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8填写范例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1. 引言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是一种利用空气能进行供热和供热水的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为了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单机试运转,以验证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情况。本文将详细记录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设备的单机试运转情况。

2. 试运转前准备工作

2.1 设备检查

在试运转前,必须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各部分的完好性和正常工作状态。具体检查内容包括: - 确认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正确,是否

存在松动或短路等问题; - 检查机组的压缩机、风机、水泵等关键部件是否正常

运转; - 检查机组的传感器、控制阀门等是否灵敏可靠; - 检查机组的排水系统、冷凝器、热交换器等是否无堵塞、漏水等问题。

2.2 环境准备

为了保证试运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试运转环境进行合理的准备。具体包括:- 确保试运转场地的通风良好,以保证空气源热泵机组能够正常吸取外界空气; - 确保试运转场地的温度适宜,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 确保试运转场地的电力供

应稳定可靠,以满足机组的正常运行需求。

3. 试运转过程记录

3.1 试运转步骤

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试运转: 1. 打开机组的电源开关,确保设备正常供电; 2. 按照设备的启动顺序,逐个启动压缩机、风机、水泵等关键部件; 3. 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 4. 进行设备的调试和优化,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5. 持续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关键参数的变化; 6. 结束试运转,关闭设备的关键部件和电源开关。

3.2 试运转记录

根据试运转过程中的观察和监测,记录如下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 1. 温度变化:- 外界空气温度:15°C → 20°C → 25°C → 30°C - 热水温度:25°C → 40°C → 50°C → 60°C 2. 压力变化: - 压缩机入口压力:2.0 MPa → 1.8 MPa → 1.6 MPa → 1.5 MPa - 压缩机出口压力:1.0 MPa → 1.2 MPa → 1.3

MPa → 1.4 MPa 3. 流量变化: - 冷冻水流量:10 m³/h → 12 m³/h → 15 m³/h → 18 m³/h - 冷却水流量:8 m³/h → 10 m³/h → 12 m³/h → 15 m³/h

4. 试运转结果分析

根据试运转过程中的记录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设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能够稳定供应热水,并能够根据需求调整水温; 2. 压缩机的运行压力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3. 流量的变化与设备的运行状态相匹配,说明水泵的供水能力满足要求。

5. 试运转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试运转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 某些温度传感器的反应较慢,导致温度变化的延迟; 2. 水泵的噪音较大,需要进行降噪处理; 3. 部分控制阀门的响应速度较慢,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检修或更换,确保其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2. 对水泵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音的产生; 3. 对控制阀门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其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6. 结论

通过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的单机试运转,验证了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在试运转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试运转结果表明,该机组能够稳定运行,并能够满足热水的供应需求。最后,建议在正式使用前,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8填写范例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1. 引言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是一种利用空气能进行供热和供热水的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为了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单机试运转,以验证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情况。本文将详细记录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设备的单机试运转情况。 2. 试运转前准备工作 2.1 设备检查 在试运转前,必须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机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各部分的完好性和正常工作状态。具体检查内容包括: - 确认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正确,是否 存在松动或短路等问题; - 检查机组的压缩机、风机、水泵等关键部件是否正常 运转; - 检查机组的传感器、控制阀门等是否灵敏可靠; - 检查机组的排水系统、冷凝器、热交换器等是否无堵塞、漏水等问题。 2.2 环境准备 为了保证试运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试运转环境进行合理的准备。具体包括:- 确保试运转场地的通风良好,以保证空气源热泵机组能够正常吸取外界空气; - 确保试运转场地的温度适宜,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 确保试运转场地的电力供 应稳定可靠,以满足机组的正常运行需求。 3. 试运转过程记录 3.1 试运转步骤 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试运转: 1. 打开机组的电源开关,确保设备正常供电; 2. 按照设备的启动顺序,逐个启动压缩机、风机、水泵等关键部件; 3. 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 4. 进行设备的调试和优化,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5. 持续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关键参数的变化; 6. 结束试运转,关闭设备的关键部件和电源开关。 3.2 试运转记录 根据试运转过程中的观察和监测,记录如下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 1. 温度变化:- 外界空气温度:15°C → 20°C → 25°C → 30°C - 热水温度:25°C → 40°C → 50°C → 60°C 2. 压力变化: - 压缩机入口压力:2.0 MPa → 1.8 MPa → 1.6 MPa → 1.5 MPa - 压缩机出口压力:1.0 MPa → 1.2 MPa → 1.3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填写范例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填写范例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是设备试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其主要目的是记录设备试运转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情况,为设备的正式投入运行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为了更好地完成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的填写工作,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范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该工作的操作流程和填写要点。 二、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填写范例 1.设备名称:XXX 2.设备型号:XXX 3.试运转地点:XXX 4.试运转日期:XXXX年XX月XX日 5.试运转时间:XX时XX分至XX时XX分 6.试运转人员:XXX 7.试运转内容: (1)试运转前检查: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完好,有无损坏和故障现象,检查设备所需的电力、水源、气源等是否正常,确认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试运转过程:启动设备,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检查设备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响和振动等现象,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3)试运转后检查:停止设备,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有无损坏和故障现象,确认设备试运转结束。 8.试运转数据:

(1)试运转前电流:XXA (2)试运转后电流:XXA (3)试运转前电压:XXV (4)试运转后电压:XXV (5)试运转前气压:XXMPa (6)试运转后气压:XXMPa (7)试运转前温度:XX℃ (8)试运转后温度:XX℃ 9.试运转结论:设备试运转正常,可以投入正式运行。 10.试运转人员签名:XXX 三、填写要点 在填写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填写清晰:填写时需要使用清晰的字迹,避免出现模糊或不清楚的情况。 2.填写完整:需要填写完整的试运转过程和数据,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填写规范:需要按照规范的格式填写,避免出现格式不统一或混乱的情况。 4.签名确认:试运转人员需要在试运转结论部分签名确认,表示对试运转结果的认可和确认。 四、总结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的填写工作是设备试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填写范例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填写范例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填写范例 一、试验目的 为确保设备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出现故障和事故,进行单机试运转,验证设备在机械、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以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二、试验设备及参数 设备名称:XX设备 规格型号:XX-XXX型 制造厂商:XX公司 电压:220V 功率:5kW 三、试验前准备 1.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无损,螺丝松动或损坏情况。

2. 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正确,地线是否牢固。 3. 确认设备所有操作按键、位置、功能等与说明书一致。 4. 检查设备传感器、调节器等传输管道是否畅通无堵塞现象。 四、试验过程 1. 按照对应的流程图启动设备,打开电源,再次检查设备的外观 是否修整尽完全正常。 2. 设备电源投入后确认设备功率、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测试设备各项功能模块,调整设备参数,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各组件都能正常工作,无明显的噪音或震动。 4. 运转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设备运行的参数,并确定各参数是 否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5. 测试结束后,关闭电源,检查设备外观及传输管道是否畅通, 存储运行数据、故障记录、各部件工作状态、处理方案等资料。 五、试验结果 1. 设备在试运转过程中发现、、、情况,经过处理。

2. 设备运行过程中表现稳定,各项参数符合技术要求。 3. 在设备单机试运转的同时,还发现了某设备某部件的缺陷,标记/标签整改。 六、试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认为该设备在机械、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且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转。无故障,且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空气源热泵机组

空气源热泵机组 摘要:本文介绍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种类和发展;分析了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全负荷和部分负荷下的性能系数;对冬季和夏季的能耗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与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的比较,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并且借鉴了一些国外的空气源热泵技术,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应用与展望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热泵系统性能系数1.1绪论1.1.1专题背景随着改革开放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系统作为室内空气参数的主要调节装臵也就相应的越来越普及。人们对空调的要求也从原1来的夏季制冷发展到冬暖夏凉,发展到对空气品质的进一步要求。而且在能源紧缺、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在某些大城市和特殊地区,出于环保的考虑限制使用锅炉供暖,于是电动热泵技术成了人们的首选。其中又以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较为常见。1.1.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特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是由制冷压缩机、空气/制冷剂换热器、水/制冷剂换热器、节流机构、四通换向阀等设备与附件及控制系统等组成的可制备冷、热水的设备。按机组的容量大小分,又分为别墅式小型机组(制冷量10.6~52.8Kw),中、大型机组(制冷量70.3~1406.8kW)。其主要优点如下:(1)用空气作为低位热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到处都有,可以无偿

地获取;(2)空调系统的冷源与热源合二为一;夏季提供7℃冷冻水,冬季提供45~50℃热水,一机两用;(3)空调水系统中省去冷却水系统;(4)无需另设锅炉房或热力站;(5)要求尽可能将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布臵在室外,如布臵在裙房楼顶上、阳台上等,这样可以不占用建筑屋的有效面积;(6)安装简单,运行管理方便(7)不污染使用场所的空气,有利于环保;1.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种类和发展1.2.1分类1.从热输配对象分为:空气/水-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空气-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2.从容量分为:小型(7kW以下),中型,大型(70kW);3.从压缩机型式分为:涡旋式、转子式,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4.从功能分为:一般功能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热回收型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冰蓄冷型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5.从驱动方式分为:燃气直接驱动和电力驱动。1.2.2发展80年代中期以前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大多采用半封闭往复式多机头压缩机。由于调节灵活和压缩机性能及换热器性能的改善,机组的性能不断提高。但在80年代中期以后,螺杆式压缩机的技术进步很快。它比压缩式零部件少(为活塞式的十分之一),结构简单,无进排气阀,噪声低,可无级调节,压缩比大而对容积效率影响不大,故特别适用于气候偏寒地区的空气源热泵和采用冰蓄冷的装臵。因此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采用螺杆式压缩机的越来越广泛,而且目前螺杆式压缩机大多采用R-22为冷媒,

单机试运转记录全套

单机试运转记录全套 一、试运转目的和范围 试运转是为了验证设备、系统或者工艺在实际操作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和满足设计要求。本次试运转的目的是对一些单机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等。 试运转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设备的安装和布置情况; 2.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接地情况; 3.设备的机械部分的运行状态和可靠性; 4.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表的调试情况; 5.设备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的验证。 二、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1.设备检查和清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清洁,确保设备的各个部件完好无损,没有杂物和污垢。 2.设备安装和布置: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设备并布置好设备所需的附件和管道。 3.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接地:对设备的电气连接进行检查,确保电气线路连接正确,并进行接地测试。

4.设备的机械部分的调试:对设备的机械部分进行调试,包括传动系统、传动装置、密封装置等,确保其运行正常。 5.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表的调试: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表进行调试,包括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硬件的连接和设置、仪表的校准等。 6.设备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的验证:对设备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设备的工作步骤和操作规程是正确的。 三、试运转过程和记录 1.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记录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时间,并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 2.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运行速度、震动情况、噪音水平等。 3.设备的关键参数:记录设备的关键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等。 4.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维修情况,包括故障原因、故障处理和维修时间等。 5.设备的耗能情况:记录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电力消耗、水消耗、气体消耗等。 6.设备的安全和环保情况:记录设备的安全和环保情况,包括事故、事故处理和污染物排放等。 7.设备的运行记录和操作记录:记录设备的运行记录和操作记录,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操作人员、操作步骤等。

空气源热泵机组安装记录表

空气源热泵机组安装记录表 1. 项目概述 本次安装记录表是针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确保安装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次安装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安装地点、安装时间、安装人员、安装步骤、安装材料、安装工具、安装效果等。 2. 安装地点 本次安装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位于某某大厦的屋顶。该地点选取的原因是屋顶空间较大,符合安装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要求。 3. 安装时间 本次安装的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日,总共耗时3天。 4. 安装人员 本次安装工作由某某公司的工程团队完成,由主管工程师某某带领,其他成员包括安装工人某某1、某某2、某某3等。 5. 安装步骤 5.1 准备工作 在正式安装之前,工程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安装材料、检查安装工具等。

5.2 安装机组 根据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要求,工程团队首先将机组吊装至屋顶,并进行固定。接下来,按照机组的连接图纸,连接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等主要部件,并进行密封和固定。 5.3 安装管道 在机组安装完成后,工程团队开始安装冷媒管道和水管道。他们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管道的布局和连接,并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性良好。 5.4 安装电气设备 在机组和管道安装完成后,工程团队开始安装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线、控制线等。他们根据电气图纸,进行线路的布置和连接,并进行必要的接地和绝缘处理。 5.5 安装配件和附件 工程团队安装了一些配件和附件,包括阀门、压力表、温度传感器等。他们根据机组的安装要求,进行了正确的安装和调试。 6. 安装材料 本次安装使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机组、冷媒管道、水管道、电源线、控制线、阀门、压力表、温度传感器等。 7. 安装工具

空气源热泵机组安装记录表

空气源热泵机组安装记录表 一、安装单位及联系方式 安装单位:XXX公司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 二、安装日期和地点 安装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安装地点:XXX 三、安装人员 主管安装人员:XXX 辅助安装人员:XXX、XXX 四、机组信息 机组型号:XXX 制冷量:XXX kW 制热量:XXX kW 供电方式:XXX 额定电流:XXX A 额定功率:XXX kW 五、安装过程

1. 确定机组安装位置:根据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要求和设计方案,确定机组安装位置,并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无遮挡物。 2. 安装机组基座:根据机组尺寸和重量,制作并安装机组基座,确保基座平整稳固,能够承受机组的重量。 3. 安装机组:将机组放置在基座上,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确保机组稳定不动。 4. 连接管道:根据设计方案,连接机组的进出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漏水现象。 5. 安装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机组的电源线和控制线,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接地处理。 6. 安装水泵和水箱:根据设计方案,安装水泵和水箱,确保水流通畅,满足机组的供水需求。 7. 安装风管系统:根据设计方案,安装风管系统,确保冷热风能够顺利传递到室内或室外。 六、安装验收 1. 检查机组安装质量:检查机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安装规范,包括机组位置、基座、管道连接、电气系统等。 2. 测试机组运行情况:按照机组的操作说明,进行机组的运行测试,包括制冷、制热、除湿等功能的测试,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3. 检查安全措施:检查安装过程中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接地处理、防护罩安装等,确保使用安全。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范本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范本 1.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怎样填写 设备单机试运转顾名思义就是单台设备单独试用,以确保其工作正常。 简洁地说:将设备和驱动设备分开,首先测试电机的运转性能,详细步骤如下: 1. 为电机送电,点试5秒检查电机转动方向能否正确、有无卡阻现象及特别声音等; 2. 点试后,现场或PLC掌握站分别试启动电机,确认能否可以启动及PLC显示形态能否正常; 3. 电机启动后,电气人员必需检查其电流能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否则马上停运,防止烧坏电机;查明缘由后,方可进行启动; 4. 准绳上电机要求至多连续运转4小时,根据《电机单机试运记录表》要求,每小时记录下列内容:电机位号、时间、电流、电机温度、振动状况、有无特别声音、有无跳停、参加人员等; 5. 电机试运正常后,MCC为其断电,设备人员将连轴节复位; 全部动设备无论是新购买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在投用前必需进行单机试运。 设备单机试运转的前提条件是设备的全部安装工作结束(包括主体设备、供电及掌握系统、及帮助系统,即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等)。 2. 轴流风机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怎样填写

1、填写内容:设备设计理论参数,试车开头时间,结束时间,参加人员,试车操作挨次,风量、温升,电机电流,乐音等能否与设计参数相符,能不能达到正常投人运转目标,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2、风机是我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 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是把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和动能,并将气体输送出去的机械。 风机的次要结构部件是叶轮、机壳、进风口、支架、电机、皮带轮、联轴器、消音器、传动件(轴承)等。 无动力通风机是利用自然风力及室内外温度差形成的空气热对流,推动涡轮旋转从而利用离心力和负压效应将室内不新奇的热空气排出。 3. 设备试运转记录包括哪些内容 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来在网上找过,以下是我从设备邦整理到关于设备试运转记录的四小点仅供参考 设备经空运转和带负荷运转试验后自,应作如下列记录: (1) 设备几何精度、加工精度的检查记录,其他机械性能的试百验记录; (2) 设备试运转达的状况,包括发生的异度常状况、毛病状况及毛病排解状况; (3) 无法调整和消退的问题,并归纳分析可能产生的缘由;知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方案(象山某宾馆)(DOC)

余姚市某宾馆空气源热泵热水工程 工程方案 方案编号: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手机: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一、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工作原理 传统的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油、燃气热水器)具有能耗大、费用高、污染严重等缺点;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又受到特殊气象条件的制约;而热泵热水器以空气、水、太阳能等为低温热源,以电能为动力从低温侧吸取热量来加热水,热水通过循环系统直接送入用户作为热水供应。它利用设备内的冷媒从自然环境空气中采集热能并通过热交换器使冷水升温,同时排放冷气。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热泵热水器工作原理

二、产品特点 本公司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核心部件:压缩机,全部选用copeland谷轮公司生产的高效涡旋压缩机,适用于热泵热水器上使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关键配件,均选用ALCO商业制冷及空调系统配件。热泵热水器与传统热设备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2.1 高效节能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能效比COP 值在5~6 之间(标准工况下),即使在冬季超低温情况下也达到 1.8(-7℃),全年综合能效比COP 值在5~5.5 间。高于市面上一般的热泵热水器。 2.2 使用安全 加热方式完全不同于普通电加热,从根本上杜绝了普通电加热漏电、干烧等安全隐患;电路只有控制线路而无强电线路连接,实现了完全水电分离。 2.3 健康环保 无任何有害气体排放;无温室气体排放;无致酸雨气体排放;无废热污染。 2.4 技术先进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整个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的运行状态之中。 2.5 运行稳定、维护简单,维护费用极低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简单;无需专人管理、维护,因而可极大降低维护、维修费用。 2.6 清洁无垢 小温差传热,不结垢,清洁方便。

克莱门特风冷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记录表

克莱门特风冷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记录表 【最新版】 目录 一、克莱门特风冷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概述 二、机组运行记录表的意义和作用 三、机组运行记录表的内容和要求 四、如何填写和维护机组运行记录表 五、机组运行记录表的应用实例 正文 一、克莱门特风冷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概述 克莱门特风冷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是一种采用空气作为冷热源,通过螺杆式压缩机实现制冷或制热的高效节能设备。它具有制冷、制热、除湿、热回收等多种功能,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工业生产、酒店宾馆等领域。 二、机组运行记录表的意义和作用 机组运行记录表是记录克莱门特风冷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过 程中各项参数和运行状况的重要文件。它有助于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为机组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提供依据。同时,运行记录表还是评估机组性能、能耗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三、机组运行记录表的内容和要求 机组运行记录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信息:机组型号、生产厂家、安装日期等; 2.运行参数:制冷量、制热量、运行时间、温度、压力、电流等; 3.维护保养:维修记录、更换零部件记录、保养措施等;

4.故障排除: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处理方法、预防措施等; 5.备注:其他需要记录的信息,如天气情况、负荷变化等。 在填写机组运行记录表时,应确保记录准确、完整,内容清晰、易懂。同时,应定期对记录表进行整理和归档,方便查阅和管理。 四、如何填写和维护机组运行记录表 在填写机组运行记录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记录表应由专人负责填写,填写时应认真、细致,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运行参数应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篡改; 3.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记录应详细描述维修过程和更换零部件情况,以便日后查阅; 4.记录表应定期整理,对于已满的记录表,应归档保存,并更换新的记录表。 五、机组运行记录表的应用实例 假设某商业建筑使用克莱门特风冷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空调 制冷和制热,其运行记录表可以记录以下信息: 1.基本信息:机组型号为 CSRAN-1000,生产厂家为克莱门特公司,安装日期为 2020 年 1 月 1 日; 2.运行参数:制冷量 1000kW,制热量 1000kW,运行时间为 2022 年12 月 31 日,温度为 25℃,压力为 1.2MPa,电流为 15A; 3.维护保养:2021 年 6 月 1 日更换压缩机,2022 年 1 月 1 日进行年度保养; 4.故障排除:2021 年 8 月 1 日发现制冷效果不佳,经检查发现冷媒泄漏,更换冷媒后解决问题;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 业)真题精选附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下列关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风量越小能耗也越少,因此不应对变风量末端的最小风量进行限制 B.变风量空调系统调温时,由于风量减少,所以室内噪声通常较小 C.变风量空调系统每个房间的新风量不能单独调节控制 D.由于每个房间的送风量可以独立控制,内外区没有必要分开设置 【答案】 C 2、同一室外气候条件,有关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冬季供水温度低的机组比供水温度高的机组能效比更高 B.冬季供水温度相同,供回水温差大的机组比供回水温差小的机组能效比更高 C.供应卫生热水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夏季的供热量要大于冬季的供热量 D.向厂家订购热泵机组时,应明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 【答案】 B 3、两台蒸发式冷凝器之间的间距,如果两者都是进风口侧,最小间距应为( )。 A.1.5m B.1.6m C.1.7m D.1.8m 【答案】 D

4、下列全空气空调系统空气过滤器选择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粗效过滤器的初阻力不大于60Pa B.中效过滤器的初阻力不大于100Pa C.粗效过滤器的初阻力不大于50Pa D.中效过滤器的初阻力不大于90Pa 【答案】 C 5、某热水供暖系统的供暖管道施工说明,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气、水在水平管道内逆向流动时,管道坡度是5‰ B.气、水在水平管道内同向流动时,管道坡度是3‰ C.连接散热器的支管管道坡度是1% D.公称管径为8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焊接 【答案】 D 6、燃气、燃油锅炉房设置在半地下或半地下室时,要求其正常换气次数不应小于( )。 A. B. C. D. 【答案】 B 7、同样的室内上部排风温度下,m值越大,散人工作区的有效热量越( ),则室内工作区的温度越( )。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标准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准参加起草单位: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九龙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恒星冷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浙江正理电子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华清融利空调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伊雷斯制冷科技有限公司、劳特斯空调(江苏)有限公司、浙江星星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滁州扬子必威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宁波博浪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覃志成、张秀平、张明圣、王天舒、舒卫民、李柏。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俞乔力、朱勇、刘耀斌、袁博洪、邱步、凌拥军、黄国琦、区志强、丁伟、沙凤岐、黄晓儒、易新文、姚宏雷、文茂华、谢勇、王磊、钟瑜、王玉军、汪吉平。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简称“热水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电动机驱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名义制热能力3000W以上,以空气、水为热源,以提供热水为目的热泵热水机,其他用途的热泵热水机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 ISO 780:1997) GB/T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2423.17---1999,eqv IEC60068-2-11:1981)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 2859:1999 IDT)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