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烧惊厥的病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小儿高烧惊厥的病因分析与处理方法引言:

小儿高烧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症,给家长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和焦虑。本文将对小儿高烧惊厥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

一、病因分析

小儿高烧惊厥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

有些儿童天生对高烧比较敏感,其家族中有高烧惊厥的患者,因此具有一定的遗传风险。

2. 发热疾病:

高烧是引起惊厥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的发热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都可能引起高烧。同时,疫苗接种后也可出现发热,进而导致发生高烧惊厥。

3. 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可能引起高烧,导致小儿高烧惊厥的发生。这种感染常常由于病原菌进入消化道引起,如病毒性腹泻、细菌性感染等。

4. 长时间热水浸泡:

儿童在热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导致体温骤升,会诱发高热惊厥。

二、处理方法

对于小儿高烧惊厥,我们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1. 家长第一时间给儿童予以急救:

当发现儿童惊厥时,家长应冷静主动,将孩子安置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防止受伤。同时,应保证儿童呼吸通畅,松开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体温降低:

给宝宝清凉的环境,以帮助体温降低。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脸部和身体,但要避免使用冰块或过冷的物品。同时,可使用解热药物,但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正确剂量给药。

3. 就医:

当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应立即就医。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确定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4. 预防措施:

预防小儿高烧惊厥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预防感染,加强儿童的免疫力;避免给儿童围巾、枕巾等过厚过热的物品,防止继续升高体温。

结论:

小儿高烧惊厥是一种引起家长高度关注的疾病,但并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严重后果。家长在处理小儿高烧惊厥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小儿高烧惊厥的发生,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宇辉,刘舒羽.小儿高热惊厥的致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75-76.

[2] 许东升,吴秋章.儿童急热惊厥的防治与护理学[J].中国远程医疗和车载医疗,2021,19(08):91-92.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第五节热性惊厥 【ICD—10编码】 R 56.0 【定义】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 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 1。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 2。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 1. 症状与体征: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 (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

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2。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液分析,快速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胸片等 (2)临床需排除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可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生化、血糖、血氨、血乳酸、微量元素、遗传代谢病筛查(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酰基肉碱等)检查. (3)疑似颅内感染者应作脑脊液、病原学、脑电图、头颅CT或MRI、经颅多普勒等方面检查。 (4)脑电图抽搐后及发热与抽搐停止10天后分别作脑电图检查,以对比协判预后. 【鉴别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发热的早期,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多于疾病极期出现惊厥,此外,在单次发热期间惊厥一般仅发作一次;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惊厥者,惊厥常反复发作,并常伴有淡漠、嗜睡等意识改变。脑脊液检查及颅压测定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2)急性传染病初期急性传染病初期,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在疾病初期发生惊厥,但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常有循环衰竭和意识障碍等全身中毒症状,惊厥也较严重,可反复发作。及时取粪便化验可鉴别. (3)全身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代谢紊乱,如: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糖等也是引起婴儿惊厥的常见原因,相应检查可鉴别。先天性代谢异常也常在婴儿期开始有惊厥发作.某些药物及重金属等中毒也是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 【治疗】 1。一般治疗 (1)护理:有发作预兆的病人,将病人移至床上,如来不及可顺势使其躺倒,防止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锐器,减少发作时对身体的伤害。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使病人平卧,松开衣领,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及窒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锻炼身体,提高

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 惊厥是由于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多见于婴幼儿,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性疾病①颅内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或随之引起的脑水肿;②颅外感染各种感染造成的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和破伤风等,其中高热惊厥最常见。 (2)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①颅内疾病各种癫痫、颅内占位性疾病、颅脑损伤、畸形、脑退行性病变等。②颅外疾病如中毒、水电解质紊乱(如脱水热、低血钙、低血钠等)、肾源性(如高血压脑病及尿毒症)、代谢(如低血糖、苯丙酮尿症)及其他(缺氧缺血性脑病、窒息、溺水、心肺严重疾病等)。 临床表现 1.惊厥 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现直性或阵挛性抽动,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严重者可持续数十分钟或反复发作,抽搐停止后多入睡。 2.惊厥持续状态 惊厥发作持续超过30分钟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称惊厥持续状态。为惊厥的危重型。此时因抽搐时间长机体氧消耗过多,脑组织缺氧可导致脑水肿及脑损伤,出现颅内压增高及脑损伤的表现。 3.高热惊厥 多由上感引起,其特点:①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②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之内;③发作时间短在一次发热性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没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④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 4.发作诱因 高血压脑病在紧张及过度劳累时易诱发惊厥;原发惊厥在突然停药时易诱发惊厥。 治疗 1.急救措施 (1)一般处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做气管切开。②防止意外损伤。③防止缺氧性脑损伤。 (2)控制惊厥①应用抗惊厥药物首选地西泮静推。但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水合氯醛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其他止惊药还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②针刺法药物暂时缺乏时可针刺人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内关等穴。 2.对症及支持治疗 主要是检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人工机械通气,检测血气、血糖、血渗透压及电解质;防治颅内压增高。

小儿高热惊厥原因,现象,急救与预防

高热惊厥 发病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时,因高热引起小儿惊厥,它不是脑子发炎,而是由于小儿大脑皮层下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比较高,而皮层的发育还不成熟,当遇到很强的刺激 如体温骤然升高,大脑皮层对皮层下就不能很好控制,引起神经细胞暂时性功能紊乱,出现惊厥。小儿脑子本身没病,医学上称“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惊厥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多不超过10分钟,发作过后,神志清楚。惊厥多在发热早期发生,持续时间短暂,在一次发热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常在发热12小时内发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属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 发病前兆: 一般抽风发作前,小儿多有神情呆板、直眼、局部肌肉抽动、惊跳、抖动或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等现象,有时也没有先兆。如果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识别体温升高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如患儿精神不振、寒战、肢体发凉、呼吸加快等。 发病症状: 大多数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两眼球凝视、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面部和四肢肌肉强直性和阵挛性抽动,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可由数秒钟至数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导持续状态。发

作严重或惊厥时间较久者,面、唇、指甲发紫,伴喉部痰声。 急救: 1.父母保持镇静,千万不可哭叫或摇晃孩子。 2.让孩子静卧于床,用手指甲掐人中穴(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及合谷、涌泉等穴,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用裹布的筷子或小木片塞在患儿的上、下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并保障通气。 3.小儿抽风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与引起肺炎,惊厥发作时,禁止饮食,待病情稳定后,再喂奶或鼻饲。 4.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先就近求治,在注射镇静及退烧针后,一般抽风就能停止。切忌长途奔跑去大医院,使抽风不能在短期内控制住,会引起小儿脑缺氧。 5、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防止抽风再次发作或反复发作。 6、尽快送入医院,查明发热原因,针对病因治疗,千万不可乱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及时采取适当的抗痫剂可有效地预防高热惊厥的复发,可大大地减少高热惊厥患儿转变成癜痫的比率。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复发会逐渐减少,初次发作后两年半内应特别注意预防复发,并防止6岁以前复发。反复发作的高热惊厥可造成脑

惊厥

小儿惊厥 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诊。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发作大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多见于婴幼儿。惊厥反复发作可致脑组织缺氧,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病因与发病机制】 1、感染性疾病 (1)颅内感染: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真菌等引起的脑膜炎和脑炎等。 (2)颅外感染:高热惊厥、败血症、肺炎、细菌性痢疾或其他传染病引起的中毒性脑病和破伤风等。其中高热是小儿惊厥最 常见的原因。 2、非感染性疾病 (1)颅内疾病:各种癫痫、颅脑损伤、先天发育异常、颅内占位病变如肿瘤、囊肿、血肿、脑退行性病和接种后脑炎等。(2)颅外疾病:各种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等。 惊厥是一种神经功能暂时的紊乱,由于小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未完全形成,即使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兴奋灶并迅速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放电。高热惊厥可能与遗传有关,大多数有家族史。 【临床表现】 1、惊厥典型表现未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

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由于喉肌痉挛、气道不畅、故可有屏气甚至青紫。部份患儿有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单纯由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发病在6个月至4岁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骤升至38.5。C~40。C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 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不同分为两型: (1)单纯型高热惊厥:主要标准是:①首次发作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②发热在38.5。C,先发热后 惊厥,惊厥多发生在发热24小时内。③呈全身性,伴意识丧 失,持续数分钟以内,发作后很快清醒。 次要标准是:①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②脑背液检查正常。 ③体格及智力正常。④有遗传倾向。 (2)复杂性高热惊厥:主要标准(至少具有其中一项):①惊厥 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②在24小时以内惊厥1次以上。③惊 厥形式呈部分性发作,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④热性惊厥复发 5次以上。 次要标准是:①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以上。 ②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2、惊厥持续状态: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隙期可

【9A文】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第五节热性惊厥 【ICD-10编码】 R 56.0 【定义】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 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 1.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 2.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 1. 症状与体征: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 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 (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2.辅助检查

高热惊厥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高热惊厥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高热惊厥概述 高热惊厥(febrile seizure,FS)又称热性惊厥,是指发生在生后3个月~5岁,发热初起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的惊厥,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引发惊厥的其他急性病,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患者发作时可有意识完全丧失、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头后仰、抽搐、呼吸暂停甚至青紫等临床表现。高热惊厥是年龄依赖性自限性疾病,总体预后良好。 英文名称:febrile seizure,FS 其它名称:热性惊厥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高热惊厥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意识丧失、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头后仰、面肌及四肢抽搐、呼吸暂停 主要病因:遗传因素、病原体感染、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头部 CT、脑血管造影、头部核磁共振检查 重要提醒:高热惊厥绝大多数是良性病程,家属避免过度担忧,如有异常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但应避免治疗过度。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高热惊厥的发病特点

三、高热惊厥的病因 病因总述:高热惊厥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发生中起关键因素,临床上可见该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如病毒和细菌感染是高热惊厥的重要促发因素,其中以病毒感染更为多见。此外,发热是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某些疫苗可能会引发高热惊厥。 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临床上可见该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患儿常有高热惊厥家族史,常为多基因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同卵双胎临床表现一致性高于双卵双胎。 2、病原体感染以病毒感染最多见,细菌感染率低约2%,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3、疫苗接种发热是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某些疫苗可能容易引发高热惊厥,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例如麻风腮疫苗)以及全细胞制备疫苗(例如全细胞百日咳疫苗)。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疫苗接种后的高热惊厥与远期癫痫的发生相关。根据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指南,高热惊厥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证,所以日常生活中建议遵医嘱正常按时接种疫苗。 危险因素: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幼儿,发生该病的风险增高。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高热惊厥的症状 症状总述:高热惊厥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发生中起关

宝宝惊厥发病原因以及疾病治疗

宝宝惊厥发病原因以及疾病治疗 第一次当父母的新手爸爸妈妈,总会遇到宝宝的各种健康问题,诸如发烧、感冒、咳嗽、拉肚子、呕吐等。其中突然出现的惊厥则是众多症状中最紧急、最重、甚至会危及生命的一个。什么是宝宝惊厥?宝宝惊厥发病原因时什么?惊厥疾病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什么是宝宝惊厥,欢迎阅读。 什么是宝宝惊厥 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宝宝惊厥疾病介绍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诊,也是最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症状,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肢体节律性运动(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抽搐”,俗名“抽风”或“惊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有些抽搐具有潜在危及生命风险。一般短暂的抽搐几乎对大脑没有明显影响,但长程抽搐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则可能导致永久神经系统损害。小儿惊厥可伴发热也可不伴发热,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热性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1-3] 宝宝惊厥病理生理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最新)

第五节热性惊厥 【ICD-10编码】R 56.0 【定义】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3个月至6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惊厥多于发热24小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 【病因】 高热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下面3个因素有关: 1.发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脑细胞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的敏感度增高。 2.发热可使神经元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高,糖代谢增高,使脑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3.发热惊厥有特异性遗传倾向,为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为杂合子,可遗传。 【诊断要点】 1. 症状与体征: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1)单纯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80%。①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3岁之间,末次发作多数不超过4岁;②大多数惊厥发生在38.5℃以上、在高热24小时内;③同一热程中仅发作1次;④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⑤发作每次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⑥发作

后意识较快恢复,发作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惊厥发作10天后脑电图无异常。⑧总发作次数不超过5次。 (2)复杂型热性惊厥:约占热性惊厥20%。①可见于任何年龄;②38℃以下也可发作;③同一热程中可发作2次或以上;④惊厥发作较长,可达15分钟以上;⑤发作形式可为全身性,也可为局限性;⑥发作后神经系统可遗留不同程度异常体征;⑦总发作次数大于5次。 (3)简单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明确诊断前,需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既往若有热性惊厥史更支持本病诊断。 2.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液分析,快速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胸片等 (2)临床需排除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可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生化、血糖、血氨、血乳酸、微量元素、遗传代谢病筛查(尿有机酸分析、血氨基酸分析、酰基肉碱等)检查。 (3)疑似颅内感染者应作脑脊液、病原学、脑电图、头颅CT或MRI、经颅多普勒等方面检查。 (4)脑电图抽搐后与发热与抽搐停止10天后分别作脑电图检查,以对比协判预后。 【鉴别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热性惊厥一般发生在发热的早期,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多于疾病极期出现惊厥,此外,在单次发热期间惊厥一

小儿惊厥总结

小儿惊厥总结 引言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症,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发作性抽搐。儿童的 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引发惊厥。本文将对小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处理策略进行总结,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常见的儿童急症。 病因 小儿惊厥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 1. 高热:高热是小儿发生惊厥的 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更为常见。 2. 神经系统感染:脑 膜炎、脑炎等神经系统感染会导致儿童出现惊厥的症状。 3. 遗传因素:有些儿童 存在家族史,其亲属中也有发生过惊厥的情况。 4. 电解质紊乱: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钠等电解质紊乱也是引发儿童惊厥的原因之一。 临床特征 小儿发生惊厥时,常见的表现包括: 1. 突然发作的全身抽搐,持续数秒至数分 钟不等。 2. 意识丧失,可能伴有瞳孔散大。 3. 肢体强直及弛缓交替出现。 诊断方法 对于儿童惊厥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 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孩子的发 作过程、持续时间、频率等情况,排除其他发作性疾病。 2. 肢体检查:观察抽搐 的症状、持续时间和频率,检查其他体征如发热等。 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等检查,排除电解质紊乱等原因。 4. 脑电图(EEG):对于反复发作或疑似癫痫的儿童,可以进行脑电图检查。 处理策略 针对小儿惊厥的处理策略主要包括: 1. 保护通气道:将儿童放置在侧卧位,保 持呼吸道通畅。 2. 控制惊厥:可以通过给予镇静剂或抗惊厥药物来控制惊厥。 3. 处理原发病因: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如退烧、抗感染治疗等。 4. 定期复查:对于严重病因、反复发作或疑似癫痫的儿童,需定期复查和随访。 结论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正确的诊断和妥善的处理对儿童的健康至关 重要。医务人员应该熟悉小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处理方法,提高自身识别和处理这一疾病的能力,以便能够及时救治患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

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社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 临床表现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 简单型的特点:1、年龄:半岁至4岁之间,5岁以后少见。2、发热:一般是由于感冒初的急性发热,惊厥大都发生在体温骤升达到38.5℃至39.5℃时。3、发作形势: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上翻。4、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5、脑电图:体温恢复正常后2周,脑电图检查正常。6、家族史:有很明显的家族史。 简单型的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均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建全,一般不会再发生高热惊厥。 复杂型的特点:年龄>6岁,惊厥发作时体温<38.5℃,发作形势为局限性,抽搐可持续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有重复发作,体温正常2周后脑电图仍异常。预后较差,约有1%~2%可转为癫痫。 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应做以下处理: 1.要镇定,保持安静,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惊厥严重发生紫绀时,应立即吸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4.无抗惊厥药时可按压人中、合谷,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损伤皮肤,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5.复杂型惊厥应送医院诊治。 初次高热惊厥以后,约有40%的患儿会复发。复发的危险因素有: (1)起病岁数小;(2)亲属有高热惊厥或癫痫史;(3)第一次发作就有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表现。 孩子反复抽搐发作对大脑有很大损害,所以要避免反复惊厥而引起的脑损伤致智力障碍。 (1)尽量避免发热因素。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使孩子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但也应注意气温改变,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2)注意合理的饮食配置,增强孩子身体素质。 (3)一旦发热要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首先要服用降体温药,目前的降体温药品种很多,在这里推荐阿苯,这种药的成分是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前者可降温,后者可镇静止痉;并立即给予物理降温,用25%~50%的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时要注意,禁止擦颈后、前胸、脚、颈旁、腋下、腹股沟等有大血管处。药物降温比物理降温法起效慢。 (4)诊断为复杂型的患儿,一定要按时有规律地长期服药,可口服鲁米那3~5毫克/公斤/日,服药期限从最后一次惊厥发作之日算起满3年。

高热惊厥处理方法培训计划

高热惊厥处理方法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高热惊厥是指在高热状态下发生的抽搐,通常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身上。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急剧的高热,意识障碍,多为一过性发作,发作后自行缓解,不留神经系统残留。该 培训计划旨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参与者对高热惊厥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保障儿童健康和 安全。 二、培训对象 本培训对象为托幼机构、幼儿园教职工及婴幼儿家长。 三、培训内容 1.高热惊厥的基本知识 - 高热惊厥的定义和特征 - 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 - 高热惊厥的发作时机及发作频率 - 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 - 高热惊厥的处理原则 2.高热惊厥的处理方法 - 一旦发现高热惊厥发作,应立即将患儿置于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确保其周围的 安全,避免造成较大的伤害。 - 松开患儿的衣物,特别是领口、衣领和袖口,使其呼吸通畅,不应有勒紧的感觉。 - 将患儿的头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的通畅。 - 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如有呕吐现象,则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如高热惊厥发作时患儿大量口吐白沫、口周发青,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3.高热惊厥的预防措施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婴幼儿过度包裹或穿得过多。 - 定期监测婴幼儿的体温,如有发热,及时降温或就医。 - 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

- 家长要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避免患上感染性疾病。 四、培训方法 1.理论讲授 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参与者介绍高热惊厥的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帮助他们了解该疾 病的危害性和处理要领。 2.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案例的展示和讨论,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高热惊厥的发病过程以及处理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处理能力。 3.实际操作 组织模拟演练,让参与者亲自操作高热惊厥的处理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对突 发状况的能力。 五、培训考核和评估 1.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参与者掌握了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和处理 方法。 2.培训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和讨论,收集参与者对本次培训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改进下一次的培训内容 和形式。 六、培训时间和地点 本培训计划将在周末或假期举办,时间安排上午9:00-12:00,地点为托幼机构或幼儿园。七、培训经费 培训费用由托幼机构或幼儿园承担,包括培训场地、讲师费用、教材费用等。 八、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效果评估,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考核成绩和参与者的反馈意见来评估 本次培训的效果,并总结改进的方案。同时,将持续关注参与者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知识 和技能的运用情况。 九、培训后续工作安排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了4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症状、身体特征及治疗手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经过我院及时的 救治,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让患儿得到良好的治愈,患儿治愈总有效率95.0%。结论:小儿惊厥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反复发作会损伤大脑,严重时造 成小儿残疾,故需要掌握提前预防和针对性护理的方法。 关键词:高热惊厥;护理对策;临床特点;小儿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发生惊厥,且排 除头颅内的感染及代谢性疾病或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1]。现代医学认为,高热惊厥是指非 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小儿体温在38℃以上出现常见的一种惊厥现象,主要发病特征为全身肢体 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上翻或斜视,患儿的意识也会丧失,当惊厥 停止后,意识立刻恢复[2]。高热惊厥多发生在3个月至5岁之间的小儿,3个月以下及5岁 以上发生几率极小。体温越高抽搐发生的概率越高,但是惊厥高热的严重并不和体温高低成 正比[3],小儿高热惊厥需要及时且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我院对收治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采 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了4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 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2.62±1.3)岁,高热惊厥发生体温38.5~39.5℃之间共有12例,体温在39.5~40℃之间共有6例,体温在40℃以上共有2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2.34±1.4)岁,高热惊厥发生体温38.5~39.5℃之间共有10例,体温在39.5~40℃之间共有7例,体温在40℃以上共有3例。患儿发作时间均在10秒钟至数分钟。两组患儿的性别、体温、年龄、 发病时间等基础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常规护理,保持患儿氧含量充足,呼吸道通畅,避免低氧对脑细胞 造成损伤,快速为患者建立好静脉通道,随时为患儿清理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等。观察组在 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保持病房空气循环,室温在26℃左右,避免强光照射,大声 喧哗,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体温高热时,应当给予药物降温或者物理降温(如高热时采用 湿毛巾、冰袋、乙醇等进行降温)。可重复使用物理降温,不会引起患儿不良反应;惊厥发 作时,解开患儿衣领,让患儿平躺,头偏向一侧,给予充足的氧气,如果抽搐,应当加床档 和约束带,避免戳伤或者坠床,随时关注患儿的瞳孔和意识有无变化,惊厥时间过长应立刻 通知医生处理;患儿的应当食用高蛋白高热量且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多餐,不宜吃得过饱,当患儿高热出汗之后及时补充适量水分,每次进食完毕后应当用温水清洁口腔卫生;在 使用抗惊厥药物时,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平顺,不急促;根据心电监护,纪录惊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程度及多久一次;需安抚患儿,可以轻抚给予患儿安全感,较大的患儿 要多加沟通,鼓励患儿保持好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安抚患儿家长情绪也尤为重要, 高热惊厥患儿症状会导致家长恐惧,产生不良情绪,需要耐心的和家长交流,详细告知患儿 的病情,使其了解什么是高热惊厥,加已安慰,取得家长的配合;在小儿住院期间,向家长 讲解高热惊厥该如何预防,发生时如何采取急救措施。 1.3疗效判断指标 痊愈:小儿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小儿各项身体指标明显 改善,发热程度减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小儿各项身体指标没有恢复,临床症状没 有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诊断准确率(%)比 较经x2检验,当(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及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与护理 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曲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收缩,以强制性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意识障碍.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好发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和特点 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病因: (1)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脑膜炎脑炎与脑脓肿. 常表现为反复而严重的惊厥发作,大多出现在疾病初起阿或极期. 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 (2)颅外感染:如热性惊厥,其他部位感染<重症肺炎细菌性痢疾>引起 的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破伤风等.常于原发性的极期出现反复惊厥意识障碍与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2.非感染性病因 1)颅内疾病:如产伤脑外伤原发癫痫先天脑发育异常颅内占 位性疾病等.产伤与出血引起者表现为伤后立即起病反复惊厥 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2)颅外疾病: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各内代谢性疾病<水电解质 紊乱肝肾衰竭中毒>等.缺氧缺血引起者表现为窒息后立即起 病,反复惊厥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代谢性疾病引起者患 儿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与疾病基础.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 高热惊厥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其发作均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患儿多有热性惊厥的家族史.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起,当体温骤然升至38.5﹣40℃<大多39℃>时,突然发生惊厥.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性两种: 1.单纯型<典型>热性惊厥的特点 1)多呈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十分钟,可伴有发作 后短暂嗜睡. 2)发作后,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切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 征. 3)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只发作一次. 4)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 2.复杂性热性惊厥特点 1)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 2)在24小时内发作≥2次 3)惊厥形式成局限性或不对称性 4)惊厥发作5次以上 多数热性惊厥的患儿随年龄增长而停止发作,部分患儿转换为癫痫,危险因素: 1)有癫痫家族史;2>复杂性热性惊厥;3>首次热性惊厥前已由神经系 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具有2-3个危险因素者,7岁时癫痫的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