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情现状分析与教学质量改进方法探讨-最新教育文档

高职学情现状分析与教学质量改进方法探讨

为落实教化部关于“在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培育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之精神,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应用人才,高职院校都在探究“工学交替”的办学模试,即实行学生校内学习理论学问与校外实践工作交替进行的教化模式。高职学生对学问技能的把握基本体现在“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因此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仍旧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对于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由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不行能做到让全部的理论学习都通过实践来把握,学习仍旧以先进行理论学习,再通过试验验证为主。所以,依据我国高职教化的实际状况,在高职医学类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他们对理论学问的学习爱好,让理论更有效地服务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实践对理论的巩固加强作用,达到培育优秀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高职学生学情现状分析

首先,学习看法消极懈怠。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学历教化后,或因对所处学校学历层次的不满,或因对将来前景的迷惘,或因对严进宽出毕业考核形式的无忧,学习看法消极懈怠,学习爱好下降,学习目的的功利性较强。部分高职生没有学习的压力,考试只要六非常就行,上课就是为了应付老师点名。课堂上也一味追求听课的消遣效应,希望老师把全部的专业科目课程讲得犹如小品或相声一样幽默动人,课后也从不主动复习巩固。

其次,不适应以自主钻研为主的专业课学习形式。传统教化“始终存在着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诱导,重听从社会规范的工具性价值、轻促进个体特性自由发展的目的性价值的偏差”,部分高职学生习惯了中学时期传统教化模式,进入专业学习后未能刚好调整学习方法,无法适应高校以自学为主的素养教化方式[1]。尤其是部分高职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中学时期生物、化学类基础不够扎实,进入专业教化后不能融入角色,对生疏的专业词汇感到晦涩难懂,加上对学问不求甚解的学习看法,很简单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初期就产生消化不良的状况,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后,因前期基础的薄弱更会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对学习的排斥厌倦心情。

最终,学习理解实力有差异。学生本身虽无优劣之分,但不同学生学习和理解实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理解实力要低于本科院校学生,也不擅长在学习中摸索适于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在期末考试前在校内内随处可见很多学生手拿某个专业课本念念有词在背诵课本,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全班集体朗诵某专业课程的状况。

二、增加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的多种途径

老师作为塑造人的工匠,其职责就是用自己的学问素养去弥补学生的不足,挖掘他们的潜力,授之以渔,让他们从无知变有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两年的教化实践探究,我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教化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教学质量。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忱。

胜利的教学不是强化灌输,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爱好。假如老师不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就急于传播学问,那么只能使学生没有求知的心情,学习就成了负担。为此,老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机会,是一种乐趣,将学习意识提高一个层次,而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习爱好,乐于学习[2]。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老师要留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塑造良好的个人风格,用自身特有的魅力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亲易平和,活跃灵敏,内涵与形象并重。在现实状况中,一个受欢迎的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往往能得到学生更多的青睐。其次,留意和学生的沟通互动,消退学生对老师的距离感,便于学生开放思路。最终,治学勤奋严谨,对每堂课的各个环节都要细心打算,做到融会贯穿,一挥而就。

(二)举重若轻,引发学生的新奇和探究欲望。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导入新课时可以通过一些详细的事例分析故设疑局,奇妙地引出要讲的内容和本次课的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开展新课内容讲授作铺垫。如在讲解《药理学》的药物“缩宫素”时可以首先通过列举发生在生活实践中由于过量快速运用“缩宫素”引发产妇大出血的医疗事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听课爱好和求知欲望,同时加强对“缩宫素”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理解,巩固记忆。

以下三种新课导入方式比较好用有效。第一种是推导引入法,即用以前学生已经驾驭的学问来推导出新课内容。采纳这种方法学生易

于接受,适用于已学内容与新讲授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系统性强的课题。其次种是提问引入法。对一些初步引入的概念和学问,老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实际,有意设置疑问,将要讲授的问题引出来。这种方式能引导学生对老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思索,进而引出新授内容,并主动在新讲授内容中找寻答案。第三种方法是试验引入法,即通过试验视察、有机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理解把握新的学问[3]。比如《药理学》课程中很多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给试验动物用药后的反应来真实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三)不拘一格,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课件交互性强,老师在演示时能敏捷机动,快速便利,轻松省时,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大。很多传统试验可用课件来演示,特殊是在介绍各种仪器设备运用方法时,借助多媒体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真实的场景,这样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远比单调地讲解要好很多。多媒体课件以文字、图像、色调、声音等对学生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能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爱好。课程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老师用语言不易描述。采纳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晰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如《药理学》课程中药理作用机制是很微观抽象的内容,无法通过试验实践进行感官视察,但运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就能够将这些理论真实生动地呈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好的老师和教学方法能让掉队的学生后起勃发。在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好玩和耐人寻味的细微环节问题,只要我们多视察、多思索,将理论和工作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断丰富课堂趣味和教

学手段,就能使课堂生动、富有吸引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学情现状分析与教学质量改进方法探讨-最新教育文档

高职学情现状分析与教学质量改进方法探讨 为落实教化部关于“在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培育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之精神,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应用人才,高职院校都在探究“工学交替”的办学模试,即实行学生校内学习理论学问与校外实践工作交替进行的教化模式。高职学生对学问技能的把握基本体现在“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因此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仍旧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对于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由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不行能做到让全部的理论学习都通过实践来把握,学习仍旧以先进行理论学习,再通过试验验证为主。所以,依据我国高职教化的实际状况,在高职医学类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他们对理论学问的学习爱好,让理论更有效地服务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实践对理论的巩固加强作用,达到培育优秀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高职学生学情现状分析 首先,学习看法消极懈怠。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学历教化后,或因对所处学校学历层次的不满,或因对将来前景的迷惘,或因对严进宽出毕业考核形式的无忧,学习看法消极懈怠,学习爱好下降,学习目的的功利性较强。部分高职生没有学习的压力,考试只要六非常就行,上课就是为了应付老师点名。课堂上也一味追求听课的消遣效应,希望老师把全部的专业科目课程讲得犹如小品或相声一样幽默动人,课后也从不主动复习巩固。

其次,不适应以自主钻研为主的专业课学习形式。传统教化“始终存在着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诱导,重听从社会规范的工具性价值、轻促进个体特性自由发展的目的性价值的偏差”,部分高职学生习惯了中学时期传统教化模式,进入专业学习后未能刚好调整学习方法,无法适应高校以自学为主的素养教化方式[1]。尤其是部分高职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中学时期生物、化学类基础不够扎实,进入专业教化后不能融入角色,对生疏的专业词汇感到晦涩难懂,加上对学问不求甚解的学习看法,很简单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初期就产生消化不良的状况,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后,因前期基础的薄弱更会出现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对学习的排斥厌倦心情。 最终,学习理解实力有差异。学生本身虽无优劣之分,但不同学生学习和理解实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理解实力要低于本科院校学生,也不擅长在学习中摸索适于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在期末考试前在校内内随处可见很多学生手拿某个专业课本念念有词在背诵课本,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全班集体朗诵某专业课程的状况。 二、增加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的多种途径 老师作为塑造人的工匠,其职责就是用自己的学问素养去弥补学生的不足,挖掘他们的潜力,授之以渔,让他们从无知变有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两年的教化实践探究,我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教化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最新教育文档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多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立校”意识,完善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并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及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具体研究实践成果体现在: 1.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分管教学副院长岗位职责,教务处管理监控,各系、部、教研室教学管理机制,组建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教师培训中心和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委员会,明确各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学院教学工作服务。 2.强化教学管理和监控,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继续完善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的督促监控。强化院级教学督导制度、系、部级教学检查制度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三层教学检查制度。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除了系部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检查外,教务处和督导处有专人对全校每天的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督查。另外,学院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课堂说课或讲课竞赛。 3.加强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通过系、部、教务处组织申报新专业,完善各系、部专业建设档案,组织对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实

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及全校性公共必修课的标准课程建设及公共选修课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学院有三年制大专专业19个;五年制大专专业13个;三年制中专专业8个;成人大专专业5个;专业结构逐步优化,课程建设日趋规范。 4.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内实践课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教学设备不断增加,实验实训条件不断改善,有力的保证了实践课程的开出率。与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协作与交流,强化学生的见习与实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高职教育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学人数,均已占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日趋明显。实施高职院校发展质量全面管理,走内涵发展道路,构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 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职教育现状:①规模快速发展,普及了高等教育大众化;②专业结构逐步合理,对加快各行业化道路有贡献;③区域分布趋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最新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是以培养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护理技能、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卫生保健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上下工夫。通过对护理专业教学特别是实训教学的回顾和总结,加大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力度,建立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 一、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近年来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实践的回顾和总结,在当前护理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动手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片面地认为操作技能可以在以后工作中再完善提高,体现为教学过程中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实训教学处于从属位置;二是缺乏科学系统、可控的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实训教学无据可依,导致实训教学随意性增大,有时难以得到保证;三是实训教学过程中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和考核方法,授课教师间缺乏有效交流,对相关操作方法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实训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四是实训场地和设备与学生规模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求。同时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也造成实训教学效果不佳。 综合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社会对护理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护理已成为就业热门专业,招生规模增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对护理专业毕业生技能操作的重要性认识模糊。用于护理实习实训设备和相关基地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也是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实训教学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要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就必须重视实习实训教学,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科学认识实训教学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 (一)加强实训室建设,改善实训条件。 完善的实训条件和充足的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训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近年来,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面临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保证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教学质量,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充实教学资源,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确保护理专业实训操作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一要加强校内护理实训室建设和完善,为操作技能示范教学提供保障。校内实训室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各项训练,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体系在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的学习状况备受。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策略。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大多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愿意为实现这些目标付出努力。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往往以实用性和职业性为特点,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然而,由于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限制,一些课程可能存在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一些教师可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状况丰富多样,既有严谨的学术追求,也有活跃的社团活动。然而,由于社会压力、自我期望和人际关系等问题,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职业规划课程、设立奖学金等方式,鼓励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同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术追求。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便对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进行改进。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开设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最新文档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与规格、专业结构与功能、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等例外程度地暴露出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与当地产业结构结合不严紧,为地方经济服务做得不够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规模小,效益低 高职教育在发展初期,由于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利益少,考虑数量推进多,考虑质量效益少,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盲目发展,致使在校生数量少,就业率低。如,目前重庆市没有一所高职学院的在校生人数超过万人。 (2)资金危机不够,办学缺少保障 必要的教学设备危机不够,势必影响到高职的发展与人才质量的提高。目前,尽管有一些高职学院通过了办学水平的评估,并且获得了优异,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教学设备差距仍然很大,即使与中部地区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3)人才枯竭,“双师型”教师匮乏 既缺乏理想的高等职业教育专家担任学校领导,又缺乏过硬的“双师型”的师资人才。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只能动口不能动手,被称为“黑板教学”,难以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养的要求。这样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与社会缺乏合作,重学不重产 高职院校与社会缺乏广博、严紧的合作,重学不重产。高职教育封闭的办学体制,使产学、企校间的结合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产、学、研危机脱节,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危机脱节,从而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5)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缺少竞争力。如文秘、商贸、酒店管理、计算机以及机械类等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竞争不过中职、技校毕业生。原本有适合高职学生的一线岗位,企业招聘的却是中专、技校学生;大凡管理岗位招聘的多是本科生,高职毕业生在这些行业中的竞争力显得很苍白。 2.问题产生的原因 (1)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和接受它还有一个过程,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危机性。当前,仍有较多的人认为高等职业学校是“二等教育”,“比专科还低一个层次”,这种认识在广漠学生和家长中普遍存在。(2)办学资金投入不够 国家目前还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支持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据统计,1997~2000年间,国家拨款用于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为800万元,年平衡仅为200万元。因此,现在一讲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国家则是强调两条:一是走重在改革和内涵发展之路,充分利用现有高等教育资源;二是强调资金来源多渠道,并以地方政府为主。这样,国家更多的是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而地方政府又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投入。 (3)办学定位不准,管理体系未形成,管理机制不健康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定位不准是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没特色、学生没特点从而失去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本身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有用的运行机制,如教师培训就业服务体系、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机制等,也是产生上述问题的危机原因。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1.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严紧结合 (1)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探究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探究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探究 一、引言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是高职院校对过去一年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总结与反思,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文件。然而,在实际的报告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本文旨在分析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质量年度报告现状分析 1. 缺乏客观性 部分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过于夸大自身的教育质量和成绩,缺乏客观、中肯的描述与评价。这种虚假宣传导致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进一步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2. 数据统计不全面 有些高职院校在撰写质量年度报告时,只关注了一些明显突出的数据,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指标。这种片面性的统计导致了报告制作质量的下降,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校的实际情况。 3. 缺乏可操作性 在现有的质量年度报告中,一些质量问题只是简单地被提到,却没有相关的改进措施与实施方案。这使得报告缺乏可操作性,对于质量改进没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三、改进措施探究 1. 提高客观性 高职院校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客观、权威的评价体系,通过第三方机构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与监测。只有依靠客观数据和专业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避免虚假宣传。

2. 完善数据收集与统计 高职院校应该完善数据收集与统计的机制和流程,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获取各项数据,同时注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分析。只有建立全面、完整的数据统计体系,才能为质量年度报告提供精确的支持。 3. 强化问题与改进措施回顾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应该对过去一年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这些方案要具体、可操作,以便高职院校能够及时调整教育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4. 加强对外透明度 高职院校应当主动公开质量年度报告,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与审查。通过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高职院校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期望和需求,并作出相应的改进与调整。 四、结论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是对教育质量的一份重要总结与反思,只有通过客观、全面、具体的描述与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要提高质量年度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高职院校注重数据收集与统计、加强问题回顾与改进措施建设,并强化对外透明度。同时,高职院校在撰写质量年度报告时,应该更加注重客观性,避免夸大宣传和片面统计的问题。通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将更好地支撑和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数据收集和统计,注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综

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已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而在高职教育中,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是构建学生丰富知识体系的必修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现状分析 1.课程内容过于脱离实际 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拓展思维视野必不可少的课程。但是当前部分学校的教材内容过于抽象、枯燥,未能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例如,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抉择和困惑,此时如果教师无法有效引导和帮助,学生的体验感将会大打折扣。 2.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高职教育中,大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即教师板书讲解,学生听课笔记。这种方式存在信息传递效率低、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闭卷考试、论

文报告等方式,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其他考核环节。因此,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良好,但是在考试中却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从而对学生的评价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 二、思考与建议 1.注重实践对接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对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实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中应该注重多元化,将传统讲解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 3.多样化考核方式 针对高职教育中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应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增加平时成绩、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考核方式,使考核更加全面,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实际表现及能力。 4.积极引导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思维方式上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探索和表达的空间和机会,从而激发学生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与管理体系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与管理体系探讨 教学质量是指教学者通过正常的教学系统达到预期教学目的要 求的程度。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对课堂的组织实力、对课时的支配以及对学生的提问作答,都可以有效、正确和高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程度。在完全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质量保证着整个教学过程里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正常实施,以及学生对所学学问的掌控程度。所以对教学质量的探讨是每一个教化工作者都必需仔细钻研的课题。 对高职院校来说教学质量里应属于其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但纵观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过重偏向于学生某一方面实力,轻视其他学科或是理论学问。这可以说得上是其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欠缺的根本之处。如何提上升职院校教学质量意义重大,能够使高职院校培育出高素养的学生,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本身都会获得无尽的好处。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可以从创建一个评估机制和教学过程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建立起平稳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创建一个教学评估模式必需遵循教化教学规律,突出高职院校实际状况和自身特点,并在一个系统平台管理下根据时间序列逐级递进、有效互动,这样的教学评估模式才符合高职院校对教学质量评估的要求。我们把这种评估模式命名逐级递进评估模式。逐级递进评估模式将高职院校教学评估与高职院校日常教学质量监控紧密结合,将单项评估、专项评估和整体评估进行有机组合,逐级支撑,逐级递进,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简约性、连续性和操作性的特点。逐级递进教

学评估模式免除了在定期的、高密度的教学评估中,因繁杂和长时间工作造成的懈怠状态,解决了不同教学评估中交叉重复、不系统、不连续,难以形固定有效机制的问题。 以下是逐级递进教学评估模式各级评估体系: (一)单项评估。单项评估包括课程教学、教学试验、实习训练、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进度考核、教学管理、老师技能成果等7项。课程教学评估的实质对象是主讲老师,主要考核目标有4项,分别为主讲老师资格和教态、课程内容、讲授方法及授课手段、课堂效果;教学试验评估的是各教学试验,主要考核目标有 3项,分别为教学试验中试验室面积与设备、主要科研功能、试验项目及组数;实习训练评估的对象是校内外主要实习基地,主要考核目标有4项,分别为企事业规模及所经营的业务范围、可以接受实习的项目及项目可接纳人数、实习项目的先进性、兼指导老师实力水平;毕业论文设计评估的对象是各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主要考核目标有4项,分别为选题质量、设计或论文质量、过程管理、成果评定;课程进度考核评估的是主修课程和专业方向中的选修科目,主要考核目标有3项,分别为课程时间、考勤成果及期末成果分析;教学管理评估的对象是院校两级教学管理,主要考核目标有4项,分别为管理队伍、制度规划与实施、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档案管理;老师技能成果评估主要考核的是现任老师,其中考核目标有3项,分别是工作量管理、授课水平、教科研实力。 (二)专项评估。专项评估主要考核4个方面:即教学条件、讲授课程、讲授专业和学生的自我学习实力。教学条件是面对整个高职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论文8篇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包装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及对策 1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高职教育特色,教学方法陈旧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在办学过程中教学计划未能体现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发展定位不明确。一些高职院校基本沿用了普通专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教学内容上的办学特色;办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没有根据职业和岗位需要进行课程开发,也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所应该具有的的特色性。高职教育的教育模式并不同于一般教育,它不能采用学科本位和精英教育的理念,这种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大众的教育发展需求。有不少高职院校未能摆脱这种教育模式,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依然把教课重心放在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上,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和形式都采用传统的学科本位方式,这严重导致了当前高职教育不能够培养出实用技术型人才。许多学校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适合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堂教学时数所占比例大,课外实践时数所占比例少,实践教学的整合力度不够,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部分高职院校产学结合不紧密,实训效率不高,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实际上,课内和课外、显性课堂和隐性课堂、校内和校外应形成实践教学中实验、实训、实习的一体化模式,只有充实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方式,学生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成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保证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显著提高。 1.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结构不合理,课程门类不全,符合职业岗位需求新课程没有开发出来,旧的不需要的课程又没有删除。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现状严重脱节,从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在课程设置调整时,没有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来构建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二是课程门次内容交叉重复,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课程分设过细,占时过多,而且相互割裂;各

精品文档高职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整理版

【摘要】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师范生从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师范生实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效果和学生的从业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师范生实习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这对于提高师范生今后的实习效果和形成扎实的职业技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对策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而教育实习则是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这对于尤其注重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说教育实习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导航作用。因此,对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提高今后的教育实习效果,并能够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教育实习的意义 (一)教育实习起着基础的导航作用,能够指引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育实习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以及培养学生从事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能力。一方面,校内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会依据实习的评价标准来对整个实习进行全面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实习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实习生也

会用实习的各项标准要求去规范自己的实习行为,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二)教育实习起着重要的诊断作用,为学校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提供依据。在教育实习中实习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诊断作用。一方面是要对以往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进行肯定,另一方面也就是要通过评价发现和了解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为实习生以后实习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学校的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三)教育实习起着准确的鉴定作用,能够给学生提供精神激励。每个实习生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都渴望自己能够获得较高价值鉴定的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刺激实习生的竞争意识,激励每个实习生自觉地按照评价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最后得到优秀而不是良好甚至是不及格。 二、高职院校师范生传统教育实习现状分析 (一)实习时间短、模式单一。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呈现出实习时间短、实习模式单一这两个显著特点。具体来说,一方面在时间上,高职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一般仅仅为四到六周,加之学生们平时缺少接触中小学或者幼儿园教育的机会,这短短的实习期对学生来说难以将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很好的衔接,最终影响学生实际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在实习模式上,很多高职院校将教育实习窄化为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的过程。这对学生来说只是对实习学校教学工作过程的简单了解,他们只是对实习指导教师教学

高职高专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高职高专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课堂教学也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然而, 目前高职高专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课堂教学内容、方式、方法 不合适等,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因此,本文将分析高职高专课 堂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学生学习能力较差 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校园时,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在课堂上无法有效吸收知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学生听课不认真、记笔记不完整、思维能力不强等。 2.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不合适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授课内容单调、枯燥,缺乏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同时,一些老师过于依赖教材,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应对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演示、实验等,以使 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游戏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 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加强技能培养 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实践 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真实案例、组织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应该注重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建立起实际工作场景与课程内容之间的 联系。 3.注重自主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 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4.实施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即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应该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应该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的 学习状况和个性化需求,为教学提供参考。 三、结论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一、引言一直以来,众多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寻找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以达到“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和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教师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有效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英语课堂教学。 二、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习态度。一般来说,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没有大学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课堂学习气氛不浓,课后利用网络、杂志等其它手段自学的学生也是所见无几。 2、英语状况。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差,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有的同学甚至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身学习的信心,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得过且过,英语水平一天不如一天。此外,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英语基础极差,在课堂上无法理解老师的英语教学内容,甚至希望老师能够用英语来讲解,这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挑战。 三、激发学生兴趣应坚持的教学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时,英语学习成效才会事半功倍,而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也是无数教育工作者不断在探索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互动式教学原则,让学生参与进来,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有些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虽然表面上规矩地坐着,但是思维根本就没有跟着老师走,或者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却不自己思考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不会启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和思考。老师作为领路人,应该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取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增强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2、激励原则,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地激励学生、肯定学生,使学生有一种存在感和成就感。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方法,学会经常对学生说“Don’t worry,take it easy”、“Try it again”、“Very well,thank you”等,使学生能够消除心里的紧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高职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普及,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教学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 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目的。信息化教学以其高效、便捷、灵活的特点,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和推广,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信息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对于 高职教育来说,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 重要议题。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高职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体 验和困难,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深入了解高职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信息化教学提供依据。 三、调查结果 1. 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通过对高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绝大部分高职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 学意识和能力,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由于信息化教学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部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理念上仍存在一些陈旧观念和传统思维,需要 不断更新和提升。 2. 学生信息化学习素养 在学生一方面,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素养总体偏低,很多学生仅仅停留在基础应用程度,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深层次理解和应用还较为薄弱。这与高职学生普遍来自农村或二三线城市,他们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并未接触到高质量的信 息化教育有着一定关系。 3. 信息化教学资源需求 调查发现,在高职院校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供给普遍不足,虽然校园网覆盖面广, 但是网络带宽相对较低,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教学中心缺乏针 对信息化教学的专门资源支持,这也制约了信息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四、问题分析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探讨-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探讨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可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特色部分,也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发展。我们应当不断强化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一、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高职办学认识不到位。一直以来,高职教育被冠以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过程中,效仿普通高校,其课程体系大多在本科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裁减,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把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放在首位,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的实践教学时数形同虚设,无法落实。 2、实践教学场地、设备紧缺、简陋。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政府支持与社会筹资很少,因此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难以改善和提高,校内实训设施简陋、落后,难以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实际情况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之举。 3、不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院不跟企业接轨,闭门造车,校外开发的合作企业较少,或者开发后没有达到真正的深度融合,无法满足学生实习、实训之目的。

4、“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高。一直以来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技能的传统思想导致学院人事部门招聘老师注重学历、职称,而忽视了具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技术能手,或者既有企业工作经历又有教学经验的人才的引进。当然也有些学院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了这种“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流失现象。 二、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按照“理论必须,够用为度,强化实训教学,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要彻底改变既往重理论,轻实践,或有实践教学安排,但落实不到位,甚而没有实施的弊端与做法。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要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确定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通过对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能力的分析,设计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内容;(2)以能力培养规律为准则,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训练体系,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合理安排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3)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包括各种职业岗位能力的项目和内容,考核的标准、考核的方法、考核的手段及考核的过程等,切实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实训教学效率的目的。 加强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全面推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体育课程中微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体育课程中微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前言 微课是高校教育资源建设新方向。随着微课的发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将得到大大的丰富,对于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微课也将起到重要的教学辅助作用。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未来职业的特色体育知识和内容,使学生树立职业性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的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虽然在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在体育教学上的投入远远低于专业建设的投入。体育师资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单一,信息化技术水平不强,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的整体水平离高职体育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较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赋予体育课程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体系不明确,体育教学不能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终身体育与专业素质目标不明确。虽然职业实用性课程教学在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方法、评价、资源等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理

论研究转化为实践教学成果较少。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践支持。 三、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课程中微课教学的现状研究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并且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中微课教学的现状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可知,目前国内研究体育微课教学的文献较多,但是把微课这种教学形式运用到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目前还没有,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微课在体育教学应用中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自主在线学习型。体育微课程教学的资源形象、具体、生动,有利于学生理解体育动作能够要领。在对动作技术要点讲解时,过去我们采用“讲解+示范”的形式讲授,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虽然讲解能够强调重点,但在示范时,由于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学生根本不能看清其过程。我们利用微课视频,可以将动作难点与新技术动作以慢速连续播放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节,从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建设途径-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建设途径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因素,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化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了常规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近几年,高职院校在注意发展规模的同时,忽视了内涵建设,潜藏着教学质量隐患,比如:教学管理缺少学生和第三方的参加,信息反馈和落实的效果不佳,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峻阻碍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现状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究与实践,很多高职院校已初步形成适应高等职业教化发展要求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管理工作较规范,教学信息反馈刚好,为人才培育质量供应了保障。 (一)建立了教学质量监限制度 1.建立了教学管理常规制度 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是用于规范各类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制订了如《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老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实施方案》《学籍管理规定》《教材建设规划》《毕业实习工作规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法》《考务管理规定》《考试纪律规定》等。在实际操作中,遵循这些规章制度,可使教学工作顺当运行,切实落实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大部分高职院校现行的常规制度,将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和老师管理上,对于学生参加评价和评教,以及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缺乏明确的规定,部分学校制订了比较具体全面的教学常规制度,但各部门之间的整体协作性并未很好地发挥作用,未必能将全部规定实行好,这都为教学质量埋下了隐患。 2.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 很多高职院校推行了教学督导制度,并且以文件的方式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制度内容。第一,教学督导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其次,教学督导工作所要遵循的原则与处理方法;第三,督导专家聘任规则;第四,督导专家的责任和职权;第五,督导机构的组成与职责;第六,督导专家考核制度。有的高职院校设立了两级督导组织,即学院和教学院部,有的设立了三级督导组织,即学院教学督导专家、教务处和院部,教学工作做到了科学、规范。 教学督导制度保证了日常的教化教学质量,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专家组都是由快退休的老教授担当,他们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但是督导方式单一,以随堂听课为主,简单让年轻老师产生压力,感觉到自己的实力并没有得到学校的认可。 3.建立了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检查包括阶段性、针对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检查。高职院校的阶段性检查指的是期初、期中、期末的集中检查。期初检查侧重于教化教学的打算工作和保障工作;期中检查则侧重于各教学单位教学落实状况,主要是专业人才培育方案执行状况;期末主要检查各教学单位学期工作的完成状况和期末考试的组织落实状况。针对性检查主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措施及方法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措施及方法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措施及方法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镇中心学校的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根据上学期期末镇中心学校的统考情况和我校自己组织的其他年级的期末考试,我校教学成绩还不够理想,与其他学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没有突出的优势科目,在科目各率方面与全镇平行班级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个别科目位于全镇倒数,全校整体教学质量离镇中心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将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一、强抓教学常规管理,向平时工作要效益。 建立健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抓好落实。在做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侧重对教师作业批阅,上课,教具使用,坐班办公,学生辅导几个方面的检查,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校长、教导处要通过听课、抽查、突查、到班级调查等手段进行动态检查,对检查情况要详细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作文比赛、铅笔钢笔字比赛、读书活动等各种竞赛、文

体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求班主任、教师做好与学生的个别交流工作,从正面引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教导处将此项工作列入教师常规工作中的学生辅导一项进行检查。 三、实行月测月圈,及时了解学生学情。 为了做到对学生学情的及时了解,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在一至六年级实行月测月圈,语、数、英三科教师每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测试,完成一次三科成绩汇总,三科教师要坐到一起对全班学生的各科成绩做一次全面分析,确定下一个月各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和班级三率的提高目标。教导处负责汇总记录。对毕业班六年级的月测月圈,教导处要亲自组织,除此之外,六年级还要实行周清,即语、数、英三科每周要对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一次测试,将测试试卷和汇总成绩单上报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分析要及时反馈,提出意见或建议,指导六年级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进一步规范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制定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教师奖惩办法,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五、与家长常联系,争取支持,共同促进学生教育。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及对策-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及对策 提升教学质量既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自身品牌的需要,也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而在现有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教学质量评价最为成熟,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不二选择,但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并不容乐观,优势与缺点并存:教学评价主体较为合理,但评价主体权重的分配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学评价体系也正趋于全面,但针对具体课程的评价标准还有待完善;理论性教学评价体系比较成熟,但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应逐步实施,但执行力度并不高。这些都阻碍着教学质量评价的系统化、全面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接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涉及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教学评价主体的确立以及相关制度建立,由于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较早,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已形成了完整的框架,既有可取之处,又有急需改进的地方。 1 较为合理的教学评价主体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由教务处、教师、学生共同组成,教务处处于核心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参与方。此外,部门院校还成立由本校或他校离退休教职工组成的督导机构,这

些离退休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威望和教学水平,关心学校的建设,希望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上述人员共同组成了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确保了评价的公正、客观,避免单方面评价的片面性。不过,各评价主体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所占权重并不高,影响着教学质量评价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 2 渐趋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评价阶段、评价内容、评价手段等共同构建。评价阶段分为初期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评价手段有院(系)领导听课、调查问卷、督导组听课、学生评价等。从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对比较成熟,但对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评价标准还有待完善,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尚在探索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然而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并未成熟,尚在探索阶段。针对实践性教学的评价,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或不关注或所占权重较低。更有甚者,针对实践性教学科目,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是更多关注理论知识的评价,也就是说现阶段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严重背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1]。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教学质量的提升无法体现在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实践能 力上,这对高职院校来说不得不说是损失和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