2) 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占据空气中的大约78%。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氮气在空气中起到稀释作用,可以稀释氧气的浓度,降低燃烧和爆炸的风险。 2. 氧气(O2)

氧气是空气中第二主要的成分,占据空气中的约21%。它是一 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对于维持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氧气是我们呼吸的气体,参与了生物的呼吸过程,同时也是许多 燃烧的必需气体。 3. 水蒸气(H2O) 水蒸气是空气中的水分子,它可以在气体状态下存在。我们可 以通过水的蒸发将水转化为水蒸气,而在较低温度或高压下,水 蒸气会凝结成液态水或固态水。 4.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空气的约0.04%。它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 作用。二氧化碳也是地球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地球温度的调节和 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二、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在化学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水的分子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点。 1. 水的分子构成 水的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这种极性决定了水具有许多特别的性质,如极性溶剂能力、比热容大等。 2. 水的物理性质 水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呈现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形态。水的密度最大时为4℃,在凝固时体积会发生增大,这也是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3. 水的化学性质

初中空气与水知识点梳理

初中空气与水知识点梳理 空气和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有关空气和水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1. 空气的组成 空气是一种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约78%,氧气占21%,剩余的1%包括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气溶胶等。 2. 空气的特性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它具有质量、体积和压强。空气的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二、空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1. 空气的重要性 (1)空气是呼吸的源泉。人和其他动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 (2)空气是燃烧的必需品。大多数物质在空气中可以与氧气进行燃烧。 (3)空气是天气的基础。气体的运动、温度、湿度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天气的形成。 2. 空气的应用 (1)空气可以通过气压提供动力。例如气球、呼吸、风帆等。 (2)空气可以用来冷却和干燥物体。例如使用风扇、空调等。

三、水的性质和循环 1. 水的性质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水具有比较大的比热容,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温度。 (3)水具有非常强的溶解能力,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2. 水的循环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水分自然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地下水和冰 川融化等环节。水的循环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 四、水的净化与节约 1. 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污染物从水中去除,使水变得清洁、适合饮用和利用。 2. 水的节约 水的节约是指在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的浪费。例如减 少用水量、优化农业灌溉、改进工业用水等。 五、空气和水的污染及防治 1.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 面影响。例如烟尘、废气、悬浮颗粒物等。 2. 水污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知识点总结 1、水 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2、水的样子: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的存在方式:冰、雪、淡水、云、海洋等形式。 4、水的用途:洗衣、做饭、饮用等。 5、水和生物的关系: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微生物离不开水。 6、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这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答: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比如:洗洁精,饮料,食用油,醋等。 2、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3、水重食用油轻。 4、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说明水和食用油都没有固定形状。 5、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不黏,比油重,水滴是圆的。油是淡黄色,有气味,有味道,半透明,有点黏,比水轻,油滴是扁平的。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液体、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都有一定的黏度。 3、谁流的更快一些 1、按流动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水>食用油>洗洁精(水最快,油较快,洗洁精最慢) 2、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3、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有点透明;都会形成滴状;有黏度。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有些透明有些不透明;不会形成滴状。相同点:都有重量,有形状。 4、比较水的多少 1、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不同瓶中水的多少?答:(1)倒在同一个大杯子。(2)用小杯子来量(3)称重量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和空气的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知识点整理 1. 维恩图:水和食用油 2. 维恩图:水和空气 3. 维恩图:液体和固体 4.汇总整理比较石头、水和空气的结果 6. 判断两种物质的沉浮:重的物质沉在下面,轻的物质浮在上面。例如,水比油重,将一滴水倒入一瓶油中,水沉在下面,油浮在上面。 7. 量筒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单位是毫升(ml),量筒的刻度一般是均匀的。 8. 使用量筒时要注意: 1) 把量筒放平稳; 2)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3) 以凹液面所对的刻度作为液体的体积数。 9. 常见的塑料可乐瓶盖大约能装5毫升的水。 10. 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11. 空气无处不在,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12. 发现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发现空气的组成成分的是拉瓦锡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 要求:熟读,熟记,能回答出括号中的内容。

1.大树的整体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植物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2.拓印树皮图案的步骤是: (1)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 (2)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3)(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用(简图、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3. 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手)等,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观察活动。 4.观察物体的方法有: 用眼睛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用耳朵听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舌头能尝食物的(味道), 用手摸分辨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软硬、光滑程度)等。 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5.观察较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放大镜), 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量筒), 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有(绳子或尺), 观察非常细小的物体的工具有(显微镜), 观察远处物体的工具有(望远镜)。 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水和空气单元知识要点

三上科学《水和空气》单元知识要点 1.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6.油和水在玻璃片和蜡纸上形成的液滴不同:玻璃片和蜡纸上的水滴有点瘪,油滴就更瘪了。同时,水在玻璃片上会浸润,滚动后在玻璃片上形成水痕,在蜡纸上则不会;而油滴在玻璃片和蜡纸上都会浸润。把油和水混合会发现油在上层水在下层。 7.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8.水、油和洗洁精的相同点: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都是液体、都有点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液滴状,有一些黏度等,不同点是黏度不同,流动快慢不同。 9.和液体相比,固体与液体的不同点是: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有些固体透明有些固体不透明,不会形成滴状,不一定有黏度,相同点是固体和液体都有重量、有形状。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量液体的体积。常用“毫升”来表示。一个雪碧瓶盖大约能装5毫升水。 12.量筒的使用方法:(1)量筒必须放平稳。(2)要平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3.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空气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11.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12.生活中运用了空气被压缩的性质:打气筒、足球、篮球、喷壶、高压枪。13.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且分析出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14.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水和空气相关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知识整理 ●有人说,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 ●有人说,地球其实是一个“气球”,因为地球表面上百分之百的面积都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 1.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暗河. 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 3. 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地球上水总量的97%. 4.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5.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6.人体中水占65%,蔬菜中水占了90%. 7.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第一课水 1.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2.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3.固体:有固定形状和一定的体积、能占据空间、不易被压缩、不能流动、有重量. 4.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能占据空间、不易被压缩、能流动、有重量. 5.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占据空间、易被压缩、能流动、有重量. 6.水从一个杯子里倒进另一个形状不同的杯子里,它的形状立即会发生变化,这说明水 没有固定的形状.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7.水的特点: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固定形状、透明的、会流动 的液体. 8.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9.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10.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水. 11.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12.我们观察水时,可以用眼睛看颜色、透明度,用手摸光滑、温度,用鼻子闻气味,用耳朵 听声音,用舌头尝味道.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13.毛细现象:水沿着有空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14.张力: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15.浮力:我们把水会“托举”东西的现象叫做水的浮力. 16.溶解:把糖放入水中,糖块就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这种现象就是溶解. 17.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水还有浮力,压力.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 水就被污染了.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18.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水的密度最大,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19.矿泉水:是溶有许多矿物质的泉水. 20.世界水日:每年的3月22日确定为世界水日,我国也以这一周为全国节约用水宣传周.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

水和空气(共28页)

水和空气(kōngqì) 一、单元(dānyuán)概述 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和空气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wùpǐn),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刮风是空气快速地流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 如何将学生对水和空气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呢?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什么是液体的基本特征,什么又是气体(qìtǐ)的基本特征呢?这些是我们期待学生们关注和探究的问题。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不断地对比观察和从实验中获取证据。 “水和空气(kōngqì)”单元共7课。 第1课,提供机会展示学生有关水的初始想法,形成有关水的知识网状图。通过让学生借助感官识别水和其他物质,初步学习对周围物质进行分类。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水、空气和其他物质进行初步比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2课和第3课,让学生对水和其他液体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 第4课,让学生解决一个常见问题——比较水的多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明白液体的多少可以用多种不同方式和工具进行比较,但标准工具的产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不同测量工具在测量时,测量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即使用同一种工具,测量单位不同,操作方法不同,也会带来较大的差异,无法进行比较。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也会认识到,液体的体积在测量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 从第5课开始,学生探究的主题转向空气。在空气内容的第1课,需要学生用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并且在实证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水和空气进行初步的对比,这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 在第6课和第7课中,学生将探究空气作为一种物质的基本属性——能占据空间和有重量。这将是学生关于水和空气概念发展的一次提升,也将深化前面一系列探究水的各种属性的活动。这两节课开展的仍是水和空气的比较活动,不过比较的重心已从性质的差异转向相同特征的抽象。 在第7课中,将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反思,对石头、水和空气进行对比,实际上是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这是一次评价的机会,可以观察到学生在单元学习后在科学概念方面的发展变化。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