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生死观及其悲剧心态

论庄子的生死观及其悲剧心态
论庄子的生死观及其悲剧心态

论庄子的生死观及其悲剧心态

郭丽娟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庄子的生死观认为,道为万物之源,世间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生死更是如此,气聚为生,气散为死。生死是很自然的事,将生与死等量齐观。这种对生死的大彻大悟的背后其实是体现出了庄子的一种悲剧心态。庄子既不满于现实,却又无力改变,最后只能逃回内心深处,企图把自己泯灭在逍遥自由的空间里,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也可以说是庄子对生活采取了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因此庄子的生死观在对于生和死做出了自我的哲学判断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庄子对于自己所期求而不得,退守精神家园的一种悲剧心态。

关键词:庄子; 生死观; 悲剧心态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3)07-0054-03

On the Conception of C huang -tzu and the Tragedy Mentality

G UO Li juan

(De p a rtment of Art and Journalism,South west University o f Nationa lities,ChengDu,Sichuan 610041)

Abstract :The conception of Chuang-tzu abou t death implies that Tao is the source of universe which is al ways constantly changing.Especially,li fe and death is always changing,too,Qi decides the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Chuang-tzu holds that li fe and death is a very natural thing and calls for security at harmony .He is against the violation of the laws of nature and stresses the value of li fe.At last,you would achieve the complete liberation of the spi r i tual.However,this open-minded altitude about living and dying just reflects a tragic state of Chuang-tzu s mind that people could not change the process of death and life.So he thinks people have to submit.In fact,the sense of hopelessness comes from this upsetting world and is difficult to change.He has to recoil from the reali ty and regain his own world and dim the sense of self-existence.This actually shows a tragic state of mind.

Key words :Chuang-tzu;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traged y mentali ty

收稿日期:2013-05-29

作者简介:郭丽娟(1986-)女,山西岚县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

庄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他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主张集中体现在了!庄子?一书中,而且他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主张都是以他所体悟的 道 作为基础的,而一个人首先就是有生命意识

的本体,对自己的生命存在做一个清晰的认知才可以进一步 推己及人 。所以笔者认为一个人如何定位自己的存在性,会对他怎么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造成直接影响。而 生与死 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首要事情,所以对!庄子?中所体现出的生死观予以客观揭示,从而为我们能全面的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主张的做法就有了它的必要性。

纵观!庄子?一书,庄子在体认 道 的过程中是不断地对生与死进行思考的,他一生清贫,却又拒绝了高官厚禄,甘心居于陋巷,保持着自己高尚的品行,洒脱的笑对人生风雨的洗涤。他为何能如此呢?这其实是源于他的在其 大道思想 的影响下而形成的豁达的生死观。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在庄子这种极力推崇逍遥自在、生死互通的生死观背后所持有的心态是否真的如他所讲是快乐自由的。而论者经过仔细研究,却认为这种对生死的豁达其实是体现出

了庄子的一种悲剧心态,即既然死生不以我之态度为转移,何不逆来顺受,这其实展现的是一种对于现实不满但却又难以改变的无力感,因此他只好将自己归于天地宇宙中,泯灭了自我的存在感,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悲剧心态的展示。所以本论文在揭示!庄子?中的生死观的同时也会探究庄子隐藏于其中的悲剧心态,以期对!庄子?中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主张做出全面的认识。

一、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在面对极端悲惨的现实世界,心情是沉痛的。他把这种沉痛感融入到字里行间。在!至乐?中他感叹: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忧,他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而奋战。为了突破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固有束缚,庄子追求超脱,这不仅是超脱血肉之躯,更要突破自我实体。然而,无论是追求何种形式的自由,首先就得对生与死这两个大问题做出自己的哲学思考,也就是得持有自我的生死观。因此下文拟将从庄子对于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中,总结出庄子的生死观。

(一)庄子对于生的思考

庄子对于生的思考主要是借助 道 来实现对生命自由

第32卷第7期

怀化学院学报 Vol 32 No 72013年7月

JOURNAL OF HU AIHUA UN IVERSITY

Jul .2013

进行不懈的追求。 道 是!庄子?一书中最基本概念,属于追求生命自由的范畴。!庄子#大宗师?中对于 道 的表述是这样的: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惟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

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1](P 60)

这段话基本上是对 道 做的一个基本意义的阐释。庄子认为, 道 是无形的,是永恒的,在时空上是不灭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庄子的道是要 体会 的,而且庄子更加着重要 得道 。然而 道 是无形的,属于 可传而不可受 的范畴。!庄子?中认为绝对性、永恒性、超越性、

普遍性、自然无为性是 道 的特别属性。[2]

通观!庄子?一书,它里面提到的 道 的存在是无条件的, 是万物之

所系 , 一化之所待 (!大宗师?),[1](P59)这是 道 的绝对性; 道 是无所不在的,是 自古以固存 的、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 ,这是 道 的永恒性; 道 又是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的,这是它的超越性; 道 遍及了六合四方,这是它的普遍性; 道 讲求安时顺命,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1](P17)这便体现了它的自然无为性。庄子反复的阐述 道 ,实是在为了其追求的精神境界???生命的绝对自由,来做理论范畴上的铺垫。

从 道 自然无为 的本性出发,庄子讲求要顺 道 而生,安命无为,庄子认为现实生活的尔虞我诈,是世俗之人的悲哀,他们 终日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然疲役而不知

其所归 。[1](P12)当时人们的生命是不自由的,这是世人最大

的悲哀。庄子主张安命无为,追求生命的自由,才能突破这种人生困境,最后达到生命自由的境界。主张一切顺应自然、天命,抛弃欲望,那么心境就会自然澄明,从而摆脱外物的干扰和役使后取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能做到如此的人就是真正体悟了 道 的人。在这些人看来死生、富贵贫贱、功名利禄都是如常的,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达生?中讲到的 命之行 是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 ,[1](P163)采取任何行动都不以达到目的为结果,其实就是要安命无为。

!庄子?中还讲到: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1](P38)也是阐释了只要安命无为就可以达到无怨无悔,无心无情,安然顺命的至高境界,而这种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也是有德有道之人才能达到的。世俗之人,追求声色犬马之虞,口腹之欲,却不知道正是受到这些外物之累才会扰乱人的真性,使人误入迷途在物欲的驱使下浑浑噩噩终身。为了扭转这种困境,庄子才去追求完全的生命自由,并期望最终获得一个 真我 ???真正的得道之人,只有得道之人才会外生死,遗万物,进而逍遥于天地,获得生命的绝对自由。

所以!庄子?内篇、外篇、杂篇都不断用文字证明庄子的生存观最后要达到的是 逍遥 ,而这种逍遥是指要超越形体、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从而来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可以说庄子对于人之生是要求超出形体之外的,最终要获得的是心灵的自由,从而来达到真我的无牵无挂,超脱于尘世之外之境界。

(二)庄子对于死亡的思考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以 道 作为基点的哲学是庄子思

想的理论基础,其对于死亡的探讨也是以这一前提为出发的,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因此庄子对于死亡的基本解释是: 死生,命也 、死乃 气 之 聚散 ,应 安时处

顺 。[3]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之所以死生

是命,是因为 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为顺也。 [1](P59)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只是一种载体,所谓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 ,这是庄子从道法自然的本性出发认为作为道之载体的人的生与死也就是极为自然的事情,最后以自然主义的方式还原了生与死的本质,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庄子甚至还宣称,死亡不仅是休息更是一种解脱、安乐。庄子!至乐?篇中通过骷髅之口声称: 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死后,

没有了人世的烦恼,比那些南面称王的人都要快乐得多。[4]

因此庄子对以下两种面对死亡的态度是持有反对意见的:其一:好生恶死。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无疑是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儒家是十分热爱生活和崇尚生命的。并且强调的是活着的人与物,并不去追求来世的幸福,这是一种现实的世界观。这就会使得大多数民众忌讳谈论死亡,有的人甚至于过分执着于肉体的永生,变的异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企图借助仙丹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庄子对于这种态度很是不屑,他说: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不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 [1](P12)庄子在此旨在驳斥那种过分执着于生命的永恒从而逃避死亡的态度,最终带来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昏昏,久忧不死,何之苦也! (!至乐?),这种过于执着于生命逃避死亡的尴尬现象。

其二:乐死厌生。庄子对死亡所抱有的这种豁达心理会使不少的人认为庄子是以生为累,以死为乐的,认为庄子的死亡观是倾向于乐死厌生的,这就使得庄子的死亡观从另一角度来讲便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庄子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大自然赐给的礼物,那么就有了其存在的必要性。每个人应该顺应天命,穷尽天年是人生最理想的状态,这不是对于生的厌恶,是庄子一直追求的身心不受束缚,追求内心和外在都获得自由的精神状态的极致化。是对那种沉迷于物欲世界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的人生价值观的一种解构。庄子是从宇宙之道这一大背景下来审视生死的,从而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死亡是自然现象,是不可抗拒的。死亡仅仅是意味着形体的消失,但并不意味着思想的消亡,死是形体对自然的回归,是一种释放、一种自由。当死亡不再是悬在人们头顶上的利剑时候,那么死亡就会变成生之动力,让人们格外的去珍惜生之过程,一路洒脱,超越生命中对于自我心灵的种种禁锢,让有限的人生旅途变得更加的绚烂。

总的来说,庄子以其博大的视野和自由的思维方式,对于生死做出思考。庄子认为生与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生与死只为气之聚散,人之有生死如天之有日夜四时般自然,生的同时意味着死,死的同时又意味着生,生与死是俱不能以人之意愿为转移的,[5]他揭示出了许多被世俗世界所遮蔽、

#

55#第32卷第7期 郭丽娟:论庄子的生死观及其悲剧心态

被常人的思维所阻隔的东西:世间的万物都是在不停的变化着的,生死也是如生死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生就意味着死,死也意味着生,告诉我们应顺应自然,死亡并不可怕,对待死亡要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庄子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就很好的诠释了他对于死生的态度,但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极端的自由主义精神。[6]秉承并且顺应内心真实的自我,不为外物所羁绊,让内心做到真正的清虚、明朗,活得真实、活的自由,即使是面临死亡时也便能够真正的做到无所畏惧,同时要顺应天命,才能进一步达到庄子毕生所追求的终极目的???突破尘网的束缚,不执著于肉体上的死生而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解脱和自由。总之庄子的生死观就是要求将生死等量齐观,无执于生无执于死以达到忘生死,如此可获得精神之自由。

二、庄子生死观中展现的悲剧心态

面对极端悲惨的现实世界,庄子心情一直是沉痛的。他把这种沉痛感融入到字里行间。在!至乐?中他感叹: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他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而奋战,为了突破束缚,因此庄子的生死观所追求的超脱,不仅是超脱血肉之躯,更要突破自我实体,最终达到!逍遥游?中描述的 无待的绝对的自由境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庄子所追求的理想也好,精神境界也好,都是一种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它与现实的物质世界所奉行的生存准则总会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庄子这种观点提出时候的社会背景是在战火纷飞、人命浅薄的时代,理想与现实存在更尖锐冲突的时代,庄子的追求必然与现实发生了龃龉,于是论者认为庄子这种跳脱尘世的生死观的形成是有对于血淋淋现实的一种刻意回避的这样种原因存在的。庄子将生死等量齐观并不能规避生死之无常的自然属性,战乱中的人们仍然是在痛苦中煎熬。因此庄子的 出世何尝不是源于现实的残酷,何尝不是一种自我逃避。

庄子是一位消极遁世的隐士,他认为自己处昏上乱相之间。他既厌倦政治,但又不能彻底做到忘怀世情。他虽然生

不逢时,面对的是!在宥?、

!箧?中: 今世殊死者相枕

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现实世界,但他的精神生活却相当的富有,他自恃清高,时时表现出贫贱不能移的坚贞节操。但是他对于时代困境始终存在困惑,由于他对现实的认识比同时代的人更鲜明、深刻,在面对物欲世界对精神世界不断围剿下对现实的感悟就越深,痛苦也随之而来。这种超乎常人的感悟使得他不愿意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违背自己的人生志向,但又无力改变,只能采取一种消极避世的处世态度企图将自己归于天地宇宙之间,将自我泯灭在绝对自由的领域里,这实在是一种空想主义是无法实现的,而这种无法实现性却更加重了庄子生死观的悲剧意味???面对现实世界的无可奈何。于是庄子甘愿处穷闾闾巷,即使是困窘织屦也不愿与统治者合作,企图退守住最后的心灵家园,也是这位思想巨人对于这个无可奈何的世界做出的一次无力反抗。

在此,论者认为庄子的生死观反映出了庄子的一种悲剧心态。因为通读!庄子?,不难发现为何在!庄子?中,庄子一直在追问生的意义究竟何在,死的意义究竟何在,这种反复的发问反映了庄子对现实失去了信任的怀疑态度。由于对现实世界的不信任,使得庄子为了摆脱黑暗的现实而走上了遁世的道路,去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在这种不信任心理的影响下,他认为现实事物的一切界限都是相对的,甚至是人为的。他作为一个血肉之躯生活在现实中,即使在自我精神力量的暗示下来超脱是生死荣乐之界限,但自身仍要收到许多的限制,因此只有连同实体的自我也超脱了,真我才可以得到彻底的解脱。但是现实究竟还是存在的,而且似乎仅凭精神的力量还不足以撼动它存在的根基,庄子索性只能高唱 无己、 无功、 无名来借以冲淡内心的伤悲,解脱现实的痛苦。

他的生死观将生死等量齐观,追求摆脱了一切烦恼的精神自由。而从唯物论的角度出发,这实是一种纯玄想的自由。它只不过是庄子企图逃避现实并且寻求心灵最后解脱的一种空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会使他暂时摆脱生活带给他的烦恼,使他孤寂的心灵得到安慰。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生死观对于现实的感悟是深刻的,是有巨大的精神价值的,但是我们在积极赞叹庄子对于人性的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要关注到隐藏于其中的巨大的悲剧意识。我们不禁反问:如果庄子存在的现实与精神世界的出入差别不是如此的巨大,庄子会选择逃避在自我精神筑起的家园中来避世吗?诚然在生死之际,庄子已洒脱的一无牵挂,那么当他从充满诗意的理想境界抽身而退回到现实时,如何去面对无法逃脱!山木?中所描述的 处昏上乱相之间的残酷处境。因此庄子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事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残酷现实对于精神世界的冲击,从而求得一丝喘息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这种由于事与愿违而造成的悲剧心态并不是庄子的专属,它深深打上了战乱时期物质和精神都有着巨大冲突的时代烙印,这种不可媾和的矛盾一直浸染着庄子,那么就不难看出他这种洒脱的生死观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最后只能逃回内心深处,对生活采取一种消极遁世的态度的悲剧心态的一种折射。[7]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但这种生活有时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人是有自主意识的,是能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去指导我们到更广袤的自然中去追寻,因此庄子才将他的全部理想都寄托在对于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中来获得内心的充实和快乐,然而这种自由是存在与精神世界并与现实所冲突的,他无力排解这种冲突,只能追求精神世界的平静,一步步去追寻合理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尊严,直到走入自然深处。

参考文献:

[1]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周益锋.论!庄子?的生命自由观及其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

学报,2001,(5):33.

[3]陈和平.浅析庄子的生命美学[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7,(3):33-35.

[4]孙东启,冯力.谈庄子死亡观念的形成与遮蔽[J].时代文学,

2011,(9):181-182.

[5]周益锋.论!庄子?的生命自由观及其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0-53.

[6]王胜乾.论庄子的从 自然无为到 离形去知的养生之道

[J].怀化学院学报,2008,(4):42-43.

[7]张琦.试论庄子的悲剧心态[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6,

(2):92-94.

#

56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7月

谈谈我的生死观

谈谈我的生死观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谈谈我的生死观 汉语言文学2班王琼 摘要:生与死都是既成定数的,无论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能被改变;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我们的生死,那何不淡然看待生死,每天充满激情去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只有活的充实、活的洒脱、活的没有遗憾,即使有一天我们生命将逝,回忆起过往也会感到无所憾矣 关键字:生死观;人生观;看法;态度;价值 生死观,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话题,人有生,便有死,生生死死,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谁也不能例外。生与死,如同四季变化、日夜更迭,无法更改。尽管人们有意避开它,却还是不得不去正视它,讨论它。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 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自从人刚一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开始了死亡的倒计时,少数人幸运的活到百年之后,很多人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之后,少数人活到中年便撒手人寰,更有甚者还没开始享受生命就已经夭折了......不论人的生命能持续多久,这都不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到了生命枯竭的时候,任何人都无能无力去挽留,而且,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车祸,意外,疾病等等都会随时导致人的死亡。既然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生死,那又何必去在乎它呢,用心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很丰富,不要到生命将逝的时候才开始缅怀那些被浪费掉的光阴。死是早晚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这是生命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辜负了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说,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应多为生而奋斗。 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就要活出个样子,要活就要活的有价值。要积极生活一天,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应如此。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生命才有色彩,才有光芒,才有价值,才有重量。人活着的几十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书中汲取自己需求的养分。无论如何,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总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有意义而充满真理性的东西,也能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探讨大家都热爱的事物,或者与伟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懂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而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却总在洋洋自得自己知道的很多,并抨击着上大学、考研、读博的人都很傻、都在浪费生命,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争辩不得,因为道理说出来他们连听也听不懂,却不得不感叹道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假设你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你就会发现什么?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所以你看到别人得意的时候,不要羡慕,你将来还有你自己的成就。如果你前面羡慕别人,你后面这个是自己有成就,你再来说,原来是有一定的程序啊,那你前面的羡慕不是浪费了吗?你没有必要有这种情绪的反应,所以庄子里面用很多话来描述老子的思想,在这里有一个成语,叫做朝三暮四,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庄子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呢,他说这个寓言是要告诉你,整体是一样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我们讲身体来说好了,现在很多人喜欢讲一句话,身体会讨债,你年轻的时候,你过度浪费身体的能源,身体的能量,中年之后就来要债。绝不会说你年轻的时候挥霍体力,中年之后照样健康,很有精神,很健康,没有这么好命的人,像这个就是说明什么?整体来说,你有一定的力量,早用晚用,怎么办呢?最好少用,少用的话,可以活得久一点,让生命可以维持它。所以道家思想其实并没有很神秘,它只是让你知道一个整体的道理之后,看你怎么安排自己这一生,你要一次把力量用光,他就说你慢慢慢慢分配,让自己在平静中,过一个比较愉快的生活。所以我们学老子的思想呢,到最后就会发现,老子强调无为,但是无为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无为是无所作为,有时候你上班之后就要小心了,坐在办公室里发呆,老板问你在干吗?你说我在无为,那恐怕会被解聘啊,所以要强调老子的无为是无心而为,什么叫无心而为呢?心代表刻意的目的,就是你可以做所有你该做的事,但是你不要有刻意的目的。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活得不快乐,大部分都是有心而为,我一定要这样,父母跟孩子说,你一定要考前十名,念书本来是很快乐的事,但是痛苦来自什么地方?痛苦来自于比较,来自于有心,一定要如何。但是你完全无心的话,几个人做得到?几个人可以接受?所以道家的思想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要看各种实际的情况,这个智慧可贵的地方在于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它可以调整,所以这就是老子的思想。有时候我们坐公交车,后面写八个字——“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它就是老子的思想,天下乱了之后,你怎么样让自己平安呢?保持距离,用虚、用静来面对它。但是到庄子的时候不行了,庄子是战国时代中期的人,你到了战国时代中期,天下已经打成一团了,这个是七雄在争霸了。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庄子来说,他用另外一个字,叫做化,化解的化,我不能够再保持距离了,我就只有跟它一起变化,看清楚,外面的形势怎么变成,我跟它一起变化。 庄子对人性的了解,据我所知,很少人超过他,一般人对庄子,会觉得书太厚了,很难完全看懂,或者全部把它念完毕,所以庄子里面往往只留下一些故事,一些寓言,很多人去猜测,这是很可惜的事。为什么?因为庄子对人的了解,首先在于知道人性的险恶,在于知道人生的困难,非常具体。在战国时代中期,了解这些并不是很复杂,到处都有杀人放火的事,要活着都不容易的。做官好吗?庄子知道做官很危险,庄子对于老子的避难应用得很成熟,更不要说启明了。所以到庄子的思想呢,立刻会觉得说跟老子实在是不一样,很充满一种活泼的力量。比如说你一翻开《庄子》,看到逍遥游,讲一条鱼变成鸟的故事,讲了三遍。讲了三遍,目的是在什么地方呢?目的绝不是说让你看一看这个神话故事有什么趣味,不是的,要提醒你,人的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可以不断地转化,这基本观念。如果人的生命不能转换的话,人生有什么好过的?一眼就看透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就没有了。 所以你看《庄子》的时候,它为什么讲到鱼变成鸟,鱼需要水,鸟需要空气,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空气也不需要了,可以自由翱翔,完全不需要等待任何东西来配合。人也是一样,人年轻的时候呢,需要各种资源,就跟鱼一样,不能离开家,不能离开学校,不能离开

浅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浅谈庄子“无用之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0130211班沈炜煜 在《逍遥游》中,庄子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魏王给了一些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了,结的葫芦极大,能容五石。可是,它的质料不坚固,用来盛水,拿起来就破了,切成两个瓢,又太浅装不了多少东西!因此,这葫芦虽然大,却没有一点实际用处,我索性就把它砸破了。”庄子听了,说:“你真不会利用大的东西啊!有这么大一个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漂游江河湖海,作渡江用,而只考虑盛东西呢?你还是个心眼不开窍的人啊!” 同样的大葫芦,惠子认为它大而无用,而庄子却能打破常规,变通用法,把葫芦做成腰舟浮于江湖,使它显示出了新的妙用。由此可见,有用和无用是相对存在的,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 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有其自身的“大用”,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或摆放的位置不同罢了。因此,我们对待事物,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 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下面我将从变通创新、节俭环保、用人、教育以及人生观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变通创新方面 惠子固执地认为葫芦只能用来装水,而庄子大胆创新,打破了葫芦的常规用法,把以前只能用来盛水转变到可以作为腰舟来使用,合理地变“无用”为“有用”,化“有用”为“巧用”。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一味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终会失去自身的竞争力,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古往今来,那些美名远扬的科学家、艺术家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仅是与他们自身的努力有关,更是因为他们具有强大的创新精神。只

西方现代悲剧(精品文档)_共9页

浅析西方现代悲剧 悲剧在西方经历了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古典主义悲剧、市民悲剧等阶段的发展演变,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19世纪以前,悲剧总是和崇高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这些作品“演出人类的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败。”无论悲剧主人公们如何弹思竭虑、拼死相搏,但最终仍免不了走向毁灭和失败。但另一方面,悲剧的毁灭和失败却并不只让人悲伤、哀痛、同情、怜悯,同时它还使人在悲哀的情绪中又感受到亢奋、激动、振兴,用康德的话讲,即是“它经历着一个瞬间的生命力的阻滞,而立刻继之以生命力的因而更加强烈的喷射,崇高的感觉产生了”。正是这种崇高的感觉,使人在悲剧的感受中又完成了对悲剧的超越。因而,尽管悲剧主人公的受难和毁灭对我们来说是反目的的表现,但超越却会激起我们内心中一种合目的性的感觉,即对悲剧主人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敬仰,赞叹和仿效,从而从悲哀中获得解放和升腾。 19世纪以前,悲剧不仅是苦难的描写,更重要的还是对苦难的反抗。悲剧主人公所具现的超前理想和英雄气概,使他们闪烁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辉,于是,如朱光潜所说,“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在悲剧观察之中,随着感到人的渺小后,会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的感情”。正因为这样,许多批评家都认为,悲剧必须是崇高的一种形式,虽然崇高感并非一定是悲剧感,但悲剧感却必然是崇高感。古典悲剧精神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崇高的精神。 但是到了19世纪以后,传统的崇高的悲剧观念却面临着现代文学的严重挑战。人类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样悲剧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在古希腊,人从自然状态中分离出来,在文艺复兴以后,人又从宗教状态中分离出来,这两个时期,都是人类空前大解放的时期,也是悲剧繁荣的黄金时期。在这时所产生的悲剧中,人被表现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他秉赋着理性的高贵,吐纳着智慧的光芒,充分表达了人类渴求自由的美好愿望,也展示了在使自然向人生成的艰难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伟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然:而,从19世纪以后,由于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信仰危机,以及政治制度日趋僵化、贫富分化急剧拉开、社会弊病更加严重,沉重打击了西方人以理性崇拜为核心的人类自恋心理。结果,正如雅斯贝尔斯所描绘的那样,对于现代西方人来说: “现在已经再也没有共同的西方世界了,再也没有共同信奉的上帝了,再也没有有效准的人生理想了,再也没有那种虽在彼此敌对中,虽在生死决斗中仍然使大家相互之间有敌汽同仇的东西了。今天西方的共同意识,只能用三个否定来加以标志,那就是,历史传统的崩溃,主导的基本认识之缺乏,对不确定的茫茫将来的彷徨苦闷。”——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这似乎是西方现实的真实写照。 从19世纪以来,在叔本华、尼采的生命哲学中,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以及在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等学派中,乃至在整个现代西方文明中,人已经失去了上帝的宠信,被孤零零、赤条条地抛弃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上,谁也不相信人类真是世界的中心,谁也不相信人能凭其自由意志去开拓、创造,成就他所希冀的一切。与此正相反,人类不过“好比是永远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庄子论论文

浅谈庄子之“忘”与“游” 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班级:2009级汉教三班 姓名:石秀诗学号:222009308011201 【摘要】:“忘”是庄子美学的一个核心,是庄子神行于宇宙遨游于四海的关键所在;“游”可谓是庄子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庄子心灵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自由生活。以“忘”而“游”谓之庄子。 【关键词】:庄子、忘、游、庄子思想 引言 有人说:“没有老子,就没有道家思想;没有庄子,道家将被遗忘”这诚然说出了庄子在道家的地位之高。“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观点是庄子相对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乃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那么庄子之道又是什么呢?我们从庄子之道能看到的庄子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历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评论是丰富多彩的。本文以庄子思想中的“忘”与“游”来对庄子本人及庄子道家思想进行浅论。 一、庄子与《庄子》 庄子,闻一多说他是一个“真实的诗人”,郭沫若则说他是一个厌世的思想家,那么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一个人,庄子的《庄子》玄妙的人生哲理是怎样产生的?以上种种都得先从庄子这个人入手。 庄子,这位道家的先圣,生活于春秋战国时代,与孟子生活于同一个时间。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思想活跃的年代里,庄子的生活是多样的。物质上,他是一个编织草鞋为生的穷光蛋;文化上,他是学富五车道家思想的泰斗。他是一个贫穷而富足的人,诚如这段评价说的“他的形象太丰富了,可以一会是敏锐的

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淀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悠游的垂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的穷汉”○1,当然,他还是一位口才雄辩大师,他与惠子的“鱼之乐”之论以及“枯鱼之肆”、“涸辙之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庄子,其人生如梦一场般千变万化。 《庄子》出世以后,与《老子》《周易》于魏晋南北朝被世人列为“三玄”,从此倍受人们推崇,那时文人们“废六经,谈老黄”赋诗论道以“玄”为美为善。《庄子》这一本奇书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内容。《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观点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与《庄子》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中的是与非、虚与实、对与错之精神观是为后人看待现实世界开拓的一个窗口。 二、庄子之“忘” “忘”即是“心亡”——忘记自我意识之意,简而言之为“忘我”。然而,庄子之忘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仅在于“忘我”。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忘”,是庄子高妙人生的条件关键,诚如武林高手般“忘我”之境才是武功最高之境,手中无剑才是剑招之至。但是,庄子强调的“忘”应该是《逍遥游》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意,他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 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 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四时行也。”庄子把生与死看成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时,便看开了生死。 那庄子的无情又从何而来,《德充符》的后面接着说道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惠子的?情?是建立在各种利害关系基础上的我们大众人所认同的世俗之情,而庄子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情无义的无情,而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对世俗的那些丑恶的滥情的否认,对人的本性的向往。 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过程,顺应自然,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如他在《至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把死亡认为是快乐的事,不以生为至乐,不以死为最苦,不以富为荣,不以死为辱。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庄子的人生哲学观

唯自然的超越精神 ——论庄子的人生美学 周默 (武汉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2010300000013) [摘要]庄子的哲学最终归结于对人性的思考和寻求人生的意义,从庄子的审美视角去解读庄子对人生的看法,不仅是对庄子超越性热生哲学的理解,更是为处于物欲横 流的现实社会的人们寻求的最好的解脱途径。 [关键字] 庄子自然超越审美人生观体道 一.庄子与“道”合一的审美视角 庄子的哲学,始于他对宇宙本体的探索,蔓延于对于“真”的认识,而最终归结于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庄子的精神指导,庄子对于人生的探索来源于他哲学观,而他的哲学观又是贯穿他形成自己独特人生美学的始末。因此,庄子的哲学基本观点,也就是庄子理解美的出发点。 庄子眼中的美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与“道”合一的境界美。要想知道什么才是庄子眼中的美,首先要理解其审美的评判标准,即是否与“道”合一。“道”是庄子的核心哲学思想。庄子所言“道”即指为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道”性无为,是自然的法规,合目的性的存在。“道”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和无线性,概念上的抽象性和多义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体道”的方式才能把握“道”的存在。而道体的任职方式是渐进的,超越理性的,无为的,对于“道”的感悟是不期而至的:“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北游)。《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莫知其始,莫知终。”《庄子·知北游》曰:“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也。”总其大意是:道是真实可信的,同时又是没有自主意志和行为,也没有形象状貌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言传,可以领悟却不可以眼见。道以自身为根本,天地还不存在时道从来就存在。道在鬼神天帝之上,道产生天地万物。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至久无古,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始无终,无所不在。天地万物都由道衍生而成。《庄子·知北游》曰:“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其大意为:大道神明精妙,内在于宇宙万物的一切生化流转;万物死生转化一直在发生,但无人知晓其根本缘由,自古以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运转变化生灭循环。宇宙巨大无边,却未超出道的范围;鸟的毫毛极为细小,却小不过道的精微。天地万物皆在运转变化,始终处于推陈出新的状态;阴阳、四季循序运行,各有其自然秩序。这一切皆体现出大道的作用。大道浑沌混茫却无时无处不在,无形无象流变不居却神妙无极,万物由大道所繁育却茫然不知。大道是宇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浅谈庄子的人生哲学 [内容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庄子关于人生的几种观点,进而体现出庄子人生哲学的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即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又有消极的一面,即颓废、自欺,只求自身适己的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他对社会现实的根本感受,决定了他的思想中心不是如何维护社会现实或改造社会现实,而是如何“仅免刑焉!”以他对宇宙终极的哲学玄想,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文化史上烙下他深刻的印迹。 [关键词] 自然物化悦生恶死庄生梦蝶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如果摒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身的必由之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情,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有二,一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另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儒家以邹鲁文化为中心,注重社会人事,老庄思想则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点,注重天道自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中,一般来说,儒家思想构成其现实层面,道家思想构成其超越的层面,“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和基本格局。 道家创始阶段以老子为主,以《老子》一书为中心,成为老学。道家发展到战国中期,由于庄子对老学的创造性继承的整体性超越,而与儒家分庭抗礼,并驾齐驱。《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著作,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家之言。《庄子》及其对从《庄子》文学,义理的注释和阐发构成了一门与老学同中有异,自成体系的学说——庄学,庄学作为道家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自古英才多磨难,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有过贫困窘迫的生活经历。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司马迁的《史记》有他的小传,合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这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与转向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发生与转向 作者:王本朝, WANG Ben-chao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刊名: 艺术百家 英文刊名: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年,卷(期):2010,26(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跃红.LI Yue-hong中国现代"悲剧情结"及内在诉求[期刊论文]-河北学刊2005,25(5) 2.时晓丽.SHI Xiao-li20世纪中国悲剧理论的历史走向[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6) 3.李冬茵.LI Dong-yin新时期戏曲艺术普及教育模式研究[期刊论文]-艺术百家2010,26(2) 4.杨帆论"大团圆结局"掩盖下的中国悲剧[期刊论文]-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1) 5.赵得昌.Zhao-Dechang清末民初的悲剧理论与悲剧结局[期刊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张文颖韩愈《师说》的四个字[期刊论文]-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9(10) 7.李悦.Li Yue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的多元化与民族化[期刊论文]-民族艺术研究2010,28(1) 8.张都爱.ZHANG Douai重思悲剧的内涵[期刊论文]-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6) 9.曹现沈.CAO Xian-shen中国悲喜剧意识中的民族性特点[期刊论文]-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9(3) 10.刘珊珊悲剧的抗争美[期刊论文]-时代文学2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616523030.html,/Periodical_ysbj201005013.aspx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摘要]面对死亡,庄子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超脱论者。他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庄子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淡泊无为的立场,对死亡怀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关键词]庄子死亡自然主义超脱论淡泊无为 面对死亡,见仁见智。哲学史上的各种死亡观都主张接受死亡,但理由各不相同:儒家把死亡作为一个无须多加考虑的事实来接受;柏拉图和基督教把死亡作为灵魂升天来接受;古希腊犬儒主义学派把死亡作为命运来接受;佛教把死亡作为个人的命运来接受;而庄子在面对死亡,在寻求有限与无限、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时,从寻求个人与自然的统一出发,把死亡作为对自然的复归来接受。 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于这种思想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百姓深陷无休止的战乱之苦,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仅仅满足于悲叹一番。面对自然力,社会力,疾病力摧毁,湮灭,销蚀人的生命,庄子靠智慧排除死亡的困扰。 一、生死自然说 《庄子·大宗师》中记载了庄子安死的自然主义超脱论思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明确指出,死生本是命,如同日夜相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这是万物所固有的事情。……天地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劳苦,用衰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因此,如果以生为乐,也就应该以死为善。正是出于对死亡这样豁达的态度,庄子才会在妻子去世后蹲坐在地上敲着瓦盆放声歌唱。庄子回答惠施说:“我也有些伤感,后来才知道生死是由于气化,如四季的运行一样,循环不已,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的。人死后返归自然,安然歇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痛哭是不通达生死的道理,不懂得命运的必然,所以才不哭了。(《庄子·至乐》)庄子发挥了老子所提出的生死相互转化的思想,把生死看作是自然。现在,天地造化万物,人的生命只不过是万物的一种样式,死亡只意味着个体生命的终结,死后回归自然,是世界万物千变万化的一个环节。 庄子反对常人的“悦生恶死”观念,用“生死齐一”的办法来消除生与死的对立。庄子在《大宗师》中讲第一种人认为万物未曾形成时,便是极限、尽头,不能再增进了;次一等的人认为万物形成了,把生视为流落,把死看作回归,这已经有所分了。再次一等的人认为,原本是空无的,后来有了生命,生命迅即死亡,把无当作头颅,把生命当作躯干,把死亡当作尻骨,谁能知道有无死生是一对的,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浅谈庄子的人生观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王文臣 【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传统精神哲学独特的奠基人,注重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颗永久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和无价瑰宝.。庄子人生哲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直接从“道”去寻找人类精神的根源,将“道”普遍地贯通于现实的人生之中,从而为人的精神关怀、精神理想确立目标,处处都显现出一种特别的人文关怀。庄子认为,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但却有其内在的本质,即“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和烦恼的纠缠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达到“游”的人生最高境界。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乘道德而浮游”,彻底摆脱现实社会中一切人际关系的制约和束缚。庄子在《庄子》一书中所要诠释的思想同样值得我们现代人去领悟。 【关键词】超脱;豁达;绝对自由

一、从“有待”达“无待”而“逍遥游”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列内七篇之首,是贯穿全书的总纲,也是连接所有庄子哲学思想的主线,意味深远。它既是《庄子》的逻辑起点,也是《庄子》的逻辑终点。庄子把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以楚国神庙中供奉的神龟为例说,龟宁可活着,曳尾于涂泥之中,也不愿意死而藏于庙堂之上。富贵不能使人全生,反而会成为人生的枷锁。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便有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一词,在《庄子》中总共出现三十六次,如“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天运》),“逍遥乎无业之业”(《达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等。关于“逍遥游”的解释很多,但是基本意思都是闲放不拘、怡然自得、了无牵挂。“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此外,《楚辞》、《离骚》、《礼记》等都提到过“逍遥”一词,这些所谓“逍遥”都是安然自得之意,且多与形体的怅然徘徊相关。而《庄子》中的“逍遥”不是拘泥于形体的逍遥飘摇,而主要是喻心态的逍遥自得。如“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以纯粹的心态释之逍遥,这是庄子所使用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的逍遥有现在一些精神自由学说的

庄子生命观解读

[收稿日期]2010-08-09[作者简介]宋雪玲(1984)),女,安徽宿州人。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周秦汉魏晋南 北朝文学。 庄子生命观解读 宋雪玲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解读了庄子的生命观,认为5庄子6一书,主要描绘了人处在世间典型的双重存在特征,即无休止地在现实生命与精神生命里徘徊,这也成为庄子生命观的精神基点。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人在世间的处人与自处之道。庄子对人世间苦痛的感受和他对精神自由的崇尚都因比一般人更深沉而具有了/原型0意义,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灵影响深远。 关键词:庄子;生命观;羁;奈何;顺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38(2011)01-0048-04 从思想史的角度说,庄子生命观是先秦诸子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也是庄子思想体系很重要的方面,而对现实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双重尴尬特性的建构,又成为其生命观的精神基点。 一、/羁0)))庄子体味的人间苦痛 庄子处在战国中后期战乱频仍的年代,对那个黑暗苦痛的现实有着非常深沉的体会。这种苦痛是与精神生命之自由相对的苦痛,而不是简单的就物质生活而言。如5马蹄6篇以马儿遭到烧剔刻烙为喻,抨击了刑法杀戮、规范束缚给自由人生活带来的羁绊;5齐物论6云:/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0 [1](P46) 这里道出了人们痛苦的根 源,在于/与物相刃相靡0,这些促使人痛苦的/物0包括对生与死、名利与权势、成心,等等。5骈拇6云:/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 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於伤性以身为殉,一也。0也就是说,从损伤生命本真、缚束人性的意义来说,不同之/物0又存在着某种共同,即均属性命之情的/羁0。 庄子所处的那个权谋狯诈的时代,人际关系纷争纠结,君对臣滥施刑罚,君对民肆意杀戮,无 辜者横遭不幸。生死无常,生命不由自主,社会成了人吃人的陷阱,一部血淋淋的历史,惨不忍睹地暴露在眼前。5人间世6篇,庄子假借颜回之口描述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杀戮:/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量乎泽,若焦,民其无如矣。0行为专断的君主妄杀无辜,使民众大量死亡,无所依归。 如果说统治者的残暴和无辜死亡带给人的苦痛与恐惧,对生命的戕害是直接的显性的,那么名利权势等对人性的奴役就是间接的潜在的。如5列御寇6:人有见宋王者,赐车十乘,以其十乘骄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而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於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为之有哉!0这一则对话包含对人间痛苦的几重体验,首先是家贫之痛,这是物质生活的困乏造成的;而因/得千金之珠0而摆脱物质困乏之痛的同时,又增添了被骊龙伤害的恐惧,挣脱了一个陷阱,却又滑入了另一个困境,这主要是由对名利权势的贪欲之心造成的。5逍遥游6篇,庄子在列举了蜩鸠、斥鹌等小鸟雀囿於一隅而沾沾自喜之后,又云:/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0世间之人在才智、行为、德性方面能够胜任某一事务,便会像上述小虫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