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张居正

赏析张居正
赏析张居正

学年论文

赏析《张居正》

学生姓名李盈智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号131112221 指导教师赵丽妍

学院文学院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风雨张居正

一、前言

长篇小说《张居正》全书分为“木兰歌”“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四部,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小说围绕张居正和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宫廷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

二、张居正的历史功绩与其悲剧命运

作者所塑造的张居正是一个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同时也展现出了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中国封建社会中不乏起自平民而荣登宝座的皇帝,刘邦、朱元璋都出身布衣而以一代开国君主名垂青史,但却少有出身微寒而力挽狂澜的宰相,张居正就是罕有的一位。他出身农家,从秀才、举人到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在明朝万历初年任首辅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作者认为张居正不但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就是自汉代以来,也只有诸葛亮与王安石二人稍可比拟。张居正推行改革,使衰败、混乱的明王朝走向国富民安,被称为“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救时”,是很高的称誉,这说明张居正不仅是一位在王朝颓败之际临危制变的大政治家,更以威震一世的非常举措彪炳史册。他以其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张居正个人的命运也与他的改革先辈们一样不幸,商鞅被车裂,王安石郁郁而终,张居正死在任上,虽然得以善终,但身后家族的命运要比王安石惨烈。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同年即遭弹劾,次年被追夺,上柱国、太师、玺书、诰命等种种显赫官衔和荣誉相继被撤销,家产籍没,兄弟张居易、次子张嗣修被流放,家人被围困饿死十多人,长子张敬修以血书鸣冤,愤而自尽。

三、作品解读

小说以高拱和张居正的政治斗争开端,曾经的风雨同同舟,肝胆相照,可随着局势演变,为了争夺宰辅之权,当年的这一对朋友无疑成了水火不容的生死冤家。事实上高拱是难得的干练任事之臣,但掌权之后亦陷入朋党政治之泥淖而不能自拔,曾经他也有这样的豪言壮志“堂堂七尺须眉,既入仕途,不入阁,不当首辅,又怎能把自己的满腹经纶用来报效皇上报效国家?”然而“掌权之后,经天纬地,颇深其志;责难陈善,实乃独裁。满朝文武,进退予夺,无不看元辅脸色”。高拱不贪财,素来廉洁自律不肯收人财物,但却纵容门人学生收贿,任人唯亲,提拔党羽。“大九卿有大九九,小九卿有小九九,十八衙门朝南开,堂官跟着首辅走。”这是官场痼疾,高拱的做法无

疑助长这种痼疾的不断滋生。

隆庆元年张居正入阁之初就曾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如果天遂人愿登上首辅之位,就一定要根除这种积弊,所有大臣忠忱于皇上,听命于政府。他不同于其他首辅的是,他并不满足于把这些衙门的堂官尽数换成自己亲信,而是希望这些衙门能真正做到各尽其责,担负起管理国家的重任,不以己之好恶决定用人取舍,而是依据才能推荐部院人选。在他登任首辅之后举荐了一些官员,这其中有自己的朋友,姻亲,但无一例外都是济世之才。例如兵部尚书谭纶,是嘉靖朝霍然崛起的一名军事奇才,在东南抗倭及西北抗虏的各次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他麾下的俞大猷和戚继光,都成了一代名将。张居正担任次辅期间分管军事,英雄惜英雄,与谭纶结下深厚友谊。在谭纶解甲归田后,又举荐他重新出山执掌兵部堂印。张居正与高拱的斗争最终以高拱回籍闲住张居正取而代之而结束。

燕市重来二月初,翩翩意气曳长裙。

金门未售甘泉赋,玄室何人问子虚。

太乙夜燃东壁火,天池时化北冥鱼。

乾坤岁岁浮春色,环佩相将侍禁庐。

那年初临京城,年轻气盛,看到锦衣玉食鲜衣怒马的王公贵戚、文武百官,这一位来自江陵的青年才子,既为自己的穷酸而气馁,同时又为自己的满腹经纶而自信。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远大抱负,就是要问鼎人臣之极:环佩相将侍禁庐。

张居正入朝为官存在着极大的野心,但他的野心在国家,在人民。何心隐曾给他三条建议,认为是张居正出任首辅之后最应该做的三件事:廓清政治,开创新风。多用循吏,少用清流。清巨室,利庶民。虽然当时张居正反驳他“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何为巨室,皇亲国戚,显宦之家,但他做到了,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他不惜得罪权贵。改革虽顺利,但也种下祸根,这为他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张居正十年改革前后对比,成效卓著,朝廷但有号令,万里之外,朝下夕行,如疾雷迅风,所向披靡,从根本上改变了涣散紊乱的官衙作风,重新出现强有力的执政结构,济上扭亏为盈更为显著。但他的改革触犯了豪强权贵的利益,对于守旧者来说放弃既得的利益是件翻江倒海的大事,必定会频频引发社会震动,反对者的弹劾不过是小试锋芒。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病逝,由此引发冲突的高潮,按官制张居正要辞官回乡守制三年,以尽人子哀痛之情。讲究孝治天下的王朝,官员们都遵守祖制守孝,为此丢了官职也在所不惜。但也遇到特殊情况,经皇帝指令,可以穿素服办公,不必解职回乡,或提前复职,这称为夺情。夺情原也指节哀顺变,减少亡亲之痛,在、圣人的创制也在变化,所以夺情也为古礼所优容,并不是什么了不得大事,可在万历五年却掀起一场风暴。

这一年,改革从政治推向经济,新政方兴未艾,当时改革面临高潮的关键时期,张居正若此时离职奔丧,显然对改革不利。皇帝和一批支持改革的官员倡议夺情,张居正也无意离职,夺情势在必行。反对派却趁机而起,以恪守礼制大造舆论,对张居

正施加压力。一边是改革大业,一边是传统伦理孝道,张居正陷入两难的境地。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小皇帝断然下旨,对上书反对“夺情”的官员施以廷杖,小皇帝的力保使得这次转危为安。经过这场风波,反对派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公开反抗。

反夺情风潮平息后,反改革的斗争不再表现为正面的冲突,而是以隐蔽的形式,暗传各种流言蜚语,对张居正及其新政加以败坏和中伤。然而张居正对这一切都处之泰然,认为“浮言私议,人情必不能免”。面对飞短流长,他一笑置之。他有句名言:“吾平生学在师心,不蕲人知,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又说:“得失毁誉换头,苦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只要能成就大业,什么得失毁誉,万世是非,一切都在所不惜,这是何等坚强的意志!以这样披肝沥胆的精神推行改革,怎能不所向披靡!

万历十年,张居正因积劳成疾死于任上,早在万历七年,张居正因在曲流馆调戏宫女而遭李太后训斥,张居正替他写“罪己诏”告示天下,万历皇帝因此记恨在心。张居正一死,年已二十岁的万历皇帝开始亲政。他设计将冯保逐出京城,发往南京孝陵种菜,然后对其抄家。与此同时,万历皇帝又将张居正执政时处分的官员尽数起复重用。万历十一年,下旨褫夺张居正的所有爵职,并进行抄家。

四、结语

《张居正》这本小说问世后,立即在文坛引起轰动,一位在文坛德高望重的老编辑对熊召政说:“你的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是我多少年都没有过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作家都不尊重文学了,你却让我看到了你对文学宗教般的虔诚,看到了历史小说的新希望。”作者在《让历史复活》一文中这样写道:“让历史复活,使今天的人们能够从遥远的过去审视当下,洞察未来,这不仅是历史学家的责任,同时也是作家的责任。”熊召政正是从这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出发,用近十年的时间,搜集有关史料,构思写成这么一部表现封建社会改革家的政治生涯和悲剧命运的历史小说长卷。

参考文献:

[1]熊召政《张居正》,崇文书局,2013年6月

[2]刘志琴《张居正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3]张居正《张居正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我在我们这最大的盗版书市场买了一套熊召政刚获奖的那部《张居正》,虽然是盗版但价格不含糊。共分两本,摞起来有一个砖头那么厚。第一本,《木兰歌》和《水龙吟》我看得挺认真。第二本比第一本厚,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所以跳着看的,只看了看开头和结尾。按理说我写这读后感由此也显得底气不是那么充足。 看完了之后对于张居正了解的还是不多------包括他的比较有名的“考成法”,他的“一条鞭法”在第二本直接就没看。但对于当时的宫廷黑暗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感慨油然而生。印象最深的就是深宫大内大小太监的贪墨、政府官员自上而下令人咂舌的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污腐败。张居正的几句话也有印象:自古以来侍君难,侍幼君更难!孟子曰:治国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另外,张居正用循吏不用清流我觉得是很有见地的。他不用海瑞,而起用了一开始仅仅是九品衔礼部观政的金学曾,就是让官员放开手脚去做事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这对于整饬官僚主义就很有效用。这里倒不是要诋毁海瑞,只是他因为“清廉”二字所累,在为官时断案处事变得比较偏激。书上也说了,他做了四品苏州知府后把一个膏粱富庶的苏杭天堂治理得连年欠收,富户外逃。同时张居正很注意做事的灵活性,比如为了继续获得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的支持,一口答应把一个淮运总

督的肥差让一个因贪污被查处靠行贿又妄想爬起来的胡自皋。他说:“为了惩治一百个贪官,你起用一个大贪官,你干不干?”我看的这些里头有两件事印象也很深刻:一个是礼部六品主事童立本上吊自杀事,一个是工部尚书朱衡被内宫秉笔太监吴和假传圣旨恶意报复事。第一件跟我有相似处。我也是一个不得领导青睐,处处受气酸腐木讷的小人物。虽然不像童立本那样被人利用一番后反又被训斥一顿,回到家因为无钱买米一家上下饿得眼冒金光无奈一时想不开只得上吊自杀,但是自己觉得个中甘苦跟他也差不多了。第二件事,堂堂的工部尚书,对于中官的戏弄、报复无可奈何,只能干受着这也在当今社会中屡有发生,俗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不路无尸骸。这部书中最最让我感到瞠目结舌的是万历皇帝的冷血。张居正从朱翊君十岁登基就满腔热情、赤胆忠心地辅佐他,教给他知识和做明君的的道理。甚至从自己十岁儿子的身上想到儿童爱玩的天性,给朱翊君买了当时比较风行的风葫芦做玩具,寓教于乐。同时呕心沥血,使得万历朝从元年之初太仓无一两银子发展到万历九年太仓银共计四百多万两,这些都无一不凝聚着张居正的心血。但是朱翊君仅仅因为自己一次荒淫的丑行被太后抓住,张居正主张皇帝要下《罪己诏》而把他的“丑行”弄得天下皆知就怀恨在心。 张居正万历九年在首辅、太师位上病逝的时候,万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2000字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2000字 导读:《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自认为所读过的最好的书。这样的奇书,亘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续貂,少一字又言犹未尽,文字表达浑然天成,几乎十全十美。以下是由学优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前明月,他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作家,曾说: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的很好看。所以,他就这样做了,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写得栩栩如生。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3年到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秸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这本书溶入了现代的话语,溶入了现代的风趣,也溶入了人们的眼中。它不像记录片看得让我直打瞌睡,不像历史学家讲得让人毫无兴趣可言,也不像小丑让人捧腹大笑,而吸取不了知识。它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化身为魔语)讲述了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并将继续进至明末的27年历史。此文做工严谨而又不乏幽默。

有两位名人评价着它: 1、《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自认为所读过的最好的书。这样的奇书,亘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续貂,少一字又言犹未尽,文字表达浑然天成,几乎十全十美。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底气,作者不露庐山真面目,没有借助任何学历、经历、名号、头衔的光环效应,却能在充诉着“假、大、空”的出版市场脱颖而出,仅以文字的魅力(甚至连一幅插图都没有)就能深深地吸引读者,使千万人趋之若骛,为世间又创造出一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典型。 、《明朝那些事儿》注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不在于明月的文学功底有多好,而在于这套书以足够有趣的笔法还原了历史相貌,吸引了像我这样每天追踪的读者。可以说没有《明朝那些事儿》,“明矾”对于朝代的印象,肯定还是电视剧里胡编乱造的片断。 可能由于小时候,曾尝试着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看得头昏眼花、一窍不通。由此,小学时代极其痛恨古代文言文小说!有一位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的:“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是的,我们不可以篡改历史,但是我们可以篡改诉说历史的语言!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太祖即位后,立刻对以往的制度进行改革,自太祖后,明朝废去中书省和丞相,分政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于皇帝管辖。这种六部制成为此后明清两代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为了选拔官吏,明朝还扩大了科举的规模,明确规定以程朱理学的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文为形式的明科举制度。此外,明朝还用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制订"大明律",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其后惠帝朱允文即位。此时,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成祖为了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五次亲征,先后打败鞑靼、瓦剌两部蒙古骑兵,并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以此加强对北方诸族的控制。 明朝自成祖之后,历仁宗、宣宗至英宗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公元1449年,瓦剌部进军南犯,英宗与宦官王振领兵五十万出击,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军所袭,明军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瓦剌军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这次事件史称"土木之变"。此时在北京留守的兵部侍郎于谦果断的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景泰帝),组织全城军民准备与敌决战。经过艰苦的战斗,明军终于打败瓦剌军。使其不得不放英宗回朝,并与明朝议和。英宗回国后,于1457年趁景泰帝病危,在宦官的帮助下夺回了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朝天子"。在英宗复位之后,立即逮捕于谦,而助其夺权的宦官都被授以爵位。这样一来,使此后历代的皇帝身边宠信的宦官的权利大大超出朝臣的权利,明朝的统治几乎落在他们手中。其中以武宗时的刘谨及熹宗时的魏忠贤最为甚之。 处于明朝中后期的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了改变当时混乱的政局,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任命张居正为首辅来进行整顿。张居正是当时明朝最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于经济、政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农业的发展,万历六年,张居正不顾大士绅的反对,丈量全国土地,增加了财政税收。此后,他又兴修黄河水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生产逐步稳定下来。此外,张居正还撤裁了冗余的官员,在山海关至居庸关之间建敌台三千余座,加强了北方的防务。自张居正改革之后,经济有了大的起色,政治也相对稳定下来,明朝进入了自英宗以来最繁荣的阶段。

评价张居正

评张居正改革 曹大为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 张居正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 历史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不久前在北京、东方等电视台的热播,再次把受众的目光吸引到历史深处,热议张居正其人其事。缘此,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撰文,对张居正改革详加品评。 内容提要面对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的局面,万历首辅张居正变法革新,力挽狂澜,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他推行的“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和“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在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开启近代社会转型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他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智慧与谋略,刚毅果断、缜密务实的改革作风,也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炫目华章。张居正的变法新政不仅“变废饬弛,弼成万历初年之治”,而且堪称中国古代继商鞅、秦始皇和隋唐之际变革之后最具光彩的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故,年仅10岁的神宗继位。张居

正升任内阁首辅,终于得以“任法独断,操持一切”(《张文忠公全集》附《本传》),义无反顾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 一、政治改革:整顿机构,建立问责机制 在张居正看来,“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他首先从“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明史·张居正传》)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 “尊主权”、“一号令”的关键在于克治明朝权力机构运行不畅的痼疾。明初洪武年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虽然后来内阁首辅权势渐重,但六部和负责稽察六部的六科均绕过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而皇帝处理政务则倚重宦官,由司礼监掌理章奏文书,甚至代皇帝朱笔批红。明中后期诸帝多“帘远高堂,君门万里”(赵翼:《陔余丛考》卷18),尤其嘉靖后期,“政务偷玩,事无统纪”,朝廷诏旨被视为故纸,来往公文多至沉埋,统治机构几乎陷入瘫痪。 针对这种机构窒碍不通的积弊,张居正力主“天下之本在政府”(《书牍》15),开始大力强化内阁事权,由内阁通过六科、都察院控制六部,而各省抚按则听命于六部,最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都受内阁节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使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为排除宦官干政,他告诫冯保“裁抑其党,毋与六部事”(《明史·张居正传》),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事权归一,政令畅通。 为了破除无所事事、坐啸画诺、命令不行的官场沉疴,张居正于万历元年创设颁行考成法以责吏治,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备注,交内阁查考,据其道途远近、事情缓急,“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明纪》卷39),据此“考其勤惰”,决定赏罚升降。此法一行,立见成效。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 张居正>读后感(一) 近日读了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小说文笔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熊先生对明代的历史典故十分熟悉,很多背景知识的描述引用显示出了熊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居正》共4本,读起来并不觉得十分吃力,在春节期间是我难得的好读物。通读下来,对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有了一番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竭力推行改革,开创了万历新气象,大有一扫明朝颓废景象之势。在任期间,他大胆起用人才,清量土地、改革税制、整顿讲学,并在皇太后、皇帝和政治盟友冯保的支持下达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及至。在其回荆州埋葬父亲时,沿途官员的巴结奉承、随行队伍的气派,都大有盖过帝王之情形。至此,张居正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点。 繁华过后总是难免寂寞。张居正任首辅十年,所积累的权势和人脉看似深厚不可动摇,却没有想到在其去世不久就被小皇帝迅速清算,多年的心血也随之而去。 当然,在熊先生的笔下,张居正还是作为正面出现的,对张居正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查阅资料,读者可以发现张居正在其去后所遭遇的情形决非偶然,在其政治生涯中存在着一些失败,正是这些失败导致了其身后的不幸: 1、张居正与小皇帝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对小皇帝的教育并没有起到效果。小皇帝刚刚亲政,就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师相身上,这是为什么?单单是因为张居正拒绝从国库拿银子补贴内廷?非也。或许是张居正的权势大得已经引起了小皇帝的不安,才痛下此手。想想当年高拱就是因为轻视小皇帝才被罢相,因此万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听张居正教导的小孩子。事实上,有记载表明万历在少年时即显示出较高的天分。 2、张居正失去了广大官员和士林的支持。虽然推行改革势必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招致他们的反对,但张居正的问题决不仅仅在于此。根据《明史》记载,到了最后世人对张居正'日恶之'.从后来查抄张府看,张居正虽不算大贪,但也决非洁身自好,一个一向反对贪腐之人,竟背地里如此作为,难怪万历要动摇对老师的好印象了。在其任首辅期间,其父亲在荆州收取了地方官员奉送的数千亩的良田,恐怕张居正未必全然不知情的。 3、与冯保的联盟导致了内在的不稳定。按照明朝的祖制,内外官员是不能结交的。张居正与冯保的联盟既使张居正得到了政治上的有利支持,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熊先生还提及李太后对张居正有一份暗藏的情愫,并引得万历的反感,进一步导致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我个人感觉这可能是文学上的春秋笔法,但不影响张居正的改革者形象。即便放在今日也可以理解,毕竟要打翻既有格局,总要各方博弈,并借助各方力量,直至达到最终的平衡为止。

《张居正》读书心得——胡慧

《张居正》读书心得 ——陈明浩 近日利用工作之余,通读了熊召政著的《张居正》一书。读完此书,使我对张居正增添了一种敬仰之情,《张居正》是一部了不起的书,张居正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同时也有了一种悲叹之感:悲的是如此一位爱国爱民的干练之臣,死后却遭受那样的不公正待遇;叹的是在那一言九鼎的封建社会,无论是才华横溢的人才,还是与国与民有利的治国方略都是没有可靠保障的。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主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读起来没有任何拖沓冗长之感,作者对古代官制等典章制度之熟悉,其语言功夫之纯熟,笔下社会生活之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此次读完《张居正》后,一位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张居正的形象便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于是我对他的敬仰之情也便悠然而生:一是我敬仰他的那种坚忍意志——忍辱负重,志在千里。张居正经历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也曾与权臣严嵩、徐阶、高拱共事。一个胸怀报国之志,心系黎民众生的仁人志士,能在并不英明的皇帝之下施展自己的治国安民之策,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张居正的才识应在严嵩、徐阶、高拱之上,在那昏暗、相互排斥的封建官场,自己能独善其身,而且最终能一展才华治国安民,这要是没有一坚韧的意志,将很难成为现实。 二是我敬仰他那坦荡的君子作风。随着万历皇帝的上台,张居正与首辅高拱的权力之争也进入了白热化。当高拱去职,张居正荣登首辅之位时,其实张居正早已掌握了高拱的门生李延借吃士兵空响而大肆贪污的事实,虽然高拱对他毫不留情,可他却始终站在公正立场,没有以此来打击高拱,致他于死地。 三是我敬仰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爱民之心。张居正在任首辅十年间通过禁朋党、整饬吏治、清丈田地和实行“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开创了万历新政。这与他那种锐意改革,不计个安危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

明神宗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是在位最久的皇帝,前期在严母、贤臣的约束、督导之下,尚能克己尽职、有所作为。等到严母撒手、贤臣罢黜,他便懒散拖沓、荒怠政事、沉溺酒色、贪财好货,致使明朝踏上了亡国之路。 严督学习贤臣柄政:五岁的时候,在母亲的要求下,穆宗准许他读书,这在明朝算是一个特例,也因此给大臣感觉他是位早慧的皇子。登位之后,举行“经筵”,在张居正和母亲的严格督促下苦学圣贤之书,母亲时常用张居正来吓他,导致滋生了对张居正的不满情绪。但他为人至孝,所以谥号孝显。前十年,首辅张居正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绩效。张居正在边防上,重用了抗倭将领戚继光镇守蓟州一带。 控制大权万历三征:张居正死后,因当初宠信太监被逐出宫一事,且张居正有招权树党和收受贿赂的事实,受到神宗的清算,抄家和追夺谥号。经此清算事件,控制了朝中大权。而后经历万历三大征,显示了其运筹帷幄的才能。 沉溺酒色不理朝政:但是政局稍稍稳定,他便沉溺酒色,不理朝政,在首辅申时行的建议下,对奏章进行了“留中”处理。后来,甚至连上朝都不去了,有些官20年才见到他,且懒于任命官员,导致缺官现象严重。横征暴敛肆意挥霍:贪图享乐,想到“开源”的点子,同时还向全国派出大批太监,充当“矿监”和“税使”,对百姓进行横征暴敛。万历三十年,神宗病倒,以为自己不久人世,为了捞个好名声,下诏停止先前的行为。

但是第二天竟然突然好了,结果很后悔,一个劲的派人要回前诏。 建储纷争朝党火并:神宗因为朱常洛的生母是宫女,对立其为太子之事不愿意。后宠爱的贵妃生了朱常洵,想要废长立爱,由此和守正的大臣有了长达15年的建储之争。提出过“待嫡”和“三王并立”的做法,但都在大臣的反对下作罢。因为建储,朝臣也分为一些党派,在十几年的建储之争中逐渐公开化。当时的党争在“京察”问题上表现的很激烈。 民情激变边疆不宁:万历中后期,政治极端腐败,各地痛苦连连,反抗斗争遍及全国。同时在北部边陲,统一了女真部落的努尔哈赤公开与其为敌。努尔哈赤以杀祖杀父之仇等“七大恨”誓师伐明。在意识到亡国的威胁后,感到困顿和凄凉,病倒去世,葬于定陵。 “开源”(提倡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的多少作为效忠的标准) “京察”(考核京官的制度,每六年举行一次,根据考察结果对官员进行升降) “留中”(对上陈的奏章留于宫禁中,不批答) “经筵”(每月逢二日,官员听翰林院和国子监官员讲经史)

《帝王师张居正》读后感1000字

《帝王师张居正》读后感1000字 张居正,明朝最优秀的首辅。没有之一。同时也是明朝最优秀的政治家之一。他当首辅将近十年。这段时间里,明帝国的繁荣是之后比不上的,其繁荣之景也只有朱元璋刚建国时能媲美了。也是他,把悬崖边的明帝国又拉了回来,使其不至于滑落悬崖之下,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张居正十二岁时就被当时的知府李士翺赏识,不过当时他还叫张白圭,直到李士翺见了他,对他十分欣赏,帮他改名为张居正。从此,张居正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张居正初入官场时,是一个标准的愤青,在老师徐阶的教导和自己的所见之下,他慢慢的明白了,官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老师徐阶,当时的主要目标就是搞掉严嵩,所以,他在严嵩搞夏言,阴杨继盛的时候沉默不语,张居正很不理解。他不明白为什么徐阶不去救他们,而是像只缩头乌龟似的看着。徐阶无法回答。他也想救,可是,严嵩有皇帝撑腰,自己要贸然行动,岂不是自投罗网?当严嵩被徐阶搞下台后,又来了个高拱,将徐阶搞下了台。自己当了首辅。此时张居正明白了当年徐阶的痛苦:你想要做什么却做不了,因为,你上面还有一个人,他权力比你大,有皇帝的支持,你想干什么,却被他死死压住,无法动弹。张居正就这样被高拱压死了好几年,才终于在太监冯保的帮助下将高拱赶下了台。开始了自己的宏图大业。 张居正先是把与皇室的关系处理好,因他长得帅,所以李太后对他十分有好感。当时皇帝还小,只有十岁。所以张居正就义无反顾的当了皇帝的老师。给皇帝讲许多圣人之道,讲阳明心学,讲知行合一。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明君。与此同时,他开始实行考成法,加大管理力度。他曾经说过:“二三子以言乱政,实朝廷纪纲所系,所谓‘芝兰当路,不得不锄’者。知我罪我,其在斯乎!”他又推出了驿递新规,闲杂人等不得使用驿站。他还潜心研究国家军事,做到了“知彼”。大力整顿国家财政,使明帝国又开始恢复生机,重现辉煌。 我看完他的生平,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可以不顾性命去与皇室争论,也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人冷酷无情。对国家军事战况烂熟于心,对出现的叛乱铁血镇压。这种人,绝对是一心为国。他崇尚阳明学中的“知行合一”,凡事必要再三思考才下判断。整个帝国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荣。我们虽说不用像张居正一样身居高位再大展宏图,而是在每一方面都仔细思考,努力做到最好,对自己的决定永不后悔,既然决定了,就一心向前决不后退。这样,我们即使没有像张居正一样高的职位,却有了和他一样伟大的心与坚定的信念,这,就足够了。

读历史小说《张居正》有感

读历史小说《张居正》有感 他在世时,万历新政的推行和实施,无疑缓解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他死后所遭受的非人折磨却令人发指。 正是也。”张居正穷尽毕生心血,为的是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安康。他是明朝的才子,是皇帝的老师,同时也是天下人的宰辅。他大力实行改革,使衰败至极的明王朝得以重振雄风。他的改革无疑触动了贵族门阀的利益,那些王公贵族恨不得将他粉身碎骨,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犹豫和退却。 玉娘──他的知己,曾替他算了一卦,说他“精于治国,却疏于防身”,他的幕僚金学曾却说他是不屑于防身。是的,倘若他已经想好了退路,又怎么可能会不顾一切阻挠来改革呢?死后又怎会有那样的结局呢? 据说他死后,对他的清算除了对江陵张府挖地三尺,对张家老少无情灭绝之外,差一点就要掘坟碎棺,将他的遗骸拖出来喂狗。以前对他唯命是从的皇帝竟会这样对待他的老师,对待这个国家的功臣,实在是令人心寒,自古朝臣小人多于君子,不过明朝的小人却是万历皇帝自己。 我想若非张居正,明朝早就会在历史舞台上画上一个悲惨的句号,正是因了张居正的改革,明朝的统治才会多延续几百年。张居正用他的铁腕手段维护了王朝的尊严,他在一天,这个王朝就必须按他的意愿按部就班地运转。这就是他的威严所在,不怒自威。 不过他的改革触犯了那么多人的利益,他的铁腕手段使他的同僚也感到胆寒,因而那些人抓住张居正父亲的死大作文章,说他匿丧不报的,说他贪恋高位的,比比皆是。哪怕是他的门生也不例外。 古时遇到父母去世,有为父母守灵三年的习俗。不论什么事情都必须放下,回家守制。因而张居正的无私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读书人

对他的行为更是愤怒,不过皇帝袒护张居正的强硬态度暂时封住了所有人的嘴。我想这也极有可能是张居正悲剧命运的一个前奏。 古人云“人至清则无朋,水至清则无鱼。”所以这世上能够了解张居正人少之又少,就犹如那稀世的珍宝。 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的荣誉和尊严也一并被剥夺,甚至只要是与他相关的人都被牵连。他若是知道了定会寒心啊。但是我想,即便他是知道了这样的结果,也还是会力排众议实行改革。毕竟政治是张居正实现他毕生理想的舞台,也是他对这个国家的贡献。 他的成功令万人瞩目,他的失败又如此令人寒心。正是浮华淘尽,满目荒凉,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感伤。

明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因埋藏了明代13位皇帝而得名,随葬的还有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以及从葬宫女等。1992年,明十三陵被专家评定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明十三陵作为南京明孝陵的补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都知道明代有16位皇帝,为什么只有13位葬在这里,那么其他三位是谁,葬于何处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城定在今日的南京,死后葬在南京钟山南,称明孝陵。(我们知道南京别称是“金陵”,在战国时期,楚威王时建此城。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建议联东吴抗曹,来到金陵,见此处“虎距龙蟠”,建议孙权建都于此,历史上“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巧借东风”等故事就发生在此时期。朱元璋就是因为喜欢南京的风水所以建都的,死后自然葬在都城附近的钟山旁)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在其叔朱棣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后下落不明,有人说葬身火海,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没有定论。 明朝第七代皇帝朱祁钰,被其兄朱祁镇以亲王的身份礼葬在北京西郊金山口。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分兵四路进犯,明英宗朱祁镇受太监王振的怂恿,率50万大军亲征,结果部队在河北怀来城西20里的土木堡遭瓦剌大军围歼,英宗也成了俘虏,史称“土木之变”。这时明朝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新的天子,年号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元年(1450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将英宗送回,景泰帝就将他软禁在南宫(今南池子一带)。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重。十七日深夜,朝臣徐有贞、石享等人带一千名军士从南宫救出英宗,直奔大内,英宗一行来到东华门,以太上皇身份大声喝退门卫。最后闯进奉天殿(今太和殿),宣布重新登基,史称“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后,将朱祁钰降为郕王,不久朱祁钰死于西宫,以亲王礼制葬于金山。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为朱祁钰平反,复称景泰帝,并以皇陵规格改、扩建了金山陵。 (说起这个明英宗朱祁镇,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宦官制度;起源、宦官来源、宦官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牛强 2015年我有幸被单位选派去国家法官学院学习,闲暇之余看到一档北京电视台节目,里边提到一本有关王阳明的通俗传记《明朝一哥王阳明》,当时我刚读完《明朝那些事》,对王阳明及心兴趣正浓,于是就在网上订购了这本书。 当时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笔锋幽默、妙趣横生但又不乏深刻锋利,嬉笑怒骂中见微言大义。这本书的作者吕峥是一个1986年生于四川成都的小伙,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是一个靠文字为生的典型文人。川人自古幽默乐观,他的文字那么有趣搞笑但又发人深思,跟他川人达观豁达的天性,以及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分不开的。“其文风

兼具当年明月的幽默和韩寒的犀利,但对传统哲学深刻的认识与精湛的表述为二者所不及”网上如此评价这位新锐历史作家,也算是恰如其分。 据说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是他批阅三载、增删数次呕心沥血之作。作者用幽默的笔法举重若轻的把王阳明坎坷传奇、荡气回肠一生写的精彩纷呈,一个天赋秉异,从小立志做圣贤并历经磨难后悟道圆满,并以此“立德、立功、立言”,成为几百年来古今中外诸多杰出人物的道德楷模、精神支柱、事业偶像的王阳明跃然纸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止于幽默风趣的文字,不止于把故事写的好看,还深入浅出的在作品中夹叙夹议,梳理中华文化的道统和传承,并把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让人在或哈哈大笑或会心一笑之余不觉间对“心学大义”多了很多感悟。 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王阳明心学不宥于儒家,没有门户之见,而是把中华传

论张居正禁讲学_刘岐梅

论张居正禁讲学 刘岐梅 [摘要]明代中期,为了纠正官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王阳明等思想家倡导书院讲学,私人讲学之风再度兴盛起来。但同时,流弊百出,私人讲学发生异变。针对这种情况,张居正起 而矫之,严禁那些违背阳明讲学宗旨、为自私自利之计的书院讲学,以加强思想统一,维系社 稷安定,维护公众利益,捍卫改革成果。从学术立场上说,张居正禁讲学实质是用程朱理学和 经世实学对王学进行的修正。 [关键词]张居正讲学王学理学实学 [中图分类号]B248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4)05-0088-08 明代张居正改革,历代史家均给予充分肯定。其人生前亦享帝师之尊,荣耀至极,但何以/身死未几而辱随之0?许多人认为,张居正禁讲学、毁书院是导致他遭身后之辱的重要原因。明人沈德符说他:/痛恨讲学,立意翦抑,,遂遍行天下拆毁,,江陵败而建白者力攻,亦以此为权相大罪之一。0(沈德符5万历野获编6卷二十四,5畿辅#书院6)明代史学家谈迁说:/华亭好道学,书院棋置,,江陵深惩其弊,堤流塞源,亦未为失也。然必概毁之以为快,适增其口。0(5国榷6卷七十)然而,时人谢肇却说:/江陵行事虽过操切,然其实有快人意者。如沙汰生员,废书院,减郡县,去诸冗员是也。0(见5国榷6卷七十一)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迥异。直至今天,张居正与明代中期讲学的关系仍然影响着对张居正的评价问题。 一、明代中期私人讲学之风的兴盛与异变 明代中期私人讲学之风的兴盛和异变与明代的文教政策及阳明心学的产生与传播密切相关。 作者简介:刘岐梅(1974)),女,山东莱阳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文化史、学术史。济南250100

知我罪我—读《张居正大传》有感(党奕森)

知我罪我,在所不计 ——读朱东润《张居正大传》有感 从小到大一直比较喜爱历史,读历史书,品历史剧。前些日子又把《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系列节目完整的看了一遍,再次激发了对于我们荆楚宰相之杰——张居正的好奇与敬意。于是,翻来朱东润老先生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张居正大传》,颇有感受,受益也多。我读书速度通常较慢,读完一本书有时甚至要花费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甚至会中途放弃。然而,对于《张居正大传》这本书,我读完却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我有时会想,为什么差距会如此之大,细究其因,我才意识到,让你着迷的东西,可以让你抛弃全世界。 明朝中叶,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面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从普通家庭起步,没有任何背景,完全依靠过人的聪明智慧,经过不懈努力的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也应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张居正曾说过:“知我罪我在所不计。”他自称别无他长,但能耐烦。这是一句谦虚的话,但恰恰显示出耐烦是能居正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耐烦的人,对于一切事务,有布置,有步骤,有效果。他不会一暴十寒,也不求一劳永逸,只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脚踏实地去实干。主政以来,他热恋政权,一直到临死的时候,没有一天放下权利,为的大明朝的江山。他牺牲朋友,遗弃老师,乃至阿附内监,只要能够维持政权的存在,他都可以去做,唯有维持政权,才有报国的机会。难道他就不知道世间冷暖,他就不知道脸面吗?然而只要能报效国家一切都在所不惜。张居正说知我罪我,他看中也是那种精神,不管身前身后之名,要把他的理想要把他的改革事业完成下去,孜孜不倦,无怨无悔。 历史是无情的,张居正死后,改革被万历皇帝彻底废止,整个统治阶级变得愈加糜烂不堪,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化。这时一些有识之士才又想起张居正以及他的改革业绩,天启二年,熹宗下诏为张居正平反昭雪,万历五年曾因上疏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廷杖致残的邹元标,天启二年又成了为张居正昭雪的积极倡导者,崇祯三年,礼部侍郎罗喻义又挺身而出为张居正诉冤,崇祯十三年,崇祯皇帝诏复张居正长子张敬修原官,并授张敬修的孙子张同敞中书舍人,国家到了危难之际又回过头来缅怀张居正的业绩,试图召回已被废止的新政固然只是一枕黄粱,但它却从反面告诉我们,张居正当政期间所建树的改革业绩是不可磨灭的,好的东西永远都不会被磨灭,好的精神永远都可以被传承下来。 再想到作者著述的年代—1943年,正是国破山河,民不聊生的时代,我想在那个年代,在那么颠沛流离的日子,是什么原因竟然能让朱东润先生只花了7个月的时间就赶出这部洋洋30万字的煌煌巨著呢?我想大概是“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相”的缘故吧! 最后,我就用朱老先生的一段话用以共勉,让我们共同去体会精神的力量,去体会张居正“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人生内涵: 整个的中国,不是一家一姓底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底祖先的时候,总会发见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焕一些,也许有的黯淡一些,但是当我们想到自己底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我们对于过去,固然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着更大的期待。前进啊,每一个中华民族底儿女! 桥市支行党奕森

戚继光简介_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简介_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简介_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他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卒谥武毅。戚继光的军队有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显赫的战绩,被世人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赤子之心,保家卫国 姓名:戚继光 生卒年:1528—1587 籍贯:山东蓬莱 戚继光生在将门,从小就有大志和军事天赋。1544年,17岁的戚继光接任了父亲的职务,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48年,戚继光调戍蓟门,后参加山东乡试,得中武举。1553年,他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等三营及三营所辖25个卫所,全权负责山东全省的抗倭工作。 两年后,他被调往倭患严重的浙江任职。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戚继光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初战就取得了胜利。当时的明军严重腐化,不仅战斗力差,而且祸乱百姓,戚继光决定另练新军。1559年,他从浙江义乌的大山当中招募勇敢的农民和身体健壮的矿夫共3000余

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一支新型的军队。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成为一支劲旅,人称“戚家军”,该军曾创下了歼敌上千人,而无一人阵亡的辉煌战绩。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9次交锋,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倭寇们心惊胆战,给戚继光取了个名字叫“戚老虎”。接着,他又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清除了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又南下福建,和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仙游大捷,到1566年彻底肃清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戚家军”威震中国海疆,保证了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的社会安宁。 1567年,北方边境出现问题,戚继光被调到北方,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防御经常南下侵扰的鞑靼骑兵。他根据蒙古骑兵的作战特点,改进了军队的编制,创建了以火绳枪炮为主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辎重营,各个营可以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协同作战。同时,他在旧长城的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并在长城沿线建立了空心的敌台,进攻和防御两手抓,从而真正建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他镇守北部边疆前后共有16年的时间,不仅使边地出现了太平景象,而且使都城北京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1582年,支持戚继光的张居正去世,他遭到朝中大臣的排挤,调任到广东。1587年,年老体衰、积劳成疾的戚继光又感染了肺病,在家乡去世。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爱国名将,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制

读后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朝代,是一个十分离奇的朝代。从起始到灭亡,一切都是那么怪。 第一阶段,明兴(1328——1398),朱元璋建明。这个阶段,元末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名将辈出,各地农民相继起义,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和陈友谅,与元决战。元原本以为这个人只是想在战争中捞点好处的乡巴佬,元朝也太蠢了,你看看,元官吏的压迫使朱元璋家破人亡。朱元璋选二十四名将,其中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周德兴、汤和等人。一举攻破大都,元灭亡。朱元璋杀开国功臣,又经历了蓝玉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一并称为“洪武四大案”。朱元璋用自己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战胜了所有的竞争者,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直到他遇到了最后一个敌人——历史规则! 第二阶段,明盛(1403——1449),这一期间朱棣起兵造反,史称“靖难”。除此之外,他还北征了蒙古,打败瓦刺,平定安南,国力日渐强盛,又做了两件大事,即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先讲永乐大典,此书共3亿7千万字,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是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再说说郑和下西洋,郑和与西洋各国建立了良好关系,虽然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不同,国力相差很大,但大明没有对这些国家另眼相看,它以自己的文明和宽容从心底征服了这些国家。 第三阶段,明衰(1465——1627)。这个阶段是中明三大征的发

生时间,第一征土木堡,第二征京城保卫战,第三征朝鲜保卫战。这三征使大明元气大伤,晚明的灭亡无法避免。还有内斗,这期间有六名天才角逐,分别是徐阶、严世蕃、陆炳、杨博、高拱、张居正,徐阶等死了陆炳,除掉了严世蕃,却被高拱一竿子打翻,张居正又用一记黑枪结果了高拱。还搞出来个四党之争,齐、楚、浙三党形成联盟,东林党和三党僵持不下,直到汪文言的出现,汪文言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最后,汪文言把三党拆解并逐个击破,东林党胜利了。 第四阶段,明亡(1627——1643)。现在的明朝,战乱纷飞,官府疲于应付,全国大部分经济萧条,各地人民纷纷起义,重现元末景象,六个猛人被派去镇压起义军,最后奄奄一息的明朝被李自成击败,女真入关,自立国号为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明朝灭亡的起因有很多,有人说万历,有人说天启,有人说嘉靖,说法不一而足,但原因是官吏无能、经济萧条、皇帝不管事等等。但它还是一个十分诡异的时代,比如建文帝丢帝位后死没死等一系列谜案,明朝这个朝代,非常诡异,也非常伟大。 后记:《明朝那些事儿》共九部:《第一部·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第二部·朱棣:逆子还是明君》《第三部·太监弄乱的朝代》《第四部·妖孽横行的宫廷》《第五部·内阁不相信眼泪》《第六部·帝国,风雨欲来》《第七部·拐弯中的帝国》《第八部·人间再无魏忠闲》《第九部·1644最后的较量》。

论张居正的史学贡献

第28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5月 Vol. 28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6 ────────── 收稿日期:2005-12-05 作者简介:展龙(1976-),男,甘肃靖远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化史。 - 60 - ?历史学研究? 论张居正的史学贡献 展 龙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张居正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史学实践及成就,在明代史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他先后主持纂修了《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和万历《会典》等大型官书,提出许多改革措施,完善了明代的史馆制度;另一方面,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凭借自己的权力,恢复、重建了曾长期废置的起居注。 关键词:张居正;《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万历《会典》 中图分类号:K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3-0060-05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别号太岳。江陵(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六(1545)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明神宗初代高拱为首辅。张居正一生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其 史学活动则隐而不彰,加及他“生平不喜著作” [1] ,所著《四书直解》、《书经直解》、《通鉴直解》、《帝鉴图说》、《召对纪事》、《张太岳集》等亦多非史学著作。故此,张居正在史学方面的贡献一直不为人所注意。实际上,作为“以经术遭逢圣主”[2]的一代“名相” ,他的史学实践及其成就,在明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主持官修史书方面,更值得书上一笔。 据《献征录》卷17、《明神宗实录》卷107、《国榷》卷68载,张居正的修史活动是从参修《兴都志》开始的。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他充《兴都志》纂修。不久,进右谕德兼侍读,复预修《兴都志》,后辍。四十四年六月,续修《兴都志》,充副总裁。期间,他还参与重录了《永乐大典》。这些活动不仅显示了他在史学方面的功力,更为他后来总裁大型修史活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就张居正总裁《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和万历《会典》等三部重要史书做以探讨,并对其恢复起居注制度及其创新之处予以阐述。 一、总裁明世宗、穆宗《实录》 承前代旧制,明代历朝重视纂修《实录》。自宣德间修《太祖实录》始,总裁官皆由阁臣担任,据《明史·职官志》载:“(阁臣)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至隆、万间,张居正任内阁大学士,其总裁官书编纂,就是从世宗、穆宗《实录》开始的。 隆庆元年(1567)六月初一,《世宗实录》始修,张居 正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充总裁官。逾六年,尚未脱稿。神宗即位后,隆庆六年(1572)九月二十二日,大学士张居正等请修纂《穆宗实录》。[3]二十六日,开馆始修,张居正仍为总裁官。至此,两朝《实录》同修。万历二年(1574)七月十四日,《穆宗实录》先行告成。十月,由翰林院进呈。五年(1577)八月,《世宗实录》先后历时十一年亦终归告成,并于本月由钦天监进呈。 神宗初立,张居正遂请修先朝《实录》,这是对旧制的沿袭,同时也表明他重视当代史的编纂,有着强烈的史学意识。具体在两朝《实录》的纂修过程中,张居正作为“总裁首臣”,也“勤劳为多”[4],此大体有三: 第一、组织领导。明代自宣德开始,实录馆纂修《实录》,决策者实为总裁官,监修官虽由身居显位的武臣担任[5],但武臣修史非其所长,其监修不过是形同虚设,徒挂其名而已。故此,张溶虽承其祖父张辅、父张懋连,亦以武臣身份监修世、穆《实录》,但总领史事者仍是张居正,尤其是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出任总裁官,使他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一方面,他总结过去官修《实录》存在的弊病,凭借其先前的修史经验和领导才能,制定了灵活、可行的纂修计划。他在《纂修事宜疏》有言: 皇祖历世四纪,事迹浩繁。编纂之工,卒难就绪。皇考临御六年,其功德之实,昭然如日中天,皆诸臣耳目之所睹记。无烦蒐索,不假阙疑;但能依限加功,自可刻日竣事。合不拘朝代次序,俟《穆宗庄皇帝实录》纂成之日,容臣等先次进呈;却令两馆各官,并力俱纂《世宗肃皇帝实录》,则两朝大典,可以次第告成矣。[6]

正史张居正

浅读《明史》——正史张居正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二日,内阁首辅、太师、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作为明朝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作为将明朝内阁权力推向顶峰的张居正在仅仅去世六个月后就遭到清算,从反对派到万历皇帝,上下形成了对张居正的清算浪潮,张居正最终在死后被鞭尸,抄家。试问,作为万历新政的缔造者,作为明朝的中兴名臣,为何会有如此结局?更具讽刺的是张居正死后最先清算他的是他一手提携起来的张四维,而后来为他昭雪而四处奔走的竟是当年反对他夺情而被杖残的邹元标。 张居正之《明史》赞曰: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 1、不以世俗评议和士风为桎梏,善于借助一切力量为己用。 张居正在上台和推行新政过程中“引保为内助”,这是为封建士大夫所不耻的与宦官结盟,但是张居正懂得冯保的重要性,所以无论士人对他有多不耻,他依然和冯保结盟,“不但一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 2、以刚毅品格而决胜 当有人劝他顾忌人情而少树敌时他认为“浮言私议,人情必不可免”(32),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认定所作所为合于安邦定国之理,“所治是信心任理,不顾流俗之是非”,在新政遭受非难时他扬言:“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34)任其“谤书盈箧,终不为所动”。不仅如此,他还曾对自己可能的结局说“自知身后必不保”。就是这样的刚毅推动了新政的有效推行。 二、张居正失败的原因《明史》曰: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我总结为一下几点: 1、以天下为己任,置万历于不顾。 张居正一心谋国,但是他却忽略了万历的成长和万历对他态度的变化。张居正长期把持朝政,加之由于新政取得一定成效,他威望极高,所以万历就感觉到了张居正的功高震主和对自己的威胁。所以,张居正在死后短暂时间内遭到清算,也是万历长期压抑的爆发。 2、着眼于大政,失察于小人 张居正的一大失误就是用人偏听偏信,用人不明。如他一手提携的张四维因为善于讨好他而受到重用,然最终让他死后身败名裂,满门查抄。所以这是他的用人之失。 3、明王朝积重难返,任何人无力回天。 在新政处于困难时他仰天长叹: “奈何积习成风,因循难振”(54),种种努力无异是“顾涓流徒烦于注海,而寸石何望于补天。所以,由于明朝长期的土地兼并,社会危机已经到了难以拯救的地步,张居正在世能以其权威勉强控制,但是一去世反对派就反扑过来,所以明朝已重难返,任何人也难以回天。 综述,张居正改革虽然最终失败,但他明知改革如涓流入海,寸石补天一样无改于发展的颓势,但他一如既往,不改初衷,即如孤焰置于风口,也要以那微弱的光芒照亮王朝复苏的通途。这就是一个地主阶级英雄人物的自白,也是一个末世英雄的悲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