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王锦龙婷婷沈洁敬娜)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是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我们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教授课程,必须贯彻执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经验,这一理论有其现实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那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怎样“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自然,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指“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知道他们是怎样相互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也就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字面含义。

但是,一个含义,除了对其字面含义的理解外,还需要说明它的意义。那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想要了解它的意义,就需要回归到“为什么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我国的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行知统一、学用并重的人才。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要解决教学中学与用的矛盾关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运用或回到实际中去,就必须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书本上的科学理论为主,这些书本知识是前人创造的,学生们主要接受的是间接经验,缺乏直接经验,要使这些间接的知识经验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需要经过一定的实践,这样才不致所学知识与其来源、基础——社会实践不脱节。这样,为了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矛盾,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必须坚持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的矛盾关系。

二、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上述对此原则的理解中已经探讨过。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目标,教学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特点的反映。这两个原因,就不再赘述。其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批判的改造吸收古今中外的教学原则的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提及:“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在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后运用于实践中。以及近现代的陶行知、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等伟大教育家。

需要补充的是,对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王策三老师的观点是可以借鉴的。王策三老师的《教学论稿》中提到,从考察历史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探讨和提出教学原则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目的,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系统地总结社会主义学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改造吸收古今中外教学原则的思想资料,全面地具体地分析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找出基本的矛盾关系,提出处理这些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三、教学中贯彻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

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定要以理论为主导方面,掌握理论是联系实际的前提。教学中要不要联系实际,联系什么实际,如何联系实际等,都要根据学习理论的需要来确定,而不是相反。理论的科学体系与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强调按实际需要构建教学理论体系,势必破坏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从长远说是不利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理论知识的作用日益重要,现代的一些教育家强调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甚至把它列为一大原则,值得重视。

总之,我们既要防止教育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条主义教学,也要防止把教学溶于生活,仅仅从做中学等庸俗做法。一定要明确联系实际是手段,形成并发展理论是目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定要防止忽视“理论”的倾向。

(二)根据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正确、恰当的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的内容十分广泛,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发展实际、科学上的最新成就等等,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正确、恰当的联系实际。

根据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正确、恰当的联系什么实际呢?这又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下列两点实际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1.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广大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教”的客体,也是“学”的主体,教学要达到应有的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要,每个教学个体都是独立的主体。2.联系当今社会和我国实际。不管是国际社会还是我国都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每个阶段都有属于每个阶段的特点,教育要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相联系。

接下来我们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谈谈如何实践这个要求。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由其学科本身的性质、内容、任务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还要与学生的已有的认知层次、情感体验相联系。初中学生身心正处在一个全面发展时期,对很多问题都有了自己的感受、看法和认识,但并不完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思想认识等实际,拉近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同学讲一下自己的理想,就会发现,很多学生所谓的理想都是关于学习、事业的一个

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案例

《珍爱生命》 ——北京地铁跌落女生珍爱生命且行且珍惜情景一、 新闻报道,一女性在车门即将关上之际,将手伸进门中欲强行上车,致其跌落站台。悲剧的发生到底是什么?据说,今晚事故女孩,经抢救无效死亡。太恐怖了,这都是争抢惹的祸啊。大家千万不要抢上地铁!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不差那几分钟上地铁。一条生命就这么惨死,不幸的女孩,走好。 评论说到,这是一个悲剧,令人惋惜。既可悲又可恨,为什么不听劝?如果女孩能够停下来等下一辆,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地铁站广播一直在喊?车门即将关闭,请不要倚靠车门,上不去的乘客请等下一辆?,非要在关闭一刹那挤进去,可想而知那是多危险。死者已矣,活着的人生吸取教训吧。生命只有一次,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不要让自己以后有遗憾。愿上班族们,每天都能平安,上下班都是高峰期,地铁公车都很多人,上下班路上匆匆的你我,不求相识,只求彼此平安。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情景一、 小李同学学习好,动手能力强,但性格怯懦,不善言辞,不敢在生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很苦恼,总想改变这一点,爷爷鼓励他利用网络技术为班级建立一个主页,在不需面对面的虚拟社区里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由于技术好,设计的页面精美漂亮,

讨论的话题贴近同学生活,他很快成为同学们喜爱的版主。网上交往的成功带动了网下的交流。渐渐地,小李课堂发言的声音响亮了,课间常和同学聚在一起交流。他由衷地感到,是网络给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平台,帮他克服了现实交往中的弱点。 教师评解:小李利用网络克服了现实交往中的?性格怯懦,不善言辞?的弱点。在现实交往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可以借助网络的帮助得以解决。如:两人闹矛盾,不好意思先开口,可在网上留言致歉;两人想进一步发展友情,可借助网络进行全方位的沟通;想与心仪的人交往,可以先在网上交流;想给对方提建议或想拒绝别人,所有你觉得当面直接说而说不出口的事情,或者你与对方难以确定何时有空见面时,都可以先通过网络来交往。网络交往可成为现实交往的前奏或缓冲地带。可节省时间,避免尴尬。 情景二、 小波同学非常聪明,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班级网络游戏的高段位选手,但他无心学习,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满脑子装的都是游戏。他不屑与周围同学发展友谊,觉得他们太幼稚,却在网上结交上很多对游戏感兴趣的朋友。有一天,玩完游戏,一同上网的网友向他发出邀请,一起弄钱以经常上网。小波答应了,几天后,小波和他的朋友因合伙抢劫被抓到派出所。 小波该如何处理玩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网友的邀请可能给我们带来危险,我们应该怎样理智地面对?过分沉迷于网络,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要积极探索"联系"的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 际原则,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以及同一年级教材的不同知识点,采用切实可行的形式,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高一《经济生活》(人教版)教学联系市场经济实际,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或途径去实现。根据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形式和途径来实现。第一,请进来,介绍市场经济的生动材料。如教学第九课"征税和纳税"时,请市地税局干部给学生介绍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介绍主要税种和主要违税现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纳税人"意识。 又如教学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时,请市人民银行干部给学生讲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并介绍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这些生动材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科的兴趣。 第二,走出去,了解市场经济的鲜活信息。如教学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时,老师列出调查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到集贸市场自主活动,了解一种商品的价格在市场上是怎么形成的,了解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价格是怎样变化的。又如教学"投资的选择"一课时,组织学生利用星期天到银行营业点了解储蓄、债券的利率和办理保险的知识。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天地里亲自调查访问,就能感受市场经济的脉搏跳动,从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三,引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热点,使学生立足教材知识、面向市场实际,登高望远。诸如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点工程、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内需、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三农"问题等都是引进课堂的极好材料。就以推动内需为例,1999年国家增发600亿元国债,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给8400万人加薪,调整收入分配,高校扩大招生48万,提高纺织、服装和煤炭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学生认识到,这都是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客观调控手段,推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进而加深了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解。 第四,组织学生模拟操作、演讲讨论,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市场主体意识。如教学"投资的选择"一课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知识,提出一项家庭投资计划。学生通过模拟操作、计算论证,感受到家庭投资不能仅仅是图获利多少,还要考虑到家庭的资金实力、家庭投资结构、国家政策导向、承担风险的心理等诸多因素。从而使他们对书本知识理解得更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精彩纷呈,亮点多多,给笔者的最大启发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文是对这节课堂的记录,思考与借鉴。 1.用教材教 教学由教师、学生和教材3个要素构成,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的课程理念,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用好教材,基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这种新理念在本节课中具体体现为3个方面。 (1)认知过程。本文由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引入,继而引入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接下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继续分析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情况下,动能和势能之和机械能守恒是否守恒。并通过对一道例题的研究探究出特殊情况下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接下来,对一般情况下物体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机械能守恒进行探究,进而把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推广。接下来对弹簧振子进行研究,探究出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条件下,机械能依然守恒。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由视频导入,把演示实验改编成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反映出执教者对教材编写者意图的领悟水平和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能力。 (2)认知方式。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比较简洁,配有插图,内容直观,但过于理性,学生不太容易将才节内容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教学难度就会过大,师生互动就很难,李老师通过拆解问题,降低难度开展探究活动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学习动力,这里再现本节课的探究教学过程(见表1)。 表1

(3)认知效果,本文涉及的物理规律比较难懂,李老师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物理课堂中物理规律建立俄过程,借助教师搭建的脚手架和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直接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有关机械能的知识与方法,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2.引导出精彩 “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慢怀着好奇和敬畏”。探究未知世界是人的天性,学生对日常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案例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效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设置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洪洞县明姜中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情境理论联系实际 【主要内容】 背景:长期以来,教师总是抱怨学生的脑子笨,学习思想品德课不用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有些学生因不堪重负而采取逃学拒学,昔日的好学生行为变得怪异,情绪变得焦躁冷漠,因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冥思苦想,认真反思,我觉的我们应该设置生活情境,把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有学习政治的兴趣。 活动主题:感恩父母 活动主题的提出: 父母,神圣的字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学期,在我们学习与父母相处时,有同学流露出非常痛苦的感觉,主要原因就是和父母的意见分歧,相互的不理解。这对我震动很大,我想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在我们了解国外的“母亲节”、“父亲节”的同时,通过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从而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进而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感受亲情的温馨,一同把最珍贵的孝心及感恩行动撒播在家庭和校园的每个角落! 活动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感恩父母”的活动,对“感恩”一词有深刻的了解,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 2、学会写邀请信。 3、学唱《感恩的心》《母亲》等歌曲。 能力目标 1、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合理安排活动、组织活动、协调关系的能力。 3、设计并制作感恩心意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感受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感悟父母在自己成长历程中所付出的爱,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在日常生活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一组的上网查询或查阅书籍查阅父亲节、母亲节的由来;二组的了解一些关于父爱母爱的感人故事和亲子之间的感人故事收

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王锦龙婷婷沈洁敬娜)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是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我们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教授课程,必须贯彻执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经验,这一理论有其现实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那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怎样“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自然,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指“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知道他们是怎样相互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也就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字面含义。 但是,一个含义,除了对其字面含义的理解外,还需要说明它的意义。那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想要了解它的意义,就需要回归到“为什么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我国的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行知统一、学用并重的人才。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要解决教学中学与用的矛盾关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运用或回到实际中去,就必须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书本上的科学理论为主,这些书本知识是前人创造的,学生们主要接受的是间接经验,缺乏直接经验,要使这些间接的知识经验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需要经过一定的实践,这样才不致所学知识与其来源、基础——社会实践不脱节。这样,为了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矛盾,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必须坚持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的矛盾关系。 二、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上述对此原则的理解中已经探讨过。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目标,教学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特点的反映。这两个原因,就不再赘述。其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批判的改造吸收古今中外的教学原则的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提及:“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在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后运用于实践中。以及近现代的陶行知、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等伟大教育家。 需要补充的是,对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王策三老师的观点是可以借鉴的。王策三老师的《教学论稿》中提到,从考察历史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探讨和提出教学原则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目的,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系统地总结社会主义学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改造吸收古今中外教学原则的思想资料,全面地具体地分析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找出基本的矛盾关系,提出处理这些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三、教学中贯彻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

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只顾观点、原理的教学,而忽视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就会使政治课失去生机和活力,成为一潭死水。不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改革,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笔者认为,教材的教学案例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重要帮助。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教学案例本土化,更能拉近生活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多用本土化的案例,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更便于引导中学生深刻认识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而使其具有自我约束能力,对社会现象具有正确判断力。古希腊哲学家帕拉图有这样的断言:“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多用本土化的案例,能使学生感到“政治即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与现实世界联系密切。对政治课产生兴趣,从厌学变乐学。那么,政治课教学如何做到教学案例本土化呢? 这里所说的生活实际,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在日常生活中所争议的问题。如讲授政治理论和原理时,应当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感性材料,由此开始分析,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所学观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政治理论和原理,都是源于客观存在,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存在的直接摄像和生活的简单描述。要讲清抽象的理论和原理,就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中,通过掌握理论和原理的感性材料,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对理论、原理的理解,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理论和原理。 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对其产生厌烦的心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如今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积极开发者。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一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必要的准备,二是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谈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谈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初中物理教学也悄悄地进行着无声的“变革”,经历着从如何使用新教材向如何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转变。从书本的学习转向生活的学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也是教学与素质教育整体相结合的需求。本文就对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不能只是在传统课堂的理论范围内“打转转”,我们更应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有益于提升我们物理课堂的教学成绩,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必须。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如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多年来在应试思想的影响之下,学生只能在试卷上博取高分,却难得在创新领域取得一席之地。这种现状不仅是中国传统式教学方式的悲哀,更是我们一线物理教师的悲

哀。为改变这种现状,国家积极开展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活动,我们教师也应当在课外活动方面积极努力。首先,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讲授内容,让学生在课下积极动手、亲自操作,用自己的实验策略来验证书本知识,亦或运用课本知识来进行一些小型的发明创造。譬如,在学习了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原理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研讨,自主设计望远镜;在学习了电学知识以后,可以让学生积极动手,将废弃的手电筒改装、修理,组织成一个并联或者串联的简单电路。此外,我们还应当在课外成立各种主题的课外活动小组,如摄影小组、航模小组、无线电小组等。这些课外活动小组的有效开展,对于深化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课外情趣、丰富他们的心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物理思想和方法 无论是哪个学科,我们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好奇心,并在这种好奇心与兴趣的指引之下,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能力与勇于创新的品质。笔者以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使学生明白我们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的意义,明晰我们学习、研究物理有什么具体的作用与影响。故而,在具体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物理思想及物理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与人生品位。在初中阶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阜南县段郢中心学校 焦东亮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段郢中心学校焦东亮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数学教学中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它的有效运用能够使数学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悦纳新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实际创造数学教学兴趣悦纳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又服务于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起来,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运用,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强化了学生以数学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数学这一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枯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而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性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一节的过程中,首先复习了等式的有关内容(这是同学们熟知的,是他们的生活实际),然后设问:生活中有很多相等的关系,但是不是都是相等关系呢?你能举例说明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涌跃发言,说出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教师总结:哦!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不相等的关系,有这么多不等关系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啊!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有关不等式的知识……,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愉快地、自然地进入了本课的新知探求阶段。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实创新教材让教材生活化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是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创造出校本特色。 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例如:汶川地震、金融风暴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材之中,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关于存款问题的时候,有下列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在小学语文中如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在小学语文中如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发布者:李玉寸(发布时间:2012-8-2 11:57:48)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强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可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掌握的知识形象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姚本先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指出:“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已开始具有抽象概括的水平,但水平是极低的,他学习掌握的概念大多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具体事物或生动的表象联系着。只有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学全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但他们仍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悟知识,思维仍具有较大成分的具体形象。”因此,直观性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意义重大。 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具、挂图、实物等直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消化。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习、验证知识。在教识字二第3课《菜园里》(一年级上册)时,事先在菜市场里买来了足够的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西红柿、卷心菜,分发在四个组的桌子上,让学生拿着观察,在读课文时读一句拿一种,充分认识各种蔬菜的特点。实验的运用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两个不同大小的铁球在同一高度为什么同时着地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单就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很难听懂,于是要求学生们在课下找来了不同的铁球,上课时他们争先恐后地到讲台上演示。事实胜于雄辩,留在学生们记忆里的可能不是教师精彩的讲解,而是那清脆的“咣、咣”声。再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对于小学生来说,“浮力”问题很难听懂,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尚“捞铁牛”的原理,讲课时,事先准备好了船的模型、水盆和沙子,让学生亲自演示捞铁牛的过程,学生们跃跃欲试,激动不已,兴致很高。

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师资格中教育教学与能力这一部分,经常会结合材料题考察教学原则这一部分知识点,而如何把握其中知识点,是需要我们深入去理解的。这里主要是讲解教学原则部分的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这部分主要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对应知识点进行备考。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又称为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处主要考察的方式为 1.此处着重的两个关键词是理解知识+解决问题;在考查的过程中,主要注重这两个方面的理解;牢记这两个关键词,作为概念性单选题和案例性单选题备考; 2.古文考察: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5)施用累能; (6)知行统一; (7)对立面——纸上谈兵; 此部分内容作为单选题备考。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这一原则,必须保证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个,切实抓好基础理论的教学,切不可主次颠倒,片面强调联系实际而削弱理论知识的教学。 (2)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在重视教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还要通过练习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3)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特点,恰当地联系实际。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正确恰当地联系实际。具体可表现为:教师讲解过程中的举例和掩饰;组织学生练习、实验、实习、参观、访问,增强感性认识;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解这些活动蕴含的书本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此部分可以作为材料分析题备考。 具体的考察情况比如下文所示: 例题: 小学语文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和“卖”两个字时说“少了就买,多了就卖”,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学生把“干燥”写成了“干躁”,把“急躁”写成了“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必防火,急躁必跺脚”,从此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不混淆了。题干中语文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是( )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启发性原则. 【答案】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干中老师利用汉字的部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因此属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之一,与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一道,被我们党统称为三大作风。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有力地证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历久不衰、永葆活力的关键。 首先,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写就辉煌历史的基本原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基本保证。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

内各项改革亟待深化,建设和发展任务繁重艰巨。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党惟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先进本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那么,创新点何以产生?前进动力来自哪里?回答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能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进行理论创新,在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可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的科学内涵。 在各种思想潮流相互激荡、局势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全党的兴衰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最重要、最根本的学习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

理论联系实际的市场营销教育教学方法探析

理论联系实际的市场营销教育教学方法探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各高校对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师的教學方法不能单纯的停留在纯理论教学上,应该注重把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该积极的探索和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理论的基础上多联系实际,达到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标签:理论联系实际;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引言 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好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较好的运用理论基础知识解决营销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且结合理论在实际操作中去思考去开拓创新。教师能够运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实际的营销案例分析、实际的市场调查、模拟实际营销、创办营销项目比赛等等。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教学市场营销的真正目的,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强的营销人员。本文将从案例分析、市场调查、模拟营销、体验式教学等几方面来探析理论联系实际的市场营销教育教学方法。 1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营销案例 把营销的实际案例引申到教学课堂中,具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分析、思考、研究、探讨案例,并且根据这一案例得出学生们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讲到不同的章节不同的知识时,可以根据所要讲的知识来拿出某一联系紧密的实际营销案例,与同学们共同分析探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比如在讲到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化和目标市场”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个案例,然后拟定好题目,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最后教师对学生们的讨论进行总结。具体实践步骤是: 第一步,提出一个案例: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案例 第二步,教师提出一些关于这个案例的问题供学生课堂讨论。 1.该公司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市场细化的? 2.该公司的目标市场分布在哪些地区、定在哪些人群?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党课教学用好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基本功

党课教学用好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基本功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党课教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党课教学中,既要联系社会政治、经济与党员干部个人思想实际,教授基本理论知识,又要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达到观点和材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与用、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但从实际情况看,在党课教学中,有些教师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运用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容易把理论联系实际等同于“理论+例子”,等同于用事实论证理论,大大缩小了其外延;用理论剪裁实际,只联系与理论一致的,回避矛盾和热点,容易导致学员对理论的怀疑,无助于辩证地把握实际;重视理论的阐述和掌握,轻视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容易给学员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印象,等等。要真正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阐述理论要有科学性、彻底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能够说服人、教育人,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源之一就在于它本身所

具有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彻底性。为此,在讲授理论时,要从宏观上驾驭和把握,不管是讲述概念、剖析观点还是阐释原理,都力求全面准确,要科学地论证理论要义,展现知识内容,揭示内在联系,整合多重关系,突破重点难点……如讲授《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专题时,就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进行全方位论述,特别要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员领悟其闪烁出的理性和智慧光芒,掌握其蕴含着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联系实际要有典型性、针对性 联系实际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便于学员感知和接受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范畴、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一方面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又高于生活,是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因此,紧密联系国内外社会生活以及学员学习、思想、生活实际,选择运用一些形象具体、浅显生动的实例来阐明论证理论,显得尤为必要。但是联系实际,选用实例一定要注意典型性、针对性。生活中的事例是具体的、个别的、千姿百态的,各有其特点,要用个别的、具体的事例去说明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理论确非易事,所以不能随手拈

任职教育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

任职教育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任职教育教学的关键。文章通过对任职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的分析,从探究基本理论、深谙客观实施、增强联系意识、培育教员实践能力和构建“三喻型”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来探讨在任职教育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指导任职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任职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随着任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出现了许多困扰任职教育教学的问题,比如,教学观念的更新赶不上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赶不上部队岗位的需求,学科专业、课程课题的更新赶不上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教员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赶不上院校教育转型与教学改革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深究其根源,主要在于院校教学未能很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出现了一些违背任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剖析任职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探析任职教育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与策略,对提高任职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任职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之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实践活动的指导方针。“理论联系实际”理念在任职教育中的表现是:任职教育要贴近部队岗位任职需求,适应学员成与发展规律需求,从而实现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服务的宗旨。然而,在当前的任职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观念是人们在教学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关于教学问题的比较确定的认识和看法。教学观念包括教学指导观、教学目标观、教学手段观、学习方法观和教学管理观等。教学观念作为人们对教学观察思考、与实践而获得的认识成果,直接支配着教学的运行模式,影响教学效果。任职教育教学观念与学历教育有所不同,比如,教学指导观从学科主导向需求牵引转变、教学目标观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教学手段观从传统方法向媒体网络转变,学习方法观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教学管理观从行政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等。但在现实的任职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些观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任职教育的深入发展。 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是使学员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的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条件。教学内容受一定时期国际形势、科技发展和战略方针以及作战任务的制约,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也受学员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任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此,任职教育教学内容应随着部队岗位需求及学员任职发展需求而不断丰富和更新。然而,在当前的任职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未能做到及时对部队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总结和剖析,存在教学内容与部队现实发展不同步的现象。这导致学员对课堂教学认同、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受到很大影响。

教育学理论联系实际原理教案

教案课题: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授课学生: 班级: 组别:第一组 教材:教育学第172页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授课方式讲授、探讨、启发 作 业复习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 学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选用 教具 多媒体 重点1.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2.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主要内容 1、加强基本知识教育 2、培养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3、教育学生把理论运用到自己具体的实践中去。 二、课程导入 1.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依据是什么? 这一原则是在吸收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而提出来的。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教学中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A、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这是掌握基础知识,联系实际的前提。 B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教学中联系实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系学科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中运用的实际;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和思想实际;三是联系当前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实际,四是联系国外的历史和现实。 C、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第一,要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实习等活动,这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第二,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小组、生产劳动等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