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理论研究

【摘要】接受美学又称之为“接受理论”、“接受效果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80年代中期为我国理论界接受,已逐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艺思潮。接受美学反对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而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映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伊瑟尔等人,他们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模式,认为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接受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接受美学;阐释学;理论价值;局限性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缘起

接受美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阐释学的理论滋养,要想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理论,需要我们对阐释学进行简单的梳理。“阐释学”是关于理解文本的理论,自有文本以来,人们就在努力理解它,并不断寻求某种方法来保证这种理解。早在远古和中世纪时,人们所遵循的主要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注释圣经的方法—神学阐释学。直至十八世纪,德国神学家施莱尔马赫才将前人的圣经阐释学译成普通阐释学,并提出了包括解释文学作品在内的阐释原则,首创了文学阐释学这一理论。可以说,文学阐释学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

施莱尔马赫创立的文学阐释学称为“定位阐释学”,它在文学阐释学的第一

个阶段里起着主导的作用。在此阶段中,文学作品被视为特殊形式的文献—记录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及其生活时代的文献。歌德也曾说过“谁想要理解诗人,谁就应该到诗人生活的国度里去了解熟悉那里的一切”的话。同样,施莱尔马赫创立的“定位阐释学”这一概念也具有相同的含义,即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疑点,可以借助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予以解释。定位阐释学者形象地将文学作品比喻成一面镜子。他们认为,如果镜中映照出的图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则应该从镜子本身来寻找根源,通过比较来确定毛病的出处,这一阶段的文学理论也被称为实证主义文学理论。实证主义文学阐释学者几乎完全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读者在解释文学作品时的自身立场和观点;也未曾注意到读者的个人意识将会对阐释结构起着影响的可能性。他们主张对文学作品持纯客观形式的阐释理论。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其本质性的区别在于,不再将文学作品视为文献,而是视作文物。对作品的解释不是借助作品外的时代背景,而是以作品本身为依据。德国文学史家沃尔夫冈·凯泽尔和瑞士文学史家埃米尔·施泰格根据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和马丁·海德格尔的理解理论,创立了文本阐释理论,成为文学阐释学第一、二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文本主义者不赞同那种认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的生平传略才得以解释的观点。他们主张就文论文,凭借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主观体验来获得作品的内涵埃米尔·施泰格称感知的标准为科学的标准。这种“文本阐释理论”或名为“作品解释理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初步形成。“定位阐释学”那样通过反射对比的方法,而是通过读者的体验来加以解决。施泰格认为,每个读者都可以将自己置于同时代读者的位置上,因此对每部作品都可以通过体验来理解。不难看出,正如实证主义阐释学一样,文本主义阐释学也认为,阐释者或读者的文化历史地位、经历与经验对阐释结果不发生影响。除此之外,文本主义者还认为,阐释者在感觉的媒介中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文化历史的界限,也就是说阐释者可以将自身置于任何时代与文化之中,因此只需运用自我感觉便可以理解作品的内涵。六十年代,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宣告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在文学阐释学。历史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第三阶段——接受美学。姚斯和伊瑟尔依据德国现代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以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为基础,建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他们创建的接受美学取代了日耳曼学中的生产美学、描写

美学。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地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需要人们去发现。换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内涵绝非固定于作品之中,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也就是说并非是作者于自己的作品里为读者限定某种意义,而是读者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赋予了作品某种意义。

二、接受美学批评的理论形成及发展

接受美学兴起于60年代后期在70年代达到高潮,它的主要代表是德国南部康士坦茨大学的五位教授。他们是姚斯、伊瑟尔、福尔曼、普莱斯丹茨、斯德里德,被称为“康士坦茨学派”。康士坦茨学派批评家是代表作被莱纳·瓦尔宁编辑的1975年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出版的《接受美学》一书收入。接受美学很快传到了苏联、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1、强调读者研究的重要性、客观性;重视研究读者的审美经验及基本条件。

R.C.霍拉勃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书中说:“接受理论,主要是指有关作者和作品到文本与读者的一般的转移。这也就是说接受美学批评是在作者、作品、读者的整个系统中专事研究的学问。”[1]接受美学批评认为,从作品到接受者之间有一系列的中介因素,如欣赏惯例、阅读密码等,读者必须动员自己的知识去破译作品的密码,从中挖掘并再造作品中的审美信息。正如鲁迅所说:“读《红楼梦》时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2]

2、开创接受的文学史观

接受美学批评家姚斯提出重写文学史,就是从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角度研究文学史,从史料中寻找读者们当年对文学作品的反应,研究不同时代的读者为何对一部作品产生不同批评意见的原因,提出读者们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下对作品的期待心理、审美情趣、文学爱好以及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3、接受美学批评提出了“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相区别的理论。

他们认为“第一文本”是作家、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制品,“第二文本”是指与读者直接发生关系的审美对象。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文本”并没有与读者发生关系,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如艺术品等,而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了关系,就成了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它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是读者感悟、阐释和解读以后的再生的艺术情感与形象。接受美学家所谓的第二文本是由三种因素构成:第一文本的艺术品;作为读者欣赏对象的艺术品,即第二文本的艺术品;被读者对象化了的艺术品,即读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趣味与作品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了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新的艺术品。

4、接受美学批评提出了潜在性与召唤结构理论。

批评家姚斯认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作品的“隐含的读者”必将作品中的空白与意义的不确定性“填充”与具体化或定型化,读者对作品意义的赋予石主要的、决定性的。

5、接受美学批评提出了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的理论。

姚斯认为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都局限于对文学创作和作品表现的维度里,而读者则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事实上,“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3]一方面,作品将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使其进入特定的情感态度和阅读期待之中。另一方面,读者的大脑决不是一块白板或空地,被动地等待着一部作品的内容来填充。

(二)接受美学传播与拓展

接受美学的传播速度很快,迅速东进西渐,走向世界,得到了多向度的发展,从而汇合成一股更为强盛的有活力的潮流。

1、民主德国的接受理论:主要体现在东德学者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吸收、改造接受理论,即把接收美学马克思主义化,集中反映在瑙曼等人编撰的《社会-文学-阅读》一书中。

2、苏联的艺术接受理论:他们认为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读者的接受要以作品为前提的,必然受到作品本身

的制约,接受不等于再创造。读者的接受过程是由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结构特性决定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梅拉赫和美学家赫拉普钦柯等。

3、法国后结构主义的阅读理论:这是接受美学西渐的体现,重要代表是雅克.德里达,他提出的“分解论”是一种阅读批评理论,他认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是绝对同一的,而是相互分裂的。另一位主要代表是罗兰·巴特,他把阅读快感分为优先的阅读“作品”的愉快和无限的、游戏的阅读文本的愉快。两位学者的阅读接受理论都具有一种彻底的反中心、反传统、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

4、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影响最大的是斯丹利·费希和乔纳森·卡勒。费希的接受理论又称“感受文体学”,他提出了读者反应批评的方法,即“把读者当做一种积极地起着中介作用的存在而予以充分重视,并因此把话语的‘心理效果’当做它的重心所在的分析方法。”[4]还提出了“意义是事件”的重要论点,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做的事,而意义或理解则是阅读“事件”的结果。他认为文本的意义是读者阅读作品这一“事件”及阅读时的经验和反应,费希称之为“意义经验”,文学批评就应是对这种“意义经验”的分析。这种理论虽重视了读者的阅读活动,却把文学批评变成了批评家个人主观阅读经验的忠实描述,否定了批评的价值批判,并易于导致批评的主观随意性和相对主义。

卡勒的研究重点不在阅读行为,而在读者的潜在能力,指出“文学作品具有结构和意义,其原因在于人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阅读它,在于这种可能的特性,隐藏在对象自身之中,被运用于阅读活动中的叙述原则所现实化了。”[5]还提出“文学能力”的概念,认为使读者按文学原则去阅读的前提条件是他具有一定的“先入为见”即“文学能力”,也即一种带有群体性的文学接受的习惯系统,文学作品“只存在于一种被读者接受的习惯系统发生关系以后,才会有意义”。[6]卡勒的观点比起费希显得更稳健、辩证,既强调了读者的文学阅读方式对作品实现其文学特性的重要作用,又注意了群体阅读习惯对个体主观性的制约,但是他对文本自身文学特性的忽视存在片面性。

三、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一)姚斯的接受美学

汉斯·罗伯特·姚斯(1920-)是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康士坦茨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姚斯于195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61年晋升为文学教授,现任教于德国康士坦茨大学大学。姚斯的主要论著有《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史》(1970)、《风格理论和中世纪文学》(1972)、《审美经验小辫》(1972)、《审美经验和文学解释学》(1977)、《在阅读视界变化中的诗歌文本》(1980)等。

1、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接受。

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der Erwartungshorizont)的观点是接受美学的一大特征。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他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和进入阅读状态之时,便有了某种思想倾向、社会经验、审美要他求等,一旦与具体的作品发生联系,这种已有的意识会对理解作品起到指导、制约、限定等不同的作用。他把期待视野分为“生活的期待视野”和“文学的期待视野”两类。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本文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

[7]姚斯认为,衡量一部作品的审美尺度取决于“对它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作品的艺术特性取决于“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

姚斯借用阐释学“视野”的概念,以“期待视野”为中介,以“视野融合”为途径,将文学史转化为一种阅读者的积淀,在文学与社会、美学与历史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梁,接通了文学与现实、过去与未来。可见,视野融合即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或生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2、审美经验论

姚斯认为,艺术审美经验中的否定性痛感并不是一般审美经验的基本感受,而只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感受,一般审美感受的突出标志恰恰是快乐与感受。此外,艺术的否定性只是所谓“自足艺术”的特征,而自足艺术不仅是全部艺术的一部分而且是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还认为,要避免否定性美学的盲视与片面性,清除自己早期研究的偏颇,就必须以全部艺术尤其是前自足艺术的审美经验为研究的基础。

在姚斯看来,审美愉快及相关审美经验应用三大范畴来标志:“审美创造”、“审美感受”、“审美净化”。在艺术生产方面人类的审美经验就体现为生产者实现自己创造性的愉快,即“审美创造”。在审美接受方面的愉快及相关审美经验,即是“审美感受”,姚斯认为现代是审美接受有两大样式:其一是否定性的审美接受样式,一些作家作品具有一种批判的语言学功能,它破坏人们既有的接受模式从而消除审美愉快,它拒绝一般性交流从而暗中破坏审美经验的形成;其二是间接肯定性的审美接受样式,这这主要是由波德莱尔和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引起的审美接受,这些作家作品具有一种宇宙论功能,如普的作品通过唤起读者对既有接受经验的回忆而使读者重获愉悦。姚斯肯定后者,而否定了前者。姚斯还借助弗莱在《批判的解剖》中确立的五大英雄类型来设想五大交流模式:联想模式、敬仰模式、同情模式、净化模式、反讽模式,他肯定是是净化模式。

我们会发现,从寻求文学史写作的方法论基础,提出接受美学的问题,到转向审美经验的全面研究进而反思接受美学的经验基础,这是姚斯的主要思想轨迹。可见姚斯早期的思想似乎更有价值和影响,后期的审美经验理论虽更有理论色彩,但显平庸和死板,有一定的保守性,对审美愉悦的机械肯定走向了另一极端,从而未能揭示否定与痛苦对于审美经验的真正意义。

(二)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W·伊瑟尔(1926-?)是接受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其主要著述有《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隐在读者》(1974)和《阅读行为》(1976)等。与姚斯不同,伊瑟尔的接受美学注重“反应研究”,而在自己所著《阅读行为》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伊瑟尔也明确指出两人研究重点上的不同。他将姚斯的理论称为“接受研究”,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反应研究”。根据伊瑟尔的观点,“接受研究”强调“历史学--社会学的方法”,而“反应研究”则关注“文本分析的方法”。正如他

自己解释的:“读者反应批评或称接受理论,后者我自忖是一个更能表达我所追求的事业的命名,其所最关注的是一个文本使其读者做出什么反应,而对于这一文本自身可能意谓了什么则并不怎么在意。因此,接受理论的主要兴奋点是文本的处理,我认为这至今仍是一个重要问题。”[7]伊瑟尔更加重视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反应以及对意义的重新建构,更为关注读者反应的微观领域。

1、文本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具有“召唤结构”

在伊瑟尔看来,文本具有结构上的空白,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召唤结构”(die Appellstruktur)原是英伽登阐释学中的一个概念,英伽登认为作品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化纲要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完成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充。伊瑟尔接受了这一观点,形成了他的“意义未定和空白”理论。他认为,作品文本是一个多层次未完成的结构,充满了不确定的点,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对语句的连续,情节的展开,意义的呈现不断做出期待、预测和判断,并根据上下文的揭示和自己的想象对文本中的不确定点加以填充,这就是阅读中的具体化过程。他认为,作品的未定性和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让读者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产生意义的生成和反思。

“文本的召唤结构”指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不断唤起读者基于既有视域的阅读期待,但唤起它是为了打破它,使读者获得新的视域,唤起读者去填补空白、连接空缺。在此,对阅读的召唤性不是外在于文本的东西,而就是文本自身的结构性特征。

2、文本的隐在读者

伊瑟尔接受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隐在读者”,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文本结构之中的读者,一个是文本结构现实化过程之中的读者。文本的隐在读者内在于文本,按文本的召唤去阅读,这个读者是创作者在创作时构想好了的,与文本同时存在,指导着具体的现实读者向它靠拢,从而进行完整的阅读。伊瑟尔说:“隐在的读者作为一种概念牢固地植根于文本的结构之中”,“作品的文本中暗含着读者的作用。”[8]因此隐在读者不是指具体的实际读者,而是指一种“超验读者”、“理想读者”或“现象学读者”,它在文本的结构中是作为一种

完全符合对阅读的期待来设想的。换句话说,“隐在读者”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它回答的是文本的各种阅读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实际读者则始终是对文本中隐在读者的不充分实现,或者说,实际阅读只是实现了阅读的一种可能性而已。

由此可见,伊瑟尔对读者阅读行为的研究始终是在现象学视野中进行的,他不关注具体的、历史的阅读行为,他关注的是超验的、可能的阅读条件,而这种阅读条件又是内在于阅读文本之中。与姚斯相比,伊瑟尔的理论并无更多创意,但他借助现象学的理论讲读者反应理论系统化并上升到现象学描述的高度,对英美的读者反应批评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四、接受美学批评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一)理论贡献

接受美学之所以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快风靡全球,就在于它强调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提出了总体性动态研究文学现象的新思路。它明确地指出,既然文学创作本身并不是目的,作家写出作品是为了供人阅读,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那么只有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影响和作用,才可能成为“现实的存在”。因此,文学活动绝不是一种指向作为客体的物的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活动,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和认识的一种“人际交流活动”。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研究应以人(尤其是读者)为中心,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意识、经验等)为重点,进行全面的、总体的运动的研究.才有可能对文学现象作出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才有可能对文学活动作出合符客观实际的判断和评价。

接受美学的这一观点在中外文艺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发。在我国,有的认为文学研究应以人的思维为中心,给人以主体性地位,包括给读者以主体性地位。而我国以往的文学观念往往把读者接受文学的过程看作是一个消极的被动过程,结果一方面文学作品不尊重艺术接受主体方面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接受主休也未意识到自身对文学作品进行补充和审美再创造的使命,从而造成接受过程主体性的丧失;有人则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提出了“批评即选择”的观点,认为批评对文学的把握是一种带有很

大主动性的意义重建。文学批评逸出原有的范式的弥照而捕捉新的理论目标,毋宁说是批评家打破思维定势而对文学现象所蕴含的特征作出新的体察;还有人从艺术鉴赏的社会性考察了接受美学的贡献,指出鉴赏活动是人的社会艺术活动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在艺术活动中,不仅存在着从创作到鉴赏的单向运动,还包括着从鉴赏到创作的逆向运动,而且,艺术鉴赏也是实现艺术作品社会效益的唯一途径。

1、接受美学批评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文艺批评理论,指出作品在未能与读者发生关系时,它的意义不能为读者所接受,它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旦与读者发生联系,就成为读者接受的对象便发挥其作用。这一理论弥补了以前的西方文艺批评在这方面的不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2、传统的文学理论都是建筑在一种“本体论”的观念之上,接受美学对这一“本体论”的文学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儿点:

(1)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一种完全独立于观察者而存在的“自满自足”的客体和客观的认识对象;而接受美学则提出,文学不是一种作为客体的物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沟通人们之间思想、情感和认识的一种“人际交流活动”。正如姚斯所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9](2)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唯一的存在方式和实体是作家的创作活动及其结果—作品。因为,任何理解、阐释、评论与研究只能以它为出发点,把它们作为对象,否则一切都将失去意义,而接受美学则指出,文学创作本身并不是目的,作品是供人阅读的,文学唯一的对象是读者。文学作品不经阅读,只不过是“可能的存在”,只有在接受活动中,它才能产生影响和作用,成为“现实的存在”。因此,接受的过程便是理解、阐释、评论和研究的过程,当然离开接受主体一一读者,文学作品的存在便是不可能的。正如姚斯所指出的那样:“文学作品的历史与现实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10]

(3)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总体形象、含义和价值为其作品自身所固有,因之是超越时间和空间,且永恒不变。作品的效果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由作品的思想和审美内涵所决定的;而接受美学则主张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文学现象,并认为文学作品的整体形象、含义、价值和社会效果非静

止的、超越时间且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地域和接受意识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异。接受美学还认为,不仅不同的接受意识会引起接受者对作品的不同的反应,导致不同的理解、判断和结果,而且由于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差异与擅变,作品的总体形象、含义、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正确地说,形象、含义、价值和效果既不是作品的固有物,也不是接受意识的固有物,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

(4)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批评与研究必须排除一切“主观或心理的”因素才能获得“客观的科学性”,才能正确地、客观地判断作品;而接受美学则指出。对作品的判断与批评决不是一种完全机械的、被动的、纯客观的认识行为。因此,文学批评不应该是对作品的简单复制,而应是批评者的创造性劳动。这样的批评理所当然地要体现批评者的主观意识,溶进他的审美情趣和素养。一种绝对忠实于作品的、纯客观的批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不会存在的。

3、在接受的条件与方式的研究上,表现出具体性与细致性的长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潜在性与召唤结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等等,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要认真对待并从中间高吸收有益的东西。

4、接受的文学史观,也是很有见地的。他们对文学史研究中的僵化呆滞的模式深为不满,企图从接受的角度打破这一模式,因此具有开创新的文学史研究途径的意义。

总之,接受美学反对孤立、片面、机械地研究文学艺术,反对结构主义化的唯本文趋向.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主张从社会意识交往的角度考察文学的创作和接受,用运动的、变化的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文学现象,充分反映了在结构主义思潮之后,人文思潮的又一次抬头,这是极其有价值的。

(二)理论局限

1、在讨论读者研究的重要性时,由于过分强调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接受,对创作与接受的关系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将作家决定作品意义的作用消解,这不免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每个读者的经历、情感需要各不一样,因此形成的期待视野也不相同,他们对作品意义、价值的创造,认定的标准也不一样,如果一切都随着读者的不同而改变,这样势必会陷入混乱中。因此无论读者具有多么大的主

观创造性,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有多么大的差别,都不能完全脱离作品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我们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对的,但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以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为原型和基础,否则它们便不是哈姆雷特,而是与原著无关的另外一个人了。

2、在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关系上,它过多地看重读者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作家的创作活动和主导地位,以及作家的艺术追求的个性和重要性。走向极端就会造成作家迎合读者的趣味才是好作品的情形、使文艺朝商业化方向发展,如果这样,就造成对作品的艺术性的残害,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减弱文艺的审美力量。

作为一种美学思潮,接受美学回避了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美学中的基本问题,这显然是其理论上的一个缺陷。而且,作为一种方法论,它虽然确立了总体研究的思路,但在微观的理论研究中,却偏重于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和阅读经验,对作品本身的意义与形式的把握,尤其是比较忽视作家的创作活动和主导地位,这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也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

参考文献:

[1][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7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9页。

[3][德]H·R·姚斯:《走向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5页。

[4][美]斯坦利·费希:《读者心中的文学:感受文体学》,《读者反应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5页。

[5][6][美]乔纳森·卡勒:《文学能力》,《读者反应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页。

[7][德]H·R·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8]金惠敏:《在虚构与想象中越界———沃尔夫冈·伊瑟尔访谈录》,《文学评论》,2002

年第4期,第38页。

[9][10]赵宪章:《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68页。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在文艺领域中,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理论强调了读者在文艺作品理解中的重要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文艺创作和审美体验。本文将介绍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姚斯,德国著名美学家,1967年提出了接受美学的概念。该理论以 读者为中心,认为文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构建的。与传统的以作者或作品为中心的美学理论不同,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读者的能动作用和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 1、接受美学理论的定义:接受美学理论的是读者在阅读文艺作品过 程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和意义构建。它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文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参与下才得以实现的。 2、姚斯对接受美学的贡献:姚斯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中做 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了读者在文艺作品理解中的重要性,认为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此外,他还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即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对作品所抱有的预想和期待。

接受美学理论在文艺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例如,在理解文艺作品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此外,在审美感受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加注重读者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同时,在价值体现方面,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为我们重新审视文艺作品的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接受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其未来发展方向也备受。与其他美学理论的比较优势在于接受美学理论更加注重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审 美体验。然而,这种理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对作品意义的过度诠释、忽视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强调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在强调读者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应忽视作品本身的客观存在。作品本身的特点和内容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应对作品进行客观分析。 2、提高读者的审美素养:读者的审美素养是影响接受美学理论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提高读者的审美素养,应提供更多优质的文艺作品,同时鼓励读者进行审美反思和批判。 3、拓展接受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目前,接受美学理论主要应用于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接受美学的发展历程

接受美学的发展历程 介绍 美学是研究艺术与审美经验的学科,涉及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美的价值以及美的感受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同学派的兴衰。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接受美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美学的开端 1. 古希腊美学的出现 古希腊被视为美学的发源地,早期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柏拉图认为美是上帝的造物,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将美学纳入实证科学,强调审美经验和理性的结合。 2. 古希腊的美学理论 古希腊的美学理论主要包括形而上学美学、伦理美学和逻辑美学。形而上学美学探讨美的本质和存在形式,伦理美学研究美德和美行为,逻辑美学关注美的表达和逻辑结构。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潮 1. 文艺复兴的美学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受到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强调对人体、自然和艺术的观察与研究。该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学者,如达·芬奇、拉斐尔和莎士比亚等。

2. 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 文艺复兴艺术强调对真实世界的描绘和再现,追求光影效果和透视原理的精确运用。同时,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也使得艺术更加关注人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 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 1. 唯美主义的兴起 唯美主义源于18世纪末的德国,其核心思想是追求纯粹的美和感性的体验。这一 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古斯塔夫·费舍尔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等。 2. 浪漫主义的诞生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发挥,对于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与追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和柯勒律治等。 现代美学的发展 1. 现代主义的崛起 现代主义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进行革新,强调原创性和反叛精神。对于抽象艺术的推崇和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也是现代主义的特点。 2.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强调多元性、相对性和后现代条件下的美学经验。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和让·巴蒂斯特·梯尔巴等。 当代美学的趋势 1. 反思性美学的兴起 反思性美学强调对美学经验的主体、对象和环境进行深入反思和分析,关注美学经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概述姚斯的接受美学

概述姚斯的接受美学 (1)姚斯的接受理论缘起于他对德国文学史的衰败进行的探讨,他将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方法归纳为三种主要范式: ①古典主义——人文主义范式。 a是以古代经典为范本来衡量其后文学作品的优劣,并以此为依据描画文学历史的范式。 b这一范式在18、19世纪衰落。 ②历史主义——实证主义范式。 a是将文学史看成整个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并在因果关联上将文学史看做社会政治变革和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的范式。 b这一范式的主要代表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衰败。 ③审美形式主义范式: a是专门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内在研究,从而将文学史看做是与一般社会历史分离的自足封闭历史的范式。 b这一范式的主要代表是俄国形式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衰落。 (2)姚斯认为这三种文学史的研究范式的要害在于割裂了文学与历史、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的内在关联,从而无法揭示文学史实本身。并由此创立了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史研究方法论将文学与历史、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真正统一起来。 (3)理论主张:

①姚斯认可了英伽登和伽达默尔的说法,认为文学作品就是在理解过程中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展示为向未来的理解无限开放的历史。 ②根据伽达默尔研究文学史的两条基本原则,姚斯认为文学研究应该落实为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应该落实到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研究,对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研究应该落实到文学作品存在史的研究,这才是文学史研究的真正内容。 ③姚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史有三种表现形态: 一是显示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相关性历史。 二是显示为作品存在与一般社会历史的相关史。 三是显示为作品与接受相互作用的历史。 (4)期待视域与文学接受: ①期待视域这一概念是姚斯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姚斯对其界定为读者在阅读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 ②期待视域有两大形态: 一是在既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域。 二是在既往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 这两大视域融合形成具体的阅读视域。 ③期待视域既是阅读理解得以可能的基础,又是对其的限制。姚斯认为,作品的理解过程就是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的过程,衡量一

接受美学的主体观综述

接受美学的主体观综述 接受美学(Rezeptionsasthetik)亦称“接受理论”(Rezeptionschorie),“接受与效果研究“(Rezeptionsforschutuny)等。亦译作“接收美学”。它发端于联邦德国,7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德国的一支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传到中国,我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工作者在探寻方法论的热潮中,迅速并敏感地译介了接受美学,展开了我国的接受美学研究。本人对90年代后接受美学的主体的几个方面的研究做了一定的归纳,以供参考。 既然是接受美学的“主体观”,首先就必须对“主体”这个概念有一个很深刻的了解。 一、西方文论中“主体”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 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参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对于西方文论中主体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我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归纳和分析比较。 有的作者从承担者意义上归纳了主体概念的发展。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是个体的存在物,个别的人、个别的马、个别的树木等等,都可以成为主体。这种作为主体的个体事物被他称为“第一实体”。除了个体事物以外,不依存于其他主体,但又可以表述其他主体的东西,这种作为事物的“种”和“类”,他称为“第二实体”。即主体是性质和状态的承担者。到了笛卡尔时,认为主体是灵魂之类的东西。即主体是现象的承担者。18世纪起,人们愈来愈频繁地在精神现象在精神现象的承担者意义上使用主体概念。康德认为主体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超验存在,就等于自我。康德理解的主体,并不是形而上学的主体,他的主体不是认识论上的主体,是认识意义上的主体。从费希特开始,就认为主体就是自我。即主体是思想活动的承担者。到了马克思,他的著名论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揭示了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 有的作者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问题上,探讨主体性思想历史演变。古希腊哲学“物活论”,把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看做浑然一体。柏拉图的“理念说”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分离了思维与存在,主体和课题,但他还没意识到主体性问题。智者在对本体论的研究中,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命题,这是近代人本注意思想的最早来源。主体与客体在中世纪哲学中表现为天和人的对立,灵魂和肉体的对立。近代哲学的一条根本原则或特点是主体性原则,即将人,这一思维着的主体,理解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主体,人对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是能动的,或者说是主动的。17、18世纪认为,人完全受因果必然性的支配。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一直认为,精神、自我、主体占主导地位。康德是近代哲学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证主题性的哲学家,他提出人的自由本质为人的主体性留下了充分地盘。黑格尔系统的论证了人的自由本质和人的主体性。 2000年由一人发表于武汉大学学报的两篇论文,清晰地列出了从古希腊时期到近现代对于主体概念研究的问题,还兼论了“主体死亡”的观点。主体(Subject)这个词,在词源学的角度,来自于拉丁文的“subjectum”,意即“在前面的东西”,作为基础的东西。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看来,主体其实就是“实体”。在笛卡儿看来,所谓主体就是自我、灵魂或者心灵。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中的主体(自我)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只有到了康德,主体才真正变成了一种综合同意感性材料的能力或活动,由一种主题性的思想转化为意识的先验功能或一切知识可能性的耕具,胡塞尔又进一步发展了主体性的思想,昭示了主体的意向性结构,阐明了作为先验自我的主题的绝对被给予的性质。 分别发表于2002年与2005年的两篇论文,在谈论西方文论中关于主体性问题时,论及了“作者”的位置问题,事实上是对以上研究的延伸和发展,堪称姐妹篇,当然有异有同,前者对欧洲诗学传统对作者的忽视着墨颇多,更把时间拉长到巴赫金时期,而后者对济慈、艾略特对传统浪漫主义作者观的发拨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各有所长。2002年的论文通过对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国外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 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的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学派,它完全超出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是把作家和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这种理论就是接受美学(Rezeptionssthetik)。 接受美学也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接受研究”。由于它诞生在联邦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士坦茨,它的创始人——五位年轻的文学理论家和教授伊瑟尔(Wolfgang Iser)、福尔曼(Manfred Fuhrmann)、姚斯(Hans Robert Jauβ)、普莱森丹茨(Wolfgang Preisendanz)和施特利德(Jurij Striedter)——被人们称为“康士坦茨学派”(die konstanzer Schule)。 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接受美学不仅发展成为联邦德国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逐步传播到西欧各国、美国、日本、苏联以及民主德国等一些东欧国家,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理论潮流。 产生的背景 六十年代中,联邦德国的文学界爆发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核心是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功能和社会效果问题。一批激进的作家和理论工作者尖锐批评了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社会的倾向,主张文学应当“介入”社会,“介入”生活,为现实的斗争服务。对于统治着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文本批评学派”,他们也提出了强烈的指责,认为这种唯心主义、形式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早已过时,不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必须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取代之,才能将联邦德国的文学研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所谓“文本批评法”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从纳粹意识形态的死胡同里摆脱出来,而在联邦德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政治化倾向在文学科学领域的表现。它是在美国的“新批评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强调文学的“独立性”,认为作品是文学唯一的实体,而每一部作品又是一种完整的语言构造,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独立的;作品的价值仅仅蕴藏在它自身之内,在对作品进行诠释和评价时,一切背景材料都是多余的。基于这种理论,文本批评学派把作品视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目录

(1)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 (2)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 (3)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关于接受理论 关于接受理论,有不少知名人士都做了相关的阐释: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这段关于作品文本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理论的主旨。 编辑本段理论基础 反对历史客观主义 接受美学理论家反对19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反对文学作品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始自W.狄尔泰、M.海德格尔,由H.-G.加达默尔确立,P.里科尔予以补充的新解释学哲学,为接受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新解释学的“解释循环”、“效果史”、“水平融合”等概念成为接受美学的主要概念。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启发接受美学把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电影产业的繁荣,电影观众学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接受美学作为电影观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运用。本文将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首先,接受美学可以帮助解释电影的审美价值和个体差异。电影观众的审美品味因人而异,接受美学认为,观众能够欣赏电影取决于个体的审美经验和观念,而不是电影本身的内在性质。因此,接受美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人会觉得某部电影很好看,而另一些人却并不懂得欣赏。 其次,接受美学可以指导电影编剧和导演的表现技巧。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美感是由创作者传递给观众的主观体验,而创作者可以通过巧妙的技巧和手法来引导观众的体验。例如,在电影中使用颜色、音效、画面等元素的组合来创造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从而让观众更好地体验电影艺术。 另外,接受美学还可以应用于电影营销和推广中。接受美学认为,观众的美感体验是通过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而这种互动需要在特定的观众群体中产生并传递。因此,在电影宣传和推广过程中,创作者可以通过了解观众的审美品味和兴趣,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广电影。 最后,接受美学可以帮助提高观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和欣赏电影,并在电影艺术中获取更多的艺术享受,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接受美学可以通过引导观众理解电影艺术,提高观众的感性认识和主观体验,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电影。 总之,接受美学是电影观众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通过解释电影作品的审美价值和个体差异,指导电影创作和推广,以及提高观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为电影的创作、传播和消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姚斯指出,美学实践应包括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三个方面。 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读者的接受活动受自身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受作品范围规定,因而不能随心所欲。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起对话关系。当一部作品出现时,就产生了期待水平,即期待从作品中读到什么。读者的期待建立起一个参照条,读者的经验依此与作者的经验相交往。 期待水平既受文学体裁决定,又受读者以前读过的这一类作品的经验决定。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与读者的期待水平不一致,产生审美距离。分析期待水平和实际的审美感受经验,还可以了解过去的艺术标准。接受者有3种类型:一般读者、批评家、作家。此外,文学史家也是读者,文学史的过程就是接受的过程,任何作品都在解决以前作品遗留下来的道德、社会、形式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成为后面作品的起点。文学的社会功能是通过阅读和流通培养读者对世界的认识,改变读者的社会态度。 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 汉斯·罗伯特·姚斯 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文学范式的改变》、《审美经验小辩》、《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等。其美学思想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力图解决“文学史悖论”,后期研究侧重于审美经验。 文艺理论 姚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力图建立较完善的文学史科学,批判将文学与社会历史分裂、对立的倾向,重建对文学的美学思考与历史思考,解决“文学史”悖论。他认为文学的历史性应是历史与美学的联系、调节与融汇,批判了实证主义的、形式主义的文学历史观。姚斯提出新的文学史应是文学作品的消费史,读者作为消费主体是一个能动的构成。通过“期待视界”,姚斯将作家、作品、读者联系起来,并沟通了文学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期待视界”是读者接触作品前已有的潜在的审美期待,是由阅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先验心理结构。姚斯提倡作品的“客观化”,提倡历史视野与现时视野的“视界交融”,认为文学作品不是只关涉现时的静态文献,而是包括传统文学评价与当下文学尝试的动态的、开放的“本文”。文学的社会功能在于其构成性,通过改变读者的期待视界,实现文学的效果与文学的接受的统一,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1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德国,它最主要的两个代表 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该学派是在西方文论、美学的研究由19世纪以 作者创作为重点转向20世纪以作品文本,又由文本逐步转向文本的接 受者为重点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并深受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 人物的现代阐释学的影响。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是文学研究中一个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 学史时,必须重点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孙淑芬,2007,12)在接 受美学理论体系中有几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未定性”(indeterminacy)、“空白”(blanks)、“偏见”(prejudice)、“期待视域”(horizonofexpectations)及“视域融合”(fu-sionofhorizons)等。对这些概念的清晰把握对理解接受美学理论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定性”在伊瑟尔看来,是指文学文本中作描 述的现象与真实世界里的事物之间准确对应关系的缺失。(姚斯、霍 拉勃,1987)而文学作品里的“空白”指的是“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 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朱立元,2004:179)。正是这些“未定性”和“空白”,使 得文学文本成为一种被伊瑟尔称作的“召唤结构”(theappealingstructure)。它激发、诱导读者运用他们的理解力和 想象力确定这些“未定性”,填补“空白”,由此在阅读过程中形成 各自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重构文学作品中的情景。读者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观察角度、文学爱好、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 不同,总是带着一定的“偏见”进入文学作品的。也就是说,读者无 法完全客观地,从一种纯粹的透明的状态开始对作品进行理解,他们 的理解总是受到一定的历史、社会及个人因素的制约。伽达默尔把 “偏见”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法的偏见”,它是由历史所赋予的, 具有正面价值,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另一种是“盲目的偏见”,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收的见解,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现实。

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引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对美的本质、规律及表现形态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对人类审美经验及对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的鉴赏和理解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而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已成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美学提供审美的维度 美学研究美的内在规律,使人们能够从审美的维度去感知和理解艺术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美学来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的美的元素,让他们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感受、评价文本。 1.1 美学启示阅读顺畅 阅读美是一种情感的享受,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体验到情感的喜悦。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内容吸引、文笔流畅的文本,让学生能够融入其中,产生阅读上的满足感。 1.2 不同文体的美学特色 不同的文体和题材,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色。学生通过对不同文本的阅读,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体的特点,使其在阅读中获得多种审美的体验。

1.3 美感知觉的培养 美的感知觉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通过欣赏美术、音乐等艺术作品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觉,使其具备辨别和理解文本中的美的能力。 二、美学启示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美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入体验文本,把握其内涵。 2.1 文本的韵律美 文本的韵律美是指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感。通过学习韵律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诗意,理解作者运用音韵变化、韵文、节奏等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2.2 文本的意象美 文本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比喻等表达方式,展现出丰富的意象美。学生通过美学的启示,可以更好地领会文本中情景的意象特点,并在阅读中进一步发掘和理解作者的用意。 2.3 文本的情感美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通常通过作者运用的语言、描写等手法来表达。通过美学的启示,学生可以更好地抓住文本中情感的核心,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并从中寻找共鸣。 2.4 文本的思想美 文本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更涵盖了作者的思想、观点等内容。美学的视角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挖掘文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接受美学是电影观众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主要关注的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如何形成情感反应和认知体验。接受美学认为,观众是客观世界和影片表现之间的桥梁,观众的情感反应和认知体验是影片艺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观众对影片的评价和接受程度,同时也能够指导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在电影制作中的决策和创意。 首先,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情感反应。情感反应是指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喜怒哀乐、厌恶等。在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下,情感反应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影片所呈现的情节、形式、风格等因素激发和引发的。例如,一部惊悚片中的紧张和恐惧情感,是由电影制作中的音乐、光影、特效等因素共同构成的。观众对情感反应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影片制作中对情感反应的创造和调动。 其次,接受美学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认知体验。认知体验是指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所产生的思考和认知过程。“认知体验”是指一种心理现象,它包含了观众根据影片呈现的视觉、声音等要素,对影片所表达的意义、价值以及主题等方面的思考。例如,一部纪录片中所呈现的事实内容和所传递的信息,需要观众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接受美学的观点是,认知体验是影片艺术性的体现之一,是影片制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接受美学还关注影片所带来的审美满足的问题。影片制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品,通过观众的欣赏和接受,产生美的感受和体验。接受美学认为,影片制作中可以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和技巧,来增强观众的审美享受,在形式、节奏、视觉、音乐等方面创造出更佳的美学效果。例如,精心布局的视觉效果和特殊的音乐效果可以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印象,增加观众的审美价值和创造力。 最后,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应用不仅在于理论层面的指导,还在于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导演和制片人可以通过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影片制作中的情感反应、认知体验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因素。同时,在影片推广和宣传中,接受美学的观点也可以帮助宣传人员更好地把握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偏好,选择更合适的宣传手法和媒介,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和营销电影。 总之,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从理论层面指导到实践中创新和积累,都是电影制作和观众欣赏的必备元素之一。只有通过深入探究观众观影行为和体验,深入解析影片制作的技巧和艺术,才能更好地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电影作品。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分析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 电影作为视觉艺术形式,其视觉美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美就是一种感受,是人的感官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回应。在电影中,通过摄影、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等手法,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美感。通过运用明暗对比来塑造独特的光影效果,营造出戏剧性的场景氛围;运用透视法来创造空间感和层次感,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运用 饱和度、冷暖色调等技巧来表达情感,使观众更好地融入电影情节中。通过这些视觉美的 运用,电影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充分获得审美享受。 音乐美在电影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接受美学认为,音乐是艺术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形 式之一,能够通过音符的排列和声音的运用来传达情感和意境。在电影中,音乐可以用来 强调情节的发展,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选择适合情节的音乐主题或插曲,电影可以 营造出恐怖、悬疑、浪漫等不同的情感氛围。音乐还可以用来创造节奏感,控制观众的情 绪起伏,增强观影体验。在紧张刺激的动作片中,快节奏、高音调的音乐可以增加紧张感 和刺激感,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情节中去。电影制作人通过运用音乐美,能够更好地引导观 众的情绪和思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故事结构也是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重要运用。电影的故事结构包括起承转合、 高潮迭起的情节设计,以及角色的塑造等。通过合理运用故事结构,电影制作人能够将故 事情节展开,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情感共鸣。接受美学认为,观看电影就是通过参与故事 情节来获得美的体验。一个好的故事结构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更加投入到电影 情节中去,产生情感共鸣,提升观影体验。在影片的高潮部分设置悬念,通过角色的变化 和情节的紧凑,让观众产生更大的紧张与期待,进而产生更强烈的情感体验。

读接受美学有感

读接受美学有感 读接受美学有感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学过的文艺美学都是主观美学,即着眼于创作者的心理、经验、情感等主观方面探究艺术创作的规律和价值。然而,主观美学却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观者的心理和认知过程如何影响对艺术作品的接受,这也就是接受美学所关注的问题。 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艺术作品不再是创作者的孤独创作,而是与观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观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不仅仅是感性的,还包括诸如情感、认知、知识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如何让观者对艺术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感受,则成为了接受美学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怎么样看待艺术作品,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与文化,个人国际素养等因素有很大的关联。在日常生活中,素材相对单一的环境中,我们缺乏新鲜感和想象力,但每当接触了艺术作品之后,它所带来的视觉、心灵冲击,可以迅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进而会慢慢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等。 在传统的审美教育中,我们大多只接受抽象概念以及对艺术品的外部形式要素的分析和解释。虽然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创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但仅凭这些毕竟还不能使美学知

识充分为我们所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我们的思路更加开阔,有创意,从而去不断探索,开拓艺术世界的新局面。 艺术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家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描述社会、生活、自我等状态,而当观者去欣赏这些作品时,就是通过自己的感知去解读艺术家的想法。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要有独特的创意,还要能够引发观者的语言感知和认知,让观者从中得到启迪、鼓励,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美学是以美的标准为价值取向特征的一种普遍意识形态,它自古就享有崇高地位。接受美学的出现,是人们在理解美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提出了艺术作品与观者互动的概念,使我们更加了解人类对美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在增加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对生活的品位。 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接受美学的思考和实践,不断学习,给自己注入更多的美学素养。毕竟,不管是从个人身心健康,还是从整个社会文化的角度,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因为,唯有以审美情趣为基础,才能体察到文化和艺术中的精华,才能领略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明沉淀所带来的人文魅力,才能在繁杂的生活浮沉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和安宁。 总之,接受美学的观点和方法能够提高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曰日美学素养和认知度。在美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抱着开放、前瞻的态度,加强理论学习,并勇于探索和创新,以拥有更好的艺术素养和更深刻的人文情怀。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更好地接受、感受并创造艺术。

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H.R.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从接受美学的视角看,文学接受是发生在文本和读者间的对话,文学朗读就是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对文本的响应和与文本的交流与交融。读者对文本的交融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语文朗读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朗读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学欣赏手段,创设情境,读书诵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有了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也能生成美、创造美。著名的语音学家徐世荣先生说:“严格地说,书面上写的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书面上受到局限,全都表达不出来。”这表明,书面语言有着严重的缺陷,而朗读却可以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通过朗读去感受语言的内蕴气势,去领略文章的韵味和作

者的情感走向,去畅听自身的审美体验,去积累丰富的词汇、句法和写作技巧,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清代唐彪曾这样形容反复吟咏朗读可达到的美妙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视野融合”,即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相融合,才能谈得上接受和理解。这就启发我们,语文朗读教学应尽可能地减少教师讲解、范读的“中介”环节,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与作者对话,以改变教师不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问的做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认识水平和审美趣味与能力,去确定文本的未定性内容,评价未定性人物,去填充文本留下的空白,以达到对文本的真正自我理解和接受。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提高朗读教学质量呢?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变“讲”师为“导”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如教学《边城》一课,教师可以一边用投影仪展示湘西风景,一边动情地引读,为学生解说画面中的风土人情,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湘西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理论研究 【摘要】接受美学又称之为“接受理论”、“接受效果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80年代中期为我国理论界接受,已逐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艺思潮。接受美学反对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而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映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伊瑟尔等人,他们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模式,认为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接受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接受美学;阐释学;理论价值;局限性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缘起 接受美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阐释学的理论滋养,要想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理论,需要我们对阐释学进行简单的梳理。“阐释学”是关于理解文本的理论,自有文本以来,人们就在努力理解它,并不断寻求某种方法来保证这种理解。早在远古和中世纪时,人们所遵循的主要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注释圣经的方法—神学阐释学。直至十八世纪,德国神学家施莱尔马赫才将前人的圣经阐释学译成普通阐释学,并提出了包括解释文学作品在内的阐释原则,首创了文学阐释学这一理论。可以说,文学阐释学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 施莱尔马赫创立的文学阐释学称为“定位阐释学”,它在文学阐释学的第一

个阶段里起着主导的作用。在此阶段中,文学作品被视为特殊形式的文献—记录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及其生活时代的文献。歌德也曾说过“谁想要理解诗人,谁就应该到诗人生活的国度里去了解熟悉那里的一切”的话。同样,施莱尔马赫创立的“定位阐释学”这一概念也具有相同的含义,即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疑点,可以借助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予以解释。定位阐释学者形象地将文学作品比喻成一面镜子。他们认为,如果镜中映照出的图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则应该从镜子本身来寻找根源,通过比较来确定毛病的出处,这一阶段的文学理论也被称为实证主义文学理论。实证主义文学阐释学者几乎完全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读者在解释文学作品时的自身立场和观点;也未曾注意到读者的个人意识将会对阐释结构起着影响的可能性。他们主张对文学作品持纯客观形式的阐释理论。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其本质性的区别在于,不再将文学作品视为文献,而是视作文物。对作品的解释不是借助作品外的时代背景,而是以作品本身为依据。德国文学史家沃尔夫冈·凯泽尔和瑞士文学史家埃米尔·施泰格根据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和马丁·海德格尔的理解理论,创立了文本阐释理论,成为文学阐释学第一、二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文本主义者不赞同那种认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的生平传略才得以解释的观点。他们主张就文论文,凭借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主观体验来获得作品的内涵埃米尔·施泰格称感知的标准为科学的标准。这种“文本阐释理论”或名为“作品解释理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初步形成。“定位阐释学”那样通过反射对比的方法,而是通过读者的体验来加以解决。施泰格认为,每个读者都可以将自己置于同时代读者的位置上,因此对每部作品都可以通过体验来理解。不难看出,正如实证主义阐释学一样,文本主义阐释学也认为,阐释者或读者的文化历史地位、经历与经验对阐释结果不发生影响。除此之外,文本主义者还认为,阐释者在感觉的媒介中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文化历史的界限,也就是说阐释者可以将自身置于任何时代与文化之中,因此只需运用自我感觉便可以理解作品的内涵。六十年代,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宣告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在文学阐释学。历史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第三阶段——接受美学。姚斯和伊瑟尔依据德国现代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以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为基础,建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他们创建的接受美学取代了日耳曼学中的生产美学、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