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农民田间学校申报表

庄河农民田间学校申报表

附件:

庄河市农民田间学校申报表

乡(镇)

申报联系人:联系电话:

1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计划总结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按照国发[2006]30号、川府发[2007]11号、农办财[2015]63号和川农业[2015]109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部机构设置,目前全局有农业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农村能源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农机监理站、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隆昌县分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农情信息站10个编制部门,有编制123人,实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中心设农技、水利、林业、农机等岗位,全县19个乡镇共有农技编制72人,实有职工人数74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 2、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多元化的农业技术

服务体系逐步产生。我县形成了以隆昌县金星种业公司、隆昌县农业科技服务、隆昌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城、乡镇场镇、村、社设经营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营利性经营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经营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局相关股站负责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全县有经营性服务人员近900人,农资经营网点480个。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我县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其中种植业46个,畜牧业40个,林业20个,渔业8个,服务业13个,其它1个,有种植业会员2000余人,会员打破地域限制,形成了跨地区、多层次的会员网络。 (二)产业分布情况 隆昌县幅员面积794平方公里,辖16个镇2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365个行政村和46个社区,全县总人口78.01万,其中农业人口59.82万,现有耕地面积39.69万亩。主要产业分布情况为:水稻中稻种植面积31.3万亩,总产163083吨,分布于全县19个乡镇(街道)。玉米播种面积8.2万亩,总产29724吨,以响石、黄家、界市等乡镇为主。大豆播种面积5.1万亩,总产7202吨,以桂花井、黄家、迎祥、界市等乡镇为主。水果面积4.71万亩,产量3.35万吨,以龙市、迎祥、普润、金鹅、古湖等乡镇为主。蔬菜种植面积20.5万亩,产量29.5万吨,以胡家、古湖街道办、石燕桥、云顶等乡镇为主。

关于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的计划

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 关于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 以何种方式培训农民,使之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基层农民培训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集蔬菜物流营销、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和农副产品加工关联产业为一体科技示范园区,有着得天笃厚的优越条件,农民培训真正能实现“田间、工厂”就是课堂,为此示范区计划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 二、基本原则 1、以农民为中心原则。坚持“农民需要为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了解农民的需要,培训前进行有关农情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使培训内容、方法更有针对性。同时改变传统的师生教学关系,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员只起“顾问”和“辅导员”的作用,其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启发农民自己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正确决策去解决问题。 2、以工厂、田间为课堂原则。每期农民学员根据情况分为农技、设施农业、农机技术、标准化种植等班,有针对性的选择对应的工厂或田间作为培训课堂,亲眼目睹或亲自操作,并引发深思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印象深刻,而且人人能学到真实的操作技能。 3、以实践为手段原则。坚持启发式教学,重在实践。例如对种植农户,每次培训要求农民下田调查、观察,采集害虫、天敌、病害症状标本,以增强识别能力;设立相关模拟实验,使农民从自己实验的结果中受到教育,懂得植物补偿功能,在害虫低密度的情况下不必使用农药防治的道理;建立“益害昆虫园”,使农民亲眼看到天敌吃害虫的现象,进一步理解保护天敌、控制害虫的意义;安排农药毒性试验,加深农民对农药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的认识,等等。受训农民动脑、动口、动手,不但学会操作,而且弄懂道理。 4、以培养决策能力为目标原则。农民田间学校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是停留在讲授一些知识、介绍一些技术和方法上,而主要的培训目标是提高农民进行田间调查、分析和防治决策能力。这种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的方法,是对传统的室内培训农民方法的突破。 三、具体目标 工厂、田间办学校,农民受欢迎。农民工厂、田间学校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新型农民 纪林海1刘亚娟闻明段宏伟高丽平 (天津市蓟县农广校天津蓟县301900)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需要重点了解和明确的几方面问题,对今后广泛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一种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民素质教育模式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来增强农民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提高生产能力、决策能力。农民田间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10月,蓟县农广校在东赵各庄乡塘坨庄村开办了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全村农业产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广泛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办学方向 调研农业技术需求和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是做好田间学校工作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来源于需求,需求则源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因此,做好农民产业需求调研列为田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都要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生产培训现状、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调研中,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参与式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途径,了解制约本村主导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产业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辅导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提供基础资料。 2 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 构建组织管理与技术体系,确保田间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 为了保证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办,应当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积极争取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篇一: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 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 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根据项目要求,2009年 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 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 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的农 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2009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实际和产业分布,在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 农民田间学校。高级农艺师和担任辅导员。本着农民自 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 为田间学校学员。在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 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建立一个占地8亩 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 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 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思想汇报专题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

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 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农民学校成立初期,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 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 术指导小 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聘请高级农艺师 和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 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 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 产 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 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 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 镇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并建立一个试验示范展示田,确 定责任负责人,树立标牌,扩大宣传效果。 (三)示范展示,观摩交流 建立了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展示田,经常组织田间学校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按照国发[2006]30号、川府发[2007]11号、农办财[2015]63号和川农业[2015]109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内部机构设置,目前全局有农业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农村能源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农机监理站、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隆昌县分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农情信息站10个编制部门,有编制123人,实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中心内设农技、水利、林业、农机等岗位,全县19个乡镇共有农技编制72人,实有职工人数74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 2、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逐步产生。我县形成了以隆昌县金星种业公司、隆昌县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隆昌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城、乡镇场镇、村、社设经营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营利性经营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经营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局相关股站负责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全县有经营性服务人员近900人,农资经营网点480个。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屇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好2015年财政支农相关项目的通知》(农办财〔2015〕8号)要求,2015年继续执行《关于做好20x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文件,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通过开展省级示范班培育、高校示范培育等方式在全省全面实施。各地要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机制,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二、任务安排与实施环节 全省安排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400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5800人,主要以培育家庭农场主为主包括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9000人,其中3500人为省级示范班,由省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农业院校共同主办,包括合作社负责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菜篮子”基地负责人、蚕种技术员、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调查技术员、病虫测报调查员、农产品检测员、种子生产加工技术员、土地纠纷调解员、林业经营人员、农资营销员、休闲观光农业点负责人、水稻新品种繁育员、家畜繁殖

绥化市北林区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绥化市北林区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 2010-12-27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 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7 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 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田间学校辅导员,多次深入旱田区、水田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决定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区成立,主导产业是西瓜种植。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二)慎重工作,确定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及地点 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建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理区西瓜生产专业村。红旗管理区是粮菜兼营区,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新型农民 纪林海1刘亚娟闻明段宏伟高丽平 (天津市蓟县农广校天津蓟县 301900)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需要重点了解和明确的几方面问题,对今后广泛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一种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农民素质教育模式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农民主动参与式学习、实践来增强农民的自信心、生态意识、团队精神,提高生产能力、决策能力。农民田间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10年10月,蓟县农广校在东赵各庄乡塘坨庄村开办了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动农民积极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全村农业产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广泛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办学方向 调研农业技术需求和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是做好田间学校工作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培训推广来源于需求,需求则源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因此,做好农民产业需求调研列为田间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都要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生产培训现状、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内容。调研中,采取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参与式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途径,了解制约本村主导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产业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辅导员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提供基础资料。 2 加强组织与管理工作 构建组织管理与技术体系,确保田间学校工作正常开展 成立田间学校管理协调小组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最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现代农业建设骨干队伍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市级文件精神,我区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坚持需求导向,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精准培育,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助力农民收入增加”为目标,以强化教育培训为途径,以资质认定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动力,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工作目标 全区继续引导扶持15名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继续引导扶持30名农业“五新”示范户;计划教育培训390人;计划认定150名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支持农业规模生产经营贷款担保基金运行,担保基金规模达400万元。 三、工作内容 (一)调查摸底

遴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和返乡下乡涉农创业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就业的农业工人(农业雇员)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经营性服务的骨干人员(如: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机、植保、兽医、质量安全、农村信息等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由区农业局牵头组织,各镇(街)业务站配合,围绕我区主导产业,深入镇村户中进行培育对象调查摸底;会同所在镇(街)业务部门调查审核,把确实符合条件且真正有意愿、有需求的对象遴选出来,建立培育对象库。 (二)教育培训 1.培训任务。计划培训390人。培训生产经营型280人,专业技能型或专业服务型110人。 2.培训时间及补助标准。计划生产经营型培训时间累计10天(60课时,含实训);专业技能型或专业服务型培训时间累计5天(30课时,含实训);培训补助标准按每人每天200元。 3.培训对象。本区农业从业者。本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和其他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农业创业者和农村“两后生”(农村高中、初中毕业生)等。优先培育“农业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系统”申报人员。从今年开始,把农业冷链物流技术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范围。乡村振兴综合培育村(培斜、

B 农民田间学校概论

农民田问学校(FarmFieldSchool,FFS)是联·台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 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朋: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 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培养辅导员,经培训的辅导员举 办:良民田间学校。辅导员也可以从农民中培养,经过培训的辅导员可以举办农民辅导员培训班(FTOT),FTOT培训的学员是参加过FFS并有·较强协调能力和实践经 验的农民学员,这些经过FTOT培训的农民在经过一段-引司的实习期以后,就可以 在本村或邻村开:小农民田间学校,刀:展农民对农民的培训(F2FS)。接受过农民田[司学:校培训的农村社区,可以继续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后续活动,进一步建立农民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发展农民仂、会等。整个培训系统的中心点是农民(图卜㈠,落脚,屯是建立和发展以农民为中心的技术推广·社区。 图I—1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 第一节农民晤闽学校的臣标 农民田间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农民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 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是: ::提高农民个体和团队的能力,促进农民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的理解,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和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通过提高产量,优质优价或者减少农业生产投入来增加收入 活; i避免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改善农民和消费者健康状况; :‘实施环境友好型农业管理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系统。 改善农民的生 要成为有效的农田生态系统管理者,每个农民学员和团队都需要拓展他们的知 识面,获得一系列解决问题与作出正确决策的技能,才能在社区中采取集体行动实 施农田生态管理措施。只有在社区水平上共同努力才能使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获得成功。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使农民连续几个生长季节参加农民田间学校或其后 续活动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农民核心团队,那么他们自己就可以持续开展学习,解 决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并主动将知识传播到整个社区。

铁路材料员工作总结

铁路材料员工作总结 绿色防控是各项植保技术措施的配套综合使用,它的推广使用,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促进农作物增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优点。根据我市种植机构特点,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着手点,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蔬菜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实施该项措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现将实施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宣传培训、树立绿色植保理念 为切实搞好蔬菜病虫绿色防控工作,使全市广大菜农真正掌握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开办ipm农民田间学校,选派技术骨干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广大菜农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减轻病虫危害。二是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发布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信息。三是举办绿色防控现场示范会、发放技术资料,大力开展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宣传普及工作。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引导周边群众应用绿色防控新技术,大大提高了阎良区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保障了蔬菜的提档升级,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抓技术服务,认真开展蔬菜病虫绿色防控工作 1、切实搞好示范点建设工作 根据昆明蔬菜种植机构特点,我们在晋宁县、嵩明县、东川区、宜良县、呈贡县建立了多个示范点,示范点主要种植品种以青花、豌豆、西芹、辣椒、番茄等品种为主。在技术实施方面,一是抓好培训服务,全市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87期,培训菜农达5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二是加强监测预防,发布预警防控信息。三是推广物理防治,如杀虫灯、性诱剂、粘虫纸等。四是推广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寄生性天敌。五是推广农药措施,建立间作、轮作制度、秸秆还田等技术。为蔬菜产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2、认真搞好蔬菜病虫害监测工作 XX年在宜良、呈贡、晋宁等蔬菜种植区域,实行全年的病虫害监测系统,根据监测数据,每月发布病虫情报,及时准确的发布预警防御信息10余期。 3、积极开展植保新技术、新器械试验示范工作 晋宁县:安装杀虫灯160盏,防控面积7300亩;粘虫纸示范面积3276亩;性诱剂1700多套,覆盖面积3400亩;推广生物农药3300亩;毒饵站示范3280个;新建农药废弃物回收池150个;释放小菜蛾天敌一弯尾姬峰3350头,覆盖面积3500亩。 呈贡县:安装杀虫灯12盏,防控面积850亩;性诱剂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内黄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 __《河南省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和我 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 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 府提出的“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和谐稳定”的总目标,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 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

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 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培训任务 xx年县农牧局下达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xxx人。其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别为xxx人 (一)生产经营型培训。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 (二)职业技能型培训。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 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

农业劳动力 (三)社会服务型包括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三、培训对象 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以自愿为原则,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方可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 (一)年龄在18~55周岁以内的,在本县从事粮食、蔬菜、畜牧、果树等产业生产经营并有继续发展意向的劳动者。 (二)自愿接受本校安排的各项专业培育,并且有时间到省、

2018年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

2018年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总结 今年,我区围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在做好传统的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紧密围绕“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积极借鉴并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办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40余名技术骨干;办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学员25人,带动农户500余人,大量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区委、区政府、区农委等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及农民文化素质现状,积极探索创新。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省主管领导及我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和农民学习,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农民田间学校既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及种植水平,也锻炼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效促进和推动了我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 我区今年3月份派2名技术骨干王秀梅、姚淑珍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第二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4月6日,学成归来了两位辅导员在我区开办了第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学员由40名农技人员组成。经过两周的参与式学习,学员们知道了农民田间学校并不仅仅是把学校办到田间,而是一种农技推广

方式的创新,是一种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的学员,大家不仅掌握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办学程序,也学会了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以及培训班课程计划的制定等内容。7月6日,在绥化市北林区东兴办事处建立了西瓜农民田间学校。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来自红旗管理区的25名瓜农成为田间学校的学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王秀梅和绥化市北林区近郊经作区域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姚淑珍共同担任田间学校辅导员。在田间学校,农民相互交流了西瓜种植经验,提出了经常遇到的西瓜病害问题,辅导员针对问题,对每种病害的症状、防治措施和如何选用农药进行了逐一讲解,并组织农民开展田间观察,进行生态系统分析,提高农民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应用生产的能力。 二、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措施 (一)领导重视,加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力度 我区十分重视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工作,区推广中心张树春主任与田间学校辅导员,多次深入旱田区、水田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决定首期农民田间学校在东兴办事处红旗管区成立,主导产业是西瓜种植。省农委科教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同志,北林区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总计7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天津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规范

天津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规范 农民田间学校突出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注重农民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为更好地发挥农民田间学校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特制订本规范。 一、建设原则 ——产业导向、科学布局。坚持产业导向,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立足本地现代都市型农业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合理布局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政府引导、服务农民。坚持政府引导,按照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求,明确建设目标,落实建设内容,加强运行管理。尊重农民学习规律和特点,服务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学习培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整合资源、合作共赢。坚持整合资源,注重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对象,在充分尊重各类主体意愿的基础上,发挥其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创新模式、纳入体系。坚持创新引领,科学定位,充分 —1—

拓展农民田间学校功能,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将农民田间学校纳入市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基础支撑作用。 二、建设标准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要达到“五有”标准,即:有教室、有设备、有基地、有辅导员、有制度。 (一)有教室。建设单位应具备满足30人以上的培训教室和便于学员开展学习的桌椅。 (二)有设备。农民田间学校要有电脑、投影仪、摄像机等教学必须的设备,以及档案柜、书橱及相关图书音像资料。 (三)有基地。学校必须有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基地,便于学员开展实践实训、现场观摩和试验示范。 (四)有辅导员。每所田间学校至少有1名固定的技术辅导员,负责指导教学活动,帮助解决生产问题。 (五)有制度。建立教学工作规范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和档案保管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形成长效机制。 三、申报程序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分新建校和示范校。示范校在已建的农民田间学校中遴选;新建校在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遴选。申报工作由区农广校负责,编写《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方案》,然后报市农广校。市农业局科教处组织市农广校及有关部门对方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给予一定 —2—

农药监管工作总结范文

农药监管工作总结范文 昆明是云南省农药销售集散地和农药使用集中区,做好农药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农药市场经营秩序,加强禁限用高毒农药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昆明市在往年工作基础上,20xx年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实行鼠药等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高毒农药实名销售制度,规范管理农药,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20xx年,昆明市农业局召开会议1次,昆明市植保植检站召开会议2次,昆明市14个县召开会议17次,传达学习了部、省、市关于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暨监管的政策文件精神,各级领导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强调加强农药管理、特别是高毒农药监管工作对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经济贸易的重要作用,要求各级农药管理部门明确目标,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扎实工作,启动高毒农药事件问责制度,完成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暨监管工作任务。昆明市农业局出台《昆明市高毒农药管理实施意见》,昆明市植保植检站制定实施了包括鼠药定点经营和高毒农药实名登记销售的规定,各县相应制定实施了农药管理规定和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农药的制度化管理。 全市目前已建立市、县、乡、村监管网络,农药监督管理体系较完善,监管网络系统对农药经营、使用进行全面管理,对农产品质量农残事件和农药药害事件进行追踪处理,

全程监控农药投入品。各级主要任务:市级全市农药经营、使用管理与技术指导;县级县域内农药经营单位管理、使用技术推广、农药案件初步处理;乡级乡域内农药使用情况监控、农产品质量监控、技术指导;村组村域内农药使用指导,违规、的报告。 监管层次责任单位 市级中心监管站市植保植检站 14个县级监管站县植保站、执法大队 25个乡级监控站乡农科站 47个村级监控点村农科员、蔬菜辅导员 昆明市农药监管网的建立与完善,农药管理措施得以很好地落实,农药经营和使用问题尽快尽早地得以处理和解决,提高了农药管理效能。 在全市、县农药安全经营培训会上和农药使用技术培训中宣读讲解《农业部关于禁、限用农药品种公告》,已完成对示范实施地农民及经销商培训47场次,直接受训3200人次,辐射人群万人次,进行新闻媒体宣传报导6次,发放宣传资料及挂图万份,其中向全市持证农药经营门店发放《高毒农药及替代产品使用技术宣传挂图》1000份,《如何购买放心农药简明挂图》300份,并要求每个持证经营门店必须进行张贴宣传。 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全市以鼠药为重心、以高

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0年XX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总体思路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紧密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际,统筹使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分层分类分模块培育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不断增强提高培育内容的针对性、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培育结果的有效性,不断发展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形成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落实重点任务根据2020年全市的培训任务要求,XX区2020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指标是40人,具体培训任务是:(一)农业领军人才与农业经理人培训。按照乡村产业振兴要求,开展综合型、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人才示范培育,全区共安排农业领军人才(含外向型涉农企业负责人)培养任务5人;农业经理人培育任务3人。由区农广校负责遴选学员,配合省农广校统一指导组织实施,费用按每人不超过3000元;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XX区培养任务32人。培训主体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需求,提升主体从业者生产

经营能力,促进主体高质量发展。遴选专业种养能手,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大户为重点,围绕复工复产、保粮保供,加大专项技术技能培训,拓展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就业和提升产业效益。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市级集中经营管理阶段,由市农广校联合区农广校组织实施,费用按每人1500元标准执行;生产技能的实际操作阶段培训,由区农广校委托农民田间学校进行组织实施,费用每人不超过1500元标准。 三、强化工作创新(一)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按照省厅编制的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教学资源开发规划,制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分产业、分层次、分类别开发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上线下多媒体多形式教学资源。 (二)建设线上教学平台。依托XX省农民线上教育培训系统,加大新媒体、新手段推广应用,切实保障线上培训质量。以农民获得感、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优化组合集中学习、线上学习、实习实训、案例观摩交流等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有效性。 (三)探索“师傅带徒”培养模式。建XX区乡土专家库,开展乡土专家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师傅带徒”能力。要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开展“师傅带徒”探索。 (四)拓宽高素质农民服务路径。利用XX省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服务平台,采集基础数据,做好线上服务。以培训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 依据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现结合我市新型经营主体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由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制定《2020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2020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市培育一批覆盖所有乡村、扎根农业、服务农民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学员遴选 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学员遴选标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致力于农业生产经营的18-55岁青壮年农民。具备种养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经营、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和管理能力,善于应用现代农机装备和科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农业生产、服务、管理过程中的骨干人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

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其中生产经营大户的生产经营规模标准是玉米、水稻、大豆种植面积6公顷以上。 三、计划安排 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任务为248人。 (一)培训专业及规模 结合我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开设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班。培训学员248人、计划设立市级培训班2个、天岗镇培训班1个,学员在13个乡镇街中遴选; (二)培训内容 公共基础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智能手机应用、农民素质提升与文明礼仪等;专业课:水田综合利用种养配套技术、玉米秸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 (三)师资配备 按照《2020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计划》,扎实开展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计划聘请省“12316”服务热线专家王丽文、梨树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正高级农艺师苗畅茹、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分校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高级农艺师于德富、市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等。

最新-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情况汇报 精品

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情况汇报 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情况汇报 2019年月29日—30日,我县举办了为期两天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的有**县农业局(含13个乡镇农技人员技术骨干)多个专业技术人员共30人,共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培训中采用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培训方法,培训教师由县农业局江流、冷远康担任,两位教师均参加了由农业部科教司、科技发展中心在**举办的第四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此次培训的重点内容有: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背景及意义、农民培训需求与需求调研、参与式调研工具的运用、农民田间学校开办程序、农民培训方法等。通过培训,使学员完成从技术员到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的转变,为我县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我县计划在沙营乡小寨村开办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因该村主导产业蔬菜发展良好,有 60名农户是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科技示范户,同时在小寨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个,学员积极性高。因此,决定选择30名科技示范户作为小寨村农民田间学校的学员。目前,农民培训需求调研及票箱测试等工作已完成,初步计划在2019年2月25日举行我县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开班典礼。 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情况汇报 2019年月29日—30日,我县举办了为期两天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的有**县农业局(含13个乡镇农技人员技术骨干)多个专业技术人员共30人,共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培训中采用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培训方法,培训教师由县农业局江流、冷远康担任,两位教师均参加了由农业部科教司、科技发展中心在**举办的第四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此次培训的重点内容有: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背景及意义、农民培训需求与需求调研、参与式调研工具的运用、农民田间学校开办程序、农民培训方法等。通过培训,使学员完成从技术员到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的转变,为我县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病虫测报站工作总结

病虫测报站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省、市站业务部门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指导下,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县广大农户积极主动配合下,2011年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较好的成效,在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中,我站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期的病虫害防治,着力提高病虫防治的效果和效率,着力提高病虫灾害防治能力,为实现全县粮食生产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出了自己应有贡献;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 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6万亩。其中:中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8.2%;水稻种植面积5.6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31.8 %。水稻主要虫病害有;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水蝇、玉米大小斑病、以及草鼠害等。全年水稻、玉米各种病虫发生面积达34.69万亩次,防治面积30.7万亩次,经防治后预计挽回粮食损失4086.9吨,预计造成粮食损失488吨。 二、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及成效 1、加强田间病虫监测预警,提高病虫防控能力 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的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按照区、市站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站把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作为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田间病虫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做好这项工作,从螟虫越冬调查开始,我站坚持每周2-5天到田间调查数据,收集信息,提高“情报”的准确率,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一年来我站共发报病虫情报15期;其中:长期预报2期,短期预报11期,急报2期,准确率达90%;灯下虫情监测

上报数据35期,印发病虫防治资料1.5万多份,指导粮食防治面积达34.69万亩次,为全县农民朋友提供了准确的病虫信息和防治时间,有效地控制各种病虫害的蔓延为害,较好地为我县开展病虫防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技术保证。为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对路防治、减轻污染和损失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以致于今年多种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未造成大面积重大损失,为今年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 “两迁”害虫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在水稻病虫防治方面我站全体职工主要抓“两迁”害虫防治工作,由于高温、高湿天气和适宜的作物生长季节,有利“两迁”害虫的为害,今年全年我县“两迁”害虫发生面积11.1万亩次,占水稻总面积198.2%,给我县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我站技术人员实行分片包干的办法,在病虫害高发期,定期或和不定期地深入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指导群众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群众农业生中碰到的各种防治技术难题和其它生产技术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全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下,一年来我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主要粮食作物上,有效地控制了水稻“两迁”害虫及各种病虫害的为害,特别是在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这一块上成绩尤为突出,为我县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估算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种植面积16.7万亩,各种病虫发生面积34.69万亩次,防治面积30万次,防治挽回粮食损失4000吨,粮食损失控制在10%以下,农民减少损失8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