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整臂原理图及安装调整方法

零件清单:

1.铆钉15 右端盖螺母

2.左端盖螺母16 闷盖

3.平面轴承17 回位弹簧(内)

4.锥形离合器18 回位弹簧(外)

5.扭转弹簧19 齿条

6.齿轮20 O形圈

7.钢碗21 蜗轮

8.O形圈22 纸垫

9.蜗杆23 盖板

10.注油嘴24 控制环

11.臂体25 连接板

12.衬套26 连接板总成

1.起始位置

连接板25被固定在支架上,齿条19与控制环24

的槽口上端相接触。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

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值。

2.转过间隙角

调整臂转过角A。此时,齿条19向下运动与控制

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制动蹄张开。当存在超量

间隙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尚末接触。

3.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齿条19已和控制环24

的槽口下端接触(控制环与固定的控制臂被铆为

一体),不能继续向下运动。齿条驱动齿轮6旋转,

单向离合器在这个方面可以相对自由转动转过角B

后,凸轮轴带动制动蹄进一步张开,致使刹车片与

制动鼓相接触。

4.转入弹性角C

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车片与制动鼓已经

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迅速增加,

蜗轮21作用于蜗杆9上的力(向右)随之增大,

使得蜗杆压缩弹簧14并向右移动,从而导致蜗杆

9与锥形离合器4分离。

5.转弹性角C

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

下运动而驱动齿轮转动。这时由于锥形离合器4与

蜗杆9处于分离状态,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一起转动。

6.向回转过弹性角C

制动开始释放,调整臂向回转过角C。在回位弹簧17

和18的作用下,使得齿条向下紧帖控制环24的槽口

下端。此时,锥形离合器4与蜗杆9仍处于分离状态,

齿条可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

7.向回转入间隙角A

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

凸轮轴和蜗轮的力矩消失,蜗轮21向右施加给蜗

杆9的力也消失,弹簧14复原,推动蜗杆向左移

动,使得蜗杆与锥形离合器4从新啮合。

8.向回转过间隙角A

调整臂向回转过A。齿条19向上运动,与控制环24

的槽口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

9.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置。此时,齿条19

已与固定的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受

其限制不能继续向上移动。当调整臂回转时,

齿条驱动齿轮6转动,这时单向离合器和锥齿

离合器均处于啮合状态,使得蜗杆9随齿轮一

起转动,蜗杆驱动蜗轮21,蜗轮驱动凸轮轴,

面对面凸轮辆的转动使得超量间隙减小。

自动调整臂安装说明书

在安装调整臂之前请务必阅读此说明书,以免不正确的安装带来严重的后果!

第一步:解除制动(制动室推杆回位到底),卸下失效的调整臂。清除凸轮轴花键上的杂物,装上自动调整臂(注意臂体上的剪头方向要向前!)。

第一步第二步

第二步:调整臂上的孔和推杆叉上的孔对不上,要用扳手调整六角头使其对齐。

第三步:用垫片或其它尽量使调整臂处于图示位置。

第三步第四步

第四步:按臂体上箭头的方向用手推控制板,直到手推不动为止,固定好控制板。第五步:用扳手调整六角头使摩擦片压紧制动鼓为止,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手感是:先很轻松转动,到最后不管用多少力都调不动。如果用力调听到咔咔响,说明方向调反了。

第五步第六步

第六步:在第五步基础上反向调节1/2~3/4圈,安装完毕。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板断了,必须尽快换控制板或总成。

2.用手用力推控制板,铆合处不能转动。

3.把扭力扳手放入六角头测蜗杆的力矩(第六步中用扭力扳手),如果力矩小于18N.m,调整臂已失效,应更换。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必须手动调到合理制动间隙。

拉杆式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

拉杆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结构、工作原理、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展,行车平安问题愈来愈受到主机厂及司机朋友的重视,而作为汽车制动系重要组成的调整臂的性能如何直接决定了行车的平安性,自调臂因其能及时的自动调整制动间隙,为制动间隙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由于国家政策的提倡,自调臂代替手调臂是以后行业进展的必然趋势,为抢先占据市场,及早开发出咱们自己的优质自调臂产品投放市场是咱们近期的要紧工作。而拉杆式自调臂以其结构结构紧凑、动作灵活、性能平安靠得住,相对其他类型自调臂本钱较低的有点,咱们将其列为首选开发类型,1.结构组成: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为阶跃式间隙自动调束装置。 该调整臂要紧由壳体、蜗杆、蜗轮、棘轮、棘爪、紧缩弹簧及与之相连的滑块、连杆等构件为调整补偿构件。 2.工作原理: 2.1无需自动补偿时 制动时,气室充气,气室推杆推动调整臂转动,并带动与调整臂中蜗轮相啮合的S-凸轮轴转动,从而打开制动蹄片压住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直至制动。在这期间调整臂转动后排除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和制动蹄片、S-凸轮轴、制动鼓所引发的弹性变形,刹车中由于连接套与气室的推杆相连接从而随着调整臂的转动,使与连接套相连的连杆带动滑块向上窜动,其窜动量设定值等于正常制动时调整臂转动所引发的最大窜动值。由于棘轮、棘爪的外表面带必然螺旋角的锯齿形斜齿,当棘轮向上运动时由于现在受力面为非工作面,棘爪在棘轮上滑动,当制动间隙没有超过设定值时棘轮上窜动的行程小于棘轮外表面相邻两齿的轴向齿距现在棘轮、棘爪不发生跳齿,制动器放松后,调整臂复位,棘轮和棘爪又返回原位,不进行间隙补偿。 2.2自动补偿时 当制动间隙由于摩损而引发增大、增大量超过设定值后棘轮的行程大于相邻两齿的轴向齿距时,在紧缩弹簧的作用下棘爪跳过一齿从头啮合。当制动器放松后调整臂复位时,棘轮返回。现在棘轮、棘爪齿形工作面为直面,棘轮轴向返回,在棘爪的作用下棘轮会转动必然角度,棘轮和蜗杆是由花键相连接,因此棘轮会带动蜗杆旋转相同角度;蜗杆又带蜗轮转动,一样,蜗杆带动S-凸轮轴也转过一样的角度,既实现了间隙补偿。

刹车自动调整臂

刹车自动调整臂 制动鼓与蹄自动调整臂及其失效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重型车制动配件,在欧美一些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早己将间隙自动调整臂作为一种标准件使用。在国内,中型货车、挂车及重型车基本采用的是S型凸轮鼓式制动器,且基本采用手动间隙调整臂。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状况的改善,汽车的载重量及车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用户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动间隙调整臂正逐步得到推广和应 用。 图1描述的是手动调整臂和自动调整臂的区别。折线表示采用手动调整臂时刹车间隙的变化,该线向上倾斜段表示刹车间隙随着摩擦衬片磨损而不断增加直至该间隙达到需要手动调整时的危险间隙;垂线段表示刹车间隙经手动调整从危险间隙恢复到正常间隙;水平带表示采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时,刹车间隙始终 保证在正常的间隙范围内。 图1 手动调整臂和自动调整臂的区别 1. 1制动时调整臂的角行程制动时调整臂的角行程可划分为3部分(如图2所示) 。 ①正常间隙角度(C)对应于设定的制动鼓和摩擦衬片间的正常间隙; ②超量间隙角度(Ce)对应于因摩擦衬片磨损而增加的间隙; ③弹性角度( E)对应于制动鼓、摩擦衬片以及传动元件弹性变形引起的角度变化。 1. 2自动调整臂工作过程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简图如图3所示。安装时,将主臂孔连接到制动分泵连接叉,内花键与制动器凸轮轴外花键配合连接,控制臂固定在车桥的安装支架上。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制动间隙处于设计理想状态时。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逆时针旋转,大弹簧承受制动力被压缩,蜗杆右端面7与壳体孔端面接触,蜗杆左端凸面斜齿和离合器内凹斜齿处于松动状态,此时蜗杆推动蜗轮,蜗轮通过内花键带动凸轮轴转动实现制动;若制动间隙处于理想状态,此时只有正常间隙(C) ,齿条右侧凸块将在控制臂组件下端缺口中运动,齿条与臂体无相对运动。解除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顺时针旋转,大弹簧被释放,蜗杆左端凸面斜齿和离合器内凹斜齿处于啮合状态,此时蜗杆推动蜗轮,蜗轮通过内花键带动 凸轮轴转动解除制动,对制动间隙没有调整作用。

自动调整臂原理图及安装调整方法

零件清单: 1.铆钉15 右端盖螺母 2.左端盖螺母16 闷盖 3.平面轴承17 回位弹簧(内) 4.锥形离合器18 回位弹簧(外) 5.扭转弹簧19 齿条 6.齿轮20 O形圈 7.钢碗21 蜗轮 8.O形圈22 纸垫 9.蜗杆23 盖板 10.注油嘴24 控制环 11.臂体25 连接板 12.衬套26 连接板总成

1.起始位置 连接板25被固定在支架上,齿条19与控制环24 的槽口上端相接触。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 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值。 2.转过间隙角 调整臂转过角A。此时,齿条19向下运动与控制 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制动蹄张开。当存在超量 间隙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尚末接触。 3.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齿条19已和控制环24 的槽口下端接触(控制环与固定的控制臂被铆为 一体),不能继续向下运动。齿条驱动齿轮6旋转, 单向离合器在这个方面可以相对自由转动转过角B 后,凸轮轴带动制动蹄进一步张开,致使刹车片与 制动鼓相接触。 4.转入弹性角C 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车片与制动鼓已经 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迅速增加, 蜗轮21作用于蜗杆9上的力(向右)随之增大, 使得蜗杆压缩弹簧14并向右移动,从而导致蜗杆 9与锥形离合器4分离。 5.转弹性角C 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 下运动而驱动齿轮转动。这时由于锥形离合器4与 蜗杆9处于分离状态,整个单向离合器总成一起转动。

6.向回转过弹性角C 制动开始释放,调整臂向回转过角C。在回位弹簧17 和18的作用下,使得齿条向下紧帖控制环24的槽口 下端。此时,锥形离合器4与蜗杆9仍处于分离状态, 齿条可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 7.向回转入间隙角A 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 凸轮轴和蜗轮的力矩消失,蜗轮21向右施加给蜗 杆9的力也消失,弹簧14复原,推动蜗杆向左移 动,使得蜗杆与锥形离合器4从新啮合。 8.向回转过间隙角A 调整臂向回转过A。齿条19向上运动,与控制环24 的槽口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 9.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B 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置。此时,齿条19 已与固定的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受 其限制不能继续向上移动。当调整臂回转时, 齿条驱动齿轮6转动,这时单向离合器和锥齿 离合器均处于啮合状态,使得蜗杆9随齿轮一 起转动,蜗杆驱动蜗轮21,蜗轮驱动凸轮轴, 面对面凸轮辆的转动使得超量间隙减小。

东风商用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原理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以下简称自调臂)适用于鼓式制动器。 因为频繁的刹车,制动蹄片与制动鼓的间隙由于摩擦片的磨损而增大,使整车的制动性能大大降低。手动调整臂通过人工调整制动器的间隙来保证行车的安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自调臂,则不再需要人工调节间隙,它利用制动和回位过程的推力和拉力使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保持到预留值,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性。同时,节约大量维护和保养时间,提高运营经济效益。 1、自调臂的工作原理: 自动调整臂比手动调整臂增加了制动间隙的测量和制动间隙的补偿功能。自调臂利用刹车制动和回位过程的推力与拉力,使螺纹叉c带动齿条a在自调臂转动过程中上下运动,以驱动控制元件使蜗杆b、蜗轮e相对于自调臂转动,来带动制动器凸轮轴转动,使制动间隙变小。 自调臂是通过转角来测量制动间隙,并根据其大小来实现间隙的自动调整,最终稳定在制动间隙的设定值(设定值为0.6~1.0mm)。 行车制动时,自调臂的工作可分解为三部分(见图21):正常间隙角度C (clearance), 过度间隙角度Ce(excessive clearance)和弹性变形角度E(elasticity)。 图21 正常间隙角度C:对应于设定的正常蹄、鼓之间的制动间隙,自调臂在该角度范围内不调整制动器的间隙。 过度间隙角度Ce:对应于因摩擦片的磨损和其它原因产生的大于正常设定值的间隙,自调臂根据该角度的大小在制动过程中进行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直到制动间隙为正常设定

值、无超量间隙为止。 弹性变形角度E:对应于因摩擦片与制动鼓及传动元件弹性变形引起的角度变化,自调臂在该角度范围内不进行制动间隙的调整。 所以,在正常间隙角度C范围内,自调臂不参与间隙调整,只有当C+Ce>C时,自调臂才进行间隙调整,直至C+Ce=C。并且任何一次制动过程中的弹性变形E都不参与自动调整。 2、自调臂的结构型式: 目前,应用于东风公司中重型商用车的自动调整臂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带控制臂结构(Bendix结构)的产品,另一种为不带控制臂结构(Haldex结构)的产品。前者的控制臂必须固定在特定的位置,需在外部加装连接件,后者的整套调整机构都在自调臂总成上,安装相对简单,可以与手调臂直接互换。两种类型的结构见图1和图2,在桥上的位置见图3和图4。 图1 带控制臂类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不带控制臂类的结构示意图

前后桥自动调整臂资料及常见问题

第二代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使用说明书 一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步骤 1安装前,确保制动分泵推杆处于初始位置。备有弹簧制动分泵时,制动系统气压应保持在6bar以上,以使分泵推杆处于初始位置(见图一)。 图一图二图三 2、将控制臂沿制动方向推动(控制臂上有箭头示意推动方向)推到底端,再把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注意壳体上的箭头方向应与制动方向一致,也就是制动分泵推杆向外推动调整臂方向。当调整臂安装完毕后,控制臂应处于如图所示的阴影范围内,壳体上有标识(见图二)。否则,制动时会出现控制臂与壳体干涉的现象(如图三)。 3、SW1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部的蜗杆六方头(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使调整臂的孔与分泵推杆U形叉的定位孔自然对正,然后,将圆柱销上轻松插入U形叉孔,锁上开口销(见图四)。 图四图五图六 4、用隔圈、螺栓或垫片、卡簧将调整臂固定在凸轮轴上,此时应确保调整臂的轴向间隙A=0.50-2.00mm (见图五和图六)。 5、安装调整臂支架,随后将控制臂紧固在定位支架上(见图七)。 图七图八 6、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直至摩擦片与制动鼓接触,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角头3/4圈(反向转动时会听到咔咔声)(见图八)。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 7、施加若干次制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调整功能可通过蜗杆六角头在制动即将结束时顺时针方向自动旋转观察到,至此安装过程结束。 二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拆卸步骤 1.拆下制动分泵上连接的开口销、圆柱插销,使制动分泵与调整臂分离。 2.拆下凸轮轴上端部的轴向定位隔圈、螺栓(或垫片和卡簧)。

3.用SW12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方头(转动时所要的力矩较大,会听到咔咔声),直至调整臂柄部从分泵推杆U形叉中脱开。 4.拆下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相连的支撑螺栓、螺母、垫 片。最后将调整臂从凸轮轴中取出。 三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保养 1.每20000公里应对调整臂加注锂基润滑脂一次。 2.感觉制动疲软时,建议检测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的逆 时针力矩。旋转一周,若所测最小力矩小于18N·m,则 表明调整臂已损坏,必须及时更换调整臂总成(见图九)。 图九四始终如一的制动效果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能自动保障车辆的始终如一的制动效果,从而为驾乘人员带来了安全,为车辆带来了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其技术质量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使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车辆常见问题的判断与处理 不良现象检查内容处理办法 制动鼓发热1检查制动气室推杆行程是否≤30㎜(这里以135中心距 为标准)。 说明间隙过小,换装新的调整臂 2是否为新换摩擦片或制动鼓。过了磨合期就会正常 3制动鼓与制动器的同轴度和圆柱度是否满足要求。车削制动鼓与制动摩擦片外园达到技术要求 4带弹簧驻车制动气室时,行车制动气压是否≤0.6MPa。保持行车制动气压在0.6MPa以上 5调整臂与制动气室是否回位彻底检查制动蹄、凸轮轴是否发卡,回位弹簧弹力是否 充足。 6制动是否过于频繁(比如山区、长距离的下坡路等)配备水箱,及时淋水降温。 制动跑偏1检查制动气室推杆行程是否一致(以135㎜中心距为准 左右差不大于8㎜)。 1左右制动气室输入气压是否一致 2左右制动系统刚度是否一致 3左右调整臂预设间隙角是否一致。2左右调整臂是否为同一产家的产品。更换同一厂家的调整臂 3左右制动蹄摩擦衬片质量不同,摩擦系数不等。更换相同摩擦片 4汽车偏载,左、右轮分配重量不等。重新码放物品 5一侧油封漏油,致使制动鼓与摩擦片有油污。换新摩擦片,并清洁制动鼓内表面6左右轮胎气压是否一致。充气使左右车轮气压相等 制动疲软1检查制动气室推杆行程是否≥45㎜(以135中心距为标 准)。 换装新的调整臂 2制动气室推杆总行程是否<58㎜。更换符合要求的制动气室 3制动鼓与摩擦片间是否有油污。换新摩擦片,并清洁制动鼓内表面 4汽车是否超载。按说明书正确使用 5调整臂是否正确安装。按说明书正确装配调整臂 6制动气室回位是否彻底更换新的制动气室 7手动调整臂与自动调整臂是否混装建议全部使用自动调整臂或保证手动调整臂制动 间隙正常. 8行车制动气压是否≤0.6MPa 保持行车制动气压在0.6MPa以上

备品业务知识---调整臂

调整臂知识手册 调整臂的作用: 调整臂的作用是对制动器制动间隙进行调整,是指对制动器摩擦副元件——制动鼓和制动衬片之间的间隙进行的调整。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频繁的制动会导致制动元件的不断磨损,致使制动鼓与蹄片之间的间隙不同程度的增大,导致踏板行程加长、制动气室推力下降、制动滞后和制动力降低等。为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维持踏板行程的相对稳定和各制动器之间工作均衡,需对制动间隙进行调整(此处所说的调整是只使用过程中的调整),起到调节和控制制动功能和灵敏度的功能。按调整的方式分为手动调整臂和自动调整臂。 手动调整臂和自动调整臂的区别 手动调整臂,即当车辆行驶一定路程后,会有制动磨损和制动间隙的增大,需手动调整确保制动间隙。由于是手动调整,存在调整不及时和随机性,可能导致各制动器间间隙不一致、制动响应时间延长、车轮跑偏、车辆甩尾甚至制动失效。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定期检查并对制动器制动间隙进行手动调节,并使之保持恒定一致。手动调整臂由于价格较低,在重卡市场上占的份额较大。但由于手动调整臂不能满足大吨位重型车所应有的持续、高效、始终一致的制动效果,易导致制动滞后、偏刹,甚至造成摩擦片松动、脱落,给运行车辆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自动调整臂将成为新的趋势。 间隙自动调整臂具有如下特点: ⑴保证各车轮制动器具有恒定一致的制动间隙,使整车的制动更灵敏、均衡、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即使各车轮制动器蹄片厚度不一致、磨损程度不同,亦能保证制动的最佳效能,这一点在车桥来自不同厂家、制动器和摩擦副材料不同时尤

其重要,手动定期调节则会由于不同的制动器之间的不同磨损造成制动器间间隙的不同,致使制动力分布不均。

“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

“铁哥们”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 及调整方法 铁哥们是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自动调整臂结构,它可以根据制动 间隙的变化自动调整制动器的工作状态,以保持制动器的良好性能。下面 将详细介绍铁哥们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安装及调整方法。 1.铁哥们的结构 铁哥们由调整臂和调整螺栓组成。调整臂一端连接在制动器上,另一 端连接在铁哥们的调整螺栓上。调整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在制动器支架上, 当调整螺栓旋转时,调整臂也会随之移动。 2.铁哥们的工作原理 铁哥们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动器工作时磨损的现象。当制动器磨损时, 制动间隙会增加,导致制动器的工作效果下降。铁哥们通过调整臂的运动,将制动器螺栓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减小制动间隙,保持制动器的良好性能。 3.铁哥们的特点 铁哥们有以下几个特点: -自动调整:铁哥们可以根据制动器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无需人工 干预。 -实用可靠:铁哥们的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有效提高制动器的性能。 -高度自适应性:铁哥们能够适应不同车辆的制动器磨损情况,具有 较高的自适应性。

-低成本:铁哥们的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铁哥们的安装非常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将铁哥们的调整臂连接在制动器上。 -将铁哥们的调整螺栓与制动器支架螺纹连接。 -确保调整螺栓旋转灵活,不卡滞。 铁哥们的调整方法如下: -在安装好铁哥们后,首先将制动器完全释放,使制动间隙达到最大。 -踩下制动踏板,使制动器充分接触,形成制动间隙。 -松开制动踏板后,观察制动器的工作情况,若制动间隙仍然过大, 则使用工具旋转调整螺栓,将调整臂向内或向外移动,以减小或增大制动 间隙,直到达到理想的制动效果为止。 总结: 铁哥们是一种可以自动调整制动间隙的结构,它简化了制动器的调整 工作,提高了制动器的性能和安全性。安装和调整铁哥们相对简单,但在 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刹车调整臂安装

东风153客车桥HALDEX刹车间隙 自动调整臂安装步骤 一、前桥HALEDX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拆卸 1、移去制动分泵连接叉的开口销、圆柱插销,使之与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分离。 2、拆去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相连的支柱螺栓,螺母垫片。 3、拆去轮轴上的轴向定位螺检及垫片。 4。SW12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上的六角调整螺母,移出调整臂(所需力矩较大,会听到咔咔声),随后将其拆除。 二、前桥HALDEX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的安装 1.解除制动,确保制动分泵推杆处于初始位置。 2. 在S凸轮轴上涂上 黄油。将调整臂安装在 S 凸轮轴上,调整臂壳 体上箭头方向应与制动 方向一致,顺时针转动 调整臂端部的六角螺 母,使调整臂转入分泵 推杆U型叉内,直至调 整臂上的孔与U 形叉 孔对正。在圆柱销上涂 上黄油,将其轻松插入 叉孔,锁上开口销。(注 意:调整臂上孔与U形 叉孔一定要对正。) 3 .将控制臂沿控制臂 上箭头示意方向推动, 直至推不动为止。目的 是保证磨擦衬片和制动 鼓之间的设定间隙。随 后先将HALDEX卡箍式 定位支架安装在凸轮轴 轴端外壳上,在定位支 架上的螺母、垫片最终紧固前,将控制臂通过定位支架的螺栓支柱,螺母,垫片定位于定位支架上(详请参见图示),最后紧固定位支架于车桥上(通过其上的两只螺母,紧固力矩至少为20nm)。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的联接方式见图示。 4.用两只螺栓、垫片将调整臂固定在S凸轮轴上。 5.用SW12的扳手顺时针方向(转动力矩小,无咔咔声)转动调整臂的六角螺母,直至磨擦衬片与制动鼓按触,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六角螺母3/4圈(转动力矩较大,会听到咔咔声),注意不能用电动扳手或风动钻。 6.施加若干次制动,刹车间隙将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调整功能可通过六角螺母在刹车即将结束时顺时针方向的自动旋转观察到。至此安装过程完毕。

调整臂

由于汽车制动技术难以实现突破,我国三大重型厂和客车公司所采用的自动调整全部依赖进口,来自瑞典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器和欧美国家研制的感知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我国载重车领域务受关注。 据奥斯达科技人员介绍,瑞典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在使用过程中凭籍制动器间隙的不断调整来保持车辆的制动效能。不足的是,该产品由于将制动器的弹性变形一起调整,容易产生拖滞、抱死等现象;感知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综合瑞典产品的设计优点,率先在结构上将锥面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载重车区分超量间隙角度和弹性角度的能力。然而,欧美感知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在我国车桥上使用,一个突出的问题便是“器”“臂”难以“和平相处”,自动调整臂的功能无法达到最大化。 在制动气室推杆作用下,制动时自动调整臂绕制动器凸轮轴产生转角,而制动气室推杆运动方向近似为直线,由连接叉、调整臂体、调整杆组成的连杆机构迫使调整杆随自动调整臂转动的同时产生向上的位移。在此过程中,自动调整臂对制动转角进行感知。当制动释放时,调整杆向下产生位移,当自动调整臂转角大于设计值时,调整杆驱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蜗轮在自动调整臂回位时滞后于调整臂体的回位,使制动器凸轮轴相对于制动发生前的位置转动了一个微小的角度,使制动转角减小,完成自动调整制动转角的功能。 汽车鼓式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技术 造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119228859.html,/ 2009年03月26日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自动调整臂的推广和普及正进入关键阶段。车辆制动安全受多方面的影响,鼓式制动器制动间隙的调整对车辆制动安全有很大帮助。 本文着重介绍自动调整臂的结构特点,并总结设计和使用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对用户正确选取和使用调整臂有所帮助。 制动器制动间隙调整是指对制动器摩擦副元件——制动鼓和制动衬片之间

调整臂工作原理

调整臂工作原理 摘要:调整臂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装置,其作用是 调节物体的位置或角度,以满足生产或加工的要求。本文将重点介 绍调整臂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通过深入 了解其工作原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调整臂。 导言 调整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装置,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 制造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调整臂通常由支架、臂体和调节 装置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装置实现臂体的位置或角度变化。 一、调整臂结构 1. 支架 调整臂的支架通常是由坚固耐用的材料制成,如钢铁或铸铝等,以确保调整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支架通常由底座和支撑臂 组成,底座用于固定调整臂,并提供稳定的基础。 2. 臂体

臂体是调整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一根长而又坚固的杆、各种关节和连接件组成。臂体的长度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便满足各种不同的工作需求。 3. 调节装置 调节装置是调整臂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各种机械原理实现臂体位置或角度的调整。一些常见的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气动缸、螺旋传动和齿轮传动等。不同的调节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二、调整臂工作原理 调整臂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调节装置的动力传递和臂体的变化。 1. 调节装置的动力传递 调节装置通常由动力源、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组成。动力源可以是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或电动机等,它们为调节装置提供动力。驱动装置通过传递动力源的力量,驱动传动机构工作。 2. 臂体的变化

一旦调节装置被驱动,臂体将通过其与调节装置的连接件,进 行位置或角度的变化。例如,液压缸接收到液压系统的动力后,活 塞就会移动,并通过连杆将力量传递给臂体,从而使臂体发生变化。 三、调整臂的应用领域 调整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 制造业 在制造业中,调整臂被用于组装和加工线上的定位和调整。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调整臂可以帮助工人进行零部件的定位和 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汽车工业 在汽车工业中,调整臂被用于车身涂装、检测和组装等环节。 调整臂可以准确地控制车身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各个零部件的精准 组装。 3. 航空航天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可以简称为“自动调整臂”,通俗易懂的可以解释为,自动调整臂可以根据当时发生的情况,自动调整刹车间隙的功能,保证刹车间隙在一个安全的范围。本文将通过它的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分析阐述一下它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发生故障时的维修。 标签:自动调整臂;使用;维修 根据国家规定,车辆必须使用含有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功能的装置,随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制动蹄片会产生摩擦,制动间隙也会越来越大,这样会导致延迟制动时间和制动的间距,造成刹车时间变长、刹车制动不及时,存在行车中的安全隐患。 1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特点 (1)自动调整臂会根据车辆行驶时自动调整安全距离,可以减少人工手动的制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动调整臂,减少车辆维修,减少维修车辆的开支。 (2)在车辆行驶中,自动调整臂可以保持四个车轮的平衡感、稳定感,使间距保持一致,避免了人工调整时不统一而产生车身跑偏的情况。 (3)自动调整臂的使用减少了人工调节对压缩空气的损耗,也减少了自动调整臂的使用摩擦、检查,达到延缓配件使用寿命的作用。 2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 自动调整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超间距的行驶做出调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图1中位置A为正常的间隙值。图1中的位置B为超过间隙安全。图1中位置C为弹性角。自动调整臂会根据车辆行驶途中自动识别制动处在哪个位置,对于超出安全的部分进行自我调整。 (1)当自动调整臂被固定在控制环与齿条上下槽口相连接,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由槽口的宽度决定。当自动调整臂转向A的位置时,此时齿条向下活动,与控制环的槽口下端相接触,但此时的刹车片与制动鼓暂时未接触到。自动调整臂继续向B的位置转动时,齿条与控制环的下端已接触到已无法向下活动,在控制环的反作用力下齿条驱动齿轮转向B角的的位置过量间隙时,此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就已接触上。 (2)当自动调整臂已超过B的位置后继续运转,调整臂壳体作用在凹轮轴和蜗轮上的两个反向力增大,使得蜗杆压缩推止弹簧移动,停止在C的位置导致蜗杆齿端与离合器的分离。因齿条和控制环的限制不能继续向下运转而导致齿轮去运转,由于此时的离合器与蜗杆齿端为分离状态,以至于需要整个离合器在

自动调整臂

自动调整臂 1. 背景介绍 自动调整臂是一种用于工业应用的机器人装置,它能够自动调整自身的姿态和位置,以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这种装置通常由多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能够运动并调整自身的角度和位置。自动调整臂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自动化生产线、仓储系统、医疗器械等等。 2. 工作原理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感器检测 自动调整臂通常配备有多个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的环境和目标物体的位置。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并传递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 2.2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自动调整臂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根据预先设定的任务要求进行分析和决策。控制系统能够计算出自动调整臂需要调整的姿态和位置,并输出相应的指令。

2.3 电机驱动 自动调整臂中的每个关节都由电机驱动,用于实现关节的运动和调整。电机驱动通常由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来控制,它能够通过调整关节的角度和位置,使得整个自动调整臂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姿态和位置。 2.4 反馈控制 为了更加精确地控制自动调整臂的运动,通常会采用反馈控制的方法。反馈控制通过不断检测调整臂的实际位置和姿态,并与目标位置和姿态进行比较,从而调整控制指令,使得自动调整臂能够更加准确地达到目标。 3. 应用场景 自动调整臂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自动化生产线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自动调整臂可以用于搬运、拼装、焊接等工作。它能够根据生产线上的物体位置和姿态进行自动调整,从而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3.2 仓储系统 在仓储系统中,自动调整臂可以用于货物的搬运和堆垛。它可以根据货物的位置和重量进行自动调整,以适应不同大小和重量的货物。

自动调整臂

自动调整臂 1. 引言 自动调整臂是一种用于机器人或机械装置的关节,用于调整臂的姿态或位置。它可以实现自动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精确度。本文将介绍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优势。 2. 工作原理 自动调整臂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三个主要组件。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目标物体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进行计算和决策,然后通过执行机构控制臂的运动以达到所需的姿态或位置。 传感器可以是多种类型,如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等。控制器通常使用微处理器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算法和控制策略实现对臂的精确控制。执行机构可以是液压、气动、电动或伺服电机等。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机构以实现精准的调整。

3. 应用场景 自动调整臂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工业生产线 在工业生产线上,自动调整臂可以用于装配、焊接、搬运等任务。通过传感器感知工件的位置和姿态,控制器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和算法实现精确的装配或搬运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医疗领域 在医疗领域,自动调整臂可以被用于手术机器人或康复装置中。它可以精确地控制手术器械或康复设备的位置和力度,帮助医生或康复师进行手术或康复操作,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康复效果。 3.3 仓储物流 在仓储物流中,自动调整臂可以用于货物的分拣、装载和卸载。通过传感器感知货物的位置和尺寸,控制器可以根据预

设的算法和程序实现货物的精确分拣和装卸,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 4. 优势 自动调整臂具有以下优势: •灵活性:自动调整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和任务。 •精准度: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组合,自动调整臂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和姿态调整,提高工作精确度。 •自动化:自动调整臂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安全性: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监测和控制,自动调整臂可以避免意外事故和损坏,提高工作安全性。 5. 结论 自动调整臂是一种用于机器人或机械装置的关节,可以实现自动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它在工业、医疗和物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具有灵活性、精准度、自动化和安全

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

学习内容: 1、掌握汽车制动器自动调整臂装配图结构与零件装配关系 2、主要零件壳体结构与技术要求 3、结合所给参考资料写出所给汽车制动器自动调整臂工作原理与自动调整的装配关系 自动调整臂实际上就是一个开环的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控制盘固定在车轴上作为定位元件,其上的开口对应于标准的制动间隙值, 齿条可在开口内 上下移动(在壳体的带动下),在制动开始时,齿条与开口的上端接触,在制动过程中,齿条移到开口的下端。超量间隙的调整是在制动回位的过程中完成的。回位时,壳体如ω方向转动,壳体带动齿条移到开口的上端,如存在超量间隙△,壳体继续回位,齿条已不能移动,齿条驱动调整器转动调整器带动蜗杆。z方向转动驱动蜗轮转动一永久的角度(当然凸轮轴亦转过同样的角度△)而到达消除超量间隙△,调节制动间隙到标准值△Xo。 其工作原理如下列图。

(1)制动间隙处于设计理想状态时。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1逆时针旋转,大蜗杆7推动大蜗轮9,大蜗轮9通过内花键3带动凸轮轴转动实现制动。在臂体1逆时针转动时,因控制臂5为固定的,与其固定连接的大齿轮4不动,小齿轮6将沿大齿轮4的节圆滚动,即小齿轮6也逆时针转动;经内爪键17的传动,上端锯齿轮11相应逆时针转动。当制动间隙在理想状态内时,在上端锯齿轮1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它将压缩顶簧13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轴向移动,但不会跳齿。因小蜗杆右端为一单向超越离合器,下端锯齿轮12与小蜗杆不会转动。解除制动时,制动分泵连接叉推动主臂1顺时针旋转,大蜗杆7推动大蜗轮9,大蜗轮9通过内花键3带动凸轮轴转动解除制动,在臂体1顺时针转动时,小齿轮6将沿大齿轮4的节圆滚动,即小齿轮6也顺时针转动;经内爪键7的传动,上端锯齿轮11相应顺时针转动,同时在顶簧13作用,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做反向的轴向移动,其运动的角度和位移均与制动时相同,因血不做间隙调整。 (2)当制动间隙超过设计值时。制动时,在上述运动中在上端锯齿轮1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将压缩顶簧13顺着下端锯齿轮12的锯齿斜而轴向移动,超过设计间隙后将跳齿;解除制动时在上端锯齿轮11顺时针转动时,将带动端锯齿轮12转动,相应带动小蜗杆8及小蜗杆10转动,依靠小蜗轮10与大蜗杆7之间的斜齿,19带动大蜗杆7转动,大蜗杆7带动大蜗轮9转动一定角度,从二使轮轴转动一定角度补偿过量的制动间隙。 2. 7自动调整臂根本特点 自动调整臂的根本特点: (1)自动保持制动片和制动鼓之间的间隙恒定,因而制动可靠、平安。 (2)制动分泵推杆行程短,因而制动迅速、可靠。 (3)减少压缩空气损耗,延长了空气压缩机、制动分泵和压缩空气系统其他部件的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