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教材教案

经典国学教材教案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经典国学教材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典国学教材教案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三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五、活动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 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

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 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改创诗文。学生把对经典诗文的喜爱倾注在各种活动之中,表达于他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以及精心撰写的读后感上。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校园内到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诵读声

六、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引导师生养成了爱经典诵诗文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增加了小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还要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典国学教材教案篇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指导思想: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更快发展。

二、诵读内容:

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阶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诵读内容如下:

《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第一阶段《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一、先秦名句

第一课时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5.满招损,谦受益。

第二课时

6.诗言志,歌咏言。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第三课时

1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第四课时

1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0.多行不义,必自毙。

2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2.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第六课时

26.言必行,行必果。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千里之足,始于足下。

第七课时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3.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3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36.置之死地而后生。

3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九课时

4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5.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第十课时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0.天行常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经典国学教材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的: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

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

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4、讲解内容:

讲解一:总序: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次谨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讲解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责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

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教育讲解: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苟:如果、假使

小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方可去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如果你擅自做了,作为晚辈你是没有道理。

举例说明:1、私自到外边去玩,去游泳,去“网吧”,去不安全的地方,会有危险发生时,家长帮不了你。

2、随便把家中的物品赠与他人,如果是家长有用的东西,你不

知道,就会造成错误。例如:一个小孩把家里的很有价值的邮票,送给了同学。当家长发现时,早被同学扔掉了。随便支配家长的财产,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也会培养他人的贪占心。

3、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

4、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压岁钱的支配)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苟: (同上)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不可将它据为己有。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橡皮,一只铅笔,都不该拿人家的。从小去掉自己的贪占心,长大才不会犯错误。如果是随便乱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父母会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羞耻。

总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

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

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讲解三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讲解内容:父母也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希望别人耻笑自己的父母,那么我们怎么劝他呢?一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谈父母的过错。让父母没有面子。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劝谏。二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小朋友说话也要柔和,面带笑容。不要理直气壮,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话要说的尽量婉转,让父母感到我们不是在挑他的毛病,真心的为他好。他才能够接受我们的劝谏。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往往有的时候,我们小孩子说话,大人是不会在意的。可是我们真心希望父母能够改掉自己的毛病。那就得不怕父母生气,也要劝谏父母。哪怕父母要打我们,我们也毫无怨言。只要父母能理解我的真心就值得了!

活动二:诵经典

(第一步)方法: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老师指点节奏,和个别难读字音。

(第二步)全部同学齐读,教师注意纠正,语气语调。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5篇)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1 教学备课 备课的目标: 1、对所教学课程内容的准确把握。 2、让自己完全掌握教流程和内容。 备课中的注意点: 1、深入浅出的解释所教内容的意思。 2、可适当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 3、只做学员思考的引导,不可实行错误的思想诱导。 教学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培养对国学的热爱。 2、让学生诵读教学内容,完成当日应完成的教学任务 3、协助学生树立符合国学传统观点的价值观。 4、协助学生培养、形成尊师重教、礼待他人的行为规范。 5、重视国学、弘扬传统积极文化。 教学难点 1、保持教学活动中孩子和家长的兴奋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将当日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现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使易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内容 1、课前准备:总计时间35分钟以内。 2、课堂教学:总计时间50分钟。 3、课后总结:总计时间25分钟。 教学内容 《大学》 教学要求及课后作业 背诵相对应段落、列举身边类似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管理 1、开课前将当天上课的新内容打印出来,做好开课充分的物资准备。 2、确保教室内桌椅的整齐,地面的清洁卫生。 3、课程结束后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摆放好桌椅。 《大学》及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教案 课题:研究《弟子规》的总序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研究《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XXX有余力则学文”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上堂课的内容 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二、讲解题目 《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XXX。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XXX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三、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研究时间,需要念几遍。 四、讲解内容: 1、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研究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研究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2、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XXX、XXX等。我们通俗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3、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4、次谨信——次:主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讯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誉。从小培养优秀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气。 5、泛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论语》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积累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 3、认真研读课文,了解传统文化,深入思考有关个人修养、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论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 背诵校本教材《经典诵读》第三组古诗。 二、新课导入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人物,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个人就是孔子。 三、走近孔子 还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那么,孔子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近孔子。 1、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孔子的知识。 2、教师补充。 四、简介《论语》 孔子是流传千古的文化名人,而最能体现孔子的为人和思想的就是《论语》。北大教授郭家齐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假如只读一本书,就读《论语》;假如要读两本书,那就加上《道德经》。这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文明的源头,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个源头中吸取养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声名远扬的《论语》。 教师介绍《论语》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3、流利有感情诵读,了解大意。 六细品课文,赏析感悟 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在小组内读给大家听听,并谈谈为什么喜欢以及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名言、古诗、故事或生活中的经历)。 1、学生小组交流。 2、学生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七、拓展延伸 《论语》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重读经典,哪些闪耀着智慧的话语依然鲜活如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孔子《论语》,你还了解哪位文化巨人或者读过哪些经典名著,给大家介绍一下,不要忘了带上你的感悟哦。 学生展示交流。 八、总结 中国,是一个有着三千余年丰厚文化底蕴的国度,《论语》《诗经》《孟子》四大名著等等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精神遗产。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够多阅读这些经典文化,感受先贤们的智慧与豪情,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 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您浏览的《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7篇)》正文如下: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

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

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经典《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基础版第五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散文欣赏,学生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这一类散文已并不陌生。本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对学生学习写议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学法指导]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文意,把握全文的内容,并注意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作者、作品简介,释题: 2、正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课时重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篇一 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 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 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 “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 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贤对 三友, 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 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 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 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 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个字对的有:陈 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 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文章 的人,三友,用课件(梅,竹,松)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的典故。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教案篇一 《弟子规》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 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 (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 (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 (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 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 (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 (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这就是—— 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 (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校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下面是我带来的三篇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 使同学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学校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校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3.激发同学喜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同学乐观参与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力量。 二、活动预备: 1预备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 2.预备孔子画像、将教室布置成古代书塾环境。 3.相关的孔子及其弟子讨论学问的课件及孔子游历各国讲学的 课件。 4、孔子格言课件 三、活动形式:班会形式

四、活动时间:2022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内容: 1.观赏古典音乐,营造气氛。 2.全体同学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画像敬礼,以示尊崇。 3. 观赏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学问的课件,引入情境。 4. 同学活动展现:⑴ 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⑴“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⑴两人一组,以竞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⑴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5.观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6.全体同学共同诵读孔子名言。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观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向我们的先辈以古礼祭拜。(礼毕) 主持人: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学问有才能的同学,“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下面我们大家就和老师一起观赏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学问的课件,。 (三)观赏孔子及其弟子做学问的画面,(播放课件)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知识,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国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准备: 1. 教材: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具:国学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 4. 学生参考资料:国学相关的书籍、文献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国学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国学吗?它为什么重要? 二、学习国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10分钟) 1. 通过教材介绍国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引导学生思考:国学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国学? 三、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基本内容(15分钟) 1. 通过教材介绍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基本内容,如《论语》、《诗经》等。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选择一个古代经典文化进行介绍,并展示给全班。 四、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20分钟) 1. 分发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国学的短文。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1.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 教师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国学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国学研究机构,深入了解国学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3.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力。教学评估: 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和写作评估:评估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幼儿园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一、引言 《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幼儿开展《论语》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优秀的思想道德,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道德判断能力。本教案旨在通过幼儿园《论语》的学习,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和品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论语》的学习,使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熟 悉《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如认识孔子、孔子的弟子,掌握《论语》的常用 句型等。 2.思维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通过解读《论语》中的经 典语录,培养幼儿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论语》中的故事和道德规范,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和 道德情感,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录的含义,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复杂的古代经典文化,引导幼儿解读《论语》中的道 德规范。 四、教学准备 1.教材准备:《论语》选编故事讲解板书、绘本、幼儿古装扮相、孔子的画像 等。 2.教具准备:小黑板、磁性字母卡片、幼儿游戏卡片、幼儿园国学经典《论语》 教案。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认识孔子及《论语》的作用 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孔子的相关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幼儿是否 听说过孔子,知道孔子是谁? 2.学习内容: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孔子的基本情况,并给幼儿展示孔子的画像, 解释孔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3.学习活动:组织幼儿分角色扮演孔子,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孔子的生活和思 想。

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

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 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典国学教育小学教案篇一 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几周我们学习了作为古代小朋友启蒙读物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 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 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 (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 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

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 帮助学生总结: (1)学会做人;(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四、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学生带读,然后齐读。 3、老师介绍:古代的“忠”“孝”“仁”“义”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被人们所推崇。 4、最后老师给大家一些寄语:(课件显示) 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伙伴,上进心留给自己。 五、总结: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定会像《弟子规》最后几句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国学经典选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2. 诵读技巧:语调、节奏、停顿、感情表达等。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习过的国学经典内容,或者请学生分享自己对 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步骤二:知识讲解 向学生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醒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可以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修养,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步骤三:示范诵读 老师进行示范诵读,突出诵读技巧的运用,比如语调的把握、节奏 的掌控和感情的表达等。 步骤四: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国学经典进行诵读练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矫正发音和语调。 步骤五:整体展示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整体进行诵读展示。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或家长观摩,以增加展示的分量和意义。 步骤六:反思总结 对整个诵读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国学经典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调、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掌握。 2. 考察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来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活动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读后感,总结自己从国学经典中获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2. 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或展示,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资源 国学经典选读资料、诵读音频、学习用书。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通过诵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操得到提高,整体素养也得到了加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为国学经典的诵读而努力!

幼儿园国学经典教学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教学教案 教案主题:幼儿园国学经典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 2.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促进幼儿具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三字经》 2.《百家姓》 3.《千字文》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引导幼儿们回忆一下昨天学过的内容,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步:正式学习 1.《三字经》 讲解《三字经》的背景和作者,介绍《三字经》的基本内容,包括“人之初性本善”、“苟不学,曷为人”等内容,让幼儿们了解课文中的道理和哲理。 2.《百家姓》 介绍《百家姓》的背景和作者,带领幼儿们念诵全文,了解各姓的由来和含义,并引导幼儿们谈论姓氏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 3.《千字文》 介绍《千字文》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幼儿们念诵全文,了解“天地玄黄”、“授时、受天、历官、掌令”等知识。 第三步:延伸活动 1.制作“国学卡片”:让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或格言,制作成“国学卡片”,并分组进行展示。 2.创作“国学故事”:引导幼儿们想象并创作出自己的国学故事,并进行分享和朗读。 3.绘画“国学画作”:让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学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了解了一些传统的国学经典,认识了其中的思想和哲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但是,幼儿们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加强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涵和意义。并且需要注意幼儿们的心理变化,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国学启蒙经典教案

幼儿园国学启蒙经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通过讲解、游戏、手工等多种形式,使幼儿掌握数个国学经典,并能正确朗读。 3.通过情境教学和互动体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4.通过教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 1. 国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论语》等。 2. 中国传统文化:如节日习俗、礼仪习惯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述法:老师以亲切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讲述国学经典及相关知识点; 2. 游戏法:采用趣味游戏的形式,如配对游戏、竞赛游戏等,使幼儿 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3. 手工制作法:利用手工制作方式,如剪纸等让幼儿进行创作,体验 中华文化的魅力; 4.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华文 化之美。 四、教学步骤 1. 为幼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学经典,如节日习俗、礼仪习惯等。 2. 讲解《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老师先朗读一遍,然后 让幼儿跟读。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趣味游戏的方式进行巩固和复习。 3. 讲解《弟子规》、《论语》等书籍内容。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和 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

4. 制作手工品。比如利用剪纸制作春联、窗花等,在创造性活动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5. 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精美的视频或音频资源进行播放。 6. 总结回顾。针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检测幼儿掌握情况。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课堂表现,了解其对国学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 2.通过游戏、问答等方式,测验幼儿对国学经典的掌握情况。 3.老师评价幼儿制作的手工品,从中了解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 1.教材:《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论语》等。 2. 视听资源: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源。

初中国学经典教案

初中国学经典教案 教案标题:初中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 学习《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和思想观点。 3.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 4.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教学重点: 1. 理解《论语》中的经典名句背后的思想内涵。 2. 分析《论语》中的经典思想观点,掌握它们的现实意义。 3. 运用《论语》中的经典思想观点进行问题思考和价值判断。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论语》中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 2. 将《论语》中的思想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个人理念。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引用一些经典名句,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 解释并讲解一些重要经典名句,如“学而时习之”、“君子周而不比”等,并介绍背后的思想内涵和古代的社会背景。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的经典名句和思想观点,展开讨论,思 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对《论语》的理解。其 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交流意见,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第五步:拓展延伸(15分钟) 提供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论语》中的经典思想观 点进行思考和价值判断。例如,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仁”和“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个人见解。 第六步:总结归纳(5分钟) 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强调《论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提醒学生将所学的思想观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学资源: 1. 《论语》教材或电子版本

幼儿园国学经典《三字经》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三字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的背景和重要性; 2.学习和背诵《三字经》; 3.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三字经》教材; 2.幼儿园国学经典教材; 3.彩色卡片、小黑板和白板笔; 4.音乐播放器。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引导幼儿回顾上次学习的内容,如《弟子规》等。 新知讲解(10分钟) 1.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和重要性,向幼儿传达《三字经》是国学经典的重要 组成部分。 引发思考(10分钟) 1.给幼儿看一些生动的图片,让他们联想和猜测图片中的内容与《三字经》的 关系; 2.引导幼儿共同思考《三字经》的主题是什么,以及它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习和背诵(20分钟) 1.教师先背诵一遍第一课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读; 2.通过分段教授的方式,教授《三字经》的每一课内容; 3.借助彩色卡片,将每一课的关键词语写在卡片上,并带领幼儿一起阅读和背 诵。 课文讲解(15分钟) 1.图文结合,教授每一课的重点内容和词语解释; 2.帮助幼儿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引导他们提问和回答问题。

游戏互动(15分钟) 1.用卡片替换《三字经》中的部分关键词语,让幼儿填补空缺,并提问填写的 卡片是否合理; 2.利用小黑板,让每个幼儿写下他们觉得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并进行分享。 辅助活动(10分钟) 1.配合音乐播放器,播放与《三字经》主题相关的歌曲,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与 经典的融合; 2.利用音乐的旋律,带领幼儿跟着节奏和动作一起朗读《三字经》。 总结(5分钟)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学习《三字经》的感受和收获; 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经典中的智慧应用到生活中。 四、巩固和拓展 1.鼓励幼儿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品德观,关爱他人等; 2.注重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并提供家庭阅读材料,让幼儿与 家长一起学习《三字经》。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国学经典《三字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背诵部分内容。教学中,通过图片引发幼儿的思考,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游戏互动和音乐旋律,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然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是:教师讲解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充分引导幼儿深入思考。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课文讲解环节,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国学经典教案

课题: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二、讲解题目 《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殊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三、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四、讲解内容: 1、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2、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普通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3、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4、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谨慎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5、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6、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7、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非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国学经典教案_经典国学教材教案

国学经典教案_经典国学教材教案 经典国学教材教案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三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五、活动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 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 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 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 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 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 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 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 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 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 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 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