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则不可使用。

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护士应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主要作用、药物常用剂量、药物的使用途径、药品的毒、副作用及其预防、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处置方法。

三、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执行单。

溶液查对:摆药者须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根据输液包装不同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

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

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

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

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

如检查溶液发现有异常,需及时上报药房。

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

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

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

三倒转、四复照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方能张贴。

配药: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次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4、更换液体(接瓶/换瓶)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合理安排各类药物、液体的输入顺序。未用液体不得提前撬起瓶盖。

(2)检查接瓶的液体有无混浊、沉淀等。

(3)查对前后二组液体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

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不能前后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输入中成药前后应用生理盐水间隔。

药液输入后,应检查茂菲氏滴管液平面及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出,根据药物及病情调整滴速,并作相应宣教。

四、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与要求

1、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按照省卫生厅医政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的要求进行;

2、静脉输液操作时要求做到:

(1)严格三查七对,切实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2)输液程序正确,用物准备齐全;

(3)操作方法正规,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5)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病人交流,体现爱心;滴速适宜,符合病情需要。

五、静脉输液巡视内容和要求:

1、巡视内容:有无液体外渗;滴速是否正确;输入是否通畅;液体余量多少;有无输液反应;有何生活需求。

2、巡视要求:

各班护士要合理计划安排好各项工作,主动落实输液病人的巡视与护理,做到两及时(及时主动更换液体,不出现流空现象,减少呼叫铃声,及时发现并处置输液故障和输液反应),两不准(不准工勤人员或陪护人员更换液体和拔针;不准将未输的液体瓶或空瓶放于病人床头柜上)

六、输液反应处理则按输液反应处理流程进行,并上报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七、管理要求

1、输液操作前要再次核对输液卡、床头卡、手腕带、药品、反问式查对等(首次注射询问过敏史),做到三查七对工作落实。

2、换药、拔针要带盘、戴口罩,输液瓶口消毒加盖,保持无菌。

3、输液签字规范、正确、易认,确保用药安全。

4、已加药的备用液体不得超过1000ML。抗生素配置不得超过2小时。

5、输液过程中护士巡视要到位。

6、输液渗漏重新注射必须更换针头。

7、输液卡保留备查。

8、操作中不得接听手机,谈闲话。

静脉输液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静脉输液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静脉输液规范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患者安全,规范静脉输液操作,制定本规范安 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 第三条静脉输液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保 障患者的安全。 第四条静脉输液应当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记录,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条静脉输液需要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医疗机构应 提供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静脉输液管理制度,明确各类静脉 输液的管理程序和责任。 第七条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静脉输液的分类和适应症; (二)静脉输液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三)输液液体的选择、配制和保存;

(四)输液设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五)静脉输液操作的规范; (六)静脉输液的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 (七)静脉输液记录的要求; (八)静脉输液的质控要求。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合格的专职静脉输液操作人员,经 过培训合格并且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静脉输液操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和培训。 第三章静脉输液的分类和适应症 第十条静脉输液根据输液液体的成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晶体溶液; (二)胶体溶液; (三)血液制品; (四)药物溶液。 第十一条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包括临床液体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休克、失血、脱水、营养不良等。 第十二条静脉输液液体的选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状态、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合理选择。 第四章静脉输液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静脉输液的禁忌症包括:

(一)对输液液体成分过敏的患者; (二)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三)各类肺炎、脑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 (四)静脉输液给药禁忌症。 第十四条静脉输液注意事项包括: (一)静脉输液液体的速度要适中,不能太快或太慢;(二)药物给予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嘱托进行;(三)输液设备的选择要合理,设备要清洁、无损; (四)对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 第五章输液液体的选择、配制和保存 第十五条输液液体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药物成分应明确,药物能稳定、易于溶解; (二)溶液渗透浓度要适中,不得过高或过低; (三)液体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第十六条输液液体的配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根据药物使用剂量、输液速度等要求,将药物挑选和配伍合理; (二)配液时要严格按照药典的规定进行; (三)谨防交叉感染,保证配液操作环境的清洁。 第十七条输液液体的保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液体容器要密闭,材质要符合要求; (二)保存条件要适宜,不得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三)不同液体要分类保存,防止混淆。

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则不可使用。 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护士应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主要作用、药物常用剂量、药物的使用途径、药品的毒、副作用及其预防、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处置方法。 三、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执行单。 溶液查对:摆药者须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根据输液包装不同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 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 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 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 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 如检查溶液发现有异常,需及时上报药房。 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 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 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 三倒转、四复照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方能张贴。 配药: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次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通过输液装置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或输液泵驱动将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其目的是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静脉输液给药迅速、起效快,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因输液存在风险大、安全隐患多,如输液反应、药物外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一、执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人员必须经静脉治疗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护士资格的注册护士;执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者,应经过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二、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三、护士在进行输液治疗时,必须使用医院主管部门准入的药品、消毒剂、无菌输液器具,包括输液装置和静脉输液附加装置如三通管、延长管、肝素帽、无针输液接头及过滤器等,未经医院准入的药品、消毒剂、输液器具,任何人不可私自使用或试用。 四、进行输液治疗时,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仔细查对药物和输液用具的质量、有效期,正确执行手卫生,确保输液安全。 五、药物配置应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如无药物配置中心, 配药室环境应整洁、干净,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细胞毒性药物及抗生素应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配置人员需做好职业防护。 六、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和血管,防止药物外渗,如细胞毒性药物必须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血管活性药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如患者拒绝中心静脉置管,选择外周静脉输注,患者或家属须签署高危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篇一: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 3、药物的安全使用 3.1医嘱查对: 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 3.2溶液查对 检查溶液有无渗漏、瓶口有无松动,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现象。3.3张贴输液瓶签 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 3.4配药: 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3.5更换液体 更换补液时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 4、输液观察 4.1观察有无药物的过敏反应

凡是输液所需使用的药物,对于易过敏者都应在输液前做皮内敏感试验,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输液,按照相关预案进行处理。 4.2观察输液的速度 输液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及输入液体的总量,输液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 4.3观察输液药物有无外渗,及时观察输液局部情况,如有外渗应及时对症处理。 5、操作方法正规,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7、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患者交流,体现爱伤观念。

篇二: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如不加强安全管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1药品器具的安全管理 1.1输液用具 临床上常见输液用具有:输液器、锁骨下静脉穿刺管、PICC管、头皮静脉留置针、头皮针、肝素帽、三通接头等。使用前必须检查输液用具的有效期及包装的完整性。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的方法:两手轻挤外包装袋,如能鼓起,说明无漏气,则可使用;如不能鼓起,则说明外包装可能有裂缝,用具可能已被污染,不可使用。 1.2药物 药物从配制到输入患者体内,要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药物。使用前要先检查药物的质量,药业有无混浊、变质、沉淀,包装瓶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如发现异常,应考虑药液已被污染,不可使用。有报道提出应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间洁净程度达万级,操作区域洁净度达百级,又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着连体工作服,带乳胶手套和口罩,在生物安全柜和水平净化台上配制药液,可大大降低药液被污染的发生率。 1.3药业应尽量现配先用配制后放置时间不可过久,以免增加被污染的机会。更

医疗机构静脉输液使用管理制度(2023版,最新版))

医疗机构静脉输液使用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本院静脉输液管理,提高静脉输液的合理性,降低静脉输液相关管理监控指标,较少静脉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2023 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45号)和《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目标值及责任分工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情况,特制定静脉输液使用管理制度。 2.预期目标: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 目标值: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87%;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89%。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数量(袋/瓶)≤ 4瓶/袋;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数量(袋/瓶)≤5瓶/袋。 3.定义: 3.1静脉输液是指供静脉滴注用的大容量注射液(通常指容量不小于50ml的液体灭菌制剂)(1)。 3.2 中药注射剂: 指加入了中药(国药准字“Z”开头的注射剂)静脉输液药品的静脉输液药品组。 3.3 质子泵抑制药注射剂: 指加入了质子泵抑制剂的静脉输液药品组。 3.4 静脉输液瓶( 袋) 数: 每一个混合后的静脉输液药品组或每一个不加药单独使用的静脉输液药品,以静脉输液方式给药,每使用一次计为一瓶( 袋) 。 3.5静脉输液总体积: 指医嘱或处方记录的静脉输液药品( 组) 每次给药的剂量( 以ml为单位) 总和,不计静脉输液组中加入的非静脉输液药品的体积量。 4.内容: 4.1 输液治疗作为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在药物治疗和用药途径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但静脉输液属有损操作,药物直接入血,与其他给药途径比较,其风险相对较高,不合理使用输液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临床药物治疗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给药原则。 4.2 输液率的居高不下和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持续高位已引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重视,将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列为药事管理质量指标(2023年版)之一,并将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列为“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十大目标之一。 4.3静脉输液是一项贯穿治疗全过程的工作,涵盖内容包括给药方案制定、静脉药物配置、工具选择、护理操作、处方点评、不良反应监测等。为规范静脉输液治疗行为,对静脉输液做如下规定。 4.3.1 输液前评估 4.3.1.1各个临床专业应结合本科收治患者及病种特点制定疾病治疗的临床路径,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5篇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5篇 第一篇: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输液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我院护理部根据此情况特别制定出静脉输液管理规范,现介绍如下。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2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2.1正确地评估病人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根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2.2输液前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洗手,戴口罩,检查液体的有效期、剂量及质量,并用输液本对输液条,再用输液条与液体查对,最后用输液条与病人的床头卡核对,核对无误后再给病人穿刺,操作用物要做到一人、一带、一巾(每人用一根止血带一块垫巾)。 2.3巡视液体的规范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做好巡视工作,建立输液巡视单,及时发现、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输液安全。因此,我院建立了巡视液体规范: 2.3.1穿刺成功或更换液体后,要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变化调整好合适的滴速,并根据液体量、滴速评估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2.3.2值班护士要主动巡视液体,巡视液体工作要落实到人,无陪病人要重点巡视,特殊液体要有专人守候,确保病区整体输液让叫率低于10%。 2.3.3巡视液体时要做到“十查”:查液体有无错误,查液体剩余量,查液体外观有无改变,查病人体位是否舒适,查液体滴速是否合适,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查胶贴固定是否牢固,查输液部位是否红肿,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静脉通道将药物或营养液等溶液输入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的安全和效果,防范并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因素。下面是一份700字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标: 确保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管理责任: 1.医院责任: (1)制定和完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2)配备专业的静脉输液护理人员; (3)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4)定期对静脉输液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2.静脉输液护理人员责任: (1)熟悉静脉输液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3)监测输液过程中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及时记录静脉输液的相关信息。 三、管理要求: 1.静脉通道管理: (1)使用消毒剂对患者的静脉通道进行消毒;

(2)定期更换输液管和针头,防止感染的发生; (3)避免不必要的频繁断开和重新插入,减少静脉通道的损伤。 2.输液品种管理: (1)配制和使用药物时,严格按照药物种类、剂量和浓度的要求; (2)对于高风险药物,应有专门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3)定期检查药物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避免使用失效的药物。 3.输液速度管理: (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确定输液速度; (2)定期检查输液泵和滴注器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 (3)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反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四、质量控制: 1.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静脉输液相关操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2.定期组织静脉输液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3.建立静脉输液意外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五、安全监测:

门诊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XXXXXX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规范门、急诊医疗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根据《XXXXXXX的通知》(X卫规[20X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一、管理及实施机构 医务科为我院规范门急诊静脉输液的综合管理部门,总体负责管理我院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各项工作,协调各部门分工。各门、急诊科室主任为第一负责人,直接负责各科室门诊静脉输液的管理工作,重点科室为儿科门诊和急诊科。药剂科负责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的调配审核工作。药剂科临床药学室负责定期实施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工作。宣传科负责宣传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抗菌药物及激素等宣传工作。 二、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 应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加强对医师用药的培训和指导,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具体指征如下: (一)、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二)、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四)、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六)、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七)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八)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三、加强静脉输液管理 严格执行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静脉使用。同时加强儿科门诊、急诊科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管理力度,逐步降低患者静脉输液,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比例和药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努力降低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比例和使用量,严格掌握静脉输液指征,在诊疗“附件”中所列疾病患者时,原则上不采用静脉输液。符合门诊静脉输液的处方,处方量原则不得超过1天,若特殊情况需要超过1天量的,需书面向医务科申请,但总量不得超过3天。同时要加强处方审核,对用药不适宜处方,药师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对严重不合理用药

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医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按照省卫计委《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为了使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充分认识静脉输液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用药原则,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一、提高全院认识,加强监督领导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会带来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强化医疗安全监管,现成立院静脉输液管理领导小组,监督和制度静脉输液的管理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强化工作的落实,努力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切实缓解群众就医负担。 二、转变传统观念,加强群众宣传 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加强对医师培训和指导,增强各科医护人员对静脉输液治疗风险的重视程度,提高各科医护人员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治疗的自觉性。各科医务人员

有义务对患者宣传静脉输液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风险,引导患者合理用药、科学用药。 三、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监管措施 1、组织开展医务人员专题培训 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给各临床科室,要求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人人知晓,即知即改。组织开展医务人员专题培训,向医护人员宣讲安全知识,学习输液室内药品的名称、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 2、严格控制门诊输液行为 (1)原则上16岁至60岁患者不得在门诊输液,其他年龄段需在门诊输液的,只有在患者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①吞咽困难; ②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③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在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 (2)明确静脉输液使用指征:

住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范文

住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范文 住院静脉输液管理制度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管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 全和医疗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住院患者在医院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过 程中的管理。 第三条医院应当加强对静脉输液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合 理用药、标准输液操作和有效监测。 第四条全院要注重宣教,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增强患者的药物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条静脉输液管理应遵循“先从“W”开讲起”的原则,即先工作环境、再设备准备、再药物配置、再护理操作、再病情观察、再知情告知。 第二章工作环境管理 第六条医院应为静脉输液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包括但不限 于清洁、整洁、通风良好的输液室、设备齐全的输液车辆等。 第七条输液室的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有清洁卫生的硬质地板,易清洁,不易积尘; 2. 空气清新,充分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适宜; 3. 应按规定保持室内的光线充足、无噪音、无震动; 4. 室内垃圾及刀片等一次性使用物品应及时清除和处理。 第三章设备准备管理 第八条输液设备要求齐全,保证设备完好、无损,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 第九条输液设备使用前应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包括但不限于输液瓶、注射器、输液管等。 第十条输液设备使用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1. 根据患者需要及医嘱,选择合适的输液装置,确保输液的流速和数量准确; 2. 输液设备更换前,要做好注意事项提示,防止误刺、漏刺、误放、误输等事故的发生; 3. 对于输液瓶和输液管等一次性使用的设备,应按规定予以撤销和废弃。 第四章药物配置管理 第十一条药物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根据患者的诊断和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药物安全和有效治疗; 2. 药物配置应由具备合格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标准

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寿县中医医院 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为巩固我院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取得的成果,进一步规范我院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输液安全隐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根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制度: 一、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医改的内在要求,是规范诊疗行为的重要举措。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要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静脉输液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住院患者输液管理。 二、加强宣传培训 继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静脉输液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科学规范进行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宣传。通过在门、急诊醒目位置制作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印制发放宣传单或宣传手册、制作简报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展宣传范围,同时在医疗机构内继续开展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教育培训,对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公众普及安全使用静脉输液的知识,宣传科学合理用药,提高认知度,纠正医患不良的用药习惯。 三、加大处方审核与点评力度

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加强处方审核,对用药不适宜处方,药师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记录并告知处方医师,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建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按照《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试行)》每月抽查门、急诊处方,进行静脉输液专项处方点评工作。 四、强化督导检查 对照《安徽省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督导检查表(试行)》,医务股定期开展抽查,抽查结果要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意见,有处罚措施,体现奖励机制。年终纳入绩效考核。 寿县中医医院 2015年7月1日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1 1、建立健全药物管理制度。包括麻醉z药品与精神药y品的使用与管理制度。一般药品管理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及医嘱查对制度。 2、加强药物有效的安全管理,如麻醉z药品专柜上锁,高危药品用醒目的红色标识防止护士混淆拿错。 3、严格医嘱执行及“三查七对”制度,落实医嘱两人有声查对制度,班班查对,危重患者的医嘱有更改时随时查对、临时医嘱谁执行谁签字,不准代签名。实行静脉输液“三查七对”制,护士长对护士执行医嘱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控制,每周大查对一次,护理部定期抽查。 4、应用正确的溶药技术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保证有效用药浓度。 5、保障最佳给药时间:每日两次用药的患者,在药瓶和输液单上明确注明给药时间,制定优先输液原则,抗生素现用现配,以免降低药物疗效。 6、合理控制给药速度:加强宣教,每次巡视监督并告知,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输入速度的药物,用静脉输液泵控制滴速,以保证输用药的安全。 7、更新相关知识,组织护士学习药物新知识、新技术、扩大知识面。通过对各环节的严格管理,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及各环节的`监测管理是保证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的关键。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2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院的发生,护理部根据最新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请全体护士勿必遵照执行。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抗生素应现用现配.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报告医生或申请PICC专科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签名、签时间,但需注意此“时间”为实际操作的时间,据实填写,不可随意修改。 5、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消化内科卢霏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1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配现用,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 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摆药查对:长期液体由早班摆药,治疗班查对。 2、输液查对:输液前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的患者,护士需在输液本及体温单上注明皮试结果,若输液本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6、微量泵、使用查对:更换及巡视、交班时应认真查对泵药速度是否准确、通畅,药名、剂量是否标示清楚,输液卡有无记录等。 四、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选择静脉留置针。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消毒剂(手消液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需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签名、签时间。 5、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给予指导. 6、留置针及深静脉置管的患者透明敷贴应一周更换1次,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部根据最新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请全体护士勿必遵照执行。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在更换治疗巾时一同丢弃,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配药后必须签名签时间;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摆药查对长期液体由临床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次查对;临时液体由1人摆药,另一人查对。 2、输液卡查对输液卡转抄后,需由另一名护士再次查对,患者液体输完,由拔针护士检查有无漏签、错签时间及姓名;中班护士查对转抄输液卡新增、停止医嘱并签名,夜班护士再次查对后签名。

3、输液查对输液前采取由患者自报姓名的方法,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按照“三查十对”执行,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患者,护士需在输液卡上注明抗菌素批号及皮试结果,若输液卡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6、微量泵、输液泵使用查对更换及巡视、交班时应认真查对泵药速度是否准确、通畅,药名、剂量是否标示清楚。 四、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报告医生或申请PICC专科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10%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签名、签时间,但需注意此“时间”为实际操作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治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现代诊治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医治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根底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医治过程中普遍存在输液平安隐患问题,因此,我院护理部依据此情况特别制定出静脉输液治理标准,现介绍如下。 1 标准化治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平安,有效地到达医治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预防诊治纠纷,排解不平安隐患。 2 标准化治理的内容 2.1正确地评估病人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含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依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适宜的血管。 2.2输液前的标准化治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洗手,戴口罩,检查液体的有效期、剂量及质量,并用输液本对输液条,再用输液条与液体查对,最后用输液条与病人的床头卡核对,核对无误后再给病人穿刺,操作用物要做到一人、一带、一巾〔每人用一根止血带一块垫巾)。 2.3巡视液体的标准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做好巡视工作,建立输液巡视单,及时觉察、排解输液故障,保证输液平安。因此,我院建立了巡视液体标准: 2.3.1穿刺成功或更换液体后,要依据药物性质及病情变化调整好适宜的滴速,并依据液体量、滴速评估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2.3.2值班护士要主动巡视液体,巡视液体工作要落实到人,无陪病人要重点巡视,特别液体要有专人守候,确保病区整体输液让叫率低于10%。 2.3.3巡视液体时要做到“十查〞:查液体有无错误,查液体剩余量,查液体外观有无改变,查病人体位是否舒适,查液体滴速是否适宜,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查胶贴固定是否牢固,查输液部位是否红肿,查病人有无输液反响表现,查病人病情有无特别变化。 2.4更换液体标准 2.4.1护士要熟练掌握本科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依据医嘱提前对液体进行排序。 2.4.2更换液体时,要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确定无误前方可换液,换液后及时签署换液人员姓名、时间。签字要求准确清楚,预防漏签或签错位置。进修、学习、见习护士所换液体要由有执业资格的带教老师查对签名。 2.4.3更换液体时,要及时向病人进行药物宣教,病人对所输液体和药物有疑问时,要认真核对,确定无误并向病人解释清楚前方可更换。 2.4.4液体更换完毕,要在病人旁边停留数分钟,观察液体输入情况,确定液体滴入正常且与上一组液体无不良反响前方可离开。 2.4.5更换液体后,要在15分钟内再次巡视病人,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响。 2.4.6药物入壶的操作及观察要同液体更换的要求。 2.4.7如出现两组液体的不良反响,要重新更换输液器,必要时重新穿刺,预防发生反响的液体输入病人的体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重点加强巡视,上报科室领导,预防纠纷发生。对换下的液体及输液器要上报科室领导妥善处理,同时将出现不良反响的药物登记交班,预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5拔针标准病人液体输完毕,护士首先要用病人的输液条查对当天的医嘱本,看有无新的医嘱未执行,确定无误前方可拔针。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