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瞧,老师带来什么?(师出示扑克牌)

生:扑克牌。

师:平时看到大人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讲

师:孩子们你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我们玩过算24点。

师:知道怎样算24点吗?

生1:只用1到9这九张牌,每次选其中的两张、三张或四张。

生2:用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3: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师:对,就是根据几张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算24点。(板书:算“24点”)

二、层层递进,探究规律

1.第一环节: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哪两个数相乘等于24?

生反馈,师板书:

师:看,我们可以乘得24、加得24、减得24。

2、第二环节:三张牌算24点

师:现在我出8,请你选出两张牌和8“碰”出24。(拿走3)

师: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样算出24?

生讲,师板书

师:小朋友用加、减、乘、除算出3,再和8相乘得到24,真聪明!

师:现在我出6,你选哪两张牌和我“碰”出24?(拿走4)

生1:我选2和2,2+2=4,四六二十四。(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师:现在给你2、3、4,说说怎样算出24?

生反馈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用这三组牌算24点时,通常都用到了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小朋友真聪明!

师:那这一题该怎样算呢?(点击:3、5、9)同学们在算这一题时还是想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3×5=15,15+9=24。

师:哦,看来我们用三张牌算24点,也可以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得24,我们再来看一组,你会算吗?(点击:4、4、7)

师:谁来说说该怎样算?

生:4×7=28,28-4=24。

师:这一次我们是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减得到了24。

小结:看来玩算24点的游戏挺有趣的。我们用三张牌,用加减乘除分两步算出了24。

师:小朋友想不想也用三张牌算算24点?小组合作,比比哪组算得又对又多。师:请看比赛规则点击:第一、组长记录算式,其余同学每三人一组轮流出牌,每人每次各出一张;第二、牌中的A看作1;第三、如果根据拿出的三张牌算不出24,可以重拿三张牌进行计算。音乐响,小朋友们开始算,音乐停,比赛结束。

各组汇报。

3、第三环节:四张牌算24点

师:假如增加到4张牌,要算24点,你有勇气算吗?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行!怎样将1、2、5、8这四张牌算出24点?提醒小朋友们这里的“A”应该看作1。生讲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算法!再看下面:

4、5、7、8 3、1、7、9 5、6、5、3

有三组扑克牌,这两组算第一题,这两组算第二题,这两组算第三题,每位小朋友独立完成,算完后可以抢算其它小组的,看谁算得对又多!

学生试做、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师小结:用四张牌算24点的确难度大了些,但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爱动脑筋,表现的特别棒!

三、挑战自我,实现超越

师:下面小朋友进行24点大王挑战赛,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电脑随机抽出的四个数算24点,答对一题可以为本组赢得一面红旗,所得红旗最多的为大王组。注意,先小组内讨论后回答。听明白了……

师:请组长汇报一下本小组共获得多少面小旗。

……

师:小朋友,我们为冠军队鼓掌,同时也把掌声奖励给我们自己挑战的勇气!

四、趣味活动,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玩了24点的游戏,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和家人交流一下,看看如果用四个3、四个4、四个5、四个6算出24点。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在学生学完乘法口诀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本人在执教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感知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24,同样两个数相加、相减也都可以得到24,以此为铺垫,再让学生从两张扑克牌算24点开始,让孩子们在算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出算24点的规律和诀窍,从而为下面的用三张、四张算24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着以活动为载体,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让学生在领会活动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分享,相互补充、吸收,逐步增强合作的意识。

课堂的最后环节设计了“算24点大王”挑战赛,源于比赛是低年级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要先交流彼此的想法后再汇报算法,让孩子们在竞争中都有收获,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一个长3厘米、宽与高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将它挖掉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32 B.35 C.31 D.34

2.把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B.表面积变大,体积不变

C.表面积变大,体积变大D.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大

3.梯形ABCD的面积为20,E点在BC上,三角形ADE的面积是三角形ABE面积的2倍,BE的长为2.EC 的长为5,那么三角形DEC的面积为()

A.9B.8C.9D.8

4.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小时加工了这批零件的,全部加工完还需要()小时.

A.1 B. C. D.

5.在等式(a+b)c=ac+bc中应用了乘法的()

A.结合律B.分配律C.交换律

6.在一个大正方体上面的中间挖去一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大正方体的表面积()

A.增加了4平方厘米B.增加了5平方厘米

C.减少了1平方厘米D.减少了4平方厘米

7.小明用小棒搭房子,他搭的三间房子用了13根小棒.搭10间房子用()根小棒.

A.40 B.41 C.45 D.50

8.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A.3倍B.2倍C.1倍

9.如果是10÷a假分数,9÷a是真分数,a是非0自然数,那么a是多少?()

A.9 B.10 C.11 D.无法确定

10.下面的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2

13

B.

17

21

C.

5

16

二、填空题

11.将“4680,1.63,-12,97%”分别填人下列合适的括号里。

哈尔滨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_℃;我们班体育达标率为________;小明爸爸每月的工资是________元;小芳妈妈的身高是________米。

12.从甲车间调出的人给乙车间,两车间人数就相等,则原来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多20%.______ 13.1.2小时=_____时_____分钟

6吨40千克=_____吨

14.两个互质的合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702,这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

15.配制一种农药,其中药与水的重量比是,要配制农药755千克,需要水(________)千克,有药3千克,能配制农药(_________)千克。

16.大于100的整数中,被13除后商与余数相同的数有____个.

17.一个圆柱与一个同它同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和是48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18.1.2千克:25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19.我国“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在空中运行,每小时飞行约是二千八百零八万米,这个数写作________米,把它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米。

20.六(1)班有学生48人,昨天有3人请假,到校的人数与请假的人数的最简比是(_____),出勤率是(_____)。

三、判断题

21.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已知a×=b×,则a>b.(____)

22.钟表上的秒针在平移运动..

23.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______)

24.被除数除以除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_____)

25.六(1)班共有39名同学,至少有3名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____)

四、作图题

26.把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梯形涂上颜色.

五、解答题

27.图中1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点B的位置表示为(11,3),点C的位置表示为(11,6),将三角形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AB'C'。

(1)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新的三角形。

(2)用数对表示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的位置。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3)三角形ABC的面积是________cm2。

28.求如图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dm)

29.杭州开通数字电视以来,现在能收看85套节目,比开通数字电视之前的2倍还多13套,原来能收看多少套节目?(用方程解)

30.家用电器厂要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240个,3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40个,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

31.分别写出甲、乙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底面积的比、表面积的比、体积的比,并化简.

32.一个筑路队铺一条公路,计划每天铺路2.4千米,20天铺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少铺0.8千米,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33.六一前夕各商场搞优惠活动,银隆百货店宣传册上说“每满80元减20元”;世纪联华店门口海报写着:“全部商品七五折”出售.小玲看中了一双500元的运动鞋,去哪里买比较省钱?(写出过程)六、计算题

3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11 99.8+9.25

45

⨯⨯

(2)25×1.25×4×8

(3)

431 40+

782

⎧⎫

⎛⎫÷⨯

⎨⎬

⎝⎭

⎩⎭

35.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990+…+9+8﹣7﹣6+5+4﹣3﹣2+1=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D B A B B B C

二、填空题

11.-12 97% 4680 1.63

12.错误

13.12 6.04

14.26

15.453

16.5

17.36

18.24:5 4.8

19.2808万

20.15:1 93.75%

三、判断题

21.√

22.×

23.正确

24.×

25.×

四、作图题

26.解:如图所示:

五、解答题

27.(1)

(2)(7,7);(4,7)

(3)6

28.表面积为675.36平方分米;体积为924.64立方分米29.36套

30.30天

31.4:6;2:3;16:36;4:9;96:216;4:9;64:216;8:27 32.30天

33.世纪联华店

六、计算题

34.(1)92.5 (2)1000 (3)80

35.1997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把一根长6分米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3段,它的表面积增加了3.6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0.9 B.1.8 C.3.6 D.5.4

2.下列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B.C.D.

3.如果,b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b与÷ 的结果相比,( )。

A.两者一样大B.÷b大C.÷ 大D.无法确定

4.一根绳子用去米后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12 B.4 C.6

5.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2

7

,另一个外项是()。

A.7

2

B.

2

7

C.1

6.下列各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3

12

B.

5

6

C.

1

21

7.运输队的大卡车每次可运10吨,收费200元,小卡车每次可运4吨,收费90元。有62吨货物要一次运走,运输队安排了不同的出车情况,哪种最省钱?( )

A.6辆大车,1辆小车B.5辆大车,3辆小车C.4辆大车,6辆小车D.3辆大车,8辆小车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2016年是闰年,它有366天。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

C.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D.分数值一定,分子与分母成反比例

9.如果把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的体积将扩大为原来的(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10.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堆成一个多面体,从上面看如下图,则从左面看,图形的形状可能情况一共有()种。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

11.商店出售一种圆珠笔,单价为2.4元,实行优惠,买4送1,这种圆珠笔打______折出售,张老师想买20支,他实际应付______元.

12.下图中共有____个长方形(包括正方形).

13.学校从7月15日放假,到9月1日开学,假期(______)天。

1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相差6.28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分米.15.如图,在一个长为60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黑板上涂满白色,现有一块长为10厘米的长方形黑板擦,用它在黑板内紧紧沿着黑板的边擦黑板一周(黑板擦只作平移,不旋转).如果黑板上没有擦到部分的面积恰好是黑板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黑板擦的宽是_____厘米.

16.16÷(0.40+0.41+0.42+…+0.59)的商的整数部分是_____.

17.980004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作________。

18.因为3÷6=0.5,所以3能被6________.

19.甲数=2×3×7,乙数=2×5×7,则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20.五年级(1)班的24名男生和21名女生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老师击鼓学生传花.男生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_____,女生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_____.

三、判断题

21.一件商品先提高20%的价格后再打8折出售,则这件商品的价格不变。(_________)

22.两个长方体,如果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________)

23.李师傅加工了85个零件,经检验全部合格,则合格率是85%。(______)

24.甲数乘10以后得乙数,则乙数大于甲数.______.

25.计算3.5×(42+3)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______)

四、作图题

26.图中正方形面积表示3公顷,请在图中表示出3

4

公顷。

五、解答题

27.一根绳子用去了米,正好是剩下的,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28.列式计算.

7与3的差除以,商是多少?

29.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人数占两个车间总人数的5

8

,如果从甲车间抽调90人到乙车间后,则甲、

乙两个车间的人数比是2:3.原来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30.果园里有56棵苹果树,每棵结苹果120千克。将这些苹果每30千克装一箱,需要多少箱子?

31.求未知数x

x﹣25%x=1.25

3 4(x﹣8)=

3

2

5 6:x=2

2

5

:1.8

32.把一个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6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3.学校小星星合唱团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后来又新增了8名男生,这时男女生人数刚好相等.这个合唱团有多少名女生?

六、计算题

3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013×0.25+2013×0.75

1,25×32×0.25

12×(5

6

+

1

2

1

3

2 3+(

5

6

3

4

)÷

3

8

35.计算下列各题

(1)2018-35×17 (2)2.32÷(9.3-3.5)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B A A B A D C 二、填空题

11.八 38.4

12.87

13.48

14.42

15.75

16.1

17.10亿

18.除尽

19.210

20.

三、判断题

21.×

22.×

23.错误

24.错误

25.√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6米.

28.

1 7 2

29.甲车间250人,乙车间150人30.224个

31.x=5

2

;x=10;x=

25

4

32.84厘米

33.44名

六、计算题34.2013;10;12;

35.(1)1423;(2)0.4;(3)7 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算24点苏教版

算“24”点 教材第42、第43页的内容。 1.使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法的口算。 2. 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 使学生在游戏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学习活动。 1.学会选择合适的运算进行计算。 2. 找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A~10十张扑克牌,实物投影。 1.学生在小组内互背乘法口诀表。 (形式由小组同学自己定,可以4个人一起背,也可以“接龙”背) 2. 想一想,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2 ()×()=12 ()×()=12()×()=24 ()×()=24 ()×()=24 1.激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扑克牌吗?(见过) 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扑克牌做个游戏,好不好?(好) 2. 出示三张扑克牌。 (1)老师有些神秘地在实物投影上摆出三张扑克牌。 老师:你们看一看这三张牌上的数,我可以用加、减、乘或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使用一次,并且能使它们的结果是24,你们行吗?(行) 老师:好,先试一试吧。

(给学生一分钟时间,如果没想出来,老师可以讲解,并做一次示范。如果学生想出来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方法) 老师再进行方法的介绍。 老师:我先用7-3=4,再用4×6=24,算出结果得24。 (2)小组合作,发现方法。 老师又出示教材第42页的三组扑克牌。 老师:下面各组牌上的数,怎样计算,最后也得24?(出示扑克牌) 老师:你能另外拿出三张牌,使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启发,使三个数的结果为24。看看哪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让很快就能算出的同学在组内说说他是怎样想的。 (3)交流方法。 学生甲:用这三个数去想口诀,如2、3、4这组数,我想三(八)二十四,其中3是这三个数中的一个,而8并没有给,我就看另外两个数2和4,用加、减、乘、除哪种运算能得出8就行了。 列式为:2×4=8。 学生乙:看到这三个数,我先想()×()=24,如:4×6=24或者3×8=24,接着就看另外两个数能否凑成6或者8就可以了。 学生丙:还可以想()+()=24的办法。如:3、5、9这三个数。9+(15)=24,其中一个是9,另外两个数3和5能用乘法得出15,这样就能算出24了。 (4)试一试。 老师:下面就请你从自己手中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三张来算一算,看一看是否都能算出24。 (学生小组合作)也许学生会发现有的不能凑成24。如:A,2,3;6,7,8;… 3. 老师出示四张扑克牌,让学生算出得数为24。(出示扑克牌) 老师:你能用这四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出24吗? (1)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甲:想3×8=24。 方法一5-2=3,8÷1=8,3×8=24。 方法二5+1=6,6÷2=3,3×8=24。 学生乙:想4×6=24。 方法一5-1=4,8-2=6,4×6=24。 方法二8÷2=4,5+1=6,4×6=24。 (3)练习。 老师:怎样算,最后得数为24?(出示扑克牌) 小组内合作完成,看哪组最快完成。 学生汇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算24点丨苏教版

算“24点”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简析: 这是一次以口算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型活动。学生已经掌握的口算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如7+8与15-7),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或两位数(如35+7、35+40、35-19);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如7×8、42÷6),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如13×4、63÷3)。这次实践活动应用上述口算中比较容易的计算,进行最后得数是24的计算游戏。其教育价值主要是:组织学生有兴趣地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让学生通过选择和设计运算过程,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安排学生小组比赛,培养合作和竞争的意识。教材设计了“学一学”“试一试”“比一比”三个栏目,以及回顾反思与交流经验的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学习算“24点”,丰富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认识,提高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能力,增强学习计算、练习计算的积极性。 2.通过经历根据3张或4张牌上的点数算出24的分析和思考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 3.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使其获得成功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算“24点”的游戏规则,会算“24点”。 教学难点: 根据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A~10每张扑克牌各一张 (2)完成课前学习单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根据此理念,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有着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时笔者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并在课中通过“展评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展示、评价、反思中构建知识、提升能力。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瞧,老师带来什么?(师出示扑克牌) 生:扑克牌。 师:平时看到大人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讲 师:孩子们你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我们玩过算24点。 师:知道怎样算24点吗? 生1:只用1到9这九张牌,每次选其中的两张、三张或四张。 生2:用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3: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师:对,就是根据几张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算24点。(板书:算“24点”) 二、层层递进,探究规律

1.第一环节: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哪两个数相乘等于24? 生反馈,师板书: 师:看,我们可以乘得24、加得24、减得24。 2、第二环节:三张牌算24点 师:现在我出8,请你选出两张牌和8“碰”出24。(拿走3) 师: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样算出24? 生讲,师板书 师:小朋友用加、减、乘、除算出3,再和8相乘得到24,真聪明! 师:现在我出6,你选哪两张牌和我“碰”出24?(拿走4) 生1:我选2和2,2+2=4,四六二十四。(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师:现在给你2、3、4,说说怎样算出24? 生反馈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用这三组牌算24点时,通常都用到了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小朋友真聪明! 师:那这一题该怎样算呢?(点击:3、5、9)同学们在算这一题时还是想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3×5=15,15+9=24。 师:哦,看来我们用三张牌算24点,也可以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得24,我们再来看一组,你会算吗?(点击:4、4、7) 师:谁来说说该怎样算? 生:4×7=28,28-4=24。 师:这一次我们是先算出一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减得到了24。

算24点的教案

算24点的教案 篇一:算24点教学设计 算24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数学课你们都带来了什么? 你们可别小看这样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刚刚有一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点,你知道算24点是怎样玩的吗?师:我们在玩算24点时,把a看作1,利用几张牌,用+-×÷使其结果为24,每张牌只可用一次。今天我们就来算24点。(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幸运对对碰 师:(出示扑克牌)这是什么?你们玩过扑克牌吗?(玩过)说说你是怎么玩的?有这么多的玩法啊!真是太棒了!今天老师教大家另外一种玩法,想学吗?我们玩的是一种健康益智游戏,叫做幸运对对碰。(1)教师出牌,学生选一张牌来碰 我出一张8,你能从手中拿一张牌和我来碰成24吗? 你们为什么拿3?(因为3乘8等于24。) 我出一张6,请你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 你拿的4和我怎么碰成24呢? (2)教师出牌,学生选两张牌来碰成24。 我还是出一张6,请你选两张牌和我碰成24。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么碰成24?这当中有什么诀窍吗? 我发现大家所选的两张牌通过加减乘除都可以先碰出4,再运用四六二十四碰成24。 我出一张8,你选哪两张和我碰成24? 学生汇报交流。 (3)我出一张9,你能拿出几张牌和我碰成24呢? 学生思考并选牌。 你选的是哪几张?分别是几?你是怎样和我碰成24的? 二、幸运你我他 (一)用3张纸牌计算24点。。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屏幕上出现的3张扑克牌3、6、7碰成24,每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算24点》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铅笔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瞧,老师带来什么?(师出示扑克牌) 生:扑克牌。

师:平时看到大人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讲 师:孩子们你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我们玩过算24点。 师:知道怎样算24点吗? 生1:只用1到9这九张牌,每次选其中的两张、三张或四张。 生2:用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3: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师:对,就是根据几张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算24点。(板书:算“24点”) 二、层层递进,探究规律 1.第一环节: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哪两个数相乘等于24? 生反馈,师板书: 师:看,我们可以乘得24、加得24、

减得24。 2、第二环节:三张牌算24点 师:现在我出8,请你选出两张牌和8“碰”出24。(拿走3) 师: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样算出24? 生讲,师板书 师:小朋友用加、减、乘、除算出3,再和8相乘得到24,真聪明! 师:现在我出6,你选哪两张牌和我“碰”出24?(拿走4) 生1:我选2和2,2+2=4,四六二十四。(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师:现在给你2、3、4,说说怎样算出24? 生反馈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用这三组牌算24点时,通常都用到了几几二十四的口诀,小朋友真聪明! 师:那这一题该怎样算呢?(点击:3、5、9)同学们在算这一题时还是想几

算24点教学设计

24 《算24 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算“ 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 2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算“ 24 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会用4张牌算“ 24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第一张图,师: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他曾经主持过中央电视台最火爆的综艺节目幸运52,现在就进入今天的幸运殿堂,看看谁是今天的幸运之星。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 24 点”。 二、交流共享 1 、幸运第一关:幸运对对碰 (1)、师出示游戏规则:老师出一张牌,你们也出牌(一张或两张),使计算出的得数是 2)、师出牌,学生也出牌完成游戏

(3)、师引导小结: 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算24 点的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出。比如见到8,想3;见到4,想6……;也可以用加、减法来算出24。 2 、幸运第二关:幸运24 (1)、师出示游戏规则: 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 3 张牌,利用学过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2)、学生自己出牌计算24点, (也可小组合作) ,学生汇报,师适当点评。 (3)、小结 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取2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出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的结果为24。 (我们在算24 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 我们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行计算。) (4)考考你: 课件出示以下二组牌: 第一组:2、3、 4 第二组:3、5、9 学生可先在小组内讨论,也可直接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教师根 据学生汇报板书。 3 、幸运第三关:升级版幸运24(四张牌算2 4 点)

巧算24点教学设计

篇一:算24 点教学设计 算24 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 、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 、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4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教学准备:每人九张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数学课你们都带来了什么?你们可别小看这样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刚刚有一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 点,你知道算24 点是怎样玩的吗?师:我们在玩算24点时,把a看作1利用几张牌,用+ —X+使其结果为24,每张牌只可用一次。今天我 们就来算24 点。(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幸运对对碰 师:(出示扑克牌)这是什么?你们玩过扑克牌吗?(玩过)说说你是怎么玩的?有这么多的玩法啊!真是太棒了!今天老师教大家另外一种玩法,想学吗?我们玩的是一种健康益智游戏,叫做幸运对对碰。 (1)教师出牌,学生选一张牌来碰 我出一张8,你能从手中拿一张牌和我来碰成24 吗? 你们为什么拿3?(因为3乘8等于24。) 我出一张6,请你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 你拿的4 和我怎么碰成24 呢? (2)教师出牌,学生选两张牌来碰成24。 我还是出一张6,请你选两张牌和我碰成24。你选的是哪两张牌?怎么碰成24?这当中有什么诀窍吗? 我发现大家所选的两张牌通过加减乘除都可以先碰出4,再运用四六二十四碰成24。 我出一张8,你选哪两张和我碰成24? 学生汇报交流。 (3)我出一张9,你能拿出几张牌和我碰成24呢? 学生思考并选牌。 你选的是哪几张?分别是几?你是怎样和我碰成24的? 二、幸运你我他 (一)用3 张纸牌计算24 点。。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屏幕上出现的3 张扑克牌3、6、7碰成24,每张扑克牌只能用一次, 用"+、-、X、+ "的方法来计算。 2、用 3、6、7计算24点 师:现在请小朋友拿出扑克牌3、6、7,先想想,再试试,然后告诉小伙伴。(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 汇报: 生:我看到6想到4, 7-3=44 X 6=24,我用的口诀是四六二十四。师:同小朋友非常聪明,

算“24点” (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算“24点”(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 2.能够组合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3.能够应用计算方法进行游戏。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应在理解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2.学生需要通过思考,能够解决“24点”游戏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加减乘除法的运用 在教学前,导入课程应首先温习加减乘除法,请学生们在纸上进行以下练习: 1.15 ÷ 3 = ? 2.20 + 5 = ? 3.8 × 6 = ? 4.100 - 50 = ? 经过练习后,对学生对于加减乘除法的理解程度得以提升。 2. 游戏:算“24点” 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集体操练。游戏流程如下: 1.每小组拿到一组四个数字,例如:10、2、4、5。 2.学生通过组合这些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计算,直至结果为24。 3.具体流程为:取出两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将结果与剩下的两个数字再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两个数字之前不能加上括号,数字不能重复使用。 5.学生利用手中的数字,只有在最后运算得出正确答案时取得游戏胜利。 四、教学方法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互动式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懂得了加减乘除法吗?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2.学生回答后,教师表扬并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 1.通过纸上练习介绍四则运算法则,使学生深入理解加减乘除法。 2.引入游戏,讲解游戏规则及流程,并示范如何解决题目。 3.反复强调游戏规则,确保学生对规则有深刻的理解。 4.给学生充足时间练习游戏,并及时进行辅导和帮助。 3. 总结 1.教师通过鼓励、表扬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加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2.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六、作业 1.完成《算“24点”》的游戏作业。 2.背诵乘法口诀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算“24点”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算“24点”丨苏教版教学目标 1.了解“24点”游戏规则。 2.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及思维训练。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述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掌握四则运算。 2.学生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四则运算规则来解决问题。 2.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老师将一副“24点”游戏的扑克牌放在课桌上,让学生看一看。然后老师向 学生们介绍游戏的规则:“24点游戏是由四张扑克牌按照一定规则计算,使计算 结果正好为24的游戏。” 2. 学习新知 老师将下述四张扑克牌放在课桌上:A, 4, 8, 9。然后老师让学生自己举手来计算这四张扑克牌的算式。学生们思考的时候,老师可以诱导他们使用以下的算法: 1.任意取出两张牌,进行四则运算。 2.用操作结果和剩余两张牌,重复第 1 步。

例如,学生可以先计算 A 和 4,得到只用两张牌的操作结果为: 4 / (1/9),这其实是等价于 36 的答案。然后学生可以重复第 1 步,计算操作结果 36 和剩 余两张牌的算式,直到计算为 24,或者没有算式可以计算为止。 3. 讲解新知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 A, 4, 8, 9,并解释了一些解法,只为给出示意: •A × 8 − 4 × 9 = 24 •A × (8 + 4/9) = 24 •A × (9 − 4/8) = 24 在解法里,老师简要概述了算法的思路,以及如何利用四则运算的规则来完成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清晰的观察到问题的解决过程。 4. 练习新知 老师随机地选择一些“24点”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组合运算方法,解出 题目。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搭档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复杂的算式。 5. 总结新知 老师指导学生总结本次课所学的“24点”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强调小组合作 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通过团队合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老师还将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简要概括,以供学生巩固复习使用。 教学评估 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 •考试:出一些“24点”游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作业:布置一些“24点”游戏题目作业,让学生自行完成。 •课堂练习: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应对问题的能力。 教学后记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通过“24点”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四则运算和百分数等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需要对四则运算的规则、数学的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算24点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算24点苏教版

算24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难点: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十张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周末,小笨熊如约来到了小猕猴家。两个小家伙兴致勃勃地玩起了扑克游戏。 2.你知道他们玩的什么游戏吗?(板书:算24点) 3.可是这个小笨熊呀,一直输,它很沮丧地说:难道真的是我脑筋笨吗?小猕猴笑着说:别急,我们一边玩一边来找“算24点”的奥秘。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它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呢? 二、仿学,感知策略 1.2张牌对对碰。 小猕猴:现在我们先用扑克牌玩一组智力游戏,看谁反应快。我拿出一张牌,你也拿出一张牌,两张牌上的点数通过计算能得到24点,听明白了吗?小猕猴:我出3,你呢? 生:我出8,三八二十四。 小猕猴:我出4,你呢? 生:我出6,四六二十四。

师: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一读,算24点,看到3要想到几,看到4要想到几,看到8要想到几,看到6呢? 张牌对对碰。 小猕猴说:我要提高难度了,敢接受挑战吗?这次我还是拿出一张牌,但你要拿出两张牌,用三张牌上的点数算出24点。 小猕猴:我还出3。 生1:我出7和1,1+7=8,3*8=24。 生2:我出9和1,9-1=8,3*8=24。 生3:我出5和9,3*5=15,15+9=24。 生4:我出9和3,3*9=27,27-3=24。 师:说说你的想法,看到3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但是我们也不能局限于乘法,这两个小朋友的想法也特别好。 三、实践,感悟策略 1.用3张牌计算24点。 下面我们正式开始游戏,任意拿出3张扑克牌,根据3张扑克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是24。 3、6、7 7、8、9 2、3、4 3、8、9 3、5、9 小朋友自己先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通过这组活动,小猕猴发问了:你有了什么感想? 大多数情况下想凑成24,可以从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入手。但是加法和减法有时候也是凑24的关键步骤。 2.用4张牌计算24点。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帮小笨熊找到了一些奥秘,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这次增加一张牌,用四张牌上的数,怎样算出24,比比谁的方法多。 出示1、2、5、8 学生活动,写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8-2=6 5-1=4 4×6=24 生2:5-2=3 3×1=3 3×8=24

对《算24点》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对《算24点》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对《算24点》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在玩扑克牌算24点的数学活动中,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 2、在活动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点数分别为A、,、,…….9的扑克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揭题小朋友,今天我们要用,,,九张扑克牌来做数学活动游戏,算,,点,很好玩,你想参与吗, 二、学一学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后进行的一堂实践活动课出示A~9张扑克牌,第一张小A代表数字1。根据出现的3张扑克牌,进行24点的计算,每张扑克牌只能用一次,用“+、-、×、?”的方法来计算。听清楚规则了吗, 2、主动探究。拿出 3、6、7三张牌,提问:怎样算24, 汇报:7-3=4 4×6=24 自我评价:如果是自己找到算法或与同桌交流时找到算法,为自己鼓掌祝贺。 3、讨论交流,下面各组三张牌上的数怎样计算,得数也是 24。讨论汇报这三张牌的算法,并一一展示。 2 3 4 9 8 3 3 5 9 2×3,6 9?3,3 3×5,15 6×4,24 3×8,24 15,9,24 4、小擂台。

(1)从,张牌中拿出三张牌,用牌上的数算出得数,,。全班学生参与活动,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同时为获得冠军的小朋友喝彩。 大家刚才做得真棒~如果再加一张牌你能做得出来吗, 学生:能~ 教师:你们知道四张扑克牌的计算规则吗,和你的小伙伴说说。 学生:四张和三张是一样的,都是每张扑克牌只能用一次,用“+、-、×、?”的方法来计算。 3、试一试。 教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规则,那么请和小伙伴说说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研究出结果就请你做一做。 三、试一试 1、出示4张牌,让学生算。 2、让学生试着算一算。 3、把计算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下。 4、汇报算法。 4 5 7 8 3 1 7 9 5 6 5 3 4,5,9 9?3,3 5?5,1 7,8=15 1,7,8 1,3,4 15,9,24 3×8,24 4×6,24 四、比一比,分四人小组比赛。(,分钟) 比赛规则:每人出一张牌,,个数不能算到,,算和牌,如果谁最先算出,,就获胜,就可以加一颗星。 1、师任意拿出,张或,张牌,看谁最先算出得数是,,。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算24点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算24点的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算24点的教学反思 “算24点”是一节教学完乘法口诀表后的实践活动课。这节活动课主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玩扑克牌的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组织学生自主活动,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在“玩”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下面就谈谈这节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一、先易后难,感受活动的趣味。 我先用三张牌来进行试算,让学生算24,让学生初步感知算24点的方法;接着我出四张牌,让学生算24。在活动过程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注意教给学生游戏活动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让他们在“玩”有组织,“玩”有目的,“玩”有方法,“玩”有收获。学生们玩得非常投入,兴致也非常得高。 二、分享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张牌算24点时,计算过程要复杂一些的。有必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而且四人小组每人从自己的牌里摸出一张,正好可以计算。借此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算完后,可以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算法,大家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吸收,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分享,逐步增强合作的意识。 三、形式多样,感受算法多样化。 活动过程中,采用“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赛一赛”等形式,使单调的“玩扑克”游戏生动活泼,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形成团队协作的氛围。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用四张牌算24点,不像两张和三张牌那样往往只有一种方法,可能有好多方法。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唯一的。 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使问题落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区里,只有难易适度的问题才更容易激起

苏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活动课 算“24点”(1课时)教案与反思

活动课算“24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课时目标导航 活动内容 算“24点”。(教材第42~43页)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法的口算。 2.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游戏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活动准备 课件PPT、实物卡片、A~10十张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想一想,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 )×( )=12 ( )×( )=24 ( )×( )=12 ( )×( )=24 ( )×( )=12 ( )×( )=24 二、活动过程 1.学一学。 先任意拿出3张扑克牌,根据3张扑克牌上的数,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是24,怎么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学一学”)

(1)给学生一分钟时间,如果没想出来,老师可以讲解,并做一次示范。如果学生想出来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方法 老师再进行方法的介绍:先用7-3=4,再用4×6=24,算出结果得24。 (2)小组合作,发现方法。 你能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的三组扑克牌。) 老师:你能另外拿出三张牌,使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启发,使三个数的结果为24。看看哪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让很快就能算出的同学在组内说说他是怎样想的。 (3)交流方法。 学生甲:用这三个数去想口诀,如2、3、4这组数,我想三(八)二十四,其中3是这三个数中的一个,而8并没有给,我就看另外两个数2和4,用加、减、乘、除哪种运算能得出8就行了。 学生乙:看到这三个数,我先想( )×( )=24,如:4×6=24或者3×8=24,接着就看另外两个数能否凑成6或者8就可以了。 学生丙:还可以想( )+( )=24的办法。如:3、5、9这三个数。9+(15)=24,其中一个是9,另外两个数3和5能用乘法得出5,这样就能算出24了。 (4)根据下面4张扑克牌上的数,怎样算出得数为24?先算一算,再和同学交流。 老师:你能用这四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出24吗? ①小组合作完成。 ②汇报讨论结果。

活动课 算“24点”(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活动课算“24点”(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 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简单加减法计算; 2.认识数字24; 3.锻炼集中注意力,培养合作精神; 4.提高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24; 2.掌握加减法计算方法; 3.通过算“24点”游戏,提高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2. 教学难点 如何在游戏中灵活应用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 在课堂开始时,通过举手说出数字或者心算加减法来热身,为游戏做好铺垫。 2. 游戏规则介绍 1.将牌洗好,分发给每位同学; 2.挑选一位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牌,其他同学需要在5分钟的时间内,通过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等运算符合法运算,使得这4张牌上的数字和等于24,并大喊“24点”;

3.如果规定时间内无人成功,游戏失败,否则,成功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4张牌交给主持人换取奖品,或继续游戏。 3. 游戏实施 1.调整配合。在游戏过程中,老师需要帮助同学们培养合作精神,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两两合作,互相提醒;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独立游戏时间”、“合作时间”等环节,增强同学之间的配合; 2.给予指导。当同学出现算数或计算方法的错误或困惑时,老师应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4. 游戏总结 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帮助同学们回顾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分析同学们在游戏中出现的错误原因以及如何避免; 2.总结游戏规则、计算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 3.对同学们在游戏中展现出的配合、高效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表扬。 四、教学评价 1.口算能力和计算速度是否有所提高; 2.是否能在游戏中掌握加减法运算方法; 3.是否能理解数字24的含义。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实践中,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在游戏中容易出现犹豫、急躁、自卑等情绪,导致计算能力下降。同时,有的同学在游戏中过于依赖伙伴、畏首畏尾,不敢独立思考和尝试,影响配合效果。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每个同学的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关注,灵活组合游戏规则,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引导、鼓励,帮助同学们克服困扰,给予适当的激励和肯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算“24点”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算“24点”》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解。?本节课是以玩扑克牌算“24点”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要根据3张或者是4张扑克牌上的数字,通过选择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的方法得到24。通过学生喜爱的扑克牌游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教材安排了三部分的内容,首先通过“学一学”引导学生学习计算24的方法(把A看作是1,只选数字是1—10的十张不同扑克),其次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给定的4张牌计算出24点,初步探索出计算“24点”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进行“比一比”,摸牌计算看谁先算出24点。? 二、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和心算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计算“24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使学生知道固定数量的扑克牌算出24点的方法可能不同,也有可能算不出24点。? 2.能力目标:通过试算,调整计算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穷举:通过把需要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情况逐一试验来找出符合条件的解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扑克牌的娱乐性和数学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利用加、减、乘、除法算出几张牌的结果是24点。 ?四、设计理念。? 本课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扑克牌出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为主导,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算“24点”的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算法,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教师拿出扑克,介绍扑克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娱乐的,其实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扑克有关。“算‘24点’游戏”(板书课题)? (二)开展活动 ?1、介绍游戏的玩法? 活动一:初次见面。(学生拿出数字是1—10的十张不同扑克) (1)?找一找,①至少需要几张牌才能算24点,②再增加一张牌算24点。 (2)给出三张牌算24点。? (3)总结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给定的三张牌,先将两张牌进行第一次运算,再将所得结果再和第三张进行运算,使其运算结果等于24。 (4)让学生进行交流计算24点的技巧。 2、活动二:“快速抢答”。 (1)随机选三名同学分别抽取1张扑克牌,放到投影仪上,让同学计算出24 点。同桌交流算法。

4.5 算“24点” 教学设计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带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5课时算“24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色?几个数字?是的,这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们,你会用扑克牌玩哪些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点”。 提问:你会玩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游戏规则:(1)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 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3。 谈话:加入不限定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牌,你手上的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24。 方法一:出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3和7,三七二十一,加3就是24。

方法三:出3和9,三九二十七,27减3就是24。 ……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2、4、6、8、10、12,让学生说出如何算出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24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你知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24吗? 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3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3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24。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4吗?怎么找?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学生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 第二组:3、8、9 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最后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3、4: 2×3×4 3、8、9:9÷3×8 3、5、9: 3×5+9 (4)教师任意摸3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点”,对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出“24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算24点教案

算24点教案10.24(1)(共1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算24点 (数学苏教版三年级) [教材简解]《算24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要根据3张或4张牌上的“数”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计算出24,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亲近数学,更加喜欢数学。 整节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扑克牌、采用小组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思,在明确活动目标之后,人人动脑筋,个个作探索,最终聚焦——算出“24”点,实现活动目标。在游戏中的一次次成功,既给成功的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同时激励着没算出来的同学下去要多做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由此会使更多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使学生知道几张牌可以算出24或算不出24;相同的几张牌有不同的算法。(能力目标) 通过试算、调整等思考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课堂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快速和准确地算出24点。 [教学难点]四张牌算24点方法及能用多种方法解题。 [设计理念]这节课以学生熟悉的扑克牌为载体展开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玩中思,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首先通过学一学,引导学生根据牌上的数计算出24的方法;其次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给定的4张牌,探索计算出24的方法;最后安排“比一比”,让学生四人一组摸牌、计算,看谁最先算出24。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为今后的计算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扑克牌: 同学们玩过扑克牌游戏吗都玩过哪些游戏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种叫做“算24点”的扑克牌游戏,(板书课题) 你知道算24点是怎样玩的吗?教师介绍玩法,课前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9张扑克牌,我们一起说是哪9张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