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武陵.(líng) 俨.然(yán) 妻.子(qī) 黄发垂髫.(tiáo)

B.篁.竹( huáng) 清冽.(liè) 珮.环(pèi) 犬牙差.互(chà)

C.器皿.(mǐn) 箬.篷(nuò) 篆.章(zhuàn) 矫首昂.视(áng)

D.雎鸠.(jiū) 参.差(cēn) 淑.女(shū) 所谓伊.人(y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落英仿佛缤纷千陌交通

B.汽皿佁然披拂斗折蛇行

C.峨冠修狭手卷视端容寂

D.窈窕荇菜游哉在水一方

3.古诗文默写。(6分)

(1)蒹葭萋萋,。,在水之湄。

(《诗经・秦风・蒹葭》)

(2)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青青子佩,。纵我不往,。

(《诗经·郑风·子衿》) (4)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名著阅读。(5分) (1)傅雷是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3分)

(2)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傅雷家书》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1) 。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2)

6.综合性学习。(10分)

某班在2019年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的日子里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2分)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独怜幽草润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炊,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人”更适合。你选择,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种,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有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的睡在泥土里呢!待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创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一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风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棵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棵棵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

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关,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燃烧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冬日又盖铺草,细心地为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的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的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的“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周岁时的“坐年”——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蟋,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从溪水里吸满水,猛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嘠嘠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鸢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笼鳝,扎竹梢丝诱捕虾螯……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有删改)

7.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8.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6分)

(1)文段中有“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

(2)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9.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変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5分)

10.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6题。(共1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将文中空缺的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4分)

忽逢桃花林,,,,。

12.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 ()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具答之.

B.初极狭,才通人.遂与外人.间隔

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问今是何世.

D.欲穷其.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不足为外人道也。

15.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2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5分)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转辗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7.诗歌以“关关雎鸠”开头,比喻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8.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四、作文(50分)

19.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若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拔动人心的音符。

请以“美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D【解析】A项中“俨”应读yǎn;B项中“差”应读cī;C项中“箬”应读ruò。

2.C【解析】A项中“千”应为“阡";B项中“汽”应为“器”;D项中“游”应为“悠”

3.(1)白露未睎所谓伊人(2)城阙辅三秦

(3)悠悠我思子宁不来(4)波撼岳阳城

4,(1)①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②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2)谈生活艺术

5.示例:(1)盖上层层黄金(2)毫不留恋枝头

6.(1)AD (2)示例:选D组,在“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中,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这里用听到的黄鹂声来反衬涧边青草的幽静,表达出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3)示例:随一个“随”字,准确地写出了落花轻盈,溪流清澈平缓的特点。

二、7.①餐桌的美食(经济来源) ②生活的用具;③燃料;④婴儿的护具;⑤孩

子的玩具;③劳作的工具。

8.(1)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

(2)“摸”“按”“敲”“掏”等动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父亲挖冬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挖笋技术。

9.“轰菱烈烈的景象”是指一场春雨后,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春笋尽情生长的情景。春笋生长的“轰轰烈烈的景象”表现了春笋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令作者“终生难忘”。

10.抒发了作者对竹的赞美,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一)1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2.D【解析D项中“要”同“邀”,意为邀请。

13.B

14.(1)率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再无来往。

(2)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5.他们从未见过外面的陌生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

16.D

(二)17.比喻青年男女的相知相恋。运用比兴,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和气氛。

18.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 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 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 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寻病终寻向所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A.“诎”,通“屈”; B.“有”通“又”; C.“衡”,通“横”; 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芳草鲜美(2).落英缤纷(3).(2)悠悠我心(4).(3)坐观垂钓者(5).徒有羡鱼情(6).(4)海内存知己(7).天涯若比邻(8).(5)斗折蛇行(9).明灭可见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缤、悠、徒、羡、涯、邻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答案】B 本题应依次填入②④③①,与A项相符。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1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佁然(yí)笔篷(ruò)视端容寂如鸣珮环 B.翕忽(xī)悄怆(cāng)在水之涘伐竹取道 C.假尔(chù)篆章(zhuàn)矫首昂视蒙络摇缀 D.蒲葵(pú)多髯(rán)参差披佛因势象形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一种令人豁然开朗的境界。 B.城市里的商家生意惨淡只能关店停止营业了,市中心的购物区也无人问津。 C.他误吞一根鱼骨,但不以为意,隔天头晕不舒服,送医时发现颈动脉破裂出血,已意识不清。 D.北京和上海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引领技术成果转化的策源地,输出技术成果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41.9%。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B.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完善治理,让技术创新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 C.作为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跨海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使用设计年限首次采用120年的标准。 D.金庸运用的是武侠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深时节,它才将指甲盖似的蜡黄花儿隐蔽在密叶里,不露色相,什么异味也没有。②它是自然界的最后一抹成熟,是天地间所有绿色卷旗回营的号令。③经夏而入秋,雁唳长空,寒霄里杀下了严霜,碧绿的柿树这才着火一样旺烘起来,蜡黄花儿偷偷结下拳样的青柿子先红,红灯笼一样惹眼,接着是巴掌大的叶儿突然间泗染而红透,整个硕大树冠像是坠接在西海的残阳,泼血一样焚烧,泼血一样红。④柿树,无疑是色调至为沉着的一种果树。⑤火炬在黑夜里最热烈,柿树在秋野上最壮观。 A.①④②⑤③ B.④③①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③②④⑤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关注海洋微塑料 刘诗瑶 ①塑料自发明以来,对环境和生态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在我国近年来开展的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中,均检测出了海洋中的微塑料。 ②海洋微塑料是什么?其危害何在? ③我国的我人潜水器“蛟龙号”去年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 ④今年初,我国研究员在南极鲍威尔海盆进行科学考察时,通过船载泵取得500升表层海水样本,用显微镜观察过滤海水后形成的滤膜时,竟发现上面个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参.差/参.加悄.悄/悄.怆幽邃豁.口/豁.然开朗B.歧.路/岐.黄朔.风/溯.洄从之严.格/屋舍俨.然 C.差.别/参差.了.解/钩画了.了奇.偶/八分有奇. D.叹惋./饭碗.坦.白/袒.胸露乳渗.透/石青糁.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足不足.为外人道也东坡现右足. B.从隶而从.者从.流飘荡 C.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阡陌交通 ..邑人来此绝境 .. B.率妻子 C.无论 ..魏晋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古诗文默写。(8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想对朋友表达虽然距离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当我们想要达到某个目的却又苦于没有途径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的名著是《____________》,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雎鸠.(jiū)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二黍.(shǔ) 俶.尔(shū) 蒹葭.(jiā) 邑.人(yì) D.清冽.(liè) 罔.不(wǎng) 阡陌.(mò) 寂寥.(liáo) 【点拨】C项“俶”应读ch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 A.诎右臂支船 B.便要还家 C.近岸,卷石底以出 D.左手倚一衡木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 )(2分) A.未果.,寻病终 B.其岸势犬牙 ..差互 C.凄神寒.骨 D.东坡右手执.卷端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C.乃记之而去.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如鸣珮环,心乐.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不可久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尝贻余.核舟一 D.其中往来 ..翕忽 ..种作往来 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 B.其.岸势犬牙差互则题名其.上 C.忘路之.远近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乃记之而.去 7.古诗文默写。(8分)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 (2)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 (3)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衿》)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综合性学习。(10分) 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考试试题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给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山以奇松、任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 B.有的人对音乐只有一知半解,却在音乐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 C.这座古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置身其中,仿佛在世外桃源.... 。 D.老师声情并茂.... 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学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①渔人甚异. (对……感到惊异)之。(《桃花源记》) ②便要. (同“邀”,邀请)还家。(《桃花源记》 B.①如鸣佩环,心乐. (以……为乐)之。(《小石潭记》) ②日光下激. (穿透),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C.①径. (径直)寸之木。(《核舟记》) ②尝贻. (赠)余核舟一(《核舟记》) D.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水中的陆地)。(《诗经·关雎》) ②溯洄. (逆流)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又到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C.这位建筑设计师出色的工作和独特的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D.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本文出自《周渊明集》 B.《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文是他被贬到湖南永州后,写下的“永州八记”之一,以探访山水,流连于自然胜景中排遣心中的苦闷。 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删节,《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武陵.(líng) 俨.然(yán) 妻.子(qī) 黄发垂髫.(tiáo) B.篁.竹( huáng) 清冽.(liè) 珮.环(pèi) 犬牙差.互(chà) C.器皿.(mǐn) 箬.篷(nuò) 篆.章(zhuàn) 矫首昂.视(áng) D.雎鸠.(jiū) 参.差(cēn) 淑.女(shū) 所谓伊.人(y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落英仿佛缤纷千陌交通 B.汽皿佁然披拂斗折蛇行 C.峨冠修狭手卷视端容寂 D.窈窕荇菜游哉在水一方 3.古诗文默写。(6分) (1)蒹葭萋萋,。,在水之湄。 (《诗经・秦风・蒹葭》) (2)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青青子佩,。纵我不往,。 (《诗经·郑风·子衿》) (4)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名著阅读。(5分) (1)傅雷是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3分) (2)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傅雷家书》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1) 。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2) 。 6.综合性学习。(10分) 某班在2019年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的日子里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2分)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 A.俨.然(yǎn)清冽.(liè) 糁.之(sǎn)雎鸠 ..(jūjiū) B.阡陌 ..(qiān mò)佁.然(yǐ) 楫.(jí)窈窕 ..(yǎo tiǎo) C.垂髫.(tiáo)悄怆.(chuàng) 篆.文(zhuàn)蒹葭 ..(jiān jiā) D.诣.(yì)翕.忽(xī) 卷.石底(juǎn)溯洄 ..(sùhuí)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B.其岸势犬牙 ..差互(狗的牙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D.君子好逑.(配偶)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似/与游者/相乐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蒹葭苍苍,。(《诗经·蒹葭》)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阡陌交通,。(陶渊明《桃花源记》) (4)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5)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6.(2017广东中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 答案 第三单元阶段评估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俨然(yǎn)间隔(jiān)诣太守(yì)黄发垂髫(tiáo)B.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chí)俶而远逝(shù)C.糁之(sǎn)器皿(mǐn)差互(cī)悄怆幽邃(qiāo)D.窈窕(yǎo)溯洄(sù)寤寐(wù)在水之涘(sì)2.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B.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溯游从之,道阻且跻(逆流而上) D.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闻水声,如鸣佩环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4.下列句子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处处志之 B.岸势犬牙差互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琴瑟友之 6.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中轩敞者为舱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 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整齐荇菜,摆布流之”两句重复使用,加强了诗歌的节拍感,也反映了现代民 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8.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一文,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 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和对现实的不满。 B.《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时,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 丽之景,借被抛弃于荒远地域的美好光景,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烦闷的 心情。 C.《核舟记》—文作者经过细致观察,准确把握了“长不盈寸”的雕刻品的各个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俨.然(yǎn)溯.洄(shù)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心乐.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溯洄 ..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名著,回答问题。(5分) (1)《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________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2分) (2)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7分) 央视举办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活动圆满结束,这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热议,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活动一】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下面月亮组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4分) 诗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诗二: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戴叔伦《关山月》 诗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 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光明中学开展了中学生课内古诗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活动,从以下的问卷调查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3分) 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应付考试。 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 C.你是否经常摘抄主动积累古诗词名句?答:在老师提醒下积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 B.无人问津(jūn)关关雎鸠(jiū)卷石底(juǎn) 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 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 B.在河之.洲忘路之.远近 C.其.两膝相比者欲穷其.林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采取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使得中国在培育超级稻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B.保留天然雨洪通道,对于能否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能否有效防治城市内涝尤显重要。 C.景德镇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我们寻访散落在赣鄱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究江西的书院文化。

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 ..的一项是() 人生历经的挫折与苦难是生命必然的悲情,可是谁想过:!!!让锦瑟发声,让飞花落下,让蜡烛流泪,让春蚕吐丝,让时光的河流轻轻流过一些生命里伤心的渡口吧! ①落花飞舞之后,春天的新芽就要抽出 ①蜡烛烧尽的时候,黎明的天光就要掀起 ①春蚕吐丝自缚的终极,是一只蛾的重生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6.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式微》) (3)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决定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学校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荐诗集活动”。你们小组要编辑一本诗集,参加学校的评选。请从下列主题中任选一个并写一段参评诗集“最佳策划奖”的推荐语(不超过100字)。 参考主题: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2)【活动二】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回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5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潺.潺(chán) 行.辈(háng) 归省.(xǐnɡ) 刘子骥.(yì) B.蕴藻.(zǎo) 器皿.(mǐn) 白羊肚.(dù) 豁.然(huò) C.衣褶.(zhé) 脑畔.(pàn)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 D.篁.竹(huáng) 及郡.下(jùn) 撺.掇(cuān) 闭塞.(s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踊越屹立疏朗油馍 B.偏辟怠慢眼眶珮环 C.箬篷纠葛松懈糜子 D.欺侮采虹凫水壬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B.新来的王校长豁然开朗 ....,性格谦和,平易近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C.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很多在欧美求学的留学生最近返回国内,他们耳濡目染 ....了欧美等国因应对疫情不当而出现的恐慌,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D.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只是比较的慢,使我们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 ....之感罢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③⑥⑤①④②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①④②⑤⑥ D. ①②③⑥④⑤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豁然开朗(huò)。 B.XXX(shū)。 C.卷端(juàn)。 D.寤寐(wù)。 XXX(yí)。

翕忽(xī)。 壬戌(rén)。 溯洄(sù)。 邑人(yì)。 参差(cī)。 缤纷(bīn)。 佁然(yí)。 XXX(xiào)糁之(sǎn)。为坻(chí)。 荇菜(xì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 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XXX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 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屋舍.(shè)间.隔(jiān)便要.还家(yāo)豁.然(huò) B. 阡陌.(mò)平旷.(kuàng)垂髫.(tiáo)俨.然(yǎn) C. 叹惋.(wǎn)缤.纷(bīn)怡.然(yǐ)及郡.下(jùn) D. 刘子骥.(jì)邑.人(yì)诣.太守(yí)问津.(jīn)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武陵人/捕鱼为业 B. 问/今是何世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后遂无问/津者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诗言志.(名词,志向) B.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未果,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C.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动词,可以,能够) D. 潭西南而.望(连词,表顺承)乃记之而.去(连词,表修饰)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闻水声,如鸣珮环(听到水声,好像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B. 青树翠蔓(青色的树木,翠绿的藤蔓) C. 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D.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北斗星像蛇一样,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6.文言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的美好联想 (4)《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诗文填空(25 分) 1. ,在河之洲。 2. ,寤寐求之。 3.蒹葭苍苍,。所谓伊人,。 4. ,白露未晞。 5.求之不得,。 6.悠哉悠哉,。 7.蒹葭采采,。所谓伊人,。 8.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9.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10.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12.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13.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14. ,风烟望五津。 15.海内存知己,。 16. ,儿女共沾巾。 17.与君离别意,。 18.八月湖水平,。19. ,悠悠我心。 20.微君之故,? 21.一日不见,! 22.式微式微,? 23.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24. ,波撼岳阳城。 25. ,端居耻圣明。 26.坐观垂钓者,。 27.缘溪行,。 28. 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 29.芳草鲜美,。 30. 复行数十步,。 31.土地平旷,,。 32. ,鸡犬相闻。 3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34.黄发垂髫,。 35.便要还家,。 3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 37.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 38. ,皆叹惋。 39.此中人语云:“。” 40.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41. 下见小潭,。

42.青树翠蔓,,。 43.潭中鱼可百许头,。 44. ,影布石上。 45.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 46.潭西南而望,,。 47. ,不可知其源。 48. 坐潭上,,寂寥无人。 49.凄神寒骨,。 50.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解释下面加点字(35分)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缘.溪行沿 3.芳草鲜美 .. 4.落英.缤纷 5.渔人甚异.之 6.欲穷.其林 7.仿佛 ..若有光 8.才.通人 9.豁然 ..开朗 10.屋舍俨然 .. 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2.阡陌 ..交通 13.鸡犬相闻.14.悉.如外人 15.黄发垂髫 .. 16.并怡然 ..自乐 17.乃.大惊 18.具.答之 19.便要.还家 20.咸.来问讯 21.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 22.乃.不知有汉 23.无论 ..魏晋 24.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25.皆.叹惋 2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7.此中人语.云 28.不足.为外人道也 29.既.出 30.便扶向 ..路 31.处处志.之 32.及.郡下 33.诣.太守 34.寻向 ..所志 35.欣然规.往 36.寻.病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满分120)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嵁.(kān)篁.竹(huáng)往来翕.忽(xī) B. 坻.(chí)怡.然(yǐ)悄怆.幽邃(chuàng) C. 屿.(yǔ)清冽.(liè)寂寥.无人(liáo) D. 斗.折蛇行(dǒu)俶.尔(shū)犬牙差.互(cī)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D.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B. 便舍.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C. 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 复前行,欲穷.其林 B. 便扶.向路 C. 处处志.之 D. 渔人甚异.之 5.下列是对《小石潭记》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动静结合,笔墨简洁,语言优美。 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 文章抓住特征景物,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流露出作者欣赏小石潭美景的愉悦之情。 6.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9分) 【礼仪板报我设计】 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礼貌用语我知晓】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你被评为学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举办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_____(久违久仰)大名!” 呈送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_____(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_____(阅读拜读)”【礼节风俗我评说】 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 7.学习了《桃花源记》后,班级开展了一次以“走进桃源世界,感受诗人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6分) (1)下列诗句与“落英缤纷”所描绘的景色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mò)窈窕.(tiáo)水中坻.(chí)卷.石底以出(juǎn) B.篆.章(zhuàn)叹惋.(wǎn)诣.太守(yì)犬牙差.互(cì) C.平旷.(kuàng)俨.然(yǎn)水中沚.(zhǐ)石青糁.之(sǎn) D.好逑.(qiú)语.云(yù)诎.右臂(qū)悄怆幽邃.(sù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2分) A.修狭轩敞翕忽蒙洛摇缀 B.俶尔矫首寤寐勾画寥寥 C.萋萋箬篷清洌无人问津 D.缤纷舟楫溯洄豁然开朗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0分) (1)寻.病终 ( ) (2)处处志.之 ( ) (3)及.郡下 ( ) (4)缘.溪行 ( ) (5)后遂无问津.者 ( ) (6)渔人甚异.之 ( ) (7)以.其境过清 ( ) (8)心乐.之 ( ) (9)凄.神寒骨 ( ) (10)鱼可.百许头( ) (11)隶.而从者( ) (12)佛印绝类.弥勒( ) (13)桃核修.狭者( ) (14)其两膝相比.者( ) (15)其船背稍夷.( ) (16)尝贻.余核舟一( )

(17)罔不因.势象形( ) (18)白露未晞.( ) (19)在水之涘.( ) (20)君子好逑.(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7分) (1)全石以为 ..底( ) 卷石底以.出( ) 以.其境过清 ( ) 能以.径寸之木( ) (2)为.宫室、器皿、人物 (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 (4)左臂挂念珠倚之.( ) 忘路之.远近( ) 渔人甚异之. (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5.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8分) (1)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 (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盖简桃核修狭 ..,鸡犬相闻 ..者为之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魏晋 ..D.乃不知有汉,无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8分)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C.《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均出自《诗经》。 D.《核舟记》的作者是明朝散文家魏学洢,本文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特点,赞美了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2. 内容理解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写虚构的桃花源中的故事,男耕女织,老幼皆安,邻里欢愉,待客如家人,借此来阐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进入桃花源后,作者先写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着意描摹了桃花源的和谐美好;接着写了田园风光;最后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C.文章开篇交代了渔人生活的时代和籍贯,并以此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结尾又点明了“欣然规往”者是当时存在的真实人物刘子骥,充分说明故事是真实的。 D.《桃花源记》中,桃源人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都叹惋不已,他们感叹的主要原因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之叹。 3.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 下列关于《核舟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属事物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