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张莉: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张莉: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绪言:现代妇女写作的中国式发生

张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代女大学生,是本论文所关注的主角。

女学生与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渊源,只有借助于梳理第一批女作家们的教育史、生活史及写作史,才有可能被充分阐明。为此,我想要借助的是“社会性别”这一历史范畴。只有当研究者进入历史情境,采取“共时”的讲述,“社会性别”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视角,研究也才会具有意义。换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中国环境下妇女写作的发生”,而不是时下妇女文学研究中通用的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中国妇女写作”。

导论将勾勒出本论文的主旨,并阐释社会性别与女作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我的结论是,通过重视社会性别及妇女写作实践,中国妇女写作的独特性将得到呈现,进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写作之间的关系将获得反思。有关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研究,会为我们业已熟知的“女性写作”带来某种修正和调整,进而丰富我们对现代文学发生史的理解。

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历史条件

1898年到1925年,有关妇女的一切价值判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妇女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她们的身体被凝视、讨论、批评,也被试图进行改造,她们从来没有这样地被举国重视。在这之前,中国妇女们普遍都生活在家内,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行为规则。但是,在1840年后,情况逐渐发生改变――妇女们逐渐被知识分子发现,妇女问题被认为是国家衰弱的原因之一。正是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开启了晚清民初以来有关妇女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变革。

事实上,“妇女问题”经过自晚清以来近百年的使用,早已被常识化、本质化了。妇女为什么会被讲述为问题、如何被讲述是值得关注的,但同时,“妇女作为问题”这个事件本身就值得关注。它提示我们,要求妇女走出家庭,其动机是把妇女作为“问题”看待和解决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使她们放足、进入学堂读书――双足的解放为妇女们生育出健康、强壮的后代提供身体保证,进女校读书则使她们自食其力,以免成为男人的负担,另外,这样的经历也为将来的国民成长提供一位知书识理的母亲。女学生的出现,其实是民族国家运动“福荫”的产物,换言之,借由民族国家的

想象,中国历史上的新一代妇女开始诞生。

只有充分了解妇女被发现的历史背景,女学生之于妇女史及现代史的意义才可以被理解。

中国历史上现代意义的女学生――不是请私塾先生进入家庭,也不是名士文人在家中收的女弟子,出现在晚清。最早,她们出现在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女校中。有资料可查的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出现在1898年。之后,女学生(即从女子学校中培养出来的青年女性)越来越多,随着1907年清政府《学部奏定女子小学章程》26条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39条的颁布,女学堂在中国合法化,同时,日益壮大的女学生群体也渐渐成为妇女中的文化精英阶层。

那么,女学生身份对于现代女作家的出现,意味着什么?首先,女学生是中国第一群以合法的名义离开家庭进入学堂读书的女性。这使几千年只能在家内生活的良家妇女进入了公共领域。其次,她们开始接受“家外”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如何成为国民,为国家(而不只是为家庭)分担责任。这些责任包括生育健康的后代、教育孩子为国效力、帮助丈夫处理社会事务、以及在成家之前可以自食其力等等。在学校,她们获得了阅读大量报刊的机会:她们不必每天被家长要求刺绣、学习家务;她们不再只阅读与传统妇女行为有关的书籍;她们将有更多的渠道阅读晚清民初不断出现的报刊,这些报刊和书籍为她们提供林译小说以及新鲜的资讯;她们还将在课堂上被要求写作,作文内容通常包括如何看待国民身份、探讨女学生形象、妇女将来的义务、对旅行和家事的理解等等。如果遇到一位开明的老师或校长,她们的文字及心得体会将以女学生某某某或某某女校学生的署名拿到报刊上发表,以显示当时女学教育的学绩。

妇女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新变化:走出家庭、进女校读书、与同龄女性交流、出外旅行、参与社会活动、与男性交往……都是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应该被视作妇女写作时必不可少的那张“安静的书桌”。这里的书桌并不是实指,它象喻的是生存环境,不愉快的心情与环境将大大降低她们的写作热情。传统社会中的妇女在家内安静写作的可能性远远低于那些女校中的写作者。家内的妇女时常会被要求做饭、做家事、刺绣、带孩子,即使父母、丈夫允许她们写作,这件事也常常会被家务工作打断。在女校,上述情况则不会发生――读书、习作不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尤其是在她们的国文课堂上。当然,“安静的书桌”还隐喻了安静思索、自由选择情感归宿的可能。在1898至1925年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妇女获得了比她们前辈更多的生活自由,毫无疑问,她们所经历的外面的世界,远大于其母亲。

作为新的社会形象,“女学生”不只代表着新的社会群体,还意味着新的女性审美标准的形成:她们有文化、引领时尚潮流、对情感及未来有非同一般的认

识。女学生群体的出现,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女性文化的开始。妇女们的文字获得更多的关注――出版商和报纸编辑们喜欢刊登女学生们的文字、照片。这一时期妇女们的文字际遇,与她们的前辈相比也要幸运得多。对于后者而言,指望出版商大量出版著作是困难的,她们的文字只会在亲戚朋友的信笺以及与丈夫的两地鸿雁传书中出现,受众显然要少得多。从女学生身份出现开始,尽管刊登的目的各不相同,杂志们对于女学生文字的青睐就没有停止过。1919年后的新文学期刊也加入了乐意发表女作者作品的行列。事实上,“一个社会采用什么样的艺术生产方式――是成千本印刷,还是在风雅圈子里流传手稿――对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也决定作品文学形式本身。”1――传播方式的变换意味着现代女作家即将出现。

到1919年,中国的初等小学女学生是190882人,高小女生则达24744人,2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十年前女学生数量。官办的师范学堂由官方出资,为女学生提供学习费用,现代女作家庐隐、冯沅君、苏雪林、石评梅、丁玲等,都曾经以师范女校学生身份获得过资助。1922年-1923年间,中国还有了两所女子高等学校――北京女高师和燕京女大。政府也开始资助青年女性出国留学,她们在日本、美国、英国学习医学、师范、艺术史、文学等。这些进入高等学府就读的青年女性,比普通的家内女性或中等师范的女校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阅读、写作、发表文字、进入社会领域的机会。了解这一教育史背景,则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女作家都来自当时的女子高等学校和国外留学归来的女大学生群体这种现象,便不那么令人惊奇了。

现代妇女写作者的产生

把妇女们从家内“解放”到学校,就能产生真正的现代妇女吗?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便没有中国现代妇女写作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需要辨析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不缠足”、“兴女学”运动与五四时期的妇女运动有本质区别。康梁号召妇女放足进入学校,是为了培养健康的国民。他们看重的是妇女的生产功能。换句话说,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知识分子们看重的是妇女的生产力,其实质就是“妇女的生物性再生产(生育)被等同为民族的生物性再生产(繁殖)。”3即:健康的妇女生育健康的国民,有学识的

1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3月,73页

2引处所引数字并不包括教会学校学生数。数字引自俞庆棠:《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女子教育》。庄俞等编:《三十五年来之中国教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190页

3陈顺馨:《导言一:女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介入》,陈顺馨、戴锦华编:《妇女、民族与女性

女学生将成为他日的贤妻良母。

新文化运动也号召妇女们从家庭中逃离,但看重的是对于个人自由意志的尊重,是对封建社会的反叛。新文化运动对“妇女是人――有着独立自由意志的人”的认识,对于妇女运动发展至关重要。这无异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对于妇女的发现,即发现她们的人格。

为数众多的学者都发现了晚清民初以来中国妇女身上发生的从外表到精神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令人吃惊。这是一场有关妇女身体的改造运动。在当时,常以母亲与女儿的方式比喻。“母亲”,她们裹着小脚,梳着传统的发式,穿着长衫,目不识丁;而女儿们,脚是天足,发是短发,衣服的式样也开始变短,以利于运动,她们上新式学堂,敢于公开演讲,也有作品在杂志上发表。与此相应的是精神气质的变化:母亲的脸上的胆怯害羞被女儿脸上的活泼大方所替代。知识分子们以“旧女性”和“新女性”命名“母”与“女”,也暗示了新一代妇女的出现。与旧女性迥异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这些新女性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才女。而现代女作家们无一例外的“新女性”身份,为新文学的写作者都来自新的妇女阶层这一论断提供了佐证。

对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探源,将使我们意识到,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成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并不必然产生现代的妇女写作。妇女文学――妇女写作、女性写作,有其自身的源头和轨迹。现代妇女文学的发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她们的文字――“浮出历史地表”后的文学作品的确值得书写和铭记,同样,她们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情状――既丰富又模糊、既隐秘又诱人的空白之页,依然值得记忆与关注。

有必要借用伍尔夫的句式来讲述现代妇女写作者的发生史:现代妇女写作者的诞生,要感谢两场战争,一场是把妇女们从家内解放到家外的“贤妻良母”的战争,另一场则是在五四时代的“超贤妻良母”运动,它为妇女们的解放提出了“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的目标。如果说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公共领域只是为妇女写作提供了客观条件的话,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则为现代妇女写作提供了创作者――一批具有现代主体意识的女性。她们是勇于用“我”说话、勇于发表对社会的看法、勇于表达爱情、勇于内心审视、也勇于向传统发出挑战的新青年,是与男性青年并列走在时代潮头的女性青年。

如果把中国现代文学理解为“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4,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妇女写作史,不只是妇女文学史,它还是现代女作者出现的历史、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女性文本如何生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前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成的历史。

现代妇女作家的轨迹――逃离家庭、接受新文化教育、自由选择婚姻、自由写作,既是庐隐、冯沅君、白薇的生命经历,也是丁玲、萧红等人的人生体验。人的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苏醒使她们参与现代文学的书写,并且,她们开创出现代妇女写作传统的事实表明,五四运动之于妇女文学的贡献之一,在于它为现代妇女写作培养了一批有着独立意识的写作者。5

这样的证明牵涉到以往人们对“五四”的理解。在诸多妇女文学研究者看来,“五四”时代“女性文学之所以特别易于被主导话语同化或者取代的原因”,被笼统地认为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仅以人本身为目的运动,‘五四’运动、妇女运动都是以民族问题为前提。”6

尽管这位学者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仅用西方理论和西方的眼光、标准评价中国的妇女和妇女文学,则会走向死胡同,至少会走向简单化、僵化,沦为仅仅成为学术界妇女精英自得其乐的文字游戏而无助于中国妇女的现实。”7,但是,她提出来的论据却令人遗憾,在她看来,“五四时代,提倡妇女学文化是为了提高种族的素质,与男性进行交流。提倡妇女解放,把女人当人看,是以对弱国子民的反思和强国强种为目的的。”8

论据依据的并不是历史事实,以“强国强种为目的”的妇女运动出现在晚清及民初,而在个人主义彰显的五四时代,妇女是被当作人而非当作贤妻良母“解放”。那种以“强国强种为目的”的解放,恰恰正是五四知识分子们所严厉批判的。如果妇女不是妻子、母亲,她本身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吗?在五四时代,无论是鲁迅、胡适、周作人、还是叶圣陶、李大钊都使用了肯定句式。叶圣陶的《女子人格问题》就是直接针对把妇女当作“物”而非“人”的现象进行批判的,而胡适在《美国的妇女》中提出的“超贤妻良母”主义,实际上也是对于妇女本身有其生命意义和价值这一命题的肯定回答。

在中国,还没有哪个时代能象“五四”那样关注“妇女”的生存境遇,尽管当时并没有出现如西方妇女史上杰出的妇女运动领袖,但是男性知识分子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及认识深度,却并不象女性主义研究者所笼统批评的。

5钱理群在《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一文中认为,“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问题是从属于政治的,所强调的是妇女在政治上与男子的平等,即与男子一样平等地担负起对于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共尽‘国民’的义务。”而“五四时期的妇女问题则服从于‘人’的解放这一时代的总主题的。”事实上,五四时期发现的是妇女独立价值。他们首先确认的妇女不是儿媳妇,不是我的妻,而是一个人。”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328页

6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95页

7同上,97页

8

中西妇女史比较视野的引入

虽然这是一篇有关中国现代妇女写作发生史的研究论文,但是,它依然有着引入“西方”、“世界”妇女运动史的必要。只有在充分了解“他者”的情况下,才能认清这个久已熟悉的、已成为定势的“自我”。

本论文第一章讲述晚清社会中的妇女问题时,引入了世界妇女运动史作为观照。这里说的世界妇女运动史,指的是发生在欧美等国的妇女运动,而不是传教士或留洋考察归来的知识分子眼中的西方妇女境遇。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晚清叙述中的西方妇女与历史现实中的西方妇女处境的对照,将使我们更真切地触摸到“西方妇女”在晚清传教士及中国知识分子话语中被“策略”叙述的命运――西方妇女的生活处境、婚姻爱情及就业被完美地建构为中国妇女努力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中国妇女曾经为家庭做出的贡献都被贬抑,她们被看作是坐食者、分利者以及使国族衰弱的罪魁祸首。她们不仅仅被认为是处于黑暗世界的需要拯救者,其裹着的双脚――曾被男人赞美为性感的标志,也被视为国家及男人的莫大耻辱。

无论是赞美或贬抑,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妇女,在这场政治叙事中都遭遇到了“变形记”的命运。作为流行的记叙模式,它显现了晚清民初以来一个贫弱民族面对西方殖民过程中的“自我殖民”色彩。男性知识分子们感受到的中国妇女的屈辱处境与民族国家的屈辱处境,在妇女问题上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合。这种经验,是第三世界国家所共有的。近来出版的《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一书中收录的对印度、巴勒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妇女问题的分析记述了与中国相类似的经验。9

对发生背景的观照,将使我们更能理解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妇女,为何其写作内容包含对社会问题的巨大参与热情。这也有助于理解现代妇女的“政治写作”――在中国,现代妇女写作,是以“问题小说”开始的,代表作家谢冰心,还引领了问题小说的写作潮流。

换句话说,尽管女作家对社会问题参与讨论的作品,被女性主义批评家们解读为“被压抑的女性意识”。但了解浮出历史地表之前她们的处境:闺中女儿不能越雷池半步,只有家内生活的经历;了解当时大部分读者对于妇女写作的认识:

9“而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妇女解放运动则大都与民族解放运动、独立建国相伴生;而且极为有趣的,大都首先由男性启蒙思想家所倡导。妇女的悲惨命运与生存状况或成为社会动员的有力方式之一,成为前现代或殖民时代社会暴行的最佳例证,成为传播、印证现代性话语的成功途径。因此,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尤其是其早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或曰国家民族女性主义话语,尽管无疑带有战前民族动员、战后整合重建时所需的妇女劳动力的意图,但女性主义作为国家民族主义话语的动员与实践途径之一,它与民族主义叙述及其实践的关系,便显然大不同于欧美女性主义。而更为有趣的是,男性启蒙者的妇女解放话语,尽管间或用于反殖的社会动员,却同时成就着一种对“进步、文明”的西方的臣服……”,引自戴锦华:

它们是伤春的、自怜的、多情的、风花雪月的……那么,冰心、庐隐等作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写作热情就将得到重新认识。这是从闺中女儿成长为社会人的勇敢,对社会问题发言正是她们的女性社会身份苏醒的开始,而不是相反。乔以钢教授在《灵魂苏醒的歌唱――论“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中认为,“作为一个新型的创作群体,‘五四’女作家第一次打破传统妇女文学的狭小圈子,在‘人’的意义上自我发现,将富于主体精神的女性意识渗透在创作中。”10

实际上,这样的政治写作也是妇女身份本身变化引发的――民国以后的妇女,不只是妻子、女儿、母亲,她们还是女性国民、女学生,到了五四时代她们还被认为是与男人一样的人。女学生、女性公民、人,这种身份的转化,使她们认识自我与世界的眼光发生某种变化。“因此,她的注意力,就从过去局限于住宅的、个人的中心,转向非个人的方向,而她的小说,自然就具有更多的社会批评和更少的个人生活分析性质。”11借助于伍尔夫蝴蝶与牛虻的比喻可以看出,现代妇女对于社会改革的热情参与――热衷做牛虻而不是蝴蝶的选择,是妇女生活非个人化倾向的表现。关注社会跟女性意识并非对立,它们不应该被简单解读为“受压抑”。

对于女作家作品的社会性,正如乔以钢教授所指出的,应该视为“女性主体意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充实和拓展”:“因为当时的转变并非来自女作家以男性思维、男性风采为范式的趋同,而是女性自身由‘人’的觉醒所必然带来的社会参与意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现实剧烈碰撞的结果。也就是说,当政治斗争成为社会生活重心所在,特别是当民族处于生死博杀的战争状态的情况下,女性主体意识十分自然地注入了参与社会进程的新内涵。尽管以传统的性别眼光为尺度衡量,她们的‘女性味’大为淡化几近不存,但就其本质而言,又是‘女性作为人’的现代女性意识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12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女性写作批评实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有关妇女写作的研究,尤其是现代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批评,大都是从民族国家、阶级的社会学角度出发。在以鲁迅、茅盾13为代

10引自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43页11弗吉尼亚·伍尔夫:《妇女与小说》,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57页

12乔以钢:《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43页

13对于现代女作家的个案评价和研究,从“后五四”时代就开始了。鲁迅曾在他的新文学大系的导言中对凌叔华和冯沅君的作品做出过经典的评价,这甚至成为后人研究这两位作家的基本共识。胡适曾为中国第一位女作家陈衡哲《小雨点》写序言,并认为她是第一位用白话文写作的女作家。另一位对女作家进行扶持的评论家是茅盾,他曾在三十年代写过《庐隐论》、《冰心论》、《女作家丁玲》,从一位编辑和评论家的角度,对三位作家做出了五四式的评论,认为庐隐是五四的产儿。对丁玲笔下“莎菲”小资产阶级的评价,也代表了当时评论家们的

表的一批批评家那里,妇女写作价值借由一种男性的、社会学的文学评价体系得以彰显。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曾对中国女作家研究有过革命性贡献。1980年代以来,出于对单一政治标准的反拨,再加上国外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一批研究者开始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对现代女作家的生活及写作史重新阐释,进而梳理出女性写作传统。正如许多研究综述业已指出的,最早使用这种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又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女性主义专著是《浮出历史地表》14,这部著作显示了强烈的女性主义精神和立场,对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都围绕其女性体验、女性立场与主导话语之间的关系展开。从这个新颖独到的角度出发,两位作者对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鲜明女性精神和女性体验的作品进行褒扬,而对女作家放弃女性精神、表现出与主导话语趋同的写作深表遗憾。也因而,借助于孟悦和戴锦华这两位张扬女性精神与立场的学者的眼睛,现代文学史上的妇女写作呈现出了与传统文学史家眼中不同的景象。借用女性主义角度,《浮出历史地表》重估了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价值,这在1980年代的女性文学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浮出历史地表》开启了追溯女性文学传统的研究道路。

其后的许多女性文学研究者们,出版了大量女性文学研究著作15,在研究中表现了与《浮》相似的立场:以女性意识及女性体验为评判标准。某种程度上,女性主义批评在最初进入中国时给当时的文学研究以“陌生化”效果,也成为对主流话语进行反思、批判的有力视角。在陈晓兰的《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中,总结性地把中国女性主义研究者们的研究方式概括为“沿着西方‘女性主义阅读’和‘女性中心批评’两种方式进行。不论是对男性作家作品进行的女性主义式阅读,还是对个别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或对整个女性文学史所进行的宏观论述,都是围绕着女性意识这一中心命题展开。”16于是,“女性意识、包括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个体意识、自主意识成为评判作家、作品的出发点和标准。”17女性主义理论给女作家研究领域以崭新的方法和视角,无可阻挡地成为“妇

阶级立场。三十年代,大约有五部以上有关现代女作家作品的评论集。这些都是当时共时性的研究著作。

1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初版。这部著作在妇女研究领域广受关注。2004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

1580年代对中国现代女作家进行系统评述曾有个高潮。不少女性评论者以女权主义的方式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及生活都做了重新点评和理解。对女性写作史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确立了女性写作的范式。这些著作包括《中国女性文学新探》(盛英),《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乔以钢),《颠踬窄路行》(刘纳),《低吟高歌: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乔以钢)《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乐铄),《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別意识》(李玲),《“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刘思谦)等。

16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84页

17

女写作”研究中的“范式”。女性主义角度支配着大多数的女作家研究,其最终的指向其实是一个有关女性写作的完整构想:以女权与男权、边缘与主流、个人与国家斗争为线索,彼此对立交错的动态图景。

“一旦描写的镜子变成一种规定性的工具,那么镜面便被阴云覆盖”。18虽然女作家的研究在不断地继续,但内在的超越和突破却很难获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认识到,尽管可能有着同样的“女性主义”命名,但是否存在着统一化的女性和本质化的女性文化,却令人怀疑。“审视不同女性之间的差异,包括民族差异以及同一民族内不同的阶级、种族、种姓、性别等方面的差异,以便能更具体地分析妇女的处境、制订行动的策略,以期在文化上呈现一个更复杂的世界”19,已经成为新一代性别研究学者们所关心的问题。

《浮出历史地表》的作者之一戴锦华教授,对中国性别研究领域过于倚重欧美理论的情况提出了反思,在她看来,当时对国外理论资源的引进、介绍值得反思。因为当时一方面是“将视野限定在欧美,主要是美国之上,一方面其选择、评判的依据,却基本上是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需求。”20也就是说,对国外理论资源的译介,缺少充分自觉的“拿来主义”。这样的结果是,“这些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国外理论,便在西化的总体氛围中,被绝对化,乃至神圣化或普泛化,成为相对于中国社会现实的‘真经’。” 21所以,在戴看来,一旦割裂了历史,我们便可能忽略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自身的发生、发展脉络,忽略了其表述背后的现实诉求。而这样的历史脉络,实际上与我们自身的历史脉络存在着巨大差异。

本论文从历史情境入手,从源头进行的发生学研究,其实正是一种对性别研究的新尝试。其目的在于重新唤起女作家研究的活力,将既定的前提、结论历史化,在妇女文学研究中引入反思的因素。当然,这里的反思不是一种推倒重建,而是在具体的研究中呈现。

妇女与阅读

本论文的反思不只是体现在对中国妇女写作发生的本土性认识上,还体现在对于妇女写作的整体认识上。现代文学的发生,不只是有关文学的发生,还是现代思想、文化、政治复杂建构的一部分。即使没有阅读过她们的作品,教科书上的常识也会使现代文学的爱好者了解陈衡哲对白话文写作的探索、冰心对于母爱的热衷、庐隐是个热心的社会问题讲述者、冯沅君是位新女性等诸如此类的印象。

18(美)桑德拉·吉尔伯特、苏姗·格巴《镜与妖女: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279页

19陈顺馨:《导言一:女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介入》,陈顺馨、戴锦华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2页

20戴锦华:《导言二:两难之间或突围可能?》,陈顺馨、戴锦华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31页

21

毫无疑问,现代文学的生产已然成为一种机制。不得不说,这些文学史上女作家风格的常识,是被建构的而非自然发生的。

如果说本书的上编(1-4章)关注的是现代妇女写作者的产生的话,那么本书关注的第二个命题则是现代妇女写作风格及范式的初步形成、探讨现代妇女对现代文学所做出的贡献。对于妇女文本的分析,我引入了传播学及接受美学的某些理论。在我看来,对冰心、庐隐的阅读不只是有关作品风格、内容及形式的阅读,还是有关女学生形象的阅读与接受。冰心等对于现代妇女写作产生的影响,将不只是其文学作品风格的影响,还将是有关女性气质的影响。

因而,从阅读、传播的角度去理解现代妇女写作的发生便成为必要的和有效的,它们被认为是“发生”的一部分。对女作家作品的接受、阅读、赞美,既是对妇女写作的理解,也是社会对新“妇女”形象的阅读与接受的过程。(当时的女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女学生读者,也为书中女学生人物的消费提供了庞大的阅读群体。)

如果把现代妇女写作看作是自足的系统,第一代女作家的作品显然并不如之后的女作家作品令人满意。但她们的声名――在文学史及大众印象中,看起来似乎远比后来的许多同行响亮。“得风气之先”只是答案的一个方面,现代文学发生期读者与批评家们的强烈的热情――参与性阅读与讨论、新文学期刊的大力扶持功不可没。妇女写作与男权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压抑与反压抑、敌对与反抗。相反,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如果没有男性读者及评论家的主动参与,妇女写作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现代妇女写作史,不应该狭隘地理解为与男权对立的历史,它们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感知到的复杂。事实上,在现代妇女作家出现的历史中,男性批评家们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参与(主导)建构女作家的历史,也开创了最初解读女作家作品的历史――当然,性别的盲视或压抑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把妇女文学研究比喻为房屋,那么以女学生为视角的研究方式则应该被看作那扇尚未被发现的、能看到新鲜风景的窗户,透过它,我们看到的风景将与往日不同――既可以看到现代妇女写作者身份生成的历史,也将看到新的妇女文学写作方式的初步形成,那是具有妇女特色的语言、内容、视角及写作方式。通过这扇“陌生”的窗户,我们将认识到现代文学发生史的丰富与复杂。

1898-1925的选择

尽管1917-1927年被普遍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十年”,但就妇女写作而言,1925年前和1925年后的写作有着重要的甚至是“质”的变化。1917-1925年间的女作家――本论文讨论的女作家们,其作品包含着浓厚的女学生气息。这些女作家大部分处于学校环境,尚未全面接触社会,她们在作品中表达

出的对社会、他人命运的关注,有着鲜明的“青春”、“幼稚”的气息。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妇女写作,其性别色彩尚未清晰,她们还没有独立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的女性身份。从个人生活而言,这时代的她们都还处于情感空白期或热恋期,尚未进入婚姻。就社会环境而言,中国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尚没有大批进入都市与社会,进入公众交往空间。因而,这一时期的女作家作品,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女性写作,而是女学生写作,一个重要的表征是:此时的她们,乐于把爱情中的“我”与“他”说成“我们”,进而想象成为坚不可摧的情感堡垒。并不夸张地说,她们是一群女学生作家。

1925年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冰心、庐隐、凌叔华、冯沅君、苏雪林等人,此时都从大学本科毕业,她们走出了校门――结婚、生子、去国外深造或赴大学执教。也是这一时期,《娜拉走后怎样》、《伤逝》先后发表,表明当时的“妇女解放”遇到了障碍。就妇女写作而言,庐隐们都不约而同地面向了“胜利之后”的思索:当妇女们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后,“她们”的路在哪里,“她们”的路该怎么走?

我以为,就整个现代妇女写作史而言,1898-1925时段的选择更贴近妇女写作发生的课题。只有聚焦于这一时段,妇女写作发生时的女学生特色才会被重新重视与发掘。从文本成就看,尽管这一时期的美学成就不及后来,但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出现及现代化写作、读者对女作家的阅读期待、主流评论家对经典作品阐释的模式,都在此时发端,这一时期包含的诸多可能,也要比一般理解的远为丰富。

正如读者将看到的,本书的结构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网状的。我更愿意把这样的写作认为是一种深度描述。对于现代妇女写作发生这一事件,我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这样的观察既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对文学的外部及内部研究,也应该被理解为社会学、文学、教育史及妇女史的交叉研究――与通常人们把妇女写作看作是一个文学现象相比,我倾向于把它看成是文化现象。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1-4章)描述的是晚清到五四以来――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代女作家们由闺中女儿到女学生,最后成长为女作家的过程,我将描述妇女们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变化:家庭教育、新式学校生涯、阅读资源、教育历程、情感变化、大学生活、编读关系、发表作品经历……与此同时,她们和当时大部分的中国妇女一样,将经历:不缠足、兴女学、剪发、新式学校生活、参与或见证学生运动、讨论爱情话题、逃婚、抗婚或自由恋爱等等。事实上,我试图讲述的是现代妇女写作者身份的生成史。

下编(5-8章)则关注的是现代妇女写作风格的初步形成及现代妇女对现

代文学史所做出的贡献:青年女学生形象的自我建构与想象;女性知识分子视角的形成;书信、日记体形式的初步尝试以及对于“第一人称”从陌生到熟悉的运用;妇女作品的出版、阅读、阐释的历史描述。在本论文中,1898-1925年间陈衡哲、袁昌英、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等人的写作,被认为是现代妇女写作风格上勇敢的、多方位的尝试,这些作品和它们的作者一样,具有青春气息和感染力――既青涩幼稚、又热情真诚,在她们的作品中,独有的属于妇女写作的女性气质正在慢慢生长,这些特点,也恰好与当时女学生们的群体形象有某种相似,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青年文化”和“青年文学”22特质吻合。

或许,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22“青年文化”和“青年文学”是王富仁先生在《创造社与中国现代社会的青年文化》一文中估价创造社的意义时指出的。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发生期时的现代妇女写作,也有

中国现代文学的简答题..

1、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答:(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的文学。 2、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 P25 答: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具体标志有两点:第一点,文学多元化。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3、第一个十年中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 答:①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②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③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由于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建文化。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分化。④出现了新文学的代表作——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⑤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主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作社。 ⑥在1926年北伐大革命前后出现了革命文学。 4、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1)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2)人性意识的觉醒。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3)世界性。指现代文学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5、五四新文化运动 P25-26 答:(1)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思想启蒙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4)本质: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6、五四文学革命的历程及发展 答:(1)1915——1918年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首倡期”。发端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章为文学革命发难之作。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随后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相继响应,文学革命形成了一定的声势。

文学批评常见问题解答

第一章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概述 1.何为批评理论? 答:批评理论是大约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当时文学理论日益批评化,文学批评日益理论化,文学理论与批评界限越来越模糊,批评理论这一新形式应运而生。 批评理论是对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的进一步深化。文学阅读是指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词句和意义的翻阅、理解与体验过程;文学批评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批评理论则是文学批评理论的简称,是指读者在对文学现象的阅读和批评过程中体现的特定批评方式、借此而对更普遍的文学问题的反思以及这过程中体现的价值系统。 批评理论不仅有具体批评方式,而且还有由此出发而对更普遍问题的探索,以及相应的作为支撑的更大的文化价值系统,是一种基于阅读的、与具体批评相结合的理论。 2.依据中外批评理论的一个模式分析一具体文本。 答:对职业化牛仔裤的“文化研究”批评,如下(只提纲要)。 文化现象:白领女性越来越多地选择职业化牛仔裤作为自己的着装选择。 背后的文化内涵:(1)时间紧缺文化的体现;(2)女性对自由的更多要求、向往;(3)日常审美化的进一步要求。 第二章西方批评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1.何为批判现实主义? 答: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批评理论中影响最为重大的文学流派,19世纪中后期最为辉煌,成为一时的主流,后来成为多种文学观念中之一种。 现实主义批评理论是在认识性价值论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文学观念,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真实性、典型、完整的故事,而批判现实主义更侧重于对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等。批评家们就是以这些概念为标尺来衡量文学作品的。他们确信文学可以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并进而对生活产生改造作用。批判现实主义批评有两个最杰出的范例,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评实践,另一个是19世纪俄国的那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学分: 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是汉语言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 2.了解各位女作家的生平与创作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3.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及思辨能力。 【教学任务】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共36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女性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脉络,女作家们作品的个案研究。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以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论述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从女性文学所关注的女性命运、爱情、家庭、人文的主题类型入手,探讨“五四”以来女性解放所提出的社会命题,并通过对冰心、凌叔华、丁玲、白薇、张爱玲、苏青等重要女性作家的论评,讨论女性作家的精神特质及其审美倾向。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宏观与微观结合。学习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自学为主。 【先修课程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时分配】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乔以钢《多彩的旋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 徐岱《边缘叙事》学林出版社,2002年。 李少群《追寻与创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游友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审美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 大纲内容 第一章现代女性文学的诞生及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并把握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及演变脉络,注意作家的生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现状、时代变迁及文学思潮对作家的影响;阅读作家作品,从总体上把握女作家创作主题与风格的演变。 【内容提要】 第一节现代女性文学与“五四”新文化思潮 一、女性“失语”与“女性的发现” 二、现代女性文学的时代精神 第二节现代女性文学主题类型 一、社会性主题 二、女性主题 三、哲学性主题 第三节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 一、女性话语及其双声语境 二、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与深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不同时期文学思潮对女作家创作的影响。 教学难点:探究现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历程;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 【复习思考题】 1.结合史料,探究女性文学诞生的文化语境和历史土壤。 2.请结合女作家的创作梳理出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轨迹。 3.五四新文化思潮对现代女作家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4.试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现代女性文学的局限。 5.查找资料,了解目前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新动态。 第二章时代精神与女性文学革命(1917年——1929年)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各位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 教学要求:详细把握课堂讲过的每一部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创新。注意宏观的梳理透视与微观的学习探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影响日益加深,而现代的文学作品就如浩瀚文学天空的一颗巨星,烨烨生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主要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组成,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闪光点,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如果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人,那么小说就是他的灵魂,诗歌是他的眼睛,散文就是他的发肤,戏剧就是他的衣服。 小说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在原有的明清小说的基础上,加上国外长短篇小说的影响,以及现代的社会环境的熏染,现代小说已经具备了它完整的体型,走向成熟。为什么说小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因为它最直观的反应了当时人的思想,社会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的某种或一些愿望,是人的思想的一种载体。 我读的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不多,就简单的说说我对巴金《寒夜》的感悟。该故事篇幅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种种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讽刺,并以婆母和曾树生为代表的两种女性形象,反应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本书那直指人心的艺术魅力值得深思。 通过参考,我将从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及女性意识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社会历史时代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社会现实批判。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寒夜》寄寓着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巴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来表现小人物的悲剧,重要的是揭示了旧制度灭亡的必然,表现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寒夜”就是国统区阴郁现实的象征。 《寒夜》是巴金于1944 年创作的,是一部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小说中,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了家。小说的结尾,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 可以说这既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巴金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在巴金看来,正是国统区黑暗、腐败的现实造成了小说中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还说,“我们没有发国难财,却倒了胜利霉。”在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以及家庭的破碎,都和这样的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 美国思想家杰姆逊说:理解文学必须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实际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在这个家庭中,婆媳之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传统封建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无法

《中国现代文学》答疑二

《中国现代文学》答疑二 十九、论文学革命の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 要点:①内容:A、在文学语言和形式上,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复古、拟古、师古の形式主义倾向,提倡文学の现代体式和多样化の表现手法。B、在文学观念上,批判和否定“文以载道”和消遣游戏等传统文学思想,提倡表现人生,反映时代の积极の现实主义の文学思想。C、在文学内容上,反对封建旧文学和鸳鸯蝴蝶派一类文学,提倡人の文学,表现个性解放和民主主义思想,反映反帝反封建の主题。②成就:A、产生了新文学,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の主题,新の题材,新の人物。B、新文学用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文学正宗地位; C、进行了新诗の创建和小说形式の革新,并引进了话剧等新文学体裁。③意义:A、文学革命是一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の彻底の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の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内容和文学语言形式の大解放和大革命。B、文学革命使中国从禁锢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新の时代。C、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の革命精神,面向世界,勇于吸收の开放意识,冲破旧の束缚の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の发生和发展都具有重要の意义。 二十、新月诗派关于新格律诗の提倡对新诗发展の作用是什么? 要点:①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の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の精神,最有代表性の作家是闻一多和徐志摩。②在理论上,徐志摩认为诗与音乐、美术是同性の,闻一多则主张诗应有音乐の美、绘画の美和建筑の美,这三美主张是新月诗派理论主张の核心。 ③在创作上,他们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の理论主张。④新月诗派以自己の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对新诗の艺术形式进行了积极の探索,使新诗在艺术技巧上得到了丰富和提高,为提高新诗の艺术性以及为新诗の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の贡献。 二十一、语丝社对现代散文の发展有哪些贡献? 要点:①语丝社の主要刊物是《语丝》周刊,该刊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等。②主要从事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③形成一种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幽默泼辣の“语丝文体”,对后来の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对现代散文の发展做出了重要の贡献。代表作家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等。 二十二、初期革命文学倡导の主要主张及其意义和偏颇是什么? 要点:①主张:A、肯定文艺の上层建筑性质。在此基础上强调文艺の社会作用,要求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终审稿)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 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文学发生的四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文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7、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1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人物、场景、事件。 16、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将文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7、直觉:本意指实现外形,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领会式知道的方式。 18、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名词解释 1、文学:它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创造文学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中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式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题目及答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

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 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 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 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艺术境界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6“坐忘”“心斋”:庄子提出的命题,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虚静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

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在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曾不断地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问题.从先秦开始,人们就逐渐注意到文学托物言志反映生活的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的文章,其中心内容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陆机根据文学的实践经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难处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而提出了文学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对“物、”“情”、“文”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比较细致地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奠定了研究文学创作的基础.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把创作论列为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神思》中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神与物游”的思维特点;在《情采》篇中阐明了“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在《物色》篇中提出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概括理论,同时还涉及文学创作的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地开拓了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此后,出现了浩如烟海的文论、诗话、评点等,其中不乏有关文学创作的甘苦之谈和真知灼见,如清代叶燮在《原诗》中把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概括为理、事、情,把作者的主观条件归纳为才、识、胆、力,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明代李贽、清代金人瑞、李渔等研究了小说、戏剧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主张主观和客观统一,崇尚物我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的生产的共同规律,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文学创作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既要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又要表现主体的审美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融和结合,无疑地要受“美的规律”的直接制约.许多杰出作家的经验表明,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倾注他们的感情和理想.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他在《俄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又说,《阿Q正传》反映的正是“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总结自己的创作道路时指出:“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五十多年中我也有放弃探索的时候;停止探索我就写不出作品.……我的每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作家的这种探索和追求,正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审美性质. 文学创作需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如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它因时因事而异,变化无穷,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应当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他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作家首先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文学描写的中心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人、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们的各种命运,设身处地地体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色彩和节奏,从生活中获得只有作家个人才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特征和行为.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深入思考,透过生活现象探求生活真谛,逐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生活中,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各种人和各种社会现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前提.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为此,必须经过艺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正如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渐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选取题材.作家所写的应当是他受了感动而又认为有意义的审美对象,接着而来的,是酝酿主题.文学创作要取得成功,不仅要题材选择得恰当,而且尤需从中发掘出它的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别人没有觉察到的事物之间的某种本质联系,获得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主题应该是从丰富的生活感受中反复思索和探求而酝酿成熟的结晶,它来自生活的深处,是和生动的表象有血有肉地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构思由此继续深化,使生活表象和作家的审美意识融合起来,逐渐形成意象,最后才能化为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还有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既要力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又要寻找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高尔基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论散文》)语言具有描绘形象、唤起读者形象联想的功能,是因为语词所表现的概念是同有关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应当掌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和技巧.从所反映的生活出发,去寻求最恰当的语言.老舍在《语言与生活》中说过:“语言脱离了生活就是死的.语言是生命与生活的声音.”作家有深厚的生活底子,对所写的人物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驾驭语言.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其特点,人们把作家形象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过程称为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别林斯基在《智慧的痛苦》中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他在《艺术的观念》中又指出:“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马尔赫恩: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论文 指导老师:xxxx 姓名:xxxxx 专业:xxxxxx 学号:xxxxx

论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色 摘要: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一方面,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轨迹,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技巧逐渐从稚嫩走向圆熟,基本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虽然在这个上升趋势中,不免有起起落落的回复现象,但大体上和禅宗思想的这三种境界是吻合的。另一方面,具体到贾平凹的每一部重要作品之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同时体现了这三种境界。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境界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的思想原则:那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是文化寻根的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看,大体经历了文化和谐——文化错位——文化崩溃——文化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等表现了美好人情的文化和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达到了文化崩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希望,而《秦腔》则应该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必须文化重建的警示。 这里,不再对贾平凹的创作作全面的论述,而是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禅宗的这三种境界一般是形容人认识大千世界的过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看做求实阶段,即对眼前的所见,基本凭着经验直觉去判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可看作求智阶段,是用空灵智慧的心态去观察事物,也可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可以说是求自由阶段,类似于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看似回到了起点,但又不只是起点的重复。是对大千世界的大彻大悟,是达到一种高度或深度的“自由”状态。现把这三种境界用在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上,是出于两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文学批评方法

第九章西方现代文艺批评方法的借鉴 20世纪欧美文艺批评形形色色,各种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同一流派中也存在不同见解,兴衰更迭,情况复杂。西方文艺批评流派及其方法,产生于外国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即使在欧美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是各具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与中国特有的文化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研究外国文艺批评方法,要联系具体方法产生的时代及文化背景,了解其理论主张及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加以比较辨析,才能正确借鉴。 特别要指出,西方各种批评理论与方法,往往与某种哲学观。念、美学思想、文艺理论或与某一门学科的理论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欧美哲学表现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峙,随着战后情况的变化,在美学中表现为经验主义抬头和理性主义衰微,一个新的经验主义的时代开始了。在艺术理论上继承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兴起以来,强调艺术创作中的无理性和直觉能力的理论;弗洛伊德学说更加推进了无理性的导向;艺术被排斥在社会主流之外,与现代主义兴起同时表现出反写实、反传统、反理性的偏向,强调主观,倡导表现,关注审美经验,注重形式,从模仿论走向表现论。在文艺批评上摆脱传统批评模式,批评对象从以作家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文本和读者为中心。批评范围由作家身世及社会文化背景缩小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从阅读作品研究接受转移到抛开作品去研究阅读接受。总的看来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脱离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注重形式,分析作品本文;二是引进现代学科成果,使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向文艺批评渗透结缘,注重综合互补,开拓新方法。我国80年代文艺研究出现“由外向内转”的趋向,如果走向极端,把作品与外部联系分割开来,将使文艺远离社会,使批评走向歧路。这方面西方就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由于西方各种文艺批评理论、方法,都是一门专门学科,加上流派繁多,本章只能就几种主要批评方法概略评介,供大家批判地学习,为发展和完善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提供借鉴。 第一节新批评 新批评的产生 新批评又称形式主义批评、本体论批评或本文批评。它产生于20年代的英国,30年代出现于美国,四、五十年代在英、美红极一时,60年代在法国形成一个高峰,成为一股国际性的文学理论批评思潮,之后逐渐衰落。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仍然活跃于西方,特别是大学的文学课堂。美国韦勒克就是当代新批评的著名代表。 新批评得名于1941年美国兰索姆发表的《新批评》一书的标题。所谓“新”,主要是针对英美传统的旧式批评流派而言。它是在反对只注意作家,从历史、道德、心理或社会等外在方面去寻求作品解释的流行批评倾向,一为适应现代派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直是一种适用于现代派文学的批评方法。新批评只强调研究作品本文,中心是探讨作家如何表现他们的经验和感爱?作品如何通过形式产生美学效果?兰索姆的《新批评》提出了“本体论”的主张,体现了新批评的根本特点,即认为文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作品本身,把作品本文看作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新批评发展了20年代苏联动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使文艺批评的中心从作者引向作品。兰索姆认为“新批评几乎可以说是由理查兹开始的。”因为英国理查兹所代表的语义分析学为其提供了批评方法。而被认为是新批评派的创始人的文略特,作为新批评派的批评家、现代派诗人,他所提出的有机形式主义的文学观和象征主义的诗歌理论。奠定了新批评的理论基础。 理查兹从语义研究出发,把语言的使用分为“科学性”的和“感情性”的,前者的功用是指事称物,传达真实信息;后者的功用则是激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前者是真实的陈述,是科学的真,后者是所谓的“伪陈述”,是艺术的真。艺术的真实不等于客观事实。他强调文学作品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认为一部作品只要总的效果是统一的,前后连贯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使读者觉得合情合理,就具有艺术的真实。因此文学作品本身符合逻辑,就形成了一个独立体,不必仰仗历史或科学来取得存在的理由,因而在批评中也无须用实证的态度来进行。 艾略特针对浪漫主义的表现理论,宣称: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因为艺术的情感不是个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要表现这些情感就必须找到与这些情感密切

张莉: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绪言:现代妇女写作的中国式发生 张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代女大学生,是本论文所关注的主角。 女学生与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渊源,只有借助于梳理第一批女作家们的教育史、生活史及写作史,才有可能被充分阐明。为此,我想要借助的是“社会性别”这一历史范畴。只有当研究者进入历史情境,采取“共时”的讲述,“社会性别”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视角,研究也才会具有意义。换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中国环境下妇女写作的发生”,而不是时下妇女文学研究中通用的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中国妇女写作”。 导论将勾勒出本论文的主旨,并阐释社会性别与女作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我的结论是,通过重视社会性别及妇女写作实践,中国妇女写作的独特性将得到呈现,进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写作之间的关系将获得反思。有关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研究,会为我们业已熟知的“女性写作”带来某种修正和调整,进而丰富我们对现代文学发生史的理解。 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历史条件 1898年到1925年,有关妇女的一切价值判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妇女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她们的身体被凝视、讨论、批评,也被试图进行改造,她们从来没有这样地被举国重视。在这之前,中国妇女们普遍都生活在家内,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行为规则。但是,在1840年后,情况逐渐发生改变――妇女们逐渐被知识分子发现,妇女问题被认为是国家衰弱的原因之一。正是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开启了晚清民初以来有关妇女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变革。 事实上,“妇女问题”经过自晚清以来近百年的使用,早已被常识化、本质化了。妇女为什么会被讲述为问题、如何被讲述是值得关注的,但同时,“妇女作为问题”这个事件本身就值得关注。它提示我们,要求妇女走出家庭,其动机是把妇女作为“问题”看待和解决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使她们放足、进入学堂读书――双足的解放为妇女们生育出健康、强壮的后代提供身体保证,进女校读书则使她们自食其力,以免成为男人的负担,另外,这样的经历也为将来的国民成长提供一位知书识理的母亲。女学生的出现,其实是民族国家运动“福荫”的产物,换言之,借由民族国家的

[现代文学,中国,经典]探究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

探究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 任何一种文学传统都是经典不断出现和对经典进行阐释的过程。正是对经典的阐释效法、领悟欣赏、转换创造,构成了文学史和文学传统的主要线索和独特品格。中国现代文学经过萌生与勃兴,发展与曲折,成熟与繁荣,铸就了一批权威性的超越时空的文学经典,中国现代文学整体也成为一种经典性的存在。本文基于对文学经典的理解,着重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诞生、延传与变异以及相关问题进行考察和探讨。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经典的理解还处于模糊状态,难以给予具体而准确的界说和概括,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和危机感。这主要表现在对其理解上存在着一系列的悖论:既是永恒和绝对的,又是暂时和相对的;既是自足和本体的,又是开放和超越的;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人化的。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是消解大师、告别和否定经典;另一种是试图寻找大师、重释经典。不过,这两种倾向都存在着盲目性,都涉及对经典和文学经典的认识问题,而这些悖论,归根到底又源于关于经典究竟是实在本体还是关系本体的矛盾态度。 经典的概念,来自拉丁文classicus,意为第一流的,指公认的、堪称楷模的优秀文学和艺术作品,对本国和世界文化具有永恒的价值,。①显然,这一定义反映了一般人对经典的理解,它主要从实在本体论角度来看待经典,将其视为因内部固有的崇高特性而存在的实体。近代以来,许多理论家更倾向于从关系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待经典,将它视为一个被确认的过程,一种在阐释中获得生命的存在。如伽达默尔说:古典型这词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点,即一部作品继续存在的直接表达力基本上是无界限的。,①这里所说的古典型,具有经典的意思,而无界限则强调其无确定性,实际上就是处于不断的阐释之中。 就个人而言,我倾向于认为经典既是一种实在本体又是一种关系本体的特殊本体,亦即是那些能够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并且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其内涵和特征至少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把握: 首先,从本体特征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现出丰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经典只有持续不断地被解释、接受、传播,它内在的潜力才能得以开发。如《红楼梦》被称为红学即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重新解释,又如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也是此意。可以说,富有原创性的文本也需要富有原创性的阐释对之进行塑造和定位。因此,经典的本体特征呈现于经典文本与独特阐释的结合中。对经典的独特的读解系统与阐释空间,是它得以持续延传、反复出现、变异衍生,真正成为经典的必由之路。 其次,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物,它诉诸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如果说对经典的阐释大多借助上面三对关系的前项,那么,这些关系的后项,即个人的阅读、感性经验和无意识(包括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则是经典具有超越性,开放多元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文学经典的审美把握,通过主题内蕴、心理情感、意境营构、人物塑造、修辞方式等努力,容纳了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与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这样创造出来的经典既具有自身的特质,又包含了文化、人性的内容,从而使不同时

文学批评理论整理笔记

文学批评理论整理笔记 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学礼可以立身;人性的完善依靠音乐的熏陶 2思无邪指诗经的内容具有雅正的特点。无邪即是归于正,提倡中和之美,内容与文学语言都应该委婉曲折,不能过于激烈过于只露。 3兴观群怨 兴:审美作用诗歌生动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兴奋,感情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美的享受 观: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观客观内容,也观诗人的主观意图。 群:团结作用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对不仁的现象通过诗歌加以揭发。 4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关于意的理解两种,一是作品之意,一是读者之意。从孟子的思想体系和诗的状况来看,应是后者。 5知人论世孟子认为为了做到以意逆志,就必须要知人论世,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6 心斋坐忘:“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的《人间世》,即废止人地感觉、知觉器官的作用,使自己无知无欲,绝思绝虑,进入空明静寂的心理状态。坐忘在《大宗师》中“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就是使人忘记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7“得意忘言”《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方面,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启发人们的想象联想,引起人们对生活中经验过的某种认识和印象的回忆,联系和形成与多丰富复杂的思维和内容,以获得“言外之意”,要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领会无线的“言外之意”,所以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要沿着它所比喻、象征、暗示的方面,充分驰骋自己的想象,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补充丰富它,以获得比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的多的内容。 8发愤著书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例举历史上八位遭受迫害的伟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此皆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所谓的“发愤著书”在作者看来是为了达意通道。应从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作者崇高的志向与抱负不能施之于事业,没有在实际上实现,这才借“思来者,述往事“来寄托二是作者的志向就是要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系统理论,写‘成一家之言’的作品。 9 《毛诗大序》的内容 主张:①“发乎情,止乎礼义。”强调文艺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起“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作用,不能超越礼义大防,在批判社会现实时,应委婉地在统治者允许的范围内作客接受的批评。 ②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谏上”百姓通过文艺对统治者进行批评,肯定了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③六艺说“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指诗经分类,赋比兴表现方法的分类 ④情致统一说发展了荀子《乐论》《礼记?乐记》情志结合的思想,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 10陆机《文赋》的艺术构思说 1、构思准备(艺术体验——“眼中之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