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生命的行为。在庄子看来,作为生命存在具体表征的“身”,其价值意义往往并没有为人们所真正认识。相反,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以身殉物,从小人到圣人,无不如此:“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骈拇》)“殉”意味着牺牲个体的生命,而名、利、家、天下则是形形色色的外在对象,为了身外之物而自危其身甚至放弃生命,是相当可悲的:“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让王》)庄子认为无论是为名而死还是为利而死,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对个体生命的戕害,都是庄子坚决反对的。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一再突出养生、保身、全生对个体的意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庄子对养生之道极为重视,只有心、物、形、神具养,才能守住本性之真,合于自然之道,从而“尽其天年”。养生的道理就在于顺应自然,心性虚静,精神专注,无拘无束。个人若能保持这样的精神状态,就能使形体和精神无所不适,免于伤害。

其次,在重生贵生的同时,庄子并不怕死恶死,而是以生为苦,以死为乐,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人之生也,与忧惧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至乐》)庄子对人生的意义是存在质疑与困惑的,他将生命过程作了如下界说:“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至乐》)与“生”的假借性,悲剧性形成对照的,是“死”的完美性。庄子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死了是一种快乐,死意味着人生之累的解除,因此死亡甚至超过了生存本身的生命价值。在《至乐》篇中,庄子讲了一个关于髑髅的故事:“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之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在髑髅看来,庄子所谈及的全是人生在世的累赘,人死后则没有上述的种种忧患,相反正是由于抛弃了“生人之累”而感到无比快乐。这种快乐即使是向南称王也无法相比。庄子借髑髅之口表明死亡并不可怕,甚至不必去憎恶死亡,相反这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解脱,是值得高兴快乐的。

2、庄子对生死在“道”的层次上的认识:生死自然,生死气化。

庄子既然重生贵生,提倡养生,却又苦生乐死,向往死亡,这不是自相矛盾么?实则不然,二者在“道”的层次上其实是统一的,即生死自然。道家对于生死问题的探讨是侧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讨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将“自然”视为万物之本性,而“道”则是自然之本性。人从自然中演化而来,生与死的变化也是自然之“道”在个体生命中的体现,非人力所能改变。庄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知北游》)“天地”即自然,作为大化流行过程的产物,人之“身”与“生”都本于自然,而不属于人自身。“生”非人之所有,而为天地所委,这一看法着重从宇宙自然的尺度定位人的生命意义,并将人之生归属于万物齐一的存在境遇,与之相联系的是向自然的回归。《大宗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

‘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这里的前提是将人的生命视为自然链中的一环,人之“身”源于自然,生命终结之后又回归自然,“为鼠肝”、“为虫臂”,以十分生动的形式表明,人之死意味着融入自然,化为自然循环过程中的质料。作为一个循环的过程,“生”与“死”的往复在庄子看来是无穷无尽的,个人应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生死,而不能人为地求生避死。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能够对生死抱有平常的心态。所以养生也好,乐死也罢,都不过是顺应自然的体现。在《列御寇》篇中记载了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由此可见,庄子对生死看得很开,把自己的死当作回归自然大道,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现,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自然的生死观进一步发展,就是庄子的气化理论。庄子认为从本质上说,天地万物通于一“气”,而“气”具有重要的化生功用:“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人世间》)就其性质而言,“气”只有阴阳两种:“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则阳》)“气”的阴阳属性能够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天道》)庄子把人的生死归结为“气”的聚散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知北游》)万物的生灭变化归根结底都是“气”之所为,“气”的聚散就决定了人的生死变化,因此生与死在“气”的层面上得到了统一,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在《至乐》篇中,庄子更为系统的阐述了生命的演化过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查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在庄子看来,宇宙产生之初是没有生命、没有形体也没有“气”的,经过演变转化产生了所谓的“气”,“气”再经过演变转化产生了所谓的形体,形体再经演化产生了生命,生命再经过演化再次复归于“气”。无论是生命的产生还是死亡,在庄子看来,都是“气”变化的结果,是“气”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生命现象就是气化现象,人的生死流转不过是自然之“气”随着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而已。随着“气”的聚散,人的生死也在不断交替变化,由于生死都根源于“气”,都是一“气”之所为,所以生死无非都是假借的产物,因此死亡并非是生命绝对意义上的终结。庄子通过“气”的聚散变化来揭示人类生命的生死机制,打通了人类生命现象与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将“道”、“气”、生、死这些构成生命最关键的几个环节联结起来,体现了其生命气化思想的完整系统性。

3、庄子生死观所要达到的境界:生死齐同,不生不死。

庄子认为,生死是否有别,全在于认知主体是否能够“齐物”,以超越的心态对待生死的束缚。在庄子看来,事物的差别对于具有不同“心”的认知主体的意义却是不同的,在“成心”即“不齐”之心的关照下,就会产生各种差别。而在“道心”即“齐物之心”的关照下,则万物的差别可以混化为一。因此庄子主张“齐物”而反对“师成心”。在齐物的态度下,庄子进一步提出齐生死的主张,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齐一,本无差别。“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若生死为徒,吾又何患!”(《知北游》)所谓“死生之徒”也就是生与死的相互转化,虽然生为开始,死为终结,但从本质上说,都是生命运动过

程中的不同阶段,而且生死转化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生可以转化为死,死可以转化为生,就像昼夜更替一样,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从齐物的立场来看,个体生命所面临的永远无法跨越的生死之自然大限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此庄子反复强调:“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山木》)、“死生存亡之一体”(《大宗师》)、“有无死生之一守”(《庚桑楚》)。庄子在《大宗师》中,列举了子祀、子舆、子犁、子来等人在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时候,不是惊慌失措,也不是悲痛伤心,而是坦然面对,甚至欢欣鼓舞,感谢自然的伟大造化,这等境界实在令人佩服。正是有这种生死齐同的超越性观念,才能够实现对生死之困的突破,使人的精神得以解放。

道家生死观的最高目标是达到死而不亡、不死不生的境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三十三章)这就是说,人的肉体虽然不存在了,但只要精神没有被人遗忘,他就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而达到精神的永恒性。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七章)又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由此可看出老子仍相信“无身”之我的存在,这其实也就是相信人的生命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而且这样一种存在被认为是永恒的。在老子的思想中,“死”与“亡”的意思并不相同,“死”指的是生命活力和机能的消失,是生命运动的终结,它着重指人的形体而言;而“亡”是消亡,是归于“无”的一种状态。在老子看来,一个人的生命就肉体方面来说,有生必然有死,但肉体的死亡并不等于整个生命迹象的完全消失,因为生命存在重还包括精神的因素,生命机体可以死亡,但是精神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具有思维能力,并且人可以运用这种能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要达到这一境界,在庄子看来只有通过“体道”,进行精神修养,达到“与道相辅而行”(《山木》)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具体到生死问题上,便是在经历了“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的精神修养之后而达到“无古今”、“不死不生”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至人神矣......死生无变于己”(《齐物论》)、“彼游方之外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生”(《大宗师》),这是庄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对于这一境界,庄子还在不同场合进行了多次描述:“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大宗师》)“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刻意》)由此可见,“真人”、“圣人”是不生不死无始无终的,是达到与“道”合一境界的人。他们都是“道”的化身,与“道”同体,因而具有超越、逍遥、放达、解脱的秉性,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正是在此意义上,道家在境界层面上超越了生死之困,达到了死而不亡,不死不生的境界。但这种永恒,却是既不同于肉体长生也不同于灵魂不死的。庄子所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的永恒状态,是一种融入自然的永恒。

三、庄子生死观的意义与价值

1、理论意义:与儒家文化形成互补。

受儒家文化影响深重的中国人一向忌谈死亡。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总是把思考的重心放在“生”上而忽略了对“死”的关注。这就造成有关“生”的哲学极为发达而有关“死”的哲学极为贫乏的不平衡现象。这就导致了国人对“死”知之甚少。而正由于对死亡的无知,人类才无法克服对死亡的畏

惧和悲哀等负面影响。只有把死亡当成庄严人生的一部分,才能充分认识到死亡的独特性、自然性、尊严性和不可替代性,从而认清“生”与“死”的完整意义;只有深知“死”的意义的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承担一切人生的苦难和挑战,才能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有尊严。庄子对“生”尤其是“死”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与儒家“乐生”的文化形成互补。

在生死问题的探讨上,儒家的立足点主要是人类社会领域,“生”固然被置于更优先的地位,表现了对人生的注重与敬畏,同时又在更高的层面上对“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给予充分的肯定。而庄子的生死观则侧重于自然领域,是立足于宇宙自然的视野对生命进行审视,人的生死都应顺其自然,因此庄子对儒家取义成仁的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其是违背自然本性的表现。二者的生死观各从不同角度阐发,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哲学。

2、人生价值: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

庄学生死观呈现出两大明显的趋向。一方面,它重生贵生并积极寻求养生之道;另一方面,它苦生乐死并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这就告诉我们,与“生”看似不同的“死”本质上是“气”的聚散变化,是大自然演化的一种形式、一个过程,和“生”实际上是贯通为一的,既是必然的、命定的,又是自然的、客观的。“生”与“死”本质上是齐同为一的,没有区别的。对个体而言,“死”所显示的唯一性、独特性与存在的有限性总是相互联系。在宽泛的意义上,人的日常活动固然也有独特性,但“死”显然以更严峻的形式突出了这种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个体的生命过程既不可重复,也难以替代。不仅如此,世界对个体所呈现的意义,也具有独特而不可重复的品格。同时,庄子的生死观还告诉我们,作为自然造化的一员,个人应该积极参与到大化流行之中,尽可能的“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对生死的理智认识有助于现代人认清生与死的本质,充分珍惜、重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自己活的更有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死亡价值和尊严的认识,从而消解对死亡的恐惧,摆脱对“死”感情上的痛苦,坦然的迎接死亡的来临。

四、庄子生死观给我的启示

以前我在晚上睡觉前常常会思考生死问题,尤其是死亡。因为觉得其中大有玄机,黑夜中的那种压抑感与虚无感似乎都与死亡有所类似,然而我们始终无法对死进行描述,只知道它与生对立,意味着个体存在的终结,是此生的尽头。把死当作一个临界点来看,对界点之后我们无法认知更不能认知。我思考死亡而死亡正消解了我的思考,这似乎是一个悖论,越是想的深入就会越发的恐惧,我始终也没有给自己在死亡问题上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从庄子的生死观中,我知道了自己困惑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将生死对立起来看待,将死看作是与现实人生对峙的异己存在。作为人无法左右而又不能不面对的现象,死就不可避免引发各种形式的恐惧意识。而庄子看待生死则是站在“道”高度,把生死理解为“气”的不同存在形态,这样一来,死就不在是与生对立的异己存在,也就无所谓是生的尽头了。生与死相通相齐,都是自然演化过程中的现象,顺其自然,生死统一,对死思考的不能可以通过对生的思考加以转化,这无疑有助于淡化对死亡的畏惧。

然而庄子从自然的角度去剖析生死,却未能对生死内涵的社会意蕴给予必要的关注。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是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人的生死也必然会与社会相关联。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就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生死要想完

全顺应自然似乎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庄子从本体论的高度消解了生死的困惑,但总感觉缺乏现实的内容而仅仅给人以思辨、抽象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

[2]崔宜明:《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3]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4]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5]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6]刁生虎:《庄子的生存哲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7]陈引驰:《庄子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8]陈绍燕:《庄子的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9]明婧:《庄子之生死观》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谢翾:《浅析庄子的死亡观》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庄子自由观

第6卷第1期2006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6No.1Mar.2006 收稿日期:20051021 作者简介:万勇华(1977—),男,安徽巢湖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4级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①笔者所有引文出自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以下只列篇名。 庄子自由观论析 万勇华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062) 摘 要: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庄子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庄子立足于现实的种种困境,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为最高境界。基于这一理想,庄子提出了安命论、齐物论、体道论三种超越人生困境、实现精神自由的途径,从而为后人追求自由指明了一条道路。关键词: 自由;命;心斋;坐忘;见独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6)01 0036 05 自由是贯穿庄子哲学的一条主线,庄子对自由的探讨立足于人生的种种困境,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为最终归宿。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自由的实质,而安命论、齐物论、体道论则是三种超越人生困境、实现逍遥游的途径,四者共同构成了庄子自由观的基本框架。笔者试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庄子的自由观,以求教于方家。 一、逍遥游———庄子自由的实质 庄子哲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但其根本宗旨在于超越必然而实现自由,这是不成问题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是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自 由问题的思想家。《庄子?逍遥游》① 就是他讲精 神自由的名篇。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逍遥”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离骚》中有“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礼记?檀弓上》亦载:“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乎门。”这些逍遥的意思都是无所事事地闲逛,类似今天讲的“散步”、“闲走”。庄子所说的逍遥之意不同于此。 《逍遥游》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云:“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达生》也说:“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可见,庄子所说的逍遥并不是形体上的逍遥,而是想像中的纯精神性的逍遥,其含义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精神自由。 在《庄子》中,与逍遥意义相当、使用更为频繁的是“游”字。据统计,《庄子》一书中“游”字出现一百多次。庄子所关注的“游”,不是通常所说的在“具体时空”中的“游玩”,也不是一般地同具体对象进行“交游”。他所谓“游”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就形式而言,大都采用“游心乎某某”或“游乎某某”、“游于某某”、“游某某”的结构;就内容来说,它(“游”)既有“时空”上的所指,又有“主客体”上的所指。前者(“时空”上的所指)的例子很多,如“游心乎无穷”、“游方之外……游方之内”、“游无人之野”、“游无极之野”、“游于六合之内”、“游于天地”、“游于大莫之国”、“游乎尘垢之外”、“游乎万物之所终始”、“游乎无何有之宫”等,这些“游”,从形式上看都具有“时空”上的意义,但是, — 63—

庄子的自然政治思想观

庄子的自然政治思想观 庄子生活在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战国乱世,有感于社会秩序的混乱,其借《庄子》一书隐喻地提出他的自然政治观,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追念尧舜的原始大同社会,他的自然政治观还包括君王内治、社会公义和经济政策,独创性地建立起一套治国方针,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某些方面的理论来源和方法论的指导。 标签:庄子;自治;政治观 1.庄子的治国之道 庄子是老子之后的道家思想集大成者,其继承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观念,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明确否定现实的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生活,向往远古的至德之世,在政治上主张不干涉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实行无为而治。庄子的观点认为政治不是干涉和强制,而是使得百姓各得本分,这样政治就能向前推进了。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上古社会,是庄子的理想社会。尧顺应天地之道治理国家,没有贪欲之心而天下富足,自然无为而万物自生自化,像渊水一样玄默无为而百姓安定。百姓则各行其是,安守本分,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行其是,天下皆尧也。” 庄子表面上是不谈政治的,却正得着政治的最高效用,最庞大、最复杂的莫过于宇宙,庄子讲的就是一套“天地位,万物育”的原理,既然可以用来治理宇宙,那么治理天下国家也就是很容易的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使人的生命与宇宙同化,《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地万物究其起点,就是“道”?道可以理解为真理、智慧。那么,作为帝王,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呢?在《应帝王》中,庄子提出“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也就是说,只要帝王的精神修养得到锻炼,达到“无己”“无功”“无名”之境,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了,这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一种顺乎天道的有为,强调帝王的内心修养。 2.实践中的庄子思想 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庄子的这一套政治理论无疑是落后的,它代表原始社会的图景,无法适应当世生产力的发展。 到了战国时期,铁质农器大量使用,私田大量开垦,地主阶级不断壮大,农民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耕织作业,盐铁手工业也得到发展,人类从顺应自然进化到改造自然。但庄子的自然政治观还是有意义的,可以一定程度上对苛政暴行进行矫枉过正。柳宗元在《封建论》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从时间上来说,指的是三国时的魏(公元220-265年)至两晋年代(公元265-420年),再到刘宋时代以士族名士为主体的生命体验,它以七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什么是魏晋风度,以及它的现代人生意义问题。主要谈两个问题:一、魏晋风度的形成背景;二、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 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或者叫做世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垄断做官的权力,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就是魏晋南北朝年代的士族阶层。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家族,王氏是书法大族。所以魏晋风度既是名士的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 东汉末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南北分裂,生灵涂炭,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走进人们的心灵之中。王瑶先生在《中古文学史论集》中曾指出,感叹人生无常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这种时代情绪又因了当时文化的主体士族的崛起形成为特定的思想体系。当时,对人生苦难的解脱,对逍遥境界的寻求,成了魏晋以来人生哲学的重大课题。当时,围绕着这一主题,各种人生哲学纷纷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种:一、以阮籍为代表的逍遥论。二、以嵇康为代表的养生论。三、以《列子·杨朱篇》为代表的纵欲论。此外,还有何晏、王弼的无为论,向秀、郭象的安命论等等。魏晋以后逐渐兴盛的佛教,则是从宗教麻痹的角度,来解释人生问题的。 这几种人生哲学虽然旨趣不同,角度各异,但都是探讨如何解脱苦难,实现人生价值的。正像著名学者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一文中所说的那样:“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来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这种生命精神在《世说新语》这部记载名士轶事的笔记小品中有着生动的表现。收入这部笔记中的大都是汉末以来名士冲决礼法,率真自得,狂诞任放的轶事。他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追求,这就是抛弃了传统儒家哲学中过于拘执的一些道德说教,而以自己的生命意志来支配行为,通过偶发性的情节来组织行为,形成创作。最典型的则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雪夜访戴的轶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任诞》)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中国哲学史论庄子的自由观

《中国哲学史》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 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摘要:“自由”这个词表面上简单易懂,实质上却很难被人理解。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意识到人作为特殊生命体并有权力追求自由的人是庄子。庄子的自由思想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所以基本倾向还是属于现实主义的人生哲学,其主要自由思想主要致力于作为生命解放的自由及其精神的绝对自由。他指出,人即使处于现实的压迫和不得已之中仍可以保持内在精神的愉悦,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 关键词:庄子自由哲学 一.自由思想的理论定位 生命是自由的,庄子的自由思想让处于当今社会的我们意识到自由的实质和生命的最高价值,面对整日为物质财富奔波不停的人们,我们应该静下来思考下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对庄子自由意识的理解使我们既得到了心灵上的解放又能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庄子》显示出来的不为物役保持内心纯正的自由思想对当代人精神健康方面起到了特别意义。总的来说,庄子的自由思想所反映的不仅是人生观的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 《庄子》一书及其它典籍中记载的庄子生平,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庄子自由思想萌发背后的清高、孤傲、以及对心灵洁净的守望和执着提供了视角。一是拒绝权势的召唤。当时的社会,汲汲奔走于富贵名利之途的士人大有人在,甚至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讲原则。曹商、苏秦、张仪之流的特点就是媚世,就是向权力献媚,就是对权势的崇拜。而在庄子看来,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丧失生命的尊严,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摘要:庄子作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中,色彩最为鲜明的是追求自由,希望人能从困扰人生的生死之限、世俗之礼、哀乐之情中摆脱出来, “逍遥于天地之间”,实现自由。本文主要探究庄子的自由观,庄子自由观的表达方式,进而论述庄子的自由思想,不能实现对个性和自由的实质性承诺与肯定,从逻辑上都是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与个性自由精神相背离的。 关键词:庄子;自由;现实社会;悖论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以一种有别于儒家所强调的群体主义精神,独特的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而著名,一直被认为是个性自由精神的象征,影响极为深远。哲学大家冯友兰老先生最初将老庄的自由与西方的自由观念相对比,他认为,西洋哲学家所讨论的自由,其义是不受决定;而老庄所说的自由,其义是不受限制。①革命斗士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惟此自性,即造物主。惟有此我,本属自由。”②李泽厚在其文章《庄玄禅宗漫述》中也提到“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化的思想家,反对人为物役,要求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③从词源学意义上来看,“自由”的基本意义就是免除束缚、不受限制、按己意行事,《辞海》中将自由解释为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所指的自由,也是指免除束缚、不受限制之意。 《庄子》一书中,虽没有直接出现自由这两个字,但确实又通过“摆脱束缚”、“不受限制”、“逍遥游”之类词语表达了自由思想,因此可以说《庄子》书中是有“自由”概念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庄子意义上的自由,庄子是用什么样的词汇、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其自由观念的,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是解读庄子的关键。 一、庄子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一)顺乎自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研究庄子思想,必须从道入手。虽然庄子与老子并称道家,但庄子极少论道,并且认为道并不神秘,不可捉摸。东郭子曾问庄子道在何方,庄子说:“无所不在”,并做了“每下愈况”的比喻:“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④。言下之意,不要把道看得尊贵无比,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由此出发,庄子认为人要想自由,就要顺乎自然,反对人为,主张无为,极力降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庄子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齐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人,作为天地中的一物,只不过在宇宙的洪流中偶然遭遇了人形而已。《大宗师》里有一则寓言,某工匠在铸造金属器物,金属突然从熔炉里跳出来大叫:“一定要把我铸成一把良剑!”工匠一定会认为这是块不祥的金属。如果人成了人形以后就大喊“我是人!我是人!”造化者一定认为这是不详之人。庄子用寓言告诉人们,不要以为人多么尊贵,人无非是自然中之一物,与猪马牛羊并无区别。在此基础上,庄子强烈反对破坏自然,“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 ①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278.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集[Z].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6.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67.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期的唯心主义大家,他的政治思想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庄子主张统治者治世要使人恢复人之常性,实行无为而治,使社会回归到至善至美的自然当中,恢复混乱之前的正常状态。虽然其治世方案是消极的甚而有些颓废的逃避感觉,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当时的社会环境;理想的社会;政治本于常性;无为而治 庄子(前369 -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山东曹县)人,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也是思想,哲学,文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从古至今,世人看庄子,总是在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飘渺境地,深刻而又虚无,让人捉摸不透。 研究庄子哲学思想的人颇多,但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人并不算多。不过其实,他对政治的理解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政治思想并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世人所理解的“无为”二字,而是在他认清了政治为何物之后,才认定了政治不可为。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以“礼”为根本制度的政治格局,在绵延了数百年之后,终于支撑不住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战国之前的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位,亡国五十二次,大小征战不计其数。其间既有诸民族之间的大争斗与大融混,又有中原诸侯之间的争战屠戮,骨肉相残。整个社会礼崩乐坏,民不聊生。”[1]所以后代史家说“春秋无义战”。就在这样的争斗兼并中,诸侯的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代,主要只剩下七雄: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原韩赵魏。七雄虎视天下,其战争的规模之大、杀戮之酷,前所未有。在这二百四十八年中,大小战争二百二十二次。“争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目录 (一 )关于人的自由之说 1、自由之解 (2) 2、庄子自由思想的成因分析 (2) (二)庄子个人自由思想具体分析 1、庄子个人思想之具体分析 (4) (1)个人与自然界 (4) (2)个人与社会 (5) (3)个人与他人 (6) (4)个人与自我 (6) 2、个人自由思想的实现 (8) (三)个人自由思想的价值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1、积极意义 (8) (1)人欲贪纵不自由 (8) (2)生死豁达是自由 (8) (3)人生自由须平等 (9) (4)环境和谐更自由 (10) 2、消极意义 (10) (1)没有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10) (2)对社会的彻底否定 (11) (四)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2) 1

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董丽娟 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 指导老师:谷生然 摘要:庄子思想的核心就是追求生命的自由,本着对庄子思想的理解,我把庄子的个人自由思想从四个角度加以分析,并且联系现代社会剖析个人自由思想的现实意义。肯定庄子自由思想的历史地位,从而更加说明了中国文化之根早已孕育了个人自由思想。 关键字:个人;自由思想;庄子 Zhuangzi's Personal Freedom of Thought and Modern Enlightenment Dongliju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2008 Instructor:Gushengran Abstract:the core of zhuang zi thought is the pursuit of life free, in lin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zhuangzi thoughts, I put the zhuangzi thoughts of individual freedom from four Angle to analyze, and modern social contact analysis personal freedom of though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Suring zhuangzi's freedom of thought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thereby more that the Chinese cultural roots have bred the personal freedom thought. Key words: personal Free thought Zhuang zi 现读完《庄子》一书的七篇文章,也就是《庄子》的内篇,内篇依据各篇意旨命题,思想、文风比较统一,学者们多认为是庄周自己所著。从《庄子》内篇中我感受到了庄子追求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生活,当然这是与当时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这种生活态度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中国,自由思想命途多舛,甚至很多学者们认为中国缺少自由思想。比如,李泽厚认为中国“个人自由的经验传统并不存在”,更主张“不需要硬从中国传统寻找资源和依据”;又如任剑涛也认为“中国古典文化里,差不多完全匮乏自由理念”。其实从老庄思想中,不乏可以看到自由思想的迹象,由此,我觉得研

魏晋名士

魏晋名士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尚通脱”的惊世骇俗群体,他们独立特行而随情任性、无拘无束而消遥自在、恣肆癫狂而独得其乐,正统的儒家训导成了他们的耳边风,礼教习俗成了他们的多余,功名富贵被他们看谈,毁誉生死被他们堪破,醉酒和清谈是他们的人生第一要务,只一个顺其自然,循其本性。然而他们又并非市井无赖,愚钝顽徒,他们都有着较深的文化根底,他们谈玄论道驾轻就就熟,口灿莲花妙笔生辉,有的还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过令人敬仰的宏篇佳构或妙曲精绘,后人称他们为“魏晋名士”。连劝告青年人莫读中国书的鲁迅也对他们刮目相看,以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长文来探究名士行为的原因。多亏一部《世说新语》,把他们的言行记录下来,才没使它们被历史的烟灰埋没,才让后人能够一睹名士风采。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是在世说新语中多次出现的人物,当然是名士者流。他于雪夜忽忆起友人,便兴致勃勃乘船前往,船行了一夜到得友人家门口,却是“不前而返”,因为他已经尽兴,没有必要再登堂入室,风雅得很。王子猷还有两个风雅故事:一个是他暂住别人家空宅,便急急忙忙在宅前宅后挖土种竹,有人讥他是多此一举,他却摇头晃脑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一是他乘船去京城办公事,见岸上有位吹笛的名士,于是当即停船把那位名士唤来船上,为他连吹三曲,他仍不厌足却不着一句评语,然后任其开路。公务肯定耽误了,但是王子猷觉得欣赏优美的笛声比忠于职守更重要。其实,王子猷当官也是当得莫名其妙,因为对于名士来说,官位可是不祥之物,是粪土。“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虽然当了“骑兵参军”的官,却对所司何职,战马多少匹之类的职权内问题一问三不知,还引用孔夫子的话来跟长官恶搞。还有一次,顶头上司对王子猷说:“你任职这么久了,近期内我会提拔你。”王子猷却不表示感谢也不回答,而是抬头望着对面的山吟咏道:“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可见王子猷并不想当官,当官只是他游戏人生的材料而已。王子猷应当还玩过许多“游戏”,世说新语记不得那么多。 阮籍不但是名士,还是一个文学家,中国文学史有“竹林七贤”,阮籍便是七贤之一。魏晋名士都嗜酒,阮籍也难免,李白有诗云:“古来贤者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魏晋名士倒确实因饮酒而留芳。“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只因为有足够的酒,阮籍才去求步兵校尉一职,酒比官位更重要,嗜酒如命可见一斑。“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与猪共饮可谓闻所未闻,“诸阮”中当然有阮籍在。阮籍因酒而非礼的故事也有记载:“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共眠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醉后竟睡在人家的美妇身边,却是“终无他意”,可谓“君子好色而不淫”,虽然是喝醉了酒。阮籍不醉的时候也常常非礼,例如,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竟不顾当时的忌讳去送别,还和嫂子肩并肩谈笑风生走在路上,有人讥讽阮籍这一行为,阮籍的回答是“礼岂为我辈而设也!”。再就是阮籍丧母,有位叫裴楷的去吊唁,却见阮籍披散着头发盘腿坐在床上而不哭。裴楷倒是礼貌性的大哭了一场。后来裴对人解释说:“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而且守丧期间,重孝在身的阮籍不遵礼数照旧饮酒食肉而“神色自若”,把孔子倡导的以孝治天下的规则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但如此,阮籍还极端傲视权贵:“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不拘礼节,独立特行,被阮籍演释得确是淋漓尽致。 “竹林七贤”中还有个嵇康也很有名。魏晋名士都喜好相互品赏各自的容貌和气质,并且极尽形容夸张之能事。“嵇康身长七尺,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颂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可见嵇康是个美男子,大帅哥,并且风流倜傥。嵇康的才学也煞是了得,说是有个叫钟会的名士写了一篇论文,非常想要嵇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 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 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四时行也。”庄子把生与死看成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时,便看开了生死。 那庄子的无情又从何而来,《德充符》的后面接着说道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惠子的?情?是建立在各种利害关系基础上的我们大众人所认同的世俗之情,而庄子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情无义的无情,而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对世俗的那些丑恶的滥情的否认,对人的本性的向往。 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过程,顺应自然,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如他在《至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把死亡认为是快乐的事,不以生为至乐,不以死为最苦,不以富为荣,不以死为辱。

逍遥游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庄子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逍遥游》出自《庄子》一书,是《庄子》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文章。它阐释了庄子逍遥无为的思想,无名、无功、无己三种境界对应道家-----圣人、神人、至人三种理想人格。 本文庄子首先举鲲鹏南飞的例子,表达自己向往像鲲、鹏一样逍遥自由,扶摇而上,一飞万里的思想。通过鲲、鹏的描写,庄子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将人类在思想上的追求提升到无穷,由自由而游的鱼、海,到鲲的天地,进而达到展翅高飞的大鹏和大鹏的广阔天地,而远眺遥远的天池南冥。所谓“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等境界何其壮阔!但是这种境界上需要再求上升,从悠游於北冥的鲲,酝酿变化而成为翱翔万里的鹏。这里展现出“道”的无边无际。同时这一变化也是一种提升,一种对道追求的提升。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境界,只是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深远。鲲鹏仍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需要直上九万里而积负大翼之风,而后图南。为说明积厚方能负重的道理,庄子举了水负舟的例子。 紧接着通过“蜩与学鸠之笑”来引出对“小知与大知”的论述。运用鲲鹏以及蜩鸠的寓言,藉由小鸠的无知,以写出俗人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与蜩鸠之小且无知,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正如小年无法体会大年,因为小年本身生来的限制,根本无法去经验大年,生命长短是不可违的律则,而蜩鸠先天的限制也无法使他遨游千里。这反映出庄子大志无法为世人理解可悲现实,同时也是庄子的一种自嘲。在此我认为庄子并没有对小知者的嘲讽,只是承认有小知与大知之分,并且承认这是先天限制的结果。作为大知者注定无法被小知者理解接受他们的思想,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持自己的独特,不为小知者所扰,不追求名利,即所谓的无为逍遥,达到无名之境。 接下来庄子又列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定乎内外之境,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欲风而行”的列子。这三类人代表三种境界。第一类是俗人,追求功名,这类人有待于外物。宋荣子是圣人,不追求名,不为外物所累,但是他有待于内。而被视为神人的列子御风而行,有待于自然。这三类人都未达到最终的境界-----至人无己。至人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所待,抛却一切,真正自由逍遥。至此庄子阐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追求-----无己之人,即忘却自我。 最后庄子借尧、肩吾等几个例子表达了自己对有用无用的看法。我们所见的无用并不是真正的无用,万物存在自由其用。所谓无用只是人根据自己的喜恶做出的判断。 庄子的这篇逍遥游具有很多现实意义。 首先鲲化为鹏完成自己的升华,实现境界的提升。这鼓舞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境界,是自己得以升华,就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鲲生活在海里,是北冥里一条鱼,虽然“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但是它的视野也只能局限于那片海。它不甘于现状因此追求自身的改变,进而化身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一飞九万里。并且凭借万物之息飞往南冥-----天池。从北冥

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这些故事形象的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他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清净明澈的心灵,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千古流传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 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其实现在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东汉末以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魏晋士人的言行轶事,充分体现着魏晋士人独特的言行风范和精神特质。这些正是魏晋士人在乱世之下对汉儒为人准则的反叛,更是他们在乱世的环境中痛苦内心的折射。魏晋士人那优雅的风致、脱俗的气质、明澈的内心、诗意的神韵、浓浓的诗情,那率真任性、自然适意、任诞放达的性格,对中国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论庄子式自由-2014011673

论庄子式自由 《庄子》的第一篇即以“逍遥游”为题,可谓开篇明旨。“逍遥”,即悠游自得,自在放达的意思,其在庄子之前就多有记载,如《诗经郑风清人》所说“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至于庄子则被发扬光大,如《逍遥游》中说“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又记“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而“游”字多指外出游历、交游,其词本身就可见其无拘无束之意,庄子也一再提及。如《德充符》说“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应帝王》说“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逍遥游”联合构成的是庄子显露于外并大力张扬的自由主义的思想,这可以说是《逍遥游》甚至是整本《庄子》的一个重要思想。 要说庄子的自由主义,首先就应该对其有所界定,因此首先明确的应是庄子的非自由是什么。应该说,庄子所鞭笞的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虽没有直接提起,但却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视其涵义。这种不自由的状态即受“物”限制,有所待的生存方式。庄子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及了这个问题,从大鹏之飞待于九万里风到蜩与斑鸠,可以说在庄子看来,有所待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不仅是鸟兽鱼虫,即使是主观能动性最强的人类也很难豁免。即使是列子这样的人,也只得到“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的评价。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有所待在庄子看来才是真正的悲哀。《齐无论》中说“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就是说人之于世必定有所依附,而人却不知其所待。“即受此形于造物,则造物与我相守不亡,以待此形之归尽而后已”,人就在这种所待的约束之下浑浑噩噩走向死亡。这也是庄子极力反对的一种有待的状态。 与有待相对应的自由主义,并不是简单的“无待”。因为人的所待是无可避免的,肉体存在出现了“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的困境。为了走出这个困境,庄子干脆弃置了所待之物,把目光投向了精神或者说意识世界。不论是他的“逍遥”还是“游”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应帝王》说“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大宗师》说“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这些“逍遥游”都与身无关,而是纯粹的心游神游。 所谓的自由在庄子看来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应该说,他的这种自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论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同时,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关键词] 道家政治思想老子庄子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一)小国寡民 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否认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都是没有意义的。“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 (二)无为而治 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 由上所述,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被后世统治者采纳,在汉初达到鼎盛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与其实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分不开的。而《道德经》和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思想的影响和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道互补。 二、庄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庄子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 (一)逍遥游——政治自由 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 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 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