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背部筋膜炎的症状

女性背部筋膜炎的症状

女性背部筋膜炎的症状:

筋膜炎是身体常见的身体疾病,是筋膜受到压迫拉伤等造成的。筋膜炎好发于背部,是背部常见病症,在生活中,有些女性背部会有不适的现象,应警惕是背部筋膜炎所致。女性背部筋膜炎的症状表现为背部肌腱会有疼痛的现象,一般疼痛的部位比较固定,在按压肌腱时,能感觉到明显的压痛。女性的背部出现多个按压痛点,且位置固定,疼痛以刺痛为主,应做个筋膜炎检查。

女性背部筋膜炎怎么办:

患有背部筋膜炎,首先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久站或久坐或保持尝试一个姿势不动。平时注意不要着凉,避免久坐,每天锻炼一下腰背肌,可以平时做一下热敷理疗,慢慢就会恢复。可以做按摩,复位。配合火罐热敷针灸等理疗。平时要注意保护,不能受凉,不要久坐,不能长时间低头,也不能歪七扭八或者弯腰驼背的躺着坐着,不能躺沙发,也不能半躺在床上。

背肌筋膜炎诊断标准

背肌筋膜炎诊断标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通常发生在背部肌肉和筋膜 的炎症。其症状包括持续性的背部疼痛、僵硬、疼痛加重时的身体活 动受限等。对于背肌筋膜炎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的表现和一 些检查来进行判断。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 准。 一、临床症状 背肌筋膜炎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的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钝痛、刺痛或隐约的疼痛感。通常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而且可能会在 活动时加重。患者还可能会感到背部肌肉的僵硬感,导致身体活动受限。症状还可能会伴随有背部肿胀、红肿等表现。在诊断背肌筋膜炎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评估。 二、体格检查 医生在诊断背肌筋膜炎时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通过检查患者 的背部,医生可以观察到可能存在的炎症、肿胀和红肿等情况。医生 还会触摸患者的背部肌肉和筋膜,以了解其硬度、敏感度和其他变化。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认患者是否患有背肌筋膜炎。

四、实验室检查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医生还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炎症指标和其他异常情况。医 生还可能会对疑似感染进行培养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致病因素。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背肌筋膜炎。 五、其他诊断手段 除了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外,医生在 诊断背肌筋膜炎时还可能会采用其他手段。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病史、诊断标准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医生还可能会结合治疗 效果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以帮助确认诊断。 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临 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判断。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是关键。希望通过 以上介绍,大家对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篇示例: 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背部疼痛疾病,可以给患者带来严重的 不适和影响日常生活。及早诊断并采取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为了 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识别背肌筋膜炎,制定一份明确的诊断标准至 关重要。

腰背肌筋膜炎

疾病名称:腰背肌筋膜炎 别名:腰背肌纤维织炎 简介: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身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 发病机理: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湿冷可使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慢性劳损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其它如病毒感染、风湿症的肌肉变态反应等都是诱因。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疼痛特点是: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查体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有时可触到肌筋膜内有结节状物,此结节称为筋膜脂肪疝。 诊断: 1、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2、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3、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4、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辅助检查: 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 治疗: 传统方法 1、一般治疗:解除病因,注意保暖,局部热敷,防止受凉。急性期注意休息。 2、药物治疗:消炎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应严格控制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E及B1对原发性肌筋膜炎有一定疗效),中药等。 3、封闭疗法:2%普鲁卞因4-15ml,加强的松龙25mg,疼点封闭。每周1次,3 -5次为一疗程。可连续3-4个疗程,绝大多数病例均可治愈。

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诊疗指南

腰背肌筋膜炎 【概述】 腰背肌筋膜非特异性炎症,较多患者是由于脊柱疾患所致,其次为慢性损伤及致痛性炎症(包括风湿病、病灶性毒素或免疫性疾患)所致。 【临床表现】 1、症状:腰背部、臀部等处的弥漫性疼痛,且以腰部两侧及髂嵴上方最为明显。疼痛性质以隐痛酸痛或胀痛为主,同时可伴有酸沉、僵硬、麻木等其他不适感觉。疼痛可随时间、体位、气候和劳累程度发生改变。 2、体征:腰背部、臀部等处有特定的压痛点,压痛点常可放射。触诊检查时,在腰背部可摸到呈弥漫状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结节或条索状物。 【诊断要点】 1、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2、X线检查常无特殊。 3、0.5%利多卡因做疼痛引发点封闭时疼痛可消失或缓解, 【康复评定】 1、疼痛评定。 2、腰椎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3、腰背肌肌力的评定。 4、行走能力的评定。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康复治疗】 1、一般治疗对有明显致病因素者,首先应去除诱因。 2、药物治疗一般予以静滴和或口服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类药物,若用中医中药,治则为舒筋活血、祛风散寒。 3、物理治疗 (1) 针灸治疗:选取腰背部特定穴位及相关配穴,予以针刺、艾灸疗法。

(2)光疗法 1)红外线疗法,200-300w的红外线,腰部照射,20min/次,1次/d。 (3)电疗法 1)超短波疗法:两个电极并置于腰部,微热量,10-15min/次, 1-2次/d, 15-20次为1疗程。 2)调制中频电疗法:腰背部痛点并置,耐受量,20min,每次1-2次/d,15-20次为1疗程。 (4)超声波疗法:于腰背部用接触移动法,声强1.0-1.5w/cm²,10-15min/次,1次/d,15-20次为1疗程。 (5)体外冲击波疗法:选取腰背部一个或多个压痛点,压力2.0~3.0kpa,治疗次数2000-4000次,频率15Hz,治疗隔天1次,4次为1疗程。 (6)运动疗法,患者疼痛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训练,以防止疼痛复发,训练方法同腰椎间盘突出症。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第1版),由**市**区人民医院康复科讨论制订】

腰背肌肉筋膜炎相关知识

腰背肌肉筋膜炎相关知识 腰背肌肉筋膜炎有称腰背肌肉劳损、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风湿症等。 腰背部肌肉被筋膜包绕,筋膜下还有脂肪组织,脂肪可以穿过筋膜形成疝。神经支及血管也穿出筋膜。 肌肉受伤渗出出血到肌肉和筋膜之间引发炎症粘连,受湿受凉,肌肉慢性劳损筋膜肥厚粘连,筋膜裂隙,脂肪疝、神经血管绞窄受压,肌肉筋膜止点劳损末端病病变,急性腰背肌受伤未及时治愈迁延成慢性病损,如此等等都是引起症状的原因。 症状及诊断多有自发性疼痛。轻者局部酸痛为主,部位可在肩胛间区或在骶棘肌部。有时有串麻到上肢肩背、臀大腿外侧,但不到膝以下。重者疼痛影响睡眠,尤其后半夜清晨。活动加重,与运动量大小正相关。检查:脊柱活动范围好,前弯腰痛,压痛,触诊可有肌肉痉挛,有时可触到痉挛的肌肉条索或硬结,压痛明显,甚至有放射痛。局麻药封闭疼痛即可消失。全屈曲痛,腰背肌抗阻力痛。 鉴别诊断应与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病、脊柱转移性病灶(如肿瘤),骨关节病变相鉴别。 治疗本病以保守治疗为主。控制运动量,适当锻炼腰背肌,运动后和晚间睡前做腰背肌的牵拉运动,即体前屈尽量拉长腰背肌,这样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 物理治疗,如热疗、超短波、短波,拔火罐等。按摩、针灸有效,尤其电针灸疗效更佳。口服药如维生素E,扶他林、保泰松、芬必得、洛索洛芬等。外用疏筋活血止痛的中成药也有效。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注射透明质酸酶+盐酸利多卡因效果迅速。 疼痛严重期间可以用围腰保护。症状减轻则应除去,以免引起肌肉萎缩。 手术治疗对严重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可手术治疗,一般找到痛点局麻下逐层解剖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

背部筋膜炎的症状

背部筋膜炎的症状 对于背部筋膜炎的症状主要是导致背部的酸胀,疼痛,肌肉僵硬,并且这种情况常在受凉或者长时间站立、坐着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加重,并且弯腰活动时会有背部两侧肌肉出现明显的疼痛。如果背部筋膜炎出现急性的发作,这种情况会导致疼痛剧烈并伴有背部的灼烧感,及背部活动受限的情况,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对于慢性的背部筋膜炎反应反复发作主要是要背部的酸胀,并且会有沉重感。长时间站立和坐着时腰背部的酸胀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在晨起的时候有明显的加重,活动后可以缓解,但是劳累后又会重新加重,并且在背部会有明显的压痛。严重了以后还会触及到炎性的结节和条索样结节。背部筋膜炎出现这些症状之后可敷古顺敷堂筋膜*贴冶好,背部筋膜炎平时还应该进行积极地锻炼,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症状。 1、夹背动作 出现背部筋膜炎之后,可以选择夹背动作,这个动作是比较简单的。通常在人的静止的状况下就可以完成,坐着的时候和站立的时候都可以进行,完成效果会更加明显。保持双手有一定的屈度,呈现双手与身体的上半身躯干形成w形状,然后保持直立状态,就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夹背动作。 2、牵引动作 牵引动作与夹背动作基本上可以说是反方向的动作,牵引动作主要是靠在墙壁上,将双手呈60度夹角贴在墙面上。在贴着的时候,需要保持身体的躯干与墙面有一定的距离,尽量将力度放上肢上,将上半身微微的倾斜。 3、提肌动作 提肌动作也是比较简单的,提肌动作是用右手抱住左耳或左手抱住右耳,即反方向锻炼原理。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背部的夹紧,也可以促进颈部的舒缓。不仅可以缓解筋膜炎引发的不适症状,还能够修复枕大部位受损的神经。 后背筋膜炎疾病的存在,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出现后背筋膜炎之后,可以选择积极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坚持三大锻炼方法,能够促进疾病早日远离。这三大锻炼方法的操作都是比较简单的,在随时随地都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草案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草案(总 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腰背肌筋膜病(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草案) 一、诊断 中医诊断:腰背肌筋膜病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和《中医筋伤学》(孙树椿、孙之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进行诊断: 1.可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 2.腰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 3.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竖脊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背部功能活动大多正常,X 线检查无阳性体征。 西医诊断:腰背肌筋膜炎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邱贵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进行诊断: 1.腰背部、臀部广泛疼痛,常因剧烈活动或寒冷诱发;并具引发放射区,即重压肌筋膜区皮下结节,除在该点有酸胀感外,还可在该点周围或距离稍远区域引发疼痛或肌紧张。 2. 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部分患者有明确的疼痛扳机点; 3. 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 二、中医治疗

(一)外治法 1.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的目的是舒筋活血、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松解肌筋粘连。 (1)患者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先用两手手掌,由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经下肢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施行揉按和滚法。 (2)以指代针点按肾俞、腰阳关、八髎和腰痛区阿是穴。(3)寻找激痛点,双手拇指在激痛点上反复揉按,如果触及到筋结或筋束,可用捏拿、分筋、弹拨、掐揉等手法松解,恢复其舒缩功能。 (4)术者以掌根或小鱼际肌着力,在患者腰底部施行揉摸手法,从上而下,反复进行3-5次,使腰骶部感到微热。 2. 外用中药 外用熏洗汤熏蒸;外贴伤湿止痛膏,南星止痛膏等。 3. 穴位注射疗法 用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循经取穴或痛点注射,2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 4. 练功疗法 加强腰肌背伸锻炼,如仰卧的三点、五点,拱桥式锻炼,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 5. 休息与固定

筋膜炎的症状

筋膜炎的症状 关于《筋膜炎的症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筋膜炎我们也称为是化学纤维织炎,筋膜炎的出現给病人的人体产生了非常大的痛楚,因此我们要明白一些筋膜炎的专业知识,那样不仅有益于我们去防止筋膜炎,并且还能协助我们医治筋膜炎呢,我们要是了解来到筋膜炎的病症,一旦出現筋膜炎的病症,我们就能尽快尽早的去医治。 筋膜炎能够产生在我们身体的好几个部位,假如我们不明白筋膜炎的病症,那麼毫无疑问非常容易错诊筋膜炎,筋膜炎我们能够选用多种多样方式来医治,因此大伙儿也不必担心。

筋膜炎别称化学纤维织炎,是一个综合性的定义,就是指一些腰痛病人在骶棘肌的表层或在髂嵴肌粘附上有小结节,伴随疼痛及压疼,有时候还可以在屁股发觉。临床医学上所扪及的包块,本质上是一个局限的人体脂肪包块,故又称脂肪疝。这类包块可能刺激性周边末梢神经而造成部分肌痉挛和疼痛。 因为在急性症状沒有获得完全的医治而转到漫性;或是因为病人遭受反复的肌肉劳损、寒症等欠佳刺激性,能够反复出現持续或是中断的漫性肌肉疼痛、酸痛乏力等病症。 多主要表现为病发位置疼痛,多见酸疼不适感,肌肉强直板滞,或有压力感,有时候皮下组织可碰触转性的肌筋膜及化学纤维总结。早上起床或天气变化及着凉后病症加剧,活动后则疼痛缓解,常反复发病。亚急性发病时,部分肌肉紧张、筋挛,活动受到限制。 筋膜炎可分成:颈肩肌筋膜炎、嗜酸性筋膜炎、结节性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等。

1.手术医治 一部分病人经歇息病症就可以获得减轻,敷热、推拿可消退包块,对疼痛包块的封闭式也是有实际效果,但腰椎间盘的锻练可能還是最重要的。极少数病症难除,治不好的病人需手术医治。手术治疗时可发觉在部分的肌肉筋膜上面有裂缝,有人体脂肪从裂缝中疝出,这就是临床医学上所扪及的包块。人体脂肪与周边组织包含肌肉筋膜及相邻的皮神经支系相黏连,这可能是疼痛的原因。手术治疗应摘除包块,修复肌肉筋膜,分离出来黏连及摘除皮神经。实际效果常优良,但因为常以多发性变病,手术治疗只有处理一处的病症,故仍应严苛把握手术指征。 2.病发期医治 病发期病人的医治以适度的歇息,内服和外敷消炎止痛药物及其肌松镇定药品,适度的肌肉放松推拿主导。

背痛还得看中脘

背痛还得看中脘 2014年12月份,医院从外地来了一个病人,女性,46岁,是一个麻醉师。这个病人的主要表现是背部胸七到胸十二之间的竖脊肌区域疼痛,这区域肌肉张力非常高,疼痛以胀痛为主,症状已经持续4年。4年来每天都胀痛,一直做针灸推拿及内服中药等治疗,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逐渐加重,来诊时坐十分钟即感背部象要断裂了一样,患者自述平躺腰部亦感酸胀。这病从现代医学来看属于背部肌筋膜炎,常规的治疗就是在背部沿骶棘肌纤维走行方向施以掌揉,弹拨等手法;且大部分医生用方会按肾气亏损、肝失所养而导致肌肉痉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畅的方向治疗;多滋补肾阴、行气活血为主。患者4年来一直没有间断治疗,说明这些常规的治疗手段都运用过,再用这些手段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况患者慕名从外地来诊,一定要想法让其明显见到效果才对。 在《金匱要略》的“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里面有一个条文:“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如手掌大。”临床中不少痰饮患者背部有手掌大一片会感觉冷冰冰的,也有的会感觉背部有冷风飕飕的感觉。我一直认为我们学习经典千万不要局限于字眼,如果局限于字眼就不会拓展思考与运用。而这个患者背部虽然没有冷飕飕的感觉,但刚好巴掌大一片区域僵硬、胀痛;中医认为寒主收引,湿主痉,这背部僵硬,还是寒湿所致,其亦是寒湿的一种表现;亦类似“其人背寒如手掌大”。而“其人背寒如手掌大”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心下有留饮”。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医的“心下”指的就是我们的胃脘区域,于是我就要患者平躺,重点检查胃脘区域,发现患者中脘到上脘之间明显僵紧,有2*3一个椭圆形的筋结,压之剧痛。于是我就重点手法揉拨了一下这个区域,约3分钟,患者胃脘部明显听到“咕咕”两声,随着患者就出现呃逆,声音非常响亮,当时我知道这是手法刺激胃脘,胃脘的痰饮随着手法的激荡而转化为一股浊阴之气;这就好比胃脘里面本来是一块寒冰,通过手法的激荡这块冰有所融化,冰融化后就会有冷气上冲膈肌,膈肌受到寒冷刺激就会痉挛而形成呃逆。我给患者

火针留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6例疗效察

火针留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6例疗效察 目的:探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针灸治疗方法。方法:以火针留针进行治疗。结果:36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有效率达97.2%,结论:火针留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良好。 标签:腰背肌筋膜炎;火针留针;疗效观察 腰背部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因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本病之发病率日渐增高。本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患处有多个压痛点,有硬结或硬条,大多在肌止点(如大小菱形肌)及包绕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的腰背筋膜。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由于腰背部长期劳损并感受风寒湿邪,导致脉络不通,气血阻滞而引起。火针刺法为近年来临床常见针灸治疗方法,火针留针是在普通火针针具加以改良后,并在常规火针刺法基础上加以变化的针刺方法。 我门诊自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应用火针留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门诊自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的门诊腰背肌筋膜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8岁至79岁,平均年龄56.3岁,病程1个月到3年,平均4.6个月;病变部位在上背肩胛区者12例,腰骶部11例,胸椎下段及上腰部脊柱区者9例,腰、背均有病变者4例。对照组36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30岁至78岁;平均年龄58.1岁,病程1个月到3年,平均4.7个月,病变部位在上背肩胛区者11例,腰骶部13例,胸椎下段及上腰部脊柱区者8例,腰、背均有病变者4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⑴可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 ⑵腰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加重。 ⑶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竖脊肌走行方向可触及到条索状改变,背部功能活动大多正常,严重时活动轻微受限,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1]。

科普肌筋膜炎经常被误诊!

科普肌筋膜炎经常被误诊! 医为仁术,必具仁心; 敬畏生命,博学厚德! 重要信息:【2018国际针刀学术年会】欢迎针刀人积极参与!(←点击查看) 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肌筋膜炎好发于腰背部,因此又称“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其次好发于颈肩部及胸背部,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若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治疗而转入慢性,或受到反复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本病治疗以对症保守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

肌筋膜炎最常见的疼痛部位 一、肌筋膜炎的病因 慢性劳损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慢性感染、精神忧郁、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经常并发肌筋膜炎。常见如下几个诱发因素: (1)外伤史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伤史。肌肉、筋膜受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迁延日久而致病。 肌筋膜炎常有不同程度的扭伤病史,尤其腰部扭伤 (2)久坐久站,长期单一姿势工作者不少患者虽没有明显急性外伤史,但因长时间坐班少活动;或因工作姿势不良,长期处于单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