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1.[德]姚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读者反应批评》(汤普金斯等著,汤永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内容摘要】

姚斯是读者接受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渊源自德国--阐释学,与60年代西方特别是西德的文学发展实际相联系。在这篇文章中,姚斯认为在他之前文学史研究有四种类型:1.历史主义的文学史;2.实证主义的文学史;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机械化;4。形式主义文学史;姚斯认为它们都在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里理解文学事实,而削减了文学的一维,即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这一维。因此,应该把文学作品的历史序列作为文学史的关联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想找到一个新的答案,那么,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作用美学开放。

在他看来,把文学简单地描绘成创作史是不完备的,作品在历史流动中是否会作为文学传世是值得怀疑的.文本只有被接受才成其为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接受史.在这里他把社会学术语“期待视野"引入到文学领域,认为每个时代的读者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接受活动正是在这个期待视野基础上完成的,同样地,文学历史也是在期待视野的参与下完成的。文中姚斯通过七个方面来表明他的观点:1.文学的历史性不是基于后来建立起来的“文学事实”的关

联,而是基于由读者先前所获得的文学作品经验;2.分析读者的文学经验如果要避免陷入心理学至上论的泥淖,就应该在可以客观化的期望参照系统中去描述对一部作品的接收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3。一部作品的能够这样重建起来的期望视野,使我们能根据这部作品对所设想的读者产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确定其艺术特点;4。在历史上,创作和接受一部作品都面临着当时的期望视野.期望视野的重建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即提出问题,而对这些问题文本已经提供了一种回答,从而推断出过去的读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这部作品的;5。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仅允许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中去领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要求把单个作品放入其“文学系列”之中,以便在文学经验的联系中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6。在语言科学中由于历时分析与共时分析的区分和方法上的结合取得的成果,使我们有理由也在文学史中克服垄断至今的历时观察7。文学史只有当它不仅按文学生产体系的次序共时和历时地去描述文学生产,而且还在文学生产与一般历史的特有关系中把文学看作特殊历史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他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如同他指出的一样,文学是创作史和接受史的结合体,缺一不可,并非只是一部接受史。

2.[德]姚斯著,罗悌文译:《什么叫审美经验》,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

【内容摘要】

我们应该从功能观念出发来理解审美经验,姚斯是这样认为的。

在该文中姚斯对审美经验作了界定和划分,姚斯说:“审美经验出现在人们对于作品的意义的认知和解释之前,当然也出现在对作品的意图进行重新构造之前”;“就狭义的我们对艺术的态度而言,审美经验根植于客观世界诸现象的审美品质中"。“审美经验可以与日常世界或者任何现实进行交流,并能消除虚构和现实之间的两极对立。”“在接受这方面,审美经验与日常世界的其他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有的暂时性:它使得我们得以进行‘再次观察’,并通过这种发现来给我们的现实以满足的快乐;它把我们带进其他的想象世界,由此适时地突破了时间的樊篱;它预期未来的经验,由此揭示出可能的行动范围;它使人们能够认识过去的或者被压抑的事情,由此使人们既能保持奇妙的旁观者的角色距离,又能与他们应该或希望的人物作游戏式认同:它使我们得以享受生活中可能无法获得或者难以享有的乐趣;它为幼稚的模仿以及在自由选择的竞赛中所采用的各种情境和角色提供相脱离的情况下,审美经验还提供机会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审美教育过程。”“从一开始,作为人的生产能力的审美经验同时就是创造性的艺术家和诗人所碰到的一种限制和抵御的经验。在天才美学之前,人类艺术产品也总是引发一种以自然为极限和理想的规范的经验。艺术家无法穷尽这种极限和规范,更不用说超越了。他们只能摹仿,最多也只能将自然遗留下来的未完成的模型加以完善。"“随着独立自主的天才美学的被突破,创造性的审美经验就不仅是指一种没有规则和范例的主观自由的生产,或者在已知世界之外去创造别的世界;它还意味着一种天才的能力,要使人们所熟悉的

世界返璞归真,充满意义。”也就是说,虽然审美活动以自身为目标,但是审美经验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弥补的距离,这个距离促使审美活动达到审美反思的层面。审美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否定性。审美经验的同一性表现在它的交流作用上。借助审美形式的法则,艺术代表某种社会真理。通过与审美主体的认同,审美经验对社会规范的形成、巩固、升华、嬗变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姚斯认为:“艺术创造出来使之成为可能的欣赏态度是地道的审美经验,它既是自主前的艺术的基础,亦是自主的艺术之基础。它必定再次成为理论反思的基础." 审美经验的否定性表现在审美距离上,艺术作品的否定力量改变了人和世界的既定关系,测度出实践与幸福之间的鸿沟。

在以后的著作中,姚斯重新把既古老又时新的审美快感引进他审美经验的阐释框架中.审美快感是初级的审美经验,作为一种把握世界和自我确证的方式,它区别于情欲快感;作为一种经验,它能够把人从工作实践和日常世界的自然需求中解脱出来,从而具有一种认识功能和社会功能。他还指出,审美快感作为审美经验的基础,它和审美经验的三个基本范畴——“创作”、“感受"和“净化”纠缠在一起。这三个范畴“不应被看作是有等级差别的,是一个层次不同的结构,而应看作是一些独立的功能的结合体。这三个范畴不能作相互的还原,但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联接".三者是一个不同层次的结构,是一个多种功能的结合体。“在文学交流的任何运用中,只要创作、感受或者净化活动不抛弃享受,文学交流就始终保持着审美经验的特性”。“创作”指的是审美经验的创造方面,人们能够从自身创造力的发挥

中得到愉悦;“感受”强调审美活动的接受方面,可以定义为审美感觉;“净化”与认同、交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3.[荷兰]福克马等著,邓鹏译:《文学的接受——接受美学的理论与实践》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

【内容摘要】

这篇论文是D。W.福克马与E。库内-伊布施合著.该文从对以韦勒克等为代表对接受理论提出异议(即对接受理论的研究不过是一阵风而已)的反驳出发,力图说明在文学研究和阐释中,接受无疑具有并起着长期的作用。他们首先对文学研究(研究主体——客体关系)的三个阶段进行回顾:实证论阶段;精神科学阶段;接受理论阶段,并指出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文学作品的三个概念:文献、痕迹、记号,而且认为在俄国形式主义中就已经出现了“接受”的倾向。接着从语言与文学性的关系角度指出语言不可能穷尽对文学现象的阐释,因为在其中没有给历史性和价值判断留下应有的地方,并探讨了什么是以及如何研究文学性的问题。他们指出虽然接受理论也要受语言学的影响,致力于文字分析,但它将重点放在接受者方面,并考虑历史和文化相对性方面以及在与结构主义相结合时,如何克服结构主义的缺陷。他们说:“由于接受理论原则上相信一个客体以及文学作品在历史过程中的可变性,所以它接受了历史和文化的相对主义。”(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5页),但他们区分了它与19世纪历史主义的区别,回避了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

与古典主义,认为19世纪历史主义缺乏对研究者的受历史条件限制的观点的反映.而且认为姚斯的《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既是从这种区别出发的,姚斯以一种消除了神话色彩的传统的概念来反对那种认为艺术作品由于其永恒性而摆脱了历史性的相反意见。然后二者又指出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于传统阐释学的新的阐释学,并详细分析了“客观性”概念、解释过程以及与结构主义的关系以及超越等,总之,包括伊瑟尔在内的接受理论家都受历史、阐释学和结构主义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从二人的观点(如“期待地平线”与“不确定性”)不同出发,将二人的观点倾向:历史与解释倾向区分开来。

而二者从上述的观点出发,从三个方面又展开了细致的讨论:第一,对接受的历史研究的一个例子;第二,对一部当代作品的接受的实验分析,以便其与另一个其中假设有一个“潜在读者”的当代作品分析相对照;第三,一篇研究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论文。在第一部分中他们以德国康斯坦泽学者对姚斯的理论实践入手,即对神话的功能以及神话与非神话时代的对立说明了在接受理论中语言分析是与历史相互联系的。在第二部分中,以一本关于抒情诗尤其是关于《线型太阳》的接受专著—-《本文与接受》的探讨出发,说明接受分析是可以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问题单调查)的,并主要是针对普通读者,包括:语言经验、与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接触的经验、其他个人的经验。并以法泰尔与姚斯的著作对比来证明,然后以尤斯特对《铁皮鼓》的接受研究(即该作品是否唤起了读者的批评意识?)与《线型太阳》的接受分析对比,说明二者的区别:发掘作品的目的性与通过实验确

定的实际感受,并分析了接受理论应该把不同的读者及其经验包含在内。在第三部分,通过杜尔扎客对小说《局部麻醉》的分析与尤斯特的分析模式的比较指出:还有不具体探讨文字方面,而集中探讨对作品不同的批评态度所反映的不同文化传统,这往往属于社会—政治分析,并总结说接受理论或评价不能忽视政治和社会意识的领域.最后二人综述说:接受研究的基础理论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方面,最为理想的是将系统分析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使用。

■著作类

1.[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目录:

出版者前言

译者前言

走向接受美学

第一章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第二章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历史

第三章类型理论和中世纪文学

第四章歌德的《浮士德》与瓦莱里的《浮士德》:论问题与回答的解释学

第五章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以波德莱尔的诗“厌烦(II)"为例

注释

接受理论

第一章范式的改变及其社会——历史功能

一、批评史上的范式

二、科学革命与文学学

第二章影响与先驱

一、俄国形式主义

二、罗曼.茵格尔顿

三、布来格结构主义(詹。穆卡洛夫斯基和费利克斯。伏狄卡)

四、汉斯-乔治.加达默

五、文学社会学

第三章主要理论家

一、从接受史到审美经验:汉斯。罗伯特。姚斯

二、本文与读者的反应:沃夫尔岗。伊瑟尔

第四章选择范型与论争

一、交流范型:本文—读者相互作用层次

二、马克思主义接受理论:东西之争

三、经验主义接受理论:对本文的实际反映

第五章问题与展望

一、本文的稳定性

二、消失的本文:斯丹利。费史

三、读者的崛起

四、非中心的读者:罗朗。巴尔特

五、阐释与寻找意义

六、曲解的必要性:哈罗德。布鲁姆

七、重构文学史

八、历史作为形而上学:雅克。德里达

九、诗学与历史编撰:海顿。怀特

十、重新挑战

注释

【内容摘要】

本书包含两部著作:其一为接受美学创始人罗伯特·姚斯的代表作《走向接受美学》,其二为美国学者霍拉勃对接受美学的全面评介。姚斯的《走向接受美学》是国内最早翻译出版的接受美学著作之一;霍拉勃的《接受理论》则是国内翻译的第一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全面评介接受美学的著作.前者是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后者则是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背景和条件、基本理论、发展历程、自身价值以及所发生的影响进行的全面介绍和分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接受美学的来龙去脉以及整体面貌。前者是“点”上的扩散,后者则是“面"上的展开。

在书中,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直接把批评的焦

点转移到读者,其理论关注点或者说贡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文本问题。接受美学明确反对以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文本中心论.姚斯认为文本的历史本质应该是:文本存在于文学视野之中,存在于时间序列中视野的不断交替演化之中,根本没有绝对、独立的文本,文本不过是文本效果史中永无止境的显现。而伊瑟尔则认为文本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形成的,认为文本有动态的特性或本质;其次,作为对文本中心论的反拨,接受美学提出了读者中心论.这不但与以新批评为代表的文本中心论不同,而且与后结构主义的反中心的理论也有所不同.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能动性、阅读的创造性,强调接受的主体性,实际上是大众人道主义的觉醒,把文学的“生产”从某些人手中解放出来;再次,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或诠释活动。读者是接受主体,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作品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存在着许多“空白”和“未定点",只有在读者阅读这一“具体化"活动中,这些“空白"才能得到填补,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在具体化的阅读活动中产生的。最后,涉及的就是文学史的问题.文本是历史的文本,所以研究文学理论,也就是研究文学史。以往人们常常把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分开,他们认为这是理解的错误和研究的错误,就是把文学史当成作家、作品的编年史,没有注意到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规定。姚斯首先指出这个问题,他认为文学史应该是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并力图建立一门完善的文学史学科。在该书的第二部分是对接受美学的全面介绍和评价,它认为任何新理论的产生,总是

在汲取旧有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包括: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现象学美学以及加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等.书中分别重点介绍了姚斯和伊瑟尔的理论.包括姚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的文学史理论、“期待视野”、审美经验以及伊瑟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活动、暗隐的读者等等理论并进行评价.随之就是对接受美学的发展以及对后来理论、理论家的影响的介绍和评述。但是接受美学往往只强调读者单方面的能动性,而忽视了阅读阐释活动中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作品的重要意义。

2。[德]伊瑟尔著,霍桂恒等译:《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目录

译者前言

作者序言

第一编背景概观-—文学阐释:语义学还是语用学

第一章部分的艺术——整体的阐释

从亨利·詹姆斯《地毯上的画像》谈起

古典阐释规范遗风犹在

第二章审美反应理论的基础

读者取向与传统的缺陷

读者与暗隐的读者的概念

文学反应的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编小说的现实性——文学本文的功能主义范型

第三章论题范围

起点

言语——活动理论

环境构筑

保留剧目的参照系统

第四章策略

策略的任务

旧的答案:偏离

突前与背景

主题—视野结构

主题-视野结构的多样性

第三编阅读现象学—-文学本文的生成

第五章把握本文——文学本文的实现过程

本文与读者间的相互作用

游移视点

游移视点的相关物生产

一致性构筑是介入作为事件的本文的基础

本文作为事件

作为经验条件的介入

第六章阅读过程中的被动综合

心理形象作为意念的一个基本特征

心理形象对读者的影响

构筑形象

读者的情况如何?

第四编本文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本文的传达结构

第七章本文与读者间的不对称性

相互作用的条件

英伽登的“未定性”概念

第八章构成活动的发起

引言

作为潜在联系的空白

空白的功能结构

相互作用结构中的历史差异

否定

否定性

人名译名对照表

术语译名对照表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是接受美学最富建设性的代表成果之一。与姚斯属于开拓新纬度的宏观论者不同,伊瑟尔擅长于深刻推演的微观研究,尤其是在一方有限的领域中精雕细琢。二者的侧重点也不同,姚斯侧重作品的接受,考察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理解差异与互为问答,强调使用

历史学—-社会学方法,而伊瑟尔则关注文本对读者的作用,考察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采用的是文本分析的方法。

在这本书中,伊瑟尔关注的是三大基本问题:1。驾驭接受活动的文本结构是什么;2.作品的文本是如何被接受的;3.文学作品的文本在其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中具有何种功能。考察这一过程的交流实质,追索这一过程的现象显现是全书的重点。伊瑟尔在书中概括了他的交流模式:文学作品有艺术和审美两级,艺术一级是作者的文本,审美一级则通过读者的阅读而实现。作品本身既有别于文本,但又不同于文本的具体化,而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一点,是两者交流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统摄文本与读者交流活动的全程,特意创造了一个概念:“隐含的读者”,作为审美响应理论的核心和灵魂。这个概念具有两方面基本的、相互关系的含义:作为一种文本结构的读者角色和作为一种构造活动的读者角色。文本结构与构造活动的读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由文本引起、读者响应的结构组成的网络,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意向与实现的关系大致相同。伊瑟尔正是以这样一个概念的两个含义表明了一个文学交流的基本立场:文本预设了读者的实现活动,而读者能动的活动促使文本的完成。伊瑟尔认为引发交流发生并对交流过程实行控制的动力和机制的诱因是“空白”,它通过文本得以实施作用,然而并不存在于文本之中。空白出现在文本的各个层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空白"、“空缺”、“否定”,它们共同构成文本的召唤结构,引导交流的动力过程。

该书中审美响应理论具有很强的向心性,最终都指向一个目的:

审美客体在读者心灵的建立。也就是说,审美客体也分别是各个二分部分的共同旨归。而且,这个审美响应理论是针对传统解释规范的失效而提出来的,研究视野由“艺术是什么”为核心的艺术本体——文本转移到读者,揭示文本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以及通过读者的阅读,文本对读者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和效应.伊瑟尔的论述过程典型地体现了现象学描述地特点:以描述始,以解释终。对整个文学活动的一系列现象进行再度解释,还采用了游移视点进行描述和解释。但伊瑟尔理论除了在贯彻接受美学的基本原则方面与姚斯基本相似外,连遭人诟病的缺陷也几乎一致.那就是对文学活动的某个方面过度侧重,是“片面的深刻”。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9202206.html,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作者:费丹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艺术活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不管是从理 论还是到实践,人们总会研究在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在对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人们总会注意美学,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翻译;接受美学;比较美学 作者简介:费丹妮,1993年生,女,汉族,辽宁省西丰市人,辽宁大学英语口译专业在 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前言: 对文学的翻译是翻译研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翻译的著作,从国内到国外可以说是多的数不胜数,其中绝大部分的成果都是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如何准确的翻译文学,不管是从翻译理论到实践,每个人的研究角度都略有不同,对文学翻译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翻译美学是文学翻译中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翻译美学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并且对这些年在国内外的翻译美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简单的进行了概括,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品。 一、翻译中的接受美学 对文学进行翻译时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转述,不能只进行静态翻译,应该将动静相结合,将作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情况下,翻译人员要建立一个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联,是这个关联贯穿整个翻译之中。对于接受美学的理论起源是对原作者的作品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分析,通过理论价值的体现能提高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价值。从而研究文学翻译可以进行自身的独白以及让读者与文本能够进行对话,提供了一个在文学翻译上的新思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把原作品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转换,这不代表完成了翻译,在此之后,读者的参与、阅读才是关键,读者对能够接受和感悟译者的作品是决定着该作品翻译的是否成功。在此之后,翻译人员必须虚心接受读者对翻译作品的反馈从而将翻译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让翻译作品完成得更完美。对文学进行翻译不是主要目的,作品是给读者 阅读的,只有读者能够接受才是该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读者在对作品进行的审美评估也决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1.[德]姚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读者反应批评》(汤普金斯等著,汤永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内容摘要】 姚斯是读者接受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渊源自德国--阐释学,与60年代西方特别是西德的文学发展实际相联系。在这篇文章中,姚斯认为在他之前文学史研究有四种类型:1.历史主义的文学史;2.实证主义的文学史;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机械化;4。形式主义文学史;姚斯认为它们都在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里理解文学事实,而削减了文学的一维,即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这一维。因此,应该把文学作品的历史序列作为文学史的关联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想找到一个新的答案,那么,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作用美学开放。 在他看来,把文学简单地描绘成创作史是不完备的,作品在历史流动中是否会作为文学传世是值得怀疑的.文本只有被接受才成其为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接受史.在这里他把社会学术语“期待视野"引入到文学领域,认为每个时代的读者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接受活动正是在这个期待视野基础上完成的,同样地,文学历史也是在期待视野的参与下完成的。文中姚斯通过七个方面来表明他的观点:1.文学的历史性不是基于后来建立起来的“文学事实”的关

联,而是基于由读者先前所获得的文学作品经验;2.分析读者的文学经验如果要避免陷入心理学至上论的泥淖,就应该在可以客观化的期望参照系统中去描述对一部作品的接收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3。一部作品的能够这样重建起来的期望视野,使我们能根据这部作品对所设想的读者产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确定其艺术特点;4。在历史上,创作和接受一部作品都面临着当时的期望视野.期望视野的重建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即提出问题,而对这些问题文本已经提供了一种回答,从而推断出过去的读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这部作品的;5。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仅允许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中去领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要求把单个作品放入其“文学系列”之中,以便在文学经验的联系中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6。在语言科学中由于历时分析与共时分析的区分和方法上的结合取得的成果,使我们有理由也在文学史中克服垄断至今的历时观察7。文学史只有当它不仅按文学生产体系的次序共时和历时地去描述文学生产,而且还在文学生产与一般历史的特有关系中把文学看作特殊历史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他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如同他指出的一样,文学是创作史和接受史的结合体,缺一不可,并非只是一部接受史。 2.[德]姚斯著,罗悌文译:《什么叫审美经验》,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 【内容摘要】 我们应该从功能观念出发来理解审美经验,姚斯是这样认为的。

接受美学

西方文艺理论研究 浅议尧斯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史家、文艺理论家H·R·尧斯发表了《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一文,首次宣告文艺批评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接受美学的产生。从此以后,该论文就被称为“接受美学宣言”。尧斯论文的劈头第一句是:“在我们时代,文学史日益落入声名狼籍的境地,这绝不是毫无缘由的。”由此,尧斯对已有的文学史展开了尖锐的批评与否定,从而提出了必须重新考虑文学史的撰写,而这种撰写的途径与方法就是接受美学。尧斯的思路在于:接受美学是否定以往文学史、写出新文学史的唯一出路,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尧斯对接受美学展开了全面的构建与阐述。于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思维与批评模式很快风行文坛。基于此,从建构文学史的角度去看接受美学也就自然成为全面分析、评价它的一个必要的和应有的维面。 一、批评的再批评 尧斯《挑战》一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传统的文学史,他不无讽刺地说,文学史“对于慧眼的观察者来说,几乎无甚效益;对于积极的入世者,则无可效仿;对于哲学家,无非是琐屑的陈腐之谈;对于读者来说,除了不是高尚的愉快的源泉外,可能是其他一切无聊的东西”。总之,文学史的研究不但失却了往日的荣光,而且已经成为不严肃的、自以为是的、声名狼藉的因而该放逐的学科。尧斯说这些话时,想到的主要是历史主义文学史、实证主义文学史、形式主义文学史,还有马克思主义文学史。 历史主义文学史是席勒历史哲学的衍伸。这种哲学和文学史有两个根本性的特点,首先是预设了个基本思想或理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内核和线索,“在他将其视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事件中,明确地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该思想在这些事件中显现”;其次,因理念的预设必然会以理念的自足与圆满为结局来显示理念的自发展,所以历史包括文学史就成为有始有终有过程的客观主义图画。显见的是,预设基本思想作为历史的原动力和内核,这一原则不仅是席勒的黑格尔哲学、美学亦即美学史和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尧斯指出这种原则是“为上帝辩护”,依此构设的文学史只是神话或神学,例如杰文纳斯以德国人的智慧和进步作为一般目的几论来框架德国的文学史,写出了《德国民族文学诗学史》这一典型神话;至于历史被认为是客观主义图画,尧斯认为这仅仅是幻象,而非真正的历史。 尧斯认为实证主义文学史是伪历史,因为它在两个方向上迷失了。首先迷失在生平与作品当中,把文学史看成是无数作者加作品的堆积,只能以模糊的“潮流”、“学派”作框架,或者用编年的方式把作者、作品串连起来。其次迷失在“本源的本源”之中,实证主义将纯粹因果分析的原则用于文学史,力图揭示文学的外在决定因素,结果“根源研究过度膨胀,将文学作品的特点分解成能被任意增加的‘各种影响’的汇集”。 相比于对历史主义文学史和实证主义文学史的全面摧毁,尧斯对形式主义文学史保留得最多;认为这种文学史“已经非常接近了一个在起源、标准、流派的衰落领域中展示新的对文学历史的理解”,这是因为它把文学的变化看成“新形

金批《水浒》中的接受美学初探

金批《水浒》中的接受美学初探 【作者】武小新 【内容提要】 金批《水浒》从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金批《水浒》作为文学接受以及其中的美学问题,历来为研究金批者所忽视。事实上,金批《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学接受的一个过程,此过程包含了很多的接受美学的问题,文章拟就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金圣叹;《水浒》;接受美学 萨特认为文学作品是“为他人,仅仅是为他人的艺术”,[1]这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存在,是以读者的阅读为前提的。接受美学指出阅读不只是被动地等待和接受作者现成的提供,而同时是揭示和创造的过程;不是单纯罗列作品中一个个已有单词的表象对象,而是揭示这些对象背后的意义,并对这些对象作新的组合和创造。金圣叹点评《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学接受的一个过程。关于金批《水浒》作为文学接受以及其中的美学问题,历来为研究金批者所忽视。虽然继197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召开的关于中国叙事文学的学术讨论会上有学者呼吁学术界应该重视金圣叹对小说评点的研究之后,国内外有众多学者进行了金批《水浒》的相关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共发表的有关论文就有200余篇,这些论文从金批《水浒》出发,研究了金圣叹小说理论的方方面面,涉及有文学和艺术的真实与虚构、创作论、人物典型论、细节论以及小说的技法、情节论、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技巧等等问题,鲜有涉及金批《水浒》的接受美学问题。虽然在19世纪还没有接受美学,但细细研读金批《水浒》后,就会发现金圣叹的批评方式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的批评观点完全符合。本文试就此作一分析和研究。 当代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是作为一种活动而存在的,存在于从创作活动到阅读活动的全过程,存在于从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流程之中。这三个环节构成的全部活动过程,就是文学的存在方式,缺少任何一环,文学都不能存在。萨特说:“写作和阅读是同一历史行为的两个方面。”[2]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应从本文和读者两方面进行。从这个理论层面上来考察金批《水浒》,就会发现金圣叹阅读点评《水浒》时游刃于本文与读者之间,激情之余,又表现了一种发掘作品潜在意义的冷静,虽然有时不免有些固执己见,但大多数能够从自我感觉中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和考察。 一 金批《水浒》,是作为读者的金圣叹对《水浒》文本实施的阅读行为,但同时也是作为接受者的金圣叹对《水浒》作品进行的创造性的接受行为。他的许多观点及行为与出现在20世纪的接受美学的理论不谋而合,这一方面体现了接受美学理论的必然性,同时也证明了金圣叹在对小说的阅读和欣赏中所形成的理论的超前性。金圣叹在第五回回评中写道:“以大雄氏之书而与凡夫读之,则谓香风萎花之句可入诗料;以《北西厢》之语而与圣人读之,则谓临去秋波之曲可悟重玄。夫人之贤与不肖,其用意之相去既有如此之别,然则如耐庵之书,亦顾其读之之人何如矣。”[3]145他意识到由于读者的身份、地位、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等的不同,阅读同一本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第二十一回回评中写道“昔者伯牙有流水高山之曲,子期既死,终不复弹。后之人述其事悲其心,孰不为之嗟叹弥日?自云我独不得与之同时,设复相遇,当能知之。呜呼,言何容易乎?……今试开尔明月之目,运尔珠玉之心,展尔灿花之舌,为耐庵先生一解《水浒》,亦复何所见其闻弦赏音,便知雅曲乎?”[4]400接受者要能知晓作品的本义,就要积极活跃地置身于作品之中,与书中的人物共享喜怒哀乐,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阅读,也才能真正地接受作品全部的内涵。金圣叹自己正是如此身体力行地阅读接受《水浒》文本的,在第六十一回回评中,他说道:“蔡福出得牢来,接连遇见三人,……吾读第

浅谈接受美学角度下高中语文小说的阅读教学

浅谈接受美学角度下高中语文小说的阅读教学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提升,各种先进教育理念走入了高中语文课堂。接受美学就是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阐释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意义:第一,从高中阶段师生的特征等方面论述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第二,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从“阅读期待”、“召唤结构”、“‘度’的把握”等角度阐述接受美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或接受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以汉斯?罗伯特?姚斯和w?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学派”提出的新理论。接受美学的观点是:从读者的角度研究文学文本,以读者的阅读接受实践为依据,高度强调了读者在实践中的不可或缺地位及主观能动性。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才能产生,因为只有创造性的阅读才能绽放个性的光彩。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道德修养,以及不同的阅读心境,都会造成鉴赏结果的千差万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三部分中有这样的要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从以上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要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二、现状及师生特点分析 语文学科历来被认为是最富有感情,最有益于人生的学科,而作为中学课本中重要的文学体裁——小说,又因其曲折生动的情节和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而广受学生的喜爱。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篇目占了一定的比重,必修教材5册课本中共有15篇小说,约占课文总数的5%。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中的小说,更好滴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小说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日益提升,能够自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自主性同样表现在小说的阅读中。 三、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从“阅读期待”、”召唤结构”、“‘度’的把握”等角度阐述接受美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阅读期待”,激发兴趣。“阅读期待”又称“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原有的文学阅读经验,同时也包括,读者在面对文本时所产生的问题意识。 读者是小说文本意义的生成者和实现者,在进行阅读之时,头脑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前提是读者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知识文化的根底,这些已有的知识结构及阅读经验会引导读者的初步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也只有当学生产生了阅读的“期待视野”后,才可能进一步的深

浅析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唐诗召唤结构

浅析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唐诗召唤结构 摘要: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涌现了许多影响深远 的诗歌,并流传百世。在唐诗中,许多诗歌具有浓厚时代情感的召唤结构,读者的阅读与接 受成为具有重大作用的再创造过程,以及诗歌作品意义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接受 美学视角,剖析温庭筠名作《商山早行》中的空间式召唤结构,为此部分研究提供新视角与 新材料,一探中国古典诗学之美。 关键词:商山早行;温庭筠;唐诗;接受美学;召唤结构 一、召唤结构在唐诗中的运用 “文学接受”一词是随着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 的兴起而广泛流传的。接受美学提倡从受众出发,以读者作为中心,和以往的以文本为中心 有所不同,不再强调单纯地进行文本研究,而更强调阅读的开放性,十分注重阅读者的内在 感受。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理论代表人物伊瑟尔提 出了“召唤结构”的范畴,认为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构成了文本不确定的召唤结构, 召唤着读者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具体化”过程中,通过文本意义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来召唤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动性填补文本意义的空白[1]。 反观中国古典诗学中,其所彰显的“空白”意识,与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有一定的相 通性[2],不仅近年来出现了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而且在传统的诗学研究中,也存在着类似理念。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者在阅读一首诗时,就是在“再造”(recreate)一首诗,且这个 过程是以读者所处的环境及其情趣与经验为基础的,因此每个读者都能进行不同的“再造” 过程[3]。这与古典诗学和接受美学理论中部分观点的契合,也为我们用接受美学视角研究中 国古典诗词提供了基础。 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整体文化氛围趋向多元,古典诗歌的发展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有学者认为,唐诗中的“空白”艺术与伊瑟尔提出的召唤结构有高度相似之处。人们常 常探讨的“空”、“虚”、“隐”实质上就是空白艺术,唐诗中的这种空白艺术和西方提到 的召唤结构大体上其实是一样的,晚唐诗人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提出:“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中国文人向来重视这种召唤结构[4]。这一召唤结构在唐诗中随处可见,并且以 一种浑然天成的意境感,达到十分出色的艺术效果: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空间描绘上,就抓住了“山”和“径”的状态,

简析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简析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廖琴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6年第22期 摘要:高中语文是从小学和初中语文过渡而来,学生们都已经掌握了多种阅读的方式。但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来说,主要便是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接受美和运用美的过程。因此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便是把高中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地位,中心思想是“读者中心论,”这样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和新课程标准相符合的,需要继续推广教学宗旨,以便于通过接受美学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意识发展和审美观发展。本文笔者主要探究在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接受美学存在的问题,怎样更好地运用接受美学阅读进行阅读。 关键词:接受美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2-010-010 接受美学是在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的姚斯提出,接受美学是从接受出发的,文艺学教授姚斯更提出,一本书在读者没有阅读前,它便只是半成品。由此看来接受美学出现时间由来已久,可以真正的帮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接受美的能力,实现人性化的教育。但是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老师并没有实际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接受美能力,导致高中生对阅读都存在普遍的反感,让学生成为做题和考试的工具,没有实现接受美学的真正意义。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接受美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对接受美学理论准备的不够充分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老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只是表层的引荐一下接受美学,并没有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运用接受美学,这就表明老师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内涵了解的不透彻,不知道怎么去运用。所以还是以原来传统的阅读教学为主,让学生多读,明白其中的文旨。 2.高考带来的压力使接受美学阅读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对于中国式的教育来说,应试考试成绩突出才是真正的目的,分数暂时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这就导致阅读教学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面临高考,老师对于阅读的关键点便是针对文章找出习题的答案,这样阅读教学和揣测题意教学并没有什么区别,长期下来也会导致学生阅读便是为了做题和考试,老师和学生都忽略了阅读中的接受美学教学,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受文章中优美的意境、情节的曲折以及作者的思想境界等等,使接受美学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接受美学视域下“央视春晚”舞蹈研究——以2022年央视春晚为例

接受美学视域下“央视春晚”舞蹈研究——以2022年央视春晚为例摘要: 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作品《节日》开始,40年的经典回忆中,曾有过许多让观众难以忘怀的舞蹈作品,很多舞蹈作品也因春晚而让更多的人所熟知,一个舞台、一个形象、一个造型、一个舞动的瞬间都会勾起人们心中关于春晚舞蹈的记忆,也形成了一种值得研究的文艺现象。本文以 2022年央视春晚中的舞蹈作品节目为研究对象,借助接受美学中的“隐含的读者”“期待视野”基础理论,进一步探索央视春晚舞蹈的大众化呈现与价值追寻。 关键词:央视春晚舞蹈;接受美学;隐含的读者;期待视野; 一、春晚舞蹈与接受美学 “春节联欢晚会”通过电视媒介把除夕之夜的年俗节庆活动压缩在一个共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使电视艺术成为当代中国人为共同庆祝传统年俗所营造出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作品《节日》开始,春晚舞蹈拉开了帷幕,进入大众视野。至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历经40年的连续播出中,每一年都少不了舞蹈节目多姿优美的身影,每一年都以独特的方式给全世界的观众带来新的体验与惊喜。 40年的经典回忆中,曾有过许多让观众难以忘怀的舞蹈作品,1993年杨丽萍的《两棵树》、1995年黄豆豆的《醉鼓》、2005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千手观音》、2020年《晨光曲》等很多舞蹈作品也因春晚而让更多的人所熟知,一个舞台、一个形象、一个造型、一个舞动的瞬间都会勾起人们心中关于春晚舞蹈的记忆,也形成了一种值得研究的文艺现象。

本文以 2022年央视春晚中的舞蹈作品节目为研究对象,借助接受美学的基 础理论,进一步探索央视春晚舞蹈的大众化呈现与价值追寻。接受美学的出现是 因为姚斯在研究文学史的过程中,把美学的研究方法和文学历史三者结合,形成 了接受美学的新范式,也成为研究文学史的新方法。 二、春晚舞蹈和“隐含的读者”的对话 “隐含的读者”是伊瑟尔用现象学方法对读者进行现象学透视 的结果,模拟读者的存在呈现出的是一种理论建构,是文本和读者相 互作用的成果,并不能与实际读者混为一谈。他的理论概念暗含着两 方面的意义:第一,对应于“真实读者的存在”的是文本结构中出现 的一种虚拟的非真实的读者类型;第二,对应于“文本设置的情感” 的是读者试图沿着文本的结构解读文本,与此同时注重作者与读者的 双向过程中,读者二次创作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产生的反馈。 事实证明,该理论的出现是因为读者在接受文本或者观众在欣赏春晚舞蹈时 并不是单向的接收、复制的过程,而是存在主观能动性的选择和自身审美认知, 审美经验的积极融入,甚至可以对文本的创作发挥反作用。对于我国央视春晚舞 蹈节目而言,观众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观众地位的扩大,多样化的审美关 照以及内在精神满足成为了央视春晚舞蹈节目选材创作尤为重视和追求的关键点。 首先,从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的题材选择上就不难看出编导与“隐含 的读者”的对话。《火锅奏鸣曲》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舞蹈节目以时下 年轻人热衷的火锅为主题,通过极具张力的肢体动作,快速的舞蹈步伐,夸张的 戏剧表演,呈现出吃的开心,喊得高亢,笑得开心的氛围,把重庆火锅文化的热烈、豪爽、质朴之风当面铺开,有趣且生动。同时融入少儿街舞的元素,吸引着 年轻接受主体的眼球,展现出活力与朝气并存的状态。春晚”舞蹈基本上也都以“受众面广”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选择前提,由此不难看出,立足于接受主体、 受众面广是春晚舞蹈的一大特色。

摘要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接受理论

摘要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接受理论

接受美学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关于法制节目故事化的实证研究 摘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其中的许多理论和观点,同样适合于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并且在新闻传播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法制节目故事化就是接受美学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的范例。本文首先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接着阐述了接受美学理论在新闻传播学的应用,并且着重对法制节目故事化做了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关于法制节目故事化的实证研究,来探讨接受美学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具有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接受美学新闻传播学受众法制节目故事化 1967年姚斯作了题为《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就职演讲,全面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格局,标志着接受美学理论的诞生。接受美学兴起于 60 年代后期,在 70 年代达到高潮。主要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其理论核心是从读者出发,在文学域文学史的研究中侧重读者的接受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力图消除文学与历史之间、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之间的对立,从而革新文学史和文学理论。 姚斯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的观点是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他把文学史看成“读者的文学史”,所以读者在他那里就被提升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他强调“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地作出反映的环节,他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另一代表人物伊瑟尔在吸收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本召唤结构”这一理论概念,主要指能够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建立新视界的本文结构,由此他又创造了“隐含的读者”这一术语,即“一种与本文结构的暗示方向相吻合的读者”,它包含着读者再创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从接受美学理论探析中国菜名俄译

从接受美学理论探析中国菜名俄译 王娟;徐涛 【摘要】翻译活动是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菜单翻译作为一种交际过程翻译,其主旨是为了被受众接受.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以受众为中心,所以我们在中国菜名翻译中应以接受美学为指导,以受众为中心,同时还应力求重新塑造源语的应用、文化和社会价值.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 【年(卷),期】2015(000)008 【总页数】2页(P64-65)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国菜名;汉俄译 【作者】王娟;徐涛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25;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2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引言 “翻译是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1]。中国菜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对其进行俄译时翻译方法的选择、词汇的选用显得尤为重要。菜名翻译又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翻译活动,能否达

到预定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反映和审美观[2]。 目前对接受美学理论对翻译领域的影响研究多以文学领域为研究重点,但其对翻译领域的影响不仅于此,还有许多未被开垦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挖掘。本文将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认为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受众的期待视野、目的语的特征、受众对源语言文化的可接受性以及目的语使用者的审美个性[3]。一、接受美学的核心 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康士坦茨大学,其理论基础为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布拉格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德国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波兰英加登的现象学。 接受美学的核心为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接受美学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其研究的主体,对过去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进行反对。尧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作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4]这就是说一个作品的阅读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和意义,读者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一个作品意义的实现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来完成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者对文本的翻译。 二、接受美学对中国菜名俄译的启示 伊塞尔认为:“文学文本有两极,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本意,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4](朱立元,2004:69)在菜名翻译过程中,艺术极的完成者是翻译者,而受众保证了审美极的实现。接受美学突出强调受众的作用,这对翻译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所采取方法的选择造成影响。 翻译者为达到受众的审美要求,在进行翻译前要对中国菜名的艺术性加以分析。中国菜肴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流传至今,其菜名的由来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国菜名的俄译主要展现在通俗美、诗画美、趣味美这三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 译策略探析

作者:日期: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 中教数据论文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教的文学翻译策略探析 谢雨彤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8000 ) 摘要:文学翻译工作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翻译应重视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对等性。确保两种读者所产生的反应大致相同。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文学翻译,应以异化为主,要突出文学翻译的特色。第一种观点坚持归化,第二种坚持异化,如何才能既保证文学翻译的质量又可以突显其特色,是当下翻译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放在了首位,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即重视译文读者的感受,同时也考虑到了文学作品原读者的感受。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翻译策略 doi:10.16083/https://www.360docs.net/doc/4319202206.html,ki.1671 —1580.2016.01.045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1580 (2016 ) 01 —0166 —03 投稿日期:2015 —06 —18 作者简介:谢雨彤( 1981 —),女,湖南衡南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和英汉翻译。 项目简介: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教学‘惯习'视域下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XJK013BGD03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课题“民初文学翻译家研究”(13YBA391) ;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国际化进程中的外宣翻译研究”(15G6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

五”规划2012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东青年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