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提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们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死亡哲学和生命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鲁迅生命哲学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这里一个是美国小说家、1954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另一个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他们以文学共同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所谓“生命哲学”、“死亡哲学”都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固执地一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生”与“死”的哲学

1、海明威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上,海明威一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在他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 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还有濒死的感觉、战斗中的求生祈祷、雨中溃退等。更不用说其中描述的妇女生子、丈夫自杀、怨敌之争、情人变心、恋人分手、对婚姻的恐惧、夫妻淡漠的生活、流浪者打斗、战后精神迷惘颓废、赛马作弊致死、斗牛士之死等用战争、疾病、情感和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

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的情绪和心态。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将阅读深入到海明威的作品中去,就几乎可以感觉到它们实际上可以算作是一部“死亡学” 的详尽注解。生命个体是一个易逝的、必然毁灭的、终有一死的存在者。这就是人无法相逆的命运。《永

别了,武器》中,蚂蚁逃离火海的故事,说明死亡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它或早或晚是要到来的。海明威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生命的意志,可是由于生命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挣扎和冲动,因此,生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痛苦”。不管大自然做了什么,不管命运如何安排,不管人们的社会角色怎样,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这些“痛苦”促使生命最终要导向

“死亡”。

海明威如是说:“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在乎;人只能死一回;咱们都欠上帝一条命;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年死了的明年就不会死。”⑴莎翁说,这是支撑他生命的看法,只有明白了人

是注定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他正是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利用自己的生命。他说:“一定要找出新方法来为我们寻求在这

个世界上的生存空间。让你的精神受到新思想的鼓舞??…过一过这种充实的精神生活吧。”这就是他创造的打不垮的“硬汉子”精神。这种精神内蕴育着一个生机盎然、奋发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积极筹划有限人生,使它更加紧张、热烈、深刻、充实。

海明威提出了“死自是一种美”,“活着,则勇敢地活下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提倡以“硬汉子”

精神来面对死亡。他再三地写到死亡,他作品的主要人物大部份必然以死亡告终,但这些人物,在失败或死亡之中往往设法保存了些什么东西,他们确实维持着本身的一种理想:该怎样做人的一种原则。

塞涅卡说:“一个人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就具有无畏的死亡意志和顽强的生存意志。由于死与生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名为谈死,实为谈生,明显地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打不败的人》中曼努埃尔被牛抵成重伤以后,仍奋力把牛杀死,临死前也不失“优雅风度”。《在异乡》中的少校以“准则英雄”式的风度默默地承受新婚妻子病逝和自己身为剑术家却残了手臂的悲剧。《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在83 天未捕到鱼的逆境中勇敢地面对厄运,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并为保护既得成果单枪匹马与追踪而来的成群鲨鱼搏斗,几次遇险而生。在此人已不再是自己命运的奴隶,而是努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的人生也不再意味着忍耐、受苦、消极无为,而是被自己筹划得生气勃勃,轰轰烈烈,奋发有为。

海明威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人在自然界,在

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和他们做斗争徒劳无益,改变不了人的悲剧性的命运。但问题在于怎样面对人的这种境遇。人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不能从精神上被打败,要在“重压下”努力保持“优雅风度”,弘扬个性,歌颂个性,以找回被死亡阴影所掩盖的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鲁迅一个世纪之前,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出现了“生命哲学”流派,一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甚至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思潮。德国的狄尔泰作为创始人,首次使用“生命哲学”一词。生命哲学是对19 世纪中期的黑格尔主义和自然主义对唯物主义的一种反抗。他们夸大生命现象的意义,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从而使这种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而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却不同于他们。他的生命观,跟宇宙论毫不相关,而是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合理的尖锐的抗议和批判。鲁迅先生小说的基本结构就是“个人”被“社会”吃掉的结构。他的小说“反复表现出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不但以自己的内容杀人,还以自己的僵硬的存在方式杀人,以它造成的保守、守旧的社会习惯心理杀人。”他以人吃人的大恐惧《狂人日记》为总纲,在大大小小的人肉筵宴中编排了无数被扼杀吞噬者的剧目:孔乙己的穷死(《孔乙己》)、陈士诚的病死(《白光》)、阿Q 的被枪毙(《阿Q正传》)夏瑜的被砍头(《药》)、宝儿的夭折(《明天》)、子君的忧郁而逝(《伤逝》)魏连殳的自戕(《孤独者》)、祥林嫂的冻毙(《祝福》)??…鲁迅的大量的杂文中,更是刻画了无数明的死与暗的死、屈死与冤死、自杀与谋杀、甚至常常戏言阴间的有趣来揶揄人间的乏味。

读鲁迅先生作品时的感觉,那不只是一种情绪、一种氛围、它们仿佛像一张神秘的网,有一

种惊异的美,使人兴奋。那些对人类困境的执着思考,那些对自身历史境遇的真切体味,那些对生命的悲哀而又乐观的哲学感悟,形成了一种意识上深刻的紧张,造就了热狂与冷峻、痴迷与理智、生与死、人与鬼、光明与黑暗、人间与地狱的无比奇丽的挣扎。

鲁迅先生1926 年出版了一个古文与白话的杂集,取了一个阴森的名字——《坟》。这在他自己,“虽然明知道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就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至于不远的踏成平地,那是不想管,也无从管了。”⑵而对于读者,他说:

惟愿偏爱我的作品的读者也不过将这当作一种纪念,

知道这小小的丘陇中,无非埋着曾经活过的躯壳。待若干岁月后又化为烟埃,并为纪念也从人间消去,而我的事也就完成了。”⑶人的希望,人的确证,无需外求,就在这些生的当下

的反抗之中。人向死而在,向坟而反抗。坟,这小小的丘陇虽然是死的标志,同时也是“曾经活过”的证明。

“坟”表明鲁迅一方面仿佛是以故意的虚无状否定旧我,另一方面又对旧我怀着隐秘的珍惜和爱恋。坟墓是表明灵魂不灭的一种形式,这无疑是与死亡相连的,而鲁迅的作品从来就不畏惧任何“死”的暗示与明宣。鲁迅《两地书》中记着:“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只觉得‘黑暗与虚无 '乃是‘实有 ',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有很多偏激的声音。”他的作品之

中也多有病、死、鬼,他在《野草》中这样说道:“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

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我们与其说《野草》是一部散文诗,到不如说它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生命哲学”。在其间,生与死几乎是一条贯穿的中心线索,二十四章散文诗中有十八章谈论到生与死。

但是,尽管在《野草》中许多篇章都写到死亡,然而那是诗人希望在死亡中得到生存,这种写法也许可以称着“置之死地而后生”。

为生而直面死亡,这恰是鲁迅大无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诗人对同时代进步青年敢于反抗压迫、抗击黑暗的战士精神的讴歌,也是诗人对青年一代的迫切希望的情感的显现。其实,在写作《野草》时,五四运动以后革命阵营内部存在的好些问题对他的影响仍然很大,那时候阵营内部出现了将牺牲精神绝对化的倾向,甚至很多人在思想上已发展到“轻死”的地步,蔑视人的生命价值。鲁迅对这种麻木而盲目的牺牲观念深表担忧。1926 年三一八惨案

发生时,鲁迅不得不这样呼吁:“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以血的洪流淹死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他认为真正的改革者绝

对不能“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他近而大声疾呼:只有“会觉得死尸的沉重” 的民族,“先烈的‘死'才”会换来“后人的‘生'。”可见在生与死中,鲁迅是何等的看重生。为此很自然地,将自己对生命的价值取向注入了《野草》的创作中,向死而生,诗人一直都在努力寻求一条生存的道路,为他自己,更为一个民族。

二、意识的形成

1、家庭经历。这个问题我想着重谈谈鲁迅先生。许多艺术家在童年时期都有目睹自己家庭不幸的经历,

其是亲人的亡故,对他们稚嫩的白板”一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情感印记。鲁迅在《呐喊自

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句话说尽了他幼小心灵的全部辛酸。

鲁迅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893 年秋天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他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1894 年冬天父亲吐血病倒。他身为

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受冷眼和侮蔑。1896 年10 月12 日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他妹妹因天花而死,他四弟因肺炎而夭折,尤其是父亲的病为庸医所误;他没有神力救他们于病痛和死亡的魔爪下。

这一切,形成了他意识深处的负疚感。这种有罪意识和赎罪意识使他前赴日本学医,使他终生以一个医生的潜意识来认识世界,解剖自己、他人与社会,从而产生了“疗救”的使命感;1924 年他翻译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使他有意识地力图窥视自己的潜意识,从而陷入内心黑暗无以超越的痛苦和一定要超越的挣扎;在对个人和社会的剖析中,他对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特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因而在力图超越个人精神危机的同时,他决心不遗余力地为探索民族新生之路而奋战到底,这种使命意识和批判意识就是“鲁迅风骨”、“鲁迅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不幸的家庭经历孕育了艺术家极度敏感的生存与死亡的体验,也驱使他沉湎于生与死的艺术意境,从而绽放出夺目璀璨的美学奇葩。家庭是感性个体得以理解人生和社会的最初和最敏感的对象,也是“创伤性经验”重要来源之一,家庭经历对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艺术创作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证使我们领略到:体验过家庭的疾病与死亡的艺术家更偏爱表现生存与死亡这个永恒的精神所渴望的主题。

在鲁迅晚年,病魔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他。1924 年3 月1 日鲁迅前往日本人开设的山本医院就诊。此后一个月内,接连往该医院就诊十三次,都是治疗发烧、咳嗽及吐血之类的肺病症状。1934年8月9日发烧,自觉“胁痛颇烈”,肺病相当严重了。1936年5月31日史沫特莱请当时上海最好的一位肺病专家来作诊断,诊断结果是认为鲁迅的病症非常严重,“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

相对鲁迅先生来说,海明威的家庭经历较为简单和幸福快乐得多。他出生于1899 年7 月21 日,他的童年没有什么创伤,父亲和母亲教会他许多的东西,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中学时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文学天赋,常常发表文章。但是海明威却遗传了父氏的躁郁。他在小的时候离家出走,传说也是其家庭气氛紧张造成的。

海明威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身心备受折磨。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充满了紧张与压力,他的内心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他企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摆脱与逃避沮丧与焦虑的情绪,如不停歇地旅行冒险,寻求女人与烈酒的刺激,他像只被凶恶老雕穷追不舍的猎物,被追得走投无路、无处躲匿。他在身体上企求生存,而在心理上却渴望死亡。荣获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其主人公桑提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经历与内心活动诠释了这一矛盾的心态。尽管老人失败了,但“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的内心独白,简直是海明威一生的写照。作家诺曼迈勒在文章中曾

入木三分地剖析道:“海明威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之真正的根源是他的一生都在跟恐惧和自杀的念头作斗争。他的内心世界犹如一场噩梦。他的夜晚是在同死神的搏斗中度过的。”在1961 年7 月2 日,他终于用子弹结束了顽强拼搏的一生。

鲁迅《过客》中的人生哲学

《过客》所体现的鲁迅人生哲学特点 鲁迅的《过客》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来表现深刻的哲理寓味,是一篇含蓄、隐晦,又富于象征意义的哲理性文章。鲁迅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度思考在文章中一一展现。 《过客》一文中出现了三位截然不同的人物——白发老翁、紫发女孩和一位困顿的过客。而这三位人物也象征着生活中三种不同的人在人生道路中作出的不同的人生存选择。 面对西面的土地,十岁的紫发女孩看到的是野百合与野蔷薇盛开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看来,她象征着的是对生活与未来怀着希望,对生活充满同情心和好奇心却又缺乏深刻认识的稚气的年轻一代;而同样的方向,老人看到的却是萧索凄凉的坟地,这位世故、麻木的白发老翁正象征着社会上已失去了理想和追求的麻木生存、畏缩不前的一类人;而困顿窘迫的“过客”即使知道前面是绝望的坟地,依旧选择向前走去的,他象征着的是灵魂无处可归却依旧永不停止追寻出路的孤独而觉醒的探索者。 《过客》一文全篇都在描述这位面对绝望现实却无所畏惧的“孤独过客”的形象。他从瓦砾和杂树中走来,困顿而疲惫不堪。在他与老翁的对话中,过客回答了三次“我不知道”——他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唯一清楚的就是不停往前走。而这正体现了过客身上“反抗绝望”的生命意志。 在过客与老翁的对话中,他多次说道“我还是走好”。未知的前方,可怖的坟地,过客的无所畏惧和执著精神都蕴含在了他的“走”

上。正如鲁迅自己说的:“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鲁迅自身的执著恰好体现了过客正视绝望现实,义无反顾选择决绝地走下去的勇士的形象。 过客也说过这样一段话:“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明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每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每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而这被深恶痛绝的牢笼般的地方正是他所处的黑暗而绝望的社会——所以他要走。即使他的灵魂依旧在黑暗与歧途中孤独地流浪,但“走”就意味着出路和希望。 过客的身上到处都是鲁迅自己的影子。过客在荒郊野地里没有目的地向前行走,前方是坟地,背后是无法回头的绝境,但他依旧选择坚定地向前走去,拒绝他人的布施和语言的迷惑,非要执着地走到前方的目的地去。鲁迅就像文中的过客一样,是孤独、焦灼甚至绝望的探索者,但是他亦如无所畏惧的过客一般,踏着荆棘和瓦砾,跨越坟地和山丘,不顾一切向前追求,为这个绝望的社会开辟出一条带着希望的道路。

试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试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内容提要:“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经典台词。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的死亡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意识升华 著名学者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这里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以文学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死亡哲学”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是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海明威的生死哲学 人类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风格上,海明威一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在他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还有濒死的感觉、战斗中的求生祈祷、雨中溃退等。更不用说其中描述的妇女生子、丈夫自杀、怨敌之争、情人变心、恋人分手、对婚姻的恐惧、夫妻淡漠的生活、流浪者打斗、战后精神迷惘颓废、赛马作弊致死、斗牛士之死等用战争、疾病、情感和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 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科技的发展让曾经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自我满足,逐渐开始主宰这个世界,可是人无法改变的是自己终将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样,在某一天离开这个自己生存的世界,所有自己在这个世界辛苦得到的一切,都将随着死亡的到来,化为乌有。那么,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我们死后到底变成了何种物质?这种对死亡的思考不断困扰着人们,死亡也成为了哲学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所以,认清死亡的本质,或许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心灵上的解脱。 一、何为死亡 要研究死亡是什么,我们就要先搞明白究竟什么是人。按照物理主义者所言,一个人只是一个正常运作的人体,一个可思想、可感知的生物。倘若我们接纳了这一观点,死亡究竟是什么?答案似乎再简单直不过了:我拥有一具肉体时,我就活着;而当我们不再拥有这样的肉体,当肉体功能停止正常运作的时候,我便死亡了。当然人体除了肉体功能还有一系列较高层次的人格功能,我们在死亡时几乎是同时丧失两种功能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患了重症,丧失了所有隶属人格功能的较高层次认知行为能力,但身体依然可以进行普通的肉体功能行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格功能的停止远早于肉体功能。那么死亡是在人格功能停止时,还是在肉体功能停止时发生?这就取决于我们接受的是肉体论还是人格论。假设我们接受人格论,这就意味着,我存在,我的人格就必须存在。如果一个人丧失进行人格功能的能力,而且是永久性丧失,便是死亡。根据肉体论,如果我存在,那么我的肉体就存在。但我们死后的尸体仍然是肉体,我的尸体存在,那么我的身体也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作为非人的状态存在下去。 在我看来,只要我们是物理主义者,死亡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一具健康的人类身体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功能活动,只要相关的低级肉体功能活动也在发生,那么身体就是存活的。当然,如果一切正常,身体也足以进行较高级的认知活动,那么我们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身体开始损坏,丧失了人格功能,这时我们眼前的人就不再是活生生的。而最终肉体功能也将丧失,即肉体的死亡。简而言之,人体运作着,接着垮掉了,这就是死亡。 二、自杀的合理性 人终有一死,我们无法对此作出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选择在死神来临之前结束生命,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传统观念中,有自杀倾向的人一般都是有心理疾病者,都会对自杀抱有一种鄙视、不认同的态度,认为自杀是不道德的。但是不道德就意味着不合理吗?我们讨论事情合理性的时候,至少在讨论自杀是否符合理性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判断其是否符合个人的利益。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有没有一些时候死了确实比活着好,而且这种想法实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已经确认是对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会是件坏事,因为它会夺走我们生命中本能拥有的美好事物,而只要我们活着就可以得到这些美好事物。这种判断只有将我死后的状态和我活着的状态进行对比时,才能成立。但是,如果我自杀了,我就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不是一种状态,所以无法满足对比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不

鲁迅经典语录大全(100句)

鲁迅经典语录大全 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3、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5、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 6、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7、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9、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10、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1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12、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13、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14、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5、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16、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18、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19、在人人说假话的年代讲真话;在人人麻木的年代拥有充实的心灵。

海明威的创作分析及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海明威的创作分析及人生哲学的现 代意义 摘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海明威的人生名望、人生创作、及人生哲学精神,阐述了海明威精神的现代意义:人要做自强不息的强者;人的肉体可以死亡,但精神永不可战胜;人要在生活的重压下保持自尊。 关键词:海明威;人生名望;人生创作;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一、海明威的人生名望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现代着名的 小说家,他的人生旅程具有传奇色彩。他在文坛上负有盛名,早期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着称,塑造了众多顽强拼搏、临危不惧的“硬汉”形象,并以精通叙事艺术、文体简洁、风格独特而备受称道。他“精于现代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作品《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他的创作风格、小说的人物和人生态度不但在英语国家,而且在全世界

都有广泛影响。 二、海明威的人生时代背景 海明威生活的时代,美国当时虽然表面上工业发展迅速,物质充裕,但背后也潜存着不安因素。工业危机和财富不均,工人罢工及商品过剩,失业率上升,农民由于粮食欠收而被迫背井离乡等社会问题,导致经济大萧条。 物质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信仰和 行为方式的变化。一战给美国人民的生活以很大影响,他们对世界变化感到捉摸不定,对诚实的道德标准感到怀疑;“及时行乐”的思想十分横行,他们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在战场上回来的青年人为了排遣郁闷,开始寻花问柳,道德沦丧,精神荒原。这个充满着战争、暴力、凶杀、邪恶、恐惧、绝望和死亡的世界对海明威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和打击,并在他的肉体和心灵上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可怕的创伤,从而把他推上了痛苦、迷惘、绝望和死亡的边缘。但是,他并没有被打垮,他像一头“受伤的老狮子”,用笔同那个荒诞的世界作了无数次抗争。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1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1 第一课:课程介绍 穿着随意、行为不羁的教授在这节课里主要介绍了这门课程的讨论范围,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课程的成绩考核。 教授明确了这门课程不会考虑宗教问题,也不会讨论有关死亡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避免死亡的生物学问题。这门课主要考虑讨论死亡的本质以及通过讨论此类问题时所产生的哲学疑问。 整个课程第一部分为死亡本质问题,即形而上学部分,主要方向为自我本质和人的同一性问题。第二部分为死亡的价值论,也就是对死亡的态度和评价。最后讨论自杀问题。 教授在这门课程的介绍中提出了一些观点,比如灵魂是不存在的,对永生的渴望可能是没有价值的,甚至自杀也不是完全不符合道德的。由此看来,教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门课可以教授一些思维方法,以及颠覆一些关于死亡的世俗观点。 在关于灵魂的介绍中,教授指出,人希望有灵魂是因为希望永生。这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灵魂学说不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论,而是一种感性渴望的产物。

第二课:人的本质:二元论与物理主义 这节课主要是引题,通过层层剖析介绍两种对灵魂的主要观点,并且表现了教授的思维方式,就是层层深入,不停的提问,产生新问题,再分析,再提问。 教授就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延伸,既然是死亡课,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否幸免一死?由于我们都知道人是不可能永生的,起码身体不能,那么死后是否会有一部分,比如灵魂,可以继续存在?这就进一步引出了“我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有了人活着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最后提及了同一性的问题。 这门课的前半部分主要讨论死亡的本质问题,或者说是形而上学问题,基本就是对以上这些问题的分析。 1、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人能否幸免一死?教授不从生物学角度考虑,只从哲学角度考虑。他认为,这个问题首先就是定义的问题,死亡的定义就是生命的结束,死亡之后就无所谓生命,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教授的意思是,如果定义明确了,自然就可以避免愚蠢的问题,讨论这样哲学问题都是故作高深,而他讲了那么多比喻和笑话都是对故作高深的嘲笑。

《过客》所体现的鲁迅人生哲学特点

《过客》所体现的鲁迅人生哲学特点 《过客》的篇幅很短,全文基本上采取的是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篇幅虽短,但其中却蕴含了整个人生深刻的思索,以及透过这个作品感受到了人生的虚无、荒诞和绝望。 短文一开篇就介绍了人物地点时间,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介绍。从对过客的介绍中,让我想起课文中常用的作者照片,中年时的鲁迅,一样的三四十岁,一样的眼光阴沉,黑须。(当然这是我本人的感觉)过客文中的主人公,从他的外貌描写中我感受到这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之所以说他是失败者,是因为他正处在中年,按理说应该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可是从头到脚却散播着贫苦、疲惫、流浪的气息——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一样的落寞,一样的孤寂。 再看下面的环境描写,荒凉,颓败,似路非路的痕迹,这样含糊不清的表述,表明道路并不确切存在,这让我想起了鲁迅曾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了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之所以似路非路,是因为没有多少人走过,所以只是痕迹而并非脚下的路。 在夕阳西下的傍晚,疲惫困顿的过客向老翁讨水喝。我注意到两人之间最开始的对话互相问候竟然是问号。你晚上好?你好?我们平时问候大都是陈述句,鲜少看到是一个问句的形式,这是一种对未知的不肯定。更有意思的是,老翁问了他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过客的回答着实让我吃惊,一个不知姓名,不懂来

路的人,我大概会认为是疯子。“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在过客看来,一切称呼都是随便的,不是他所喜爱的。过客只知道一个劲地向前面走去,他问老翁前面是什么地方,老翁告诉他说,前面是坟,这里坟象征每个人终有一死的结局,每个人都逃不过这个宿命,不需要指引自己就会到达这个终点。但在小女孩看来却不尽如此:“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一个是已经走到生命暮年的过来人,一个是还在用孩童的天真的眼睛看待世界,还不知道人世的丑恶,没有经历过幻灭的悲哀,不知道思考人生意义的小女孩,世界在她的眼中是非常美丽的。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眼中的世界就是如此不同,老人看到的是坟是死,而对人生懵然无知的小孩子看见的却是鲜花,谁错了呢?都没有错。人生阶段的不同导致了看待世界的眼光的差异! 对于过客进一步的发问,老翁也不能回答他,因为老翁我没有走过,他还没有死,显然也就不知道死后怎么样,他能做的是拒绝正视死亡的回避态度。尽管老者一再强调让过客回转去,他却只得走!他是因为现实的黑暗、残酷、丑陋、虚伪和荒诞,从而企图拒绝现实逃离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人“喝血”,也可以认为是在社会上压榨、剥削和排挤别人,也就是鲁迅自己所说的吃人。他要摆脱吃人与被吃的宿命!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吃人与被吃的社会,你不喝别人的血,要生存就必定是艰难的,所以他感到营养不足。 奇怪的是,那个声音也曾呼唤过老翁,“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原来不止过客一人听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试析鲁迅、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与生命哲学(一) 提要: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们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和鲁迅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死亡哲学和生命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鲁迅生命哲学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这里一个是美国小说家、1954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另一个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他们以文学共同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所谓“生命哲学”、“死亡哲学”都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也多有病、死、鬼这样的字眼,固执地一再重复地出现吃人、死亡、坟墓、鬼魂、杀头、丧仪这些毛骨悚然的东西。海明威的死亡哲学和鲁迅的生命哲学是他们各自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生”与“死”的哲学 1、海明威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上,海明威一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在他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 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还有濒死的感觉、战斗中的求生祈祷、雨中溃退等。更不用说其中描述的妇女生子、丈夫自杀、怨敌之争、情人变心、恋人分手、对婚姻的恐惧、夫妻淡漠的生活、流浪者打斗、战后精神迷惘颓废、赛马作弊致死、斗牛士之死等用战争、疾病、情感和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 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的情绪和心态。可以这么说:只要能将阅读深入到海明威的作品中去,就几乎可以感觉到它们实际上可以算作是一部“死亡学” 的详尽注解。生命个体是一个易逝的、必然毁灭的、终有一死的存在者。这就是人无法相逆的命运。《永 别了,武器》中,蚂蚁逃离火海的故事,说明死亡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它或早或晚是要到来的。海明威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生命的意志,可是由于生命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挣扎和冲动,因此,生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痛苦”。不管大自然做了什么,不管命运如何安排,不管人们的社会角色怎样,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这些“痛苦”促使生命最终要导向 “死亡”。 海明威如是说:“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在乎;人只能死一回;咱们都欠上帝一条命;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年死了的明年就不会死。”⑴莎翁说,这是支撑他生命的看法,只有明白了人 是注定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他正是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利用自己的生命。他说:“一定要找出新方法来为我们寻求在这 个世界上的生存空间。让你的精神受到新思想的鼓舞??…过一过这种充实的精神生活吧。”这就是他创造的打不垮的“硬汉子”精神。这种精神内蕴育着一个生机盎然、奋发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积极筹划有限人生,使它更加紧张、热烈、深刻、充实。 海明威提出了“死自是一种美”,“活着,则勇敢地活下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提倡以“硬汉子”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本文主要探讨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认为:(1)解决死亡的 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2)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十分重大。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3)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通过建构关系,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死亡意义;死亡超越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害怕之。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 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所应该要做的只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 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 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 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无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谁 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好,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 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

试论海明威的死亡哲学_朱莉

国外文学(季刊) 2003年第3期(总第91期) 试论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朱 莉 内容提要 海明威的一生与死亡密切相关。出生入死的经历不仅给他带来创伤,也给他以启示。由于对死亡有着本真的体验和深层的感悟,海明威的小说总是围绕着 死亡 这个主题。他把死亡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反映,使作品的内涵具有哲理的深度。本文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以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来论证他的死亡哲学,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海明威及其作品。 关键词 海明威 死亡 哲学 目前国内对海明威的死亡观的讨论越来越热,先有吴然的 海明威的死亡观 ,后有伍建华的 海明威死亡意识论 、刘铁的 论海明威的 生命英雄 等,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海明威的死亡观。主要论点是:1海明威小说涉及的主题主要是 死亡 ;2海明威的死亡观与他的一生的经历有关:3海明威对死亡的态度散见于他的作品中。这些论述只是零散地列举了海明威对死亡的观点和态度,对海明威的死亡观作了粗略的勾勒。本文认为,从海明威的小说的内容来看,他已经把死亡作为他的研究对象,将其反映的意涵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进行思考,即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死亡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从他的作品中显露他的死亡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海明威的死亡哲学的内容固然千头万绪,纷繁陈杂,但无论如何,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都是它的一个基本问题。海明威有他自己独到的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本文拟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入手,以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来论证海明威的生死观、他对死亡哲学的阐述,以及对他死亡哲学意义的评估等,并作些评述,以就教于读者和专家。 一、生死经历与死亡主题 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问题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到人类产生哲学时,困扰人类自身的生死问题,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哲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分,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是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海明威的小说不仅反映了他的死亡观,而且体现了他的死亡哲学,因为海明威在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在他的五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一部剧本和八十一部短篇 63

(完整版)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1、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尽管物理主义是随着科学发展看似是正确理解事物的方式,但二元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思考首先就要把事物分类、明确、定义,而把事物一分为二是寻找区别的过程。比如说,我们研究大脑时,就可以把人类大脑后天积累的神经连接模式单独区分出来,也可以叫做灵魂。大脑这个宇宙最复杂的装置可以看作人体的灵魂。人的复杂性可以看作是生物界的灵魂,同理,所有星体可以看作宇宙的灵魂,因为宇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目前还是理论阶段,姑且信之),所有熵减的存在都可以看作与基本的事物本质相反的东西,而且这种熵减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宇宙的形态,因此可以被看作灵魂。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其实和认识论的基本过程有相通之处,也许正因如此,笛卡尔的主要思想就体现在这两块。 唯心主义认为没有身体,只有灵魂。这种论点很迷人,很多哲学家都喜欢这样的思维游戏,也许他们智商太高,内省太深,也许是他们乐于质疑常人所习惯的观感。唯心主义琢磨起来也确实有趣,就象电影《黑客帝国》。唯心主义认为,人所认为存在的东西都是人“认为”存在的,没有灵魂去认为,物质可能是不存在的,或者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的存在,而且不同的灵魂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感知。

按现代科学哲学说法,这种理论的问题是不能证伪,就像如果有人说孙悟空在前一秒钟制造了人类,而且给所有人类各自的记忆,都以为自己活在一个有悠久历史、完整的社会关系的土地上。这样的论点是没法去证伪的,唯心主义也是如此。另外,以唯心主义的观点其实恰好可以反驳灵魂说,人之所以认为人有心灵是不是因为人感觉自己有心灵?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只是人感觉的结果,不是原因。也就是说,心灵的概念也可能是人感觉到结果,而心灵本身是不存在的。那么人是用什么认为自己有心灵呢?心灵吗?这应该算循环论证还是自相矛盾呢? 但唯心主义也有其实际用处,质疑自身的感觉体验,是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进步的一大助力。比如康德认为所谓的物质只是人们所认为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只是人感觉的方式,不是真正的存在,也不是真正的物质本质。从现代理论物理的成果看,如果弦论是对的,事物的本质是十一个维度的,只是我们只能感觉到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其它都是蜷曲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做为三维生物体能感觉到的是有限的。和康德的论述很有相通之处,现代科学也的确需要质疑一些我们公认的物质特性。(康德在当时本身也是一流的天体物理学家)

谈谈鲁迅_野草_的生命哲学

YUWEN JIANSHE 56文学视阈 TUOZHAN 拓展 本栏邮箱:ywjsxln@163.com 谈谈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 ·文学视阈· □ 北京大学中文系 孙玉石 《野草》是一本很薄的散文诗集,加序言一共是24 篇,大概在鲁迅著作里是最薄的。虽 然薄,但它可能是鲁迅先生在其一生文学活动中,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最厚重的礼物。长时期以来,《野草》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最美的一部作品。最薄的书最有分量,主要是因为它很深刻而优美。它比《呐喊》《彷徨》这类用叙述方式书写的作品,更具有一种幽深性、神秘性,也有一种永久性。整体上看,有一种难于了解却又永远引人沉思的审美的艺术魅力。对这么一本薄薄的书的研究成果,仅专论和专门的论文摞起来就很厚。然而,对其中一些晦涩的篇章和一些有争议的抒情意象、语言,到今天还很难说都做出了无可辩驳的解释。不像杂文中的一句话或小说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形象,大家都可以阐释,而且大体上可以互相接近,《野草》是很难做出公认的解释的。 《野草》里大多都是针对不同缘由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而非系统的、结构的、一气呵成的抒情作品。从开篇到结束,写作时间拉得比较长,所以《野草》里传达的生命哲学,就很难说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哲学追求和 内涵,甚至可以成为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虽然《野草》不存在一个统一不变的内涵,不存在一个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如果提出其中几个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方面,描绘一种关于整部《野草》丰富复杂内容的客观事实,还是应该允许的。我想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或者更多一些:韧性战斗,这属于鲁迅生命哲学的思考,追求一种韧性的斗争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关于爱憎和宽恕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不是西方那种形而上的纯粹哲学的思考;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哲学,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玄学的思考。它有很深的现实感和自己的一些生命感悟。这些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下面 分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是关于韧性战斗的生命哲学。主要是指对旧社会、旧制度和黑暗势力,对那些对于人和人性的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这种思想的产生,主要基于那种对改革中国社会的艰难的深刻了解,那种对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反省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特有的清醒,提出了长期作 战的韧性的精神思考,成为一种哲学的思考。 开栏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文学视阈栏目终于如期推出了。文学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内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直接影响着文学教育的效果,本栏目的宗旨是沟通文学界与中学语文教育界,把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成果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动向、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鉴赏文学艺术的能力,进而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专业的参考。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目录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二、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三、一花两叶,同途殊归---王国维、鲁迅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差异与叔本华、尼采四、结语:“悲”的人生哲学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王国维和鲁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人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他们各自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显学。不过有一个现象我一直感到很奇怪,就是尽管郭沫若早在六十年代就说:“我时常这样想,假如能够有人细心地把这两位大师作比较研究,考核他们精神发展的路径和成就上的异同,那应该不会是无益的工作”,学术界却绝少有人把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撼。事实上,王国维和鲁迅之间有着很强的可比性。以经历而言,他们一个生于1877年,一个生于1881年,年龄只相差五岁。他们同样经历了苦闷而黑暗的少年时代,同在1898年离开他们的浙江故乡,一个前往上海,一个奔赴南京,又相继在1901和1902年东渡日本,先学自然科学,转而弃理从文,更同在赴日前后,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的洗礼。他们的经历和境遇如此相似,而相似的经历和境遇却没有培育出相似的思想和灵魂。就在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的1927年,鲁迅却完成了自己世界观的伟大转变,坦然地高唱着“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仿佛是火中的凤凰,在壮烈的自焚中获得了鲜美光华的新生。思考王国维寂寞的自沉和鲁迅壮丽的新生所构筑的惊心动魄的对比,对于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观察中国近代思想史是必要而有益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中“悲观主义”的一面,考察他们在“悲观主义”的“同一性”下所蕴涵的内在重大差别,以及在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叔本华、尼采哲学所起的作用。我无意填补什么学术空白,也无法了解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何种程度,只是觉得最近读书论坛高手如云、佳作迭出,许多话题越来越深,以至我时常有无从插嘴的感觉,可是又实在不甘心自绝于论坛和网友,加之此文又早对绿茶作过承诺,因此还是斗胆写它一写,权作无休无止的日常工作之外的自我娱乐也。为了不让水手兄感到头痛,我决定汲取《范宽》一文的教训,一概不加注释。是为引言。这部分比较枯燥。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在英语文献中,“悲观主义”(Pessimis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暨诗人和评论家柯尔雪基(S.T.Coleridge)1795年的一封信中。而“悲观主义”作为哲学概念被广泛使用是19世纪才出现的事。在此之前,所谓“悲观”和“乐观”更多的只是单纯个体的体验和态度。与“悲观主义”相比,“悲观主义的”态度和理论的历史要源远流长得多,它甚至可以一直上溯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参见PessimismandOptimism,TheEncyclopediaofphylosophy,NewYork,1972,P114----121)[!--empirenews.page--](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毫无疑问,在悲观 “悲观主义”主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叔本华是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正是由于叔本华, 作为一种哲学的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而我之所以把要研究的王国维的人生哲学称为“悲观主义”,就是因为王国维为寻求人生意义所求助、欣赏并付诸其人生理论与实践的是一种悲观主义哲学,即主要是叔本华哲学。王国维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到成为中国近代较为系统地宣扬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代表,这一切都是和他有选择性地接受了叔本华唯意志论以及建立在这种哲学之上的人生哲学分不开的。1、“情”投“意”合早在1903年,还在青春期的王国维就在《游通州湖心亭》和《来日二首》中写道:“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流露出了浓重的忧郁气质。这一气质的形成,往上可以追溯至其童年生活的不幸、少年时期家庭社会地位的低微、“家贫不能以资供游学”和其父王乃誉抑郁苦闷的人生观给他的影响。王国维26岁时(我是20岁时,嘿嘿)即“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

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不管是他引领的简洁写作方式,还是确立悲剧主题的小说手法,都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地位。而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主题。死亡意识是海明威人生哲学的核心,他认为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悲剧才是注定的结局。我们应该全面了解死亡,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海明威从他的死亡意识当中提炼出一个新的审美视角,并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世界。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出他死亡意识的形成过程,海明威的精神历程以及死亡意识在海明威精神世界里的中心地位。 一、厄内斯特·海明威死亡意识的发展过程 海明威的一生中刻意追逐危险,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抱着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观点。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地追寻着对死亡的充分了解。可以说海明威对死亡的认识和他死亡意识的不断加深都与个人的经验累积相关。 (一)死亡的好奇和模糊阶段 1.海明威小说中关于死亡的好奇和模糊。在死亡意识的最初发展阶段,海明威对待死亡是感到好奇而模糊的。1925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出版,讲述了尼克的系列故事,有着鲜明的自传特色。这套小说集很好地反映了海明威早期对死亡的探索和理解。 以尼克的第一个故事《印第安人营地》为例。这个简短的故事讲了一个年轻人同他的父亲——一位美国医生一起去钓鱼的旅行。他们钓鱼时看到两个印第安人,两人要带医生去他们村庄帮助一位难产的妇女。这名妇女因为分娩痛苦而断断续续哭嚎了两天。尼克的父亲无奈只能用普通的折合刀帮这位女士做剖腹产,而且也没有打麻醉。女人的丈夫无法承受妻子所受的折磨,他从左耳切到右耳切开自己的咽喉。血流进池塘,他就这么死了。根据海明威的自传,我们可以认为

【作者信息拓展】鲁迅人生观与生存哲学

【作者信息拓展】鲁迅人生观与生存哲学 我们已经了解到鲁迅凡庸和世俗的一面。鲁迅是一个生活情调很高的人,他是最懂得如何生活,也是最讲究生活质量的人,所以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只不过比我们一般人聪明、深刻、刚猛、坚强。鲁迅除了注重生活外,他还注重生存质量。鲁迅认为人活着很好,那么一个人应该怎样做才能活得更好呢?这就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智慧,那么在生活方面鲁迅是如何表现他的这种智慧的呢? 我们再简单讲一讲鲁迅在生活上的一些智慧。因为战士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战斗,战士把敌人打退了,得下去换弹药,得吃饭,得喝水。现代战争的一个特点是越来越注重后勤工作,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谁的后勤好,基本上就已经胜利一多半了。生活质量的好坏,当然会直接影响战斗质量的好坏,鲁迅在生活上非常有情调。 我们先从鲁迅的人生观讲。鲁迅讲人活着,人应该怎么活?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他有一句话非常好,鲁迅说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31,这话说得多么通俗,不但在那个时候是真理,现在也仍然是这样。鲁迅从来没有抽象地去讲什么人权,但是鲁迅一生都在为人权问题而战斗,他的人权不是空中口号,他说的要捍卫的人权很清楚,它分为三个层面:生存权、温饱权、发展权,对于那些还没有解决生存,生死都不确定,每天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来说,你要让他先生存,解决生活问题。鲁迅说这些话的时候,他还没有很好地学习马列著作呢!这些并不是马列主义教给他的,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就感悟到的,人是先要生存,第二是温饱,然后才是发展。看看我们中国一百多年来发展的轨迹,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先要求中华民族的独立生存,然后是温饱小康,再然后是发展强大。既然是这样的一个顺序,所以鲁迅很重视生存,很重视这个基础。我们后来学了马列主义,才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是要先吃饭的,鲁迅早就认识到了,除了注重生活、生存的质量之外,鲁迅的生活智慧,还表现在他的智力上。比如他有一篇小杂感,讲如何听高人讲话,如何听领导讲话,听一个什么专家的讲话,他说"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32,什么叫偶有不懂之处呢?说太不懂会被看轻,说太懂了会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就是说听者稍有一点不懂,双方都很舒服,但是我们看,鲁迅说这个话是教人这样做呢,还是讽刺这种现象呢?他没有说,他没有具体表示。你可以理解为他教人这样做,也可以理解为在讽刺这种现象,讽刺中国社会要面子、爱虚伪。所以说鲁迅他不是不懂世故,他是太懂得世故的,有人批评他是世故老人,但是他懂得世故,做事却不一定世故33。他经常是很直率的,心肠很直,所以鲁迅是一方面看透了生活,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又不肯随便敷衍。他是会敷衍的,需要敷衍的时候他也敷衍,或者说他敷衍的时候其实背后是

海明威讲稿

今天我讲的内容主要涉及海明威的三个作品,这三个作品是相互联系的,在讲之前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这三个作品的主人公,或者说你认为这三个作品的主人公有什么联系?大家在我讲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一下从《永别了,武器》中在不正义战争中幻灭的美国青年军官弗瑞德里克·亨利,到《丧钟为谁而鸣》中为人民的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的美国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再到《老人与海》中在墨西哥湾一叶扁舟上单身和大自然搏斗的古巴老渔民圣地亚哥,“海明威的主人公”似乎经历了一个从小我到大我再回到小我的心灵探索过程 接下来我们进去正题。首先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简述冰山理论:在心理学界、文学界、医学界、管理学界都会经常提到冰山理论。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1895 年,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如此等等。 在《死在午后》里,海明威第一次提出了写作的“冰山理论”: “如果一位散文家对自己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只要写得真实,读者会强烈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已经写出来了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露在水面的是什么?是文字和形象。水面下的是什么?是情感和思想。 冰山理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简约的艺术。即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象中国水墨画技巧,计白当黑,不要铺陈,不要八分之八,而只要八分之一。 第二个是经验示省略 ⑵在作品中的表现一九二九年出版的著名作品《永别了,武器》写主人公不堪忍受战争的残酷,毅然向武器告别,做了逃兵,和爱人逃到风光旖旎的瑞士,过着田园诗式的生活,但好景不常,爱人在难产中死亡,使主人公不得不向爱人的怀抱告别。 《永别了,武器》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的长篇小说,虽然它看起来并不像传统意义的悲剧作品那样,但是,它依然是一部极为含蓄的悲剧作品,而不像传统的西方文学那样的极为激荡。海明威本人认为这是一部悲剧作品,然而读者本人其实并未感到悲哀的情怀,正一点也恰好体现了冰山理论中所提到的八分之一和八分之七的区别,使得作品显得更加含而不露。在《永别了,武器》中的结尾,医生顺着过道走掉,“我”回到病房门。“你现在不可以进来”一个护士说“不,我可以的”我说。“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在此之前,作者没有告诉读者房间里有几位护士,这段文字也没交代,可是读者就马上知道了这间停着我情人(凯瑟琳) 尸体的房子里有两位护士。关于“我”的对话没有丝毫失态之处,可是读者也从这段文字里知道了“我“的失常变态。这些语调上的变化其实在上边文本中全无提示,作者也没有用叙述的方式告诉读者关于主人公的任何情绪变化,然而通过对话,读者却都知道了从这段文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亨利同死去的妻子告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