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

庄子生死观管窥

内容摘要:纵观庄子的生死观,其总体特征是力图透过生死的现象之异而揭示其本质之同,力图超越一般人乐生恶死的生死情怀。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并通过对死亡价值的挖掘而使人生死通达、生死释然,从而帮助人们度过生死大关。

关键词: 物化命定生死为徒悬解

生和死是人生所必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生死之事自从有人类之日,这问题即行存在。人类均皆为此一问题所困扰。唯生死之事,颇为公允,无论贫贱富贵,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能脱离此一自然律者。亦无不是赤裸裸而来,双手空空而去。”①人人都乐生恶死,但谁也无法逃离此一自然规律。任何一种哲学,都会讨论到生死问题;任何一种宗教,也都会为生死试作答案,庄子亦不能不为此问题作一交待。尤其“在庄学内,生死如不能予以合理处理,则人人乐生恶死,急急于养形体之生,则我障难破,物我难泯,复如何同于大一?”②具体说来,庄子的生死观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一、生死物化

庄子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仅仅视做一种物质之变。在他看来,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这就像活人的形体有健全者、也有残疾者一样,生死之变与形体之变一样,在本质上都只是物质形态之变。《天道》篇说:“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大宗师》说:“(道)特犯人之形而犹善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能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这是说,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不同表现形态,人是其表现形态之一。“道”特别铸造了人的形体,人们便喜欢它。而人的形体千变万化,没有穷尽,这种快乐怎么能计算出来呢?圣人明白只是“道”的物化这一道理,所以只是固守着“道”。短命也好,长寿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人们都必须随顺自然之化,又何况那与万物关系密切、为生死之所依的“道”呢?由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无论造化者将其铸造成什么模样,也无论造化者是让其生,还是让其死,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与接受。[1]庄子认为,生死皆物化,归根到底是道化、气化。“通乎命”是庄子理智看待生死的前提。故庄子提出“通天下一气耳”,生命本身来之于气,而死不过是复归于气。故生也好,死也好,都是变化的现象。生死变化的主体好像是生命体本身,但就其本质来说,却是“道”在化,是“气”在化。“道”一化而为人之生,再化而为人之死;气聚而为人之生,气散而为人之死。正所谓“已化而生,又化而死”。③所以生死之变实际上是生命根源在变化,是生命质料在变化,是一种物质变化。

二、生死命定

庄子认为,生死作为一种物化现象,究竟什么时候化而为生,,什么时候化而为死,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有多长,生死大限是多少,这一切都不是人自己所能决定的了的,而是有

一种客观必然性在起作用,所谓“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④生死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这就是“命”。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⑤就是说,生命的死亡与出生这样的事是由命决定的,就像黑夜与白天往复变化的常规是由天决定的一样。有些事是人所不能参与的,这是物理的常情。在庄子那里,“命”是一种非人力所能干预的客观必然性,它起作用的范围相当广泛,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富穷达之际遇,在个体生命存亡之大限,都是由它决定的。人生在世,总是要经历生与死、存与亡、穷与达、贫与富等等的变故,这些变故都是事物的变化和命运的支配使然,就像白天黑夜在人们面前周而复始的变化一样,人们的智慧是无法洞察其起始的,也无法预料其顺逆。总之,一切都是命,命是人力无可奈何之事。“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其极者,命也夫。”⑥命不是客观意志赏善罚恶的结果,而是不知所以然而然的必然性。人对于命完全无能为力,庄子不禁感叹道:“吾命其在外者也!”⑦遂提出了“安命论”的思想,以寻求解脱困境的道路。“命”是天道运行的别名,个人的命,应服从于天道的运行。道是自由的,由道化生的天地万物都是自由的,人也是由道化生而来,也同样是自由的。命运无法改变,顺命、安命,就是顺于道、安于道。从“安之若命”到“安时处顺”,从“虚己游世”到“与时俱化”,庄子提出了灵活的处事原则。

三、生死为徒

庄子从生命过程的纵向来看生死现象,得出了“死生为徒”的结论。《至乐篇》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便批评庄子说:“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这是批评庄子不以妻死而悲,反而鼓盆吟歌,太不讲情义了。庄子却侃侃而谈,全不以为然,他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万物皆化,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庄子的议论有三个要点。(1)生命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逐渐演化形成的。(2)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3)有生则有死,生死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人死即回归于大自然,因此是不应该悲伤的。[2]《知北游》中也明确提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庄子及其后学明确肯定了生命的物质本质,打破了关于生命的神秘主义观念,揭示了生存和死亡仅是物质世界演化过程思想在其中的一种形式和一定阶段,降低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忧虑。而所谓生死为徒也就是生死相转,它们是生命体在其运动流逝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生为生命之始,死为生命之终。但生死物化是一个“始卒若环”的无限循环过程,死既是整个生命现象之某一段行程的终点,又是其下一段行程的起点,生转化为死,死又转化为生,生死总是相互转化、互为邻徒的。《至乐》篇说:“死生为昼夜”,昼去夜来,夜去昼来,如此循环不已,生死现象情同于此。《齐物论》也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死始终处于相互转换之中。

四、死的价值

庄子生死观的突出价值在于,它不仅看到了生的价值,也看到了死的价值。在庄子看来,对每一个体生命来说,生有生的意义,死有死的意义。尽管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但

从一定意义上说,死比生更轻松。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⑧这是说,人生天地间,大地赋予形体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使我操劳,赋予暮年使我安逸,赋予死亡使我安息。所以,以我活着为乐事,也就应该以我死去为乐事。既然生则乐生死则乐死是我们的职责,是自然的造化,人的产生只是顺应自然的结果。这种观点一反传统的乐生恶死的生命观,从生存是一种负累,而死亡是一种安息的角度凸显了死亡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

不仅如此,庄子还进一步提升了死亡的价值,认为死亡不仅仅是一种安息,它还因对种种人生负累、束缚和压力的解除而使人获得一种安乐。《至乐》篇提出了与世俗的快乐观不同的“至乐”观。庄子所理解的“至乐”中,其中之一便是死亡。他在该篇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庄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看见一具骷髅,便问他为何而死,夜晚庄子人梦后,梦见骷髅问他是否想听听关于死的快乐,接着骷髅便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相信,便说:“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骷髅顿时愁眉苦脸地说:“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视生为负累,视死为安乐,在这里,死亡并不是等于生命的消失,而是对人生负累的解除,死亡因此而具有了生命的价值,生命体在生存状态下得不到的东西,在死亡状态下都可以实现,这就是死亡的意思和价值。 [3]

五、顺化生死

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既然生必然要转化为死,死也要转化为生,既然生有生的意义,死也有死得价值,那么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就应该是坦然地面对它,安然地顺从它。在庄子看来,生是时机,死是顺化,人只有能够坦然地随顺生死之化,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养生主》中,庄子又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正该来时,老聃顺时而来;正当去时,夫子顺理赴死,安适而处顺,不论悲哀或欢乐都不能经心,对人世沧桑持一种自然的态度。郭象注云:“得者,时也;当所谓之时,世所谓得。失者,顺也;时暂不停,随顺而往,世谓之失。”哀乐不能入,即以理化情也。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哀乐就不能入到心中来了:这就是古时候所说的“悬解”。那些不能自解的人,是被外物束缚住了。

继笛卡尔于十七世纪初期开启唯理论的先河之后,斯宾诺莎使近代唯理论哲学得以发展、成熟。他运用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去理解人的本性和情感,他把人的情感看做出于自然的同一的必然性和力量。庄子借秦失之口,将人的出生看做是应时而来,将人的死亡看做是顺物之化,认为能安于时运,随顺物化,顺应生死之变,哀乐就不能进入心中,这是解除倒悬之苦的途径。《大宗师》提出了“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廖天一”的观点,也是主张安于造化的安排,随顺生死之化,与廖廓无涯的大道相同一,与自然造化相一致。[4]

结语:

总而言之,生死都是天命,问题在于我们对生死的态度如何。一般人都认为“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久忧不死,何苦也!”⑨为免除人生忧患,庄子主张“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⑩能够顺天安命,自无忧患之足虑。然后肯定生之价值,过着健全的一生,乃能享受圆满的死亡,由此而肯定死的价值。

庄子主张修养的最高目标为远到至人、神人的胸襟,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因而能够泯合天人,冥绝生死,而至于“心斋”、“坐忘”的胜境,此时一切外在生死成毁的变化,都不能扰乱他内心的宁静。故能齐万物、外生死。此为内圣之道修养的极致,虽非常人所能,但宜心向往之。

庄子的人生是平淡的、寂寞的、理智的、安详的,他一再提及“形如枯槁,心如死灰”视生若死,视死如生。变化是必然的,死亡只是人生戏剧中的最后一幕。那是从某一种存在转化为另一种存在,来自无,复归于无,这就是他的生死观。

注释

①叶颂寿:《面对生死的智慧》,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②赵金章:《庄学管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

③④⑤依次见《庄子》之《知北游》、《达生》、《大宗师》,斋口义校注,中华书局1997

年版。

⑥⑦依次见《庄子》之《大宗师》、《山水》,南怀瑾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⑧同⑥

⑨⑩依次见《庄子》之《至乐》、《养生主》,南怀瑾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3]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168,

170页。

[2]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页。

[4] 东方桥:《庄子现代读》,上海书店出版,2002年版,第69-70页。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假设你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你就会发现什么?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所以你看到别人得意的时候,不要羡慕,你将来还有你自己的成就。如果你前面羡慕别人,你后面这个是自己有成就,你再来说,原来是有一定的程序啊,那你前面的羡慕不是浪费了吗?你没有必要有这种情绪的反应,所以庄子里面用很多话来描述老子的思想,在这里有一个成语,叫做朝三暮四,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庄子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呢,他说这个寓言是要告诉你,整体是一样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我们讲身体来说好了,现在很多人喜欢讲一句话,身体会讨债,你年轻的时候,你过度浪费身体的能源,身体的能量,中年之后就来要债。绝不会说你年轻的时候挥霍体力,中年之后照样健康,很有精神,很健康,没有这么好命的人,像这个就是说明什么?整体来说,你有一定的力量,早用晚用,怎么办呢?最好少用,少用的话,可以活得久一点,让生命可以维持它。所以道家思想其实并没有很神秘,它只是让你知道一个整体的道理之后,看你怎么安排自己这一生,你要一次把力量用光,他就说你慢慢慢慢分配,让自己在平静中,过一个比较愉快的生活。所以我们学老子的思想呢,到最后就会发现,老子强调无为,但是无为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无为是无所作为,有时候你上班之后就要小心了,坐在办公室里发呆,老板问你在干吗?你说我在无为,那恐怕会被解聘啊,所以要强调老子的无为是无心而为,什么叫无心而为呢?心代表刻意的目的,就是你可以做所有你该做的事,但是你不要有刻意的目的。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活得不快乐,大部分都是有心而为,我一定要这样,父母跟孩子说,你一定要考前十名,念书本来是很快乐的事,但是痛苦来自什么地方?痛苦来自于比较,来自于有心,一定要如何。但是你完全无心的话,几个人做得到?几个人可以接受?所以道家的思想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要看各种实际的情况,这个智慧可贵的地方在于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它可以调整,所以这就是老子的思想。有时候我们坐公交车,后面写八个字——“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它就是老子的思想,天下乱了之后,你怎么样让自己平安呢?保持距离,用虚、用静来面对它。但是到庄子的时候不行了,庄子是战国时代中期的人,你到了战国时代中期,天下已经打成一团了,这个是七雄在争霸了。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庄子来说,他用另外一个字,叫做化,化解的化,我不能够再保持距离了,我就只有跟它一起变化,看清楚,外面的形势怎么变成,我跟它一起变化。 庄子对人性的了解,据我所知,很少人超过他,一般人对庄子,会觉得书太厚了,很难完全看懂,或者全部把它念完毕,所以庄子里面往往只留下一些故事,一些寓言,很多人去猜测,这是很可惜的事。为什么?因为庄子对人的了解,首先在于知道人性的险恶,在于知道人生的困难,非常具体。在战国时代中期,了解这些并不是很复杂,到处都有杀人放火的事,要活着都不容易的。做官好吗?庄子知道做官很危险,庄子对于老子的避难应用得很成熟,更不要说启明了。所以到庄子的思想呢,立刻会觉得说跟老子实在是不一样,很充满一种活泼的力量。比如说你一翻开《庄子》,看到逍遥游,讲一条鱼变成鸟的故事,讲了三遍。讲了三遍,目的是在什么地方呢?目的绝不是说让你看一看这个神话故事有什么趣味,不是的,要提醒你,人的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可以不断地转化,这基本观念。如果人的生命不能转换的话,人生有什么好过的?一眼就看透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就没有了。 所以你看《庄子》的时候,它为什么讲到鱼变成鸟,鱼需要水,鸟需要空气,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空气也不需要了,可以自由翱翔,完全不需要等待任何东西来配合。人也是一样,人年轻的时候呢,需要各种资源,就跟鱼一样,不能离开家,不能离开学校,不能离开

出自庄子

出自《庄子》及其注解的成语有: 扶摇直上、鹏程万里——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御风而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相迳庭、不近人情——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肌肤胜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言炎炎——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朝三暮四——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四。』众狙皆怒。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旁门左道——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盗亦有道——故跖之徒问跖曰:「盗亦有道乎?」 唇亡齿寒——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人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独来独往——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善始善终——善夭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莫逆之交——四人相视而笑,莫逆於心,遂相与为友。 唯命之从——父母於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冥冥之中——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勃然作色——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虚与委蛇——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不徐不疾、得心应手——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 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 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吐故纳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见笑大方——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井蛙之见——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 夜以继日——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望洋兴叹——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何罪之有——然且不免於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 君子之交淡若水——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哀莫大於心死——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失之交臂——吾终身与女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不知天高地厚——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化腐朽为神奇——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无所不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初中语文_《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文知识。 2、通过诵读、品味,理解通过故事说理的意图,以及两则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3、在把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庄子的名利观以及现实意义。【评价设计】 1、通过小组抽查、教师抽查、自主积累等评价手段检验目标一的达成度。 2、通过学生个人品读及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在表达个人感悟的同时检验目标二、三的达成度。 【教学方法设计】 1.朗读教学法 这是两则文言文,含蓄蕴藉,教学时创设学习氛围,老师作好朗读指导,努力以声表情,以情表意,声情并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文本的情味、庄子的情怀。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

力。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探疑解惑。【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做好预习,读准、读通原文,根据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完成导学案三。 2. 粗略了解庄子的生平经历,初步了解《庄子》其书及文风特点,完成导学案一、二。 【教学环节】 一.故事前的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庄子无疑从故事导入是最佳途径。】 二.故事中的庄惠——新授 故事一《惠子相梁》 (一)天人合一话庄周 (二)学习目标善导航

(三)积沙成塔查预习 1、小组交流预习 2、班级解疑答惑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吓”的读音,“国”“于是”的解释。 2、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两篇文章尽管短小,但是用一节课完成也并非易事。提前预习就尤为重要。在交流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取长补短。】 (四)含英咀华雅疏通 1、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 2、班级展示 【预设】“仰而视之”省略句,翻译时要加主语“鸱”,同时句中的“之”要翻译准确。 【设计意图:文章故事性强,学生好懂,生字词也不多,结合课下注解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凡是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就应放手让学生来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渡】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好客的民族。《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惠子做了宰相,朋友庄子去看望他,他高兴吗? (五)文本探究知庄周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出自《庄子》的成语说课讲解

出自《庄子》的成语

出自《庄子》的成语 内篇部分 庄子·逍遥游 【鹏程万里】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扶摇直上】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夏虫朝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 【绰约多姿】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而无当】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大相径庭】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断发文身】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中规中矩】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 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跳梁小丑】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 罟。

庄子·齐物论 【形如槁木】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心如死灰】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朝三暮四】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养生主 【目无全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发硎新试】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

庄子寓言三则教案

课 题庄子寓言三则 课 型 吟诵 探究 课 时 1课时 三维度四水平教学目标水 平 1 课前自学 1.1疏通寓言字面意思 1.2理解庄子寓言含义 水 平 2 课堂交流 2.1感悟庄子寓言中体现的思想——淡泊名利 水 平 3 课堂拓展 3.1 庄子名利观 水 平 4 深入探究: 4.1如何看待“名和利” 教学重点理解庄子寓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庄子的淡泊名利的思想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在朗读中理解,在感悟中体会 教 学 用 具 教具文本、PPT 学具纸质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曾指出“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的特点时也明确的提到“寓言十九”,也就是说在整个著作之中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取材于寓言。 可见寓言的确是庄子思想的载体,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寓言,共同感受寓言中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二结合寓言理解庄子思想 1分小组讨论寓言含义、分析寓言中所体现的庄子的思想(课下) 2课堂交流 (1)读寓言 (2)译文字 (3)谈感受(寓言含义) 第一篇 【原文】 惠子相梁 惠子②相③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⑤中三⑥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⑦,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⑧,非练实⑨不食,非醴泉⑩不饮。于是(11)鸱(12)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1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释】 ①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濮水,水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 ②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 ③相(xiàng):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相梁:在魏国当宰相。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 ④或:有的人。⑤国:国都。⑥三:虚指多次。 ⑦鹓鶵(yuānchú):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⑧止:栖息。⑨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⑩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醴:甘甜.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 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 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四时行也。”庄子把生与死看成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时,便看开了生死。 那庄子的无情又从何而来,《德充符》的后面接着说道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惠子的?情?是建立在各种利害关系基础上的我们大众人所认同的世俗之情,而庄子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情无义的无情,而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对世俗的那些丑恶的滥情的否认,对人的本性的向往。 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过程,顺应自然,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如他在《至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把死亡认为是快乐的事,不以生为至乐,不以死为最苦,不以富为荣,不以死为辱。

庄子中的成语故事(全)

庄子中的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原文----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 在春秋这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齐国的大臣田常杀死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

庄子名利观

《庄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庄子一生淡泊名利,追求虚静恬淡,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对名利的剖析,鞭辟入里、透彻精深,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贪求名利的严重危害 庄子在探究人生境界的过程中,对追逐名利的危害做了深刻剖析,发人深省。他认为,名利心过盛,禁锢天赋,塞人心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凡沉溺于感官享受的人,其智慧就浅薄。名利心过分强烈,会降低灵性。“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抛弃追求虚名私利的杂念,一线生机便从脚跟升起,直达全身。而名利充斥头脑,则会使人变得笨拙。以赌博为例,“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闵。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可见,太看重身外之物,就会壅塞智慧,变得笨拙。 贪求名利会扰乱人的意志,使人迷失本性。“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富贵、财富、显达、威严、名誉、利禄六者,都是干扰意志的因素。而意志是抵御诱惑、坚守本性,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贪得的欲念,如同芦苇长满稻田一样,塞心性,最终使人迷失善良的本性,发生蜕化。庄子认为,有五种情况可以使人丧失本性,其中之一便是“趣舍滑心”,追求欲望的满足,本真的心性就会受到损害。 错误的名利思想也会使交友陷入迷途。“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为利益而结交在一起的人,遇到艰难或灾祸降临时便会彼此抛弃。为求名而结交的朋友,失势则会各奔东西,甚至反目成仇。因此,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已成为现代人的交友箴言。 名利思想是给自身造成伤害的祸根。庄子以物喻理,揭示了“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的道理,即物类因为相互牵累、互相争利而招致灾祸。“心之于殉也殆”,过分追求外物是危险的;“祸之长也兹萃,其反也缘功”,灾祸滋长迅速又变化多端,想要避免又往往因为功名心太重而放不下。贪图名利必多忧多虑,徒增烦恼。“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贪财的人不能聚敛钱财就会忧愁,争名位的人权小位卑就会悲伤。 追逐名利是导致道德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庄子指出,“德荡乎名”,因为求名心的驱使,人们的行为超越了道德的范围;“名也者,相轧也”,追逐名利导致人们互相倾轧。他还强调“德溢乎名”,道德的败坏在于太追逐名声了。“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由于太注重名利,往往采取不正当手段去攫取,于是滋生了种种不道德行为。 贪图名利的思想根源 庄子首先强调追逐名利的根源在内不在外,在主观不在客观。“不足故求之,争四处而不自以为贪;有余故辞之,弃天下而不自以为廉。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人都是因为不满足才去求取,四处争夺而不以为自己是贪;知足者却会处处辞让,舍弃一切而不认为自己是廉。廉和贪实质上并不取决于外界因素,而取决于自己内在的价值尺度。 进而,他一语中的指明对待名利的不同态度,根本在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以财富为追求目的的人,便不会舍弃利禄;以显达为追求目的的人,便不会舍弃名誉;热衷于追求权势的人,便不会把权柄让给别人。掌握了这些的时候唯恐失去而惴惴不安,舍弃这些更痛苦不堪。当一个人把名利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时,他就会为追逐名利而忙碌;名利思想越严重,其对名利的追求就越盲目越疯狂。 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庄子阐述了以下主要观点:

出自《庄子》地成语

出自《庄子》的成语 内篇部分 庄子·逍遥游 【鹏程万里】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扶摇直上】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夏虫朝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 【绰约多姿】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而无当】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大相径庭】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断发文身】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中规中矩】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跳梁小丑】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庄子·齐物论 【形如槁木】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心如死灰】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朝三暮四】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养生主 【目无全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发硎新试】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7)。 【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 庄子·人间世 【螳臂当车】“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大宗师 【莫逆之交】(相视莫逆)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相忘江湖】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相呴相濡)】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应帝王 【向疾强梁】“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勌。.....” 【虚与委蛇】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庄子·胠箧

道家名利观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高远的个人精神上的自由,都讲淡泊名利。而道家的两位著名的代表,即老子和庄子,老子追求行动上的“无不为”,庄子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们对个人名誉地位不斤斤计较,不追求虚名,更不会为了名而忘义,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身败名裂。 《庄子心得》里说:“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古至今,历代风流人物最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甚至再怎么上位的英雄也不例外,像“竹林七贤”这般淡看人间名利的贤士也只是些个别特例。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为“利”辛苦,为“利”奔波,然而有得即有失,在获得名利的同时,他们却也丧失了原本属于自己或多或少的自由和平凡的快乐。在这个方面,道家则提出了异于当世的的观点,其中最为代表的就属于“身重于物”的人生价值取向。 老子认为生命贵于名、利,追求名、利是为了人的生命,如果名、利有害于人的生命,宁肯抛弃名、利,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正如一首歌唱的般:有几多做人没挂忧放几多心机偏错漏待霜雪染满白头上至惊醒几经春与秋有几番冲击不退后问几次笑过泪仍在云尽散冷雨却 未收急风吹醒破梦梦中我那个是成就有多少如梦流逝 剩了只泪痕在两手名利有几多得失有天定一切随缘莫强求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被名利一步一步吸引着,从而陷进一种恶性的人生循环。许多人活着的时候,对名利两个字看得很重,到最后终极大限,仍然看不透名利的利害关系,既然打不破这个界限,又何来的自由,他们又将自己的生命置于何地。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束缚我们?道家所谓的“身重于物”,是指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应摆正

“名”(功名、权位)、“利”(金钱、货财)与“身”(生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只有摆正这三者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名缰利锁”对人的生命的危害性,牢固地树立“身重于物”的生命理念,做到不为“外物”(名、利)所累,才能做到“潇洒走一回”。相对的,膨胀的物欲会让人欠下更多的债,直到你无法还清所积累的债,甚至于无法分辨自己的失得。过分地追求声名(权势),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过多地收藏财货,必定招致更多财货的丧亡。庄子也从人的生命价值出发,亦明确地提出了“身贵于隶”的命题。 道家的“身重于物”观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适用的(尽管真正体悟到的人少之又少)。真正的幸福和自由取决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的抉择,面对各种选择时,人们必须懂得审慎地考察每一种选择可能导致的后果和付出的成本。凡事皆“平淡视之”,一平淡,便能潇洒起来。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在以“物重于身”的理念激发人生存发展和追求名利的欲望的同时急需“身重于物”的观念来淡化过于强烈的名利意识,以缓解由于利益冲突和权力之争而尖锐化的人际关系,调解人的生活节奏,达到人的的心理平衡。否则,物极必反。就如老子说的“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不是自己的不强求,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知道得的时候也要知道舍。这样才能潇潇洒洒游刃有余。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庄子的人生哲学观

唯自然的超越精神 ——论庄子的人生美学 周默 (武汉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2010300000013) [摘要]庄子的哲学最终归结于对人性的思考和寻求人生的意义,从庄子的审美视角去解读庄子对人生的看法,不仅是对庄子超越性热生哲学的理解,更是为处于物欲横 流的现实社会的人们寻求的最好的解脱途径。 [关键字] 庄子自然超越审美人生观体道 一.庄子与“道”合一的审美视角 庄子的哲学,始于他对宇宙本体的探索,蔓延于对于“真”的认识,而最终归结于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庄子的精神指导,庄子对于人生的探索来源于他哲学观,而他的哲学观又是贯穿他形成自己独特人生美学的始末。因此,庄子的哲学基本观点,也就是庄子理解美的出发点。 庄子眼中的美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与“道”合一的境界美。要想知道什么才是庄子眼中的美,首先要理解其审美的评判标准,即是否与“道”合一。“道”是庄子的核心哲学思想。庄子所言“道”即指为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道”性无为,是自然的法规,合目的性的存在。“道”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和无线性,概念上的抽象性和多义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体道”的方式才能把握“道”的存在。而道体的任职方式是渐进的,超越理性的,无为的,对于“道”的感悟是不期而至的:“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北游)。《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莫知其始,莫知终。”《庄子·知北游》曰:“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也。”总其大意是:道是真实可信的,同时又是没有自主意志和行为,也没有形象状貌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言传,可以领悟却不可以眼见。道以自身为根本,天地还不存在时道从来就存在。道在鬼神天帝之上,道产生天地万物。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至久无古,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始无终,无所不在。天地万物都由道衍生而成。《庄子·知北游》曰:“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其大意为:大道神明精妙,内在于宇宙万物的一切生化流转;万物死生转化一直在发生,但无人知晓其根本缘由,自古以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运转变化生灭循环。宇宙巨大无边,却未超出道的范围;鸟的毫毛极为细小,却小不过道的精微。天地万物皆在运转变化,始终处于推陈出新的状态;阴阳、四季循序运行,各有其自然秩序。这一切皆体现出大道的作用。大道浑沌混茫却无时无处不在,无形无象流变不居却神妙无极,万物由大道所繁育却茫然不知。大道是宇

《庄子》中成语集锦

出自《庄子》的寓言和成语: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望洋兴叹朝三暮四薪火相传东施效颦无中生有呆若木鸡 每况愈下邯郸学步成者英雄败者贼栉风沐雨庖丁解牛中规中矩大相径庭 朝生暮死沉魚落雁秋毫之末栩栩如生迎刃而解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不翼而飞支离破碎真知灼见探囊取物强聒不舍吐故纳新昭然若揭似是而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失之交臂捉襟见肘学富五车 庄子的寓言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3.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6.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7.庄于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呜而当律,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

庄子人生哲学的大道精神

收稿日期:2011-07-12 作者简介:王雪军(1973—) ,男,吉林长春人,副主任,副教授,法学硕士,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总第163期)理 论 探 讨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No.6,2011 General.No.163 庄子人生哲学的大道精神 王 雪 军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吉林长春130052 ) 摘 要: 庄子以敏锐的头脑和深邃的目光洞察了人生,并作出了独具道家特色的深刻阐释,其人生哲学充满了大道精神。在生命观上,庄子强调齐同生死、安时处顺;在自由观上,庄子宣扬通达四方、逍遥无为;在名利观上, 庄子主张无私无欲、恬淡自然;在情感观上,庄子倡导情形两忘、至乐无乐。庄子的人生哲学理论以自然无为的“大道”为基础,既含有尊重客观规律等合理因素,同时也带有消极避世等悲观色彩。 关键词:庄子;生命;自由;名利;情感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1)06-0067-05 人是宇宙之精华, 人类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之后,一方面探索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开始深入思索一系列人生问题。人生哲学就是对人生问题进行思考所形成的理论形态,是完整的哲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所以任何真正的哲学家都无法回避人生问题。庄子作为先秦时期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以敏锐的头脑和深邃的目光洞察了人生,并作出了独具道家特色的深刻阐释。在生命观上,庄子强调齐同生死、 安时处顺;在自由观上,庄子宣扬通达四方、逍遥无为;在养生观上,庄子主张依乎天理、顺应物性;在名利观上,庄子秉持无私无欲、恬淡自然;在处世观上,庄子倡导不近刑名、缘督为经;在情感观上, 庄子推崇情形两忘、至乐无乐。庄子的人生哲学理论以自然无为的“大道”为基础,处处充满了大道精神,本文仅对其生命观、自由观、名利观和情感观作以分析。 一、 齐同生死、安时处顺的生命观出生与死亡是人生两件大事,因此古人早已开始探讨生死问题。先秦诸子中论述生死的言论较多,如儒家弟子子路曾向孔子请教祭祀鬼神的事,孔子说, 不能服侍人,怎么能服侍鬼?子路又向他请教有关死的问题,孔子说,连生的道理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死的道理?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可见,孔子更注重活着的人生。老子也曾论述过生死:“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七十六章)强调要想生存,只能保持自然柔弱的状态,如果变得强大,则违背了 大道,那就会走向死亡。老子坚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生命,强调以遵循自然的原则保全生命,而反对过分看重生命。 《庄子》一书同样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生死。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庄子将人类置于整个宇宙这一复杂系统中进行思考, 认为宇宙庞大,而人很渺小。他用了两个比喻来说明人之渺小:“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号物之数谓之万,而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秋水》)人生是短暂的, 生死是相互转化的,人们哀伤也好,悲悯也好,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庄子看来,人的生死并不由自己决定,也不由别人决定,而是完全出于自然,“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达生》),就像黑夜和白天自然交替一样。他认为,大自然赋予人以形骸,使人在生存中受到劳累,在衰老中逐渐闲适,并用死亡使人安息。所以,如果把人的生存当做好事的,也应该把人的死亡看做是好事。庄子生死观的实质是“死生同于大道”,强调人应该“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秋水》),“不乐寿,不哀夭”(《天地》),忘却生死,尊崇自然,顺应规律。他说:“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同上)忘掉自身,就是与天地自然融合在一起,真正同于大道。他借 女 之口说:“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 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大宗师》)“独”,即道,这是庄子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指能够独立而无所依靠,那就是道。庄子7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