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第一篇: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所以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认为这类知识的教学宜采用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具体阐述如下:

一、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阶段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在学生的相异构想与新的物理知识相冲突时,怎样才能促成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所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目的明确、积极主动的准备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对速度概念的教学,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1)一般情况下,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我们能说兔子跑得快吗?这样接着引出常用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规定,为速度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2.阐述清楚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的思路

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索、理论推导等,向学生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对斜面小车实验现象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小车运动的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再用外推法分析、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逐步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样学生对该规律的建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在知识学习中,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他们正确理解、灵活运用概念和规律奠定基础,而且这样的学习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学习效果较好。“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一筹莫展,物理知识支离破碎,等等,其根源都在于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历经概念获得的全过程”。另外,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一般都含有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在阐述它们的建立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一定的思维方法,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的外推法,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的控制变量法等等,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大有帮助。所以让学生清晰而且准确地了解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和形成过程,是概念和规律教学的必需阶段。

3.准确呈现概念和规律的内容

物理学中的概念和规律的陈述语言或公式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中要强调“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其中“或”要提醒学生注意;又如密度和速度等概念的定义中要解释“单位”的含义;再如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要加以比较。这样在理解时不致于产生歧义,并能建立起多方联系。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但它仍然要和感性经验密切联系着”,因此,“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思维时经常都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只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文字表述还不够,还应给学生

一些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建立范例模型,这也是呈现概念及规律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二、运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阶段

概念和规律呈现出来之后,就必须对其加以运用、练习,以加深理解,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使新知识与已有的其它知识链接起来,这就进入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第二阶段——运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应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教学方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梯度:

1.初步的直接运用。如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运用概念和规律对物理性质直接判断等。这一内容一般在授新课中即可进行,以对新学知识作初步巩固。

2.逐步提高的间接引申。如公式的变形使用,隐含条件的挖掘,推论的形成等。3.与其他物理概念和知识的交叉和整合。

(1)利用其它知识为本概念、规律提供条件;

(2)运用本概念、规律为其他知识提供条件。

础时进行。例如,“杠杆原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习题可设置为直接运用杠杆原理,如求力臂、力等运用杠杆原理,但隐藏条件需要挖掘,如求动力最小杠杆原理与其它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将杠杆两端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再判断杠杆是否平衡。这一阶段的教与学的方法主要有教师的例题讲解、学生的练习巩固、运用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等,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学的原则和要求是:①题型设计应典型,难度逐步加深,对较难的习题要进行适当的拆分,以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在成功的愉悦中轻松学习;②留给学生时间,教给学生方法,要求他们领悟运用知识的要点;③练习的内容应多与学生所熟悉的现象相联系,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概念、规律的整理阶段

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到第二阶段,并没有结束。学生对某一内容的掌握,不能只停留在这一知识的本身和其零星的运用上,对这一知识而言,应形成这一知识本身的系统并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这样才能说是对概念和规律的全面掌握,所以说对概念和规律的整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对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要求整理的内容主要有:①概念、规律的内容(要求准确精炼并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②概念和规律的运用条件。③在练习中总结的推论(如根据密度判断实心物体的浮沉状况)。④与其它知识的关系。在此阶段的教与学的主要要求有:一是教师做好整理示范,并长期坚持,教给学生方法。二是要重视学生的整理,并做好方法指导。三要教给学生运用整理提纲进行结构性回忆的复习方法,让他们尝到整理知识的好处。

总之,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三个教学阶段,包含了近期的新课教学和远期的复习教学整个过程,它对大纲要求较高的重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经过这样的三阶段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熟练掌握,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第二篇: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

摘要: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规律;教学步骤

初中物理概念与规律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反映。初中物理概念与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概念形成与规律形成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

初中生刚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头脑中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前概念,在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时,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怎样实现这种转变呢?在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一个良好方法和途径。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在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问题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放弃前概念,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新的知识。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在这样积极主动、目的明确的状态下,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在教学密度这一概念时,鉴于学生的认识多数停留在“凡体积是500毫升的液体,质量就为500克”。我在教学中用实验法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天平测出等质量的水和酒精,装入同样的容器中,让学生观察测量结果。用科学实验结果改变了学生以往形成的前科学概念。

形成概念与规律的前提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或规律的感性材料,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上的飞跃,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如果教师罗列一些现象后就简单地把物理概念的定义提出来,学生理解得不充分,就会对物理概念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2.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解析

学生初步建立了概念与规律后,必须对概念与规律进行解剖,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对概念的分析主要有:

(1)概念的本质与适用范围的理解

概念教学的关键是学生了解概念的本质和适用范围。使学生认清概念和规律所依据的物理事实,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要思路清楚,使学生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例如:惯性概念的本质是“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理解,灵活应用概念和规律奠定基础,并且印象深刻,记忆牢固。(2)准确呈现

概念的表述方式

物理概念的表述分为文字表述,公式表述,图像表述,图形表述,图标描述五类。对于这些物理表述和描述中,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要对一些关键词应加以突出,给于适当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与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关系。只要通过对比、辨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在理解时不至于产生歧义,并能建立起多方联系。

二、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进化

由于人们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认识无限变化发展的物理现象,所以人们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过2 程。换句话说,一个完整的概念或规律往往不是一次能了解清楚的,讲清概念或规律就要有一个发展过程。

例如,力的概念的发展,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牛顿时代经历了两千多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完全从另一个时空研究物理,进一步发展了力的概念,对“光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牛顿的粒子说、惠更斯的波动说、麦克斯韦的电磁说、爱因斯坦的量子说,知道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特征,长达四个世纪。

事实上,任何一个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历史的阶段,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糙到严格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讲物理或规律,应该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讲,使学生懂得所学的东西,将来是要有发展的,不是死的。否则,学生就以为物理概念或规律是天经地义的、绝对不能破坏的,从而形成一种僵化的思想。事实上物理学永远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

三、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学生应从“是什么”的认识,转入到“为什么”的理性思考,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

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教师在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必须紧紧抓住概念的形成、剖析、运用等环节,把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熟练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

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3、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

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4、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篇:浅谈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中学

唐滔

摘要: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规律;教学步骤

初中物理概念与规律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反映。初中物理概念与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概念形成与规律形成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

初中生刚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头脑中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前概念,

在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时,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怎样实现这种转变呢?在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一个良好方法和途径。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在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问题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放弃前概念,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新的知识。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在这样积极主动、目的明确的状态1 下,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在教学密度这一概念时,鉴于学生的认识多数停留在“凡体积是500毫升的液体,质量就为500克”。我在教学中用实验法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天平测出等质量的水和酒精,装入同样的容器中,让学生观察测量结果。用科学实验结果改变了学生以往形成的前科学概念。

形成概念与规律的前提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或规律的感性材料,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上的飞跃,这个过程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如果教师罗列一些现象后就简单地把物理概念的定义提出来,学生理解得不充分,就会对物理概念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2.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解析

学生初步建立了概念与规律后,必须对概念与规律进行解剖,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对概念的分析主要有:

(1)概念的本质与适用范围的理解

概念教学的关键是学生了解概念的本质和适用范围。使学生认清概念和规律所依据的物理事实,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要思路清楚,使学生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例如:惯性概念的本质是“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理解,灵活应用概念和规律奠定基础,并且印象深刻,记忆牢固。(2)准确呈现概念的表述方式

物理概念的表述分为文字表述,公式表述,图像表述,图形表述,图标描述五类。对于这些物理表述和描述中,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要对一些关键词应加以突出,给于适当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与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关系。只要通过对比、辨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2 和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在理解时不至于产生歧义,并能建立起多方联系。

二、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进化

由于人们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认识无限变化发展的物理现象,所以人们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过程。换句话说,一个完整的概念或规律往往不是一次能了解清楚的,讲清概念或规律就要有一个发展过程。

例如,力的概念的发展,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牛顿时代经历了两千多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完全从另一个时空研究物理,进一步发展了力的概念,对“光的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牛顿的粒子说、惠更斯的波动说、麦克斯韦的电磁说、爱因斯坦的量子说,知道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特征,长达四个世纪。

事实上,任何一个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历史的阶段,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糙到严格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讲物理或规律,应该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讲,使学生懂得所学的东西,将来是要有发展的,不是死的。否则,学生就以为物理概念或规律是天经地义的、绝对不能破坏的,从而形成一种僵化的思想。事实上物理学永远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

三、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学生应从“是什么”的认识,转入到“为什么”的理性思考,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

思路和方法。

总之,教师在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必须紧紧抓住概念的形成、剖析、运用等环节,把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3 熟练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四篇:试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设计 (5000字)

试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文献【1】中指出教学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任务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学生学习特定学习内容时,所经历的内部过程,分析所需的内部条件,为规划教学事件、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本文首先阐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习得规律,并结合教学实例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设计问题。

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一)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最主要的教学内容,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物理规律通常分为物理定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等。

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就是由质点、力、质量、加速度等概念组成的。它表明研究对象(质点)的加速度与研究对象的质量和所受的合外力之间的定量的因果联系。动能定理将功(过程量)与动能(状态量)联系起来;动量定理将冲量(过程量)与动量(状态量)联系起来;热力学第一定律把热量(过程量)、功(过程量)与内能(状态量)联系起来等。

物理学中的概念绝大多数是通过下定义方式、用命题清晰界定的,实际也是通过与其他物理概念间的关系来界定的。

例如,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

可见,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概念通过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变化量等概念间的关系来界定的。

所以,物理概念和规律最基本的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建立相关物理概念间的联系。

(二)物理概念和规律意义习得的基本方式

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学习者通过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对识别出的信息进行加工,建立相关物理概念间的新联系,从而习得物理概念和规律,如文献【2】所述。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二定理教学时,一种教学方式是:

首先,通过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小车受力大小,研究发现小车的加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有关”这一结论。

显然这一结论是运用共变法加工获得的。

然后,通过列表记录实验中加速度和受力大小的值,然后描点作图,连接后发现为一通

过原点的直线,从而得出“加速度a与物体受力f成正比”。

要得出加速度a与物体受力f成正比,显然是要经过如下演绎逻辑加工获得,如果是正比例函数,则其图象为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大前提)

加速度a与物体受力f的图象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小前提)

所以,加速度a与物体受力f成正比。(结论)

(三)物理学习的基本途径

物理学习中,用于加工形成物理概念间联系的有效信息,其来源的途径不同,也可以说学习途径不同,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主要有两种途径:

其一,归纳模式,包括经验事实归纳、实验事实归纳;

其二,理论演绎模式;

不同学习途径经历的子环节不同,各环节需要解决的子问题不同,以下对实验事实归纳模式中学习过程为例进行讨论。

1、实验归纳途径经历的子环节

实验事实归纳学习中,一般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规划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就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来说,由于学生缺乏直接解决经验,所以在每一要素的实现时,执行实验获取数据、处理数据获得结论、验证”等环节;都可能会遭遇障碍,即需要经历解决问题。比如,(1)如何从原始问题情景中抽象并用科学术语界定被研究的现象?

(2)如何确定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并遵循一定方法分析影响被研究现象的可能因素?

(3)在已知被研究现象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条件下,遵循何种方法规划研究方案?

(4)在提供或没有提供实验仪器的场合,遵循何种方法来有依据地选择仪器并加以组合,用以研究因素间是否存在关系?

(5)在已有实验数据的条件下,遵循何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并获得结论?

(6)遵循何种方法验证获得的结论的可靠性?等。

2、子环节问题解决例析

问题解决是学习者运用策略或者说方法选择解决问题所需技能的过程,每一子环节解决问题目标不同,也就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

(1)“规划实验方案”环节

该环节子问题解决后,学生能够清晰地陈述规划好的实验方案。

经过“猜测和假设”环节,已确定被研究对象,以及可能的相关因素的条件下,学生可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运用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法等(策略)安排研究的顺序和方案: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也就是说,已知被研究现象:a;可能影响因素有b、c、d等;任务:如何安排活动,研究a与b、c、d等因素是否相关?

形成研究方案研究b与a关系;保持c、d、e等因素不变,变化

b,测量a是否改变? 研究c与a关系;保持c、d、b等因素不变,变化e,测量a是否改变? 研究d与a关系;保持c、b、e等因素不变,变化d,测量a是否改变? 作出上述安排,其中所遵循的方法即控制变量法。由此可见,控制变量法主要运用于规划实验方案环节,规划方案还可以运用演绎、类比等方法完成。

(2)设计实验环节

该环节子问题解决后,学生能够有依据地陈述实验装置构成及缘由。

设计物理实验可遵循如下的基本思路:

① 确定实验中的研究对象;② 确定实验中研究物体的状态及要测量的物理量;③ 确定各状态出现的条件及各物理量测量的原理;④ 选择测量各物理量的实验仪器;⑤ 确定每次实验中物理量的变化方式;

⑥确定实验仪器连接方式。

此即该环节子问题解决的通用策略。在步骤③中如何确定测量物理量的原理,对具体研究课题来说又是一个问题解决,在解【案例一】:牛顿第二定律研究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

这个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三个:物体的加速度、物体所受的力、物体的质量。……

1.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

如果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测量物体加速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并用秒表测量时间,然后由a?【5】决此类问题时,也要运用一些适用的方法,如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等。如 2x算出。…… 2t

其实,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这是因为我们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其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测量不同情况下(即不同受力时、不同质量时)物体加速度的比值,就可以了。由于a?2x,如果测出两个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2,位移之2t

a2x2比就是加速度之比,即a1?x1

案例一教学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目标:两个运动物体加速度的比值;条件: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运动时间相同、分别受恒定力的作用;障碍:传统用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测量、运算较复杂。解决思路:通过s?1/2at2,将加速度之比转化为求两物体运动距离之比。而距离测量相对比较方便。

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一节教学中,由于“电阻大小无法直接测量,通过r?u/i,将电阻之比的测量转化为求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测量”,也是运用转化法。

以上两个案例可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即转化法,转化法:如果待测物理量或物理量之比,测量较复杂,可通过适当的物理规律,将待求量转化为易测物理量或物理量之比来解决。

其他如,电学仪表中利用利用电流的变化与扭转力矩成线性关系把待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转化为指针偏角,利用液体在一定温度变化过程中与温度成线性关系液体温度计把温度测量转化为液柱的测量等都是运用转化法。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转化法是应用于“设计物理实验”环节中确定物理量测量原理这在转化法运用的环节,关键是要找到待测量和易测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该问题的解一子环节的方法;同样等效替代法也多应用于设计实验环节。决需要的技能是单一,因此转化法应用的可能性取决个体在特定领域中积累经验的多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弱方法。

将实验归纳途径各环节问题解决的过程、涉及策略、及习得后外显表现小结如下:

二、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一、中讨论可知,通过实验事实归纳模式学习,学生可能会经历全部或部分子环节,教学就是教师遵循各环节中相应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选择解决子问题的技能,从而解在每一环节中运用一定方法解决子问题,表现出相应行为,如表中第4列所示;决问题、习得所学知识的过程。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

(1)教师遵循相应方法的结构,自己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知识和技能,并解决问题;

此为传授式教学;此为启发式教学。此为探究式教学;下面以曲线运动条件为例,对概念和规律教学设计做阐述。

(2)教师遵循相应方法的结构,引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所需知识和技能,逐步解决问题;(3)教师提供问题情景,由学生自己遵循相应方法的结构,解决相应问题;

(一)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内容】物体作曲线运动,需要有不与物体运动方向同线的合力。

教学中的实验如右图所示。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中的结论是运用差异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获得的,结构如下:

【教学活动安排】

依据差异法的结构,教师在教学中必然应包含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帮助学生从教学实例中识别出其中一个场合中存在被研究现象(结果),而另一个场合中结果不出现;

第二、帮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教学实例中,在结果出现的场合中识别出一个因素,而该因素在结果不出现的场合中也不存在;

第三、帮助学生形成结论。

教学可如下两种方式进行,【教学方式一】①师:老师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做实验一,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如图1甲。

②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小球做什么运动?

生:小球做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

③师:请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及小球受力示意图;

同学画出示意图,如图(1)。

④师:下面我再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告诉我小球做何运动?

教师做实验二,如图1乙

⑤师:小球做什么运动?

生:小球在桌面上先做一段直线运动,然后沿转向磁铁运动。

⑥师:转向磁铁运动,那小球还是做直线运动吗?

生:不是,是做曲线运动;

⑦师:请同学们画出此次实验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及小球受力示意图,如图(2)

⑧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在上面两次实验中,小球分别受几个力?

生甲:第一次实验中小球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磁铁吸引力,重力和支持力平衡。生乙:第二次实验中小球也是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磁铁吸引力,重力和支持力平衡。

⑨师:那么在两次实验中,小球在受力形式上有何不同呢?

生:在实验一中,磁铁对小球的作用力是沿着小球原先运动方向的;

在实验二中,磁铁对小球的作用力是与小球原先运动方向有一个夹角,不同向;⑩师:从小球受力与原先运动轨迹的关系上看,两次实验有何不同?

生:实验一中,小球受合力与小球原运动方向相同;

实验二中,小球所受合力与原运动方向不同线;

(11):师:实验一中小球做直线运动,实验二中小球做曲线运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需要什么条件?

生:物体做曲线运动需要合力与原先运动方向不一致。

【教学方式二】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所示

①师:我们来做演示实验一,让静止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并将磁铁沿小球运动方向放置,我们可以看到小球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1甲。

②师:接下来,将小球从同样的斜面上滚下,将磁铁放置在小球运动方向的侧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做实验,如图1乙。

③师: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当我放开手小球滚下后,在接近磁铁的地方,小球偏离了原先的运动方向,转向磁铁,做曲线运

动。

两次实验中,一次做直线运动,一次做曲线运动,那么小球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何呢?④师:从两次实验中,小球都受到重力、支持力,这两个竖直方向的力相互平衡,还同时收到摩擦力和磁铁吸引力,但两次实验中磁铁对小球做用力的方向不同,一次沿小球运动方向,此时小球做直线运动,一次与小球运动方向不相同,此时小球做曲线运动,因此物体做曲线运动需要一个条件,即物体所受合力与原先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二)教学设计案例讨论

(1)教学活动的过程都遵循了信息加工机制—差异法的结构。

在教学方式一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获得结果的变化情况

实验一中,小球做直线运动,步骤①、②;

实验二中,小球做曲线运动,步骤④、⑤、⑥;

在教学方式一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获得条件中的变化情况

分析两次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步骤⑧

分析两次实验中差异的条件,步骤⑨、⑩;

在上述正确运用差异法的条件学生分析获得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在教学方式一中,步骤(11);

在教学方式二中,教师自己分析两次实验中差异的结果,分析两次实验中相同的条件、差异的条件,并最终获得结论,显然,教师的教学也遵循差异法的结构;

教学中,信息加工遵循相应逻辑机制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对结论获得的前因后果交代的清楚,学生都可以合理地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体现出逻辑性,如果教学中教师没有遵循获得结论的逻辑过程,学生就不能合理地得出结论,因而就可能会对结论进行机械记忆,这样的教学往往就是“注入式”的教学。

(2)教学中信息加工主体不同。

教学方式一中,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从实验情景中识别出条件和结果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相应的信息加工机制—逻辑推理建立

相关概念间的联系,这种教学过程符合“启发式教学”—教师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这一基本要求,因而体现出一定的“启发性”。

教学方式二中,教师遵循信息加工机制的要求自己呈现必要信息并加工完成,即为传统

因此,选择信息在师生间传送的不同方式,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

“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环节是所有教学都必须完成的,其余环节实际教学中往往并无

(三)“规划实验方案”等环节设计需学生完整经历,如前面教学案例中,教学主要聚焦于“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环节,并未引导学生经历“规划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确定实验步骤”等环节,也就是说学生并不了解“如何选择实验仪器、及实验步骤如何”,当然这些环节教学中也可做显性化处理,如下。

【任务分析】

1.据前分析,本研究结论是运用归纳法中的差异法实现的,结构如下,差异法的逻辑结构

2.遵循思路引导实现;

1.的传授式教学。因此,在“规划实验方案”环节可遵循差异法的结构来完成;在“设计实验”环节具有设计实验的通用策略,如前一中所述,可【教学规划】“规划实验方案”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1)提供差异法研究的案例;步骤②

(2)引导学生领悟案例研究的基本结构;步骤②

(3)引导学生依据研究的基本结构规划本次研究的方案;步骤③、④。

2.“设计实验”环节

采用启发式,教师依据通用策略的基本步骤,结合提供的实验器材,逐一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步骤,并将实验步骤清晰化;

【教学过程】

规划实验方案

① 师: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需要满足的条件。

物体做轨迹不同的运动,主要取决物体的?

生:主要与物体受力的特征有关

②师:在初中的的学习中,我们也多次研究过类似的问题,比如蒸发快慢的因素、二力平衡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等;

何安排呢?

如图是初中研究二力平衡时实验,共做了两次实验,一次纸板在位置1,纸板静止,纸板受左右两方向的等大的拉力,另一次在位置2,放手后纸板转动了,说明在位置2时,纸板受力不平衡,分析可知,与位置1相比,纸板受力等大、反向的条件未变,只是二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有上述实验事实,可得二力平衡需要二力同线这一条件。

③师:根据上面这一实验方案,本节课要研究曲线运动的条件,应如生:应有一次物体做曲线运动;生:还要有一次不做曲线运动,也就是做直线运动;④师:实验中要设置两种运动轨迹不同,那应分析什么?

生:要分析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力有什么不同特点;

生:最好应保持只改变一种条件;

⑤师:也就是说在本次实验中,应有一次物体做曲线运动,一次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做曲线运动),然后分析两次实验中,物体受力特征有何不同;

设计实验,确定实验步骤

① 师:前面我们规划了实验的方案,现在我们提供给大家的有一个小斜轨、一个钢球,一个条形磁铁,实验就在大家的桌面上来完成,请同学们考虑下如何实验?

生:可让小刚球从斜轨上滚下来,在桌面上运动起来;

② 师:如果不做任何影响,小球应做何运动

生:应做直线运动

③ 师:那如何让小球做曲线运动呢?

生:可拿条形磁铁去吸小球;

④ 师:吸也就是对小球施加力,如何放置磁铁?

生:要放置在侧面;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 摘要: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 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很多一线教师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对另个两个 目标却容易忽略。针对这一现状,作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初中物理 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五步分别是情境激趣-问题驱动-活动探究-交流表达-练 习评价。五个步骤环环相扣,时间分配合理。五步教学法既渗透了新课标的教学 理念,又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在实践中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一种值得推广 教学方法。 关健词 课程标准;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32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新课标一般要求应用科学探究法。但有的教师 怕麻烦,简化探究过程或根本上就不探究,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然后就训练学生 解题。这样做实际上是没有完成物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成长、社会的发展是有 害的。现在考试也越来越注重过程与能力的考查。没有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没有 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考试中也考不出好成绩。笔者在开始新课程改革时,也有这 种错误认识,多年的习惯很难改过来。笔者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所以经过总结 反思,逐惭形成自己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在教学设计和备课时, 严格按照五步教学法的五步设计教学和准备素材,在课堂教学中亦严格执行。多 年来的实践证明,课堂中采用该模式组织教学,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在全镇和市的统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面,作者就以《光的反射》和《摩擦力》为课例,对该模式的教学环节展开说明。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情境激趣。由于现在90后的学生社会实践少,见识少,很多物理现象根本没见过或稍微听说过,感性认识太少。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再过度到理性认识,才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因此,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一看 就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健。物理现象 选取的原则应尽量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这样学生更有兴趣,例如,学生上学 每天都要骑单车。象《运动的描述》、《速度》、《摩擦力》和《惯性》都可以 从骑单车入手。学生感受比较少的物理现象,可以通过大量的清晰的图片,或是 高清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短时间内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效果也很好。如我在讲授《摩擦力》这一节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观看视频《身边的摩擦现象》,学生观 看很认真,这么多发生在身边的摩擦现象和人们对摩擦的应用,激发了他们的学 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达到了情境激趣的目的,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的目的。 五步教学法的第二步是问题驱动。科学探究能力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求学生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书面或口 述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是活动探究的前提。因此,结合教学目的,教师要善于 提出问题,或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情境引出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设问时,可以通过老师黑板板书、投影显示或是学生自己记录都可以。这些问 题就是下一步活动探究的主线。在《光的反射》一课中,我情境激趣和问题驱动 就很自然,我选的例子是:有时调皮的学生会一拿一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师生的身上,让反射光点在教室四处移动,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 和兴趣就很快调动起了,这时,直接提问:这是光的什么现象?同学们很快会说出,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同时,教师恰到好处地在黑板上画出光的反射图,学生 很容易接受。并且,实时提出问题,你们是怎么做到让反射光在教室乱窜的?学 生很快会说出通过转动反射面。想把光射到哪,都可以通过反射面来实现。这说 明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什么规律呢?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在《摩擦力》教学中,学生观看完《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后,因本节课,涉及的 知识点比较多,我让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记录下来。通过分组合作,每一组解决一个问题,然后让他们表达交流。实现了协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本文试图从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划分的角度,谈谈在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1 ],所以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认为这类知识的教学宜采用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具体阐述如下. 一、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阶段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 “在学生的相异构想与新的物理知识相冲突时,怎样才能促成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所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目的明确、积极主动的准备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对速度

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赵春子 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提出问题创设物理环境。(二)进行思维加工建立物理规律。(三)理解物理规律明确使用条件。(四)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及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实验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教学用具: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引入请同学们看这四副美丽的图画,它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历史上有多位科学巨匠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三位代表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对这个物体停下来问题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今天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课学习目标: 1、阅读书本,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会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初步结论。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了解推理的科学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学习研究。 4、通过阅读课本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过渡:下面让我们沿着伟人的足迹继续探讨《为什么会停下来》 书写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活动一:阅读书本,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 请大家阅读阅读书本P44面,找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教师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图片,请学生回答各自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亚里士多德:动力消失物体停止 伽利略:阻力使物体停止 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得出了2个不同的推论。(请学生回答)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师:对于两位巨人之争归结到一点就是:运动的物体是否需要力来维持(教师出示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歧点在哪里?(学生回答是否考虑了摩擦力)书写《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师:你认为谁的正确?(学生回答伽利略) 师:假如你是伽利略如何通过实验辩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学生讨论回答) 生:设想一种没有摩擦阻力的情景,看物体是否运动持续。

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第一篇: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所以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认为这类知识的教学宜采用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具体阐述如下: 一、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阶段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在学生的相异构想与新的物理知识相冲突时,怎样才能促成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所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目的明确、积极主动的准备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对速度概念的教学,可以设立这样的问题情境:(1)一般情况下,兔子和乌龟谁跑得快?(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我们能说兔子跑得快吗?这样接着引出常用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规定,为速度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内在联系,提示了事物的物理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所遵循的过程。物理规律是物理理论的基础,它与相关的物理概念一起构成了逻辑上和谐的知识体系,即物理理论。物理规律的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要抓好物理规律的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效率的关键。 一、物理规律的类型和特点 1、物理规律的类型 物理规律在教学中通常表述为物理定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以及物理法则、公式和方程,等等。这些规律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定律和物理定理。其中,物理定律一般是指在物理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方法所获得的结论。如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折射定律等。物理定理一般是指从已知命题出发,用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指导出来的结论。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 实际教学中,有人又把物理规律分为3种类型,即实验规律、理想规律和理论规律。所谓实验规律,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物理学中绝大多数规律都属于实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焦耳定律、帕斯卡定律等。所谓理想规律是指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或者达不到所需的实验条件,但是具有足够多的实验事实的规律。它们是在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所谓理论规律,是指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规律。如电流和电压分配定律等。 2、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般而言,物理规律有3个显著的特点: (1)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内在联系。 既然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去创造规律。也就是说,人们只能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和观察实践去发现规律,而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创造规律。人类在物理学研究中,一般应用实验归纳法和理论演绎法两种有效的途径发现物理规律。 (2)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物理规律实质上是揭示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物理规律的掌握就是在物理概念形成基础上的理性认识过程。一般情况下,物理规律既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以用数字关系式或图像表述。但无论采用哪种表达方式,其中都涉及有关物理概念,同时决定了在物理运动过程中有关概念的必然联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涉及力、质量和加速度3个物理概念,在物质的运动过程中,牛顿第二定律提示了质量为m的质点受到力F的作用,必然产生加速度a的规律。 (3)物理规律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近似性

探索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精选教育文档

探索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 人类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也相当于一个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 , 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大体上是一致的。 物理规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 ; 物理规律是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 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四个阶段。 一、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物理规律 , 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 此 ,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 , 要创设好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创设物理环境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 , 或者借助于演示实验 , 也可以让学生亲手做实验 , 使他们置身于物理世界中 , 获得感性知识 , 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供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 , 创设的物理环境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例 如 , 使学生获得探索物理规律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数据; 提供进一 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 ; 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创设的物理环境还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 物理规律

总结物理规律最常用的方法是实验归纳法。例如 , 通过利用杠杆、轮轴、滑轮等多种机械提升重物与直接用手提升相比较 , 归纳出功的原理。 对于多因子的物理过程 , 运用单因子实验法。例如 , 欧姆定律的教学中需要先保持电阻不变 , 研究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再保持电压不变 , 研究电流强度随电阻的变化的规律。最后综合为一条定律。 限于中学的实验条件 , 有些定量的实验不易成功。因此 , 可以在观察定性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推演或分析介绍。 在初中阶段 , 也有少量的物理规律运用演绎法得出较方便。例如 , 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式。 对有些物理规律的研究 , 可以先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 , 提出假说 , 然后再运用实验或理论加以检验 , 修正假说 , 得出科学的结论。如阿基米德定律、愣次定律。 还应指出 , 有些物理规律既可以用实验归纳得出 , 又可以用演绎法得出。如果教学中能将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 效果会更好。例如 , 用实验法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后 , 可再用杠杆原理阐明其原因 ; 用实验法总结出阿基米德定律后 , 让学生计算浸入水中的正方体上、下两底面受到的压力差。这样 , 由两种不同方法却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更证明了物理规律的正确性 , 而且还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最后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 , 得到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提出问题,创设物理环境 (二)、进行思维加工,建立物理规律 (三)、理解物理规律,明确使用条件 (四)、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教学案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提出问题,创设物理环境 导入新课的过程: 教师:同学们,我们每一组桌上都有一些图片(课前已经准备好的资料),你们仔细看看这些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你们看到了什么和想到了什么? 学生1:人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车就走;不蹬,车就要停下来。 学生2:工人用力推箱子,箱子就运动;不推,箱子就不动。 教师:如果工人再推一下呢? 学生2:箱子又会运动起来。 学生3:火车在进站时,离站台很远就已经关闭了发动机,火车没有动力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滑一段距离。 学生4:在溜冰场运动员用力蹬一下地面,就可以在溜冰场滑行很远。 教师: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还用力吗? 学生4:不用力了。 教师:这个例子是不是可以说明力和运动没有关系? 学生4:好象也不是,因为如果运动员不蹬,最后他会停下来。 教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经验能够说明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5:用锤子往木板中钉钉子,拿锤子用力敲钉子,钉子就向下运动;不敲,钉子就停止运动。 教师:谁能够根据上面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概括说明力和运动的关系?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 三) 、理解物理规律, 明确适用条件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必须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1.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了两层含义:①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②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两个概念:①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改变速度)的原因.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力,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速度变化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②惯性的概念.一切物

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一)、提出问题,创设物理环境 提出问题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主动获取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环节尽可能鼓励或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常见方法有: A.观察法 B.联想法C.比较法D.推理法E.实验法 如学生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时,就用到:实验法—联想法—推理法 实验是发现规律的基础,先让他们作实验“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启发他们从实验中发现问题。 教师实验后可提问:“如果不受力将怎么运动,可以展开联想。如学生在实验后进行合理的推导。没有阻力运动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 (二)、进行思维加工,建立物理规律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总结规律主要运用了实验归纳法、逻辑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图像法以及假说等方法。其中又以实验归纳法最为普遍。 实验归纳法:所谓归纳法,是从一些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共同点的过程。 (1)实验归纳法:物理学中运用归纳法的基础主要是实验,因为实验不但能够重复进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各个部分或物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而且运用实验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中学,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总结物理规律应用最多的便是实验归纳法。运用实验归纳法时,常常借助于图像,即把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系中画点、连线,从分析图线中,总结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2)逻辑推理法:就是在已有的定律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概念,运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例如,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实验关系,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推得的。 有一些定性描述的规律,限于实验条件,不易做演示实验,因此可采用定性演示结合理论推导的方法而得出。

初三寒假物理复习从三个阶段入手

初三寒假物理复习从三个阶段入手 稳固阶段温习 稳固阶段的温习主要是对学过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实验、测量工具的运用停止回忆、整理、加深记忆的进程,起稳固和加深了解作用。 1、物理概念的温习 在温习进程中,要从每个概念的全体内容上掌握,也就是要从概念树立的目的、定义的内容、物理量符号、定义式、单位、测量的仪器等方面去逐一整理。如〝压强〞是为了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概念是〝物体单位面积上遭到的压力〞;公式是p=F/S;单位 2、物理规律的温习 了解规律提醒知识内容,能用规律处置相关效果。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力,提醒了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形状,原来是运动的将坚持运动形状,原来是运动的将坚持匀速直线运动形状。 3、物理现象和实验的温习 对物理现象要明白现象发作的条件、发生的缘由,掌握解释现象的方法。如〝惯性现象〞发作的条件是物体间发作相对运动。解释惯性现象的方法是:〔1〕首先明白研讨对象所处的运动形状。〔2〕弄清楚发作了什么运动形状的改动。〔3〕惯性坚持物体原来的运动形状。〔4〕说明发生了什么结果。

实验要求先生熟练掌握基本量度仪器,如刻度尺、天平、弹簧秤、量筒〔或量杯〕、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的运用方法和本卷须知,并能总结出它们运用时应留意的共同点:终点位置、准确水平和测量范围。关于天平、弹簧秤、温度计、滑动变阻器还要知道它们的任务原理。应着重对〝双基〞的记忆和了解,训练标题的编选,要紧紧围绕各个知识点多角度、多层次停止,片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 综合阶段温习 1、抓住主线,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络 从大块分,初中物理知识可分为: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电和磁、初步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等,每一局部普通都有〝概念〞、资料、动力这根主线。复习进程中,要抓住这根主线将零星的概念穿成一个知识网。如〝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可以联络到重力、摩擦力、压力、浮力等温习掌握。 2、应用类比,抓住知识的实质 有些物理概念,虽然物理知识不同,但定义方法相反或相似,在温习进程中可以归类比拟,着反温习一两个概念,举一反三,举一反三。例如:密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比热容和电阻等。关于一些实质不同,容易混杂的知识点那么停止对比、比拟,可消弭模糊看法。如质量和重力;压力和重力;惯性和惯性定律等。

初中物理教学的三个层次——懂、会、悟

初中物理教学的三个层次——懂、会、悟 摘要:教学是引导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会、从会到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真懂的学生能对各种关于概念、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说出理由。会是通过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解题训练出来的。教师要示范,学生要做适量的练习。悟是对过程的深刻反思,要让学生学会解决一类问题的一般思维规律。 关键词:懂;会;悟;牛顿第一定律 简单地说,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会、从会到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懂 (一)什么是懂 懂不是死记硬背。因为即使记住了,也可能还是不懂。是否把某块知识搞懂了,首先要看学生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把概念、规律或其他知识性的材料表达清楚,并能说出这段文字的关键性的要点,而且这仅仅是懂的最低层次。 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仅能记住“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已经懂了。至少,学生应该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能抓住“不受力”、“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等关键词。 (二)怎样教,学生才能懂 只有当教师的教学内容贴近于学生的认知实际,教师的引导分析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才会容易懂。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及事实出发,引导学生亲自实验,得出结论。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进而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三)如何判断学生是真懂

真懂的学生能对各种关于概念、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说出对的依据,错的理由,能应用概念、规律解释生活、生产中简单的现象。 例如:真懂“牛顿第一定律”的学生能判断出“力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并能说出理由: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能解释“跳远时,运动员助跑速度越快,跳得越远”和“司机行车时要佩带安全带”的道理。 二、会 (一)什么是会 会就是在懂的基础上,能进行推理、分析、综合,能独立地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会是通过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解题训练出来的。要使学生会解决问题,首先教师要很好地示范。示范什么?示范符合逻辑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过程。就拿解题来说吧,审题完毕后,整个解题思维过程的起点在哪里?这个起点应是设问。示范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要揭示整个思维过程各细节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这样想而不那样想?物理学犹如迷宫,教师在示范思维的过程中,思维每推进一步,最好在此处做上一个醒目的记号,等待示范完毕后再引导学生回头看,这时学生会更清晰地看清教师的思维轨迹,进而自行总结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程序。教师讲完一道典型例题后,不妨让学生再独立地做一遍,并与教师的解题过程进行对比,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解题思维,但此时的做不应是机械地重复,而应在解题过程中自觉地体会解题思维的内在必然性,关注解题过程的关键点。 在讲解一道电学计算题时,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例题:标有“6V 3W”字样的小灯泡与一只12Ω的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灯泡正常发光。求: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 思路引导:根据灯泡正常发光,可求出什么?——灯泡电阻和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小灯泡与定值电阻串联,可求出什么?——总电阻;怎样求电源电压?——U电源=IR总。 解:∵R灯=U额2/P额=(6V)2/3W=12Ω ∴R总= R灯+R定=12Ω+12Ω=24Ω ∵I= P额/U额= 3W/6V=0.5A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注重四个阶段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注重四个阶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课型,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为这一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以下四个阶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阶段 每上一节课,教师事先拟发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定向地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二、重点讲解――理解领会阶段

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一阶段是在知觉选择的基础上领会和理解教材。领会,是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规律,在领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知,并把新知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理解,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个别事物、个别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者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或个别现象,理解领会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三、整理吸收――记忆贮存阶段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摹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的知识。 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

物理规律教学经历的阶段

物理规律教学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①提出问题创设物理环境;②进行思维加工,建立物理规律;③理解物理规律,明确使用条件;④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 从牛顿第一定律浅谈中学物理定律的教学 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则、公式等。它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物理定律的建立是有关研究领域获得重要进展的标志。 一“应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学”中,只重传授知识,重理论,轻实践,见书不见物,把学生禁锢在课本的狭窄范围中:重结论,轻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陷入教材资料题海及教师的空洞讲解中,、培养出的学生,在以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重点的考试中表现相当出色,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就逊色多了,非但不利于教学主体即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二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整体理解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理学不仅是一门综合了众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原理以供人们广泛使用的基础学科,古今物理学家探索发现知识的坎坷经历和经验教训并由此反映出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执着的科学精神。没有对物理学的完整理解,就不可能有完整的物理教育。 三探索中学物理规律中所应用的科学方法 中学物理物理规律,都是先由观察物理现象进而提出问题,猜测答案,再通过实验测量,并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发现规律。确定规律内容,给出定量公式,进一步判定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应该说只有通过上述考察,才能真正理解和全面把握物理定律丰富深刻的内涵和外延。 探寻物理规律,一般可用以下图表表示: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 ---------交流和拓展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来说明: 1、提出问题: 有人说用力推车,车子才运动,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同时演示小车在推力作用下运动) 2.(同学们答案各有不同。) 3、继续提问: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你们又接受这个观点吗?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围绕问题:“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一一进行。 小车原先静止,手推小车施加推力迫使它改变现有静止状态而开始运动。手离开小车,即撤消推力,可是由于惯性,小车并不立即停止,认识到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小车是因为受摩擦阻力而停止,桌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小车维持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设想“若没有阻力呢”?--------------运动的小车就会一直运动下去。 3、结论: 由此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进一步提出问题: 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呢?

浅析物理课标下的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

浅析物理课标下的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 物理作为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由于具有较大难度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使其成为学生学习中比较难的课程。许多学生抱怨说太难理解了,尤其是一些概念和规律,看似简单,却非常复杂,难以理解。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仍然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所以又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它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更重要的奠基作用,是学生不可忽视的学习内容。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笔者根据经验,认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引入 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和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生活,物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过来生活也不能没有物理。因为生活要靠物理科学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要始终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原则,为学生创设一个合

适的物理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理解为什么在学习中要引入新的概念和规律,并进行研究。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基础是感性认知,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机器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只有懂得这一道理,才能清楚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学习物理的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因为初中阶段已经对物理知识有过一些简单地学习,所以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也掌握了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因此,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应该变得相对简单一些。但是为了继续降低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例证,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萌发更加积极地学习热情。所选的例证应该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生活观念相矛盾的突出的典型事例,这些实例,既可以是教师通过讲解方式告诉学生的,也可以是通过多媒体或者图片的形式,使学生了解。 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们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猜想,引导学生进行试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

谈物理概念教学的几个环节

谈物理概念教学的几个环节 物理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物理定律、公式和学说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能掌握物理概念就不可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所以学生只有学好物理概念,才能学好物理。那么,怎样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呢? 一、由现象到本质建立概念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实际的操作、模型演示、生活中熟悉的实例等进行直观教学,这是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任何物理概念都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将物理概念是应尽可能从具体事例或演示实验出发,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然后通过分析、概括,抽象出其本质,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物理概念。 例“加速度”这个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列举实例: 火车开动时,它的速度从零增加到几十米,需要几分钟; 汽车开动时,它的速度从零增加到几十米,需要几秒钟; 步枪射击时,子弹的速度从零增加到几十米需要千分之几秒。 可知:常见的许多变速运动,其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为了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概念。 二、抓要点,破难点,掌握概念 概念是反映物质的本质属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有的概念难度大,要掌握概念,就 要抓要点,突破难点。例如:电场强度E=,对此概念绝不能受数学公式的影响,错误的认为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F越大,E越大;F=0,E=0的错误结论。一定要明确 比值是表示电场强度大小的量度式,而非决定式,E与F、q不存在正比、反比的关系。电场强度E是反映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只有电场本身决定,与F、q无关,抓住这个物理量的要点,突破了难点。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不放试探电荷,场强就为零”的错误概念。 三、找联系,抓类比,深化概念

谈物理概念及教学

谈物理概念及教学 谈物理概念及教学(二) 束义福 (二)表象环节——感性思维 表现环节的教学包括三个方面:调动原有的正确表象,主要是有教师发播刺激词,由学生相应的反应词调动出头脑中已有的感性经验;纠正原错误表象,主要是借助实验、观察等手段,克服错误的先人之见;树立新的、正确而丰满的表象,并从个别表象发展为一般表象。 表象的产生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其进行抽象、概括提供充足的“原料”。 要建立生动的概念的表象,其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 1、出示实物,进行实验,或组织现场观察,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躬影实践; 2、展示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教学影片、电视录相等电、声、光教学技术媒体; 3、运用学生的亲身经验,列举实例,唤起学生记忆中的有关表象,为建立概念创造条件; 4、对于抽象性相对较高的物理概念,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类比,化抽象为形象,建立类比表象; 5、教师可用语言对有关的概念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引起他们的联想,展示丰富的想象,将概念与一幕幕活的物理图景联系起来。 表象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是认识物理概念的加工“原料”。所以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对表象环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概念教学中重视实验演示,固然有利于概念教学的设计,但不可在做完实验后紧接着就进行分析以引出概念,而应该设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当学

生头脑中还是残缺表象时,教师就根据自己头脑中早已存在的表象进行分析,致使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不得已只好机械记忆。 (三)概括环节——抽象思维 概念的真正建立将是摆脱表象的束缚。 表象并非真实物的“高保真复写”,表象本身就对具体实物有了一定的概括性。但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个别表象,仅仅反映个别事物的特征。个别表象经概括上升为一般表象,它反映许多事物的共同特征。在概括的过程中,通过辨别各个别表象所反映的个别事物的特征的异同,找出一类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随着表象概括程度的提高,这种共同特征的概括程度也越来越高,最终成为关于这类物理现象的概念的本质特征。 实际上,对物理现象的概括过程,就是逐步获取物理概念本质、特征的过程,比如“力”的概念,其表象材料就逐步深化、扩展概括性程度不断提高的,从最初肌肉的感觉,到人对物体的推、拉、压、提,扩展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直接作用。后来,表象进一步扩延、丰富,扩展到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的吸引、排斥作用。在这些丰富的表象材料中,有一点是它们共同具有的,那就是它们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而,“力”概念是对这些表象材料的概括达到顶点的产物。 可见,这是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将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突出反映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四)定义环节——理性思维 在概括的基础形成的概念,最终将以精炼而严密的物理术语表达出来。然而,由于表达的需要,使得物理概括语句的句法结构不同于文字语言,又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其限制性的修饰定语词使物理概念变得常常难以理解。 在概念的表述语句中,并非所有的字词都起着传递本质特征的作用。概念定义中的各语句组块对于本质特征的传递,其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其中起作用小的为相对冗余部分,这部分字词有时还会干扰学生对本质特征的获取,但它们对于准确传递概念的全部信息又是必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_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完全替代真实的中学物理实验。 答案: 错误 2.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导入策略有: 答案: 从复习导入_从物理学史导入_从生活情境中导入_从游戏导入 3.课标对超重与失重的要求是,通过(),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答案: 实验 4.手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有哪些应用? 答案: 利用摄影类APP实现精细观察_利用手机自带传感器开展实验探究_记录代表性的学生实验操作_“直播”演示实验 5.任何物理知识都涉及三个基本因素:实验、()、数学。 答案: 科学思维 6.所有问题都能成为科学探究的起点。

答案: 错误 7.在课堂探究中,学生需要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通常,学生搜集的 证据可分为 答案: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8.微课作为辅助传统课堂的教学资源,可以用于哪些方面? 答案: 拓展知识_实验演示_难点讲解_课外难题讲解 9.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包括好奇心、求真精神、求美精神和()。 答案: 求善精神 10.要正确处理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衔接,要从教材、教学、( )等方面思考衔 接问题。 答案: 学习 11.用窗帘导轨创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优点有: 答案: 由于窗帘导轨容易弯曲,导轨与小球间的摩擦力小,且很容易改变斜面倾角,演示简单、成功率高_可以将理想实验搬到黑板上,直观明了,课堂震撼,引起学生的情感投入和感性思维_可以不完美地完成伽利略理想实验

12.(),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这会影响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影 响决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 答案: 求真求实 13.实验探究课上,教师也应是问题讨论的(),针对探究的话题等适 时发表自已的观点。 答案: 积极参与者 14.物理实验探究课的形式是多样的,探究没有僵化的规程,过程贯穿于始终。 以()为动力,以科学方法为工具,以探究思维为灵魂,以核心素养为目标。 答案: 问题情境 15.下列属于非常规物理问题的是()。 答案: 探索性实验,比如“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的课题_科技前沿问题,比如探讨“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_开放性问题,比如研究“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6.中观层面的物理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有(多选): 答案: 物理测量理论_物理学习理论_物理课程理论_物理教学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