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居正禁讲学_刘岐梅

论张居正禁讲学_刘岐梅
论张居正禁讲学_刘岐梅

论张居正禁讲学

刘岐梅

[摘要]明代中期,为了纠正官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王阳明等思想家倡导书院讲学,私人讲学之风再度兴盛起来。但同时,流弊百出,私人讲学发生异变。针对这种情况,张居正起

而矫之,严禁那些违背阳明讲学宗旨、为自私自利之计的书院讲学,以加强思想统一,维系社

稷安定,维护公众利益,捍卫改革成果。从学术立场上说,张居正禁讲学实质是用程朱理学和

经世实学对王学进行的修正。

[关键词]张居正讲学王学理学实学

[中图分类号]B248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4)05-0088-08

明代张居正改革,历代史家均给予充分肯定。其人生前亦享帝师之尊,荣耀至极,但何以/身死未几而辱随之0?许多人认为,张居正禁讲学、毁书院是导致他遭身后之辱的重要原因。明人沈德符说他:/痛恨讲学,立意翦抑,,遂遍行天下拆毁,,江陵败而建白者力攻,亦以此为权相大罪之一。0(沈德符5万历野获编6卷二十四,5畿辅#书院6)明代史学家谈迁说:/华亭好道学,书院棋置,,江陵深惩其弊,堤流塞源,亦未为失也。然必概毁之以为快,适增其口。0(5国榷6卷七十)然而,时人谢肇却说:/江陵行事虽过操切,然其实有快人意者。如沙汰生员,废书院,减郡县,去诸冗员是也。0(见5国榷6卷七十一)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迥异。直至今天,张居正与明代中期讲学的关系仍然影响着对张居正的评价问题。

一、明代中期私人讲学之风的兴盛与异变

明代中期私人讲学之风的兴盛和异变与明代的文教政策及阳明心学的产生与传播密切相关。

作者简介:刘岐梅(1974)),女,山东莱阳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文化史、学术史。济南250100

88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明朝建国后,太祖朱元璋坚持文教治国的政策,崇奉程朱理学为官学,强化科举制度,学校教育得到空前发展,书院式的私人讲学趋于沉寂。洙泗、尼山书院仅仅成为尊崇儒学的象征而已。成化以后,理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由于科举考试以朱熹的5四书集注6为标准,士子们为了干禄仕进,埋头于程朱、时文,写空洞的八股文章,弃兵农钱谷于不顾,甚至出现士子登名前列,却/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后、字书偏旁者0(顾炎武5日知录6卷十六)。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湛若水等一批思想家应时而出,倡导书院讲学。王阳明在5万松书院记6中批评官学和科举制度说:/然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骛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01认为应当恢复书院讲学,以弥补其不足。王阳明讲学于江浙两广间,于是,/东南景附,书院顿盛0(5万历野获编6卷二十四,5畿辅#书院6)。湛若水/平生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白沙。从游者殆遍天下0(5明儒学案6卷三十七,5甘泉学案6)。正德以降,在王阳明、湛若水两位大师的倡导和参与下,沉寂百年之久的私人讲学之风再度兴盛起来。陆世仪描述当时讲学的盛况说:/隆万之时,天下几无日不讲学,无人不讲学。0(陆世仪5桴亭先生文集6卷一,5高顾两公语录大旨6)

王阳明对程朱理学大胆怀疑并加以修正,提出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其实,他的学说在道德教化这一点上并不悖于程朱理学,只是在修养方法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程朱在修养方法上采取的是/格物致知0的方式;王阳明则另辟蹊径,找到了/致良知0的方法。/致良知0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也是其讲学的主要内容。他曾标榜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0(5王阳明全集6下册,卷二十六,5续编一6)他认为程朱那种/讲之以口耳0式的知识传授不是真正的讲学。在他看来,讲学更是一种/讲之以身心0的求道实践,讲学过程本身就是致良知的过程。所谓/良知0,即/是非之心0、/吾心之本体0、/真诚恻怛0(5王阳明全集6上册,卷二,5传习录6中),说到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封建伦常;/致良知0就是实实落落依着良知去做。/致0即实践、践履。又因为心之良知体现在事事物物上,所以应当/随事就事上致其良知0(同上)。他又说:/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0(5王阳明全集6上册,卷三,5传习录6下)所以,致良知的过程,就是实践日常生活中的诸等凡俗之事的过程。可见,王阳明是注重经验与实行的,仍恪守着儒家的经世传统。但是,这种追求内心体验的良知说,却埋伏着异变的危险。/无善无恶0的四句教法就为这种异变提供了滋生蔓长的土壤。/四句教法0是王阳明晚年的未定之见,因怕被后人曲解,故未写成定文记载下来。王阳明说:/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下根人立教。0(5龙溪王先生全集6卷一,5天泉证道纪6)/四无说0和

1参见5王阳明全集6(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四有说0分别提出了/致良知0的两种方法:一顿悟法,即/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0。二渐修法,即/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0(5王阳明全集6上册,卷三,5传习录6下)。/四无说0注重直悟本体,否定格物工夫;/四有说0则强调渐修渐悟,反对简易直截。王阳明认为这两种方法要相资为用,互相调和,不可偏向一边。他反复对门人钱德洪、王畿强调,向人讲学时,/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0。王阳明的/四句教法0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钱德洪和王畿在学术理解上的分歧,实现本体与工夫的合一。然而,事与愿违,这两位高足仍各执一边,且愈走愈远。这就决定了王学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发展取向:一派谨守师门矩,/无大得亦无大失0;另一派则片面发挥/四无说0的虚无思想,从而流于狂禅。对王学的分化起决定作用的是王艮、王畿两派,这一点黄宗羲看得非常清楚:/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0(5明儒学案6卷三十二,5泰州学案一6)王畿对王学的传播有不可磨灭之功。但同时,他偏离了师说,狂舞/四无说0的旗帜,企图融儒、释、道三教于一炉。正如日本学者岛田虔次所说,王畿/从本来就是禅的阳明学中,除掉了儒教思想的最后一点内容,把它完全变成禅学那样的东西01。这说明,阳明心学发展到此时已明显变异。本来,王阳明讲学的目的在于规劝人们自觉进行道德修养,以便更好地为封建伦常服务。但随着王学的异化,王门后学的讲学宗旨已与王阳明大相径庭,甚或完全背离。/传其说者往往详于讲良知,而于致处则略,坐于虚谈名理界中。0o这反映了明嘉、万年间知识分子逃避现实、脱离实际的不良风气。讲学活动的弊端日渐暴露出来,在政治、经济、学术、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一)王学末流借讲学之名,进行政治投机,影响行政效率,加深统治危机。嘉、万之时,私人讲学之风在政界颇为流行,居官讲学者甚众。其中许多人利用政治权势,聚徒讲学,分门立户,结党营私。如嘉靖末年,徐阶以首揆为主盟,讲学于京师灵济宫,附丽者五千余人。听讲者大多是新科进士和京师及地方各级官员,想借机讨好徐阶,以谋得高官重禄。他们还在各地滥建书院,史书记载:/凡抚台莅镇,必立书院,以纠集生徒,冀当路见知。其后间有他故,驻节其中,于是三吴间,竟呼书院为中丞行台矣。0(5万历野获编6卷二十四,5畿辅#书院6)书院泛滥,甚至成为行政场所,严重干扰了地方行政秩序。而讲学家们也借此笼络人心,培养亲信,参加内阁纷争,致使政治形势更加复杂化。另有一类居官讲学者,虽居其位,但不谋其职,甚至连官位高低、俸禄多少也毫不关心,成了纯粹的讲学先生。这类人似乎要比那些只求/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0(李贽5焚书6卷二,5又与焦弱侯6)的讲学家清廉高尚,其实不然。他

89 论张居正禁讲学1o(明)陆树声撰5清暑笔谈6,见丛书集成初编5长水日抄6,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日)岛田虔次著、蒋国保译5朱子学与阳明学6,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7页。

90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们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只管讲学。儒家的经世传统被废弃殆尽,培养的都是些腐儒、俗儒。由此可见,讲学者不仅空谈废业,贻误国事,而且败坏人才,明朝中后期国势的衰落,他们难辞其咎!

(二)王学末流借讲学科敛民财,干扰地方财政,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仅建书院一项,就要耗费巨大的开支。书院建好后,讲学者不仅借讲学之名饮酒游山,而且/沿途供亿,不知其几,,尝见县令有借讲学之名,不却生徒,一县富人倾资而趋之,每节日,筐筐盈路,况令以上者乎。若巡抚立讲学之名,何啻三千之途?0(方弘静5千一录6卷十五,5客谈三6)书院讲学成了他们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终日以/圣人0、/君子0相标榜的学者、士大夫竟然如此侈糜,统治阶级的腐朽可见一斑。

(三)王学末流讲学活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学风、士风的破坏。尽管心学力压群芳,一枝独秀,但由于王门后学特别是王畿一派的片面发展,本来活泼泼的良知变得僵死。致使/俗尚浇漓,士鲜实学0(5张居正集6第二册,卷十八,书牍五,5答文宗谢道长6),/议论蜂兴,实绩罔效0(同上,5与李太仆渐论治体6),学术空疏,毫无生气。时人张元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王学末流只讲本体不讲工夫,只言悟不言修,只言良知不言致良知的不良学风,认为这是王门中最严重的流弊,不能坐视。

(四)在思想上,王学末流各持异学,分门别户,造成思想混乱局面,严重动摇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王学以其简截明了的特点,极易为人接受。/人人皆可为圣人0的宣传更是吸引了众多的信徒。所以,无论在社会上层还是在民间,都流传极广。但是/人人心中各有良知0的学说,使人人以自我为中心,淆乱是非标准,极大地摇撼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虽然从个体来说,心学有利于个性解放和思想的自由发展,但王学在后期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所以,有人起而批评之、修正之是势所必然。

二、张居正禁讲学

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请敕吏部整顿官学,万历七年(1579年)进一步拟旨,诏毁天下书院。显然,这两次整顿文教,矛头都直指私人讲学之风。有人以此指责他/不喜讲学0,实为大诬。在张居正的书牍、文集中,他曾反复强调/夫学,乃吾人本分内事,不可须臾离者0(5张居正集6第二册,卷二十四,书牍十一,5答宪长周友山讲学6),并自称:/凡今之人,不如正之实好学者矣。0(同上)他不仅好学,而且曾亲自参与讲学活动,周旋于/同志0间,听其议论。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张居正对讲学的态度何以反差如此之大?张居正与讲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要弄清此类问题,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张居正禁讲学的原因。

在早年的讲学活动中,张居正敏锐地洞察到王学末流讲学之弊。他指出:/窥其微

处,则皆以聚党贾誉,行径捷举。所称道德之说,虚而无当,庄子所谓-其嗌言者若哇.,佛氏所谓-虾蟆禅.耳。而其徒侣众盛,异趋为事。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嘉、隆之间,深被其祸,今犹未殄。此主持世教者所深忧也。0(5张居正集6第二册,卷二十二,书牍九,5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6)讲学的流弊直接影响到当时的官风、学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这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心学本来是为矫正程朱理学支离、烦琐之弊而产生的,但由于向科举制度的渗透和官方学者的推崇,到嘉、万年间,已出现矫枉过正的倾向。王学开始威胁着程朱理学的官方统治地位。张居正认为,要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维护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加强思想统一。尤其让他痛心的是昔日的良师益友也深陷入空谈心性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其座师徐阶任阁臣期间,对国家面临的危乱局势,一味地采取姑息调和的消极对策,缺乏勇于进取的实干精神;对讲学却表现出极高热情,广建书院,/士大夫希进者争奔走马下。至衣褐带索之徒,摇唇鼓舌而不休。0(5国榷6卷七十)张居正不禁对这位尊敬的老师产生厌恶之情,每与徐阶提起讲学之事,竟至/艴然见色0。他甚至在给徐阶的信中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指责:/然自爰立以来,今且二稔,中间渊谋默运,固非谫识可窥。然纲纪风俗、宏谟巨典,犹未见使天下改观而易听者,相公岂欲委顺以侍时乎,,而今之宰相,不敢出一言。何则?顾忌之情胜也。然其失在豢糜人主之爵禄,不能以道自重,而求言之动人主,必不可几矣,,夫士习者,人才之关也。自顷士气颓靡,廉耻道丧。苞苴显于贽雉,佞孔多于亡羊。乞温逐臭,相煽成风。岂可令明主在上,相公在位,而习弊至此。0(5张居正集6第二册,书牍#附录#翰林时书牍,5谢病别徐存斋相公6)作为弟子竟敢对业师及当政者提出如此言辞激烈的指责,需要何等胆量!从中亦可见张居正不计个人毁誉得失的改革精神。在他交往的心学知己当中,聂豹和罗汝芳都是讲学的积极倡导者。聂豹吸收宋儒以来的主静说,创立了/归寂说0,片面发展阳明心学薄视经验的一面。聂豹是徐阶的业师,由徐阶力荐任兵部尚书。然而他身为/道学重望0,却毫无应变之才,终以懦弱无能见逐。史载:/及罢官南还,遇倭乱暂留吴门。人问何以御倭,则曰:-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闻者窃笑。如此经济,何以支俺答哉!0(5万历野获编6卷二,5讲学见绌6)真可谓迂腐至极。张居正还曾打算把另一位知心好友罗汝芳培养成经济良才,委以改革重任。可惜,这位昔日知己根本就不领情,酷嗜讲学,终日谈玄说妙。万历五年(1577年)二月,罗汝芳转左参政,奉贺入京。进完贺表,却出城到广慧寺隐居,大会同志,日坐谈禅。张居正大为不悦,以/玩旨废职0之罪令其致仕。罗汝芳致仕后,竟称/今去官正好讲学0(罗汝芳5近溪子集#庭训纪下6,明万历间刻本),张居正更加深恶痛绝之。师友们的种种行径,使张居正痛心不已。积弊至此,必改而新之!否则,苦心经营的改革事业就会成为过眼云烟。

万历七年(1579年)正月,张居正断然拟旨,诏毁天下书院,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禁止私人讲学运动。据5明史6、5明通鉴6等史书记载,/先是原常州91 论张居正禁讲学

92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知府施观民,以科敛民财,私创书院,坐罪职。0(夏燮5明通鉴6卷六十七,万历七年)继之,又下令/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等府书院六十四处。0(同上)据有关学者统计,明代共建书院近1600所,这次实际被毁书院仅16所,并且都是私自创立的。因此,大多数书院以变卖、接管、更名等方式保留下来。如白鹭洲书院更名为/湖西公署0,惜阴书院改为/陶真二公祠0。可见,张居正并不是要尽毁天下书院,只是禁毁那些违背阳明讲学宗旨、为自私自利之计的书院。由于不仅禁止私人讲学,而且查收书院的田产、房舍,使之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私人讲学之风得到有效控制。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统一思想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扫除了改革道路上的障碍。张居正虽非欲尽毁天下书院,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官为了取媚于他,根据己意,肆意捕杀,造成矫枉之过,使其树敌更多。由于禁讲学是通过政治的方式进行的,不符合学术思想的发展规律,其成效只能是暂时的。张居正去世后,私人讲学之风复炽,言官们重新得势,群起而攻之,最终招致剖棺戮尸、身毁家破的惨局,十年改革之功亦几乎荡然无存。然而,尽管张居正禁讲学有以政治手段压制学术自由发展之嫌,但其动机和目的是纯正的。他为维系社稷安定,维护公众利益,不惜忘家殉国,力排改革道路上的障碍,哪怕/机满前,众镞攒体0,也毫不畏惧。这种大公大义、实心任事的豪杰精神真正是阳明心学的精华,是那些只知空谈心性、沽名钓誉的讲学家所汗颜的。

三、张居正是王学的修正者

张居正禁讲学是针对王学末流之弊而发的。从学术立场上说,实质是对王学的修正。张居正对王学末流的打击招来纷纷之议,有人诋毁他/不喜讲学0。其实,他不仅/实好学0,而且/学在师心0(5张居正集6第二册,卷二十五,书牍十二,5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6),/惟是信心任真,求本元一念0(同上书,卷二十四,书牍十一, 5答藩伯周友山论学6)。王畿深明其意,为他辩护说:/元老于师门之学,原亦相信。近因吾党不能以实意将之,微致规切。意在相成,非有所作恶也。0(5龙溪王先生全集6卷十二,5与沈宗颜书6)这段话既讲明了张居正的心学渊源,又对禁讲学之事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其中/相成0一词更道出了张居正的真意。所以说,张居正并不是王学的反对派;确切地说,他是王学的修正者。但需要指出的是,张居正对理学和心学的取舍自有其标准。作为一名封建统治者,政治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学术倾向。他是以是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原则来选择统治思想的。因此,尽管张居正确曾深受王学的浸染,但他对王学的修正仍是以程朱理学为归宿的。

心学由陆九渊发其端,王阳明集其大成,后经王门弟子的发展,到嘉、万年间达到极盛,但同时流弊百出。起而矫之,成为王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张居正应时而起,试图

用程朱理学来调和王学的猖狂妄行,用经世实学来纠正王学的蹈虚凌空。

王阳明的/格物0说是指向内的,所谓格物即明明德,即为善去恶,都是内心上的涵养,而没有研究物理的精神。他虽则说/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0便是/格物0,又说/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0,然而他注重的在意念及为善去恶的问题,以为/为善去恶是格物0自然是抛弃了朱熹的致知格物的精神1。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王门弟子以为只要在/心0、/良知0上用工夫,就可以成为圣人。他们片面发展了/四无0说,只重本体而轻视工夫,只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觉悟而忽视道德上的践履,结果使阳明心学玄之又玄。然而他们还以为得了师门真传,岂不知已与阳明本旨迥异。正如罗念所说:/终日谈本体,不说工夫,才拈工夫,便以为外道,使阳明复生,亦当攒眉。0王塘南更说:/心、意、知、物皆无善无恶,使学者以虚见为实悟,必依凭此语,如服鸩毒,未有不杀人者。0(5明儒学案6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5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论学书6)因此,张居正决心用程朱理学/致知格物0、章句训诂的实功来纠正王学末流终日匡坐的空悟。在万历三年五月的敕学政疏中作了明确规定:/国家明经取士。说书者,以宋儒传注为宗;行文者,以典实纯正为尚,,其有剽窃异端邪说,炫奇立异者,文虽工弗录。所出试题,亦要明白正大,不得割裂文义,以伤雅道。0(5张居正集6第一册,卷四,奏疏四,5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6)可见,程朱理学成了他修正王学的武器。

/学不究乎性命,不可以言学;道不兼乎经济,不可以利用。0(5张居正集6第三册,卷三十四,文集六,5翰林院读书说6)是对张居正学术思想的基本概括。其中,经济利用的实学更是贯穿其整个学术思想的一条主线。张居正的实学与王阳明的实学虽然在表面上都强调实践、实行,但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尽管王阳明除了讲/体道之功0是实学外,也讲/钱谷兵甲,何往而非实学0,但是以/良知0本体为其理论前提的。所以,他的/体道之功0虽然含有践履之意,但无论如何践履,都不足以解决钱谷兵甲、穿衣吃饭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治国平天下了。在张居正看来,讲伦理道德只是儒家/内圣外王0的内圣部分,经世致用则是其/外王0部分。只有二者合一,才是真正的实际有用之学,这样的/实学0,才能治国平天下。

首先,张居正对王学进行理论上的改造,把/虚寂说0改造成/诚虚诚寂0说。虚寂说是聂豹从王阳明/致良知0之弊中产生出来的,认为/良知者,虚灵之寂体,感于物而后有知,知其发也。致知者,惟归寂以通感,执体以应用,是谓知之远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而知无不良也。0(聂豹5双江聂先生文集6卷四,5赠王学正之宿迁序6)这种以/不睹不闻0、/寂然不动0为致知之功的格物方法,把工夫扫除得一干二净。对此,张居正岂能/不睹不闻0?他就这一问题直接与聂豹进行书信交流,最后指

93 论张居正禁讲学1容肇祖著5明代思想史6,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86页。

94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出:/今不于其居无事者求之,而欲事事物物求其当然之,则愈劳愈敝也矣。0(5张居正集6第二册,书牍#附录,5启聂司马双江6)这表明他对/虚寂说0颇持异议。他在给友人胡直的信中更加直接地谈论了/虚寂说0,指出其弊,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 /虚寂之说,大而无当,诚为可厌。然仆以为近时学者,皆不务实得于己,而独于言语名色中求之,故其说屡变而愈淆。0(同上书,卷十五,书牍二,5答楚学道胡庐山论学6)接着,他用/诚0对/虚寂说0重新作了解释:/夫虚故能应,寂故能感。5易6曰:-君子以虚受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诚虚诚寂,何不可者?惟不务实得于己,不知事理之如一,同出之异名,而徒兀然嗒然,以求所谓虚寂者,宜其大而无当,窒而不通矣。审如此,岂惟虚寂之为病,苟不务实得于己,而独于言语名色中求之,则曰致曲,曰求仁,亦岂得为无弊哉!0(同上)/诚0本源于5中庸6:/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0/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0张居正则是这样解释/诚0的:/盖诚则真实无伪,故知为实知,仁为实仁,勇为实勇,而达道自无不行。苟一有不诚,则虚诈矫伪,而德非其德矣。0(张居正5四书直解6卷三)/诚0即/真实无伪0,由此延伸出/实知0、/实仁0、/实勇0,这成为后来宋明实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张居正吸收/诚0的实学内涵,纠正王学末流的经验与理性分离之弊,把道德伦理和道德践履结合起来,实现了本体与工夫的合一。

其次,张居正特别注重经学的经世作用,积极倡导经世致用。针对王学末流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弊端,张居正把讲习儒家经书当成培养人才的首要途径。在万历三年的敕学政疏中明确规定:/圣贤以经术垂训,国家以经术作人。若能体认经书,便是讲明学问,何必又别标门户,聚党空谈。今后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实讲求,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今后务将颁降5四书6、5五经6、5性理大全6、5资治通鉴纲目6、5大学衍义6、5历代名臣奏议6、5文章正宗6及当代诰律典制等书,课令生员,诵习讲解0,以达到/通晓古今,适于世用0(5张居正集6第一册,卷四,奏疏四,5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6)的目的。简言之,以经术为实学,以实学造士,就是张居正提倡的/明经致用论0。他希望以此培养出具有经国济世才能的各类人才,挽救日渐衰亡的封建王朝。明经致用论是明清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亦是张居正实学思想的重要特点。

张居正在修正王学的过程中,不期然乃有由王返朱的倾向,在这一点上,与后来的东林派和王学内部的修正者刘宗周、黄宗羲等人极为相似,可谓殊途同归。作为/补天派0的修正者,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只能回到传统中去,重新举起程朱理学的旗帜,然而,其振衰救弊之功是不可抹煞的。但是,很难找到二者的平衡点,一不留神,可能又偏向了另一端。也许在新的外因出现之前,学术思想只能这样循环往复地、亦步亦趋地向前发展。

评价张居正

评张居正改革 曹大为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 张居正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 历史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不久前在北京、东方等电视台的热播,再次把受众的目光吸引到历史深处,热议张居正其人其事。缘此,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撰文,对张居正改革详加品评。 内容提要面对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的局面,万历首辅张居正变法革新,力挽狂澜,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他推行的“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和“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在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开启近代社会转型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他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智慧与谋略,刚毅果断、缜密务实的改革作风,也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炫目华章。张居正的变法新政不仅“变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而且堪称中国古代继商鞅、秦始皇和隋唐之际变革之后最具光彩的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故,年仅10岁的神宗继位。张居

正升任内阁首辅,终于得以“任法独断,操持一切”(《张文忠公全集》附《本传》),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 一、政治改革:整顿机构,建立问责机制 在张居正看来,“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首先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明史·张居正传》)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 “尊主权”、“一号令”的关键在于克治明朝权力机构运行不畅的痼疾。明初洪武年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虽然后来内阁首辅权势渐重,但六部和负责稽察六部的六科均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而皇帝处理政务则倚重宦官,由司礼监掌理章奏文书,甚至代皇帝朱笔批红。明中后期诸帝多“帘远高堂,君门万里”(赵翼:《陔余丛考》卷18),尤其嘉靖后期,“政务偷玩,事无统纪”,朝廷诏旨被视为故纸,来往公文多至沉埋,统治机构几乎陷入瘫痪。 针对这种机构窒碍不通的积弊,张居正力主“天下之本在政府”(《书牍》15),开始大力强化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受内阁节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为排除宦官干政,他告诫冯保“裁抑其党,毋与六部事”(《明史·张居正传》),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事权归一,政令畅通。 为了破除无所事事、坐啸画诺、命令不行的官场沉疴,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创设颁行考成法以责吏治,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备注,交内阁查考,据其道途远近、事情缓急,“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明纪》卷39),据此“考其勤惰”,决定赏罚升降。此法一行,立见成效。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摘要: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 家和思想家。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文 章通过阐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和评价,探讨了其对 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柏拉图; 理念论; 思想体系 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 ,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其思想核心的理念论 ,因其开创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而获得了特殊地位 ,所以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西方两 千多年来的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释 ,或归结为柏拉图主义。纵观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 一、理念论的提出背景 柏拉图理念论是对其先师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他开始,哲学从“一心向外”转向对内心境界的关注。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你自己的认识 ,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人之所以缺乏美德,是由于缺乏美德的知识 ,一个人 只有知道什么是善,才去做善;一切恶行都是由于人们不认识善才做 出的。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的,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美德的概念,它是美德的最真实 的东西。柏拉图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心灵内在的思想,另一方 面又进一步把心灵内在原则、定义外在化 ,从而创立了理念论。 在当时的社会,柏拉图起初也对民主政权保有一定希望,但当这

个政权以“渎神和毒化青年”之罪处死苏格拉底后 ,引起柏拉图对民主政权极为不满与憎恨。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 ,他目睹这一切,便产生了寻求治国道路的志向。柏拉图把对现世的拯救落实到对人的心灵的拯救上。他认为,只要净化人的心灵境界,使人的心灵变得善良,社会就会安宁,国家就会治理好。在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驱使下 ,他主张哲学家作统治者,并冒着生命危险,为实现其“理想国”而奋斗。 二、理念论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 于是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既在存在又不存在、既确定又不确定的,我们对它们不能形成任何真理和知识,只能形成意见。只有当我们凭借逻辑从这些事物上升到确定的“定义”,我们才能说有了确定的知识。而一切定义不是指称个别事物的,而是指称这些“理念”的,因此只有理念才是确定不移、不变的存在,尽管它们是看不见、而只能被思想到的,但它们是唯一的真理。任何具体的东西都只有“分有”了与它相应的理念,才能存在。但万物和自己的理念相比都是不完善的,它们都必须努力趋近于自己的理念,却永远也达不到理念。所以,理念就既是万物的本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我在我们这最大的盗版书市场买了一套熊召政刚获奖的那部《张居正》,虽然是盗版但价格不含糊。共分两本,摞起来有一个砖头那么厚。第一本,《木兰歌》和《水龙吟》我看得挺认真。第二本比第一本厚,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所以跳着看的,只看了看开头和结尾。按理说我写这读后感由此也显得底气不是那么充足。 看完了之后对于张居正了解的还是不多------包括他的比较有名的“考成法”,他的“一条鞭法”在第二本直接就没看。但对于当时的宫廷黑暗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感慨油然而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宫大内大小太监的贪墨、政府官员自上而下令人咂舌的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污腐败。张居正的几句话也有印象:自古以来侍君难,侍幼君更难!孟子曰:治国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另外,张居正用循吏不用清流我觉得是很有见地的。他不用海瑞,而起用了一开始仅仅是九品衔礼部观政的金学曾,就是让官员放开手脚去做事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这对于整饬官僚主义就很有效用。这里倒不是要诋毁海瑞,只是他因为“清廉”二字所累,在为官时断案处事变得比较偏激。书上也说了,他做了四品苏州知府后把一个膏粱富庶的苏杭天堂治理得连年欠收,富户外逃。同时张居正很注意做事的灵活性,比如为了继续获得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一口答应把一个淮运总

督的肥差让一个因贪污被查处靠行贿又妄想爬起来的胡自皋。他说:“为了惩治一百个贪官,你起用一个大贪官,你干不干?”我看的这些里头有两件事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是礼部六品主事童立本上吊自杀事,一个是工部尚书朱衡被内宫秉笔太监吴和假传圣旨恶意报复事。第一件跟我有相似处。我也是一个不得领导青睐,处处受气酸腐木讷的小人物。虽然不像童立本那样被人利用一番后反又被训斥一顿,回到家因为无钱买米一家上下饿得眼冒金光无奈一时想不开只得上吊自杀,但是自己觉得个中甘苦跟他也差不多了。第二件事,堂堂的工部尚书,对于中官的戏弄、报复无可奈何,只能干受着这也在当今社会中屡有发生,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不路无尸骸。这部书中最最让我感到瞠目结舌的是万历皇帝的冷血。张居正从朱翊君十岁登基就满腔热情、赤胆忠心地辅佐他,教给他知识和做明君的的道理。甚至从自己十岁儿子的身上想到儿童爱玩的天性,给朱翊君买了当时比较风行的风葫芦做玩具,寓教于乐。同时呕心沥血,使得万历朝从元年之初太仓无一两银子发展到万历九年太仓银共计四百多万两,这些都无一不凝聚着张居正的心血。但是朱翊君仅仅因为自己一次荒淫的丑行被太后抓住,张居正主张皇帝要下《罪己诏》而把他的“丑行”弄得天下皆知就怀恨在心。 张居正万历九年在首辅、太师位上病逝的时候,万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变法改革运动,这就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和明代的张居正改革。它们分别出现在封建社会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各自反映出封建社会在其产生、发展乃至衰亡过程中所出现的剧烈矛盾和变动。而发生于晚明时期的张居正改革,就是在封建社会走下坡路时,由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发起的一场挽救危机的运动。 改革背景:“势不容于不变” 建立于公元1368年的大明王朝,在延续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明代中叶,已经犹如一座年久失修的大厦,干疮百孔,破败剥落,呈现出末世之相。土地集中,财政困难,吏治腐败,外患频仍,这一连串的问题纠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力,动摇着明朝江山的基石。 明代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地主阶级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地侵吞大片的土地。最高统治者皇帝不仅直接占据土地,不断扩大皇庄,而且还把大量的上地作为赏赐之物,分送皇亲国戚,河南开封的周王府曾经一次就得到赏田五十余万亩。 豪强势力则在各地巧取豪夺,霸占土地,致使土地高度集中。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加剧了阶级矛盾,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国家税收。那些皇亲国戚、勋臣官绅,依仗特权不纳赋税,豪门富户、不法地主则勾结官府,瞒田逃税,使得“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家财政收入每况愈下。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却大幅度增加。官僚机构的不断膨胀,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有增无减的皇室开支,成了填不满的无底洞。 军费支出也十分庞大,北方的蒙古,沿海的倭寇,时常骚扰内地,每有战事,军费开支便直线上升。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土默部发兵南侵,一路杀掠,直逼京师,史称“庚戍之变”。这一年明朝的军费开支高达六百万两,超过岁入白银的两倍。出多入少,国库空虚,当时的国家财政,已经到了不捉襟也具时的地步。国家的状况如此糟糕,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的生活,更是日益穷困。失去土地的农民,或沦为佃户,或外出流亡,所谓“到处灾伤,四方盗起”。整个社会如同布满了干

论张居正禁讲学_刘岐梅

论张居正禁讲学 刘岐梅 [摘要]明代中期,为了纠正官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王阳明等思想家倡导书院讲学,私人讲学之风再度兴盛起来。但同时,流弊百出,私人讲学发生异变。针对这种情况,张居正起 而矫之,严禁那些违背阳明讲学宗旨、为自私自利之计的书院讲学,以加强思想统一,维系社 稷安定,维护公众利益,捍卫改革成果。从学术立场上说,张居正禁讲学实质是用程朱理学和 经世实学对王学进行的修正。 [关键词]张居正讲学王学理学实学 [中图分类号]B248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4)05-0088-08 明代张居正改革,历代史家均给予充分肯定。其人生前亦享帝师之尊,荣耀至极,但何以/身死未几而辱随之0?许多人认为,张居正禁讲学、毁书院是导致他遭身后之辱的重要原因。明人沈德符说他:/痛恨讲学,立意翦抑,,遂遍行天下拆毁,,江陵败而建白者力攻,亦以此为权相大罪之一。0(沈德符5万历野获编6卷二十四,5畿辅#书院6)明代史学家谈迁说:/华亭好道学,书院棋置,,江陵深惩其弊,堤流塞源,亦未为失也。然必概毁之以为快,适增其口。0(5国榷6卷七十)然而,时人谢肇却说:/江陵行事虽过操切,然其实有快人意者。如沙汰生员,废书院,减郡县,去诸冗员是也。0(见5国榷6卷七十一)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迥异。直至今天,张居正与明代中期讲学的关系仍然影响着对张居正的评价问题。 一、明代中期私人讲学之风的兴盛与异变 明代中期私人讲学之风的兴盛和异变与明代的文教政策及阳明心学的产生与传播密切相关。 作者简介:刘岐梅(1974)),女,山东莱阳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文化史、学术史。济南250100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敬文法哲学研习会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专业:法学理论 学生姓名:岳岚培高寒梅郭甜甜指导教师:孙文恺教授 完成时间:2020年6月15日

前言 0 一、辨证学 (1)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 (1)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 (1)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 (2) 二、格致学 (2) (一)宇宙的形成 (2) 1.开辟 (2) 2.质素 (2) 3.灵魂 (3) (二)宇宙的分类 (3) 三、伦理学 (3) (一)个人伦理 (4) (二)社会伦理 (4) 1.国家起源 (4) 2.哲学王的统治 (5) 3.社会等级 (5) 4.公有制 (6) 5.教育理论 (6) 结语 (6)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摘要: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奠基,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 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其思想理论涉及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内容上以其辩证学、格致学、伦理学三个方面为主线对柏拉图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以期对柏拉图的主要理论学形成初步认识。 关键词:柏拉图意典格致伦理 前言 柏拉图的著作均采用对话体,这种写作方式承载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关于柏拉图思想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是以时间分,另两种是以内容分。具体地讲,前者以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对话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申辩篇》、《优息弗罗篇》、《克力同篇》、《查米德斯篇》、《伊翁篇》、《高尔吉亚篇》、《拉凯斯篇》、《门内科索斯篇》、《普罗泰戈拉篇》、《吕雪思篇》、《优息德谟斯篇》、《大希庇阿斯篇》。中期对话有《米诺篇》、《斐多篇》、《克拉底鲁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得罗篇》、《巴门尼德篇》。晚期对话有《智者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政治家篇》、《斐利布篇》和《法篇》。”①这种对话分期,学者们是大致同意的。但不同时期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不同分期,其哲学思想截然不同。有的认为,柏拉图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内容分的有三分法和八分法,三分法由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任诺苦辣提斯首先接受。“所分的是(一)辨证学或名学(Dialectic or Logic);(二)格致学(Physics);(三)伦理学(Ethics)。”②八分法则分为:认识论、理念论、辨证法、自然哲学、社会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哲学、灵魂论、至善论。③两种分法都有道理,相比而言,第二种分类更为得当。原因在于第一种分法,非细致研究柏拉图每一篇对话不能进行;而且分歧较大,比较不同时期思想的变化更是艰难。而第三种分法所分小类可以归入三分法的大类中去,不如三分法精炼。本文遂采用第二种分类总结概括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①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②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页。

张居正改革完美版

第9课张居正改革 知识目标 1、知识要点:了解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掌握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了解张居正改革结局的有关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救时宰相”的含义;理解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意义。 本课重点: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本课难点:张居正改革的影响及评价 感受历史: 内阁制与内阁首辅 明清两代的内阁是封建皇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办事机构,明朝永乐年间,为了方便协助处理政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皇帝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由内阁代替皇帝草拟诏命、敕诰,六部尚书凡事须请示内阁大学士,而且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有多人,地位类似前代的宰相。其中一人为首领,称“首辅”。首辅更是位极人臣,一切朝政归其调度,俨然成为实际的宰相。嘉靖时把持朝纲20年的严嵩和万历时主持改革的张居正,都是明后期影响很大的内阁首辅。 重点难点 2、前后联系 (1)联系必修Ⅰ,明确内阁在明中央政权中的地位,理解张居正改革能够推行强有力改革的有利因素。

(2)联系必修Ⅲ,理解明清时期理学思想占正统地位对张居正改革毁誉的影响。 线索勾勒 1、基本线索 整顿吏治 明中期:内外交困→“救时宰相”实施边防新政身后毁誉 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 2、延伸探究: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败不同的原因。 五能力训练 1、下列关于张居正改革背景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 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 B 蒙古贵族的劫掠 C 明政府统治腐败,财政困难 D 社会矛盾尖锐 2、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新法畅行无阻,张居正采取了下列哪一措施() A 严肃纲纪 B 设立驿站制度 C 创设颁行考成法 D 控制内阁 3、呼和浩特城建成于明时期,这座城市的修建() A适应了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需要 B 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 C 密切了满蒙关系 D 表明蒙古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 4、下列属于“内修守备”措施的是①加固长城②操练兵马③改善汉蒙关系④起用名 将⑤加强互市往来() A ①②③④ B 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5、明朝实施的一条鞭法与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是() A 没有关系 B 阻碍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有关系 6、下列有关土地赋税制度,因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的是()①方田均税法②均田制③ 两税法④一条鞭法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④ 7、明代张居正税制改革最大的影响是() A 按财产的多少征税 B 把赋税分摊到田亩上

论张居正的史学贡献

第28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5月 Vol. 28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6 ────────── 收稿日期:2005-12-05 作者简介:展龙(1976-),男,甘肃靖远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化史。 - 60 - ?历史学研究? 论张居正的史学贡献 展 龙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张居正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史学实践及成就,在明代史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他先后主持纂修了《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和万历《会典》等大型官书,提出许多改革措施,完善了明代的史馆制度;另一方面,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凭借自己的权力,恢复、重建了曾长期废置的起居注。 关键词:张居正;《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万历《会典》 中图分类号:K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3-0060-05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别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六(1545)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明神宗初代高拱为首辅。张居正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其 史学活动则隐而不彰,加及他“生平不喜著作” [1] ,所著《四书直解》、《书经直解》、《通鉴直解》、《帝鉴图说》、《召对纪事》、《张太岳集》等亦多非史学著作。故此,张居正在史学方面的贡献一直不为人所注意。实际上,作为“以经术遭逢圣主”[2]的一代“名相” ,他的史学实践及其成就,在明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主持官修史书方面,更值得书上一笔。 据《献征录》卷17、《明神宗实录》卷107、《国榷》卷68载,张居正的修史活动是从参修《兴都志》开始的。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他充《兴都志》纂修。不久,进右谕德兼侍读,复预修《兴都志》,后辍。四十四年六月,续修《兴都志》,充副总裁。期间,他还参与重录了《永乐大典》。这些活动不仅显示了他在史学方面的功力,更为他后来总裁大型修史活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就张居正总裁《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和万历《会典》等三部重要史书做以探讨,并对其恢复起居注制度及其创新之处予以阐述。 一、总裁明世宗、穆宗《实录》 承前代旧制,明代历朝重视纂修《实录》。自宣德间修《太祖实录》始,总裁官皆由阁臣担任,据《明史·职官志》载:“(阁臣)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至隆、万间,张居正任内阁大学士,其总裁官书编纂,就是从世宗、穆宗《实录》开始的。 隆庆元年(1567)六月初一,《世宗实录》始修,张居 正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充总裁官。逾六年,尚未脱稿。神宗即位后,隆庆六年(1572)九月二十二日,大学士张居正等请修纂《穆宗实录》。[3]二十六日,开馆始修,张居正仍为总裁官。至此,两朝《实录》同修。万历二年(1574)七月十四日,《穆宗实录》先行告成。十月,由翰林院进呈。五年(1577)八月,《世宗实录》先后历时十一年亦终归告成,并于本月由钦天监进呈。 神宗初立,张居正遂请修先朝《实录》,这是对旧制的沿袭,同时也表明他重视当代史的编纂,有着强烈的史学意识。具体在两朝《实录》的纂修过程中,张居正作为“总裁首臣”,也“勤劳为多”[4],此大体有三: 第一、组织领导。明代自宣德开始,实录馆纂修《实录》,决策者实为总裁官,监修官虽由身居显位的武臣担任[5],但武臣修史非其所长,其监修不过是形同虚设,徒挂其名而已。故此,张溶虽承其祖父张辅、父张懋连,亦以武臣身份监修世、穆《实录》,但总领史事者仍是张居正,尤其是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出任总裁官,使他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一方面,他总结过去官修《实录》存在的弊病,凭借其先前的修史经验和领导才能,制定了灵活、可行的纂修计划。他在《纂修事宜疏》有言: 皇祖历世四纪,事迹浩繁。编纂之工,卒难就绪。皇考临御六年,其功德之实,昭然如日中天,皆诸臣耳目之所睹记。无烦蒐索,不假阙疑;但能依限加功,自可刻日竣事。合不拘朝代次序,俟《穆宗庄皇帝实录》纂成之日,容臣等先次进呈;却令两馆各官,并力俱纂《世宗肃皇帝实录》,则两朝大典,可以次第告成矣。[6]

《万历十五年》读书分享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正史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正史枯燥乏味,作者黄仁宇采用了一种被他自己称为“大历史观”的描述手法。既不像编年体史书那样依照时间的脉络叙述一个王朝的兴衰,也不像纪传体史书那样单独介绍每个人物完整的一生,而是把历史剖开一个横截面,像纪录片导演穿越过去一样,把当时的一位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以一种群像式的叙事手法缓缓展开,从中折射出16世纪中国社会的大致面貌。并且,如同管中窥豹一样,从各种细节中观察,公元1587年表面一派太平的大明朝,为何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和灭亡。 那位皇帝,自然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五位大臣分别是大学士张居正和申时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及前云南姚安知府李贽。用黄仁宇的话来说,他们或是身败,或是名裂,没有一个能够功德圆满。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症结已经开始慢慢积累,直至无可逆转。 本周,我想以黄仁宇的视角,顺着这几位“主角”的脉络,大体向各位同仁分享一下这本书。

我们从万历皇帝开始吧 按照惯往的印象,中国古代的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自然拥有着几乎没有边界的权力,他们想做什么都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然而在黄仁宇视角下的万历皇帝,在我看来几乎是一个悲剧的人。 皇帝的统治合法性来源于千年来儒家思想在民间的积淀,忠君、孝顺、勤俭…这是作为一个体系的要求。为皇者希望普天之下的人忠君,那么他本人就必须勤俭、孝顺,必须听从不顺耳的谏言,必须符合以下儒家对于明君行为的描述。 因为要节俭,他被限制花销,甚至到没有钱赏赐宫女,需要把这笔赏赐记录下来,待到有钱的时候兑现。而对他做这样要求的师傅张居正,却可以在归乡的时候使用32个轿夫扛抬的大轿; 因为要听纳谏言,他不能立最满意的朱常洵为太子。大臣们以无嫡立长为理由,联合一气对抗皇权。这些文官科举出身,儒家理论该如何使用,以用来支持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最熟悉。但最可气的,这些人之所以想立朱常洛为太子,并不全是要维护他们心中的正义与大道。压宝给一个在先皇眼里弱势的皇子,待新朝之时换取丰厚的报酬,是有些人包藏在内心的真实想法。可是作为皇帝他没有办法,皇权的威严来自这些熟读经典之人一次次匍匐下跪叩首,如果他们一起说不,皇权是会被动摇的。 名为九五之尊,其实也不过是个被束缚在深宫的可怜人,非但不能为所欲为,寻常百姓家的自由也不见得能享受到。皇帝是一个体制的需要,是一杆远远飘着的旗子。这杆旗最好没有思想,乖乖听从朝堂的谏言;不要有身为人的情绪,好好按着祖宗承宪来就好。

张居正改革和晚明政治

张居正改革和晚明政治 实际上在利玛窦行经大运河北上之前,大明帝国已经尝试着穷最后之力作一番振作。这运动是由张居正一手经营,他这时是首席大学士,同时也是朱翊钧(即万历皇帝)的导师。当万历在公元1572年以9岁登极之日,张居正因皇太后之信托,成为皇帝的保护人。他和宫内的首席宦官有了默契,于是行使职权时具有相当的威望,有如宰相,只是没有宰相之名目。他将自己的亲信布臵在内外机要之处,也将自己权势推广至朝臣之监察弹劾部门和文书教育部门,同时亲身管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张居正不辞劳瘁,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所以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已有了默契,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张居正既有人事权,便常引用各人的升迁为饵来笼络部属,张居正以这种方法独揽国事达10年之久,迄至1582年他刚57岁却出人意外的溘然长逝。 张居正具有智谋,精力充沛,也会使用手段,而且经恒持久。他遇到最大的困难乃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手造成的大帝国自创立之始即不容改革。它不像一个国家,而像由一种文化塑成的形体。在某些地区,卫所制度无法废止而找到接替的办法,而国家的财政资源则过于分离散漫。

张之运动不能算是整体的改革或局部的改革,它不过重整纪律而严格地奉行节俭。在他策划之下,所有不紧急的支出全部从缓。预算之紧缩及于各部门,所有账目均严格地核查。各地方政府必须强迫达成节余,毫无宽贷。所有官员都要将任内税收数额如预定的征足,非如此则不能升迁,即已退休的官员也可能召回追究责任。此时刚值倭寇荡平和俺答和议成功之际,这一套部署使明帝国在10年内,国库里存积银1250万两。兹后在公元1592年及1597年明军两次被遣往朝鲜阻挡丰臣秀吉的入侵,作战时两方都犯有战术及战略上的错误,经年胜负未决,只是明军能支持到15 98年秀吉之去世,因此虽无决定性的胜利却已达到战果。造成这结局的一个主要因素,即是支用张居正揽政时代之库存,使军费有了着落。 可是张居正从未企图改组政府或重新创制文官组织。除了加紧边防之外,他唯一可能导引到主要改革的步骤乃是1580年的全国士地测量。不过在测量结果尚待审核之际张本人先已去世,以后无人主持,其数字未得继任者的切实注意。 张居正的筹措虽有限度却已使百官踧踖不安,一到这运动的主持者身故,反对派及被他逐放的人物也乘机卷土重来。而另一批人则认为张逾越了他的权限,他们联合起来进行一场平反,而此时拥张人物及其所提拔的官员则被排斥,他所主持的各事也为之停顿。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一) 近日读了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小说文笔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熊先生对明代的历史典故十分熟悉,很多背景知识的描述引用显示出了熊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居正》共4本,读起来并不觉得十分吃力,在春节期间是我难得的好读物。通读下来,对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有了一番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竭力推行改革,开创了万历新气象,大有一扫明朝颓废景象之势。在任期间,他大胆起用人才,清量土地、改革税制、整顿讲学,并在皇太后、皇帝和政治盟友冯保的支持下达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及至。在其回荆州埋葬父亲时,沿途官员的巴结奉承、随行队伍的气派,都大有盖过帝王之情形。至此,张居正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点。 繁华过后总是难免寂寞。张居正任首辅十年,所积累的权势和人脉看似深厚不可动摇,却没有想到在其去世不久就被小皇帝迅速清算,多年的心血也随之而去。 当然,在熊先生的笔下,张居正还是作为正面出现的,对张居正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查阅资料,读者可以发现张居正在其去后所遭遇的情形决非偶然,在其政治生涯中存在着一些失败,正是这些失败导致了其身后的不幸: 1、张居正与小皇帝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对小皇帝的教育并没有起到效果。小皇帝刚刚亲政,就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师相身上,这是为什么?单单是因为张居正拒绝从国库拿银子补贴内廷?非也。或许是张居正的权势大得已经引起了小皇帝的不安,才痛下此手。想想当年高拱就是因为轻视小皇帝才被罢相,因此万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听张居正教导的小孩子。事实上,有记载表明万历在少年时即显示出较高的天分。 2、张居正失去了广大官员和士林的支持。虽然推行改革势必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招致他们的反对,但张居正的问题决不仅仅在于此。根据《明史》记载,到了最后世人对张居正'日恶之'.从后来查抄张府看,张居正虽不算大贪,但也决非洁身自好,一个一向反对贪腐之人,竟背地里如此作为,难怪万历要动摇对老师的好印象了。在其任首辅期间,其父亲在荆州收取了地方官员奉送的数千亩的良田,恐怕张居正未必全然不知情的。 3、与冯保的联盟导致了内在的不稳定。按照明朝的祖制,内外官员是不能结交的。张居正与冯保的联盟既使张居正得到了政治上的有利支持,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熊先生还提及李太后对张居正有一份暗藏的情愫,并引得万历的反感,进一步导致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我个人感觉这可能是文学上的春秋笔法,但不影响张居正的改革者形象。即便放在今日也可以理解,毕竟要打翻既有格局,总要各方博弈,并借助各方力量,直至达到最终的平衡为止。

历史学冲刺每日一练

离考研还有17天,三人行和学员一起冲刺,每日一练,仅供参考,非押题。 中国古代史部分: 论述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中期(明神宗万历年间)政治家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时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明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 明朝中叶,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接二连三地发生。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 他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在内政方面,他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 在经济方面,张居正的成绩最为突出。他曾任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在政治上,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贯彻“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的为政方针。他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裁撤冗官冗员,提拔和重用有才能的官员,为提高行政效率,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六月奏行“考成法”。处理章奏,事有责成,令有程限,立文符以考稽,不得延宕推诿,中央政令遂能较快地在全国实行。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在军事上,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志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又以俺达汗为中介,代表明朝与西藏黄教首领达赖三世(索南坚错)建立了通好和封贡关系。 “一条鞭法”则是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 明朝初年的赋税制度十分繁杂。当时的赋税以粮为主,银绢为辅,分夏秋两季征收。此外,还规定农民要服各种徭役,并交纳特殊的土贡等等。“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条鞭法”的推行,使明政府的岁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财政经济状况也有不少改善。国库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论柏拉图的贤人政治

柏拉图的贤人政治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其后西方哲学和智能感知学以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黑格尔称赞道:“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 在《国家篇》里,柏拉图描绘了一个正义得到全权实现的理想国家的蓝图,根据国民素质不同进行社会分工,人们对各自的工作绝不互相侵犯,忠于职守,以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为“从善”,即幸福之根本的幸福国度。当然这是一种建立在理论意义上的理想国家,不但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甚至其是否能够得与实现也根本无法证明。为此柏拉图避开了对这样的理想国家能否实现的直接证明,把论点转移到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理论上的理想国家最有可能实现的问题的论述之上。哲人王的问题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哲人为王,或者王者追求哲学的政治理想是一种“优秀者支配制”,即所谓“贤人统治”的国家制度。 哲人是因为拥有“真知”被拥立为王吗? 在柏拉图哪里用友善的知识是获得真正的幸福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只有哲人才能不懈地追求拥有绝对意义的本质的善的知识,因此哲人才能称得上幸福的真正追求者,才能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幸福,上述的理解为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理想提供了最根本的理由和理论依据。拉图哲学中关于哲人的界定是众所周知的,哲人是爱智者而不是

有智者。在《会饮篇》和《吕西斯篇》等对话篇里柏拉图明确指出:有智者不会热爱智慧,那是因为已经拥有了智慧;无知的无自觉者也同样不会追求智慧,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智慧,活在”臆见”之中;只有无知的自觉者才会热爱智慧。那么作为爱智者的哲人,很明显还不拥有真知。也就是说,正因为没有真知才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知,才是“爱智者=哲人” 哲人王的理论依据 被帕拉图认为哲人为王的理由首先在于哲学之路并不是对谁都是敞开的,从事哲学的人必须拥有天生的素质 在国家篇中柏拉图对真正的哲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及其条件做了以下四点的规定: 1热爱学习,没有学科偏好 2热爱对真实的关照 3气宇恢宏,端正无欲。不奴性,不懦弱。 4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是超群的,容易引导其对每一事物的本真的认识 对于这四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之后,最后做了如下归纳性的叙述:“哲学是对于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节制的人,就不能很好的从事的工作”。很明显柏拉图对着人的要求来自与哲学这种工作的本质所致,这一点相当重要。 柏拉图在哲人素质的规定中,其重点是放在对哲人的先天素质与

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说到写论文,估计很多人都很头痛吧?其实写好论文也挺简单的,只要有了材料,多看看书,论文就容易写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论文摘要本文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反道家无为而治,倡改革有为,反对阳明心学,主张敦本务实,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等法律思想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和改革措施对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在这一历史时期产生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对我国现代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考成法一条鞭法敦本务实以民为本 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从秦汉以来到明末,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它本身不仅有创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不断地加强和削弱的反复震荡中发展。发展到明朝,政治上的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废除宰相,设内阁,重用宦官,把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极至。明朝后期嘉靖到万历年间,这是国家多事之秋,也是整个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时代,社会矛盾突出,草译祸起,民不聊生,国家统治岌岌可危。 然而,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法律思想和改革对这一历史时段产生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在思想上,张居正反对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论,反道家无为而治,倡改革有为。在经济上,张居正实行清丈土地,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水利事业,重视发展商业,要求厚农以资商,厚商以资农,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在军事上,张居正提出饬武备、御夷狄的方针,重用人才,抗击侵扰,主张大练乡兵,提倡家自为战,人自为守。张居正自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入内阁,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任首辅,掌权十年期间,明政权又逐渐变得强盛起来,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改变,整个社会呈现政通人和、安定繁荣的景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一、反道家无为而治,提倡改革有为 嘉靖年间,嘉靖帝自谕与汉是文帝相媲美,崇善黄老,提倡无为而治。长达二十年不上朝理政。以致朝廷大权旁落,纲纪坠落,法度陵夷,边防松驰,宦官专权,官吏腐败,国库空虚,土地兼并,流民四散,草译祸起,鞑靼进犯,土司叛乱,倭寇骚扰,民不聊生。 张居正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智慧,认识到朝廷危机。张居正主张朝廷必须把权力高度集中起来,由君主总揽乾纲,独运威福,用法律、法令来规范天下,果断地推行各项政策法令,使之即使远在万里以外,也能做到早晨下达而晚上实行,从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威和国家统一管理的目的。加强内阁对六部的控制,解决六部之间彼此争权、互相推诿、经常发生掣肘或冲突的问题,采取从六部到州、县长官,实行一层一层控制的办法:大权集中于内阁,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中枢。通过严格实行考成法,对六部、都察院以至按、抚的违制行为,加强考核和纠察,特别是大力纠正宦官专擅的积弊,禁止宦官参与国家的军、政事务。罢斥和汰黜一批为非作歹的宦官。巩固国防,整饬边防,加紧练兵,使用战车,并以步、骑配合作战。开屯田,修补长城,建筑敌台,加强防御力量。在边防巩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孙云龙学号:2008214295 序号:46 在柏拉图的基本的政治思想中,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 在国家观方面,表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正义论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他在《理想国》中指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即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这就是社会的最大正义。而个人的正义就是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各安其分,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意志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部分协调配合,使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论和等级论的基础上得出了正义的定义。他说:“正义就是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在如何实现正义这一点上,柏拉图还特别推崇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哲学王统治则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同样,哲学王统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于人们的同意,而在于哲学家基于智慧统治的自然正当性,它无需经过人们的同意。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于就有了可能性。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统治尽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极其困难。哲学家的产生就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最后,柏拉图提到,如果哲学家有幸成为统治者,它要根据理想的

明朝为什么盛行色情文学

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那个朝代里,有好些本是相对立的东西,却都能平安地裹在一个叫做明朝的大袍子里相安共容。 明朝皇帝的龙椅安稳之后,便将宋朝时“格物”出来的新儒学——理学奉为独尊之位。明永乐年间饶州儒士朱季友给“周、程、张、朱之学”提了一点不同意见,算是学术上的商榷,明成祖知道后龙颜大怒,下旨“命有司声罪杖遣,悉焚其着书,曰:‘无误后人。’”朱棣的这一句话便开了明清两朝以程朱理学禁黜异端的先河,从此理学成了唯一的学问,其他都成为异端邪说而受到查禁(《禁书·文字狱》,王彬着,中国工人出版社)。而明朝的科举“考试大纲”规定得更是严格,必须从朱熹所编定的“四书”中出题,对其理解和运用也必须遵循程朱的注疏。 “考试大纲”看起来无关紧要,但那可是一根有力的指挥棒,它指挥和规范着儒生们的脑子,进而控制社会思想和观念。所以,在明朝时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就是以讲述“存天理,灭人欲”为主的理学。现在想来这种想法实在是有点儿荒唐,人欲岂是能灭的?虽然古圣贤说“无欲则刚”,但人要真的没有了欲望,什幺样的想法都没有了,那结果恐怕不是“刚”,相反则可能是软得不能再软,唾沫吐到脸上也一定会等它自己干掉的。当然,倘要深入地想一想,这个“一存、一灭”的理论,倒也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人的欲望都灭掉了,只存一个“天理”在心中,那可真是一个大同世界呢!也许正因为如此,明朝的理论家们在不断地扩充和挖掘着“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内涵,社会管理者们,也就是牧民的官员们,则是精心地把理论家们的研究成果转变成社会规则,牧养着万姓子民。 在这样的朝代里,讲的是理学,用的也是理学,那时的空气里可能也弥漫着理学的气息,文艺自然也不可能仅仅是“为艺术而艺术”,超然于世外的,也一定是理学思想指导下的文艺,是弘扬着理学精义的文艺。可是,事情奇怪得很,偏偏就是在这个“灭人欲”的明朝,却是一个色情文学大量出现并成为流行文学的时代,而且还出现了色情绘画,即春宫画。 具有中国第一“色情小说”之称的《金瓶梅》,现在已得到了艺术上的肯定,但其色情描写流传之广,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之大,是没有哪一部小说能与之相比的,在当代,贾平凹的《废都》中仍可看到它的影子。除此以外,现在还能看到,创作、刻印、流行于明朝的色情小说还有《剪灯新话》、《欢喜冤家》、《宜春香质》、《如意君传》、《情史》和《隋炀帝艳史》等十二三种。 这些作品中,不论创作的主旨如何,但都有大量的、露骨的“床上戏”。除此之外,那些较为隐晦但仍以描写男女之情为主的才子佳人小说,就更是多得难以计数。 除了文字上的东西,明朝春宫画的出现和流行,也并不亚于色情文学,据汉学家高罗佩考证,明朝时的春宫画在其鼎盛时,印刷时使用了五色套印,其水平之高,画面之美,至今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古代性文化》刘达临着)。这些色情文学,在四五百年之后的今天还能见到,足见当时的印数之多,流行之盛。 色情,自然是宣扬情欲的,而情欲则又实在是人之大欲也。明朝主流文化的台面上高唱着“存天理、灭人欲”的高调,而它的背后流行的却是宣扬欲望的色情文学。虽然也时有遭受焚书毁版的查禁,可一部又一部的色情小说还是不断出现和流行。在同一片天空下,有着与理论上如此相悖的事情,岂不是有点儿匪夷所思幺? 这大概要从儒士文人的生存状态和环境说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