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阴晦.()鄙.夷()撩.逗()戳.破()拮.据()栈.桥()

发窘.()葳蕤.()滑稽.()肇.事()绰.号()匆遽.()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恣睢:

(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歇斯底里:。

(3)贾里是个爱才的人,因此并不在意被人奚落了一通,相反,很想写一篇这幅漫画的欣赏指南。奚落:。

(4)我们是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呵……真是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3、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2分)

莫明其妙狼狈不堪见义思迁沤心沥血十拿九稳再接再厉4、文学常识填空。(5分)

(1)《故乡》选自。

(2)《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国的短篇小说家

(3)《孤独之旅》的作者是。

(4)《心声》的作者是,主人公是。

(5)《同桌阿伦》的作者是当代家,本文选自。

(6)小说的三要素是、、。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手法及所塑造的是哪个人物形象。(4分)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还说不阔?”()

(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液根寻常不一样。()

6、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暗淡的,;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7、请写出两句有关“青春”的格言。(2分)

(1)

(2)

8、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5分)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2)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3)我多么爱你的回音,爱你悠远无尽的音响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4)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公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5)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二、阅读理解。

(一)(15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是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文中说“知道我在走我的路”,如何理解“我”的路?

. (2分) 2.“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两个“生活”的词性依次是_____“一气”指的是_______ _。(2分)

3.对文中“新的生活”有四种解释,请选择正确的一项()(2分)A.指共产党领导下的推翻旧制度的火热的斗争生活。

B、指自由幸福平等的生活。

C.指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生活。

D、指“我”心目中并不清楚的一种生活。

4.文中有三个短语都有“辛苦”一词,但含义不完全相同,请写出。(3分)①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②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③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5.“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他的愿望”是“我的愿望”又是。(2分)

6.第三自然段最后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在文中划出最后一段中的议论句,指出其作用:(3分)

(二)(15分)

礼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人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人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里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

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上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这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8、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3分)

9.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人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2分)

③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一万元人民币。

“小山似地”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2 分)

③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

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3 分)

10.填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 _,第二次因为_ ___而流泪。

11.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20分)

难忘的八个字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②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裂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③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④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了一句话,再由那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⑤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测验。

每一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说“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⑥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⑦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⑧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2.文中括号处应填的词语是(2分)

[ ]

A.失灵 B.失聪

C.失常 D.失调

13.指出文中两处破折号的用法。(2分)

答:________

14.生理缺陷和同学们的讥嘲,使“我”产生了怎样的自卑心理?(3分)

答:_______ 15.第5段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下文刻画伦纳德夫人

形象起到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 16.“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句话用了哪种修辞方

法?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 17.利用文章中的有关语句,完整地说明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伦纳德

夫人。(4分)

答:________ 18.“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句话没有放在第7段“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

之后,而放在文章末尾,这样安排好在哪儿?(2分)

答:________

四、作文(40分)

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校园中寻求知识;家庭中感受亲情;社会中

奉献真爱……经历,使我们的大脑更加睿智;经历,使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经

历,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有人说经历就是一种财富。

请以“经历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

除外);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huì bi liao chuo jie zhan jiong rui ji zhao chuo ju 2、略。

3、明—名义—异沤—呕励—厉

4、略。

5、略。

6、(意思、结构对即可)

7、略。

8、描写

记叙抒情议论说明

二.《故乡》1.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远离故乡的路,一是指寻求人生的路。2 名词动词声气相通,同一伙3.B4.①B②A③C5.他的愿望是改变眼前苦难的生活;我的愿望是希望将来能有一种我们从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6.D7“我想…也便成了路。”;深化《故乡》的主题思想,给人以鼓舞和信心。8.①女儿送给母亲礼物。②不被母亲接受(理解)。③雕像破碎。9.①表现女儿既盼望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学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②a.1万元来之不易。b.凝聚着母亲的心血。③a.嫌女儿浪费钱.b.认为女儿所送礼物不“健康”。10 .感激等委屈等11.①母亲对女儿不理解。②女儿伤心失望。

12、B13.要点:对“我气恼、我愤恨”作解释说明;对“我更爱她”的很不一般的缘故作解释说明。 14.要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15.要点:心理活动描写;为文章结尾伦纳德老师所说的“这八个字”作了铺垫和衬托;突出伦纳德老师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教育艺术。16.要点: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八个字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驱除了“我”心中自卑的阴影。 17.要点:“我”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讥嘲“我”。而且,“我”长着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我”觉得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自己,甚至没人会喜欢自己。可是在一次“耳语测验”中,伦纳德夫人却对“我”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因此,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 18.要点:这句话是揭示文章中心的点睛之笔,放在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下面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ǎi 时,春天就来到了。 (2)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作dǔ 注。 (3)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wǎng 的沉思。 (4)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shùn 。 (5)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dūn huáng 月牙泉。 2.选词填空,每词只准使用一次。 丰富丰盈丰硕丰美 (1) 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 ),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 生,林木茁壮。 (2)它们这种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了大饥荒,而试图去寻找一块水草 ( )的新领地而误入歧途呢。 (3)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 )多彩的生命。 (4)天道酬勤,他在事业上取得了( )的成果。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4.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面横线句子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 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 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 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地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 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 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 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寻病终寻向所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A.“诎”,通“屈”; B.“有”通“又”; C.“衡”,通“横”; 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芳草鲜美(2).落英缤纷(3).(2)悠悠我心(4).(3)坐观垂钓者(5).徒有羡鱼情(6).(4)海内存知己(7).天涯若比邻(8).(5)斗折蛇行(9).明灭可见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缤、悠、徒、羡、涯、邻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答案】B 本题应依次填入②④③①,与A项相符。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阴晦.()鄙.夷()撩.逗()戳.破()拮.据()栈.桥() 发窘.()葳蕤.()滑稽.()肇.事()绰.号()匆遽.()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恣睢: (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歇斯底里:。 (3)贾里是个爱才的人,因此并不在意被人奚落了一通,相反,很想写一篇这幅漫画的欣赏指南。奚落:。 (4)我们是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呵……真是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3、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2分) 莫明其妙狼狈不堪见义思迁沤心沥血十拿九稳再接再厉4、文学常识填空。(5分) (1)《故乡》选自。 (2)《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国的短篇小说家 (3)《孤独之旅》的作者是。 (4)《心声》的作者是,主人公是。 (5)《同桌阿伦》的作者是当代家,本文选自。 (6)小说的三要素是、、。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手法及所塑造的是哪个人物形象。(4分)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还说不阔?”() (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液根寻常不一样。() 6、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暗淡的,;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7、请写出两句有关“青春”的格言。(2分) (1) (2) 8、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5分)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2)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俨.然(yǎn) 溯.洄(shù) 器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蓬(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 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4.语言表达(4分) 上联:读《傅雷家书》,时感真挚父爱拳拳育子情。 下联: 5.解释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8分) (1)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 (2)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 (3)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珠可历历数也 (4)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6.理解默写。(24分) (1)《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请珍惜每一次历练的机会吧!面对锻炼自己,施展才智的测试,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相信你一定能按要求去做,在这张试卷上有创意的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豁.然(huò) 翕.忽(xī)俶.尔(chù) 屋舍.俨然(shè) B.垂髫.(tiáo) 邑.人(yì)间.隔(jiàn) 蒙络摇缀.(chuò) C.篁.竹(huáng) 佁.然(yǐ)窈窕 ..(yǎo tiǎo) 犬牙差.互(cī) D.芼.之(mào) 荇.菜(xìng)好逑.(qiú) 悄.怆幽邃(qiǎo)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寂寥器血清冽雕栏相望 B.蒹葭阡陌叹惋落英槟纷 C.朔回篆章问津窈窕淑女 D.寤寐关雎多髯辗转反侧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5、下列句子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及解析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及解析答案 初二语文下册单元检测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友情提醒: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实践道(10分) 1、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12日晚接受大陆主要媒体联合采访时说,在与胡锦涛总书记的会谈中,我们对两岸问题形成了这样的基础,即两岸是一家人,都是炎黄子孙,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反对“台独”的立场应更加坚定,在此前提之下,推动两岸的沟通和了解。他还巧妙地用了个比喻说:“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长的黑夜也有光明的时候。” 请你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义: (2分) 2、为迎接“十运会”的召开,南京城正抓紧进行城市建设,但由于建筑工地多处开工,每逢有风天气便沙土飞扬,致使南京空气质量一年有大半年处于很差的状况,南京市民已很少见到蓝天、丽日、白云。请你根据这种现状,拟一条公益性广告。目的要明确,文字要醒目,字数不超过十五字(2分) 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作者说:“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它一些地方上演。”你能举出一些其它事例,证明作者的这个论断吗?(4分) 人类的作为: 造成的恶果: 二、语基检测站(40分)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①蓬蒿.()②裸.露()③干涸.()④窥.探() ⑤狼jí()⑥jiān()默⑦shòu()猎⑧shěn ()笑 5、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4分) 美味佳肴近在只尺相铺相成鼠目寸光 颤颤微微目空一切逍遥法外一视同人 ①改为②改为 ③改为④改为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众目睽睽 ..(睁大眼睛注视着)挑衅.(嫌隙;争端) B.精巧绝伦.(同等;同类)吞噬.(咬) C.任.劳任怨(担当;承受)和煦.(温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豁.然(huò)篁.竹(huáng)及郡.下(jùn) B.悄怆.(chuàng) 器皿.(mǐn) 刘子骥.(yì) C.衣褶.(zhé)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 D.雎.鸠(jū) 溯洄.(huí) 勾画了.了(lě)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寻向所志.( 标记) (2)水尤.清冽( 格外) (3)悄怆 ..幽邃( 忧伤) (4)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5)左右芼.之( 挑选) (6)蒹葭萋萋 ..( 茂盛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 A.便要还家 B.左手倚一衡木 C.诎右臂支船 D.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名句默写。(5分) (1)关关雎鸠,__在河之洲__。__窈窕淑女__,君子好逑。(《关雎》) (2)忽逢桃花林,__夹岸数百步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山高月小__,水落石出。(魏学洢《核舟记》) (4)四面竹树环合,__寂寥无人__,凄神寒骨,__悄怆幽邃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__芳草鲜美__,__落英缤纷__。 6.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4分)

人教版语文八(下)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姓名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30分)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迁xǐ()窥.()探干涸.() 和xù( ) 狩.()猎裸.()露 2.以下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提取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1)相形见绌苍海桑田鼠目寸光膨胀应作 (2)精巧绝伦美味佳肴仓皇逃窜挑畔应作 (3)莫中一是不容置疑履行诺言凋零应作 (4)不容质疑众目睽睽任劳任怨蓬篙应作 3.使用加点词语不恰当的一句是()(4分) A.李老师公正严明,不管是班干还是同学犯错,他都一视同仁 ....,决不偏袒。 B.王恒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尽管他休学了一个学期,学习上遇到不少困扰,但他还是 目空一切 ....困难,奋力赶超大家。 C.面对来自四周的闲言碎语,他没有作任何解释,一直保持缄默 ..,真让人猜不透。 D.成功与付出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想一步登天、一劳永逸是不切实际的。 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4分) (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报告文学详细地说明了罗布泊消失的自然原因()(2)《旅鼠之谜》这篇科学品小文通过介绍旅鼠的几大奥秘,警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繁衍下去”。() (3)《敬畏自然》这篇议论性散文告诉人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4)《大雁归来》这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5. 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人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 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6.指出以下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4分) (1)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2)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1)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 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 B.自不量力雾蔼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 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3.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A.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B.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4.古诗词填空(4分) (1)亭亭山上松,。 (2),天涯若比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敬畏自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参.差/参.加悄.悄/悄.怆幽邃豁.口/豁.然开朗 B.歧.路/岐.黄朔.风/溯.洄从之严.格/屋舍俨.然 C.差.别/参差.了.解/钩画了.了奇.偶/八分有奇. D.叹惋./饭碗.坦.白/袒.胸露乳渗.透/石青糁.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东坡现右足.B.从隶而从.者 从.流飘荡 C.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交通 ..邑人来此绝境 .. B.率妻子 C.无论 ..魏晋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古诗文默写。(8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想对朋友表达虽然距离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当我们想要达到某个目的却又苦于没有途径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的名著是《____________》,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6.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并拟写标题。(2分) 材料: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回归,连续十集热播,为新春佳节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至第四集,《中国诗词大会》已累计吸引2.75亿观众收看,节目话题总阅读量1亿多人次,一举冲入全国上星收视排名第三位和新浪话题榜单前三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 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 B.自不量力雾蔼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 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3.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A.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B.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4.古诗词填空(4分) (1)亭亭山上松,。 (2),天涯若比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敬畏自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豁然开朗(huò)。 B.XXX(shū)。 C.卷端(juàn)。 D.寤寐(wù)。 XXX(yí)。

翕忽(xī)。 壬戌(rén)。 溯洄(sù)。 邑人(yì)。 参差(cī)。 缤纷(bīn)。 佁然(yí)。 XXX(xiào)糁之(sǎn)。为坻(chí)。 荇菜(xì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 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XXX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 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广丰县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四 (第三单元)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咫尺(zh i)鲲鹏(k m)吞噬(sh 1)媲美(b 1) B . 挑衅(x in)迷惘(w Eg)水泵(b eng)和煦(XI) C.蓬蒿(ge)牟取(m du)狩猎(sh eu)缄默(ji m) D . 干涸(g 0迁徙(x i)哂笑(XI)混淆(xi do) 2.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狼籍斑斑精巧绝伦误入奇途胸有成竹B . 相形见绌心安理得焦躁不安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相辅相成道听途说及不可耐 D . 前仆后继混然一体莫衷一是众目睽睽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 对于在村子附近建公路确保出行安全的提议,大家莫衷一是..,全体赞成。 C某些食品生产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 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 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A. 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 B. 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 6、下列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单选题(本大题共 小题,共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俨然(y a n )间隔(ji a n 诣太守(y )i 黃发垂 髫(ti B. 篁竹(hu fig ) 清 冽(li )e 为 坻(ch )i 俶尔远逝(sh » C. 糁之(s a n )器皿(m i n )差互(c i )悄怆幽邃(qi a o ) D. 窈窕(y a o )溯回(s 门 寤寐 (w u )在水之 涘(s )i 4. 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缘溪行(沿着,顺着)寻向所志(志向,志气) B. 卷石底以出(弯曲)咸来问讯(全,都) C. 径寸之木(径直)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举) D.悠哉悠哉(悠闲的样子)道 阻且长(艰险)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6.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一文,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 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和对现实的不满。 B. 《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时,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 清丽之景,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 的心情。 C. 《核舟记》一文作者经过细致观察,准确把握了“长不盈寸”的雕刻品的各个 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 描写了船的4个部分一一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高超技艺的赞叹。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 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默写(本大题共 2小题,共20.0 分) 7. 古诗文默写。 (1)兼葭采采, ______________ 。(《兼葭》) 2.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C.溯游从之,道阻且跻(逆流而上) 3.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C.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 B. 往来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D.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 B.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D.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B.闻水声,如鸣珮环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三)(含参考答案)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2分) (2)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白居易《卖炭翁》)(1分) (3)挥手自知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1分)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 情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分) (5)请把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4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 们这样mán hènɡ(蛮横)下去的! (2)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xuàn lì(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 两岸诞生了。 (3)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 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xiùshǒu pánɡɡuān(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 (4)5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fēn bēnɡlíxī(分崩离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A)(3分) A.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 ....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 D.“为中华之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D)(3分) A.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 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B.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 工作者高度重视。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 标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 会的正能量。 5.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初。 示例:①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②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③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二、阅读(46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解释各句中加点词。(3分) (1)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 (2)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是意动用发,意思是把什么什么当亲人,第二个亲是亲人,朋友的意思) (3)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阡陌.(mò)器皿屋舍俨.然(yán)绝类弥勒 B.邑.人(yì)雎鸠水尤清冽(liè)凋栏相望 C.篁.竹(huáng)珮环窈.窕淑女(yǎo)往来翕忽 D箬.篷(ruò)修狭蒹.葭苍苍(jiān)怡然不动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然界很奇妙,总在周而复始地按照规律循环发展。 B.只要有目空一切的决心和勇气,任何困难就都不值一提。 C.转瞬即逝也好,海枯石烂也罢,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一切都是美好的。 D.他将中西方的传统天衣无缝地衔接起来,表达属于他自己的笔墨语言。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⑥④⑤①②③B.⑤③⑥①②④ C.⑥⑤③①②④D.⑤①②⑥③④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己亥杂诗》和《饮酒》组诗等。 B.柳宗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 D.《傅雷家书》被称为是“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通过一封封家书,傅雷教育儿子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5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下列句子变换句式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A.原句:中国人民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 改句:中国人民是否能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 B.原句:春风把大地上的生气变得盎然,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人教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知识点一】重点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成根据拼音写汉字。 缤.纷()huò()然yān()然阡陌 ..()佁.然()篁.竹()清liè()俶.尔()垂髫.()悄怆.()幽邃.()翕.忽()箬.篷()壬戌.()雎鸠.()窈窕.()蒹葭.()荇.菜()sù洄()寤mèi()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写词义. (1)便要.还家 (2)具.答之 (3)日光下澈.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5)左手倚一衡.木 (6)诎.右臂支船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置 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 .. 古义:今义: (3)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今义: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古义:今义: (5)芳草鲜美 .. 古义: 今义: (6)全石以为 ..底 古义: 今义: (7)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8)崔氏二小生 .. 古义: 今义: (9)雕栏相望.焉 古义: 今义: (10)神情与苏黄不属. 古义: 今义:

(11)蒹葭苍苍.. 古义: 今义: (12)道阻. 且长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 .向所志( ) .船( ) .病终 ( ) . 俨然( ) 鸡犬相闻. ( )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有此人( . 之( ) .无所依( ) ) ) ) ( ) ( ) ( ) ( ) 【知识点二】句子运用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陵人/捕角为业 B .问/今是何世 C .后遂无问/津者 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描写桃花林优美最色的句子: (2)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社会的句子: (3)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的句子: (4)《关雎》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深深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 8.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及运用(共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参.差/参.加悄.悄/悄.怆幽邃豁.口/豁.然开朗 B.歧.路/岐.黄朔.风/溯.洄从之严.格/屋舍俨.然 C.差.别/参差.了.解/钩画了.了奇.偶/八分有奇. D.叹惋./饭碗.坦.白/袒.胸露乳渗.透/石青糁.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足不足.为外人道也东坡现右足. B.从隶而从.者从.流飘荡 C.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阡陌交通 ..邑人来此绝境 .. B.率妻子 C.无论 ..魏晋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古诗文默写。(8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想对朋友表达虽然距离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当我们想要达到某个目的却又苦于没有途径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的名著是《____________》,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箬.篷(nuò) 垂髫.(tiáo) 椎.髻(chuí) 君子好逑.(qiú) B. 长髯.(rán) 翕.忽(xī) 邑.人(yì) 窈.窕淑女(yǎo) C. 问津.(jīng) 佁.然(yǐ) 悄.怆(qiǎo) 参.差荇菜(cēn) D. 间.隔(jiàn) 俶.尔(shù) 壬戌.(xū) 琴瑟.友之(sè)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珮环幽邃怡然自乐曾不盈寸 B. 翠蔓篆章矫首昂视因事象形 C. 寂寥修狭蒹葭萋萋视端容寂 D. 俨然寤寐关关雎鸠凄神寒骨 3. 经典诗文默写。(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 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采之。(《关雎》) (5) ___________________,道阻且右。(《蒹葭》) (6)亲人见了亲人面,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7)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出游鱼 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8)《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4. [2023 ·唐山期中改编] 情境题以下是《经典常谈》的目录的节选部分以及两个同学阅读 《经典常谈》后的对话,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将对话补全。(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