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程论

中学物理课程论

第一篇:中学物理课程论

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同学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课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行政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形成认识-练习运用-巩固深化

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表述问题-猜想和假设-证据、论证、结论-评估和应用

说课1说教材2说学生3说教法4说过程5说实验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社会实验

概念教学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清净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3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1创设物理情景,形成科学问题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课堂维度1课程维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教师维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3学生维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物理计算题解

答1审题和描述图景2分析物理过程3选择物理规律4进行数学推演5谈论反思

科学的推理1归纳推理2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

谈话法和讨论法区别:谈话法和讨论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讨论法的问题表达的是讨论的范围与主题,集中而具有概括性;谈话法的问题是教学的逻辑线索,由浅入深,组成系列。讨论的主题是学生,教师起辅助作用;谈话法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强。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阅读法

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世界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工具

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同学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课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行政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形成认识-练习运用-巩固深化

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表述问题-猜想和假设-证据、论证、结论-评估和应用

说课1说教材2说学生3说教法4说过程5说实验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社会实验概念教学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清净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3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1创设物理情景,形成科学问题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课堂维度1课程维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教师维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3学生维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解答物理计算题1审题和描述图景2分析物理过程3选择物理规律4进行数学推演5谈论反思

科学的推理1归纳推理2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

谈话法和讨论法区别:谈话法和讨论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讨论法的问题表达的是讨论的范围与主题,集中而具有概括性;谈话法的问题是教学的逻辑线索,由浅入深,组成系列。讨论的主题是学生,教师起辅助作用;谈话法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强。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阅读法

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世界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工具

第二篇:中学物理教学论精华

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应当反映物理学的本质,反映中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反映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应当是物理学的本质和中学科学教育目的的统一。学科性(物理课程必须反映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教育的阶段性;

理念: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目标:

1、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3、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4、发展学生探索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知识目标可以分为,知道、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技能目标可分为,动作模仿、动作的理解、动作的组合三个层面;情感态度目标,是一种文化熏陶下的潜移默化,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品格,提升科学素养)

课程资源的种类: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文献资源,实验室资源,人文环境资源,课件、网络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物理资源(文本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开发的几个原则:层次性原则、简单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人本原则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形成科学问题

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

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

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体:教师、学生、物理世界、媒体(教材、教学设备等)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认识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重要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教学方法:是指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讲授法、实验法、学习法、基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谈话法—问答、讨论法、电脑辅助法、自学指导法。

科学探究七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概念:是物理对象的本质属性在人头脑的反映,是在观察、实验的

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

前概念:学生在接受某个具体的物理概念之前,其头脑已经形成了与此物理概念相关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知结构与真实的物理现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学生对同一物理事实的两种不同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并让学生明确自己以及别人的想法;然后尝试揭示矛盾事件,引起概念冲突;最后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调整,建立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新的概念。

物理规律的特点:A、物理规律是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而得出来的(实验探索法和理论探索法);B、物理规律用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达;C、物理规律具有相似性和局限性;D、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物理文化:是由物质设备、观念形态、知识体系、语言符号四大要素构成,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对同行或专家、领导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教材(分析教材)、说学生(学生学习之前的知识储备和前概念)、说教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说过程(说明教学的流程)、说实验(说明实验在教学中的目的和作用)(1)说的内容课题(2)总的设计思想(3)教学目的(4)教学过程(5)教学方法(6)教学重点(7)评价这节课。

教学设计的原则:1.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2.整体设计和要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3.规范性和创造性兼顾的原则4.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并重的原则5.教师与学生交互协调的原则。

教学设计的内容:1.制定教学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3.分析学生和教学环境4.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5.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6.制定测评工具7.教学反思和修改。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地培训教师技能的活动。教学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解释技能、控制技能、强化技能。

课题的导入设计:导入是教师的一个基本技能,但是针对不同的课题应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要有一个设计,如复习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猜想导入、实验导入等。

第三篇:中学物理教学论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物理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一般用定义说明)。

物理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即通常所说的物理概念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物理课程标准》框架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

演绎推理————指与归纳推理相对的、由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大前提)推出特殊性或个别性知识的结论(小结论)的推理.如果前提是真实的,那么必然可以推出真结论。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电容(或称电容量)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电容器,定义1: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学科特点:

1、是一门实验科学;

2、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

4、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

5、是一门带有方法论的科学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懂得物理概念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2、使学生懂得物理概念的内函

3、使学生懂得物理概念外延

4、使学生学会运用概念

物理教学难点形成原因及对策:原因:

1、相关的准备知识不足

2、学生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

3、学生感性认识不足

4、概念相通,方法相似引起混消

5、教学要求过高或方法不当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对策:

1、分析掌握中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

2、教师应注意分散知识难点

3、重视加强物理实验

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

1、讲清引入这个概念的必要性

2、怎样引入

3、概念的正确形式

4、概念的应用

物理学科教学的性质:

1、研究物理教学

2、揭示物理学科规律

3、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物理教学任务与目的:

1、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品德(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兴趣是关键,品德是根

本)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过程基础

2、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心问题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3、物理教学过程突出方法教育

4、中学物理教学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的实际内容

5、教学过程重简约性

6、教与学的相互依存教学过程的本质

1、它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是有目的和计划的○

2、有确定性、是间接知识为主、认识过○程教师起指导作用、认识是在课内进行的

2、教学过程同时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规律是客观的,原则是主观的,原则是依据规律制定的

教学规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要求:自然贴切;语言精炼;紧扣中心;内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容概括)

结课形式:归纳式、比较式、悬念式、练习式、点题式、首尾照应式物理概念教学:

概念及特点:它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本质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科学抽象。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1.讲清引入这个概念的必要性

2.怎样引入

3.概念的正确形式

4.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5.概念的运用

概念教学中的注意问题 1.相近概念的干扰 2.感性知识认识不足

3.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难以理解相近概念的辨析1.定义2.各自特点 3.联系

4.区别

物理规律教学要求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1使学生明确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及所研究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3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使用的范围 4运用规律

学习规律常见的问题 1.感性知识的缺乏 2.相关知识准备不足

3.生活中学生形成的错误观念和影响

4.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

5.想象思维能力不强课程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作用

1.吸引学生注意力

2.激发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3.复习相关知识,进入教学内容

4.明确本课堂的教学目标

5.渲染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方法: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复习导入,悬念导入,概念导入,观念冲突导入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导入原则 1.针对性 2.趣味性 3.启发性 4.艺术性

课堂讲授技能主要特点:

1教师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2教师一语言为主传授知识面向主体学生讲授法的优势 1.效率高

2.成本低

3.能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局限性

1.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3.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适用范围: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1.适用讲授启发性的知识

2.适用于大班教学

3.适用传授复杂抽象难的知识

讲授法的要求:要充分准备,要科学,要有启发性

提问的技能

1.提问的功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能促进学生学习,平稳过渡)

2.课堂提问类型(知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提问)

3.要求(要得当,要具有启发性,目的性,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顺序性,发问的技巧,即对象是明确的,表达要清楚,要适当

停顿)4.原则(要充分准备,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把握时机与内容)板书技能

1.作用(反映出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概括要点)

2.类型(提纲式,表格式,线索式,关系式,图文式)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3.原则(目标明确,有针对性

语言要准确科学

书写要规范,示范性强

突出重点,条理性强

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结课技能

功能(条理化,系统化功能

巩固强化功能

教学过滤功能

激趣开智功能)物理学科教学的性质

1研究物理教学 2揭示物理教学规律 3.指导教学实践

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1物理教学规律和实践 2物理教学的全过程 3物理教学大纲

物理教学论研究的内容

1物理教育的价值与功能2物理教学内容的构成3.物理教学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方法 4.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物理教学原则

1.科学性

2.实践性

3.趣味性

4.全面性

第四篇:中学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第九章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概述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来说,最

基本的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要搞好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备好课。备课是教师工作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任务,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是中学教师备课的总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1、备课的基本要求就是学习大纲,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编写教案。做到“三备”即:

备教材(钻研和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和重点、备知识、备实验、备习题);备学生(分析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明确教学难点);

备教法(处理教材,选择教法),就是通常所说的“备课”。不过这种备课(或叫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是建立在教师个人经验基础上的,当然这种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些经验还会不断地被总结和运用,因为它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

但是,随着人们对教学功能认识的不断完善,对教学过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教学过程本来就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复杂过程,因此仅仅以教师经验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教育发达的国家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观。

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等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过程,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在分析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需要,从而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学习内容的类型选择相应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反馈,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最大优势是克服了传统备课中对教学状态的直觉描述,凭经验教学,教师的职业能力的提高全凭个人摸索的缺陷,能够充分利用人类对教育教学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对新教师的迅速成长也是一条捷径。

2、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主张,依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教学过程各主要要素的系统分析,创造一种教学活动模式,并形成有序的流程,为教

学工作提供行为的规范和具体的操作方案,以指导教学工作的实施。简言之,课堂教学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并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为其成果表现出来。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设计必须最终落实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上。教学模式具有层次性,并有总模式和子模式之分。目前流行的教学总模式有三种: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启发教学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学生中心模式”);

★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简称“双主模式”)。

“双主模式”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要求,在基本保留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创造多元化的软、硬件环境,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激发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而“学生中心模式”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强调学生的首创精神。这两种模式均符合当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双主模式”为主,适当使用“学生中心模式”(如课题研究等)。

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包括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主要有:

1、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教材处理;

2、中学物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3、中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4、物理课堂实验的设计;

5、物理学与技术、社会和生活的研究;

6、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媒体的应用和设计;

7、知识的运用和问题的解决;

8、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9、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10、中学生物理学习评价的研究,等等。

三、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1、理论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相统一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不能以感性经验为依据,而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这样才能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规范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以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增加自觉性。正是为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设计又必须把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给出教学流程,明确可操作的方法。

2、整体设计与要素分析相结合

没有要素分析的综合是肤浅的,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而只有要素分析,没有综合,必然是孤立的,并且缺乏整体功能。因此教学设计既需要以整体为背景进行要素分析,又需要以要素分析为依据进行综合优化,使教学系统各要素处于相互匹配和最佳结合状态。

3、规范性与创造性兼顾

反映教学过程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只有规范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新思想、新理论的运用又必须创造,创造是对规范的完善与发展,二者是可以兼顾而统一的。

4、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并重

教学过程由教学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及二者的中间联系过程三者构成。因此教学设计既要重视静态设计(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又要重视动态设计(教学过程的发展),使二者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中向前推进。

5、施教者与学习者交互协调

教学过程既是施教过程,也是学习过程。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促进两者的交互与协调,但交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讨论根据教学设计的原则,自选一段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节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及案例

编写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就是常说的课时计划或教案。

教案一般是由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综合编成的,是教师备课的总结、上课的依据,是检查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参考。认真编写教案是积累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即章节标题或核心内容,并注明授课时间;

2、教学目标: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方面的要求;

3、实验教具及媒体:实验所用仪器、器材的规格、数量,教学所用的媒体;

4、教学过程:这是教案的主要部分,一般包括教学的主要内容(知识、公式、数据、例题、研究方法等)、程序安排、时间分配、习题作业、技能训练等;

5、课后分析:课后及时把教课中的激情灵感记录下来,以免情消意散、无法追忆。课后记录可以包括:教案的执行情况、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法的选择和应用效果如何、学生的反映、疑难问题、典型错误、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今后教学建议、资料索引等。

教案要能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能反映出师生教与学的动态过程。

这里我们提供一个教案格式,并附案例供参考。

表10—1 教学参考格式

教案可以写成文字形式也可以编写成电子教案.

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备课平台(可参考:《物理教学探讨》2003.1.“点击物理教学资源,创建电子备课平台”)或者应用网络上介绍的“电子备课授课系统”(如洪恩数字校园系统中的一个组件--电子备课授课系统)。

利用计算机备课有以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提高备课的速度,摆脱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避免重复抄写的简单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和教法。

2、利用电脑具有信息存贮量大和信息处理速度快的特点,组建学科习题库可以满足教学中的需求,有利于精选习题和试题。

3、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和多媒体电脑等电教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和快捷,有效地促进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

4、有利于对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统计。利用电脑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软件)进行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统计,不但速度快、正确率高,而且可以十分方便地对考试成绩的各种数据(如难度系数、区分度、标准差等)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保存和查找也十分方便,从而为教学研究和改革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

5、有利于备课资料的保存和交流优秀的备课资料.

因此,作为跨世纪的教师应该有战略眼光,早日掌握电脑在备课中的应用技术,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备课:自选下列内容中的一个,按照教案的一般形式撰写教案

★惯性惯性现象;

★压力压强

★杠杆的平衡条件

★浮力产生的原因

★加速度的概念

★电动势的概念阅读“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设计

2、渗透人文教育

物理学史是一部人类的进步史,每一项重大的发现,都联系着社会,联系着人。许多物理学家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以及他们的人格、品行,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物理学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适当进行一些学史的介绍,就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读材料--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还可以阅读伽利略的传记。号召学生不仅要学习伽利略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还要学习他尽

管身处逆境却始终不屈不挠地探求真理的精神。

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正确评价亚里士多德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杰出学者,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他的著作很多,对西方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限于当时科技发展的水平,他在物理方面的论述,今天看来很多是不恰当的。但是,在两千多年前他能够通过观察、归纳,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已经很不简单了。

3、引入新的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指出了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不能只想着知识目标,还必须考虑另外两方面的教学目标。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中,“测定反应时间”的教学可以使这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融于一体:

(1)师生合作做一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一枚金属小书签,用两个手指捏住书签上端。请一位学生,伸出拇指和食指,在书签下端做捏书签的准备.告诉学生,如能捏住,就送给他做纪念。

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释放书签(措施:教师若无其事地对学生说,这枚书签漂亮吧?说的同时,松手),学生一般捏不住.可鼓励该生再捏一次,这次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捏住(措施:书签的下端距学生的手远些).

然后,教师指出这个小游戏能检验人反应的灵敏程度,引出“反应时间”的概念。(2)指导学生设计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实验看到桌上的直尺(带刻度、长30 cm),联想到刚刚做过的小游戏,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请一组学生谈谈他们设计的方案:原理、器材、怎么操作、怎么读数、怎么计算出反应时间。其他组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形成完整的实验方案:

[原理]

人的反应时间等于直尺下落的时间 [器材]

直尺、计算器.

[操作]

一人捏住尺子的上端,保持直尺竖直不动.另一人两手指呈捏的姿势,在直尺的下端零刻度处等待.前者释放,后者捏住(注意后者要紧盯着前者的手,且在捏的过程中后者的手不能向下移动)。[读数] 测出直尺下落的距离s,即后者捏住处的刻度值。

处理数据]

根据位移公式s=1/2gt2可计算出直尺下落的时间,即人的反应时间t =(2s/g)1/2 学生分组做实验,测定自己的反应时间。(3)教师用一根“神秘”的尺子检测,直接读出反应时间。让学生猜一猜这根尺子的奥秘。学生经过思考能够明白,教师事先完成了时间和位移的转换,把时间标在了尺子上。

这样就制成了一把“反应时间测量尺”。

(4)提出一个研究性学习小课题建议学生在课外动手做一把“反应时间测量尺”,用它跟踪检测自己的反应时间;检测不同人群的反应时间(性别、年龄、职业等)。研究采集到的数据,总结出反应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当积极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在两方面:

(1)用Microsoft PowerPoint编制了计算机教学软件,将文字、表格、图片、动画等投影到大屏幕上,替代了板书。

(2)用自由落体仪、光电计时装置和计算机(硬件、软件)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s和时间t的关系,测定重力加速度g。自由落体仪如图所示,立柱的上端有一个电磁铁,通电,小钢球就被吸引住;断电,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立柱上有4个可移动的光电门,当小球经过某一光电门时,利用光电计时装置就能测出小球下落到这个光电门所

用的时间。

从刻度尺上读出小球末端的位置和4个光电门的位置,输入计算机,就能得到小球下落到4个光电门时经过的位移s,相应的时间t由光电计时装置侧出后直接传送给计算机。

这样,小球下落一次,就能得到4组实验数据。

编制的计算机软件不仅能记录实验数据,还能处理实验数据:

建立一个坐标系(纵轴s。,横轴t,在坐标平面上描点,让学生看看这4个点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看不出它们在怎样一条曲线上)。换一个坐标系(纵轴s,横轴t2),能够看出4个点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这4个点拟合一条s-t2图线:

差不多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改变光电门的位置,多做几次。大量的实验可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s与所用时间的平方t2成正比.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s-t2图线斜率的2倍)阅读“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第三节教学反思

对教学的反思如同人照镜子,通过照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从而了解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反思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提醒我们去思考,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教学应该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去设计,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课程标准所反映的基本理念。在不断的反思总结过程中,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教师的成长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如维拉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反思性教学依赖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是教学主体自我解剖的过程。在教学反思中,教师主动、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和分析的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地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教学反思的特征:

第一,教学反思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反思不是一般地回忆教学情况,而是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手段、评价等在课堂上对学生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的再认识,找出存在的问题。

第二,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着更合理的方向迈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的新问题,能够唤起教师对教学的责任心,促使教师以教育理论作指导改进教学。

第三,教学反思是教师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正如一个婴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面临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样,教师的成长也会经历一个从失败、再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纠正存在的问题,最后走向成功的过程。这其中反思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能够对自我进行全面、恰当的反思是成功教师的必要条件。

第四,教学反思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实践活动作为认识对象进行照镜子的过程,属于“个人奋斗”的行为,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这种自我剖析的过程源于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高目标追求。第五,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个重要的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建构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通常教学反思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和对比法两种。

教学设计的内容必然要实施,将实施的过程作为认识对象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等进行对照,同时开辟绿色信息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将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统整在一起来剖析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为改进和提高

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这样的研究方法属于行动研究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同行之间地交流,倾听他人的教学设计思想,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富有经验的教师的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独到见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学习,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手段、评价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另外,参考国外教材和教学中的独特设计也会产生很大的启发。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对比法。

阅读“单摆”的教学设计

教师:广州人冬天去哈尔滨旅游,买了一台漂亮的摆钟,买的时候很准,但由于两地的温差很大,到了广州摆钟就不准了,为什么呢?能不能将它调整过来呢?

这个教学设计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景,可以启发学生在上课开始时就思考,但是,让学生思考的这个问题很难亲身体验,能不能创设一个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情景,然后自发地提出问题呢?为此剖析如下一个相同内容的教学设计。

⑴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一个同学在小组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如:实验材料的管理员、观察实验的记录员、代表小组的交流汇报员、噪声控制员等。

⑵活动的过程

材料管理员可以到实验台(讲台)上领取一段绳子、一把剪刀、一卷胶带和几个尺寸、质量各不相同的硬币。

每一组同学利用这些材料完成如下工作:

·用胶带将铅笔的一端固定在桌子的旁边,铅笔的另一端露出桌子的边沿;

·把回形针系在绳子上,把硬币插在回形针中,绳子的另一端系在露出桌边的铅笔上;

·由硬币、回形针和绳子组成的摆能够自由摆动;

·测量物体在15秒内的摆动次数。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浅谈物理学中的教与学 不少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难在哪里?无非是听课难懂、作业难做,对所学知识感到支离破碎,难以融会领悟。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如没有足够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对知识交待不清、题海战术性的机械训练等,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对物理概念模糊才感到难学、难懂,甚至有畏难情绪,这种食而不化的病症,就在于不肯花功夫搞清物理概念。 如果我们把物理教学的构成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的要素至少应当有: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师物理教学客体三个方面。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是物理信息的接受者,物理教学目的的体现者,还是检验教师进行物理教育、教学的效果的实践表征。所以说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及其他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当然物理的教学不仅仅是纯粹的物理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开发学生智力与培养学生能力来看,我们知识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中心,人的思维活动就是凭借概念与词汇展开的。在物理教学中最紧要的是活跃学生头脑里的物理思维活动。无论是物理思维的凭籍还是运用物理思想方法进行研究活动,都离不开物理概念。目前,教学活动中已把开发学生智力与培养学生能力摆在智育的首位,这就使课堂教学的要求发生质的变化。不再只看教师讲得如何科学系统,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的思想方法与研究方法,使学生学得科学系统。这就要求学生用已学的物理概念来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讲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已学懂了的即时速度与加速度两个概念,通过一定事例与思考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练习与巩固也融会在这一过程中。因此从物理教学的开发学生智力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来看,关键在于学生学好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篇) 一、整合的优点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原来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把复杂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在讲“惯性”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我们在坐公交车的时候,遇到急刹车,我们的身体会倾斜,通过声行并茂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2.增强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在黑板上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但耗时长而且取得的效果还较差。尤其是在课上的物理实验中,有些学生有时都看不清老师在讲台上的演示实验,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对物理丧失兴趣。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能把物理实验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枯燥的物理知识变成画面,教师在一旁进行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记住抽象的理论和概念。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策略 1.教师可以根据知识创造出相应的情境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结合信息技术,通过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或者放一些相关的图片等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进行模拟启发式教学

教师可以在讲蒸发吸热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图片,就是将一块冰放在一处,然后拿出两个体温计对冰块处温度和正常处温度进行测量,就会发现冰块处的温度比正常处低,从而得出结论,蒸发吸热。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可以说,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必须要做到将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 初中物理的教学法很多,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选择哪些方法对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境来说是最恰当的呢?怎样使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呢?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更是艺术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可以选用的一些教学法,提出自己浅薄的见解与同行探讨,此乃抛砖引玉之举。 例如在上《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节课时,根据课程按排内容和课标的要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流程让学生自主探究:①创设情景,诱发提问。即先在示教线路板上连接一个有两只灯泡串联的电路,使灯泡发亮,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前面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处处相等,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是否也处处相等呢? ②启发学生针对疑问,大胆猜想,鼓励各实验小组多提出不同意见;③各小组对提出来的猜想和假设进行讨论交流,制定计划,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记录数据;⑤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出规律;⑥各小组评估探究过程中的得失;⑦交流体会,拓展实验,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基础上,布置各小组回去制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设计。采用这种的教学设计能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说能很好地完成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中学物理课程论

中学物理课程论 第一篇:中学物理课程论 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同学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课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行政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形成认识-练习运用-巩固深化 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表述问题-猜想和假设-证据、论证、结论-评估和应用 说课1说教材2说学生3说教法4说过程5说实验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社会实验 概念教学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清净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3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1创设物理情景,形成科学问题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课堂维度1课程维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教师维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3学生维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物理计算题解

答1审题和描述图景2分析物理过程3选择物理规律4进行数学推演5谈论反思 科学的推理1归纳推理2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 谈话法和讨论法区别:谈话法和讨论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讨论法的问题表达的是讨论的范围与主题,集中而具有概括性;谈话法的问题是教学的逻辑线索,由浅入深,组成系列。讨论的主题是学生,教师起辅助作用;谈话法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强。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阅读法 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世界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工具 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同学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课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行政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形成认识-练习运用-巩固深化 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表述问题-猜想和假设-证据、论证、结论-评估和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0篇)-初中物理论文-教育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0篇)-初中物理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践教学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理性,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从而以强烈的好奇心、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再现生活场景:从水井中提水,工人用口袋背水泥上楼,农民用滑轮组往屋顶吊粮食,起重机提升重物等,让学生明白,为达到目的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而任何机械在做功时都要克服摩擦和自身重力做功。这部分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就是额外功。接着讲解什么是总功,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水到渠成的得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又如速度的教学,我们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视频,跑到中途暂停,此时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得出结论后继续播放视频,到达终点的时候提问:哪位运动员是冠军?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接着出示一些不同竞速项目运动员的成绩,

针对材料提问: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在学生的强烈需求下引出速度的概念,再结合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的速度,这样一系列的生活化问题,让知识的建立有了依托,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这种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把教学目标隐含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习起来既不枯燥又非常感兴趣,学习效果好,而且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明白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让学习热情化为持久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实验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开放式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超越,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养成探索、研究的习惯。 1.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旁观者,如同看影视节目一样,观察教师把这些实验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演示一遍,只看个热闹场面,对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缺乏主动性的探索。所以在开放式教学中把一些现象明显,不利于大多数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由演示改为分组,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共同设计步骤,亲自参与,分工协作,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究,既观察到了清晰的现象,又锻炼了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基础课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为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学科教育类课程中的一门概论性课程,具有综合性、入门性和物理教师职业导向性的特点,特别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教学能力、物理教育规律探索兴趣和从事物理教师工作志向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志从教者将立志成为研究型优秀物理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愿意从教者会为毕业后尽快站稳、站好中学讲台而更用心地学习后续开设的相关课程。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注重激发学习者主动参与、深入理解的教学过程,使物理师范生了解物理教育实践背后复杂的知识内涵、体验到学科教学研究引人入胜的探究乐趣、感受到物理课程与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了解物理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做一名研究型优秀物理教师的志向,并为此更加重视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教学任务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主要针对(师范类)物理学专业和课程设置偏重物理的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是一门物理学科教育入门性和物理教师职业导向性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有科学教育理想,对物理学知识和方法有较精深的掌握,有较强的通过科学探究自学求知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有较强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中学物理和科学教师、中小学科技类课程教师和校外科学教育工作者。打造具有科学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能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新型师资。致力于让有志从教者立志成为研究型优秀物理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愿意从教者为毕业后尽快站稳、站好中学讲台而更用心地学习后续开设的相关课程。 四、教学内容结构及教学基本要求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论文(9篇)-初中物理论文-教育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论文(9篇)-初中物理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思考 学习的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而构成学习动机的成份中最主要、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乃是学习的兴趣.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感彩的意向活动.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的刺激,乃是对科学材料的兴趣.”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的起始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防止学生的分化现象,提

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曾一度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结果初二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就出现了大分化,以至许多学生偏废了物理学,认为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即使一些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也不断掉队,因为他们对学习物理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为了考高分而死记硬背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做大量习题.虽然在初中阶段的考试中能得高分,但他们缺少学习物理应该具备的一些观察和思维能力,因此不能适应高一阶段学习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没有兴趣是不行的.近几年来,我们逐渐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 1发挥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既有可敬可佩的英雄人物,也有物理学家的欢乐与痛苦,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有奋力拚搏激动人心的科学……,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阅读材料,并根据需要设计一些启迪学生思维和兴趣的思考题.如介绍了牛顿的“苹果落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

第一章中学物理新课程简介 1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包含那学方面? 答: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包含(1)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技能)2)科学知识与技能;(3)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2高中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价值? 答: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答:价值;高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础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小基础。 3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三维目标是那三个方面? 答:基本理念:(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科学探究的七要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中学物理课程资源 1物理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资源分类? 答:物理课程资源,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用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条件。分类: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资源(常规实验室课程资源虚拟实验室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学习伙伴、家庭教师、教师、科学家、家庭、社区、田野、工厂、研究所、科技馆等) 2物理教科书?物理教科书的作用? 答:物理教科书是以全面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吧物理问题,物理实验。物理观念,科学探究过程,物理知识以及知识运用等教学内容系统组织起来,既供教师教学运用,又可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书面材料。3什么叫教材的“二次开发”?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方式? 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要求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重新加工 4社会课程资源包括那些? 答:社会课程资源(学习伙伴、家庭教师、教师、科学家、家庭、社区、田野、工厂、研究所、科技馆等) 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1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 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客体,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2中学物理教学导原则 (1)科学性原则(2)生动的直观性原则(3)启发积极性思维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3科学性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教师对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做到准确无误(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4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答: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实践中进行的。而掌握知识的目的,要么是为了解释和解决人类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要么是为了回答和解释科学实验中发现的新的物理现象,一句话,是为了指导实践,而离开了人类实践活动,物理学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第四章物理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论 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第六章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根据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本章需要阐述的内容。 近几年来国外理科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在理科课堂里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下面的图片是在美国近期出版的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教材中突出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 第一节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 科学探究的教学对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即将加入物理教师行列的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内容。在此列举几个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典型案例。 1.速度——比较物理运动的快慢

说明:定性地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一般有两种方法: 同时启动两小车向同一方向前进,看哪一辆小车跑在前面; 在桌上划两条线,同时启动小车,看哪一辆小车经过两道线所用的时间短。 定量地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应当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对应该路程的时间,可以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即用每秒钟经过的路程来比较。这个值越大,表明运动得越快。也可以用通过单位路程需要的时间来比较,如用通过 1 米需要多少时间来比较。这个值越小,表明运动得越快。 案例评析 这是一个通过探究过程形成概念的案例。它有如下特点: ⑴运用玩具小车来探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趣味性比较强。 ⑵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定性比较到定量比较;从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到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逐步地构建对速度概念的认识,并学习形成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⑶本案例介绍了一种实验卡的形式,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一、引言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旨在研究物质的本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中学物理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阶段,具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中学物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探讨。 二、中学物理课程设置 1. 课程目标 中学物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提高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 中学物理课程内容应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基本内容。力学部分主要包括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热学部分主要包括热传导、热膨胀等;光学部分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和折射等;电学部分主要包括电荷和电场、电流和电阻等;原子物理部分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等。 3. 课程设置 中学物理课程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科发展的需求进行设置。从初中开始,逐步引入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

高中阶段,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培养实践能力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进行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引导思维方法 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例如,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推理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创设情境教学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教学效果 1. 学科素养提高 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系统学习物理知识,学生能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备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 科学思维培养

中学物理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1、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内容。 2、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科学。 3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 ①学习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 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过程,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培 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③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物理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是 对学生寻完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具备的科学素养的整体描述。 5思维: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从而把个别的特征分解出来加以 认识的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去区别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 本质的东西抽出来。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推广 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6科学的推理分为:归纳推理(是由一些个别性的结论推出一般性规律的方法)、演 绎推理(是由一般的结论推出个别性的结论)、类比推理(从个别性的结论推出个 别性的结论)。 7物理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 1新颖性 2灵活性 3综合性——创新思维不是一两种思维形式合作的结果,而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形式思维的综合,物理创新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辩证统一的过程。发散思维是指一眼解决的物理问题 为中心,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朝多方 向推测、想象、假设的“试探”性思维过程。集中思维是调动各种信息,按照固定 的方向和模式来解决物理问题,或以物理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指向这 个中心的思维方式。 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 1、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的7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记性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初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一、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平等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生活和工作打为以后的学习、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下基础。(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四)提倡教学方式多样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其创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价结合,和物理教学的改进。二、课程设计思路时代性等方面实践性、从课程基础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提、

提出了课程基本理念,从“知识与技能” 出了课程目标。在设置义务教育物理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本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课程的内容时,将科学探究纳人“课程内容”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索。本标准对这些要素分别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能量”为“课程内容”中、“运动和相互作用”、根据物理学的内涵,本标准以“物质” 每个一级主题含对全体初中学生应掌握的物理内容提出了要求。的一级主题,“科学内容”这些三级主题综合融进了每个二级主题又含有若干三级主题。有若干二级主题,“知识与技“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能”在科学内容中为进一步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渗透到课程内容中,而是为了帮助教师理解科学内容中三级它们不是硬性要求的内容,增设了样例和活动建议,主题的具体含义。本标准还提出了实施建议,以便教师进一步参考。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指南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学习指南 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内容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研究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就实践性问题而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论述物理教学中一些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能够直接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有关内容。就理论性问题而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对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作出“为什么”的回答,对其进行理论解释和说明,使人们对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对物理教学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一般而言,《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 ⑴研究物理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⑵揭示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确定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⑶研究物理课程的基本问题,如物理课程的基本类型、物理课程的基本结构等; ⑷研究物理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⑸研究物理学习,揭示物理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确定物理学习原则; ⑹研究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揭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物理教师应具备的智能结构、业务素质和物理教师专业化等等; ⑺研究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有关评价问题:如物理教学质量评价、物理课程评价、物理学业成就评价等方面。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的实践问题主要包括: ⑴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 ⑵物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⑶物理教学的基本技能 除此之外,还要研究一些物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互融合的问题,例如,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就我们开设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而言,基本内容包括五个专题。 专题一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主要讨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基本任务与研究方法、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物理课程和物理学习。 专题二讨论物理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物理学科教学设计概述、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物理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物理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物理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式教学设计等内容。 专题三是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主要讨论物理概念教学案例、物理规律教学案例、物理习题教学案例和探究式物理教学案例。 专题四是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主要介绍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知识,如描述物理教学测量数据特征的集中量、差异量,物理学业成就的评价等。 专题五是物理教学研究,这一部分主要为大家提供一些学习资源,通过学习感悟物理教学研究。 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要求 (1)学习《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课程的本质含义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课程内容文字表述的简单性和理解的困难性,学习时往往只看到文字简单,但对内容的本质没有真正的理解。因而不能将课程内容内化,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2)学习《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要改变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学会辩证的分析和对待物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568 学分:3 适用专业:物理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生必修课程。它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把物理学、教育心理学、哲学、教学理论和物理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地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实践。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内容和结构,了解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与思维规律,理解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2)通过学习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掌握演示实验及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了解物理复习的方法; (3)通过学习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掌握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掌握备课、说课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中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物理教学的内容与结构 课程、教材理论与结构方法物理学科的特点与结构中学物理课程的内容与结构中学物理教材的体系与结构 3.物理教学心理分析 教学心理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素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师生的心理素质 4.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5.教学方法论 教学方法的概述近代教育史中教学方法的两大流派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和综合运用改革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计

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计 引言 中学物理课程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科技时代,很多新的物理技术和理论的发现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认知方式。而中学物理课程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完善。因此,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中学物理课程设计 中学物理课程应包含哪些内容?从近年来中小学物理教材的编写来看,中学物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物理基础知识和概念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常见的物理规律、物理量、物理单位、物质和能量等基础知识和概念。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高级物理知识和概念。 2. 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和动量守恒定律、运动的曲线运动和简谐振动等方面的内容。 3. 热学 热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即热力学原理和热传导、热扩散、热辐射和状态方程等方面的内容。

4. 光学 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的规律和原理。 5. 电学 电学是物理学中应用广泛的分支,主要包括静电场、电流、电磁场等方面的内容。 6. 原子物理学 原子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包括原子和分子结构、原子和分子现象、放射性物质和核反应等内容。 教学论课程设计 教学论课程主要是中学物理教师必修的一门课程,教师在这门课上应该学习和掌握以下知识: 1. 教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思想和方法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只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2.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中学物理课程的标准是中小学物理教学的依据,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教学,了解并细致地研究这些标准,对于教师逐渐提高教学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学物理课程的价值

中学物理课程的价值 中学物理课程的价值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中学课程基本理念 1,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 2,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教学之中。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结合国际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课程

体系,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构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怎样学好中学物理 1,要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要重在理解 学好物理,应该对所学知识有确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得出来的,或者是经过推理得来的。获得知识,要有一个科学思维过程。不重视这个过程,头脑里只剩下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条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思维也得不到训练。要重在理解,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知识 学到的知识,要善于运用到实际中去。运用的范围很广,包括解释现象、讨论问题、设计实验、吸取新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等等。不注意知识的运用,得来的知识还是死的,不丰满的,而且不能在运用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做好练习 做好练习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环节,是运用知识的一个方面。每做一题,务求真正弄懂,务求有所收获。“做练习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

(完整版)《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 ①中学物理课程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确定物理教学目标的依据。 ②科学素养:一个人对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应用、能力等方面 ③国际上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评价:一、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认识。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④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⑤物理课程对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 1.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愿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增进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掌握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⑥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科学素养在中学物理学科中的具体表述,是物理教师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目标变化: 1.把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4.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5.注重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对社会与人类的责任感。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 1.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 2.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学习自主性,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⑦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⑧课程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一是改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问题,二是为了表述的清晰与方便。) 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 一、学习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方式,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物理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⑩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一、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自身及其与其他学科和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样例5)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样例5) 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中学物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模式、策略和方法;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物理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中学物理教学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认识。 物理学是观察、实验与理论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基础自然科学,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 物理课程标准:尊重学生发展,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科学探究的作用,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学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1、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本身及其与其它学科和经济、社会的关系。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深化认识和探究科学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和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创新思维的特点: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

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 必修一: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运动规律 必修二: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经典力学3-1:电路、电场和磁场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 1、知识范围广 2、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进一步加强 3、突出了物理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4、与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科学探究相比,高中物理对物理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具有更高一层的要求 中学物理教学的4要素:教师、学生、物理世界、媒体 教学原则: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反映教学规律性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中学物理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2、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原则 3、创设物理情景,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的原则 4、启发思考、交给方法的原则 5、联系生活、技术和社会实际的原则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模式;自学-讨论模式;探究模式;合作学习模式;课题研究模式 启发—引导模式:激发动机—引导观察—启发思维—练习运用—巩固深化自学—讨论模式:提出问题或明确主题—指导自学—讨论交流—成果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综合性、发展性、多样性、补偿性 科学性,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语言要生动、现象、简明扼要,具有启发性,突出重点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教学策略:概念转变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图示策略、分层教学策略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习题

第一章中学物理课程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物理课程设置的因素 2.明确物理课程的价值以及目标 3.了解国内外物理课程改革的情况 4.理解物理教学大纲的地位和作用 5.能够比较初、高中物理教学新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异同点 本章小结: 本单元主要论述中学物理课程理论基础,包括物理课程的设置,物理课程的价值,英、美、日、俄等国家物理课程、教材的改革,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历史沿革,物理教学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区别,使学生能够了解国内外物理课程和教材的改革过程和特点,明确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对以后的实际教学有所启示。 1、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比较国内外物理课程目标的异同点。 2、比较归纳物理课程改革对各国物理教育的影响。 3、总结我国物理教材改革的得失。 4、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5、如何将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 本章测试练习题 1、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哪几方面? 2、影响物理课程设置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物理课程的价值。 4、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目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美国和英国的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趋势及特点有哪些? 6、现代物理教材改革的特点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7、新中国物理教材的辨析饿过程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8、简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地位和作用。 9、简述现行高中教学大纲的主要特点。 10、比较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阐述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