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对各流派的重要观点进行了吸纳与整合,如海德格尔的阐释学,将其“前理解”概念发展成之后的“期待视界”,并结合了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美学,以及格式塔心理学,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亦即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接受美学以其开放性与强大的包容性在其他国家已被广泛接受,发展迅速。

1.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

接受美学倡导“受众中心论”,强调一切从受众出发。接受美学“主张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决不能被单纯的艺术品生产的考察和作品描述所抹杀,相反我们应把美学看成生产和接受的辩证过程”,由此,人们不难发现,接受美学强调艺术作品须同时兼顾生产和接受。接受美学是开放的、丰富的,它广泛吸取了各个学派的先进思想,将各种美学和文学理论进行较为深度的探究。接受美学强调人的重要性,即以人为本,此乃人本主义的回归,或者说,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体位置及其重要作用,弘扬了自由与民主,应为人类精神的一种解放。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和理论,其并不十分完善,还需后继学者进行补充,即一方面虽学派众多,然每一学派皆有其独立观点,仅凭几个问题发表意见,并无学科的整体性思想,缺乏统一的思想体系以及系统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各个学派之内存有互相矛盾之处,显示理论的缺失。接受美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问题的视角,以及应予以解决的诸多难题。但其仍然存有很多局限,因而对于接受美学的运用,要去粗取精,不能全盘吸纳。

2.接受美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在联邦德国诞生。当时的德国刚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渴望安定与和平。然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国际形势发生较大动荡,打破了联邦德国和平的局面,导致德国爆发了民族思潮,新旧思想产生强烈冲击。美学和文艺学未来走向如何,此一问题使德国学者陷入极为痛苦的沉思之中,此为一种全新美学理论诞生的背景。此时,康士坦茨学派的青年学者们最终找到了接受美学的切入点,即“文学史悖论”。文学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为时代产物,但其仍能使现代民众于审美中获得快乐,两者成为相悖的两极。针对此一问题,接受美学从接受者角度,将美学与历史相互衔接,解决了其悖论问题——接受美学诞生了,引领了德国20世纪60年代的美学变革。康斯坦茨学派的

两位学者

——姚思和伊瑟尔,对接受美学的诞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他们提出只有改革美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寻求新的出路。他们所得出的结论认为:只有“走向读者”,方能引领美学走向光明。姚思是法国的一名文学家,为接受理论的创立者。姚思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将文学于历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他继而提出了“期待视界”概念。伊瑟尔亦为接受美学的诞生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了“召唤结构”理论。伊瑟尔认为,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须有读者参与。除此之外,伊瑟尔还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因此,姚思和伊瑟尔两位学者对美学理论的诞生与发展,贡献良多。两位学者的著作在国际上被译成各种文字,得以广泛传播。最终形成了民主德国的接受理论、苏联的艺术接受理论、法国的接受理论以及美国的读者反映批评四个主要分支——接受美学理论的发展,因之广泛而深远。

艺术概论重点整理

●艺术观念:艺术观念是人们对艺术的基本问题的思考的统称,主要回答艺术是什么?来 自何处?以及为什么人等问题,构成关于艺术的性质、属性或特征的基本看法系统。艺术观念问题历来是艺术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何为艺术是一个核心问题,艺术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国家或文化传统中的人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是随着时代条件和文化思想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中国艺术观念的演变,一、儒家礼乐合一的艺术观念, …… ●西方艺术观念的演变 …… ●马克思提出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理论的方式,这种方式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方法,对感性世界进行概念化,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提炼出各种科学、哲学等理论范畴和体系,以此在认识上来掌握世界, 第二种是宗教的方式,这种方式以超越的彼岸世界为对象,采用幻想的方式,将世界把握为各种宗教形象、教义和故事 第三种是实践精神的方式,这种方式以现实物质世界为对象,通过种种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并使主体的精神和存在也得到改造, 第四种就是艺术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种方式,艺术通过人的审美能力与对象世界直接沟通,而获得一种对世界的整体与细节、内容与形式、表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相统一的把握。艺术可以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途径,是一种高级的智性活动,而非单纯娱乐。艺术的掌握,是凭借情感形象、形式和直观,而非依靠概念和逻辑。艺术作为一种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这一个论断是马克思对艺术特性和价值的准确概括,马克思将艺术看作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一论断再次强调了艺术和世界的关系,所谓的掌握世界,也不仅仅是认识世界,而是人与对象世界之间更全面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来认识世界,体验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实现对人的本性的真正占有。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想象性,典型性和形式性。 ●艺术的主要功能 1审美认识功能指的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可以独特而又影响至深地认识人、社会、自然与历史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生动地展现了12世纪中国都市生活的风貌。通过美术,我们可以回溯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这就是强调的艺术的认知意义。 2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化的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和跃迁。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戏剧,会令人回肠荡气,久久不能忘怀。 3审美娱乐功能,艺术与娱乐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联系,艺术可以给予人们娱乐感和幸福感。4审美体验功能,艺术接受者可以进入艺术家的语言的形式状态中,仿佛自己也经历了艺术家体会的从不确定,压抑到充分表达后的轻松自如的解救状态。无论是创作或者是欣赏,都是与情维系在一起的,在艺术欣赏中的情感过程,就是一种体验。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价值,艺术的主要功能需要用审美这一核心将所有的功能整体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欣赏艺术。 ●艺术构思 指艺术家在创作动因的驱使下,依据自我秉承的创作观念,运用不同艺术类别各自拥有的创作方法、技法,营造审美意象,酝酿、谋划新作品的思维过程。 ●艺术媒介 是指在艺术活动的总体过程中,艺术家将内在艺术构思外化为艺术作品并对其进行展示、传

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对各流派的重要观点进行了吸纳与整合,如海德格尔的阐释学,将其“前理解”概念发展成之后的“期待视界”,并结合了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美学,以及格式塔心理学,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亦即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接受美学以其开放性与强大的包容性在其他国家已被广泛接受,发展迅速。 1.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 接受美学倡导“受众中心论”,强调一切从受众出发。接受美学“主张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决不能被单纯的艺术品生产的考察和作品描述所抹杀,相反我们应把美学看成生产和接受的辩证过程”,由此,人们不难发现,接受美学强调艺术作品须同时兼顾生产和接受。接受美学是开放的、丰富的,它广泛吸取了各个学派的先进思想,将各种美学和文学理论进行较为深度的探究。接受美学强调人的重要性,即以人为本,此乃人本主义的回归,或者说,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体位置及其重要作用,弘扬了自由与民主,应为人类精神的一种解放。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和理论,其并不十分完善,还需后继学者进行补充,即一方面虽学派众多,然每一学派皆有其独立观点,仅凭几个问题发表意见,并无学科的整体性思想,缺乏统一的思想体系以及系统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各个学派之内存有互相矛盾之处,显示理论的缺失。接受美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问题的视角,以及应予以解决的诸多难题。但其仍然存有很多局限,因而对于接受美学的运用,要去粗取精,不能全盘吸纳。 2.接受美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在联邦德国诞生。当时的德国刚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渴望安定与和平。然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国际形势发生较大动荡,打破了联邦德国和平的局面,导致德国爆发了民族思潮,新旧思想产生强烈冲击。美学和文艺学未来走向如何,此一问题使德国学者陷入极为痛苦的沉思之中,此为一种全新美学理论诞生的背景。此时,康士坦茨学派的青年学者们最终找到了接受美学的切入点,即“文学史悖论”。文学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为时代产物,但其仍能使现代民众于审美中获得快乐,两者成为相悖的两极。针对此一问题,接受美学从接受者角度,将美学与历史相互衔接,解决了其悖论问题——接受美学诞生了,引领了德国20世纪60年代的美学变革。康斯坦茨学派的

文学概论课程复习笔记

文学概论课程复习笔记 文学观念 名词解释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

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价段的决定作用。 接受美学:建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成对话关系。 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者去填充和确定。 新乐府:以新乐府得名,关心民苦,揭露时弊,有现实主义倾向。 古文运动: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口号,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韩愈,柳宗元 物感说:我国古代提出的一种心与物关系的学说。

概述姚斯的接受美学

概述姚斯的接受美学 (1)姚斯的接受理论缘起于他对德国文学史的衰败进行的探讨,他将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方法归纳为三种主要范式: ①古典主义——人文主义范式。 a是以古代经典为范本来衡量其后文学作品的优劣,并以此为依据描画文学历史的范式。 b这一范式在18、19世纪衰落。 ②历史主义——实证主义范式。 a是将文学史看成整个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并在因果关联上将文学史看做社会政治变革和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的范式。 b这一范式的主要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衰败。 ③审美形式主义范式: a是专门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内在研究,从而将文学史看做是与一般社会历史分离的自足封闭历史的范式。 b这一范式的主要代表是俄国形式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衰落。 (2)姚斯认为这三种文学史的研究范式的要害在于割裂了文学与历史、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的内在关联,从而无法揭示文学史实本身。并由此创立了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史研究方法论将文学与历史、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真正统一起来。 (3)理论主张:

①姚斯认可了英伽登和伽达默尔的说法,认为文学作品就是在理解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展示为向未来的理解无限开放的历史。 ②根据伽达默尔研究文学史的两条基本原则,姚斯认为文学研究应该落实为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应该落实到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研究,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研究应该落实到文学作品存在史的研究,这才是文学史研究的真正内容。 ③姚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史有三种表现形态: 一是显示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相关性历史。 二是显示为作品存在与一般社会历史的相关史。 三是显示为作品与接受相互作用的历史。 (4)期待视域与文学接受: ①期待视域这一概念是姚斯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姚斯对其界定为读者在阅读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 ②期待视域有两大形态: 一是在既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域。 二是在既往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 这两大视域融合形成具体的阅读视域。 ③期待视域既是阅读理解得以可能的基础,又是对其的限制。姚斯认为,作品的理解过程就是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的过程,衡量一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礼是礼仪、制度,是一整套的社会规范系统,用以规范和治理社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秩序,而乐则是音乐,泛指今天所谓的艺术。艺术作用于人的感性和精神,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自 觉需求,礼乐合一是儒家的政治思想的集中展现,也是其基本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 情志说 情志说出自于《毛诗序》,《毛诗序》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11 表达心中的志意,情志说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诗言志”的观点,正确的阐明了诗歌的抒情言志的特点。但总体来说,儒家中庸理想使得其情感表现是有节制的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自然情感需要服从于社会性的人伦道德与礼制。 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受制于特定历史时代下的物质生产的水平和条件, 但是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和物质生产存在不平衡关系,首先, 不同的艺术种类的发展繁荣与经济基础的发展不平衡,一定的艺术种类,只有在特定历史阶段上才能 够获得充分发展。即使后世经济水平更高,这种艺术形式也无法再达到顶峰。其次,艺术发展的整体水 平与特定时代的经济基础水平不一致,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虽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但根本上艺术受 制于经济基础,前者是个别特殊现象,后者是一般普遍的规律。 为什么艺术审美是人类审美经验的集中表现? 人可以在众多对象中发挥审美意识进行审美活动,比如美丽的大自然,悲壮的社会事件与行为, 和伟大的艺术作品,其中,艺术是最主要的审美对象,艺术美是美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经验的集中表达。艺术是人类感受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重要方式,由于人类有意识地创造,并且 可以根据理想来创造,因而艺术可以超越现实的自然与社会。艺术美比自然和社会现实的美更纯粹,更 完美。 审美认知功能——兴观群怨说 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可以独特又影响至深的认知人、社会、自然和历史等。兴——诗可以感发读者的艺术,观——“观风俗之兴衰,考见得失”,群——“群居相切磋”,相聚 人群,沟通感情,提高修养。怨——“怨刺上政”,诗可以讽谏怨刺不平之事,干预现实,批判社会。孔子这段话除了强调文艺为维护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服务之外,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方面的认知功能。一方面,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认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 是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审美教育功能——礼乐相济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化的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和跃迁。 “礼乐相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最 早的教育体系,所谓的“礼”是礼仪制度,是一整套的社会规范系统,用以规范和治理社会,形成良 好的政治秩序,“乐”泛指今天的艺术,孔子强调艺术的教育作用,认为艺术可以感化人和教育人,从而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自觉需求。 审美娱乐功能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审美体验功能 艺术的审美体验主要是指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从艺术创作的过程来 看,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都会有极为强烈的情感驱动。 为什么创作主题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 人文知识是人文修养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修养的核心,人文情怀是人文修养在创作中的具体 体现。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具象性、情感性和主观性是形象思维的显著 特征,艺术创作中运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也就是感知,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1.游戏说: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力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席勒和斯宾塞。她们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它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使用价值,但却有助于游戏者的器官联系而具有生物学上的意义,从艺术发生的动力看,游戏也确实是一重要的因素,如果不通过人类劳动实践的中介,就不能对美术的发生起作用了。 2.巫术说:是在直接研究原始美术作品与原始宗教活动之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说巫术说具有准艺术发生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观点。代表人物有泰勒、弗雷泽和雷纳克等。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巫术论者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美术发生的唯一动力,忽视了隐藏在精神动机之后的动因,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 3.艺术文化学: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普通文化学与普通艺术学相交叉,把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它在人类历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4.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以一定的表现技法创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与听觉艺术相对,是一种静态艺术,也称“美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5.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她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地代表人物。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他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艺术流派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6.艺术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 文学: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模仿:模仿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由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者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倒是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文学的主体性:文学并不是客观对象如实投影于人的大脑的产物,而是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虚构方式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包含了主体成分在内并受主体的情感、意志所支配的意识现象。 艺术真实: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是艺术真实构成的三个要素。三种要素相互渗透,交融统一,体现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亦体现了这种特殊关系对文学这种意识现象和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定。艺术真实因此可以概括为,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上述三种要素的统一,而文学的真实性则是检验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语象:语象本是符号语义学的一个术语,英美新批评的理论家维姆萨特主张用这个术语取代文学形象或意象,以避免形象概念所引起的种种混乱。维姆萨特认为,文学形象并不都是诉诸于视觉或其他感官的,而是更多地和语言的用法有关,因此用语象更切合文学实际。本书所说的语象,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它要求接受者必须在理解语言的前提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才有可能通过想象感知和把握文学形象。结构:结构是指先于个体存在的、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如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体等等。 话语:话语是指在言语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语言单位,其特点在于将特定的文化知识转化成语言形式,以其意识形态内涵成为对人们的思想交流具有支配和规范作用的文化代码。从

2019年4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基础》知识点:名词解释(3)

2019年4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基础》知识点:名词 解释(3) 1、召唤结构: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2、合理误读:在一定的限度内,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3、审美效果:接受者在审美体验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4、心灵共鸣: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 5、文学的社会交往: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6、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一定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实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7、印象性批评: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 8、注释式批评:解释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 9、评点式批评: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评。 10、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注重形式与文本的研究与批评。倡导“细读法”。 11、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泛性欲论,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达成。 12、神话原型批评: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不同民族文学相比较。

13、结构主义批评:探求主宰具体作品的抽象结构。认为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是按语言规则组织起来的语言产物。 14、接受美学批评: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 15、女性主义批评:反对男性中心主义文化,某种水准上*和质疑传统价值观和文学批评传统。 16、后结构主义批评:否定任何内在结构或中心,认为文学是一个无中心的系统,是闪烁变化的语言符号的游戏。 17、原始艺术:人类在史前社会创造的最初的形成中的艺术。 18、摹仿说: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摹仿本能,是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 19、巫术说:人的创作活动都包含巫术,是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促成艺术。 20、游戏说:文学艺术是自由的,是一种不带功利目的的纯粹审美活动,是人类剩余精力所自由游戏的结果。

艺术学概论——艺术鉴赏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一、本章内容概要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1.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因为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一方面,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是读者、观众和听众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艺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由于鉴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所以被称之为审美再创造。其次,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历史发展角度) 与水平接受( 同时代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 等。 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例如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石块,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艺术生命力。尤其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教育、审美认知、审美娱乐等诸多功能,都不能由作者或作品来实现,只能由鉴赏主体自己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来实现。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中,同样表现在艺术鉴赏之中,它集中表现在鉴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补充丰富,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在这种艺术鉴赏的审美创造活动中,鉴赏主体同样可以享受到创造的愉悦。正如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在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作过程中产生无比的喜悦一样,鉴赏者同样可以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才能,通过艺术鉴赏,将鉴赏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极其强烈的美感。 2.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作为历史发展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9229275.html,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刘丹丹刘强强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6年第04期 【摘要】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并对该理论和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尝试性总结。 【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研究;综述 一、接受美学概述 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令人瞩目的“语言学转向”,对文学理论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百年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理论转折:19世纪风行的社会历史批评之后, 它经历了以作者的创新为理解作品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范式时期,以文本自身的语言结构为理解文学意义的根本依据的文本中心论范式时期,和以读者的阅读、反映、创造性理解为文学意义生成的主要依据的读者中心论范式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于德国的接受美学就是读者中心范式的一种理论观点,本文就主其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首先,读者阅读的主体性。20世纪60年代,聚集德国康士坦茨的五位年轻学者鉴于对社会现实与传统的文艺理论和方法的不满,开始探寻文学研究的新突破口。几经寻觅,最终他们选择“走向读者”这一道路。走向读者,意味着文学研究在文学与社会、美学与历史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梁。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阅读的创造性,强调接受的主体性。读者作为接受主体,其接受过程又是如何?认为离开了读者,就没有了文学。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读者的接受。姚斯认为,文学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许多“空白”或“未定点”加以填充,从而使文学作品得以实现。伊瑟尔则关注研究文学阅读的具体过程。他认为文本和读者的会聚使文学作品真正进入存在。文学作品不是作者独家生产的,而是读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的积极参与是解读文本潜在意义的重要因素。接受美学还十分重视读者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教育,认为培养读者的知解力和想象力尤为重要,读者的期待视野提高了,才能促使作者创造出更好的文学文本。所谓“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是指参与了作品存在甚至决定作品存在的接受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文学作品赖以出现的历史情境,并不是一种把观赏者排除在外的,事实上独立存在的事件系列。”文学作品“仅仅为它的读者才成为文学事件。”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并非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能动的参与过程,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与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读者。姚斯主张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否则,只是一堆死的文学符号的纸张而已。 其次,文学的历史性。文本时历史的文本,所以研究文学理论也就是研究文学史。把文学史看成是文学效果的历史。姚斯说:“文学的历史性并不取决于post festum(过去神圣的)“文

接受美学视角下朱生豪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接受美学视角下朱生豪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之所以能获得巨大成功,一方面在于他明确的翻译目的和灵活的翻译策略以及严肃、认真的翻译态度;另一方面,在于他重视“读者反应”的翻译批评观。这其中考虑“读者接受”,始终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译文,是朱生豪翻译莎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朱生豪是中国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以下简称莎剧)翻译家。在迄今已有的众多莎剧译本中,朱生豪的译本占据着最为突出的位置,被广大读者接受和喜爱。“朱生豪的译本发行量最大;国内剧团上]莎士比亚戏剧,也都采用朱译本。” [1]可见,朱生豪对莎剧的诠释,已得到读者的认同,并自成风格。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美学思潮,它是读者中心论范式下的一种理论观点。接受美学翻译观认为:译文应顺从译文读者的反应效果,译作的好坏应以读者在何种程度上正确理解和接受译文为标准。而以接受美学翻译观来分析朱生豪的莎剧译作,我们发现:朱生豪翻译的莎剧之所以能获得巨大成功,与他明确的翻译目的和灵活的翻译策略以及严肃、认真的翻译态度分不开。其中,考虑“读者接受”,始终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译文,是朱生豪翻译莎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理论是西方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种,由联邦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首先提出这一理论,其代表人物还有伊瑟尔。该理论源于现象学和阐释学。 接受美学的理论要点主要概括如下:首先,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在接受美学中,文本不同于作品,是一个多层面的呈开放式的图示结构,只有读者的介入才使它成为真正的文学作品。其次,读者阅读的能动性。文学作品注定为读者而创作。接受美学中,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再次,文学史是文学效应史。换句话说,文学史不仅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更是读者的接受史,是接受效应史。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史,是文学读者接受的历史。文艺作品是为读者创作的,它的社会意义和审美功能只有在读者的审美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2](P116) ,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放在文学研究的首位,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可以说是接受美学在文学理论上的新建树。 接受美学独特的解释学切入角度和尖锐的批判性引起了翻译界的注意,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对翻译来说,译本也是一个文学文本。译文的存在本身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是通过译文读者的阅读使其意义具体化,才能达到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异化与归化策略——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异化与归化策略——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作者:黄燕平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5期 黄燕平[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650106] 摘要:《傲慢与偏见》自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广泛热爱,并已出现了多个翻译 版本,然而译界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究竟该采取异化策略还是归化策略一直存在争议。接受美 学理论下,为使译文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其“期待视野”成为译者翻译中考虑的一项重大因素。本文选取了备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孙致礼译文版本,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其进行赏析,并得出 结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在两种语言转换上可适当进行归化以符合译文 读者语言使用习惯,便于读者接受;而在文化传递方面,对于原文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因素,应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作中所传达的文化因素,为读者营造适当的异域氛围,以拓 宽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接受理论异化与归化 一、引言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在其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通过犀利的观察及细腻的笔法描绘了包括 男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在内的四起姻缘,见微知著,展现了作者不凡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艺 术创作能力。这部经典著作在我国目前已出现多个版本,其中孙致礼的译本惟妙惟肖,忠实传神,颇受我国读者的喜爱。 针对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策略问题,译界人士争论不绝。在一部分人看来,译者进行翻译 在于促进文化交流,故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尽可能保留源语文本中所传达的文化思想,继而让 译文读者能够了解并体验文本中所传达的异国文化,这一部分人被归为异化派。也有另一部分 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首先考虑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应流畅通顺,易于理解,此为 归化派。接受理论则认为,先前的文学阅读经验会在读者脑中形成特定的思维定势或先在结构,即所谓的“期待视野”,进而影响其后续阅读作品的理解与接受。因而,在翻译中,不可简单 地采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应根据读者的知识水平及文化背景,处理好归化与异化两 者之间的关系,尽量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要求,最终才能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本 文选取了在中国备受读者喜爱的孙致礼的译本进行赏析,以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巧妙处 理异化与归化问题,使得译文为广大读者接受并喜爱。 二、理论基础 1.接受理论概述。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文艺理论。接受美学理论下,传统文学作品研究的焦点往往在作家身上,或是作品身上,却都忽视了 文学作品与读者的联系。而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决定的。一 部作品要想实现其艺术价值,不仅仅要依托作者的创作,同时也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来完成。 因而,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就应尽量满足读者的期待,从而实现作品的价值。 2.接受理论与翻译。接受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作为原文读者的身份出现,其对原文的理解受 到自身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与此同时,译者也存在另一重身份,即译文作者。作为译 文作者,译者应充分意识到,译文读者对于译文并非被动地接受,读者在阅读译文的同时也在

文学概论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 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2.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 进行的对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3.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说法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着名接受美学 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指艺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 4.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 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 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 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7.视角: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 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 8.典型:典型的意思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二是有代表性的,指作者用典 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 9.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 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10.艺术真实 P158 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艺术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灵感和直觉p134灵感和直觉 灵感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直觉主要是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向顿悟; 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后的成果,它获取的是成熟的答案,其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而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敏锐的判断,它得到的是推测性的洞察,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电大艺术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罗可可式建筑兴起于法国 ●通常所说的“凝固的音乐”是指建筑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琵琶行 ●接受美学提出的影响最大的概念是审美距离和期待视野空白本文 ●中国画的墨法包括烘染泼积 ●接受美学研究的艺术系统全过程包括作家作者读者 ●持艺术起源于模仿说的哲学家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世界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阿拉伯园林欧洲园林 ●西方雕塑艺术的四个高峰期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19世纪法国雕塑20世纪 西方雕塑 ●中国画作画运用的工具材料有毛笔墨宣纸绢帛 ●中国画画竹历史悠久,就色彩来说,出现过墨竹青竹朱竹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有油画家籍里柯、德拉克洛瓦 ●为了在矛盾的两个侧面中寻求平衡,中国古代哲人常用“A而不B”的语言逻辑来表达, 虚而不空,实而不塞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五代描绘中原地带实景为主的北方山水画派的画家是A.关仝B.荆浩 ●中国传统艺术十分讲究虚实结合,比如B.书法的布白D.戏曲舞台的布景E.国画的留白●摄影艺术的样式和体裁繁多,按题材分,可以分为A.体育摄影B.风光摄影C.肖像摄影D. 舞台摄影E.建筑摄影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在20世纪初形成,其代表作品有A.电影《卡里加里博士》B.文学 作品《可溶解的鱼》C.小说《尤利西斯》D.《未来主义诗集》 ●20世纪70年代后,电影在艺术语言上显著的创新包括A.蒙太奇B.快速摄影C.综合运 动镜头D.跳接E.定格 ●荆浩山水名作《匡庐图》的空间构图形式是全景式 ●中国画用笔的笔势有A.逆锋B 卧锋D.中锋E.侧锋 ●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包括A.瞬间性与永固性D.再现性与表现性E.造型性与直观性. ●京剧行当包括A 生B.旦C.末D.净E.丑 ●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以下哪些材料上作画A.木板B.厚纸板E.布 ●史前艺术遗迹保存下来的大多是实用艺术。× ●绘画是在二度空间里塑造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正确 ●人的审美直觉能力是天生具备的× ●广义上讲,园林艺术也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正确 ●任何艺术分类的方法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各门艺术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性和一致 性正确 ●著名摄影家陈复礼的代表作品《千里共婵娟》拍摄于西湖。错误 ●中国园林通常在入口处有一座假山或照壁,挡住游览者的视线。正确 ●雕塑与绘画、摄影、书法最大的区别,在于雕塑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的可以触摸的实 体形象,而后三者创造出的都是平面形象正确 ●从整体风格和艺术水平看,魏晋隋唐时期的石窟雕刻艺术成就最为显著。正确 ●艺术批评不同于艺术鉴赏,因此可以脱离艺术鉴赏而单独进行。错误 ●早在3000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错误 ●比起审美直觉阶段,审美体验阶段更能体现审美再创造的特点。正确 ●伯格曼导演的《第七封印》的主题是生与死 ●动态艺术、静态艺术的分类,依据的是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

《艺术学概论》基本知识及主要论点

《艺术学概论》基本知识及主要论点关于艺术的本质 1.艺术学之父: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 2.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刘勰:《文心雕龙》中原道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原。” 4.朱熹:“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5.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及至人生的意义等。 6.宋代严羽的“妙悟”说。 7.袁宏道,明朝人,“性灵悦”。 8.亚里士多德: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艺术概念,他认为“诗人和画家不应当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应当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模仿。 9.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10.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1.圣佩韦:实证论批评家,重视对作家的研究。 12.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强调对文艺作品的结构和模式深入探索。 13.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的研究。 14.罗丹:“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 15.西汉时期的刘安《淮南子》中说:“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16.东晋顾恺之倡导“以形写神”。 17.南齐谢赫论绘画六法时,其中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 18.清代金人瑞在赞《水浒》:“《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19.阿巴贡、严监生:悭吝、贪婪。 20.奥勃洛莫夫:懒惰因循。 21.鲁迅先生讲: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围秘史。” 22.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美学家莱辛:“在古希腊人看来,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这个论点建立了,必然的结论就是: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追求的东西,如果和美不相融,就该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融,也至少必须服从美。” 23.俄国19世纪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现实的美只有内容,而艺术则把它熔化在优美的形式里,因此绘画优于现实。 24.齐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25.德国启蒙学者温克尔曼:“希腊艺术的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26.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 27.席勒,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当狮子不为饥饿所迫,无须和其它野兽搏斗时,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荒野,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 28.斯宾塞,19世纪英国哲学家。他认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比起低等动物来有更多的过剩精力。艺术和游戏,就是人的这种过剩精力的发泄。”他强调,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他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须的活动过程,而是为了消耗机体中积聚的过剩精力,并在自由地发泄这种过剩精力时获得快感和美感。 29.德国学者谷鲁斯认为:“游戏”并不是完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为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或作练习。 30.爱德华·泰勒,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其在《原始文化》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鉴赏本身即是一种审美再创造) 一.艺术鉴赏的意义 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出现 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和伊赛尔主张:研究读者接受 作家—作品—读者全过程的研究) 观点: ①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 作品的意义=作品本身+读者赋予 艺术作品属性:是审美客体,鉴赏对象。 作品中艺术形象是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的客观依据。 审美再创造:鉴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主动进行审美创造活动(创造活动凭借 ② 的重要内容:姚斯的“期待视野”和伊赛尔的“空白”概念 期待视野:读者潜在的审美期待 空白:空白的东西导致本文的 向读者暗示或者提示的东西) 接受美学的传播:德国 苏联:梅拉赫:首次提出 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美国:费希形成“读者反应批评学派” 总结:接受美学的提出代表文艺研究的重心从艺术家,艺术作品转移到 上。加强对审美主体的研究。 艺术鉴赏主要体现:①艺术作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才能发挥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②鉴赏主体积极主动的进行审美再创造。(伊赛尔的“空白理论”) ③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艺术鉴赏 二.提高与培养 1.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3.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4.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5.美育与艺术教育

第十二章 典型(再现,写实,人物形象)与意境(表现,抒情,内心世界) 再现的艺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侧重塑造典型 抒情诗,山水画,音乐,建筑,书法,侧重创造意境 成功的人物形象 别林斯基:创作本身的显著标志之一:典型性(典型人物应当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 ②安格尔《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米勒 齐白石《虾》徐悲鸿《马》 2.典型的特征:①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阿Q 精神胜利法)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个性中体现共性) 艺术典型的个性:作品中人物形象非常独特,独特的外表,行为,生活习惯,性格,感情,内心世界。(如奥勃洛摩夫) 现象中体现本质,偶然中体现必然(个人行为经历命运性格等的偶然性(不可重复性),同时体现特定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如祥林嫂和老葛朗台)③性格单一化人物:扁形人物复杂性格人物:圆形人物 典型人物应当是圆形人物。 朱光潜:圆形人物体现矛盾冲突,要深刻揭示人物性格内在的矛盾性。 和绘画的 ② 代表: 追求有限的艺术形象表现无限的艺术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