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推荐文章

七年级下册历史填空复习过关卷热度:七年级历史的复习资料热度:初一下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卷热度:七年级下历史提纲热度: 7年级下册历史提纲热度:

复习七年级八年级历史知识就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未知的前程,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

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

2、1951年同x藏鉴定和平协议,x藏和平解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土地改革

1、时间: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二)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八股文”。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

2、建文帝削藩

3、靖难之役

4、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三)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3、清朝设置台湾府(1684年)

二、雅克萨之战

1、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2、雅克萨之战

3、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

(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推荐文章 七年级下册历史填空复习过关卷热度:七年级历史的复习资料热度:初一下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卷热度:七年级下历史提纲热度: 7年级下册历史提纲热度: 复习七年级八年级历史知识就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未知的前程,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 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解放大陆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 2、1951年同x藏鉴定和平协议,x藏和平解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土地改革 1、时间: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二)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

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 初一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点的时候,要理清历史线索。下面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初一初二历史知识点:晚清的危机与变革 注:八年级下册教材占中考比重约10分。以往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和归纳整理题。 教材线索:中国近现代史(1840—至今):磨难屈辱——探索斗争——发展光明 屈辱篇(被侵略篇) 一、鸦片战争 1840.6—1842.8 近代史开端 1.战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缓慢 2.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维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 3.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P5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签订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让九龙给英国) 2.结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1.签订条约:《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开放

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2.结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俄英美日德法意奥 1.签订条约:《辛丑条约》(1901):《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结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斗争篇 一、虎门销烟 1839.6. 林则徐表现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农民运动洪秀全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失败。 三、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山东农民运动口号:“扶清灭洋” 结果:被慈禧“借师助剿”镇压,失败。 探索篇 一、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中央:奕?(xin),李鸿章;地方: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1.原因:中国经历两次被侵略战争,通过战争最直观地意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所以,奕?提出“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口号(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 3.措施: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中心,办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组建海军。 4.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改良运动 5.影响: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洋务运动并未从根

历史七八年级全册的知识点

历史七八年级全册的知识点 一、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 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之间的兴衰变迁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君主制和封建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君主制和封建制为基础。在君主制下,君主拥有最高权力;在封建制下,地方政权被分封给贵族,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三、古代中国的社会阶层 1. 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阶层:古代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主要包括贵族、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等。这些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变迁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1. 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古代中国在农业、冶金、纺织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这些科技发明对

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 1. 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中国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等,这些文化传统对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国家,同时也传入了中国许多西方的文化和科技。 八、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 1. 周文王:周文王是周朝的创始人,他通过反击商朝的压迫,建立了周朝,并制定了周礼,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3.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各个国家,统一了文字和货币,并修建了万里长城,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皇帝,他推行了开疆拓土的政策,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唐太宗: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实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以 及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七八年级学习历史时,我们 需要对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明进行全面复习和总结。本文将提供七 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回顾所学知识,梳理思绪,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古代文明与帝国崛起 1. 中国古代文明 1.1 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 1.2 秦、汉、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 1.3 隋与唐时期 2. 希腊与罗马古代文明 2.1 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 2.2 古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2.3 罗马法与基督教的兴起 第二部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1. 封建社会与基督教 1.1 封建制度与封建经济

1.2 基督教的影响与教会的权力 1.3 十字军东征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2.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 2.1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进展 2.2 大航海时代与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部分:近代国家的崛起与革命运动 1. 近代科学革命与启蒙思想 1.1 科学革命的影响与启蒙思想的兴起 1.2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思想的传播 1.3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 2. 殖民主义与反殖民独立运动 2.1 殖民主义与亚非拉国家的反殖斗争 2.2 中国的近代史与百年民族困境 第四部分: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时期 1. 第一次世界大战 1.1 帝国主义与导火索 1.2 各国参战与战争结果

1.3 凡尔赛和约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2. 第二次世界大战 2.1 纳粹德国与法西斯意大利的崛起 2.2 各国参战与战争结果 2.3 联合国的建立与冷战的爆发 3. 冷战时期 3.1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 3.2 全球政治与军备竞赛 3.3 冷战的结束与后冷战时代 第五部分:当代世界与全球化 1.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1.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 1.2 新兴经济体与全球贸易格局 2. 文化交流与科技革命 2.1 跨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 2.2 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与变革 3. 当代世界热点问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古代文明 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特点和文化遗存。 2.农业革命的意义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古代河流文明的兴起和特点(尤其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4.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及其特点。 5.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二、古代亚洲 1.西周和东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3.周朝灭亡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4.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华夏文明的形成。 5.儒、道、法三家思想的兴起及其主要代表和思想特点。 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1.希腊城邦的发展和特点。 2.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 3.古希腊的艺术和文学成就。 4.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 5.罗马法律和城市文明的特点。 四、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文明

1.日本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日本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3.朝鲜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科技发展。 4.越南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特点。 五、东南亚和印度的古代文明 1.东南亚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2.印度古代的古代王国和宗教文化。 六、海洋贸易与丝绸之路 1.东南亚地区的海洋贸易和瓷器贸易。 2.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 3.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商业繁荣。 4.丝绸之路的贡献和影响。 七、宗教文化与科技发展 1.佛教和道教的传入与传播。 2.印度的佛教和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3.科技之窗,岭南地区对外交往和科技发展。 八、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1.罗马帝国的衰亡和中世纪欧洲的分裂。 2.封建制度的兴起和特点。

3.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和天主教会的权势。 4.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和东西方文化交流。 九、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繁荣 1.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被阿拉伯语取代的伊斯兰帝国。 2.阿拉伯世界的科技发展和对欧洲的影响。 十、中世纪中国的科技发展 1.中世纪中国的科技成就和对世界的影响。 2.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3.造船术、纺织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十一、中世纪日本的文化传统 1.平安时期的文化繁荣和政治制度。 2.武士道精神和茶道文化的兴起。 3.平安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 以上提纲为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复习提纲,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充。为了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建议结合教科书、课堂讲义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学习和总结,并做好相关的笔记和习题。

七年级到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到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 中国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国家,历史源远流长。自公元前21世 纪夏朝建立以来,中国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 2. 中国的各个朝代 中国历史分为许多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代表人物。七年级需要了解中国的先秦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 3. 中国的文化艺术 中国是一个拥有古老而丰富文化的国家,它的文化元素影响了 许多人。中国的传统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戏剧和手工艺等。 4. 古代的科技发明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曾经领先于世界,在七年级,我们需要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中国的宗教信仰 中国有多种宗教信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儒教、道教和佛教。儒教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道教强调生命、自然和师徒关系,佛教则关注心灵和释放。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1. 中国的近代史 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被称为“百年国耻”。八年级需要了解中国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事件。 2. 中国的社会制度变革 在中国的社会变革中,有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八年级需要了解这两个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3. 世界的两次大战 世界两次大战对于当时的世界和人类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 4.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一种国际合作的方式,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八年级需要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 用和功能。 5. 文化交流与传播 在当今时代,文化传播非常普遍。八年级需要了解一些文化传 播的方式和途径,比如媒体、互联网和影视等。我们也需要了解 文化交流对于世界和人类的意义。

七到八年级历史重点知识点

七到八年级历史重点知识点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人类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传承。对于七到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课程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广泛, 其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必须掌握。本文将介绍七到八年级历史重 点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 一、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历史悠久,包括先秦、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对于七到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 需要了解诸如中国的地理位置、华夏族的起源、周朝的政治制度、秦朝的统一战争、汉朝的文化繁荣、唐太宗的政治制度、宋朝的 科技进步等知识点。 二、世界史 世界历史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七到八年 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石器时代、 古埃及文明、希腊古典文化、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等。

三、人类文明的传承与演进 人类的文明从古至今不断地发展和演进。七到八年级的学生需 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化领域,例如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科 技等。他们需要了解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和代表作,例如歌德、 莎士比亚、蒙田、笛福、列宁、毛泽东等,以及著名的艺术品,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徐悲鸿的《雄鸡》等。 四、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历史主要包括鸦片战争以后的时期。七到八年级的学 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义 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京大屠杀等。 五、世界两次大战 世界两次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和轰动性的事件之一。七到八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战争事件和人物,例如一

战的发生原因、德国的希特勒、纳粹党、二战的发生原因、美国的罗斯福、德国的希特勒等。 六、现代国际关系 现代国际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对于七到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了解一些与国际关系有关的重要知识点,例如国际联盟的成立、联合国的成立、黑人民权运动、南非种族隔离、苏联的解体等。 总之,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七到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知识点,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还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七到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到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学科之一。在中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丰富的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发展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也要通过历史学习理解文化差异、宽容多样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下是七到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习历史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历史 1. 夏、商、周三代历史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代为启蒙时代、商代为青铜文化时期、周代分西周和东周两段。夏朝的创立者为禹,商朝有商汤、武丁和纣王,周朝太公望辅助周文王和周武王兴起,形成封建王朝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春秋时期,鲁、宋两国是周王室的亲王国,齐、晋、楚、燕、卫、韩等是大国。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频繁发生战争,而同时儒家、道家、墨家等新思想不断产生。 3. 秦朝史和汉朝史 秦朝由嬴姓政权统一中国,始皇帝取代诸侯,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实施苛政和汉朝由汉武帝统治,刘邦开创的汉朝具有大一统的宏伟形象,西汉和东汉合称汉朝。在汉武、昭、宣、元四代内一度出现王莽篡位,年号更为跳跃。 二、世界现代史 1. 近代史概论 近代史是指从15世纪末亚美利加大陆被史密斯船长发现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历史阶段。这个时期世界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工业革命和人文主义

工业革命指的是18世纪从英国开始,集中使用机器取代人工的生产方法。这个时期,人类社会的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本、推崇人性尊严、追求和平与进步的哲学思想。 3. 世界战争 20世纪是战争极为频繁的一百年,其中最大规模、最为惨烈的两次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次战争对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也造成了极其惨痛的生灵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中国现代史 1. 晚清时期历史 晚清时期又被称作清末民初时期,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开始朝现代社会转变的过渡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众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变化。

七年级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八年级历史知识点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 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2. 原始社会和新石器时代 3. 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 4. 商朝的兴起和衰落 二、中华文明的发展 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秦朝的统一和变革

3. 汉朝的盛世和衰落 4. 三国时期的割据和统一 三、古代世界 1. 希腊与罗马文明 2. 埃及文明 3. 印度文明 4.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四、宗教与哲学 1. 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2. 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

五、文化艺术与科技 1.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2.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世界文化与艺术 六、世界历史事件 1.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裂和战争 2. 工业革命和现代化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 4.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一、中华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1. 秦朝的统一和变革 2. 汉朝的盛世和衰落 3. 三国时期的割据和统一 4. 金、元、明、清朝的兴衰 二、中国古代文化 1. 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2. 地理、医学、历法等科技进步 3.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三、世界历史 1. 希腊与罗马文明 2. 印度文明 3. 埃及文明 4. 世界文化与艺术 四、现代世界 1. 工业革命和现代化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 3.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4. 当代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结构 五、历史事件 1.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裂和战争 2. 古代中东和古代印度的战争与扩张 3. 欧洲殖民时期 4.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改革 以上是七年级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必修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八年级历史要点总结

七八年级历史要点总结 历史要点总结 历史是研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接触到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下面我将对七八年级历史的要点进行总结。 1. 中国古代史要点 中国古代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 历史。以下是七八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古代中国的一些重要阶段和要点: 1.1 夏、商、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 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商朝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的开始。 1.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国家分裂 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逐渐形成。 1.3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始皇统一 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规定了统一的文字和货币。 1.4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王朝,有两个时期,西汉和东汉。最有名的皇帝是汉武帝,他开创了汉朝的繁荣时期,还设立了科举制度。

2. 世界古代史要点 除了中国古代史,七八年级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世界古代史的要点: 2.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建 筑工程、法律制度、宗教信仰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2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起源之一,对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有巨大的贡献。古希腊的民主思想、奥运会、史诗等都是其重要特征。 2.3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罗 马法、道德观念、建筑工程等对今天的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2.4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之一,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在古代印度有重要地位。 3. 世界近代史要点 世界近代史是从16世纪开始的,以下是一些七八年级学生应 该了解的重要事件: 3.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发生的 一场思想、文化和艺术运动,它为欧洲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创新。

七至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至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行为活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和地点, 并增强其对历史顺序和原因的理解。历史学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件,赋予他们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丰富 和真实的面貌。在七至八年级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代中国 七至八年级的课程中,讲述了古代中国各朝代的历史,如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和宋朝等。其中最 重要的是秦汉和唐宋,因为这些朝代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对中国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名人和领袖,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韩 非子、刘邦、项羽、汉武帝、李世民、玄奘、杜甫和李白等。此外,学生还需要认识大量的古代文化,如《周易》、《尚书》、《离骚》、《诗经》、《楚辞》和《唐诗三百首》等。 二、中国的近代史

在近代史中,教学重点放在清朝和现代中国上。学生需要了解 的清朝知识点包括嘉庆时期的鸦片战争、道光时期的太平天国和 光绪时期的戊戌变法。现代中国的知识点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等。 三、古代世界 学生需要了解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包括古希 腊的民主、哲学和艺术等,以及罗马的法律和政治结构。此外, 学生还需要了解欧洲文艺复兴对世界文化的影响,重点介绍因科 学和技术进步而兴起的工业革命。 四、美国史 在七至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中,学生还需要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和 美国内战等与美国历史相关的知识点。 结语

上述知识点是七至八年级历史学科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当然,这些知识点只是历史学科的冰山一角,历史学科有着非常广 泛的知识领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将时间线连起来,并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同时,还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 访问历史博物馆等方式来进一步拓宽历史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历 史观念和文化素养。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历 史复习提纲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全长2000 多千米。 3、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4、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5、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唐太宗增加考试的科目、唐玄宗增加诗赋和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6、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世民(唐太宗),年号为贞观。称为“贞观之治” 7、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谏臣魏征作镜子。 8、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改唐国号为周。人们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唐玄宗在宰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进入全盛时期,历

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1、唐朝农业生产有耕作工具曲辕犁和灌溉筒车。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故称中国人为“唐人”。 12、唐朝时,蜀锦冠于全国;著名的瓷器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3、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城内分为坊和市, 14、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15、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被少数民尊称为“天可汗”。 16、唐朝诗人是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书法颜真卿和欧阳询;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圣)。 18、日本的遣唐使,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杰出代表。 19、高僧玄奘。在天竺那烂陀寺游学佛经,由弟子编写了《大唐西域记》。 20、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21、唐朝末年农民起义是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进入到五代十国、。

七八年级历史概念总结七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八年级历史概念总结七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八年级历史知识点七八年级历史知识点一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2)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法律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及意义(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其表现有哪些)你知道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那一天我们一般举行哪些活动答:(1)成就: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这些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3)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月日,那一天政法部门会在街头设点接受市民有关法律问题的咨询,媒体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等。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请你回答出有关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而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是什么并说出这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答:(1)这两次

会议分别是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共八大:1958年,内容: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哪几次主动纠正错误路线的事件答:(1)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7日,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的转折点. (2)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建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经及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5、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践中实现了哪些转折答:思想路线从“两个凡是”转向实事求是;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 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很多人都抱怨历史很难学,很多东西要背,知识点记了又忘,忘了又记,反反复复,这往往是没有列复习提纲造成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第3课收复新疆 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初中八年级近代历史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 侵略与反抗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七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 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 1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2.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5.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皇帝制度的创立者)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课鸦片战争(1840.6 道光1842.8,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1、道光帝为维护清朝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历史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目的):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三)爆发及结果: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②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 2、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四)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社会性质上: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大影响) ②地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咸丰1860.11,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组成联军,俄、美支持。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2、1860.1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1、中国战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开放口岸最多):允许各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个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贸易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三)第二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2、中俄签订一系列条约,俄国共割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俄国割占我国领土最多)1858年签订的《爱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60多万)。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起义的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二、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在广西桂林金田村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三、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天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四、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五、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定为都城,把南京改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南北对峙的局面。 六、天京事变:(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被杀,石达开出走。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七、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1、<天朝田亩制度>,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复习资料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朝和商朝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奴隶臸为基础的王朝夏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臸代替了禅让臸。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灭掉夏朝,建立商朝,定都亳。 2、西周的兴亡: ①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大战于牧野。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②分封臸:西周初年,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周天子将土地和臣民分给子弟、亲戚和功臣,让他们到封地内做诸侯。 ③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 3、春秋五霸 ①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②春秋争霸的原因: 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B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而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③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先后当上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④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4、战国七雄 ①春秋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时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②战国时期的战争::a、七国之间战争不断。b、兵器得到改进,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c、各国组织军队在都城和边境修筑城防工事。d、战争激烈,规模很大,发生了“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战国时期出现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 5、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①背景:秦国相对落后,东方六国看不起秦国;,土地被魏国占领也无力夺回,秦孝公深感耻辱,决心变法图强,改革内政,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 ②内容:a、政治上: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奖励军功,建立县臸。 b、经济上:废除土地所有臸,实行私有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c、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 ③性质: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④影响(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确立了封建臸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1、秦王扫六合: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了韩、魏、楚、燕、赵、齐。 2、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建立秦朝。意义: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把中国古代的历史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皇帝臸度的确立:秦王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就将最尊贵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自己称“始皇帝” 4、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1)皇帝臸度的确立。(2)推行三公九卿臸、郡县臸。(3)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筑驰道。(4)北击匈奴,修长城,防御匈奴。开发南疆,开凿灵渠。(5).焚书坑儒。 5、秦的暴政表现:(1)焚书坑儒。 (2)沉重的赋税,徭役和服兵役。(3)极端严酷的刑罚。(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6、陈胜吴广起义

人教版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