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田间学校实施方案

农民田间学校实施方案
农民田间学校实施方案

油菜农民田间学校实施方案

根据省农牧厅和县农牧局要求,为加快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在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有效推动我县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实效性,依据《青海省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操作规程(试行)》,结合本单位建设田间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田间学校

农民田间学校是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的一种方式,即以“农民为中心,田间为课堂”,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农业技术员担任辅导员,以“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农民田间学校采取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培训理念,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和实践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从而提高生产能力、决策能力。他是市场经济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二、目标任务

(一)建设任务与目标

在斜沟乡大业坝村以主导产业油菜为特色产业建设一所《斜沟乡大业坝村油菜农民田间学校》;培养农民土专家30人,辐射带动300户农民采用新技术,农民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显著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二)建立一个试验示范田。用于农民学员到试验田开展油

菜机械播种、新品种展示、拌种操作,现场观察、调查、分析与实践,农田生态分析等使农民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三)培训效果目标。通过培训,农民生产技术和知识水平提高25%以上(依据BBT测试结果),节约成本,防止投入产出比增加,提高农民自主学习、自主生产、自主决策能力,增强农民安全生产,团结协作等意识。

三、培训人员和培训内容

(一)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年龄为18---50周岁,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主动要求参加培训,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斜沟乡大业坝村30人。

(二)培训内容根据在本村的主导产业油菜和需求调研制定培训内容和计划。

斜沟乡大业坝村主导产业为油菜。

四、培训方式与计划安排

(一)培训办法采取“农民为中心,田间为课堂”,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农业技术员担任辅导员,以“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

(二)计划安排:农民活动日为12次,每次活动日为4-5小时。活动日时间根据作物生长生育期和需求调研安排。根据斜沟乡大业坝村实际情况,计划2014年元月份开始需求调研,开班典礼,3月份进行农民活动日,预计8月底培训结束。

五、农民田间学习的开办程序

(一)开展需求调研,总结需求调研报告,制定培训计划。辅导员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农民需求调研的方法、步骤,进村与农民共同讨论,分析需求,准确应用“半结构访谈”“头脑风暴”“问题树”“问题收集表”等需求调研工具及方法,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科学收集、分析、整理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形成你们需求调研报告。具体做法:

1、调研准备

(1)参加调研人员的组成,由马洪青、祁生兰组成调研人员;

(2)调查区域范围的确定,斜沟乡大业坝村;

(3)制定调查计划(时间、内容、方法工具等);

(4)二手资料的收集;

(5)确定被调查对象,;

(6)调查材料的准备;

(7)通知目标村;

2、当地资源与主导产业分析

(1)二手资料的收集。收集目标村的基本情况:种植业基本结构和收益状况;农业生产资料供销情况;农畜产品市场营销情况;农技推广与培训现状;乡村发展规划;

(2)二手资料的分析。包括主导产业分析;市场需求分析;

3、调研计划的制定

(1)调研工作计划。A调研目的。B调研地点。C调研时

间。d调研组织。E调研的方法(问题收集分析表、H评价图、机构联系图、头脑分暴等)。F调查人员。G调研材料。H经费预算。

(2)调研内容计划。A被调查者的信息。B产业结构。C 主导产业生产现状。D推广培训现状(H型评价图)。E农资购销与产品销售(机构联系图)。F引进关键技术(打分排序)。G 存在问题与建议(头脑风暴、H型评价图)。

4、调研计划的实施

(1)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采用与农民小组座谈的方式开展问题分析,采用问题

树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文字材料。

(2)问题分析结果反馈。

5、培训方案设计

(1)参与式课程设置。辅导员按照需求调研形成培训草案,由学员对草案进行讨论,对课程表进行增删,并由田间学校领导小组讨论后制定课程表。

(2)课程系统计划。按照作物生育期和季节,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计划培训的主要内容、地点、时间、材料、方式方法等。

6、撰写调研报告

(一)在调研后,对数据和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归类,撰写调研报告,报告内容重点是对数据分析,得出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

题、农民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并提出办班培训实现的目的。

(二)BBT测试

(三)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及培训地点的选择

1、学员的选择

(1)有需求、自愿参加,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

(2)30%收入是从主导产业中获得的;

(3)具有代表性,在该村具有一定的威望;

(4)注重吸收当地科技示范户和种养植大户;

(5)具有长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和奉献精神的农民;

2、培训地点选择坚持就近原则。

(四)参与式课程设置

农民自己确定自己的培训内容,把参与式调研和票箱测试出现的问题,制定培训课程。

(五)举办开训典礼

1、开学典礼的程序

2、组建团队

(1)组建班委;(2)分组;(3)制定学习约定;

(六)组织农民学习活动日

农民活动日计划12次,每次4-5小时,培养农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前回顾和课后总结。

2、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3、分组分析。

4、介绍经验。

5、小组讨论。

6、小组展示。

7、辅导员点评。

8、团队建设。

9、总结。

(七)成果展示和结业典礼

1、BBT测试

2、回顾与总结

3、成果展示

4、学员座谈

5、效果评价

6、评选优秀学员

7、后续学习活动

六、建立各项制度

1、辅导员管理制度

2、学员管理制度

3、档案管理制度

七、培训资金

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教具及教学耗材、辅

导员及专家授课费、交通费午餐补助费,购买和编印培训资料、试验场地租用、制作标牌和信息栏,购买培训证书,召开观摩交流及总结会等。

八、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农民田间学校由单位主任统一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度。按照省农牧厅实施《方案》要求,中心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领导小组,中心主任程明发为领导小组第一责任人,马洪青副书记为主管,辅导员祁生兰为主要责任人,专业技术人员马吉权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具体统一组织实施。

(二)加强资金保障。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资金专款专用,实行法人负责制,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教具及耗材、辅导员及专家讲课费,午餐补助、交通费、试验场地租用费、观摩等。

九、规范建立培训档案和及时上报信息总结。

1、严格按省农牧厅的管理要求,依照《方案》管理程序,建立培训档案,文字资料由专人负责,妥善保存。

2、及时报送信息。单位指定专人按培训要求上报阳光办。信息和总结,及会计所需各种报账材料,并建立完善培训档案。

十、总结验收

自我检查:辅导员针对农民生产实际与需求及时调整、完善培训和辅导内容,及时向阳光办汇报,总结经验,将工作总结报县阳光工程办公室。

考核打分:结业典礼由阳光办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并对辅导员进行评估。

组织验收:县项目领导小组检查验收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对农民田间学校进行评估和验收。

关于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的计划

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 关于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 以何种方式培训农民,使之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基层农民培训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集蔬菜物流营销、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和农副产品加工关联产业为一体科技示范园区,有着得天笃厚的优越条件,农民培训真正能实现“田间、工厂”就是课堂,为此示范区计划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 二、基本原则 1、以农民为中心原则。坚持“农民需要为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了解农民的需要,培训前进行有关农情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使培训内容、方法更有针对性。同时改变传统的师生教学关系,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员只起“顾问”和“辅导员”的作用,其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启发农民自己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正确决策去解决问题。 2、以工厂、田间为课堂原则。每期农民学员根据情况分为农技、设施农业、农机技术、标准化种植等班,有针对性的选择对应的工厂或田间作为培训课堂,亲眼目睹或亲自操作,并引发深思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印象深刻,而且人人能学到真实的操作技能。 3、以实践为手段原则。坚持启发式教学,重在实践。例如对种植农户,每次培训要求农民下田调查、观察,采集害虫、天敌、病害症状标本,以增强识别能力;设立相关模拟实验,使农民从自己实验的结果中受到教育,懂得植物补偿功能,在害虫低密度的情况下不必使用农药防治的道理;建立“益害昆虫园”,使农民亲眼看到天敌吃害虫的现象,进一步理解保护天敌、控制害虫的意义;安排农药毒性试验,加深农民对农药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的认识,等等。受训农民动脑、动口、动手,不但学会操作,而且弄懂道理。 4、以培养决策能力为目标原则。农民田间学校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是停留在讲授一些知识、介绍一些技术和方法上,而主要的培训目标是提高农民进行田间调查、分析和防治决策能力。这种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的方法,是对传统的室内培训农民方法的突破。 三、具体目标 工厂、田间办学校,农民受欢迎。农民工厂、田间学校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新型农民 纪林海1刘亚娟闻明段宏伟高丽平 (天津市蓟县农广校天津蓟县301900)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需要重点了解和明确的几方面问题,对今后广泛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一种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民素质教育模式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来增强农民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提高生产能力、决策能力。农民田间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10月,蓟县农广校在东赵各庄乡塘坨庄村开办了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全村农业产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广泛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办学方向 调研农业技术需求和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是做好田间学校工作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来源于需求,需求则源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因此,做好农民产业需求调研列为田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都要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生产培训现状、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调研中,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参与式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途径,了解制约本村主导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产业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辅导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提供基础资料。 2 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 构建组织管理与技术体系,确保田间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 为了保证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办,应当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积极争取

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实用完整版)

XX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2019-20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协同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以大赛为抓手和导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二)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查找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扶指导机制,提升学生创业数量和质量,提高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三)坚持协同推进,培育学校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营造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局面,造就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和深化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工作目标 2019年起全面启动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 到2020年,打造适宜学生创新产品和创业项目孵化的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屇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好2015年财政支农相关项目的通知》(农办财〔2015〕8号)要求,2015年继续执行《关于做好20x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文件,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通过开展省级示范班培育、高校示范培育等方式在全省全面实施。各地要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机制,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二、任务安排与实施环节 全省安排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400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5800人,主要以培育家庭农场主为主包括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9000人,其中3500人为省级示范班,由省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农业院校共同主办,包括合作社负责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菜篮子”基地负责人、蚕种技术员、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调查技术员、病虫测报调查员、农产品检测员、种子生产加工技术员、土地纠纷调解员、林业经营人员、农资营销员、休闲观光农业点负责人、水稻新品种繁育员、家畜繁殖

绥化市北林区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绥化市北林区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2010-12-27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 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7 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 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田间学校辅导员,多次深入旱田区、水田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决定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区成立,主导产业是西瓜种植。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二)慎重工作,确定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及地点 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建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理区西瓜生产专业村。红旗管理区是粮菜兼营区,

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为提升我校教学水平,打造特色学校,特制定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创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教师培养目标 努力培养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10人以上,占总数的25﹪以上。抓好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全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5﹪以上,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中学高级教师达25﹪以上。到2013年,形成一支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 2、教学特色目标 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构建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教学方法灵活,教学风格独特。 ⑵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 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明确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

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 1、创新教师培训工作思路 一是要面向全员,二是要分层培训,三是要突出名教师的培养,四是要注重综合素养提升,五是要严格考学。 二是在做好各项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训项目。比如骨干教师培训,可以突出“名师工作室”;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可以突出“教师读书”等。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工作的主要方面,既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也利于做出自己的成绩,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三是创品牌,鼓励教师参加县、市、省乃至于全国教师基本功和优质课大赛,使之成为我们的培训品牌。 2、教学岗位大练兵 1、内容。 ①教学设计能力②教学实施能力③教学评价能力 2、方法。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因此我校教研要根据以下有效的方式进行。 ①实践反思——基于自我反思的专业能力训练 同伴互助——基于团队合作的专业能力训练 ②每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教学设计,说课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集中评议,量化评分,不断整改提高。

农民工学校-安全资料全

市创建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情况表

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管理台帐 公司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经理: 学校名称: 成立时间:2016年4月26日 校长: 教务负责人: 2016年4月26日

农民工业余学校管理台帐 说明 1.设区市城区的工程项目建筑面积8000 m2以上或工程造价1000万元以上的建筑工地;县(市)城区的工程项目建筑面积5000 m2以上或工程造价500万元以上的建筑工地都应建立农民工业余学校。 2、要结合工程进度和工人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安排课程,每 周应保证1~2课时,每个工人每月保证接受1~2次培训学习。 3.新工人到工地的第二天必须参加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安全防护知识。 4.农民工业余学校的教育培训容重点是: 1)安全知识2)劳动保护 3)就业须知4)法律法规 5)权益保障6)文明礼仪 7)社会公德8)职业道德 9)卫生防疫10)操作技能 5.教室悬挂“XX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标识,四周墙上要贴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守则、教学计划和容,布置“学习园地”以及安全技术、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卫生常识等有关学习容的宣传挂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6.要建立详细的教学档案,包括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制度、计划、师资、课程表、教材、试卷、管理人员和教师签名表等。

台帐目录 一、农民工业余学校基本情况 二、农民工业余学校章程 三、农民工业余学校管理制度 四、农民工业余学校学员守则 五、农民工业余学校组织机构图 六、农民工业余学校师资力量配备表 七、农民工业余学校学员 八、农民工业余学校达标自评表 九、民工学校教学计划 十、农民工业余学校月课时安排计划表十一、农民工业余学校开展活动记录十二、简报、照片、影音资料 十三、农民工业余学校教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最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现代农业建设骨干队伍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市级文件精神,我区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坚持需求导向,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精准培育,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助力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以强化教育培训为途径,以资质认定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动力,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工作目标 全区继续引导扶持15名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继续引导扶持30名农业“五新”示范户;计划教育培训390人;计划认定150名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支持农业规模生产经营贷款担保基金运行,担保基金规模达400万元。 三、工作内容 (一)调查摸底

遴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和返乡下乡涉农创业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就业的农业工人(农业雇员)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经营性服务的骨干人员(如: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机、植保、兽医、质量安全、农村信息等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由区农业局牵头组织,各镇(街)业务站配合,围绕我区主导产业,深入镇村户中进行培育对象调查摸底;会同所在镇(街)业务部门调查审核,把确实符合条件且真正有意愿、有需求的对象遴选出来,建立培育对象库。 (二)教育培训 1.培训任务。计划培训390人。培训生产经营型280人,专业技能型或专业服务型110人。 2.培训时间及补助标准。计划生产经营型培训时间累计10天(60课时,含实训);专业技能型或专业服务型培训时间累计5天(30课时,含实训);培训补助标准按每人每天200元。 3.培训对象。本区农业从业者。本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和其他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农业创业者和农村“两后生”(农村高中、初中毕业生)等。优先培育“农业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系统”申报人员。从今年开始,把农业冷链物流技术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范围。乡村振兴综合培育村(培斜、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篇一: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 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 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根据项目要求,2009年 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 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 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的农 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2009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实际和产业分布,在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 农民田间学校。高级农艺师和担任辅导员。本着农民自 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 为田间学校学员。在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 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建立一个占地8亩 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 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 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思想汇报专题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

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 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农民学校成立初期,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 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 术指导小 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聘请高级农艺师 和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 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 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 产 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 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 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 镇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并建立一个试验示范展示田,确 定责任负责人,树立标牌,扩大宣传效果。 (三)示范展示,观摩交流 建立了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展示田,经常组织田间学校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马村小学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当前小学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全体师生将群策群力,铁心拼搏,全力以赴打好素质教育攻坚战。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面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深入领会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的重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教学研究,狠抓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学校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施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学校发展进程,努力创办特色鲜明的文明示范学校。我校将在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基础上,与时俱进,高标准、高水平、严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工作新的飞跃。学校确立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办学思想,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策略,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走好科学管理立校之路,教育科研兴校之路,素质教育强校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造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三、实施办法及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是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创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和环境;微观方面是指学校在一定条件下,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我校将微观着手,立足实际,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主导,强化全员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一个学校的校长及其领导班子对学校的办学方针、教学活动起着决策和指导作用,因此素质教育能否在一个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校长及其领导班子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我校将组织全体行政人员深入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的重要精神,提高领导班子树立素质教育工作的思想意识。组织全体成员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课程改革要义、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确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对全体学生施教,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想。领导班子是主导、全体教师是主力、课堂是主要阵地、学生是教育主体、后勤是保障。

成立项目部民工学校

关于成立民工学校及实施办法的通知 项目部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大意义,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劳动技能和民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项目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上级工会的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将成立项目部民工学校及民工学校实施办法通知如下: 一、民工学校工作机构 成立项目部民工学校,悬挂“民工学校”标牌。 民工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等10位同志组成。任民工学校校长,任副校长。教务长由兼任。 其主要职责: 负责民工学校制度的制定、编制培训教材,教学总体计划安排及施教。 二、民工学校实施办法 (一)日常工作管理、师资和教材来源及编制施教 1、项目部经营人事科、工程管理科和安全科为民工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牵头部门,视教培内容不同牵头组织实施,其中教培场所、教培通知及分承包单位民工的组织工作由工程管理科负责。 2、师资来源及培训。民工学校授课老师主要由项目部领导和专业技术业务骨干担任。同时,可外聘行业主管部门、项目部辖区警务人员等。 3、教材的来源及编制。教材主要来自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各工种工艺指导书以及公司、分局和项目部的有

关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员工安全生产手册等。 (二)、教培内容 对于民工的教培内容主要有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生产教育、生产技能的培训;行业管理规定的通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企业基本概况;企业有关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有关内容及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情况通报和工作交底等。 1、国家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 2、工程概况以及建设意义。 3、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应急防范技能。进场“三级教育”。 4、施工规范、施工操作技能、质量控制以及施工过程管理。 5、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 (三)教学方式 以老师授课与组织观看宣教片(图)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老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及内容精心备课,认真讲课,力求通俗易懂,使民工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 (四)时间安排 每月两次,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每次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五)民工学校费用开支。民工学校的费用投入列入项目的成本开支,其中包括教室器具的添置、教材的购买,授课老师讲课费等。 (六)参加对象 项目部分承包单位全体从业人员。 三、评选与表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内黄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 __《河南省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和我 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 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 府提出的“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和谐稳定”的总目标,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 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

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 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培训任务 xx年县农牧局下达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xxx人。其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别为xxx人 (一)生产经营型培训。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 (二)职业技能型培训。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 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

农业劳动力 (三)社会服务型包括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三、培训对象 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以自愿为原则,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方可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 (一)年龄在18~55周岁以内的,在本县从事粮食、蔬菜、畜牧、果树等产业生产经营并有继续发展意向的劳动者。 (二)自愿接受本校安排的各项专业培育,并且有时间到省、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新型农民 纪林海1刘亚娟闻明段宏伟高丽平 (天津市蓟县农广校天津蓟县 301900)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需要重点了解和明确的几方面问题,对今后广泛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一种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民素质教育模式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来增强农民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提高生产能力、决策能力。农民田间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10月,蓟县农广校在东赵各庄乡塘坨庄村开办了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全村农业产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广泛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办学方向 调研农业技术需求和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是做好田间学校工作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来源于需求,需求则源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因此,做好农民产业需求调研列为田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都要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生产培训现状、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调研中,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参与式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途径,了解制约本村主导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产业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辅导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提供基础资料。 2 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 构建组织管理与技术体系,确保田间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方案

————————————————————————————————作者:————————————————————————————————日期: 2

石桥镇中心小学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科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学校教学创新,促进新课程高效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引领作用,推动全校教育科研工作健康深入开展,形成充满活力、注重内涵、奖项发张的教科研工作新局面,根据教体局《关于深化深化教科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意见》和镇教研室《关于进一步深化教科研工作推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方案》,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质、体改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典型带动为策略,以完善机构、建立机制为保障,突出研究重点,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促进教研、培训和科研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全面、务实、有效开展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获得可持续提升。 二、目标任务 1、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作用 通过宣传、参与、督促、检查等措施,强势推进,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实践先进理论,是解决教学教育实际的、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路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全体教师相信科研、依靠科研,主动的参与科研。 2、完善管理机构,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充实学校教科研人员,选派有责任心、教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进行引领带动,负责教科研工作的具体指导和上下通联工作,创设“民主和谐、团结合作、务实求真”的学习研究环境。 3、明确职责,培养教科研骨干 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精心选拔、重点培养、搭建成长平台,各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要率先垂范,青年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科研工作的合力。完善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科研网络,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018年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

2018年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

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7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 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田间学校辅导员,多次深入旱田区、水田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决定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区成立,主导产业是西瓜种植。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农民工学校管理制度

农民工业余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一、公司成立农民工业余学校活动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负责民工业余学校的日常组织和管理活动。 二、公司成立农民工业余学校总校,各项目部成立农民工业余学校,明确教务工作负责人,贯彻落实教学大纲,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配合做好教学工作。 三、实行每周教学,开课时间不得少于两课时。 四、授课人员应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力求通俗易懂,做好各课教学考试的命题、出题和阅卷工作,认真听取授课情况反馈并改进。 五、各班组必须按时到校上课,不得无故缺席,班组到课率不得低于85%各学校教务负责人负责对到课情况进行考勤和统计,作为班组考核和优秀学员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教室内应配备必需的教学设施,尽量做到功能多样。 七、落实专人监督管理好农民工业余学校校舍、桌椅等公共财产,执行损坏赔偿制度。 八、组织开辟学习园地,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表扬好人好事。

办学宗旨 努力增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权益保护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办学理念 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农民工实现个人理想的加油站、丰富各种知识的充电器、提高专业技能的练功房、沟通城乡关系的红纽带。 培训目标 全面提高建筑业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学员行为规范(学员守则) 1、必须按时参加学习,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得 无故旷课、迟到、早退。 2、上课认真听讲,不得交头接耳、东张西望。尊重师友,保证学习秩序。 3、作好听课笔记,写好学习体会,保证学习效果。 4、学员应保管好学习教材,保护学校公共财物及教学设备,以保证学习顺利进行。 5、学员应团结协作,交流学习体会,相互解答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6、学习期间不得随意进出施工场地,必要时应带好安全帽,穿好软底鞋,保证学习期间的安全。

学校教学工作改进方案

学校教学工作改进方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教学基础管理,是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保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强化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针的提出对当今学校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特级教师王玉华老师的讲座,重新审视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发现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真正实现从教学结果管理向教学过程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学基础管理的实效性,特制定我校教学改进方案: 一、努力转变教师滞后的教育观念,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习惯于专制管理,要求教师抓学生的考试成绩,片面地以考试成绩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导致教师对学生实施满堂灌,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学习压力,逼迫学生延长学习时间,结果,教师和学生都沦为应试教育的奴隶。这种现象在我们学校仍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也禁锢了教师素质的提升,阻碍了学校长足发展的道路。新课程理念下,改变教师滞后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大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今后我校会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教师观摩先进教师的课堂实录,专题报告等活动,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拓宽了教师们的思路,并把他们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最新的教育信息带回学校,使学校的发展充满生机。帮助教师们打开课改的新天地,引导教师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真正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识水平的提高作为工作的重点,实实在在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全面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水平,全面扎实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 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新一代公民,而思想道德素质的灵魂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

农民工业余学校管理制度

一.公司成立农民工业余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农民工业余学校的日常组织和管理。 二.公司成立农民工业余学校总校,项目部成立农民工分校,明确教务工作负责人,贯彻落实教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配合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教育。 三.建筑工程自开工建设至竣工结束为结束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办学时间,工程开工7日内农民工业余学校必须开课,新工人到工地,必须参加农民工业余学校学习,特别是安全防护知识。四.实行每周教学,每周安排1课,每课不低于1小时。 五.授课人应认真授课,钻研教材,力求通俗易懂。 六.各班组必须按时到校上课,不得无故缺席,班组到校率不得低于95%。 七.项目内应配备必须的教学设施,尽量做到功能多样。 注:施工现场工人操作规程就是教育材料。

一.积极参加农民工业余学校活动,服从教学安排,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二.专心听课,不懂就问,刻苦钻研,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三.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有事按要求履行请假手续。四.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不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不在上课时吸烟和大声喧哗。 五.积极参加农民工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实践活动,维护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积极思考,学习讨论总是踊跃发言。 六.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七.认真对待学校的考核考试,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撰写学习总结。八.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待人礼貌、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维护公德。 九.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文明施工、敢争第一。 十.不聚众赌博、不偷摸拐骗、不打架斗殴、保持身心健康。 十一.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十二.注重仪表、衣着整洁、自觉维护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 十三.搞好卫生,轮流值班,保持学习场所环境整洁卫生。

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0年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总体思路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紧密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际,统筹使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分层分类分模块培育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不断增强提高培育内容的针对性、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培育结果的有效性,不断发展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形成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落实重点任务根据2020年全市的培训任务要求,XX区2020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指标是40人,具体培训任务是:(一)农业领军人才与农业经理人培训。按照乡村产业振兴要求,开展综合型、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人才示范培育,全区共安排农业领军人才(含外向型涉农企业负责人)培养任务5人;农业经理人培育任务3人。由区农广校负责遴选学员,配合省农广校统一指导组织实施,费用按每人不超过3000元;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XX区培养任务32人。培训主体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需求,提升主体从业者生产

经营能力,促进主体高质量发展。遴选专业种养能手,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大户为重点,围绕复工复产、保粮保供,加大专项技术技能培训,拓展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就业和提升产业效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市级集中经营管理阶段,由市农广校联合区农广校组织实施,费用按每人1500元标准执行;生产技能的实际操作阶段培训,由区农广校委托农民田间学校进行组织实施,费用每人不超过1500元标准。 三、强化工作创新(一)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按照省厅编制的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教学资源开发规划,制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分产业、分层次、分类别开发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上线下多媒体多形式教学资源。 (二)建设线上教学平台。依托XX省农民线上教育培训系统,加大新媒体、新手段推广应用,切实保障线上培训质量。以农民获得感、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优化组合集中学习、线上学习、实习实训、案例观摩交流等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有效性。 (三)探索“师傅带徒”培养模式。建XX区乡土专家库,开展乡土专家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师傅带徒”能力。要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开展“师傅带徒”探索。 (四)拓宽高素质农民服务路径。利用XX省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服务平台,采集基础数据,做好线上服务。以培训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 依据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现结合我市新型经营主体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由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制定《2020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2020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市培育一批覆盖所有乡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学员遴选 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学员遴选标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致力于农业生产经营的18-55岁青壮年农民。具备种养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经营、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和管理能力,善于应用现代农机装备和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服务、管理过程中的骨干人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

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其中生产经营大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标准是玉米、水稻、大豆种植面积6公顷以上。 三、计划安排 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任务为248人。 (一)培训专业及规模 结合我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开设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班。培训学员248人、计划设立市级培训班2个、天岗镇培训班1个,学员在13个乡镇街中遴选; (二)培训内容 公共基础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智能手机应用、农民素质提升与文明礼仪等;专业课:水田综合利用种养配套技术、玉米秸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 (三)师资配备 按照《2020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扎实开展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计划聘请省“12316”服务热线专家王丽文、梨树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正高级农艺师苗畅茹、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高级农艺师于德富、市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