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河姆渡人:猪纹钵(黑陶) 半坡人:人面鱼纹盆(彩陶)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云南省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

年。位于长江流域。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3. 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国。

4.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比较

5. 山顶洞人遗址发掘的“项链、骨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山顶洞人

已经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具有爱美的意识,会缝制衣裳。 6. 我国最早使用火的是云南省元谋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

最早掌握人工取火。

7. 原始社会远古人类,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

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8.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比较分析:不同点、相同点及产生的原因。

9.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有哪些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人);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半坡人)。 10. 炎帝、黄帝是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

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 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

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11. 海内外华人为什么每年都祭拜黄帝?(为什么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12. 因为:①黄帝、炎帝联合起来,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

形成华夏族;②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发明文字,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禅让”。

14. 禹的功劳有哪些?

①治理黄河洪水;②担任部落联盟首领; 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 夏朝建立与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

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

2. 夏朝灭亡与商朝建立:夏朝最后国王——桀,是个暴君。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

——汤 战胜桀,建立商朝,夏朝灭亡。

3. 商朝灭亡与周朝建立:商朝最后国王——纣,荒淫残暴,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公元前1046

年“牧野大战”,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4. 分封制是我国哪朝开始实行?为何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何作用?

①朝代:周朝; ②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③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④作用:通过分封制,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5. “烽火戏诸侯”——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为讨美人一笑,点燃烽火

台。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6.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7.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处于奴隶社会。奴隶辛苦劳作,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

当作供品或殉葬品,大量被屠杀。

8.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起来进行争霸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

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五位,史称“春秋五霸”。齐国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齐国国富军强,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9.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出现了“齐、楚、燕、韩、赵、

魏、秦”七国称雄并立的局面。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

10. 铁器、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广泛使用,大

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土地的利用率与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11. 都江堰——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

司母戊鼎

①设计建造者: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②功能:防洪、灌溉; ③地点:四川省成都平原岷江中游。④意义(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12.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改革是秦国商鞅变法。 (1)时间:前365年秦孝公支持,开始变法。(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③

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④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代替

了奴隶制度,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14.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一词的英文是“C hina”,它的中文含义

是“瓷器”。

16. “甲骨文”—— 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17. 我国最早的日食记载是在夏朝。夏朝是就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18. 商朝时出现了闰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了二十四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19. 扁鹊——春秋战国时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并总结出“望、闻、问、切”四

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0.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屈原的

代表作:《离骚》——传诵千古的抒情长诗。端午节记念屈原。

21. “钟鼓之乐”——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反映我国古代音乐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

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22.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都江堰示意图

秦统一货币、文字

23. 儒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董仲舒

孔子思想—— “仁”(核心)、“德”、“礼”,主张“为政以德”。孔子还提出“有

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教育主张。

孟子思想——“仁政”、“民贵”“君轻”。

儒学:①创立于春秋;孔子创立。②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学说遭受

打击;③汉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东方六国,统一中

国,建立秦朝。都城: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 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

民起义。秦朝暴政: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严酷的

刑法;秦二世的残暴。秦朝暴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

3.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4. 秦朝疆域与历史地位: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

城,南到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历史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5.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经四年楚汉战争,打败

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6. “文景之治”——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实行“休养

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百姓富裕

孔子

起来,出现了的太平盛世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7.汉武帝巩固统治措施:出现了历史上汉朝“大一统”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①政治上:

实行削藩,削弱封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③思想上:采纳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

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④文化上:大力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开办太学(我国古代

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⑤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力反击匈奴,

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国家的统一;⑥外交上:

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8.东汉兴亡: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

治十分黑暗。到东汉末年加之灾荒连年,最终爆发黄

巾农民起义,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废除

汉献帝,建魏,东汉灭亡。

9.匈奴与西汉的和、战

10.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

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

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

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1.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

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

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12.丝绸之路:①开辟的朝代与人物:西

汉、张骞。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

-敦煌—新疆-中亚-西亚-欧洲。③往来货物:把中国的丝绸运往西亚、欧洲,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④作用或意义:加强了中国同西亚、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张衡地动仪(东汉) 13. 造纸术的发明: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我国甘肃天水出土的 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比欧洲

早一千二百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14. 张衡地动仪──世界公认最早的第一台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东汉科学家

张衡发明制造。

15.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6. “神医”——华佗,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成为世界医学

史上的创举,创制医疗体操──五禽戏(虎、鹿、熊、猿、鸟)。

17. “医圣”——张仲景,东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著《伤寒杂病论》,阐述中医理论与治病原则。 18. 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指: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19. 《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历史巨著。作者:司马迁,西汉时期人。主要记述了从黄帝

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20. 秦朝秦始皇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最高水平。 21. 秦汉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成就: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大败袁绍,

统一北方。

2. 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

军在赤壁大战。孙权与刘备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 三国形成: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

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

王羲之与《兰亭序》

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4. 西晋兴亡:266年,大臣司马炎篡夺魏国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

掉吴国,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中国。316年,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5. 东晋与南朝: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在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420年,大将刘

裕废晋称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南朝”。 6. 江南地区开发:(1)原因:西晋末年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

江南地区的开发;地理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南方少战乱,相对安定。 (2)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7. 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励精图治,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前秦和东晋在淝水展开激战,结果前秦大败,前秦统治瓦解。

8. 北魏兴亡: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强大起来,建立

了北魏,定都平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后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后被北齐、北周代替。合称“北朝”。

9. 北魏孝文帝改革:(1)内容:①迁都洛阳(由平城迁到洛阳):根本目的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②实行汉化政策:说汉语;穿

汉服;改汉姓;结汉亲;用汉制;学汉礼。(2)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10. 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南朝人。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

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 11.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作者:贾思勰,北魏人。 12. 郦道元与《水经注》:北魏,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

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13. “书圣”:王羲之,东晋人。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14. “画圣”:顾恺之,东晋人。绘画出色,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

神赋图》。当时人称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15. 佛教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

信仰佛教,统治者也大力支持,佛教非常盛行。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壁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最著名的两大石窟。 16. 范缜与《神灭论》:随佛教兴盛时,一些无神论者反对佛教神学。南朝著名思想家范缜,著书《神

灭论》,系统阐述无神论思想,揭露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中国历史之最

1. 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黄帝。

2.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云南省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长江流域。

3. 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国。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

4.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浙江河姆渡居民)、粟和蔬菜(陕西半坡居民 )的国家——中国。

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6. 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历,又叫“农历”。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

8.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春秋诸侯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10.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1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春秋时期)。

12.战国时期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

14.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15.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开始于秦朝。

1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1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西汉(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管辖新疆。)

18.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开通的。

19.世界上最早的纸——麻纸,发明于西汉。

20.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人——汉朝时的华佗。

21.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22.记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的书籍是《九章算术》。

2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

24.“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25.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的人是南朝时期的祖冲之。

2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北魏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

27.魏晋南北朝时,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七年级历史上册主要朝代更替表

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复习提纲!(1-4单元)

高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复习提纲!(1-4单元)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基础知识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产生的前提: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2、文明产生的影响:①社会分工出现②贸易发展③艺术和科学产生④早期城市形成 3、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①阶级的出现②国家形成③文字产生 4、国家的产生 (1)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表现:①剥削制度:奴隶制产生(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②国家机器: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出现③文字产生:方便记事和管理④君主产生: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基础知识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美苏尔文明:(两河流域) (1)国家诞生时间:公元前2900年 (2)自然地理环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土地肥沃。(3)古巴比伦王国

①统一:汉谟拉比②政治制度:君主专制③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 2、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1)地理环境:尼罗河定期泛滥,泛滥而不成灾。 (2)专制统治:法老作为神权的象征,王权神圣,权威至上。 (3)文明成果:①神话和文学故事。②象形文字。③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⑤建造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 3、古印度文明:(恒河文明) (1)种姓制度: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首陀罗地位最低。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等级制度森严 (2)文化:①佛教: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冲击;②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③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4、古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部分岛屿) (1)地位: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 (2)地理环境:巴尔干半岛多山少平原。 (3)城邦制度(希腊城邦成为古代民主政治的摇篮)特征:小国寡民 (4)文化成就:①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②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称为“史学之父”。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二、革命的经过 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 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 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 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 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2、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 ★三、革命的意义 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E、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册)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朝 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统一:589年 隋朝的特点是:繁荣而短暂。 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经济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个人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 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 开凿目的(原因):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3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 唐朝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唐太宗 李世民年号“贞观”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贞观之治 思想精华: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措施:①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②政治上:合并州县,整顿吏治、勤于政事、克己奉公。 ③对待人才上: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④文化上:扩大国学规模,大力发展科举。 ⑤民族政策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宽厚平等对待少数民族首领和人民。 ⑥对外交往上: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新罗、日本、天竺)的交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口增长较快。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的统治 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注重减轻农民负担,积极鼓励生产,国力不断强盛。 概括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姚崇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 生产生活情况: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2、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3、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生产生活情况: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进行渔猎。 3、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请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时代的原始居民及活动区域、距今年代:(五项)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3、山顶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4、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距今约七千年。 5、半坡原始居民:陕西西安的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 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早期文明 1.人类社会起源的条件和特点 2.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特点(如黄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等) 3.文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第二章:古代中国 1.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形态 2.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3.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如儒家思想、道教、佛教等) 4.奴隶制到封建制的演变和特点 第三章:古代西方文明 1.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和文化(如雅典民主、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2.古罗马的政治、军事和法律(如罗马共和国、凯撒大帝、君士坦丁等) 3.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章:中世纪的政治、军事和文化 1.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经济 2.十字军东征和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 3.教会的权力和影响

4.文艺复兴运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近代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1.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3.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和中西文化冲突 2.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历史的新起点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意义 第七章:世界两次大战和冷战 1.一战前的世界格局和导火索 2.一战后,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变化 3.二战的爆发和扩大 4.冷战的起因和世界分裂 5.非洲、亚洲和拉美的解放运动 第八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合作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2.国际经济合作和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第九章:中国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1.开放的起因和发展 2.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与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 第十章:历史中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团结 1.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形式 2.民族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实践 第十一章:历史中的科学技术与生活 1.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科技进步对生活的改变 第十二章:历史中的环境问题和环保 1.历史中的环境问题和灾害 2.当代环境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办法 3.环保的重要性和实践 总结:历史的意义和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册,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如需具体内容,请根据提纲进行详细学习和思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杰出代表:XXX、XXX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成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哥与委合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XXX,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 1、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 兼并XXX领地; 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气力: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XXX(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XXX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XXX称“XXX”。 2、XXX一世改革 (1)目标:向西方研究,实现富国强兵 (2)内容: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答应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需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④文明: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开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俗(发起西方礼节和生活体式格局)。(3)作用: 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XXX,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背景: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基础知 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镇守疆土、随军作战、交纳赋税。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了解秦的统一(p8)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皇帝制度的创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1-3复习提纲(精编版)

“选考”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历史) 必 修 专题内容必考加试 必 修 一 一、 古代 中国 的政 治制 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b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基本要求: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通过对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说明:启继承禹的地位表明“家天下”制度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维护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商朝的政治特点”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b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 基本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说明:学生在学习时应依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

必修一响”这条主线,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朝议制度”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b (2)唐朝三省六部制 b (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b (4)元朝行省制度 b (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的特点 d (6)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c (7)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 d 基本要求: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发展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知道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主要是通过学习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些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法令出一”一目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b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古代史部分) 原始社会情况 日本的封建化:大化改新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 附:《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P11) 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中古欧洲社会 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古代的科技与思想

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近代史部分)新人教版文艺复兴简表 新航路简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美国独立战争简表

拿破仑帝国简表 法国大革命简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构建文化的圣殿1.17-18世纪,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倡导的思想称为“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是一场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他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19.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写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全书的核心是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创造性地建立完整的力学物理体系,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2.列

夫·托尔斯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被称为“心理描写大师”,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著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3.凡·高,荷兰的伟大画家。《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启蒙运动是一场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4.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乐的结构形式。作品:《英雄交响曲》(描写拿破仑的英雄业绩)、《命运交响曲》 世界历史(人教版--九下)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1917年11月7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布了《土地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18年3月迁都莫斯科。经过1918-1920年的国内战争,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是现代史的开端。 3.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当时加入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1928年至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其弊端有: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骑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品种少、质量差;第三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4.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27国参加,美、英、法主宰了会议。1919年6月,通过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做出了规定),并与奥、匈、土、保签订了和约,从而建立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一直被英法控制,1946年解散。 1921—1922年,美、英、日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两次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的统治秩序,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最先从美国开始,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6.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对付经济危机,采取新政,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一起学习吧! 九年级期中复习提纲 1、公元前4300年,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文明是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3、古埃及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因形似汉字“金”字而得名;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它不远处矗立着狮身人面雕像斯芬克斯。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象征着古代埃及的高度文明。 4、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典型代表是公元前2300年出现的哈拉帕文化。 5、公元前2000-前1600年,雅利安人建立了新的国家,并确立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僧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即武士,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多为非雅利安人。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 6、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世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佛教教义: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古中国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河姆渡人:猪纹钵(黑陶) 半坡人:人面鱼纹盆(彩陶)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云南省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 年。位于长江流域。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3. 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国。 4.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比较 5. 山顶洞人遗址发掘的“项链、骨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山顶洞人 已经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具有爱美的意识,会缝制衣裳。 6. 我国最早使用火的是云南省元谋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 最早掌握人工取火。 7. 原始社会远古人类,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 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8.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比较分析:不同点、相同点及产生的原因。 9.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有哪些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人);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半坡人)。 10. 炎帝、黄帝是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 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 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

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11. 海内外华人为什么每年都祭拜黄帝?(为什么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12. 因为:①黄帝、炎帝联合起来,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 形成华夏族;②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发明文字,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禅让”。 14. 禹的功劳有哪些? ①治理黄河洪水;②担任部落联盟首领; 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 夏朝建立与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 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 2. 夏朝灭亡与商朝建立:夏朝最后国王——桀,是个暴君。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 ——汤 战胜桀,建立商朝,夏朝灭亡。 3. 商朝灭亡与周朝建立:商朝最后国王——纣,荒淫残暴,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公元前1046 年“牧野大战”,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4. 分封制是我国哪朝开始实行?为何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何作用? ①朝代:周朝; ②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③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④作用:通过分封制,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5. “烽火戏诸侯”——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为讨美人一笑,点燃烽火 台。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入侵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6.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7.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处于奴隶社会。奴隶辛苦劳作,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 当作供品或殉葬品,大量被屠杀。 8.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起来进行争霸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 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五位,史称“春秋五霸”。齐国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齐国国富军强,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9.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出现了“齐、楚、燕、韩、赵、 魏、秦”七国称雄并立的局面。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 10. 铁器、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广泛使用,大 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土地的利用率与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11. 都江堰——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6册)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全6册)

16、司马迁的《》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_________的名言。 21、北魏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二、问答题: 1、秦国的商鞅变法: 答:内容: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耕战;建立郡县制。 意义: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

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2、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1)、政治上,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4)、军事上,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 3、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力,其进步又在哪儿? 答: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4、汉武帝的巩固统一措施(对汉武帝的评价): 答:(1)、民族政策: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河西屯边,西南开边,东北拓展,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经济政策:废半两钱,改铸五铢钱。在关中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3)、文化政策:“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兴办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原因: 答:(1)、南方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2)、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大规模的南迁,一方面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全年级)

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汉莫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者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是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第二课印度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一览表 (1)不同等级各有自己固定的职位,地位,世代沿袭 (2)等级不同不能来往,更不能通婚。 背景:(1)、一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2)、大和统一日本。 (3)、六七世纪社会矛盾激化。 1、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 2、时间:七世纪中期 领导者:孝德天皇 3、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意义(影响、评价):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第4课古代文明的交流 一、 1、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后来,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把它传播到西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有《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记述了他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渲染。 二、 世界各名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交流了各地物产,传播了各地文化,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增进了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 第5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首先在意大利开始; (1)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重视人的价值;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新航路的开辟:

历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世界近代史起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7世纪) 终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 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

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全册期末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Ti)纲 第1课古(Gu)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 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 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

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Ba)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Fa)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 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生而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部编版人教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5、人工取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2.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3.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补充: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 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以及夏朝的文明进程。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中外历史纲要》全册问题式复习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全册问题式复习提纲(1—29课)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分别是如何生产、生活的? 2.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特点? 3.何时产生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4.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文化遗址代表? 5.为何说父系氏族社会,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6.为何说陶寺遗址具备了国家的原始形态? 7.禹建立了怎样的国家?启开始了什么制? 8.夏、商、西周在地方如何统治? 9.分封制的含义、目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10.宗法制的含义?核心?形成怎样的特点? 11.商和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土地经营方式?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第2课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 12.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例子可以表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和“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13.华夏认同的观念何时产生?战国后,华夏族如何变化? 14.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进步的表现? 15.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背景?成效? 16.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经济、军事)? 17.孔子的核心观念? 18.老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 19.百家争鸣的社会形势(背景)、性质 20.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有哪些表现? 第3课秦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21.秦疆域统一的过程(东、南、北、西南)? 22.秦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3点,中央、地方)? 23.秦朝暴政的表现?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4.汉初出现文景之治的原因? 25.汉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26.汉武帝政治上如何加强集权?(地方、皇权、选官、监察、法制)? 27.汉武帝经济上如何加强垄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