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新型农民

纪林海1刘亚娟闻明段宏伟高丽平

(天津市蓟县农广校天津蓟县 301900)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需要重点了解和明确的几方面问题,对今后广泛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一种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民素质教育模式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来增强农民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提高生产能力、决策能力。农民田间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10月,蓟县农广校在东赵各庄乡塘坨庄村开办了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全村农业产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广泛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办学方向

调研农业技术需求和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是做好田间学校工作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来源于需求,需求则源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因此,做好农民产业需求调研列为田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都要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生产培训现状、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调研中,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参与式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途径,了解制约本村主导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产业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辅导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提供基础资料。

2 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

构建组织管理与技术体系,确保田间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

为了保证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办,应当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协调各部门合作,并不定期监督、检查田间学校的开办情况,保证田间学校的平稳、有效运行。

建立技术指导小组

田间学校的开办需要从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入手。蓟县农广校建立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指导队伍。建立了农民田间学校技术指导小组。

加快辅导员队伍建设,为田间学校正常运行做好人才保障

要加快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在选择辅导员时,要重点发现和培训综合知识丰富、操作技能熟练、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带动农民,发挥农民主动性,挖掘农民的思维创造力,使全村及周边地区都能享受到田间学校带来的实惠。2010年6月,蓟县农广校选择两名教师参加了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能过理论学习,并在唐坨庄村试点,为下一步培训更多辅导员提供了经验。

做好田间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田间学校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一支有经验、有技术,让农民共同致富的团队。在建立学校组织培训时,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相关文件资料的信息化存档工作。每所田间学校的需求调研报告、学员资料、成绩分析、课程安排、资料照片等文件资料分类存档存放。

制定规章制度工,定期检查与观摩

蓟县农广校于2010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田间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业务副校长主抓培训工作。学校设立农民培训办公室具体实施培训工作。

为确保田间学校质量,蓟县农广校还多次组织农民走出去,到河北、山东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对于这种活动日的开展,不仅增加了农民见识,增强学习的信心,还极大的提高了田间学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 开创培训新模式,多种形式办学校

根据培训计划,围绕农民需求和兴趣开展活动日。试验示范田的建立、专题讨论、团队建设活动、种植生态系统调查分析等,都要通过农民活动日来进行

组建班级,统一标准

按自愿报名,从中选优的原则,从种植户中选择25-30人作为田间学校的学员,不可太多,以便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参与各种问题分析、讨论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提高观察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发放统一标识的服装,提供平时学习用品。

精心组织开展农民活动日

BBT测试

票箱测试方法(简称BBT)是独立性检测的一种,分培训前和培训后测试两次。培训前测试主工是了解学员的技术知识水平,为辅导员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提供依据;培训后测试主要是评估培训,为制定下阶段目标提供依据。

分小组,制定学习约定

分组是农民田间学校第一次课的第一项内容,每个小组确定本小组的名字,在方便管理的同时,能激励和确保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所有活动。学习约定是由全体学员共同制定的学习规范,包括培训时间,活动纪律、奖惩办法等,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课程内容回顾和本次课程安排

内容回顾,是本次活动日最先进行的安排,达到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员上次培训效果的目的。培训时要留给农民充分发言机会,用他们自己的话讲述种植过程中所出现的病虫害,让他们讲一讲症状、画一画形态,有条件的还可利用实物和大屏幕投影等先进设备进行讲评。在培训结束前,还要让各小组进行积极讨论,并分别选派代表进行发言,畅谈本小组的讨论成果。对于田间技术问题分析是培训的重要内容,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田间学校技术培训的全过程,是农民充分展示自己观点和技术的平台。通过各小组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最后由辅导员点评总结,从而提高赏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活动

团队活动可以多种形式,如游戏、迷语等,内容尽量与村次田间培训内容关联,以便学员转变观念,掌握正确问题的处理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激励学员的团结协作精神直到重要作用。

专题讨论

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期和不同管理时间出现的普遍问题,以及学员的兴趣,确定讨论专题,目的是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试点村唐坨庄村是西红柿生产专业村,在进行“西红柿告缺素症诊断与治疗”讨论时,学员发言非常踊跃,把日常生产中见到的各种病害几乎全部提到,但无法区别哪个是缺少营养元素造成的,通过辅导员把缺素的症状和其它病害加以区别,仅施用相应的肥料就可防治此种现象的发生,学员全面掌握西红柿缺素症的防治,蓟县农广校又结合在全村进行的测土配方施肥,对每个棚室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得到结论基本与农民自身西红柿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症相吻合,通过这次活动日的开展,把原来只要植物出现病症就打杀菌剂、杀虫剂的错误做法有了一个彻底的改变。

4 做好阶段性总结、成果展示与结业典礼

阶段性总结包括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效果、发现和培养“土专家”“示范户”带动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等方面。

结业式是对整个学习活动的总结和回顾,并向有关领导、非学员、媒体展示学员的团队精神、学习成果的精神面貌,增强学员自信心和荣誉感。

总之,农民田间学校这种新型的参与式培训方法,以农民为中心,基于“以人为本”,“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民培训。通过农民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一至多个全生长/管理季节的培训,使农民在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加强关键技能的基础上,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吴建繁肖长坤石尚柏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指南北京市农业局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1,(1)

【2】吴建繁肖长坤石尚柏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指南北京市农业局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1,(1)

主要作者简介:纪林海(1974-),男,1996年毕业于天津农学院农学系,现在天津市蓟县农广校,农艺师

关于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的计划

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 关于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 以何种方式培训农民,使之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基层农民培训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集蔬菜物流营销、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和农副产品加工关联产业为一体科技示范园区,有着得天笃厚的优越条件,农民培训真正能实现“田间、工厂”就是课堂,为此示范区计划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 二、基本原则 1、以农民为中心原则。坚持“农民需要为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了解农民的需要,培训前进行有关农情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使培训内容、方法更有针对性。同时改变传统的师生教学关系,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员只起“顾问”和“辅导员”的作用,其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启发农民自己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正确决策去解决问题。 2、以工厂、田间为课堂原则。每期农民学员根据情况分为农技、设施农业、农机技术、标准化种植等班,有针对性的选择对应的工厂或田间作为培训课堂,亲眼目睹或亲自操作,并引发深思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印象深刻,而且人人能学到真实的操作技能。 3、以实践为手段原则。坚持启发式教学,重在实践。例如对种植农户,每次培训要求农民下田调查、观察,采集害虫、天敌、病害症状标本,以增强识别能力;设立相关模拟实验,使农民从自己实验的结果中受到教育,懂得植物补偿功能,在害虫低密度的情况下不必使用农药防治的道理;建立“益害昆虫园”,使农民亲眼看到天敌吃害虫的现象,进一步理解保护天敌、控制害虫的意义;安排农药毒性试验,加深农民对农药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的认识,等等。受训农民动脑、动口、动手,不但学会操作,而且弄懂道理。 4、以培养决策能力为目标原则。农民田间学校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是停留在讲授一些知识、介绍一些技术和方法上,而主要的培训目标是提高农民进行田间调查、分析和防治决策能力。这种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的方法,是对传统的室内培训农民方法的突破。 三、具体目标 工厂、田间办学校,农民受欢迎。农民工厂、田间学校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新型农民 纪林海1刘亚娟闻明段宏伟高丽平 (天津市蓟县农广校天津蓟县301900)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需要重点了解和明确的几方面问题,对今后广泛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一种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民素质教育模式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来增强农民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提高生产能力、决策能力。农民田间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10月,蓟县农广校在东赵各庄乡塘坨庄村开办了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全村农业产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广泛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办学方向 调研农业技术需求和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是做好田间学校工作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来源于需求,需求则源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因此,做好农民产业需求调研列为田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都要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生产培训现状、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调研中,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参与式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途径,了解制约本村主导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产业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辅导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提供基础资料。 2 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 构建组织管理与技术体系,确保田间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 为了保证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办,应当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积极争取

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实用完整版)

XX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2019-20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协同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以大赛为抓手和导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二)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查找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扶指导机制,提升学生创业数量和质量,提高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三)坚持协同推进,培育学校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营造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局面,造就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和深化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工作目标 2019年起全面启动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 到2020年,打造适宜学生创新产品和创业项目孵化的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篇一: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 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 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根据项目要求,2009年 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 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 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的农 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2009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实际和产业分布,在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 农民田间学校。高级农艺师和担任辅导员。本着农民自 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 为田间学校学员。在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 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建立一个占地8亩 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 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 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思想汇报专题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

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 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农民学校成立初期,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 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 术指导小 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聘请高级农艺师 和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 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 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 产 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 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 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 镇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并建立一个试验示范展示田,确 定责任负责人,树立标牌,扩大宣传效果。 (三)示范展示,观摩交流 建立了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展示田,经常组织田间学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屇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好2015年财政支农相关项目的通知》(农办财〔2015〕8号)要求,2015年继续执行《关于做好20x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文件,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通过开展省级示范班培育、高校示范培育等方式在全省全面实施。各地要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机制,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二、任务安排与实施环节 全省安排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400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5800人,主要以培育家庭农场主为主包括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9000人,其中3500人为省级示范班,由省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农业院校共同主办,包括合作社负责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菜篮子”基地负责人、蚕种技术员、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调查技术员、病虫测报调查员、农产品检测员、种子生产加工技术员、土地纠纷调解员、林业经营人员、农资营销员、休闲观光农业点负责人、水稻新品种繁育员、家畜繁殖

绥化市北林区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绥化市北林区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2010-12-27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 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7 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 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田间学校辅导员,多次深入旱田区、水田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决定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区成立,主导产业是西瓜种植。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二)慎重工作,确定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及地点 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建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理区西瓜生产专业村。红旗管理区是粮菜兼营区,

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为提升我校教学水平,打造特色学校,特制定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创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教师培养目标 努力培养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10人以上,占总数的25﹪以上。抓好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全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5﹪以上,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中学高级教师达25﹪以上。到2013年,形成一支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 2、教学特色目标 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构建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教学方法灵活,教学风格独特。 ⑵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 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明确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

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 1、创新教师培训工作思路 一是要面向全员,二是要分层培训,三是要突出名教师的培养,四是要注重综合素养提升,五是要严格考学。 二是在做好各项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训项目。比如骨干教师培训,可以突出“名师工作室”;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可以突出“教师读书”等。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工作的主要方面,既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也利于做出自己的成绩,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三是创品牌,鼓励教师参加县、市、省乃至于全国教师基本功和优质课大赛,使之成为我们的培训品牌。 2、教学岗位大练兵 1、内容。 ①教学设计能力②教学实施能力③教学评价能力 2、方法。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因此我校教研要根据以下有效的方式进行。 ①实践反思——基于自我反思的专业能力训练 同伴互助——基于团队合作的专业能力训练 ②每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教学设计,说课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集中评议,量化评分,不断整改提高。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新型农民 纪林海1刘亚娟闻明段宏伟高丽平 (天津市蓟县农广校天津蓟县 301900)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需要重点了解和明确的几方面问题,对今后广泛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一种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民素质教育模式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来增强农民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提高生产能力、决策能力。农民田间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10月,蓟县农广校在东赵各庄乡塘坨庄村开办了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全村农业产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广泛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办学方向 调研农业技术需求和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是做好田间学校工作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来源于需求,需求则源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因此,做好农民产业需求调研列为田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都要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生产培训现状、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调研中,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参与式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途径,了解制约本村主导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产业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辅导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提供基础资料。 2 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 构建组织管理与技术体系,确保田间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最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现代农业建设骨干队伍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市级文件精神,我区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坚持需求导向,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精准培育,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助力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以强化教育培训为途径,以资质认定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动力,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工作目标 全区继续引导扶持15名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继续引导扶持30名农业“五新”示范户;计划教育培训390人;计划认定150名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支持农业规模生产经营贷款担保基金运行,担保基金规模达400万元。 三、工作内容 (一)调查摸底

遴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和返乡下乡涉农创业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就业的农业工人(农业雇员)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经营性服务的骨干人员(如: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机、植保、兽医、质量安全、农村信息等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由区农业局牵头组织,各镇(街)业务站配合,围绕我区主导产业,深入镇村户中进行培育对象调查摸底;会同所在镇(街)业务部门调查审核,把确实符合条件且真正有意愿、有需求的对象遴选出来,建立培育对象库。 (二)教育培训 1.培训任务。计划培训390人。培训生产经营型280人,专业技能型或专业服务型110人。 2.培训时间及补助标准。计划生产经营型培训时间累计10天(60课时,含实训);专业技能型或专业服务型培训时间累计5天(30课时,含实训);培训补助标准按每人每天200元。 3.培训对象。本区农业从业者。本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和其他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农业创业者和农村“两后生”(农村高中、初中毕业生)等。优先培育“农业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系统”申报人员。从今年开始,把农业冷链物流技术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范围。乡村振兴综合培育村(培斜、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马村小学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当前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全体师生将群策群力,铁心拼搏,全力以赴打好素质教育攻坚战。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面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深入领会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的重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教学研究,狠抓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学校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施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学校发展进程,努力创办特色鲜明的文明示范学校。我校将在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基础上,与时俱进,高标准、高水平、严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工作新的飞跃。学校确立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办学思想,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策略,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走好科学管理立校之路,教育科研兴校之路,素质教育强校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造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三、实施办法及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是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创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和环境;微观方面是指学校在一定条件下,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我校将微观着手,立足实际,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主导,强化全员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一个学校的校长及其领导班子对学校的办学方针、教学活动起着决策和指导作用,因此素质教育能否在一个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校长及其领导班子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我校将组织全体行政人员深入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的重要精神,提高领导班子树立素质教育工作的思想意识。组织全体成员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课程改革要义、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确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对全体学生施教,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想。领导班子是主导、全体教师是主力、课堂是主要阵地、学生是教育主体、后勤是保障。

B 农民田间学校概论

农民田问学校(FarmFieldSchool,FFS)是联·台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 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朋: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 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培养辅导员,经培训的辅导员举 办:良民田间学校。辅导员也可以从农民中培养,经过培训的辅导员可以举办农民辅导员培训班(FTOT),FTOT培训的学员是参加过FFS并有·较强协调能力和实践经 验的农民学员,这些经过FTOT培训的农民在经过一段-引司的实习期以后,就可以 在本村或邻村开:小农民田间学校,刀:展农民对农民的培训(F2FS)。接受过农民田[司学:校培训的农村社区,可以继续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后续活动,进一步建立农民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发展农民仂、会等。整个培训系统的中心点是农民(图卜㈠,落脚,屯是建立和发展以农民为中心的技术推广·社区。 图I—1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第一节农民晤闽学校的臣标 农民田间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 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是: ::提高农民个体和团队的能力,促进农民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的理解,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和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通过提高产量,优质优价或者减少农业生产投入来增加收入 活; i避免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改善农民和消费者健康状况; :‘实施环境友好型农业管理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系统。 改善农民的生 要成为有效的农田生态系统管理者,每个农民学员和团队都需要拓展他们的知 识面,获得一系列解决问题与作出正确决策的技能,才能在社区中采取集体行动实 施农田生态管理措施。只有在社区水平上共同努力才能使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获得成功。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使农民连续几个生长季节参加农民田间学校或其后 续活动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农民核心团队,那么他们自己就可以持续开展学习,解 决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并主动将知识传播到整个社区。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内黄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 __《河南省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和我 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 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 府提出的“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和谐稳定”的总目标,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 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

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 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培训任务 xx年县农牧局下达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xxx人。其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别为xxx人 (一)生产经营型培训。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 (二)职业技能型培训。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 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

农业劳动力 (三)社会服务型包括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三、培训对象 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以自愿为原则,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方可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 (一)年龄在18~55周岁以内的,在本县从事粮食、蔬菜、畜牧、果树等产业生产经营并有继续发展意向的劳动者。 (二)自愿接受本校安排的各项专业培育,并且有时间到省、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方案

————————————————————————————————作者:————————————————————————————————日期: 2

石桥镇中心小学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科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学校教学创新,促进新课程高效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引领作用,推动全校教育科研工作健康深入开展,形成充满活力、注重内涵、奖项发张的教科研工作新局面,根据教体局《关于深化深化教科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意见》和镇教研室《关于进一步深化教科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方案》,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质、体改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典型带动为策略,以完善机构、建立机制为保障,突出研究重点,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促进教研、培训和科研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全面、务实、有效开展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获得可持续提升。 二、目标任务 1、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作用 通过宣传、参与、督促、检查等措施,强势推进,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实践先进理论,是解决教学教育实际的、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路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全体教师相信科研、依靠科研,主动的参与科研。 2、完善管理机构,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充实学校教科研人员,选派有责任心、教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进行引领带动,负责教科研工作的具体指导和上下通联工作,创设“民主和谐、团结合作、务实求真”的学习研究环境。 3、明确职责,培养教科研骨干 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精心选拔、重点培养、搭建成长平台,各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要率先垂范,青年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科研工作的合力。完善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科研网络,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018年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

2018年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

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7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 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田间学校辅导员,多次深入旱田区、水田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决定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区成立,主导产业是西瓜种植。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学校教学工作改进方案

学校教学工作改进方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教学基础管理,是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保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强化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针的提出对当今学校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特级教师王玉华老师的讲座,重新审视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真正实现从教学结果管理向教学过程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学基础管理的实效性,特制定我校教学改进方案: 一、努力转变教师滞后的教育观念,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习惯于专制管理,要求教师抓学生的考试成绩,片面地以考试成绩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导致教师对学生实施满堂灌,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学习压力,逼迫学生延长学习时间,结果,教师和学生都沦为应试教育的奴隶。这种现象在我们学校仍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也禁锢了教师素质的提升,阻碍了学校长足发展的道路。新课程理念下,改变教师滞后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大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今后我校会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教师观摩先进教师的课堂实录,专题报告等活动,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拓宽了教师们的思路,并把他们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最新的教育信息带回学校,使学校的发展充满生机。帮助教师们打开课改的新天地,引导教师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真正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识水平的提高作为工作的重点,实实在在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全面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水平,全面扎实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 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新一代公民,而思想道德素质的灵魂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

天津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规范

天津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规范 农民田间学校突出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注重农民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为更好地发挥农民田间学校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特制订本规范。 一、建设原则 ——产业导向、科学布局。坚持产业导向,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立足本地现代都市型农业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合理布局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政府引导、服务农民。坚持政府引导,按照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求,明确建设目标,落实建设内容,加强运行管理。尊重农民学习规律和特点,服务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学习培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整合资源、合作共赢。坚持整合资源,注重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对象,在充分尊重各类主体意愿的基础上,发挥其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创新模式、纳入体系。坚持创新引领,科学定位,充分 —1—

拓展农民田间学校功能,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将农民田间学校纳入市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基础支撑作用。 二、建设标准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要达到“五有”标准,即:有教室、有设备、有基地、有辅导员、有制度。 (一)有教室。建设单位应具备满足30人以上的培训教室和便于学员开展学习的桌椅。 (二)有设备。农民田间学校要有电脑、投影仪、摄像机等教学必须的设备,以及档案柜、书橱及相关图书音像资料。 (三)有基地。学校必须有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基地,便于学员开展实践实训、现场观摩和试验示范。 (四)有辅导员。每所田间学校至少有1名固定的技术辅导员,负责指导教学活动,帮助解决生产问题。 (五)有制度。建立教学工作规范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和档案保管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形成长效机制。 三、申报程序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分新建校和示范校。示范校在已建的农民田间学校中遴选;新建校在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遴选。申报工作由区农广校负责,编写《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方案》,然后报市农广校。市农业局科教处组织市农广校及有关部门对方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给予一定 —2—

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0年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总体思路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紧密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际,统筹使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分层分类分模块培育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不断增强提高培育内容的针对性、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培育结果的有效性,不断发展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形成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落实重点任务根据2020年全市的培训任务要求,XX区2020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指标是40人,具体培训任务是:(一)农业领军人才与农业经理人培训。按照乡村产业振兴要求,开展综合型、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人才示范培育,全区共安排农业领军人才(含外向型涉农企业负责人)培养任务5人;农业经理人培育任务3人。由区农广校负责遴选学员,配合省农广校统一指导组织实施,费用按每人不超过3000元;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XX区培养任务32人。培训主体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需求,提升主体从业者生产

经营能力,促进主体高质量发展。遴选专业种养能手,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大户为重点,围绕复工复产、保粮保供,加大专项技术技能培训,拓展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就业和提升产业效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市级集中经营管理阶段,由市农广校联合区农广校组织实施,费用按每人1500元标准执行;生产技能的实际操作阶段培训,由区农广校委托农民田间学校进行组织实施,费用每人不超过1500元标准。 三、强化工作创新(一)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按照省厅编制的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教学资源开发规划,制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分产业、分层次、分类别开发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上线下多媒体多形式教学资源。 (二)建设线上教学平台。依托XX省农民线上教育培训系统,加大新媒体、新手段推广应用,切实保障线上培训质量。以农民获得感、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优化组合集中学习、线上学习、实习实训、案例观摩交流等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有效性。 (三)探索“师傅带徒”培养模式。建XX区乡土专家库,开展乡土专家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师傅带徒”能力。要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开展“师傅带徒”探索。 (四)拓宽高素质农民服务路径。利用XX省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服务平台,采集基础数据,做好线上服务。以培训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 依据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现结合我市新型经营主体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由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制定《2020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2020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市培育一批覆盖所有乡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学员遴选 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学员遴选标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致力于农业生产经营的18-55岁青壮年农民。具备种养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经营、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和管理能力,善于应用现代农机装备和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服务、管理过程中的骨干人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

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其中生产经营大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标准是玉米、水稻、大豆种植面积6公顷以上。 三、计划安排 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任务为248人。 (一)培训专业及规模 结合我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开设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班。培训学员248人、计划设立市级培训班2个、天岗镇培训班1个,学员在13个乡镇街中遴选; (二)培训内容 公共基础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智能手机应用、农民素质提升与文明礼仪等;专业课:水田综合利用种养配套技术、玉米秸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 (三)师资配备 按照《2020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扎实开展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计划聘请省“12316”服务热线专家王丽文、梨树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正高级农艺师苗畅茹、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高级农艺师于德富、市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等。

学校改革创新的方案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改革创新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关精神,注重内涵发展,培育特色,建设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进一步推进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校结合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探索课程改革,创新教材建设与使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为探索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切实提升学校高质量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育人效益,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中央引导、地方为主、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强调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学校自主创新、具体实施,确保建设计划的落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目标 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各项改革创新的精神及其方向性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大幅度提高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大幅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效益,使职业学校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能力逐渐增强。在试点专业上,探索建立起“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体系,为我校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继续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改革模式与经验范例。 三、主要内容 (一)本项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1、改革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学习模式。 2、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新-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情况汇报 精品

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情况汇报 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情况汇报 2019年月29日—30日,我县举办了为期两天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的有**县农业局(含13个乡镇农技人员技术骨干)多个专业技术人员共30人,共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培训中采用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培训方法,培训教师由县农业局江流、冷远康担任,两位教师均参加了由农业部科教司、科技发展中心在**举办的第四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此次培训的重点内容有: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背景及意义、农民培训需求与需求调研、参与式调研工具的运用、农民田间学校开办程序、农民培训方法等。通过培训,使学员完成从技术员到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的转变,为我县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我县计划在沙营乡小寨村开办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因该村主导产业蔬菜发展良好,有 60名农户是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科技示范户,同时在小寨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个,学员积极性高。因此,决定选择30名科技示范户作为小寨村农民田间学校的学员。目前,农民培训需求调研及票箱测试等工作已完成,初步计划在2019年2月25日举行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开班典礼。 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情况汇报 2019年月29日—30日,我县举办了为期两天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的有**县农业局(含13个乡镇农技人员技术骨干)多个专业技术人员共30人,共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培训中采用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培训方法,培训教师由县农业局江流、冷远康担任,两位教师均参加了由农业部科教司、科技发展中心在**举办的第四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此次培训的重点内容有: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背景及意义、农民培训需求与需求调研、参与式调研工具的运用、农民田间学校开办程序、农民培训方法等。通过培训,使学员完成从技术员到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的转变,为我县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