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击败管理会计:必备的公式汇总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需

要运用各种公式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做出决策。以下是管理会计中

常用的公式汇总:

1. 成本费用利润(CVP)分析公式

CVP分析公式是管理会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个公式,用于计算销售额、成本、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制定决策。

CVP公式:V = FC/(P-V), 其中V指销售量,P指每单位销售价格,V指每单位变动成本,FC指固定成本。

2. 盈亏平衡点分析公式

盈亏平衡点分析公式是指企业达到零利润的销售额。盈亏平衡点

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其经营业绩的表现、风险以及企业的融

资状态。

盈亏平衡点公式:BEP = FC/(P-V), 其中BEP指盈亏平衡点,FC

指固定成本,P指每单位销售价格,V指每单位变动成本。

3.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用于控制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哪些方面的成本经过控制后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利润。

4. 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

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的成本能够能回收的时间,用于衡量一个投资项目的风险。

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回收期 = 投资额/年现金流量,其中投资额指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年现金流量指项目营销每年的净收入减去总成本。

5. 资本金回收期计算公式

资本金回收期是指企业投资项目回收其投资时所需的时间。如果资本金回收期小于预期年限,就说明这个项目是可以投资的,否则应当考虑其他投资方案。

资本金回收期计算公式:BP = 投资额/每年的净资产收入,其中BP指资本金回收期,投资额指项目的投资总额,每年的净资产收入指年度净收入减去年度折旧和无形资产减值的金额。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中的公式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十分重要,使用公式可以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管理者应当熟练掌握这些公式,来帮助自己取得更好的业绩。

管理会计公式

1.高低点法 b=(y2-y1)/(x2-x1) a=最高点混合成本总额-b×最高点业务量 =最低点混合成本总额-b×最低点业务量 2.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P=(p-b)x-a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x-bx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cm·x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px·cmR =固定成本+营业利润=a+P 单位边际贡献(cm)=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b =边际贡献/销售量 =Tcm/x 边际贡献率(cmR)=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Tcm/px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cm/p*100% 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Tcm-a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cm·x-a 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bx/px =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b/p 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3. 基本等式法: 保本量(x0) = 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a/(p-b) 保本额(y0) = 单价*保本量=p*x0 边际贡献法: 保本量 = 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 a/cm 保本额 = 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 a/cmR

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综合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 某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该产品的销售额/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合计×100% 多品种的保本额=固定成本÷综合边际贡献率 多品种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综合边际贡献率 4.保本作业率公式: 5.安全边际计算公式: 6.销售利润与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 = 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销售额 = 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销售量 销售利润率 =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 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 7.算术平均法 各期销售量之和 ∑Qt 销售量预测数(Qn+1 = ———————— = ———— 期数 n 8.移动加权平均法 a )移动平均法 计算公式为(不考虑趋势值): 销售量预测数(Q )=最后m 期算术平均销售量 %100%100?=?=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保本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保本作业率%100%100?=?=-=-=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安全边际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率销售额保本计销售额现有或预安全边际额销售量保本计销售量现有或预安全边际量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企财务分析中重要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産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标准值:2.0。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産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産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流动资産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标准值:1/0.8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爲流动资産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産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爲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二、资産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産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産品销售成本 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産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産品销售收入 标准值:100。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産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産品销售收入

管理会计公式

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成本性态模型:y=a+bx 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P=px-bx-a 利润=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销售额-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cm= p-b,(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率cmR=cm / p(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bR=b/ p bR+cmR=1 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a/ cm= a/ (p-b)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额y。= a/ cmR= p x。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单价*销售量 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px-x。

10、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 =px-y。 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 MS量(额)/px 保本作业率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 MS(额)/px MSR+ dR=1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 P=cm*MSR 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 保利额y’= px’=a+TP / cmR= a+TP /(1 –br) 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Bi) 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12、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 cm?x/p 预测利润额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 预测销售量X2=X1×(1+利润变动率/DOL)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击败管理会计:必备的公式汇总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需 要运用各种公式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做出决策。以下是管理会计中 常用的公式汇总: 1. 成本费用利润(CVP)分析公式 CVP分析公式是管理会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个公式,用于计算销售额、成本、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制定决策。 CVP公式:V = FC/(P-V), 其中V指销售量,P指每单位销售价格,V指每单位变动成本,FC指固定成本。 2. 盈亏平衡点分析公式 盈亏平衡点分析公式是指企业达到零利润的销售额。盈亏平衡点 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其经营业绩的表现、风险以及企业的融 资状态。 盈亏平衡点公式:BEP = FC/(P-V), 其中BEP指盈亏平衡点,FC 指固定成本,P指每单位销售价格,V指每单位变动成本。 3.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用于控制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哪些方面的成本经过控制后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利润。 4. 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 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的成本能够能回收的时间,用于衡量一个投资项目的风险。 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回收期 = 投资额/年现金流量,其中投资额指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年现金流量指项目营销每年的净收入减去总成本。 5. 资本金回收期计算公式 资本金回收期是指企业投资项目回收其投资时所需的时间。如果资本金回收期小于预期年限,就说明这个项目是可以投资的,否则应当考虑其他投资方案。 资本金回收期计算公式:BP = 投资额/每年的净资产收入,其中BP指资本金回收期,投资额指项目的投资总额,每年的净资产收入指年度净收入减去年度折旧和无形资产减值的金额。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中的公式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十分重要,使用公式可以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管理者应当熟练掌握这些公式,来帮助自己取得更好的业绩。

管理会计公式总结

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货币时间价值 复利终值F=n i P )1(+?=(F/P,i,n) 复利现值P=n i F )1/(1+?=(P/F,i,n) 永续年金n A i -+-)1(1内插法 实际利率=11-+每年复利计息次数每年复利计息次数名义利率(=11-+m m r )( 通货膨胀情况下实际利率= 111-++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

第二节风险与收益 预期收益率 期望值 方差 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 必要收益率 = 成本性态 回归分析法 Y=a+bx 第五章 资金需要量 长率) 增加的留存收益=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预计收入 一般模式资本成本率= 折现模式 由:筹资净额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0

得: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折现率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公司债券资本成本%10011?--?=手续费率)债券筹资总额(所得税税率) (年利息b K 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的计算:其资本成本率只能按贴现模式计算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f M f R R R R -?=+β = 息税前利润=销售额-变动性经营成本-固定性经营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业务量-固定性经营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性经营成本

经营杠杆系数(DOL),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比,计算公式为: DOL= 式中:DOL为经营杠杆系数;Δ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ΔQ为产销业务量变动值。 1。 (单 33、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财务杠杆反映了股权资本报酬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用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表示普通股权益资本报酬,

管理会计常用公式

1、成本性态模型y=a+bx 2、本量利关系得基本公式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已销产品成本-期间费用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变动销售与管理费+固定销售与管理费) 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总额 3、边际贡献有两种表现形式: (1)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cm=p—b (2)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T cm=(p-b)x 4、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5、二、保本点得确定 (一)单一品种得保本点计算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或=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二)多品种条件下得保本点计算 多品种条件下得保本分析方法在实务中应用较广泛得就是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法。(其她如分算法、历史资料法、综合保本图法等)、多品种保本点计算得基本程序如下: 1、计算全部产品得销售总额。 销售总额=∑(各种产品得单价×预计销售量) 2、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得所占比重。 销售比重=各种产品得销售总额/销售总额 3、计算各种产品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得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得销售比重)4、计算整个企业得综合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5、计算各种产品得保本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 各种产品得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各自得销售比重各种产品得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得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得单位销售价6、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得评价指标 1、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保本销售量(额) 2、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3、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指标属于正指标,越大越好,保本作业率就是逆指标,越小越好。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存在如下关系: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其核心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控制。在管理会计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和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控制。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管理会计公式: 1.成本公式 1.1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1.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生产量 1.3单位成本=总成本/生产量 1.4成本差异=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2.利润公式 2.1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2.2利润率=总利润/总收入 2.3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变动成本率) 3.投资评价公式 3.1回收期=投资金额/年现金流 3.2净现值=年现金流的现值之和-投资金额 3.3内部收益率=使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3.4投资回报率=(年净利润+年折旧)/初始投资 4.预算公式

4.1静态预算=固定数额的预算 4.2柔性预算=根据实际产量的变化而调整的预算 4.3变动预算=预算随着业务活动发生变化而调整的预算 5.作业成本公式 5.1作业成本=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制造费用 5.2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变动 6.产品成本公式 6.1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6.2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变动 7.变动成本公式 7.1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变动因素 7.2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变动因素 8.被动成本公式 8.1被动成本=被动成本率×被动因素 8.2被动成本率=被动成本/被动因素 9.限制公式 9.1容量限制=可用容量-实际使用量 9.2利用率=实际使用量/可用容量 10.质量管理公式

10.1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总产量 10.2一次性合格品率=1-不合格品率 这只是一小部分常用的管理会计公式,管理会计的知识非常广泛而深入,还有许多其他公式和方法可以支持管理者的决策和控制。掌握这些公式和方法对于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管理会计计算公式汇总

管理会计计算公式汇总 1、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3、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 4、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5、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6、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7、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实际或预算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8、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价格=(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 9、以产品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成本总额 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总额 以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以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固定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总额 10、产品价格=注:根据题意定: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回收期=原始投资金额/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11、营业现金流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折旧)-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摊销额 12、预计的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13、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营业资产=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利润率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基本利润=营业利润-(营业资产*规定的最低收益率) 14、目标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 15、复利终值FV=pv*(1+i)的N次=pv*(F/P,i,n) 复利现值PV= pv/(1+i)的N次=FV*(P/F,i,n) 年金终值FV A=A*((1+i)的N次-1)/i=A*(F/A,i,n) 年金现值PV A= A*(1-(1+i)的N的-1次)/i= A*(P/A,i,n)

管理会计核心公式及详解

第三章公式总结 1.最基本公式:P=p*x-(a+b*x) 2. 单位贡献毛益: cm=p-b 3.贡献毛益总额:Tcm=cm*x 4.贡献毛益率:cmR=cm/p*100﹪ 5.变动成本率:bR=b/p*100﹪ 经营杠杆率:DOL=(ΔP/P)/(ΔS/S)=Tcm/P 前半部分表达为基本公式,其中因销售额与销售量的正比关系,故S为销售量或销售额均可,后半部分可以看作ΔS=S时的特殊情况,ΔP=(p-b) *Δx=Tcm ,Δx=x, DOL= Tcm/P DOL= Tcm/P=(P+a)/P=1+(a/P)DOL= Tcm/P=cm*x/(cm*x-a)=1/(1-(a/cm*x)) 计划期利润:P’=P(1+R·DOL) 其中,R是销售量变动率ΔS/S,显然 单一品种保本点问题即最基本公式中P=0,得cm·x=a or cmR·BE d=a 多品种保本点问题贡献毛益分解法: 贡献贸易保本率=∑a/∑Tcm 贡献毛益创利率=1-贡献贸易保本率 综合保本销售额=全部产品销售总额*贡献毛益保本率 各个产品保本销售额=该产品销售额*贡献毛益保本率(*) 证明(*)式,先在右边乘以(p-b)/p;右边该产品销售额*(p-b)/p为该产品的Tcm(记为Tcm1)此时右边变为Tcm1*∑a/∑Tcm=∑a*(Tcm1/∑Tcm)即为按照Tcm比重分得的固定成本;再在右边乘以p/(p-b)就得到保本时销售额。将(*)式按照产品得到的式子累加,能得到上面一式。(∑a代表总a,以下同)总结起来也可以看作将总a按照TCM分配。 注:加权平均法经过简单化简也可化成(*)式,理解了加权平均法,可用它推贡献毛益分解法。 预计全部产品销售实现的利润=∑Tcm*贡献毛益创利率=∑Tcm*(1-贡献贸易保本率)=∑Tcm-∑a,显然。 安全边际额(量)= 实际(或预计)销售额(量)- 保本边际额(量) 安全边际率:MSR=安全边际额(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额(量)*100﹪ 销售利润率=贡献毛益率*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关注的是超过保本量的部分,我们将实际销量堪称两部分即保本部分和超过部分,保本部分与固定成本相抵,利润只需计算超出部分即可,销售利润率=贡献毛益率*安全边际率=((p-b)/p)*超过部分/总销售额=总利润/总销售额,得证。 将总销售额乘到左边,即利润=((p-b)/p)*超过部分销售额=(p-b)*超过部分销售额/p;即得到课本80、81页连接处两公式。 附黑体公式推导:(cmx-a)/p·x=cm·(x-a/cm)/px=(cm/p)·(x-a/cm)/x=cmR·MSR DOL= Tcm/P= Tcm/(MS d·cmR)=·····=1/MSR 目标利润预测对基本公式、经营杠杆、安全边际三种方法的应用略 保利分析即给出利润求其他变量,注意若是税前利息应先转化成税后利息,方法与上一条类似。 敏感系数中应注意是对利润的影响,故单价的敏感系数=(px·1﹪)/P;销售量的敏感系数((p-b)x·1﹪)/P 88页,三种关系中,因为px在px、bx、(p-b)x、ax中最大,因而最敏感;(px·1﹪)/P -(bx·1﹪)/P=((p-b)x·1﹪)/P;((p-b)x·1﹪)/P-(a·1﹪)/P=1%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公式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基本公式 b 单位变动成本 y = a + b ·x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 a=y 高 — bx 高 或a =y 低 — bx 低 三、★变动成本 1.销售收入总额 — 变动成本总额 = 边际贡献总额 2.边际贡献总额 — 固定成本总额 = 营业利润净利 四、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 — 销售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一、边际贡献 1. ★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p — b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 px — bx = (p — b) x =CM ·x 营业利润(P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 —a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px ) × 100% = 单位边际贡献(CM ) 销售价格(p ) × 100%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bx )销售收入(px ) ×100% = 单位变动成本(b ) 销售收入(p ) ×100% 2. ★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率 = 1 边际贡献率 = 1—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 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2.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 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 ∑(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固定成本 加权单位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三、安全边际 1. ★安全边际 =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 —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或 安全边际 =预算(或实际)销售额 —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2. ★安全边际率 = 安全边际量(额)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100% 3.安全边际与营业利润的关系:营业利润 = 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 营业利润 = 安全边际(金额)× 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 = 安全边际率× 边际贡献率 四、保利分析 1.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的确定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边际贡献率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x b 单位变动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半变动成本 1、高低点法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a = y 高-bx 高 或 a = y 低-bx 低 2、回归直线法 计算顺序:一般先求b ,再求a ,有时先求r 。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 x cm x b x p ⋅=⋅-⋅ 2、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 m a cmx =-全部 二、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px -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税前净利m

其中:a b x x ⎛ ⎫ =+ ⨯ ⎪⎝ ⎭ 制存产期末存货 三、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净收益的变换: M 变-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M 全 M 全+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M 变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一、贡献毛益 1、贡献毛益总额()x b p bx px cmx -=-= 2、单位贡献毛益x x cm x bx px b p cm ⋅= -=-=或 二、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 1、px bx cmx cmR px px -== 可导出:cmx px cmR =⋅ cm p cmR =⋅ 2、1cmR bR += 1bR cmR =- 可导出:()1bx px bR px cmR =⋅=- 三、保本销售量x 0与保本销售额px 0 1、0a a x p b cm ==- 2、011a a a p x bx bR cmR px ⋅= ==--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 (1)算销售比重 ()i i i i px p x w px px ⋅= =∑∑ (2)算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i i i w cmR cmR w =⋅∑∑ (3)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0i a p x w cmR ⋅= ∑∑ (4)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00i i p x px w ⋅=⋅∑ 4、同保本点有关的几个指标

管理会计计算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销售价格X 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X 销 售量-固定成本=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 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 销售量 营业利润=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X100%=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X100% 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 变动成本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X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的销售比例=这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各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E (各种产品边际 贡献率X 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X 该种产品销售比例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 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X 单位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金额)X 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率实现目标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考试必备公式汇编 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 · x b 单位变动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y a =高bx -高或y a =低bx -低 三、★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边际贡献总额 2.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营业利润净利 四、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一、边际贡献 1.★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单位边际成本=P-b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 销售量 =px-bx=(p-b )x=CM · X 营业利润(P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 —a 边际贡献率=%100x p CM %100x px T CM )销售价格() 单位边际 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 变动成本率%100x p b %100x px bx )销售收入() 单位边际成本()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2.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x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 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x (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公式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一、成本基本公式 b 单位变动成本 y = a + b·x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x业务量 总额总额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计算顺序:先算b,再求 a=y 高—bx 高 或a =y 低 — bx 低 三、★变动成本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 边际贡献总额 2.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 营业利润净利 四、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边际贡献 1. ★单位边际贡献CM=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p — b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 px — bx = p — b x =CM·x 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a 边际贡献率= 错误!× 100% = 错误!× 100% 变动成本率= 错误!×100% = 错误!×100% 2. ★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率 = 1 边际贡献率 = 1—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 错误!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 错误! 2.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错误!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错误!

= ∑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错误!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三、安全边际 1. ★安全边际 =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或安全边际 =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2. ★安全边际率 = 错误!×100% 3.安全边际与营业利润的关系:营业利润 = 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 营业利润 = 安全边际金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 =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四、保利分析 1.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的确定★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 错误!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 错误! 2.保利分析的其他公式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 + 错误!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 = 销售价格—错误!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利润 =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 五、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 = 错误!经营杠杆系数 = 错误! 计划期利润变动百分比 = 销售量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 六、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 错误! = 错误! 第四章经营预测

管理会计公式

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成本性态模型:y=a+bx 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P=px—bx—a 利润=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销售额—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cm= p-b,(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率cmR=cm / p(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bR=b/ p bR+cmR=1 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a/ cm= a/ (p-b)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额y。= a/ cmR= p x。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单价*销售量 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px—x。

10、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 =px—y。 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 MS量(额)/px 保本作业率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 MS(额)/px MSR+ dR=1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 P=cm*MSR 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 保利额y’= px'=a+TP / cmR= a+TP /(1 –br) 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Bi) 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12、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 cm•x/p 预测利润额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 预测销售量X2=X1×(1+利润变动率/DO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