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通过输液装置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或输液泵驱动将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其目的是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静脉输液给药迅速、起效快,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因输液存在风险大、安全隐患多,如输液反应、药物外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一、执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人员必须经静脉治疗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护士资格的注册护士;执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者,应经过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二、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三、护士在进行输液治疗时,必须使用医院主管部门准入的药品、消毒剂、无菌输液器具,包括输液装置和静脉输液附加装置如三通管、延长管、肝素帽、无针输液接头及过滤器等,未经医院准入的药品、消毒剂、输液器具,任何人不可私自使用或试用。

四、进行输液治疗时,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仔细查对药物和输液用具的质量、有效期,正确执行手卫生,确保输液安全。

五、药物配置应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如无药物配置中心,

配药室环境应整洁、干净,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细胞毒性药物及抗生素应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配置人员需做好职业防护。

六、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和血管,防止药物外渗,如细胞毒性药物必须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血管活性药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如患者拒绝中心静脉置管,选择外周静脉输注,患者或家属须签署高危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七、护士要掌握输液治疗仪器设备如输液泵、注射泵等的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八、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输液过程定时巡视,有效控制输液滴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确保输液安全。如出现输液不良反应,立即停用,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处理,必要时做好封存药液及检验工作,做好护理记录,并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上报药学部及护理部。

九、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后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管理条例》分类处理。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消化内科卢霏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 生,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 台面,空气消毒每日1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配现用,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摆药查对:长期液体由早班摆药,治疗班查对。 2、输液查对:输液前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的患者,护士需在输液本及体温单上注明皮试结果,若输液本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 行为。

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6、微量泵、使用查对:更换及巡视、交班时应认真查对泵药速度是否准确、通畅,药名、剂量是否标示清楚,输液卡有无 记录等。 四、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选择静 脉留置针。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消毒剂(手消液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需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签名、签时间。 5、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 处理并给予指导。 6、留置针及深静脉置管的患者透明敷贴应一周更换1次,

静脉输液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静脉输液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静脉输液规范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患者安全,规范静脉输液操作,制定本规范安 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 第三条静脉输液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保 障患者的安全。 第四条静脉输液应当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记录,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条静脉输液需要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医疗机构应 提供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静脉输液管理制度,明确各类静脉 输液的管理程序和责任。 第七条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静脉输液的分类和适应症; (二)静脉输液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三)输液液体的选择、配制和保存;

(四)输液设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五)静脉输液操作的规范; (六)静脉输液的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 (七)静脉输液记录的要求; (八)静脉输液的质控要求。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合格的专职静脉输液操作人员,经 过培训合格并且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静脉输液操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和培训。 第三章静脉输液的分类和适应症 第十条静脉输液根据输液液体的成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晶体溶液; (二)胶体溶液; (三)血液制品; (四)药物溶液。 第十一条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包括临床液体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休克、失血、脱水、营养不良等。 第十二条静脉输液液体的选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状态、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合理选择。 第四章静脉输液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静脉输液的禁忌症包括:

(一)对输液液体成分过敏的患者; (二)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三)各类肺炎、脑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 (四)静脉输液给药禁忌症。 第十四条静脉输液注意事项包括: (一)静脉输液液体的速度要适中,不能太快或太慢;(二)药物给予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嘱托进行;(三)输液设备的选择要合理,设备要清洁、无损; (四)对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 第五章输液液体的选择、配制和保存 第十五条输液液体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药物成分应明确,药物能稳定、易于溶解; (二)溶液渗透浓度要适中,不得过高或过低; (三)液体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第十六条输液液体的配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根据药物使用剂量、输液速度等要求,将药物挑选和配伍合理; (二)配液时要严格按照药典的规定进行; (三)谨防交叉感染,保证配液操作环境的清洁。 第十七条输液液体的保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液体容器要密闭,材质要符合要求; (二)保存条件要适宜,不得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三)不同液体要分类保存,防止混淆。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一、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不符合要求则不可使用。 二、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护士应掌握药物的性能、药物的主要作用、药物常用剂量、药物的使用途径、药品的毒、副作用及其预防、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处置方法。 三、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执行单。 2、溶液查对:摆药者须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根据输液包装不同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 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 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 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

物; 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 如检查溶液发现有异常,需及时上报药房。 (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 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 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 三倒转、四复照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方能张贴。 3、配药: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次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4、更换液体(接瓶/换瓶)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合理安排各类药物、液体的输入顺序。未用液体不得提前撬起瓶盖。 (2)检查接瓶的液体有无混浊、沉淀等。 (3)查对前后二组液体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通过输液装置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或输液泵驱动将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其目的是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静脉输液给药迅速、起效快,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因输液存在风险大、安全隐患多,如输液反应、药物外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一、执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人员必须经静脉治疗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护士资格的注册护士;执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者,应经过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二、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三、护士在进行输液治疗时,必须使用医院主管部门准入的药品、消毒剂、无菌输液器具,包括输液装置和静脉输液附加装置如三通管、延长管、肝素帽、无针输液接头及过滤器等,未经医院准入的药品、消毒剂、输液器具,任何人不可私自使用或试用。 四、进行输液治疗时,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仔细查对药物和输液用具的质量、有效期,正确执行手卫生,确保输液安全。 五、药物配置应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如无药物配置中心, 配药室环境应整洁、干净,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细胞毒性药物及抗生素应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配置人员需做好职业防护。 六、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和血管,防止药物外渗,如细胞毒性药物必须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血管活性药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如患者拒绝中心静脉置管,选择外周静脉输注,患者或家属须签署高危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篇一: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 3、药物的安全使用 3.1医嘱查对: 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 3.2溶液查对 检查溶液有无渗漏、瓶口有无松动,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现象。3.3张贴输液瓶签 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 3.4配药: 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3.5更换液体 更换补液时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 4、输液观察 4.1观察有无药物的过敏反应

凡是输液所需使用的药物,对于易过敏者都应在输液前做皮内敏感试验,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输液,按照相关预案进行处理。 4.2观察输液的速度 输液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及输入液体的总量,输液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 4.3观察输液药物有无外渗,及时观察输液局部情况,如有外渗应及时对症处理。 5、操作方法正规,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7、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患者交流,体现爱伤观念。

篇二: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如不加强安全管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1药品器具的安全管理 1.1输液用具 临床上常见输液用具有:输液器、锁骨下静脉穿刺管、PICC管、头皮静脉留置针、头皮针、肝素帽、三通接头等。使用前必须检查输液用具的有效期及包装的完整性。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的方法:两手轻挤外包装袋,如能鼓起,说明无漏气,则可使用;如不能鼓起,则说明外包装可能有裂缝,用具可能已被污染,不可使用。 1.2药物 药物从配制到输入患者体内,要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药物。使用前要先检查药物的质量,药业有无混浊、变质、沉淀,包装瓶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如发现异常,应考虑药液已被污染,不可使用。有报道提出应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间洁净程度达万级,操作区域洁净度达百级,又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着连体工作服,带乳胶手套和口罩,在生物安全柜和水平净化台上配制药液,可大大降低药液被污染的发生率。 1.3药业应尽量现配先用配制后放置时间不可过久,以免增加被污染的机会。更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小组 1、高危药物,如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性药物等单独存放、标示醒目。 2、药物配置要环境符合要求,同时添加几种药物时要先确认药物间有无配伍禁忌,采用一 次性注射器加药,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不得重复使用,加药时避免使用粗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 3、输液(血)必须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核对病人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辨别病人身份的 方法。 4、输液(血)必须使用配有终端过滤器的输液管进行输注。 5、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通路器材,主动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病情。治疗方案、药物性 状正确选择血管通路器材。 6、对强刺激性药物、肠外营养、PH值低于5或高于9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 或细胞毒性药物建议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 7、病人需要输注细胞毒性药物,护士应告知病人相关风险,建议病人使用PICC导管输入, 让病人签署《化疗药物静脉滴注知情同意书》,如拒绝PICC导管置入,必须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用药过程按《静脉输液(血)巡视要求》严密观察。如出现药物外渗,按《药物外渗应急处理流程》处理,使用药物外渗单进行严密观察,并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对症处理。 8、病人需要输注碘造影剂,建议病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入,让病人签署《碘对比剂使用 知情同意书》。如碘造影剂采用外周静脉输入,必须选择较粗直,静脉瓣少,没有疤痕的部位穿刺,并使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发现外渗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9、人使用细胞毒性药物、高渗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时,床边应挂:防外渗安全警示:的标 识,有防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出现药物外渗时使用药物外渗专科护理记录单。 10、使用PICC导管置入前,必须让病人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使用《PICC 护理单》、《PICC健康教育单》、《PICC患者带管出院健康教育单》、如发生PICC管道断裂等紧急情况,立即按《PICC管道断裂应急处理流程》处理。 11、CT或MRI检查需要高压推注造影剂时严禁使用PICC导管。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5篇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5篇 第一篇: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输液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我院护理部根据此情况特别制定出静脉输液管理规范,现介绍如下。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2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2.1正确地评估病人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根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2.2输液前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洗手,戴口罩,检查液体的有效期、剂量及质量,并用输液本对输液条,再用输液条与液体查对,最后用输液条与病人的床头卡核对,核对无误后再给病人穿刺,操作用物要做到一人、一带、一巾(每人用一根止血带一块垫巾)。 2.3巡视液体的规范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做好巡视工作,建立输液巡视单,及时发现、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输液安全。因此,我院建立了巡视液体规范: 2.3.1穿刺成功或更换液体后,要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变化调整好合适的滴速,并根据液体量、滴速评估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2.3.2值班护士要主动巡视液体,巡视液体工作要落实到人,无陪病人要重点巡视,特殊液体要有专人守候,确保病区整体输液让叫率低于10%。 2.3.3巡视液体时要做到“十查”:查液体有无错误,查液体剩余量,查液体外观有无改变,查病人体位是否舒适,查液体滴速是否合适,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查胶贴固定是否牢固,查输液部位是否红肿,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通过输液装置直接输入静脉内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或输液泵驱动将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内。其目的是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静脉输液给药迅速、起效快,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因输液存在风险大、安全隐患多,如输液反应、药物外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一、执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人员必须经静脉治疗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护士资格的注册护士;执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者,应经过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二、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三、护士在进行输液治疗时,必须使用医院主管部门准入的药品、消毒剂、无菌输液器具,包括输液装置和静脉输液附加装置如三通管、延长管、肝素帽、无针输液接头及过滤器等,未经医院准入的药品、消毒剂、输液器具,任何人不可私自使用或试用。 四、进行输液治疗时,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仔细查对药物和输液用具的质量、有效期,正确执行手卫生,确保输液安全。 五、药物配置应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如无药物配置中心,

配药室环境应整洁、干净,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细胞毒性药物及抗生素应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配置人员需做好职业防护。 六、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和血管,防止药物外渗,如细胞毒性药物必须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血管活性药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如患者拒绝中心静脉置管,选择外周静脉输注,患者或家属须签署高危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七、护士要掌握输液治疗仪器设备如输液泵、注射泵等的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八、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输液过程定时巡视,有效控制输液滴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确保输液安全。如出现输液不良反应,立即停用,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处理,必要时做好封存药液及检验工作,做好护理记录,并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上报药学部及护理部。 九、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后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管理条例》分类处理。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一、背景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予患者合适的药物、补液或营养物质。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必要建立一套静脉输液管理制度。本文档旨在规范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高静脉输液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静脉输液技术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员。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三、管理要求 3.1 设备准备 •静脉输液操作所需的设备应保持干净、整洁,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消毒。 •静脉输液设备的配备应符合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并定期进行更新和替换。 3.2 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准备所需药物和输液器具,并核对患者身份,确认医嘱和药物配方的准确性。 2.洗手及穿戴 –进行洗手消毒,并正确佩戴手套、口罩和帽子。 3.输液准备 –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药物包装,并按照医嘱准确计量药物。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将输液器与静脉针连接。 4.输液操作 –使用正确的穿刺技术将静脉针插入患者静脉,注意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将输液器固定在输液支架上,并调整滴速合适。 –在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处理输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5.结束操作 –输液结束后,将输液器拆除,并将静脉针从患者体内取出。

–检查输液部位是否出现异常,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清洁、消毒输液设备,并将相关记录填写完整。 3.3 质量控制 1.药物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选择、配制药物。 –对药物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测,确保药物的纯度和有效性。 2.输液器具质量控制 –选择具有合格认证的输液器具,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维护输液器具,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 3.4 安全管理 1.输液部位管理 –准确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并发症。 –定期检查患者输液部位,观察是否出现感染、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2.输液记录和信息管理 –每次输液都应有完整的记录,包括患者姓名、输液药物、输液时间、滴速等信息。 –保密患者个人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四、培训和评估 医务人员在使用静脉输液技术之前,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五、风险控制 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静脉炎、漏注等。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风险控制,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六、附:术语解释 •静脉输液:通过静脉通道向患者体内输送药物、补液或营养物质的过程。 •输液器具:输液过程中使用的包括针头、管路、输液器等设备。 •滴速:表示输液速度的单位,常用滴数/分钟表示。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部根据最新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请全体护士勿必遵照执行。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在更换治疗巾时一同丢弃,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配药后必须签名签时间;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摆药查对长期液体由临床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次查对;临时液体由1人摆药,另一人查对。 2、输液卡查对输液卡转抄后,需由另一名护士再次查对,患者液体输完,由拔针护士检查有无漏签、错签时间及姓名;中班护士查对转抄输液卡新增、停止医嘱并签名,夜班护士再次查对后签名。

3、输液查对输液前采取由患者自报姓名的方法,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按照“三查十对”执行,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4、皮试查对凡做皮试患者,护士需在输液卡上注明抗菌素批号及皮试结果,若输液卡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5、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6、微量泵、输液泵使用查对更换及巡视、交班时应认真查对泵药速度是否准确、通畅,药名、剂量是否标示清楚。 四、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报告医生或申请PICC专科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10%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签名、签时间,但需注意此“时间”为实际操作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第一篇: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一具注射器,但注意需要放置在无菌治疗盘内,在更换治疗巾时一同丢弃,如有污染,应立即丢弃;抗生素应现用现配,其余液体提前配药不超过3组,配药后必须签名签时间;若皮试配液需继续使用,应注明皮试名称及配置时间,超过4h作废;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查对管理 1、输液查对输液前采取由患者自报姓名的方法,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严格按照“三查七对”执行,同时注意输液卡床号姓名与患者本人是否相符。 2、皮试查对凡做皮试患者,护士需在输液卡上注明抗菌素批号及皮试结果,若输液卡上有抗生素类液体但无皮试结果时,护士需要认真仔细核对,杜绝未做皮试就输注抗生素的严重违规行为。 3、拔针查对液体输完后,需要再次准确核对输液卡及临时医嘱,检查治疗台上有无新增液体或遗漏液体后,方可拔针。 四、操作管理 1、穿刺前,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10%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时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2、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

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3、操作完成后签名、签时间,但需注意此“时间”为实际操作的时间,据实填写,不可随意修改。 4、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给予指导。 5、封管时一般选择浓度为10~100IU/ml的肝素稀释液,外周留置静脉常规使用3~5ml即可,中心静脉置管最佳封管方法为先使用10~20ml的生理盐水脉冲式推注,再使用5ml肝素稀释液正压封管,此种方法能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预防堵管及血栓的发生。 6、静脉通道2路以上,需标明通路名称;连接三通2个以上,需使用无菌纱布或治疗巾包裹三通及输液通路连接处,以减少污染。 7、对持续输液的患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包括延长管等一些辅助装置;每4小时或每单位血液输完后,更换输血管道。 8、对有静脉置管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应警惕置管感染,需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暂时保留液体及输液器,以便进一步寻找原因。 9、根据配伍禁忌及合理、准确用药原则,对患者输注液体进行排序,以避免药液衔接时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应按抗菌素的血药浓度时间及时正确给药。 第二篇: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定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同类药液可共用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1 1、建立健全药物管理制度。包括麻醉z药品与精神药y品的使用与管理制度。一般药品管理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及医嘱查对制度。 2、加强药物有效的安全管理,如麻醉z药品专柜上锁,高危药品用醒目的红色标识防止护士混淆拿错。 3、严格医嘱执行及“三查七对”制度,落实医嘱两人有声查对制度,班班查对,危重患者的医嘱有更改时随时查对、临时医嘱谁执行谁签字,不准代签名。实行静脉输液“三查七对”制,护士长对护士执行医嘱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控制,每周大查对一次,护理部定期抽查。 4、应用正确的溶药技术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保证有效用药浓度。 5、保障最佳给药时间:每日两次用药的患者,在药瓶和输液单上明确注明给药时间,制定优先输液原则,抗生素现用现配,以免降低药物疗效。 6、合理控制给药速度:加强宣教,每次巡视监督并告知,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输入速度的药物,用静脉输液泵控制滴速,以保证输用药的安全。 7、更新相关知识,组织护士学习药物新知识、新技术、扩大知识面。通过对各环节的严格管理,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及各环节的`监测管理是保证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的关键。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2 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杜绝护患纠纷及医院的发生,护理部根据最新静脉输液操作规范,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作了分析,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请全体护士勿必遵照执行。 一、环境管理 治疗室整洁、干净,不堆放杂物,无菌操作前需要湿式清扫台面,空气消毒每日2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配药管理 配药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抗生素应现用现配.若抽吸药液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执行时,应注明药名、时间,放置治疗盘内,有效期不超过2h。 三、操作管理 1、输液前应先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输液方式,若患者病情需要或药物刺激性大,可报告医生或申请PICC专科护士进行深静脉置管。 2、穿刺前及更换敷料时,用合格的消毒剂(2%碘酊,75%酒精,碘伏或安尔碘)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如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真诚向患者道歉,每次穿刺都必须更换输液针头。 3、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有无心脏疾病等因素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告知“若擅自调节滴数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负责”,并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或家属签字。 4、操作完成后签名、签时间,但需注意此“时间”为实际操作的时间,据实填写,不可随意修改。 5、在输液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巡视,观察液体滴数、余量,输液管内有无气泡,穿刺点有无红肿外渗,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生活上有无特殊需要,如巡视中发现液体渗漏等异常情况应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输液安全隐患问题,因此,我院护理部根据此情况特别制定出静脉输液管理规范,现介绍如下。 1 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 2 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2.1正确地评估病人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前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及文化背景,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根据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药物的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 2.2输液前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首先用消毒液洗手,戴口罩,检查液体的有效期、剂量及质量,并用输液本对输液条,再用输液条与液体查对,最后用输液条与病人的床头卡核对,核对无误后再给病人穿刺,操作用物要做到一人、一带、一巾(每人用一根止血带一块垫巾)。 2.3巡视液体的规范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做好巡视工作,建立输液巡视单,及时发现、排除输液故障,保证输液安全。因此,我院建立了巡视液体规范: 2.3.1穿刺成功或更换液体后,要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变化调整好合适的滴速,并根据液体量、滴速评估所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2.3.2值班护士要主动巡视液体,巡视液体工作要落实到人,无陪病人要重点巡视,特殊液体要有专人守候,确保病区整体输液让叫率低于10%。 2.3.3巡视液体时要做到“十查”:查液体有无错误,查液体剩余量,查液体外观有无改变,查病人体位是否舒适,查液体滴速是否合适,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查胶贴固定是否牢固,查输液部位是否红肿,查病人有无输液反应表现,查病人病情有无特殊变化。 2.4更换液体规范 2.4.1护士要熟练掌握本科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医嘱提前对液体进行排序。 2.4.2更换液体时,要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确定无误后方可换液,换液后及时签署换液人员姓名、时间。签字要求准确清楚,避免漏签或签错位置。进修、学习、见习护士所换液体要由有执业资格的带教老师查对签名。 2.4.3更换液体时,要及时向病人进行药物宣教,病人对所输液体和药物有疑问时,要认真核对,确定无误并向病人解释清楚后方可更换。 2.4.4液体更换完毕,要在病人旁边停留数分钟,观察液体输入情况,确定液体滴入正常且与上一组液体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2.4.5更换液体后,要在15分钟内再次巡视病人,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 2.4.6药物入壶的操作及观察要同液体更换的要求。 2.4.7如出现两组液体的不良反应,要重新更换输液器,必要时重新穿刺,避免发生反应的液体输入病人的体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重点加强巡视,上报科室领导,避免纠纷发生。对换下的液体及输液器要上报科室领导妥善处理,同时将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登记交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5拔针规范病人液体输完毕,护士首先要用病人的输液条查对当天的医嘱本,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 ①备用溶液严格把好三关:第一关:药房送到护理单元的供静脉输注溶液应保证质量。第二关:护理单元拆箱、将静脉输注溶液放入专用橱柜内时进行检查。第三关:护士从专用橱柜内取出静脉输注溶液,套网套配药前进行检查。 ②按规范检查静脉输注溶液瓶的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效期期及有无霉菌、异物、混浊、沉淀等。 ③使用前三次摇匀(应将瓶倒置)检查: 第一次:开瓶盖前进行检查。 第二次:配药后再进行检查。 第三次:输液或更换液体前再次进行检查。 (2)在输液瓶上贴写有床号、姓名、浓度、剂量、方法、滴速、加药者、接液者标签,注意勿覆盖输液瓶上原有药名及浓度标签。填写正确,加药者、接液者签全名。 (3)严格遵医嘱配制药液,注意配伍禁忌,且现配现用。严禁在药液配制时因一付针筒反复使用造成患者的药物过敏反应及配伍禁忌。 (4)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5)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 (6)经常巡视、观察输液滴速、通畅、局部情况、全身情况、用药后

有无反应、药物的色、质,根据药物性质及患者情况控制输液速度,特殊用药如升压药、脑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胰岛素等,输液架上应挂有“控制滴速”警示标识,建立输液巡视单,防止和及时发现药物外渗,并及时处理。 (7)行深静脉穿刺实施输液的患者,应严格执行深静脉护理常规,输液不畅时严禁挤压、加压冲洗导管,以防发生栓塞。 (8)药物静脉推注时,针筒上应贴有注明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的统一标签,粘贴标签时注意勿将针筒的刻度完全包裹,以便观察针筒内药液的色、质、量。 (9)使用输液泵前,应先检查泵的性能是否完好(特别是报警系统),再按操作流程正确连接输液导管及设置药液推注速度,输液过程中若仪器报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0)输液过程中患者主诉不适或发现患者病情突然变化,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值班医生,配合医师对病情进行判断及处理,妥善保留及处理相关实物,并记录在案。 (11)静脉使用新的抗生素或其它类新药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根据医嘱或说明书要求给予药物过敏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